广州75路车的路线查询:开国功臣中硕果仅存的长征诸将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1:32:27

开国功臣中硕果仅存的长征将领们

      

       从1949年到如今,一个甲子年快要过去了。当年的开国功臣,大都风吹雨打,凋零殆尽。不管怎样,回顾他们,总是在离乱的岁月,一刀一枪,殚精竭虑,追随着他们心目中的真理与阳光,于马背上问鼎中原,打出了一个新的天下。创造了一段新的历史。仅就这点,就值得史家立传,千古传颂了。

建国伊始,中央高层,曾经以颁发荣誉勋章的形式,肯定了多个历史时期投身于中国革命的功臣宿将。特地为第一次国内战争和十年红军游击战争时期参与创造历史者颁发了八一勋章;为抗日战争时期投身于抗敌救国者颁发了独立自由勋章;为第三次国内战争的参加者颁发了解放勋章。但在这三类功臣中,论资历、声望、功业,当属第一类最为昭著。他们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大革命时期参与建党建军者,至开国已经为数不多,大都是国家党政军最高领导人。第二层次,十年红军游击战争的亲历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小类:

一小类:三大根据地(中央苏区,湘赣、洪湖-湘鄂边区,鄂豫皖、川陕苏区),参加长征的红军将士。

二小类:留在上述苏区从事游击战争的履险者。以项英(皖南事变遇害)陈毅、谭震林、邓子恢、张鼎臣(闽西军政委员会主席,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为代表。

三小类:为长征红军提供了休养生息之地,地利,得以发展宏图的陕北苏区的创建者。以阎红彦(陕北游击队总指挥,上将,云南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刘澜涛(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贺晋年(东北军区副司令,装甲兵副司令)为代表。(刘志丹,谢子长、李子洲已死,高岗成为反面)。

四小类:零散于闽浙赣,右江地区,琼崖根据地的游击者。以粟裕、冯白驹(琼崖根据地的创始者,独力奋斗二十二年的所谓海南王,中将,广东副省长)。

五小类:“九&S226;一八”事变后,中共在东北组织的抗联部队,喋血奋斗的余生者。以周保中(抗联第五军军长,云南省副省长)、冯仲云(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抗联三路军政治部主任,死于文化大革命)为代表。(赵尚志、杨靖宇战死,李兆麟遇刺)。

而其中艰难跋涉,百炼成钢,蔚然为中坚者当属长征诸将。当赤旗飘扬神州大地,政令复归一统时,他们中能够看到太平的人,已是众多长征将士中大难不死的硕果仅存者了。

按四支长征部队分类,长征诸将中的幸运者数目大致如下(以1955年授衔为度,职务以要职为宜):

红一方面军序列:

元帅8人: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陈毅、叶剑英。

大将6人,黄克诚、谭政、陈赓、罗瑞卿、萧劲光、张云逸。

上将韦国清(总政治部主任)、苏振华(海军政委、上海第一书记)、杨勇(北京军区司令)、杨得志(济南、武汉军区司令)、萧华(总政副主任,兰州军区政委)、邓华(沈阳军区司令)以下31人。

中将,张震(国防部长)、谭冠三(西藏军区政委)、刘兴元(成都军区司令,军事学院政委)以下98人。

少将,丁盛(南京、广州军区司令)、张廷发(空军司令)、钟伟(北京军区参谋长)、曾克林(海军航空兵司令)、吴忠(北京卫戍区司令,授衔时最年轻的少将。时年34岁),以下296人。

校官,张耀祠( 中央警卫局副局长)以下107人,其中女2人。

刘彩霞:粤赣省委妇女部长,河南省军区子弟学校校长。

萧月华:李德妻,中共粤赣边特委巡视员,1938年离异。大校,湖南交通厅办公室主任。

由军界转为党政人员125人,其中女22人左右。

国家领导人有;毛择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云,(渡过大渡河后赴上海)董必武、李富春、谢觉哉、徐特立、林伯渠、杨尚昆、胡耀榜等。

妇女闻人有:邓颖超、蔡畅、康克清、贺子珍、邓六金(内务部长曾山夫人),刘英(张闻天夫人)、王泉媛(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为四方面军妇女团团长,建国后流落民间)等。(参加长征30人左右,有6人建国后不见于史料)

党政要员有:张闻天、王稼祥、李井泉(西南局第一书记)、江华(最高法院院长)、黄镇、姬鹏飞(外交部长)等。

未赶上授衔,建国前十年辞世者有:任弼时,建国初病逝;杨立三,解放军总财务部长,1954年11月28日病逝于北京;边章五,宁都起义干将,二十三兵团副司令,1954年去世;陈光,八路军115师代师长,广东军区副司令,错定为反党分子,1954年6月死于武汉;李湘,六十七军军长,1953年春病逝于朝鲜剑部里前线;蔡正国,四十军副军长,1952年牺牲于朝鲜;刘梓华,大渡河十七勇士之一,军分区参谋长,1951年病逝。

中央红军长征将士建国后有史可察的硕果仅存者为678人。

二方面军序列:

元帅1人,贺龙。

大将1人,许光达。

上将7人;王震,一兵团司令,新疆军区司令,农垦部长,国家副主席。

                     甘泗淇,第二方面军、第二野战军政治部主任,总政副主任。

                     李达,宁都起义者,红二方面军、二野参谋长,国防体委主任。

                     贺炳彦,红二军团五师师长,晋绥军区副司令,成都军区司令。

                     萧克,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一二零师副师长,军事学院院长。

                     陈伯钧:六军团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彭绍辉,六军团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

中将,余立金(空军政委)、余秋里(石油部长)、黄新廷(成都军区司令)、廖汉生(北京军区政委)以下共19人。

少将,龙炳初(甘肃省军区第二政委),李贞(1955年授衔时全军唯一女将军)等61人。

少将,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甘祖昌1957年自愿还乡务农。

校官,杨虎臣(总后企业部、军需部副部长)以下计33人。女性较著名者:马湘忆,广州军区司令部管理局副政委。

由军界转为党政干部者有25人,

著名者有:任弼时:红二方面军政委,书记处总书记。

袁任远:青海省长。

张子意,六军团政治部主任,中宣部副部长。

女性见于建国后史册者4人左右:危拱之(河南省委组织部长)、蹇先佛(水电部副部长)其余为:陈宗英(任弼时夫人)、、戚元德。

其余参加长征者有蹇先伍、周雪林、陈罗英、石芝、杜于珍、杜玉新、陈琼英、曾红林、张士美、胡自强、张金莲、张二妹、秦氏(名不详)等13人。

二方面军长征将士有史可察的硕果仅存者为147人。

第四方面军序列:

元帅1人,徐向前。

大将1人,王树声,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中原军区副司令,国防部副部长。

上将,陈再道(武汉军区司令)、洪学智(总后勤部长)、许世友(南京、广州军区司令)、王宏坤(红四军军长,总参作训部长)、陈锡联(军委局长,沈阳、北京军区司令)傅钟(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总政副主任)等9人。

中将,王必成(武汉军区司令)、秦基伟(北京军区司令、国防部长)、聂凤智(南京军区司令)以下32人。

少将,李德生(北京、沈阳军区司令,总政主任)、傅崇碧(北京卫戍区司令)、等98人。

校官,陈其通(总政文化部副部长)杨明山(河北军区副政委)以下101人。其中女性6人;

郭长春(石家庄军分区政治协理员)、王新兰(兰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汪荣华(刘伯承夫人,中央军委办公厅顾问)、刘坚(广州军区直属政治部副主任)、史群英(海军司令部秘书处长)、彭素(解放军302医院副院长)。

离开军界转为党政干部者36人左右,著名者有王维舟(红三十三军军长,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刘瑞龙(四方面军宣传部长,农业部常务副部长)。

妇女见于史册者有:

何莲芝,董必武夫人,国家副主席办公室秘书。

曾广澜:妇女团政委,江西吉安专区妇联副主任。

华全双:五机部干部。

苏  凤:即陶万荣,妇女团工兵营营长,辽宁高等法院副院长。

王定国:谢觉哉夫人,高院办公室主任,行政处副处长。

吴仲廉:红九军敌工部副部长,浙江高级法院院长。

张琴秋:陈昌浩夫人,四方面军妇女师师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

王泽南:工兵营政委,内蒙地质局人事副处长。

王顺直:建国后长期病休。

见于史册仅9人。

妇女参加长征者2000余人,大部死于草地、战死河西走廊,一部就地散失。

红四方面军建国后硕果仅存者,史册载278人。

红二十五军序列:

大将1人,徐海东。

上将2人,韩先楚(福州、兰州军区司令)、刘震(空军副司令)。

中将3人,李耀(总后勤部副政委)、张天云(总后副部长兼后勤学院院长)、张池明(炮兵政委)。

少将,刘华清(中央军委副主席)、钱信忠(军委卫生部,国家卫生部长)等28人。

校官,周东屏,(周少兰,上校)等14人。妇女1人即周少兰(徐海东夫人,总参管理局顾问)。

转为党政干部者程子华(红二十五军军长,西南三线建设副总指挥)、张平化,广州军区政委,中宣部长,文革迫害致死等5人。

女子参加长征者计7人,曾纪兰、曹宗凯、田喜兰、余国清、戴觉敏、周少兰。前6人不见建国后史册。

红二十五军见于史册的硕果仅存在者为52人。

四支长征部队,从不同地区出发,于1934年10月-1936年10月间先后到达陕北。中央红军长征时8.6万人,沿途扩红近4000人,共9万人,到达陕北(不算红5军,算编入32军的红九军团)仅1万人。建国后见于史册678人,占全部长征人数的0.0085%。红二方面军从洪湖到湘鄂边会齐湘赣红军,前后累计兵员计约4.5万人,到达陕北仅8000人,。建国后见于史册者145人。占全部长征人数的0.0032%。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到川陕,拥兵最多时10万人。到达陕北仅1.7万人,不计西路军损失1.8万人(不含5军)。建国后见于史册者仅为278人,占全部长征人数的0.0028%。红二十五军长征沿途损失最少,保持3000人兵员。建国后见于史册者为52人,占全部长征人数的0.017%.

虽然,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但在这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略转移中,可谓是尸骸枕籍,血流成河,用血肉铺就了后来的成功之路。最终一息尚存,奋斗不已,可谓可歌可泣。限于史料所限,一些参加长征,等到胜利者,因为功名不显,被堙没不闻。如作者中学同学刘南泥父亲刘珂璋,湖南石门人,随二方面军长征,解放后转业地方为县级政协主席,遂不见于史册。作者同事何某,父亲为四方面军军医,三过草地到垅南后,从尸骸堆中爬出来,流落地方行医。还有被俘,掉队,因伤病安置者也不可胜数。都未能在这一统计中。

各军序列,从出发时划定归属。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干部互调,五军团归属四方面军,以及后来九军团编入32军,归属二方面军。其人员,仍按长征出发时系列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