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车大亨三合一:十年之问 外资还好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23:45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十个年头。古人习惯以“十”虚指多的意思,故有“十年磨一剑”之说。回首过去,加入世贸组织的这十年,是保险业飞速变革、创新发展、深化开放、日益融入全球市场的十年。 

  从友邦进入中国起,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已有20年历史,被中国这样一个尚未完全开发的市场所代表的巨大潜力深深吸引。在入世之后,伴随着经营范围所受限制的不断减少,外资公司取得了快速发展。用保费收入绝对指标来衡量,外资公司保费收入规模从2001年的32.8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34.30亿元,扩张了18倍。 


        但是,正如之前人们所担心,中资公司因为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偿付能力普遍不足,在生产率、经营管理、技术水平等各方面都远远落后,或在竞争中不堪一击,但这种局面并没有出现。


  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似乎并不那么亮眼:从以保费收入计算的市场份额来看,财产险业务部分,市场份额长期维持在1%的水平;人身险部分,2005年,外资公司市场份额从上年度的2.64%一跃提升到8.9%(主要归功于中意人寿签下的团险大单)。之后,除2007年市场占有率达到8%以外,在其余年份都不超过6%,近些年更是出现了许多外资股东“急流勇退”的案例。


  不过,就此断言外资“跑输”了中资,未免流于片面。


  纵观这十年,保险业对外开放格局演变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外资日益多元化地融入中国保险业。随着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中资保险公司海外上市进程的推进,外资介入保险业又增加了外国公众投资者持股等形式。伴随外资介入形式的多元化,外资股东类型也在进一步扩展,从以外资保险人为主,发展到包括外资银行等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以及境外非金融机构。如果把外资在中资保险公司中所持股份对应的市场份额考虑进来,同时剔除中资机构在合资公司中所持股份对应的市场份额,2010年,外资对应的市场份额约为22.1%,其中产险市场份额和人身险市场份额分别为20.5%和22.7%,均超过五分之一。


  中国保险市场的五分之一强是由外资撬动的,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这一认知其实在提醒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平时所称的外资公司,只是“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管辖范围内的合资保险公司、独资保险公司和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这个概念强调的是公司的法律地位及相应的市场待遇,包括设立资格、业务范围、税收征管规定等等,其法律意义远大于市场意义。


  十年来,外资在中国保险市场的重要性在稳步提升,与中资共同分享着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经营成果。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保险业对于各种资本而言,是没有“先验论”和“出身论”的。


  外国资本对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一言以概之:如果没有入世带来的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保险业通过对内改革有可能也会取得较好的发展,但是,却很难达到今天的发展水平。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保险市场发育路径的特殊性。


  与西方发达市场所走过的轨迹不同,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原生的,而是“嫁接”、“转合”而生的。“嫁接型”市场与原生型市场最大的区别在于速度:通过嫁接,可以显着地缩短市场和监管体系成形的时间,并大大降低探索过程带来的资源损失。


  正如我们观察到的,来自发达保险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通过各种形式介入中国保险业后,不仅提高了中国保险业的资本存量,而且带来了能够有效提高资产质量的创造性资源,如先进技术和经验、技术开发与使用能力、管理能力、对客户需求的理解能力等,这对保险业发展和消费者福利提升产生的积极作用,不可小觑。


  不得不承认,外资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尚受到法律法规的束缚,比如不能经营法定保险等等,但最大的问题还是水土问题。一些外资公司不加改造地将用于海外市场的产品、管理经验移植到中国;某些外方高管会不自觉地用在国外工作多年形成的思维习惯和经验来指导中国法人公司的管理和运营,对中方人员并没有实质性的放权和授权。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由于水土相异,这种做法直接影响到外资公司的运营效率。另外,外资公司在中国的经营时间尚短,尚未建立完善的本地人才储备机制,尚未培养起符合本地发展要求的人才团队,加上中国保险业本来就人力资源短缺,因此进一步束缚其潜力的发挥。


  正因为如此,相较于入世前和入世之初对中国市场的满腔热情,外资公司对于保险市场的预期也更为理性。


  根据2010年11月普华永道发布的“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调查,有31家外资保险公司降低今后3年市场份额的期望值,寿险公司预计其市场份额到2013年将保持目前5%的水平,而财险公司对未来3年的份额预期则停留在1%左右。简而言之,在恰当的监管之下,资本逐利的本性和对市场机会的敏锐感知能力,终究会引导它走向最优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