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教育集团 现状:“大成若缺,上善若水”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53:27
 “大成若缺,上善若水”  有关人生,有关人际交往,老子教导我们一种境界,叫大成若缺,上善若水。

什么叫大成若缺?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就是说,最大完成的东西,完美的东西,要留有一点空缺。非常充盈的东西,要留一点空档,不要太十全十美,这样就有一种生命的张力,生命的抬力,有一个后劲。看上去大成而带一点缺失,看上去充盈而带有一点空隙,这个作用将永远不弊败,永远用不完。

清代康熙年间,北京有一个官员叫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相当于宰相和丞相的级别。有一天,他接到老家桐城发来的一封加急快信,拆开一看原来是一件小事。张英老家和他隔壁的邻居之间有一块空地,他邻居家准备占这块空地修一堵围墙,两家人于是就争执起来,争得不可开交,所以家人就给北京的张英写了一封急信。张英看完信笑了笑,就写了一首诗作为回信:“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北京来信后,豁然开朗,决定让他三尺。邻居家见宰相家让了三尺,十分感动,也主动后退三尺。现在桐城还保留着“六尺巷”这个地方。一边是宰相张英家,一边是邻居家,相隔六尺。这一段美好的故事,永远定格在历史上,传为佳话,成为一种境界。

张英有出息做到宰相,他儿子张廷玉也有出息,也做到宰相。张英的孙子也有出息,科举考试得了个一甲三名“探花”。科举殿试前三名:一甲一名叫状元,一甲二名叫榜眼,一甲三名叫探花。张廷玉牢牢记住,不能太满了,不能太圆完了。他就到雍正那里跪下,对皇上说,我求你一件事。这次发榜,我儿子是第一甲第三名,我要求把我儿子降下来。雍正说不行啊,当时录取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是你的儿子,这是公平录取,没有走后门。张廷玉说,天下人才那么多,三年才轮到一次科举殿试,都希望能榜上有名,而我已经是身居高位了,如今我的儿子再占上这么一个位置,那不就堵塞了天下寒士进阶的机会了吗?我心里实在觉得不安。雍正感动了,就同意了,把张廷玉的儿子降到第三甲第一名。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境界:大成若缺,大盈若冲。让他三尺,把儿子的功名降下来,这个作用永远用不完,使得张英家族可以兴旺绵延,当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索。

什么叫上善若水呢?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俗话说,人往高处走,人往低处流。其实,这个智慧不全面。如果一个人想着我要像水一样往下流的话,我就永远处在最下面,这是个大智慧。你处在最下面,那么其他人的水就往你那里流。老子讲,水有七种德性,叫“七善”:水善于定位,善于静而深,善于仁和爱,善于言而有信,善于无为而有为,善于发挥能力,善于行止有时。水,太聪明了,冬天来了我就结成冰,春天来了,我就到处流淌。遇见石头,我翻过去,前面有阻挡我的东西,我就绕过去。水放到圆的容器里,我是圆的,放到方的容器里,我就是方的。水有七德七善,一个人的心中经常有水的意向,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人生境界!

黄河,长江,为什么有那么多水?处下。黄河处下,水往黄河里流,长江处下,周围的水都往长江这里流。大海,则是处下之处下。我处在黄河,长江之下,你黄河,长江的水都往我大海里流。老子说的“上善若水”到底像什么水呢?像黄河水,像长江水,更像大海的水。如果我们站在大海的面前,我们自己就会显得多么渺小,心中的烦躁就会被大海的水荡涤得一干二净。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大海的境界。

上善若水,让我们想想大海吧!大海在这里海阔天空,在这里聚集着能量,聚集着力量,聚集着度量。如果心中装个大海,人生必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