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电动车:心静体动最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59:09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名言,揭示了宇宙生物界,特别是人类生命活动具有运动的特性这一真理。现代医学证明,运动能增强人的心脏收缩力和血液循环功能,使肺活量和呼吸肌增强,提高神经系统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及人体的免疫功能。中医学认为,运动能疏通气血,养血安神。所以,“体宜常动,腰宜常摇”。如能做到夏游泳,冬慢跑,春秋常爬山,天天广播操,则更为理想。
运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谨供参考,但要注意因人制宜,量力而为,循序渐进。
1、加强心肺功能运动,诸如散步、慢跑、游泳、爬山、骑自行车等。
2、强化肌肉及关节功能的运动,诸如体操、武术、保健按摩等。
3、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并可安定情志的运动,诸如太极拳等。
值得一提的是,运动绝非多多益善。“过动则损”。国外系统研究5000名已故运动员后发现,他们中多数人寿命短于普通人,有些运动员四五十岁就患了心脏病。可见,经常从事运动的体育健儿也并非体格健壮,高寿而归。因此,运动也要适可而止,做到“形劳而不倦”。近年来,国外提倡“小量运动”,认为每周从运动中消耗2000卡热量对健康最有益。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7万多人进行了为期16年的研究,证实了参加“小量运动”的人较不运动的人,因心血管病的致死率低,平均寿命长4~5年。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研究人员,对1.3万多人进行8年的研究,也表明心脏病、癌症和其它疾病死亡率最低的不是运动健将,而是从事小量运动的人群。据统计,1小时轻快散步可消耗400~500卡左右的热量,每天散步40分钟左右,即可达到小量运动的目的。
养心在静。“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静而后能安”,“静者寿,噪者夭”。故心神宜常安静,凝聚而不散。生理学家发现,人在“静养”的状态下神经紧张度放松,呼吸、心率、血压、体温均相应降低,这种低代谢的积累效应,自然使生命相对延长。自古以来,那些终生以“静养”为主,很少做剧烈运动的人,诸如作家、书画家、科学家、花农,他们中长寿者不乏其人。有些疾病,诸如神经官能症、失眠症等,需用体育来辅助治疗。而更多疾病,诸如高血压、冠心病、肺炎、溃疡病、肿瘤等,则需要以“静养”来辅助治疗。人们常说:“龟鹤延年。”龟是静伏活动时间最长的动物,鹤爱独处,飞行动作也很轻柔,然而它们的寿命却很长。因此,在学习和工作时,专心致志,对事业全心全意;八小时以外宜常习技艺,诸如琴棋书画、种树栽花等,用以寄托精神。此乃养心之妙法。
“静默”也为养心之法。美国哈佛大学实验证明,静默时人可产生“意识的变形”,从而可以降低人体血压。现代心身医学研究表明,静默之后,精神上的放松可以改变体内生理生化状态,使心跳与呼吸减慢,肌肉紧张与耗氧量下降,同时血脂也会下降。所以,当今学者已把静默作为祛病延年的一种疗法,即“静默疗法”。我国的气功锻炼就是要求排除一切杂念,做到心静,进而调节体内各种功能。国外的瑜珈术、超觉静思等,均有异曲同工之效。所以。养生的最佳方法是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动与静各有其功能,须兼施并用,不能偏颇。只有动静结合,动而有节,静而有度,方能祛病强身,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