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岛武器位置:【国宝赏析】精品珐琅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5:23:55

【国宝赏析】精品珐琅器  

掐丝珐琅葡萄纹绳耳炉,明初,通高11cm,口径12.8cm,足距8cm。

炉折边口,绳纹冲天耳,扁圆腹,三足。炉上配有紫檀木盖,白玉镂雕鹭鸶荷花钮。炉作白釉地,口下饰小朵花纹一周,腹部饰掐丝珐琅葡萄纹,茂盛的枝叶下果实累累,或绿或紫,饱满晶莹。炉底作蓝釉地,饰折枝菊花纹,无款。 

    此炉釉色透明纯正,尤其是紫色透如紫晶,具有早期珐琅釉色的显著特点。葡萄纹图案是明初珐琅器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炉口及双耳均为后配。

 掐丝珐琅狮戏纹藏草瓶,明中期,高20cm,口径7.5cm,足径8.2cm。清宫旧藏。 

;瓶盘口,短颈,鼓腹,肩部装饰铜镀金錾花螭纹一对,圈足。通体浅蓝色珐琅地,瓶腹饰掐丝狮戏球纹,填红、黄、蓝、赭、绿等色珐琅釉,空间满布彩色祥云纹。足内镌楷书“大明景泰年制”六字款。此藏草瓶花纹布局繁密,为明中期作品,口、颈及镀金錾花装饰系后配。

    明代中期,掐丝珐琅器的生产继续发展,并在花纹装饰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装饰题材更为丰富,狮戏、海马及花鸟纹等比较流行,但作品表面气泡增加,反映出珐琅质量的下降。

掐丝珐琅缠枝莲龙耳瓶,元末明初,高36.8cm,口径10.7cm,足径12.9cm。

为后改器,盘口,束颈,颈两侧饰镀金龙形双耳,垂腹,双圈足。通体以蓝釉为地,饰掐丝花卉纹。颈部为绿釉蕉叶茶花纹,颈下凸起莲瓣一周。腹部正中出弦纹1道将腹部纹饰界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饰缠枝莲6朵,下部为石榴、山茶花等各色花卉。足墙饰菊花等纹。底镌阳文楷书“景泰年制”四字双行款。 

 此瓶珐琅釉色丰富,透明度强,尤其是晶莹的绿釉宛如翠玉。细观瓶体,花卉纹结构颇显异常,颈下部加套凸起的一周莲瓣纹装饰,其釉色同整体晶莹亮泽的釉料有别,上腹与颈衔接处口径不合而采取了外加套的办法,腹部的弦纹也是为契合上腹与下腹而加,可见此瓶之颈、上腹、下腹3部分原是由几件元代旧器的局部拼接而成。颈部两侧嵌饰的镀金飞龙双耳既可遮掩拼接的痕迹,又使整器光辉夺目。瓶底款识应为改器时加刻。

金胎画珐琅花卉纹酒盏,清乾隆,通高7.5cm,杯口径5.6cm,盘口径19cm。清宫旧藏。

酒盏由杯、盘组成,金胎。杯圆形,镀金双云纹耳,圈足。外壁黄色珐琅地上绘彩色缠枝花卉纹。盘作菱花式,折沿,中心起杯槽用于置杯,菱花式圈足。盘内黄色珐琅地上绘红色蝙蝠及彩色缠枝花卉纹。杯、盘底施蓝色珐琅,均署蓝色仿宋体“乾隆年制”四字款。 

杯、盘纹饰构图丰满,用笔工致。其以黄金为胎,贵重奢华,应为乾隆皇帝御用之物。 

大威德金刚坛城,清,高50cm,径75cm。清宫旧藏。

    这座坛城是以掐丝珐琅工艺制成,台座四面分别绘有青、黄、赤、白、绿五色,代表地、水、火、空、风。殿顶立一宝瓶,左、右各有一兽啣幡,环绕以吉祥草、幡、宝瓶及菩萨、护法。此坛城既是一种供器,也是一种法器。其体形庞大,色彩鲜艳丰富,反映了中国18世纪中叶掐丝珐琅工艺的高超水平。

  画珐琅海棠花式花篮,清康熙,通高13.5cm,口径16.5-17cm。

 花篮为四瓣海棠花式,上有提梁,矮圈足。外施黄色珐琅釉地,上绘盛开的粉红色大朵牡丹花,间饰蓝、藕荷色微绽的小荷花,寓意“祥和富贵”。篮内施天蓝色釉。提梁绘折枝花卉。底白釉,署紫红釉“康熙御制”楷书款。

此器铜胎轻薄,造型简练,釉色温润,色彩明快。通体施黄釉地是康熙晚期画珐琅器繁荣时期的风格特征。当时宫廷珐琅作有广州和欧洲画珐琅匠师参与指导,他们共同为清宫烧制了一批水平很高的御用画珐琅器,此即为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