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电视台今日新闻:税务三十六计 第二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08:07
税务三十六计 第二部 

 

第十计:笑里藏刀 

释义:原意是指那种口蜜腹剑,两面三刀,“口里喊哥哥,手里摸家伙”的作法。此计用在军事上,是运用政治外交上的伪装手段,欺骗麻痹对方,来掩盖己方的军事行动。这是一种表面友善而暗藏杀机的谋略。 

  推荐:财务人员必看的一部好书《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是国内第一部走直线、全过程案例、系统化管理的著作!也是国内第一部敢于对财务人员承诺全过程系统化实战效果的好书,财务人员必看! 

历史案例: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对外扩张,必须夺取地势险要的黄河崤山一带,派公孙鞅为大将,率兵攻打魏国。公孙鞅大军直抵魏国吴城城下。这吴城原是魏国名将吴起苦心经营之地,地势险要,工事坚固,正面进攻恐难奏效。公孙鞅苦苦思索攻城之计。他探到魏国守将是与自己曾经有过交往的公子昂,心中大喜。他马上修书一封,主动与公子昂套近乎,说道,虽然我们俩现在各为其主,但考虑到我们过去的交情,还是两国罢兵,订立和约为好。念旧之情,溢于言表。他还建立约定时间会谈议和大事。信送出后,公孙鞅还摆出主动撤兵的姿态,命令秦军前锋立即撤回。公子昂看罢来信,又见秦军退兵,非常高兴,马上回信约定会谈日期。公孙鞅见其已钻入圈套,暗地在会谈之地设下埋伏。会谈那天,公子昂带了三百名随从到达约定地点,见公孙鞅带的随从更少,而且全部没带兵器,更加相信对方的诚意。会谈气氛十分融洽,两人重叙昔日友情,表达双方交好的诚意。公孙鞅还摆宴款待公子昂。公子昂兴冲冲入席,还未坐定,忽听一声号令,伏兵从四面包围过来,公子昂和三百随从反应不及,全部被擒。公孙鞅利用被俘的随从,赚开吴城城门,占领吴城。 

税收案例:最近税务总局的职能进行了重大变化,成立了纳税服务司、大企业管理司,纳税服务成了时下的热词。 

但纳税人请注意,纳税服务是一回事,依法纳税更是一回事,当你面对征收大厅姑娘们的笑脸时,千万别以为税务局是如沐春风的所在。 

其实在税务检查中同样如此,税务检查人员有义务向你解释税收政策,也有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使用文明词汇,纳税人看不出一丝一丝的刀光剑影,但是当纳税人有涉税问题时,税务局温情的面纱下面却是税款丝毫不让,当然也有枉法者以税谋私,那另当别论。

其实一些纳税人何尝不如是,毛主席说过糖衣炮弹比真正的炮弹更易击中一些人的灵魂,一些税务人员经不起诱惑,在一些纳税人的笑容下面堕落了,远华大案中的厦门海关便彰显了这一幕,在赖昌星的笑里藏刀策略下,许多人倒在了红楼,倒在了金钱。结果锒铛入狱,甚至走上不归路。 

其实税务机关强调服务也是政府职能转换的必由之路,但过分强调服务,笔者认为是不合时宜的,恩威并济的首要前提是立威,单纯的绥靖之策并非长久之计,只有在法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税收体制改革到位、公平有序竟争市场完善之时,服务或许能和法治相提并论,前中国税务报社社长张木生同志也是此议,笔者深有同感。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释义:本意是指兄弟要象桃李共患难一样相互帮助,相互友爱。此计用在军事上,指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况下,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谋略。很象大家在象棋比赛中的“舍车保帅”的战术。 

历史案例:战国后期,赵国北部经常受到匈奴骚扰,边境不宁。赵国派大将李牧镇守北部门户雁门。李牧上任后,日日杀牛宰羊,犒赏将士,只许坚壁自守,不许与敌交锋。匈奴摸不清底细,也不敢贸然进犯。李牧加紧训练部队,养精蓄锐,几年后,兵强马壮,士气高昂。公元前250年,李牧准备出击匈奴。他派少数士兵保护边寨百姓出去放牧。匈奴人见状,派出小股骑兵前去劫掠,李牧的士兵与敌骑交手,假装败退,丢下一些人和牧畜。匈奴人占得便宜,得胜而归。匈奴单于心想,李牧从来不敢出城征战,果然是一个不堪一击的胆小之徒。于是亲率大军直逼雁门。李牧已料到骄兵之计已经奏效,于是严阵以待,兵分三路,给匈奴单于准备了一个大口袋。匈奴军轻敌冒进,被李牧分割几处,逐个围歼。单于兵败,落荒而逃,李牧用小小的损失,换得了全局的胜利。 

税收案例: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思想根深蒂固,而法治的观念在人情社会的冲击下显的淡而又淡。现在的税务管理员往往一人管着几百户甚至上千户纳税人,笔者承认一些纳税人送些纪念品并没有想借此偷税漏税之意,比如送把带有公司标志的伞、雨衣之类,但不可怀疑的是相当的纳税人试图通过这些礼金、礼券来强固征纳关系,谋取不法之利,起到李代桃僵之目的。 

比如前任河北国税局长李真,当年也是年轻有为、风华正茂,意图干番事业的人,无奈失去监控的权力与个人意志力的薄弱使其在纳税人的小恩小惠下倒了下去。 

为什么李代桃僵之计屡试不爽,笔者认为就在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脱节,在个人利益面前,国家利益再大也是小的,个人利益再小也是大的,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使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笔者认为一是保持权力的公开透明,个体户定额要公示,税务检查公告要周知,税收审批程序要简化,网上办税流程要推进等等,二是保持公务员适当的高薪,正如清代奉行养廉银一样,而明代官吏低薪使有明一代成为最腐败的朝代,纵使太祖朱元璋剥皮实草也无奈何,可以采用新加坡的办法,给公务员提供优厚的退休后保障,年轻的公务员因为职位所限,想贪无权,而年纪大的公务员考虑到退休后的优厚待遇,权衡利弊也无意贪。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释义:顺手牵羊是看准敌方在移动中出现的漏洞,抓住薄弱点,乘虚而入获取胜利的谋略。当然,小利是否应该必得,这要考虑全局,只要不会“因小失大”,小胜的机会也不应该放过。 

历史案例:公元383年前,前秦王苻坚坐镇项城,调集九十万大军,打算一举歼灭东晋。他派其弟苻融为先锋攻下寿阳,初战告捷,苻融判断东晋兵力不多并且严重缺粮,建议苻坚迅速进攻东晋。而东晋大将谢石,不等大军齐集立即率精兵五万,强渡洛涧,杀了前秦守将梁成。谢石率师渡过洛涧,顺淮河而上,抵达淝水一线,驻扎在八公山边,与驻扎在寿阳的前秦军隔岸对峙。苻坚见东晋阵势严整,立即命令坚守河岸,等待后续部队。谢石看到敌众我寡,只能速战速决。于是,他决定用激将法激怒骄狂的苻坚。他派人送去一封信,说道,我要与你决一雌雄,如果你不敢决战,还是趁早投降为好。如果你有胆量与我决战,你就暂退一箭之地,让我渡河与你比个输赢。苻坚大怒,决定暂退一箭之地,等东晋部队渡到河中间,再回兵击破,将晋兵全歼水中。他哪里料到此时秦军士气低落,撤军令下,顿时大乱。秦军争先恐后,人马冲撞,乱成一团,这时指挥已经失灵,几次下令停止退却,但如潮水般撤退的人马已成溃败之势。这时谢石指挥东晋兵马,迅速渡河,乘敌人大乱,奋力追杀。前秦先锋苻融被东晋军在乱军中杀死,苻坚也中箭受伤,慌忙逃回洛阳。前秦大败。淝水之战,东晋军抓住战机,乘虚而入,是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弱的著名战例。

税收案例:税收由于其强制性、无偿性的特点,使其在征收方式上远较其他费用收取部门为优,比如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一般行政部门是不拥有的,对于不交费的单位或个人,只能申请人民法院而不能直接强制执行。 

由于税务部门这一强权形象,不禁让一些收费部门倾倒之,为之折腰,也想出了“捆绑销售”一招,最成功的就是社会保障部门的社会保险费,目前已被列为税务部门的收入项目。 

而其他诸如工会经费、防洪保安资金、综合基金等名目繁多的收费部门也是各显神通,搭上税务部门这趟便车,在收税的同时顺手牵羊把平时不易收的费用狐假虎威弄到手。 

费应不应当交?只要合理且合法的就应当交,但这种借税务之手顺手牵羊究竟是不妥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其实是中国特殊的产物,长期而言费不应当以如此大的规模存在,能改成税的要改成费,比如社会保障费改成税(目前各省社会保障水平不一,改成税则统一的税率在全国适用不可行),车辆购置附加费改成车辆购置税,养路费通过消费税燃油税目性质改成税。而以后的治污费可以改成环境税。而一些不合理的收费则应当取消,但收费项目取消必须辅之以行政体制改革,否则这么多的行政事业人员经费无以保障,只能费外生费。这也是税费改革为何不彻底的原因之一吧,中央机构易精简,而地方机构难精简,为什么?中央机构人员人数少,可利用资源多,即使精简了也有去处,而地方机构人员庞杂,丢了饭碗能去哪里?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释义:打草惊蛇,作为谋略,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 

历史案例:公元前627年,秦穆公发兵攻打郑国,他打算和安插在郑国的奸细里应外合,夺取郑国都城。大夫蹇叔以为秦国离郑国路途遥远,兴师动众长途跋涉,郑国肯定会做好迎战准备。秦穆公不听,派孟明视等三帅率部出征。蹇叔在部队出发时,痛哭流涕地警告说,恐怕你们这次袭郑不成,反会遭到晋国的埋伏,只有到崤山去给士兵收尸了。果然不出蹇叔所料,郑国得到了秦国袭郑的情报,逼走了秦国安插的奸细,作好了迎敌准备。秦军见袭郑不成,只得回师,但部队长途跋涉,十分疲惫。部队经过崤山时,仍然不作防备。他们以为秦国曾对晋国刚死不久的晋文公有恩,晋国不会攻打秦军。哪里知道,晋国早在崤山险峰峡谷中埋伏了重兵。一个炎热的中午,秦军发现晋军小般部队,孟明十分恼怒,下令追击。追到山隘险要处,晋军突然不见踪影。孟明一见此地山高路窄,草深林密,情知不妙。这里鼓声震天,杀声四起,晋军伏兵蜂涌而上,大败秦军,生擒孟明视等三帅。秦军不察敌情,轻举妄动,“打草惊蛇”终于遭到惨败。当然,军事上有时也可故意“打草惊蛇”而诱敌暴露,从而取得战斗的胜利。 

税收案例:打草惊蛇在税务检查中运用的很多,往往能收到奇效,为什么?现在常听到纳税人有这么一句口头禅“没有什么企业能经得起查的”。言下之意即企业帐务处理上不可能没有税收漏洞。这样的心理势必造成一种被动心态,在税务检查中战战兢兢,一有风吹草动,难免就乱了阵脚。 

比如某地税局检查某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由于佣金有比例限制,超支了不仅要作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也通不过上级公司的考核,于是企业想了个变通办法,到代开票公司代开劳务发票入帐。 

本来地税检查组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而是注意到了另一个现象,即企业以大量的燃油费发票、车票报销,经检查这些发票,发现大量的连号发票,甚至多达上百张的连号,要求企业财务人员作出解释,企业财务人员只好以当事人确实拿此票报销而未注意发票连号搪塞,随后税务局对拿票报销的三名保险营销员进行了个别询问,结果取得了突破,原来系找票报销套现,偷逃个人所得税。 

由此企业财务人员心理受到震动,当我们询问动辄上百万的代开劳务发票时,财务人员吱吱唔唔答不上来,当检查组以将外调开票劳务公司查明实情时,企业财务人员心理崩溃了,为主动配合调查,道出了实情,即到劳务公司代开票套现支付相关业务单位人员费用。由于劳务公司只代扣了营业税金,而没有附征个人所得税。 

检查组责成企业重新计算分配给相关人员的支出,分雇员及非雇员分别按工资薪金所得及劳务报酬所得、其它所得报酬补征了税款近百万元。 

中国古话说的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企业做假逃税总是心有忐忑的,一有风吹草动,难免心中无底,露出破绽来。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释义:原意是说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没有作为的势力来达到我方目的的策略。战争中往往有这类情况,对双方都有用的势力,往往难以驾驭,很难加以利用。而没有什么作为的势力,往往要寻求靠山。这个时候,利用和控制这部分势力,往往可以达到取胜的目的。 

历史案例: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当这些戍卒走到大泽乡时,连降大雨,道路被水淹没,眼看无法按时到达渔阳。秦朝法律规定,凡是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的戍卒一律处斩。陈胜、吴广知道,即使到达渔阳,也会误期被杀,不如一拼,寻求一条活路。他们知道同去的戍卒也都有这种思想,正是举兵起义的大好时机。陈胜又想到,自己地位低下,恐怕没有号召力。当时有两位名人深受人民尊敬,一个是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温良贤明,已被阴险狠毒的秦二世暗中杀害,老百姓却不知情;另一个是楚将项燕,功勋卓著,爱护将士,威望极高,在秦灭六国之后不知去向。于是陈胜公开打出他们的旗号,以期能够得到大家拥护。他们还利用当时人们的迷信心理,巧妙地作了其他安排。有一天,士兵做饭时,在鱼腹中发现一块丝帛,上写“陈胜王”(这个王字是称王的意思),士兵大惊,暗中传开。吴广又趁夜深人静之时,在旷野荒庙中学狐狸叫,士兵们还隐隐约约地听到空中有“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他们以为陈胜不是一般的人,肯定是“天意”让他来领导大家的。陈胜、吴广见时机已到,率领戍卒杀死朝廷派来的将尉。陈胜登高一呼,揭竿而起。他说:我们反正活不成了,不如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就是死,也要死出个样儿来。于是,陈胜自号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占大泽乡,乡下云集响应,节节胜利,所向披靡。后来,部下拥立陈胜为王,国号“张楚”。 

税收案例:用句流行的话,叫作“扯起虎皮当大旗”,到企业去检查,不管你愿不愿意听,纳税人总会似有意似无意的提及某某领导和企业是什么关系,诸如“某某书记是我伯伯”、“我爹和某副市长是战友”、“我常和你们局长打高尔夫”。到底有没有这回事,没有哪个检查组愿意去考证。 

但是有没有用了?我个人认为大用基本没有,但小用还是有的,当然如果瞎猫碰到死老鼠自有大用,比如某检查人员恰好有求于某市长、某书记,而纳税人又有此资源,一拍即合,拿国家税收利益作交易,两方落个好。 

为什么没有大用了?中国人有句古话,叫作“现官不如现管”,检查组是来查税收的,纳税人的虎皮再名贵,哪怕是中国的东北虎、南亚的孟加拉虎,那也是很遥远的事情,和检查组没啥关系,检查组不会为你这杆虚无飘渺的虎皮而不查税或少查税。 

当然如果真的有虎皮还是有利的,赖昌星如果没有虎皮,怎么会猖狂这么久,重庆的黑帮如果没有虎皮,怎么会逼得薄书记强力打黑?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释义:此计用在军事上,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谋略。它的核心在一“调”字。虎,指敌方,山,指敌方占据的有利地势。如果敌方占据了有利地势,并且兵力众多,防范严密,此时,我方不可硬攻。正确的方法是设计相诱,把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或者,把敌人诱入对我军有利的地区,这样做才可以取胜。 

历史案例: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孙坚之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继承父志,势力逐渐强大。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卢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攻。占据卢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孙策知道,如果硬攻,取胜的机会很小。他和众将商议,定出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针对军阀刘勋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孙策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他说,上缭经常派兵侵扰我们,我们力弱,不能远征,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缭,我们感激不尽。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得意。上缭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取,今见孙策软弱无能,免去了后顾之忧,决定发兵上缭。部将刘晔极力劝阻,刘勋哪里听得进去?他已经被孙策的厚礼、甜言迷惑住了。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已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于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卢江,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抗,就十分顺利地控制了卢江。刘勋猛攻上缭,一直不能取胜。突然得报,孙策已取卢江,情知中计,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税收案例:重庆前任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文强升任司法局长其实就是重庆打黑决策层的调虎离山之计的英明之举,在税收检查中调虎离山之计同样有所应用,有些税收案件查办时阻力极大,这里的阻力并不是税收案件本身的疑难复杂,而是来自保护层的百般阻挠。 

比如查办某地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因为此案件和地方政府及部分国税局人员有染,责成当地国税局主查此案自然是久拖不决,催办急了,则施以一个拖字决,或问题避重就轻。 

上级税务机关于是施以调虎离山之计,经调查了解后将若干有牵连国税人员调往异地负责检查另一案件,而另外组织其它地方国税人员组成案件查办组进入该地深入调查。查办组人员集中住宿、不得外出,手机一律没收,有事经组织同意后通过组长电话联系。

在当地公安的配合下事情很快查清,相应的虚开发票犯罪嫌疑人与涉案公务员得到了相应处理。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释义: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对矛盾,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拚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丧失警惕,斗志松懈,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历史案例: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沙江)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按说,擒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不然的话,南方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后方难以安定。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孟获表示下次定能击败你,诸葛亮笑而不答。孟获回营,拖走所有船只,据守泸水南岸,阻止蜀军渡河。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流偷渡过河,并袭击了孟获的粮仓。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反抗,于是相约投降,趁孟获不备,将孟获绑赴蜀营。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释放。以后孟获又施了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识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释放。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终于感动了孟获,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决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税收案例:有的“聪明”的纳税人对此计应用的可谓炉火纯青,此计应用的要点就是在帐面上故意露出破绽,让检查人员轻松的看出来,既满足了检查人员“业务纯熟”的自尊感,又不让检查人员“空手而归”。由于检查时间有限,在检查人员已有所斩获情况下往往会收兵而归,其实一些大鱼却得以隐藏起来。 

比如有的企业故意在营业外支出中放些行政性罚款不作调整,在管理费用办公费明细帐中放些业务招待费,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而也有些纳税人则反其道而行之,检查人员进来,首先自吹自擂:本企业帐务核算准确、及时、严密,遵章纳税,税收绝无问题,更有甚者自认为毫无问题而对检查人员若即若离。 

其实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什么绝对,只有相对,古语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再用诚心做的帐也不能绝对保证一文税也不漏。首先税务机关掌握的政策因为时滞性原因往往比纳税人要领先一步,其次检查查的不仅是帐务处理还包挺原始凭证,企业不可能在原始凭证上没有问题,最后就是检查不可能轻易的空手而归,越是表明没有问题越是激起检查人员的斗志。 

面对超出税务人员数量百倍千倍万倍的纳税人,税务检查不可能对涉税违法行为务求全歼,笔者一直认为应当发挥社会中介的力量,由社会中介建立起涉税评估检查的第一道防线。社会中介如会计事务所、税务事务所往往比纳税人更专业,一方面可以为纳税人避免一些涉税处理错误引发的涉税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更大范围的督促纳税人发现并补缴漏税。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释义:抛砖引玉,出自《传灯录》。相传唐代诗人常建,听说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为了请赵嘏作诗,常建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赵嘏见到后,立即提笔续写了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好。后来文人称常建的这种作法为“抛砖引玉”。此计用于军事,是指用相类似的事物去迷惑、诱骗敌人,使其懵懂上当,中我圈套,然后乘机击败敌人的计谋。 

历史案例:公元前700年楚国发兵攻打绞国(今湖北郧县西北),大军行动迅速。楚军兵临城下,气势旺盛,绞国自知出城迎战,凶多吉少,决定坚守城池。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楚国大夫莫傲屈瑕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认为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他向楚王献上一条“以鱼饵钓大鱼”的计谋。他说:“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诱之。”楚王向他问诱敌之法。屈瑕建议:趁绞城被围月余,城中缺少薪柴之时,派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运回来,敌军一定会出城夺柴草。头几天,让他们先得一些小利,等他们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夺柴草之时,先设伏兵断其后路,然后聚而歼之,乘势夺城。楚王于是依计而行,命一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绞侯听探子报告有樵夫进山的情况,忙问这些樵夫有无楚军保护。探子说,他们三三两两进山,并无兵士跟随。绞侯马上布置人马,待“樵夫”背着柴禾出山之机,突然袭击,果然顺利得手,抓了三十多个“樵夫”,夺得不少柴草。见有利可图,绞国士兵出城劫夺柴草的越来越多。楚王见敌人已经吞下钓饵,便决定迅速逮大鱼。第六天,绞国士兵象前几天一样出城劫掠,“樵夫”们见绞军又来劫掠,吓得没命的逃奔,绞国士兵紧紧追赶,不知不觉被引入楚军的埋伏圈内。只见伏兵四起,杀声震天,绞国士兵哪里抵挡得住,慌忙败退,又遇伏兵断了归路,死伤无数。楚王此时趁机攻城,绞侯自知中计,已无力抵抗,只得请降。 

税收案例:如今的社会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炒作倒是成为了时下的热点名词,某位明星怀孕、那位明星暗中登记结婚,等等,不胜枚举。 

而税务系统也罢,财务人员也好,往往都有发表文章之任务或者需求或者爱好……精于此道者往往就是善使“抛砖引玉”的高手。 

比如A某某经常在一些财经报刊、杂志登载一些涉税文章,其中留了些破绽,而这往往会引起一些高手的争鸣,写文反驳,而A某某又吸其精华,去其糟粕,总结出一篇实质形式俱佳的好文章。 

在这里谈到文章,不禁想说些题外话,其实你知我知大家都知,有些所谓的文章大约只有作者和编辑看看,读者拿到手里后基本不睹即置之废纸篓,有些讲稿,台上听着台下睡觉,笔者认为延安整风时整的文风,整治党八股实有必要,白居易写诗时总让老婆婆先听,听得懂才行于世,毛泽东、邓小平的讲话通俗易懂,什么懒婆娘的缠脚布又臭又长,什么白猫黑猫,话不在多,吸引人就行,空洞无物的长篇大论不如一句诙谐幽默话。道理即在于此。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释义:擒贼擒王,语出唐代诗人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此计用于军事,是指打垮敌军主力,擒拿敌军首领,使敌军彻底瓦解的谋略。擒贼擒王,就是捕杀敌军首领或者摧毁敌人的首脑机关,敌方陷于混乱,便于彻底击溃之。 

历史案例:唐朝安史之乱时,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派勇将尹子奇率十万劲旅进攻睢阳。御史中丞张巡驻守睢阳,见敌军来势汹汹决定据城固守。敌兵二十余次攻城,均被击退。尹子奇见士兵已经疲惫,只得鸣金收兵。晚上,敌兵刚刚准备休息忽听城头战鼓隆隆,喊声震天。尹子奇急令部队准备与冲出城来的唐军激战。而张巡“只打雷不下雨”,不时擂鼓,象要杀出城来,可是一直紧闭城门,没有出战。尹子奇的部队被折腾了整夜,没有得到休息,将士们疲乏已极,眼晴都睁不开,倒在地上就呼呼大睡。这时,城中一声炮响,突然之间,张巡率领守兵冲杀出来。敌兵从梦中惊醒,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张巡一鼓作气,接连斩杀五十余名敌将,五千余名士兵,敌军大乱。张巡急令部队擒拿敌军首领尹子奇,部队一直冲到敌军帅旗之下。张巡从未见过尹子奇,根本不认识,现在他又混在乱军之中,更加难以辩认。张巡心生一计,让士兵用秸杆削尖作箭,射向敌军。敌军中不少人中箭,他们以为这下玩了,没有命了。但是发现,自己中的是秸杆箭,心中大喜,以为张巡军中已没有箭了。他们争先恐后向尹子奇报告这个好消息。张巡见状,立刻辩认出了敌军首领尹子奇,急令神箭手、部将南霁云向尹子奇放箭。正中尹子奇左眼,这回可是真箭,只见尹子奇鲜血淋漓,抱头鼠窜,仓皇逃命。敌军一片混乱,大败而逃。 

税收案例:税务和企业的关系很微妙,中国有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之两说,其实企业也有依法纳税和和气交税两招,前者保得企业无涉税风险,后者保得征纳关系和睦,避免了时不时被列为纳税评估或税务稽查的对象。 

不排除有这样的税务人员或税务部门,非按涉税疑点来选择评估或检查对象,而是视关系亲疏拣择,正如美国对不温顺的朝鲜、伊朗、苏丹动辄施以压力,甚至兵进伊拉克。而利比亚了,以往与美国也是不共戴天之仇,然而赔了洛克比空难赔偿款,放弃核武计划,美国前国务卿赖斯亲访的黎波里,甚至传出赖斯欲与卡扎菲之子暗结连里之说。 

所以聪明的企业首先应当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多想想从生产经营方面获利,而是通过偷逃税获利,同时尽可能维系和税务局良好的工作关系,避免成为纳税评估或税务稽查中的“刺头王”。当然笔者并不是暗示你去行贿、送礼,如果这样反而是误入歧途,害人害已。 

那么是不是和税务关系不好的纳税人就会成为打击重点了,那也未尽然,首先只要你不故意偷漏税,纳税评估便不会有问题,即使被列入税务稽查,按照三年之内不再重复稽查的行规(个别地方),过了关后三年之内尽可无忧,其次对于恶意滥用职权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也有相关救济渠道,比如税务复议、税务诉讼,但可惜的是一般纳税人均忍气吞声或曰忍辱负重,其实这恰恰是对自身长远利益的损害。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url] 

 

释义:古人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这个比喻很浅显,道理却说得十分清楚。水烧开了,再兑开水进去是不能让水温降下来的,根本的办法是把火退掉,水温自然就降下来了。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再乘机取胜的谋略。釜底抽薪的关键是关于抓住主要矛盾,很多时候,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的关键点,恰恰是敌人的弱点。指挥员要准确判断,抓住时机,攻敌之弱点。 

历史案例:公元199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当时,曹操据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兵力只有三万多人。两军隔河对峙。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曹操表面上放弃白马,命令主力开向延津渡口,摆开渡河架势。袁绍怕后方受敌,迅速率主力西进,阻挡曹军渡河。谁知曹操虚晃一枪之后,突派精锐回袭白马,斩杀颜良,初战告捷。由于两军相持了很长时间,双方粮草供给成了关键。袁绍从河北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屯集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曹操探听乌巢并无重兵防守,决定偷袭乌巢,断其供应。他亲自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衔枚急走,夜袭乌巢,乌巢袁军还没有弄清真相,曹军已经包围了粮仓。一把大火点燃,顿时浓烟四起。曹军乘势消灭了守粮袁军,袁军的一万车粮草,顿时化为灰烬。袁绍大军闻讯,惊恐万状,供应断绝,军心浮动,袁绍一时没了主意。曹操此时,发动全线进攻,袁军士兵已丧失战斗力,十万大军四散溃逃。袁军大败,袁绍带领八百亲兵,艰难地杀出重围,回到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税收案例:南北朝时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年轻时候,其父东魏权臣高欢为了考验几个儿子的智数,将几堆乱绳扔给几个儿子,让他们理开,当另几个儿子细心整理时,独高洋抽刀,刀落绳断,其理由也很充分:剪不断,理还乱,不如当断断之。其实联系到千百年来的爱情故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吴三桂英雄难过美人关,一怒冲冠为红颜,倾身事清,背叛故明,落得身后骂名千古。当然其后又叛清更为所不耻。 

联系中国的税制改革何尝不如是!比如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营造政绩工程这一绣花枕头,不惜搞起税收返还、税收奖励等违规之举,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屡次下文难以禁止,最后只好使用釜底抽薪之计,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中,只有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才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将权力上收到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对于地方政府给予的补助不符合条件者将一律按政策征收税款。 

再如增值税转型,东北试点,尔后中部试点,当面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时,为刺激投资,促进内需,干脆于2009年1月1日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一举解决“一税多制”的问题。 

最经典的莫过于内外税制的统一了,与其修修补补,不若重起炉灶,毛泽东同志建国初关于外交工作的三方针在内外税制统一上可算是应用精典,直接废除内资和外资所得税制,重新立法新的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一劳永逸的解决非国民待遇的企业所得税体系问题。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 

 

释义:混水摸鱼,原意是,在混浊的水中,鱼晕头转向,乘机摸鱼,可以得到意外的好处。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当敌人混乱无主时,乘机夺取胜利的谋略。在混乱的水中,鱼儿辩不清方向。在复杂的战争中,弱小的一方经常会动摇不定,这里就有可乘之机。更多的时候,这个可乘之机不能只靠等待,而应主动去制造这种可乘之机,一方主动把水搅浑,然后可借机行事。 

历史案例:唐朝开元年间,契丹叛乱,多次侵犯唐朝。朝廷派张守圭为幽州节度使,平定契丹之乱。契丹大将可突干几次攻幽州,未能攻下。可突干想探听唐军虚实,派使者到幽州,假意表示愿意重新归顺朝廷,永不进犯。张守圭知道契丹势力正旺,主动求和,必定有诈。他将计就计,客气地接待了来使。第二天,他派王悔代表朝廷到可突干营中宣抚,并命王悔一定要探明契丹内部的底细。王悔在契丹营中受到热情接待,他在招待酒宴上仔细观察契丹众将的一举一动。他发现,契丹众将在对朝廷的态度上并不一致。他又从一个小兵口中探听到分掌兵权的李过折一向与可突干有矛盾,两人貌合神离,互不服气。王悔特意去拜访李过折,装作不了解他和可突干之间的矛盾,当着李过折的面,假意大肆夸奖可突干的才干。李过折听罢,怒火中烧,说可突干主张反唐,使契丹陷于战乱,人民十分怨恨,并告诉王悔,契丹这次求和完全是假意,可突干已向突厥借兵,不日就要攻打幽州。王悔乘机劝说李过折,唐军势力浩大,可突干肯定失败。只要脱离可突干,朝廷保证一定会重用他。李过折果然心动,表示愿意归顺朝廷。第二天晚上,李过折率领本部人马,突袭可突干的中军大帐。可突干毫无防备,被李过折斩于营中,这一下契丹营大乱。忠于可突干的大将倪礼召集人马,与李过折展开激战,杀了李过折。张守圭探得消息,立即亲率人马赶来接应李过折的部从。唐军火速冲入契丹军营,契丹军内正在火并,混乱不堪。张守圭乘势发动猛攻,生擒倪礼,大破契丹军。从此,契丹叛乱被平息。 

税收案例:混水摸鱼的好戏在税收上的运用莫过于纳税人内部的窝里斗。A市税务局日常检查B私营有限公司,该私营有限公司系兄弟二人投资兴建,经营钢产品销售,在检查过程中,企业帐务处理并没有出现什么明显破绽。当检查组打算鸣金收兵时,却接到市稽查局举报中心的电话,内容是有人举报该公司详细的偷税情况及相应证据,检查组迅速组织对举报材料的研究,重新调整了检查方案,再度进入企业检查时,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即势如破竹,企业通过开具虚假进货发票虚增成本、大量下脚料直接销售不入帐、帐面巨额应付款的对方实际已破产而未转作应税收入的问题显露出来。 

当税务部门依法通知举报人前来领取奖金时,令人惊异的是举报人居然是公司法人代表的弟媳,原来公司成立后兄弟二人尚称和睦,但妯娌之间却因公司相关事宜反目成仇,时间一长,闹得兄弟二人也形同路人,弟弟见哥哥基本把持了公司大权,心怀不满,正值税务检查,于是举报偷税。 

在这里我们当然要鼓励弟弟这种举报偷税行为的正义性,不管他是出于何种目的。由此想到家族企业在中国的现状,特别是浙江广东一带家族企业盛行,这种模式在初期确实可以起到凝聚力量以发展壮大,但长期依靠这种血缘姻缘关系的家族企业是否能发展下去,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家族成员人数必竟有限,任人唯亲究竟不如任人唯贤的道路更宽广,另外家族矛盾在企业发展中也是个窒碍因素,许多家族企业最后毁于家族利益纷争,看看时下的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摩根家族,基本都已脱离了经营面,而靠股利生活。不能不说这种方向应当是家族企业发展的未来重要路径。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