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焉之一秒汉化全集:张伯礼教授学术思想继承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00:33

摘要:张伯礼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中药现代化研究,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本人于2008年9月有幸成为张伯礼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按照跟师学习计划,顺利完成第一年度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现就学术继承情况作以总结汇报:

本文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名老中医张伯礼教授的学习思想:1.学风严谨,富于创新;2.中西合参,病证结合;3.遵崇经典,精于辨证,善用对药;4.痰瘀互生,贵在权变;5.用药平和,不失果断;6.医德高尚,重教育人。

关键词:张伯礼  名老中医

 

学术思想总结

张伯礼教授业医四十余载,潜心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博古通今,学术造谐深厚。张教授学风严谨,富于创新,并形成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学的突出特色,取得一批重要成果,贡献突出,成绩卓著。他熟谙《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在治学上,提倡勤求古训,善于继承,博采他学,勇于创新;提倡学习继承中医学理论,必须与临床相结合,读经典做临床,还要有悟性,勤于思考,敢于突破,推陈出新。在临床上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借助现代医学诊断方法,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采西者之长,融中、西医为一体,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在传道中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在科研、著述上,潜心研究,成果颇丰。本人有幸亲聆张教授教诲,深受教益。我就一年来自己在临床中把所学运用于临床,获得较好疗效的学习体会作以总结。以期对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有所裨益。

一、    学风严谨,富于创新。

张伯礼教授,在培养中医人才方面,倡导知识—能力—创新—综合质量观育人新模式。注重理念创新,强调通读教育和专业教育有序结合,延伸学生发展空间;注重中医人才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提出当代中医优秀人才首先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临床科研中的动手能力,以及沟通演讲能力等综合素质。在对中风病的认识与治疗上,创立益肾化浊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创建了脑脊液药理学方法;在中医现代化研究方面,首先开拓了中医舌诊现代研究,张伯礼教授是舌诊现代研究的奠基者之一;在中药研究方面,创立了以中药组分配优化设计研制现代中药新模式和相关技术,创建了“标准组合—组效关系—组分配伍—优化设计”,研制现代中药的新模式,搭建了相关技术平台,建立了组合配伍优选设计方法,实现了在经验基础上通过科学实验组方,诠释了中医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并提出中成药二次开发策略,构建技术体系。2008年,由张伯礼教授主持的“30个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列入天津市20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

二、     中西合参,病证结合。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套医学体系,是运用两种思维方法从不同角度诠释人体的,西医是建立在解剖、生理、病理基础上,在还原论指导下的分析科学,重视形态结构;中医是在系统论指导下的整体医学,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阴平阳秘,注重平衡协调,重视人体功能状态。两种医学站在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把握人体健康,具有等同的科学价值,有很强的互补性,但不能相互取代。在生命科学领域,两种医学逐渐靠近,实现整体与微观局部相结合,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统一,从宏观整体认识生命现象的观念,逐渐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主流。

张伯礼教授在临床中坚持尽可能明确西医诊断,尽全力使中医辨证准确无误,提倡病证都要弄清楚,宏观把握,精细处置,不能偏废,疾病诊断明确了,有利于了解病因及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证候辨识清楚,有利于认识中医病因、病机及确定治则、方药。如胸痛,可见于心绞痛,也可见于肋软骨炎,都常见气滞血瘀证候,证候相同,病却不同,虽有可能用同样的方药治疗,但预后转归、疗效评价、饮食调摄却大相径庭。另外,张伯礼教授特别重视临床信息采集,辨别疑似,明察异同,全面分析目前疾病的病位、性质及轻重程度、演变趋势,作出正确的诊断。同时,问其所苦,抓住主要症状,由此及彼,逐层深入,四诊合参,准确辨证,从而制定相应治法,处方用药。如在血管性痴呆(VD)治疗中,因VD具有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复杂,证候多变的临床特点,他总结多年经验,根据其病程呈阶梯性进展,病情波动较大的特点,首创划分平台期、波动期及下滑期的分期治疗方案,在各期中,再辨识证候类型,以病为纲,以证候为目,执简驭繁,纲举目张,较好地把握了痴呆的病证诊断,提高了该病的诊治水平,该方案已被全国中医脑病学会采用,成为痴呆治疗的指导原则。

张伯礼教授认为中医应与时俱进,与科学共创新,融汇中西,扬长避短,存古纳新,才能不断增强中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三、    遵崇经典,精于配伍,善用对药。

张伯礼教授认为中医必须先加以继承,才能创新发展,继承中医先要读经典,才能做好临床,他要求学生必须熟读、精读中医“四部经典”,并首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证》,因为《黄帝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之源,“至道之崇,奉生之始”。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宗其理,展其术,承先启后,形成了中医药学科完整体系,而《伤寒杂病证》不仅填补了《内经》在临床医学方面的不足,且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但同时要求不可生搬硬套,主张学各家之长,择其善者以从之,兼收并蓄,取精用宏,研读经典,要明其理,知其要义,融汇贯通,将经典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去。

张伯礼教授在临床中注重运用经方,并特别注重方剂配伍研究,开拓了“处方行为学”研究领域。将中医处方设计的临床思维过程和逻辑推理规律,转变为处方行为程序和规范,他精读历代本草方书,善从同类药中寻不同,用比较方法,找出每味药特点,牢记在心,获益无穷,因而临床用药配伍精巧,颇具匠心,宗七情和合之旨,遵相须、相使、相反、相杀等原则,创立了很多对药或组队药,疗效显著,且易于掌握,便于应用,成为其用药的特点。临床中同性药配对,协同增效,力胜一筹。如藿香、佩兰配对,藿香味辛,性微温,芳香温煦而不燥,既能解表邪又能化里湿;佩兰味辛、性平,气味芳香既散表邪又能宣化湿浊而定痛。二药伍用,芳香化浊,醒脾和胃力彰,多用于胸痹兼有湿邪阻滞,见胸脘满闷,纳呆倦怠,口中粘腻,舌苔腻者。酸枣仁、夜交藤配对,酸枣仁甘平,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夜交藤甘平,养心安神,引阳入阴,二药伍用,补肝宁心,养心,安神,用于胸痹兼有心脉失养,不能藏神的失眠惊悸。乳香、没药配对,乳香辛苦温,气芳香,辛散苦泄,芳香走窜,入肝经走血分,能于血中行气,没药色红棕,香气浓,以活血散瘀为要,破瘀之力稍强,二药合参,兼走气血,取效快捷,共凑疏通经络,活血祛瘀定之功。此外,张伯礼教授常用药对还有茯苓、麦冬,附子、干姜,茵陈、苍术,生大黄、瓜蒌,杏仁、桑皮,紫苑、款冬,女贞子、旱莲草等等。

张伯礼教授以降香、五灵脂、延胡索、丹参四味药作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治标的基础方,临床用药时根据病情轻重随证加减。若病情尚轻,则去五灵脂;若血瘀兼气滞,脉见弦象时,则加用郁金,郁金既行气,又可以活血化瘀止痛;若患者疼痛严重时,加少量三七粉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功,三七乃活血瘀诸病之要药;若患者心痛发作频繁而痛甚者,则加药乳香、没药。两药均气味芳香,芳香走窜,活血破瘀之力颇强,两者常相须为用,但因两者辛散碍胃,常配伍佛手以和胃。

总之 ,对药的配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复杂的病情变化中,可多味药合用,张伯礼教授称之为“队药”,更适合复杂的病情,不仅使疗效倍增,还可减轻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四、    痰瘀互生,贵在权变。

张伯礼教授临证善于运用痰瘀学说治疗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及疑难病症。他发扬仲景“血不利则为水”之旨,有瘀必痰;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提出“水不利亦可为瘀”,痰瘀可互生之假说,瘀可生痰,痰也可瘀,两者相伍,交互为患,仅孰先孰后,孰轻孰重而已。究其端由,气血流畅,津液输布,则无瘀也无痰生。气不畅则血滞而成瘀,瘀血阻滞脉络,津液失于输布,聚而变生痰浊;同时气不行则津液不布,湿、痰、饮、浊皆可变生;痰湿皆为有形之邪,留滞不去,阻遏气机,气滞则血行涩缓,而成瘀滞,故可谓“水不行可为瘀也”。湿痰瘀浊,皆为阴邪,体稠质重,易于粘结相搏,交解难释。临床治疗单纯化瘀,事倍功半,痰瘀并治,相互为解。如治疗冠心病此类证候时,在传统活血化瘀法的基础上,重视湿邪,痰浊的辨识,湿邪轻浅用藿用、佩兰、白蔻仁之类,淫湿重者加蚕沙、半夏、苍术之品,化热生浊则伍用茵陈、浙贝,胶结者宜软宜选用海藻、昆布、生牡蛎之属。临床上虽然可见纯瘀无痰者,也偶见纯痰无瘀者,但痰瘀互生总是痛势所归,要于无显之处见现象,审时度势,用药宜早,防微杜渐。例如,在脂肪肝病理机转中,痰瘀互生,交互为患,是重要因素。在疾病早期此证不显,但在中后期,瘀浊胶结,已成窠囊,活之亦难。在临床治疗中创疏肝导浊法则,研制的肝脂清胶囊,选用丹参、泽泻配伍,丹参活血化瘀,泽泻利水化湿,再加柴胡疏肝调气,荷叶升清降浊,旨在调理气机,防瘀浊生变,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已病防变,意都在此。

五、    用药平和,不失果断。

张伯礼教授临证多选用药性平和的药物,在运用四君子汤时,虽人参大补元气,但有燥热之嫌,故选用性平味甘之黄精,补脾气,养胃阴,润心肺,性质平和,补而不燥。虚甚才选用人参、黄芪之品。体现了中医“以和为贵”的用药特色。同样,滋阴选用生地、麦冬、玉竹,养血选用何首乌、当归,多佐加苏梗理气,以免滋腻之品阻碍脾胃腐熟水谷,运化精微,继承了先贤“脾胃为后天之本”的思想,并具体应用于临床。总体来讲,张伯礼教授用药平和,但不失果断。他常说,“有是证用是药,药证相宜,亦无殒也”。必要时取猛峻之品,速驱邪外出,他曾治疗一患者,患者年近八旬,身体虚弱,纳呆寐差,神志恍惚,大便近10日不通。一般对于年老体虚的患者多采用火麻仁、郁李仁、瓜蒌等润通之药。多张教授见其舌红苔黑,脉尚有力,果断使用大黄10g ,芒硝10g以通便。3天后复诊,病人大便已下,食量见增。随后服药调理10余剂,大便正常,其他诸症明显好转。另有一患者,舌苔厚腻,不思饮食,多治不愈,张教授在前医运用脾胃药物的基础上仅加用肉桂9g,服药3剂,舌苔退为薄腻,饮食好转。此时正值盛夏,仍大剂量使用大辛大热的肉桂,对此张教授解释:此患者的舌苔厚腻,色白而润是由于阳气亏虚,运化无力,唯有补其不足之阳,方能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

总之,张伯礼教授的临床用药经验我理解为一是方因证立,药有缓急,用药平和,不失果断;二是药对配伍,别具一格;三是守病机,机圆法治,重剂量,因人而异。并在治疗冠心病上提出了气血并治,调气为先,补气养血善后的治疗大法。

六、医德高,重教育人。

    张老师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学识渊博,德高艺精,长期致力于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育人无数,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中医人才。在各种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仍坚持门诊,有时都顾不上吃饭,几十年如一日。他经常告诫我们:不管事情多忙都不能丢掉临床,都要为病人解除痛苦,真正视病人如亲人。他常以唐代名医孙思邈“大医精诚”之道激励学生:“要成大医,必先修身,‘无医德者不可为医’,为医者应有良好的医德”。张老师医德高尚、重教育人,他不愧为当今中医药事业发展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