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d四小强:千年名刹灵岩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47:24
济南的灵岩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历史。该寺位于济南城西南的泰山北麓长清县境内,自晋代开始即有佛事活动,传说僧朗曾在此建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灭法,佛事遂废,至孝明帝正光年间再兴。正光元年法定禅师来此游方山,爱其泉石,重建寺院,逐渐兴旺。此后,唐、宋、元、明各代为寺院盛期。最盛时有僧侣500余人,殿宇50余座,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直至清乾隆十四年,仍有殿宇36座,亭阁18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历史悠久,佛教底蕴丰厚,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并名列其首。

灵岩寺

  唐代李吉甫编纂的《十道图》中,把灵岩寺与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江苏南京的栖霞寺和湖北江陵的玉泉寺誉为"域内四绝"。宋代济南府从事卞育赞道:"屈指数四绝,四绝中最幽。此景冠天下,不独奇东州。"明代学士王世贞则说:"灵岩是泰山背最幽胜处,游泰山而不至灵岩不成游也。"清乾隆帝在灵岩寺建有行宫,巡视江南时曾8次驻跸灵岩,饱览灵岩风光。现存殿阁、佛塔、墓塔林和方山之上证明功德龛。坐北面南,依山而建,沿山门内中轴线,依次为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五花殿、千佛殿、般若殿、御书阁等。现存殿宇多为明清形制,但保留了不少宋代构件。另有各种碑刻题记,散存于山上窟龛和殿宇院壁,共计420余宗 (件)。内有唐李邕撰书《灵岩寺碑颂并序》及浮雕造像、经文,北宋蔡卞《圆通经》碑及金、元、明、清各代的铭记题刻等。

海内四大名刹之首

  灵岩寺,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首批4A级旅游区。

灵岩寺里的香客和游客并不是很多

  也许是天气太热的原因吧,灵岩寺里的香客和游客并不是很多。我们那天由于时间关系,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也不多。大致的浏览了一下。

天王殿

  走进灵岩寺,最先看到的就是这个天王殿了。

 

灵岩寺

破损的大殿

  这个破损的大殿那天导游给我们做过介绍的,我记性不好,回来给忘了,呵呵!

千佛殿

  千佛殿,因殿内供置众多佛像得名。此殿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宋嘉祐和明嘉靖、万历年间重修,现存木结构为明代建筑。

千佛殿依山建于高大的台基之上

  千佛殿依山建于高大的台基之上,其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檐下置疏朗宏大的斗拱,木棱彩绘华丽,檐角长伸高耸,有展翅欲飞之势。前檐下立有八根石柱,柱础皆雕刻有龙、凤、花、叶、水波及莲瓣、宝装荷花等纹样,雕工精美,凸显唐宋之风。 

 

千佛殿内

  殿内正中塑有通体贴金的“三身佛”。中为“法身”,指佛先天具有的佛法体现于自身,名为毗卢遮那佛,由藤胎髹漆塑造,宋治平二年从钱塘运至灵岩。

千佛殿内

千佛殿内

  千佛殿四十尊宋代彩色泥塑罗汉像是灵岩寺的镇寺之宝,虽历经千年,依然色彩艳丽,活灵活现。梁启超来此游览,赞其为“海内第一名塑”,并亲笔写下了碑碣。贺敬之来此参观后,也写下了“灵岩四十罗汉像,个个唤起可谈心”的诗句。艺术大师刘海粟,更是挥笔写下“灵岩泥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赞语。

龙头

  这棵树也是寺内很有意思的一道景观,它叫“龙头”,样子是不是真的很像龙头呀?而就在离这棵树不远的地方,还有一棵长在墙体中的树,形似凤尾,故取名叫做“凤尾”。

凤尾

  这棵树就叫做“凤尾”。

灵岩寺的塔林规模也是很大的

  灵岩寺的塔林规模也是很大的,而且这里的塔都不是砖结构,全是由石头砌成的,塔林中现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历代石质墓塔167座,墓志铭、石碑81通。墓塔一般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座呈方形、圆形、八角形,有浮雕装钸。 墓塔林塔身较高大,上刻僧人法名年号。塔刹则有相轮、覆盆、仰月、宝珠、花卉、龙图等图案造型。墓塔旁通常有墓碑,记载着高僧的经历,它见证了灵岩寺的历史沿革,是研究佛教发展史的珍贵史料。

墓塔林中部为一南北甬道

  墓塔林中部为一南北甬道,其北端建有砖石结构、单层重檐式北魏祖师塔(法定墓塔),甬道两侧列峙全石结构群塔,依塔身形制分为方碑形塔、钟形塔、鼓形塔、穿堵婆塔(喇嘛塔)、经幢式塔、亭阁式塔六种。

远处的山

  最后再看一下照片上远处的山,山坡的那个山峰是不是很像一位拿着禅杖正在上山的僧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