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魂获奖演讲稿:挑战魏格纳——王守忱与他的《地球新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19:46

挑战魏格纳

——王守忱与他的《地球新说》

                                     

一百年前,德国的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并证明了大西洋两岸的大陆曾经是连在一起的,并于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陆海的起源》一书问世;揭示了地球运动的奥秘,使人们认识到大陆和海洋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在迁徙。从而唤起人们探索自然的极大热忱。但是,由于魏格纳没有明晰原动力这个根本问题,人们在探索深渊地震和造山构造等重大问题时感到了困惑,使得这个学说消沉了下来。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杰克逊﹒摩根和法国的泽维尔﹒勒﹒毕匈俩人囊括了大陆漂移学说、海洋扩张论、大陆碰撞等概念和学说,形成了新的大地构造学说——板块理论,在当时的地学界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以致影响至今。

然而,当今中国的一位老者著书立说,提出了均衡运动论的新概念,阐明了地壳运动的原动力和地球表面的原始形态以及大陆演化的全过程;并对板块理论提出了质疑。他就是《地球新说》的作者王守忱。 

今年8月的一天,曾与我共事多年的老同志王守忱打来电话,说他的《地球新说》出版了。

地球,作为我们的家园,无不与人类的繁衍生息密切相关。可是肯于关注、热于研究它的人,却委实不多。似乎无可置疑:那是专家学者的事业。而王守忱却以近三十年的时光,坚持工作之余、专业之外、以至退休之后,情有独钟地陶醉其中,苦苦探索,终有所成,实为难能可贵!

对他的钦佩、为他而欣喜之余,不禁使我想起了与他共事的日子和他成书过程中的一些往事……

王守忱生于1937年,大连人,原籍天津。高级工程师,中国创造学会理事。曾在企业先后从事仪表自控技术和技协工作。早在1959年,就曾在《工业仪表与自动控装置》刊物上发表论文。并于八十年代初,写出了《创造与创造方法》一书;编著了《发明创造与技术开发实务手册》等,同时有多篇论文发表和获奖。

1979年,我们有幸相识,并共事多年。印象中的他,总是那样温文尔雅,默默工作,从不计较,也不张扬;即使在工作之余,也总见他在看书思索,很少参与无聊的闲谈瞎扯。可是每每说到世界之谜、科学发现等相关话题,他却兴趣徒增,热情极高。

1997年,退休之后的他,更是乐此不疲地倾心于他的专题研究。以至于先前的同事都说很少见到他,就连同住一个楼的邻居也常常疑惑,怎么看不到他下楼呢?

2005年,一次在街上,我遇见了他的老伴田秋明,我打听“守忱在做啥?”他老伴似乎带着一种无奈和疼爱的语气说:“人家可忙了!一天到晚闷在屋子里整他的学问……”“哦”,我脑海中又浮现出了他勤奋专注的神态……“应该去看看”,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敲开了他的家门. . . . . .几年未见,眼前的王守忱已是两鬓斑白,可精神头儿却不减当年,炯炯有神的目光中闪现着睿智和热情。他径直将我引进了他的书房,我环视了一下四周,墙上贴着一张世界地图,桌上一台电脑并摆放一个不算大的地球仪,书柜里堆满了相关的书籍资料……他随手在电脑桌上拿起一打厚厚的文稿,饶有兴致地给我讲起了他的“探索与发现”。从地球演变、海洋运动、大陆变迁,到地质灾害,他十分自信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并大胆地对传承了近半个世纪的板块理论提出了质疑。甚至近乎“狂妄”地告诉我,他找到了地壳运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弄明白了地壳运动的原动力和地球表面的原始形态这两个根本问题。见我听得有些费解,他又以自己发现、提出的“均衡运动论”以及“偏转原理”、“拉伸原理”、“非均衡速率原理”等在我听来甚感新奇的道理,解释四川盆地是怎样形成的?横断山脉为什么横断?黄土高原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海啸和火山喷发?他讲的津津乐道,我听的却还是有些朦朦胧胧,一是自己这方面知识太欠缺,二是对他说的这些无以验证,过后也就不以为然了。

直到后来相继发生了苏门答腊海啸、汶川地震、云南地震,当我从电视上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不禁心中一颤,震惊之余,想起了与王守忱的这次闲聊。

记得他当时在文稿中标示的海啸、地震区域就有这几处。其中专门阐述了海啸的成因是由于大陆或岛屿突发的移动形成的,根本不是板块理论所推断的海底地壳的突然隆起所致。并曾阐明,苏门答腊等东南亚诸岛持续地向东南方向移动,是这一带频繁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根本原因。

我还记得,汶川地震后,他就说过,这是由于地球偏转运动致使横断山脉南移造成的;而且断言,此后五到十年之内,云南就会发生地震。果然,不久云南几个地方先后发生了地震,接着玉树也发生了地震。想到这,心中不免暗暗称道:看来真的是言中了!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给王守忱打了电话,催促他赶快把自己的发现、把那些研究成果发表出去,尽快地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他告诉我,正在对文稿做进一步校改。

如今这本沁透着他多年心血的专著终于面世了,怎么能不令我为他感到欣喜和高兴呢!

 

827,又是一个明媚的上午,我再次兴奋地来到了他家。简朴的居室,简单的陈设,书房还是那台电脑和略显陈旧的地球仪,墙上那张世界地图的色调明显变浅,书柜里又多了些堆放的资料……面前的老王,虽然白发有增,却兴致未减;谈到他的地学研究,仍然情趣盎然。

闲聊中,我不解地问:“你原先搞的是仪表,爱的是美术,干的是技协,怎么偏偏对并无干系的地球感兴趣呢?”他说“这可有年头了,对我触动最大的是1976年那场唐山大地震,几十万人呐,顷刻间就没了,多惨啊!怎么就不能提前预测呢?我曾苦苦地思索着,后来,大概是八十年代初,在一本杂志上,我看到几篇关于地质方面的文章,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从此,我便经常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和文章,注意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看得多了,懂的也就多了,随之,眼界宽了,思路也就宽了。退休后,没有了工作压力,我又没有那些无聊的嗜好,于是,便情有独钟地迷上了地球。”他说的很兴奋“你不知道,当我依据我的“均衡运动论”弄清了地球原动力、明晰了原始大陆的形态与位置,并将其演化变迁过程一一描绘出来时,那种豁然顿悟的喜悦和幸福感真的无法表白。”

听着他的讲述,我翻开了这本《地球新说》,这本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1/16开本、380千字的书籍,分为地球新说的产生、内涵、重新认识地球演变的历史过程、揭开海洋运动的秘密、揭开大陆变迁的秘密、揭开地形演变的秘密、揭开世界地质灾害的秘密,开启了重新认识自然的窗口等八个篇章。

书中通过细致的分析和大量的图例,以充足的理由对板块理论提出了质疑;以其“均衡运动论”的新思维阐明了地壳运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指出了地球运动原动力既不是由于外力,也不是由于地心岩浆能量的释放,而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与科里奥利力作用的结果。阐明了地壳按偏转原理、不均衡速率原理、垂直偏转力原理、滑动基面原理、联动原理等而运动,构成的复杂力学关系。明晰了南北半球原始大陆的分布状态和地球表面变迁的历史全过程,发现了中国南海古陆、黄海古陆、印度古陆及其变迁过程,揭示了勘察加半岛、萨哈林半岛、日本诸岛、和东南亚诸岛的形成过程,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的具体原因和过程。并且用“图解法”回溯地壳变迁的历史过程。阐释了世界城市下沉、地震、火山喷发和海啸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对大陆和海洋石油资源的成因予以全新的解释。同时,书中还应用所提出的理论就如何进一步认识自然、避免灾害、造福人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放下《地球新说》,我随手又捧起桌上放着的一摞厚厚的《地球演化变迁新发现百图解》。图集从南极到北极,从西半球到东半球,从远古状态到如今,地球演化变迁的历史过程几乎都描绘出来了。这个260多页的图集,每张都是从时间和空间上经过分析推理,严格比对,一点点的推断和描绘出来的。我知道,尽管王守忱有着较深的美术功底,但要将现在的地形地貌,演示回溯到远古状态,并标示出整个演变过程,绝非仅此就可以做到的;这里凝聚着他的多少心血和汗水呀!

他说,他的《地球新说》还没说完,在已完成了科幻小说《飞往黄地球》手稿的同时,正在撰写《地球新说》续集《我来破解世界之谜》等专题论著。这时,他老伴接过话茬“哪有个完呐。他呀,就是个‘球迷 心里就装着那个地球。这么多年了,真怕他熬坏了身板,不得不变着法地为他调理伙食。这不去了趟邮局,又感冒了。”说到这,她端过来一杯水,命令的口吻说“吃药!老王。”看到这些,听到这里,我对王守忱的执著追求,对老两口的挚爱深情,愈加敬佩不已。

面对物欲横流的一些社会现实,王守忱却始终不渝地专注于他的探索研究。他家的楼下就是车水马龙的街道、人来人往的闹市,可是他却从不被干扰,并甘于寂寞,正像他的名字一样,守忱,守着那份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满腔热忱。

其实他的家境并不富裕,却肯于花掉两万多元出版了这本《地球新说》,而且他也知道,这类专业性极强的书籍,其销售效益无从获取。由此,比起那些,贪一己之利,而热衷于庸俗文学编创的作者,他的这种精神又是何等的可贵呀!

浏览这本厚厚的《地球新说》和相关的几部书稿,我感受到一位古稀老人、一位退休职工的高尚情操。是啊,“心里装着地球”,这是多大的胸怀啊!

他说“这本书承载着我的热情和希冀,我真想把我的热情也感染给当代的青年,为年青人点燃起兴趣的火焰,希望他们在创造新生活的杠杆上找到最有力的支点,在科学探索的荆棘路上焕发出为民族争光的极大热忱。”

《地球新说》出版了,我们期待并关注着它的反响和影响,也期盼着王守忱的相关著作早日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