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白杨礼赞的纯音乐:王壮弘:如是太极拳作者:林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48:47
王壮弘:如是太极拳作者:林健一时,王壮弘老师在香港九龙崇善楼,为太极拳学子宣讲王氏太极拳精义,学子入室,见师已安坐室中,墙上悬挂“开发众生智慧海,得见如来清净身”,“ 安住真如地,普照智慧灯”。来者肃然起敬,向师恭敬施礼,端身正坐,祈请老师开示太极拳心要,老师慈目凝视学子片刻,告学子说:太极拳是智慧拳,它既通达有为之事相,又通达无为之空理,练拳者可由世间智入出世间智,达出世间上上智。

太极拳是聪明拳,聪明利根之人,通达世间事理和出世间事理者,才能通达太极拳;习练太极拳善法者,可使根性转利,由迷转悟,超凡入圣。
太极拳是文化拳,它于儒学太和至中,道学清净无为,佛学不空之空一脉相承,将儒释道之学合而为一。
太极拳是哲学拳,明了心,物,空含三为一,避免世人长久的唯物,唯心之争,促进世界文明,人类和平
太极拳是艺术拳,它充满着真善美慧,是阴阳相济的艺术,精益求艺无止,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神而明之,妙不可言
太极拳是养生拳,长养慈悲之心,常乐我净;善养浩然之气,至刚至柔,修得清净之身,无极之体
太极拳是礼仪拳,谦虚礼让,舍己从人,于人无争,与世无求,是我中华礼仪之邦的智慧结晶。
太极拳是武拳文练,尤其强调无力胜有力,以智取胜,大智大仁大勇;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功力取信于人。
太极拳是佛家拳,佛理即太极拳理,拳法即佛学之实修,是佛学,武学,功夫三者合一。
太极拳是空中妙有拳,无极生太极,无极即空中,太极即妙有。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真意非真意乃名真意。一法不生,大智生。大智大意生万法。
太极拳亦名太难拳,正法难闻,明师难遇,妙境难证,必具善根,福德,因缘俱足始可得,能学好太极拳者,乃当今世间真英雄豪杰,大丈夫也。
太极拳是如是拳,它是真理的体现,也是认知真理的方法,它是真理的体相用的统一,法尔如是

太极拳之性:空性,因缘生法,缘起性空
太极拳之体:性体空寂,太极者,无极而之。相体流注,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
太极拳之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中相济含三为一,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中含三为一,一归零,零即空,空中起妙有。
太极拳之法:无为法,万法归-法,一法归无法,无法乃真法,真法者,即非真法,是名真法,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为也。
太极拳之数:自然生息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五,五生八,八生十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含三为一,含五归一,含八归一,含十三归一,万法归一,一归零。用之则显,不用则隐,隐即空,零亦空即无极;一为点即太极;二三为线即阴阳中;五为面即五行;八为体即八卦;十三为超立体即其小无内,其大无外。
太极拳之名:理之名曰太极拳,太极阴阳之理;相之名曰长拳,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用之名曰十三势,八门五步十三总势。
太极拳之相:动作姿势为相,一切相皆流注相,相为虚幻,似行云流水,似旋球,旋风,漩涡。图象,河图喻为水之漩涡,洛书喻水之螺旋放大缩小;太极图喻阴阳中含三为一,变化万千。
太极拳之势:太极拳就是八门五步合为十三总势。八门是上下左右四正四隅,相互为势;五步则是球体的放大缩小必经的五个步骤之势;太极拳势有风之势,水之势,空气膨胀之势绵绵不断滔滔不绝之势,飓风骇浪层层相迭之势,翻动扶摇羊角之势,闪战腾挪忽聚忽散忽隐忽现之势等等。
太极拳之用,转化,浮沉转,左右转,前后转,大小转,螺旋转,明暗转,识智转,即大转法轮,转须由中转,亦即用中转,中为空中,空中为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太极拳以通为用,处处圆通,还要变通,圆通须球体,变通须流体。
太极拳的原则:流体,无力,无为,超立体。
流体:似水似风似云,似空气的流动。
无力:力由他借,借地心吸力,漂浮力,反作用力,空气阻力,大气压力,摩擦力,不可用肌肉韧带肌腱收缩力。
无为:因缘生法,缘起性空,拳无拳,意无意,不费心机。
超立体:三维空间加时间,加神意气,合而为一。
以上四原则是检验太极拳是否正确的唯-标准,不可须臾离也。
太极拳的思维-无根之根,无力之力,无中之中,无向之向。
无根之根:无根无所不根,无住无所不住,如流水,如行云。
无力之力:无力才能借力,沉浮力,作用及作用力,向心力,离心力皆为自然之力。
无中之中:无中即空中,空中才可流通无碍,其小无内,其大无外。
无向之向:超立体运动,支撑八面,无固定人为之方向,自由自在,活活泼泼。
太极拳的内功修为-松空圆满。
松须空,空须圆,圆须满,还要通通透透。松空圆满通透合而为一。
松为紧中松。真松还须真空,人空,法空,性空,小空,大空,小空逼塞满虚空
圆是立体圆,大圆如球滚地,小圆如盘走珠,微细如流水,似水流。
满则气势饱满,似云似雾,似空气,上下内外前后左右通通透透,灵通无碍。
太极拳的修炼模式-四大皆空模式,流体模式,旋风八门五步模式,驾虚,摩空,乘幽,控寂模式。
四大皆空模式:地水火风由空而生并存在空中,此为四大皆空。无极即空,以地水火风在空的运动比喻太极拳运动:地水火风的升降开合出入聚散的运动,就是空中呈现的象的运动,即太极者无而生。地性坚喻身体和地心吸力;水性流行而润下,喻流注相;火性暖,势炎上,喻升腾;风性动喻无住。
地因水湿润而松软,向下松沉:地水因火温暖而升腾弥散,地水火因风而流动飘浮而无所住。水载形借火势意升腾,再借风势在天空中飘飘荡荡,似行云般无住,无根,无量,无向。
流体模式::如水流,似流水,像旋涡。离心运动即螺旋放大,向心运动即螺旋缩小。离心运动是点面体超立体流注放大。向心运动是体面天干地支.

陈氏太极拳图说重印序

在我国多种多样的拳术之中,太极拳可算是独树一帜,构思特异的拳种。一百多年前,陈长兴的门人杨露蝉曾以此八门五步功,交遍当时名流好手,号称「杨无敌」而誉满拳坛,使后来拳界提起太极拳,无不肃然起敬。可见太极拳不但拳理巧妙,而且还具有非常强的技击作用。

 

太极拳的原理,在陈氏《太极拳谱》,王宗岳《太极拳论》、《行功心解》,武禹襄、李亦畬等人的著作中,都有详尽的论述。可惜这些经典著作,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有时甚至背道而驰。例如太极推手,应以不丢不顶为根本,而今推手之人大都以拙力相待,意欲牢固其根,如牛之相抵,与太极以柔克刚之理相悖。岂知己根愈固,彼攻愈烈,自然之理也。沾粘连随四劲,沾粘在手,连随在步,根不去则步不灵活,人有攻击目标,连随无从,难免有跌倒之虞。故推手欲不跌倒,先应去己之根。无根者,无固定之根也,如物飘于水,如球滚于地。犹如不倒翁,上欲轻,下欲沉,即拳谱所云:「飘飘荡荡浪里钻,上轻下沉不倒颠」。

 

「太极」是个圆,不是个平面圆,而是个立体圆,四面八方都是一个圆,即十三势中所谓四正四隅的八门。固此要求松肩沉肘,开跨扩膝,含胸拔背,使人形成一个有弹性的球体,不着力则罢,一着力即随之旋转;犹如皮球在地上很难站立上去一样。其灵活的程度犹如天秤,犹如转轮。这就是拳谱所谓:「静之则合,动之则分,立如平准,活如车轮」。


然皮球是个无机体,人体是个有机物。人体不但具有类似皮球的功能,还有超过皮球的自重量,并具调节能力。只要恰当地运用沾粘连随不丢顶功夫,即可以使人进之不着,投之不脱。这就是十三势中所谓进、退、顾、盼、定的五步。


人体的球形随着开合还可大可小。此外全身主要关节也都具有圆转能力,犹如许多小球。因此不但可大可小,而且可分可合。合则为一大球,分则为许多小球。因为太极拳的劲是仿效水性的,因此进退程序,要求是波浪式的接续连绵,即拳谱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并利用人体掌、臂、身、腿、脚,各部三个以上关节,互为一组交替进退。与对方的力一接触,即起层层连锁反应,似水浪般的忽聚忽散动荡,加之螺旋式的八门旋转,即陈鑫所谓的「缠丝劲」,如旋风、如卷浪,使上升则高不可攀,下沉则深不可测,欲进则愈长、欲退则愈促。形成一种所谓「浪采花」的功夫,即拳谱所谓「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太极拳的推手,在太极门中只不过是一种锻炼方式,是一个过程和阶段,最后仍是散手。但是太极拳的散手,与其它拳的散手不同。亦与外间所传的所谓「太极散手对打」不同。它是在推手至十分纯熟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可粘可脱、随粘随脱,身手虽脱意尚相接的方法,以杠杆,螺旋原理,以膨胀力和类似波浪的冲击力,将人抛击出去。性质虽然是柔软的,但威力无比,即拳谱所谓:「极柔软,则极坚刚」。因为世界上最柔软的是水、是风、是空气,然而力量强大的亦是水和风以及空气的膨胀力。太极拳散手,温和时可以使人毫无痛楚,而翻跌绝妙,猛烈时亦可以使人如受巨浪的冲击,五脏皆裂;有了这种功年才算是得到太极真髓。

太极拳主张以虚灵、松净、静谧的方法来修己。行功时,血管松弛,毛孔开张,骨络顺当,心气平和,是一种运动量、气血活动量极大、消耗量极小的动功,完全符合养身之道,也是防治慢性疾病、恢复健康的良好手段。太极拳武则可以防身御侮,克敌制胜;文则可以调气养心;延年益寿。可谓习武而文在其中,是一种文武兼修的拳术。

太极拳不但拳理精邃,而且完全符合我国人民谦让的美德。因为它克敌御侮,是不主张主动出手的。你不动,我不动;你既动,我才动。
你不打我,我绝不打你,你既打我,我就根据你打我的轻重快慢,反作用于你。我犹如跷板、犹如转门、犹如皮球,推得重回得重,推得轻回得轻,打击得重弹跌得远。种种反应都是由你攻击的一方自己引起的,我只是保持我的重心和中心而已。但它也不是无所作为的一味被动,根据需要,有时也可因势利导,有意识地加强其反作力,引起层层波荡,甚至汹涌浪涛,使人淹没其中。但这种主动是在被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虽说主动,仍属被动。

学习太极拳的方法应该以悟为主,学者不管从那一派太极拳入门,都不能以学会拳架为最终目标,必须进一步领悟其内在的实质,并有所改进和提高,而对拳术有所贡献。这就是古人常说「得意忘象」的学习方法。具体的形象是为了帮助了解道理的,道理得到了,应该根据道理去创造更完美的形象,即改造形象,事物就是这样进步的。这亦是每个有志于拳术者应有的抱负。

《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本具"含义---王壮弘

作者简介:王壮弘老师于1931年10月出生,浙江慈溪人。著名书法、武术、金石书画碑刻鉴定家。青少年时期,受过良好传统文化熏陶.对佛、道、易经、阴阳学说有深入的研究。在书法上先后得到许铁丰、沈尹默两位书法大家指点。并从陈散原后人陈病树治诗词及古文学。在武术上,受业于杨澄甫入室弟子褚桂亭,亦从学于八卦掌名家王壮飞.修为甚深。
   
  王壮弘老师钻研及实践王宗岳《太极拳论》及相关拳谱多年,渐渐悟得用意不用力的真意。拳理融会贯通后,立志将太极拳改善。经十多年不断思考,改善.重复推敲王宗岳拳论,在推手上验证,在杨式太极拳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其内涵与外貌。因以王宗岳拳论为造拳的基础。所创拳架命名为王氏太极拳。
 
  从1987年起.王老师先后应邀在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东西学院、加拿大精华学会、日本及泰国等地交流中国武术.在洛杉矶举行的世界杯武术大赛中以“王氏太极拳”夺取了最高的金杯奖。
   
  本文由王壮弘老师在京学生曹革林推荐。
   
  缘由
   
  2004年7月的某一天早课.我和平时一样焚香颂经,当颂至《心经》“……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减,不垢不净……”突然觉得这段经语语意很熟,似曾相识,于是就不自觉地停颂.深加思索.于是就不自觉地从书堆中找出《王宗岳太极拳谱》,翻开一看,果然有“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之句。于是思绪翻滚,猛然省悟,“是诸法空相”的“是”.和“是皆先天自然之能”的“是”是同一含义.并知现在所传的拳谱,此段文字是后人妄加移改的结果。不禁为之狂喜.遂第一时间告之汤金石先生.并一致认为此一发明(发现明白),不但大大加深对《王宗岳太极拳论》(下称王谱)的理解,大大提升太极拳地位.也对太极拳的创始人和时代考证,作出了重要提示。
   
  由于“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的句位改正.而得以凸显出来的太极核心内涵“本具”之理,使一活则全盘皆活。一明则全文皆明。
   
   本具
   
  本具就是本来就具有的意思.如跷板、如转门、如球体触动即转.转动是它们的本能.就是本来就具有的功能。
   
  王宗岳在说了“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杏。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英雄所向无敌,盖由此而及也”之后.复说“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学力而有为也”,就是说这些功能犹如眼能视物,耳能听声,鼻有嗅觉,身有触觉一样,都是每个人本具的.不需要学的,更不是学而才有的。
   
  因为人的四肢百骸都具有圆转升降开合的功能,只要中正安舒.松空圆满,顺其来时力,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杏,不双重,不顶抗,就会起相反相成的作用。只有明白这个道理,然后抛弃思量和一切有为法.彰显这个先天本具功能.才能真正做到王宗岳所提出的“不先不后.不丢不顶,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的要求,这就是佛家说的“一法不生万法(般若)生”、“如如不动”的出世间上上法。“般若”就是本具.本具就是所谓大智大慧的根,也就是佛所指人人都具有的“佛性”。
   
  王谱
   
  鉴于现在流传的《王宗岳太极拳论》,颇有后人妄改的痕迹,现依王宗岳所表达的原义,重加订正《王谱》如下:
   
  首段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次段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及也。
   
  末段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耳。
   
  察四两拔千斤,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快何能为?
   
  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首段述太极本具之理;次段述人体本具之能(体);末段述发挥心意识本具之智慧,于阴阳相济之间,即本具之用。也凸显出凡向内求体用本具之理的,日内家;向外求各种形法的.日外家。
   
  故凡各种快捷闪躲之法,金钟罩、铁布衫、铁沙掌、红沙掌、飞腿、猛拳、巧招,包括各种指功、掌功、头功种种功法.是谓捷力外道,以太极拳的立场而言.皆谓之“属学而后有的旁门”。
   
  “是”字,《说文》解“直也,从日.正”.谓日最正最盛之时,具体指的是午时三刻.即现时十二点正。故“是”有正的、对的、准的、终了的意思,也有此(这个)、(这些)的意思。行文往往另起一行。如:
   
  “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这就是说:这些都是向内求先天自然本具的功能。与向外求学的学而后有的外道功夫无关的。
   
  最后《王谱》还特别提出“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合己从人”是无为法;“舍近求远”是舍本具而另觅他法,学者于此必须详察,不可有分毫之差错。不然就会铸成大错,正妄之别全系于此,这是王宗岳总结性忠告。
   
  综上所述种种。可以明白太极拳是佛、道、儒三家理论含三为一的拳术.尤以佛理“如是”、“本具”为究竟依归.因此得出两个结论:
   
  一、太极拳的创始人绝非张三丰。
   
  二、代表佛家的拳术,应该是处处讲本具的太极拳.而不是打打杀杀的少林拳。
   
  去妄存真法分有为法、无为法;有漏法、无漏法;善法、不善法;有罪、无罪法;世间法、出世间法、出世间上上法。学而后有的是有为法,不学而具的是无为法。你生什么心,我生什么法,心灭法灭,用之则显,不用则藏.谓如来藏、智慧海。
   
  但一法不生万法生的本具,是深藏于内的,不下一番去妄存真的狠功夫.是无法显用的。故王宗岳虽说“理唯一贯”。但也必须“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王谱》首段)。又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王谱》末段)。阴阳相济.含三为一。所以学太极拳也必须有个过程和程序。不可一蹴而就,必须先学拳架,拳架一推手一明理而入道.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第四十八章),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如走路、说话、吃饭,回归到先天自然之能的“本具”上去,才是究竟。
   
  走路.说话人人都会.不足为奇.但如果细加分析,正可谓“奇事一桩”。如与人对话,必须先听懂对方讲什么.然后经过思考,配合呼吸、辅颊、喉管、声带、舌的翻动等等,发出声音、传递信息而进行,而且每一程序必须准确无误,这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而事实上每个人在对话时.似乎没有想过这些程序,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就完成,这就是无为法.就是本具智慧的开发,说奇特也不奇特。说不奇特又最奇特。
   
  人们常说两条腿走路.但事实上两条腿是不能走路的。必须依靠暗藏于中间的所谓“第三条腿”,进行阴阳式的调节才能行走,这就是《庄子》所说的“鸡三足”的原由。
   
  学拳架、推手、散手,入理明道,就是为学日益的阶段。明道之后,总结以往所学,去芜存精,去繁从简,由形(相)入理(性),以至开发本能,从心所欲,达致神明。这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至于无为”的境界.也就是我所理解“彻底的没有而不断绝”的境界.就是“一切都在这里”.“一法不生万法(般若) 生”的境界。
   
  (曹革林注:文中的“察四两拔千斤”的“拔”非“拨”。这是王师考证出来的重要观点。详细内容请见王师已发表的相关文章,或预计2008年出版的《王师讲记》一书)


[陈氏太极拳图说]1989年重印序言


在我国多种多样的拳术之中,太极拳可算是独树一帜,构思特异的拳种。一百多年前,陈长兴的门人杨露蝉曾以此八门五步功,交遍当时名流好手,号称「杨无敌」而誉满拳坛,使后来拳界提起太极拳,无不肃然起敬。可见太极拳不但拳理巧妙,而且还具有非常强的技击作用。

太极拳的原理,在陈氏《太极拳谱》,王宗岳《太极拳论》、《行功心解》,武禹襄、李亦畬等人的著作中,都有详尽的论述。可惜这些经典著作,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有时甚至背道而驰。例如太极推手,应以不丢不顶为根本,而今推手之人大都以拙力相待,意欲牢固其根,如牛之相抵,与太极以柔克刚之理相悖。岂知己根愈固,彼攻愈烈,自然之理也。沾粘连随四劲,沾粘在手,连随在步,根不去则步不灵活,人有攻击目标,连随无从,难免有跌倒之虞。故推手欲不跌倒,先应去己之根。无根者,无固定之根也,如物飘于水,如球滚于地。犹如不倒翁,上欲轻,下欲沉,即拳谱所云:「飘飘荡荡浪里钻,上轻下沉不倒颠」。

「太极」是个圆,不是个平面圆,而是个立体圆,四面八方都是一个圆,即十三势中所谓四正四隅的八门。固此要求松肩沉肘,开跨扩膝,含胸拔背,使人形成一个有弹性的球体,不着力则罢,一着力即随之旋转;犹如皮球在地上很难站立上去一样。其灵活的程度犹如天秤,犹如转轮。这就是拳谱所谓:「静之则合,动之则分,立如平准,活如车轮」。

然皮球是个无机体,人体是个有机物。人体不但具有类似皮球的功能,还有超过皮球的自重量,并具调节能力。只要恰当地运用沾粘连随不丢顶功夫,即可以使人进之不着,投之不脱。这就是十三势中所谓进、退、顾、盼、定的五步。

人体的球形随着开合还可大可小。此外全身主要关节也都具有圆转能力,犹如许多小球。因此不但可大可小,而且可分可合。合则为一大球,分则为许多小球。因为太极拳的劲是仿效水性的,因此进退程序,要求是波浪式的接续连绵,即拳谱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并利用人体掌、臂、身、腿、脚,各部三个以上关节,互为一组交替进退。与对方的力一接触,即起层层连锁反应,似水浪般的忽聚忽散动荡,加之螺旋式的八门旋转(即陈鑫所谓的「缠丝劲」),如旋风、如卷浪,使上升则高不可攀,下沉则深不可测,欲进则愈长、欲退则愈促。形成一种所谓「浪采花」的功夫,即拳谱所谓「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太极拳的推手,在太极门中只不过是一种锻炼方式,是一个过程和阶段,最后仍是散手。但是太极拳的散手,与其它拳的散手不同。亦与外间所传的所谓「太极散手对打」不同。它是在推手至十分纯熟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可粘可脱、随粘随脱,身手虽脱意尚相接的方法,以杠杆,螺旋原理,以膨胀力和类似波浪的冲击力,将人抛击出去。性质虽然是柔软的,但威力无比,即拳谱所谓:「极柔软,则极坚刚」。因为世界上最柔软的是水、是风、是空气,然而力量强大的亦是水和风以及空气的膨胀力。太极拳散手,温和时可以使人毫无痛楚,而翻跌绝妙,猛烈时亦可以使人如受巨浪的冲击,五脏皆裂;有了这种功年才算是得到太极真髓。

太极拳主张以虚灵、松净、静谧的方法来修己。行功时,血管松弛,毛孔开张,骨络顺当,心气平和,是一种运动量(气血活动量)极大、消耗量极小的动功,完全符合养身之道,也是防治慢性疾病、恢复健康的良好手段。太极拳武则可以防身御侮,克敌制胜;文则可以调气养心;延年益寿。可谓习武而文在其中,是一种文武兼修的拳术。

太极拳不但拳理精邃,而且完全符合我国人民谦让的美德。因为它克敌御侮,是不主张主动出手的。你不动,我不动;你既动,我才动。你不打我,我绝不打你,你既打我,我就根据你打我的轻重快慢,反作用于你。我犹如跷板、犹如转门、犹如皮球,推得重回得重,推得轻回得轻,打击得重弹跌得远。种种反应都是由你攻击的一方自己引起的,我只是保持我的重心和中心而已。但它也不是无所作为的一味被动,根据需要,有时也可因势利导,有意识地加强其反作力,引起层层波荡,甚至汹涌浪涛,使人淹没其中。但这种主动是在被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虽说主动,仍属被动。

学习太极拳的方法应该以悟为主,学者不管从那一派太极拳入门,都不能以学会拳架为最终目标,必须进一步领悟其内在的实质,并有所改进和提高,而对拳术有所贡献。这就是古人常说「得意忘象」的学习方法。具体的形象是为了帮助了解道理的,道理得到了,应该根据道理去创造更完美的形象,即改造形象,事物就是这样进步的。这亦是每个有志于拳术者应有的抱负。

目前流传的各式太极拳中,以陈式最为古老,它是太极拳中最负盛名的一种,此拳创自河南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其父祖均好拳术。王廷「明末武庠生,曾任温县乡兵守备,明亡后,隐居乡间。尝自谓「…… 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闲来时耕田。」《黄庭》即《黄庭经》,传世七字句本、八字句本之分,尚有《黄庭外景经》?容亦不尽相同,但都是道家导引吐纳养身之术。陈王廷参考《黄庭》造拳,必定结合导引吐纳之理,而创造颇具特色的内功拳,这亦是符合其晚年修心养身,又不忘武事的心情。嗣后此拳陈氏世代相传,亦有新的改进和提高,代表人物有陈长兴(1771 –1853),陈青萍(1795 – 1868), 陈鑫(1849 – 1929),陈发科(1887 – 1957)。陈长兴曾传杨露蝉,陈清萍曾传武禹襄,陈长兴曾孙陈发科日练拳三十遍,功力纯厚,是近代所传陈氏拳老架的代表人物。而陈鑫文武兼备,发愤著书立说,首次用文字总结了历结了历代陈氏太极拳的练拳经验。其所著的《太极拳图说》对螺旋式的缠丝劲路、全身经络,以及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消长等原理,阐发详尽。以易理说拳理,图文并茂。学者由此循进.从易领悟太极奥义。

今上海书店择善本重加影印,编辑同志要我写一篇论文。由于学识浅薄、文笔滞涩:未能详论.就写这此而粗浅的体会和感想吧。
王壮弘
一九八五年三月于上海


[四两拨千斤]还是[四两拔千斤]


    编者:本刊2007年第10期刊出王壮弘先生的《(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本具”涵义》一文,文中认为,现在人们在研究王宗岳《太极拳论》时经常说到的“四两拨千斤”的“拔”,实为“拔”字之误。为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作者的这个观点,王壮弘先生应邀做详细讲解。本文为王壮弘先生的传人王志祥推荐。推荐者认为,此文是王壮弘先生太极拳研究的理论核心。根据杆秤的四两秤砣能称起超过它数倍重量的物体的这个原理。用一个“拔”字,阐述太极拳是用重量,不用力量。因重量来源于地心的吸力,所以它是自然之能,不思而得,是无为法。此说解释了太极拳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了太极拳是以“小力胜大力”的观点。推荐者还说:此文曾略有删节后发表于《武林》2003年第1期。现将删节部分恢复,并由王壮弘先生亲自修订。

    (一)

    《太极拳经歌诀》六首(依《太极拳谱》沈寿点校本转录):

    其一: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其二: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左右宜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其三:拿往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其四: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手快手慢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其五:搠捋挤按四方正,采捌肘靠斜角成。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其六:极柔即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开展紧凑乃缜密,待机而动如猫行。

    以上近定为张三丰传王宗岳《太极拳经歌诀》,亦名《乾隆手抄本太极拳经歌》六首。

    (二)

    第一首歌诀:顺项贯项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

    据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太极拳谱》沈寿点校本,谱后《注二》日:“束烈”不可解,别本有作“束肋”则可解。“束肋下气”即含有气沉丹田的意思;《注三》日:“胃音”不可解,别本有作“用意”可解。以上“束烈”、“胃音”肯定因辗转传抄而产生的讹错。姜容樵原注目“胃音”、“束烈”等字皆存原文。 2001年同样是人民体育出版社刘嗣传著《武当三丰太极拳》认为“束肋”应作“束肋”,“胃音”应作“威音”。(五指已改正作五趾)。

    余以为其实“胃音”是“胸背”之误,“束烈”是“束敛”之误。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胸作“匈”,曰:“今‘智’行而‘匈’废也”。故前人“胸”字常写作 “宵”。《辞海》“胷”是“胸”的异体字,即同字异写,同一字的两种写法。可能是转抄底本字迹,有些模糊,抄时把“胷”,误作“胃”;“背”字如中间模糊两旁清晰,极容易误作“音”;“敛”字繁体作“敛”,如上半模糊缺损而只见下面四点,也很容易被误认为“烈”(“烈”、“敛”音近):“指”(手指)和 “趾”(脚趾)两字不能通用,应作“趾”为是。至于“胃音”作“用意”或“威音”。“束烈”作“束肋”或“束翥肋”,皆于义理不合,尤“威音”乃“威音王佛”古佛的简称。明曾凤仪《楞严经宗通》一书中有云:“若存也渠本非无,至虚也渠本非有,不灭而生,不亡而寿,全超威音之前,独步劫空之后……”此处之 “威音”,亦即“威音王佛”也。如“释迦牟尼”简称“释迦”一样,与拳义毫不相涉。现按余意改正,则第一首应作:

    顺项贯顶两膀松,束敛下气把裆撑。胸背开劲两捶争,五趾抓地上弯弓。

    (三)

    如此,则其意甚明,就是“虚领顶劲,松肩沉肘,气沉丹田。开胯扩膝,涵胸拔背,似松非松,五趾贴地,脚心松空”,与拳意身法悉合。然余以为这些小小的谬误于太极拳实也非关宏旨,问题的关键是在此谱的第四首:

    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手快手慢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其中的“拨”字。实在是事关重大,不知延误了多少孜孜于太极拳的芸芸众生,故今不揣愚昧,力辨如下:

    此篇歌诀与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渊源关系;此处暂且不论。但《太极拳论》在太极拳界的影响,较《歌诀》更大更为深远,而《太极拳论》中“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亦作“拨”,今于此一并论之。余以为“四两拨千斤”之句不通,应是“四两拔千斤”之误。如果按原句作“四两拨千斤,则即不合拳理又不合事理。也不合文理。

    一、不合拳理

    太极拳和其它拳术的主要区别,是一个主张不用力,一个主张用力。不用力就是坚决地不用力,而是用重量和由重量转换成的浮量,及由沉浮间产生的扩散能量。反对用力既是它的原则,故决不会出尔反尔地,又提出“四两拨千斤”所谓以少力胜多力,以力制力方式去破坏自己的原则。因为以少力胜多力是其它拳术普遍常用的手段和目标,把它剽窃到太极拳中来,非但没有为太极拳增光,反而失去太极拳所以和其它拳术不同的特色,而承担垢名。

    太极拳主张用重量不用力量,主张力从人借。以自身的重量引出对方的力量,转换而借用之。这叫做借力打人。借力打人的条件必须自身通泰,没有丝毫僵滞之力,不但自身感觉灵敏,即使一羽、一蝇之轻微,也能借之使其落空,或翻转下坠。而“四两拨千斤”的“拨”字,本身就是力的象征,且“拨”字是手法,属于“有为法”。太极拳至高级阶段是物来顺应,“用之不必费心计”的“无为”法,属“有无界”,故绝不会用“有为法”来标榜自己。

    二、不合事理

    重量与重量之间的比较关系,只能是哪个比哪个重。决不能是哪个比哪个有力,故只能是“拔”,不能是“拨”,“拔”有提升和猝然拔地而起之义。此外,为什么是“四两”拔千斤,而不是二两、三两、五两呢?因为以前民间菜市场买菜所用的衡器,通常都是一秆秤,一个砣;常用秤具的权(即秤砣)大都是四两,用四两的秤。通过杠杆作用,拔起比四两重多倍的东西,是司空见惯的常理。相反如改为“拨”字,成了“四两拨千斤”,就显得莫明其妙。不合事理了。

    三、不合文理

    四两和千斤都是重量单位,如果没有力的参加,重量怎么可以拨动重量?如果解释成为以“拨动四两重的力量,去巧妙地拨动千斤的重量”,那么就不可以简单地说成“四两拨千斤”,犹如“十公斤拨廿公斤”一样,文义不通。因《王谱》“四两拨千斤”文义不通,故抄录者(或别有用心之人)妄加“之句”二字,把普通义理,变成前人之说:然既加“之句”,则必须在‘观耄耋能御众”之后,加“之形”二字,以期文句对应。实则更显其妄。如云“于戏院观赏《白蛇传》之戏”一样,“之戏”、“之形”同是衍文,岂是王氏文笔。故《王谱》“之句”、“之形”四字也应一并抹除为是。则“察四两拔千斤,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快何能为?”文顺意明。

    (四)

    为了进一步地说明,现在不妨再回过头来看看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整篇拳论闸述了“体、用、理”三个内容,“体”就是“中正安舒,不偏不倚,支撑八面”; “用”就是“用之不必费心计”的“偏沉则随”:“理”就是达致懂劲的“阴阳相济”。而重点是在“用”,全篇都是围绕这个“用”为中心而展开论述。

    《太极拳论》之“体、用、理”分析如下‘: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以上等句讲的是太极拳之“体”。

    “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杏,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以上等句讲的是太极拳之“用”。

    “察‘四两拨(拔)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以上讲的是太极拳之“理”。

    然“体”中含“用”,“用”中含“理”,离了“体”则无“理”可说。“体、用、理”三者也是不能截然分割的。

    王宗岳《太极拳论》的主要重点在“偏沉则随”,这是全篇中关键的关键。沉有顺随之义,这边偏沉,那边就浮起,这是由点及线。偏有侧之义,左侧偏沉右侧偏浮,上下左右浮浮沉沉,由线及面,由面及体;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就这样形成了一个三维空间的动态圆体,“立如平准,活似车轮。无过不及,随屈就伸。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等意也都包含在其中了。而其第一点的能量(动能之源)是由自重量(即地心吸力)开始的。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由面及体,中间是不能有丝毫力的参加。只是在中正安舒的基础上,顺着对方的来力用意向一侧偏沉,这是太极拳所以用意不用力的根据,而偏沉却又是“四两拔千斤”之“理”的形象化体现。

    (五)

    除了此篇赫赫有名的拳谱外,我还要提醒和推荐给大家一篇较少为人注重,与“四两拔千斤”有关的好拳谱——《八法秘诀》,1981年香港出版的《吴家太极拳》列此篇为诸拳谱之首。《八法秘诀》全文如下:

    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全身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重,飘浮亦不难。

    搌劲义何解,引导使之前,顺其来势力,轻灵不丢顶,力尽自然空,丢击任自然,重心自维持,莫为他人乘。

    挤劲义何解,用时有两方,直接单纯意,迎合一动中,间接反应力,如球撞壁还,又如钱投鼓,跃然声铿锵。

    按劲义何解,运用如水行,柔中寓刚强,急流势难挡,遇高则膨满。逢洼向下潜,波浪有起伏。有孔无不入。

    采劲义何解,如权之引衡,任尔力巨细,权后知轻重,转移只四两,千斤亦可平,若问理何在,杠杆之作用。

    捌劲义何解,旋转若飞轮,投物于其上,脱然掷丈寻,君不见漩涡,卷浪若螺纹,落叶堕其上,倏尔便沉沦。

    肘劲义何解,方法有五行,阴阳分上下,虚实须辨清。连环势莫当,开花捶更凶,六劲融通后,运用始无穷。

    靠劲义何解,其法分肩背,斜飞势用肩,肩中还有背,一旦得机势。轰然如捣碓,仔细维重心。失中徒无功。

    《八法秘诀》估计所作年代不会太晚,而且文浅意明,实用性强,对初学更有莫大的帮助。而其中“采劲”之诀,正是太极拳“四两拔千斤”的最好佐证。它形象而具体地讲说以权引衡,产生一沉一浮的采拔之劲的道理,虽然没有明说是四两“拨”千斤还是“拔”千斤,但是“拔”不是“拨”,是用重量而不是不用力量之义,是再也明显不过了。

    自武禹襄发现及公开王宗岳《太极拳论》以来,拳界奉为圭臬。由于“四两拨千斤”传抄之误长期没有得到改正,致使学太极拳者对“无力打有力”与“少力胜多力”无所适从。有的甚至把“四两拨千斤”当作座右铭,造成太极拳理论混乱不纯的局面,以致太极拳最高理论著述。其论述范围也并不全面,仅仅局限在推手方面。对于太极拳“有无界”的理论,及十三势的“体”(包括《十三势行工心解》),皆语焉不详,没有具体地讲清楚。对太极拳散手更是只字不提(可能是另有论述而遗失不存,至为可惜),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我们生活在有界,凡事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而太极拳的境界是“见相非相”的“有无界”,不是“没有”和“有”那么简单,而是“没有的有”及“有的没有”,如不知两者之间的不同是很难掌握太极拳的。说太极拳属于“有无界”,是因为太极拳以超越“有界”的思维作指导。我们所熟知的物质世界是“有界”,而 “有无界”的思辨方式与“有界”大不相同。太极拳的“根”是“无根之根”。其“方向”是“无向之向”,“中”是“不中之中”。所利用的“能量”是“不用力的能量”等等。

    “有根即是无根,无根即是有根。”一个平底的茶杯有根,一个圆球无根。如果根的作用是稳定的话,圆球八面圆转而不倒,所以无根反如有根般稳定。茶杯的稳定有范围的限制,超出范围便如无根般倒下。太极拳舍己从人,根是活根,是“无根之根”。

    “不中乃中,中乃不中。”中正安舒乃太极拳之“体”,但在用时一定要偏。因为是顺地心吸力的,故同时也一定要沉,这叫“偏沉则随”。设对方从上、下、左、右任何一方向你进攻,试图破坏你的中心。你一定要顺着对方进攻的方向,用负负得正、动态平衡的道理,在不中正求中正。这时你的身体看斜而不正的,实际上是平衡的、中正的,这叫做“斜中正”。如果错误地用力顶住对方来力来维持中正,因为中心受力,一定不中正安舒,终至失去中正。
 
    太极拳以“不用力”为最效率的方式调动能量。能量的最大来源是地心吸力,即自身重量及对方的力量和体重。自己用力,就不能很好地借地心吸力和来力,而且容易被对方利用。太极全身松沉,饱满开张,不用力就能顺利地利用地心吸力(即自重量),而用力者反而容易被人利用。所以太极拳是“无力打有力”。

    (六)

    太极拳这种“有无界”的思辨方式,称为“太极思维”,是讲阴阳的辨证关系,即分阴阳又彼此独立的,它们的关系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即是阳,阳即是阴”。阴不能离开阳而单独存在,同样阳也不能离开阴而存在。阴阳是互相依存的,就是说阴阳之间还含有“中”的存在。这个隐而不显、客观存在维系于阴阳之间的“中”,是“活眼”。是生生不息之“机”。“太极思维”来源于中华文化的深层,与孔子“太和至中”、“中庸之道”:老子的 “有为有所不为,无为无所不为”的思维相一致;也与佛家释迦牟尼的“不空之空谓之空”相类似。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拳谱中“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有人把“动静之机”一句删去,则不智之甚。因为此乃是自然界(即万有世界)化生、对待、流行的三大规律之一。“太极者,无极而生”讲的是“无生有”的“化生”道理。“动静之机。阴阳之母”是讲由“化生”而带来的“流行”和“对待”的道理。一而三、三而一,是不能分割的。如果说“化生”中本含“流行”和“对待”,那么连“阴阳之母”之句也可一并删去。既存“阴阳之母”之句,必有“动静之机”,其义乃备。不然连“太极者,无极而生”之句也可不说,因无极自生太极,那岂不成了无字天书?谱中“动静之机”和“阴阳相济”同样讲的是“中”和流动的道理。即生生灭灭、灭灭生生,生中有灭、灭中有生,有、无、生、灭地流变。如果没有流变,这个世界也就不存在了。

    (七)

    世界是不会凝住的,永远是动态的。太极讲的是阴阳,然有“阴、阳”必有“中”。流行的道理是既不常住于“阴”。又不常住于“阳”,也不常住于“中”。而是无常地流行于“阴、阳、中”三者之间。所以说“常”必须由“无常”来维持。换句话说,有“无常”才有“常”。同样地,“阴阳之母”的太极也必须由“动静之机”来维持。犹如人体内细胞不断地新陈代谢的“无常”。才能维持我们每个人的“常”。由于每个人生灭、灭生的“无常”,才能维持人类长时期地存在。这就是 “阴阳相济,方为懂劲”的道理,也是本文所提及“无根之根、不中之中、有即无、无即有”的“有无界”的道理一样,是太极的深层内涵。唯其如此,所以太极拳耍仿效水、风、气体,练成流动不居的松柔之体,使对方固体之力“触之即散”,达不到其预期的效果(因为作用力如果没有反作用力,那么这个作用就等于零),反而变为一股“合之即拢”的冲击流动能量。回馈于自身。所以清代太极拳名手杨禄禅,除了“杨无敌”、“杨搬拦”之外,更有一个绰号叫“软十三”(即练八门五步柔拳者),江湖上称作“软十三不敢沾”。就是说一旦沾惹上了就会进无门退无路,动弹不得,任其摆布了。

    以上讲的是常和非常,有和无的道理,非常粗浅。关于散手及主动、被动、后动先动的道理,以及学习太极拳的方法,笔者1985年在上海为《陈式太极拳图说》所写的《序》中。曾约略提到。

    (八)

    现在还得回到本文的主题“拔”字上,应该说,太极拳至高深境界,更容不下“拨”字有容身立足之地。

    太极拳至高深境界是“无为法”。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你生什么心,我生什么法,心灭则法灭,也就是《道德经》中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即“万法归于一法,一法归于无法,无法才是真法”。如按佛家《金刚经》的说法,最后还得加一句:“我说真法,即非真法,是名真法”,那就是 “道法自然”,回归到自然境界中去了,哪里还有“有为法”、“拨”字的影子?此外哲学上的“无”,不等于绝对的“零”,而“隐”,是“隐而未显”的意思,这也是必须明白的。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唐韩愈《师说》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工,如是而已”。我对师长和前人留下的学说,十分尊敬渴求。但从小就养成辨一辨、想一想、参一参的习惯,订下了依理不依人;依智不依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圆通不依不圆通:依究竟不依不究竟之例。而对于难以实证的怪异之说。如“彭祖寿八百余(或云以一甲子六十日为一年)”、“张三丰能日行千里,或两三月一食,单丁杀敌逾百“等,常以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之义,一笑置之。未知读者以为然否?

 对王壮弘先生论太极拳文章的评论三篇

编者本刊2008年第2期刊出王壮弘先生的《“四两拔千斤”还是“四两拔千斤”》一文,对王先生所说的“四两拨千斤”实为“四两拔千斤”,之误的说法,有些作者反馈了不同意见,现对部分来稿的观点摘要如下:

量化太极究竟有多重---李秒丰

    中国古人的思维好抽象,谓之形而上,重意轻形,以推理代实证,犹如国画写意,求神似而不求形象,神来一笔一一就是夸张!

    “四两拨千斤”犹如国画,只是一种夸张性的比喻,四两为巧,千斤为拙,巧能破拙,并非具体,从文字学和修辞学的角度看,也不过就是对“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以巧破拙”的另外表述,是明显的文学语言而非力学论述,本不是问题,大可不必太认真。然而,在现实中却有很多人,还真的拿“四两拨千斤”当真了。

    王壮弘先生在其文《“四两拨千斤”还是“四两拔千斤”》一文中认为: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太极拳是道,太极拳是“有无界”,无为而无不为,主张力从人借,而“四两拨千斤”的“拨”字本身就是力量的象征,属于有为法,太极拳绝不会用“有为法”来标榜自己。四两也是力,四两和千斤都是重量单位,如果没有力的参加,重量怎么可以拨动重量?如果把“拔”改成“拔”就合文理合事理合拳理了。王先生还认为:重量与重量之间的比较关系,只能是哪个比哪个重,绝不是哪个比哪个有力,故只能是“拔”,不能是“拔”,“拔”有提升和猝然拔地而起之义。此外,王先生还考证出“四两”一词,是指以前民间菜市场买菜所用杆秤的秤砣,“四两拔千斤”,是表现用四两的秤,通过杠杆作用,拔起比四两重多倍的东西。因此在这里如改为‘拨’字,成了四两拨千斤,就显得莫名其妙,不合事理了。

    王文在此犯了三执,一是形执。把运动的事物看成了静止不动的东西,拳不仅要动着练,还要动着用,拳之静并非静止不动,不是两个重量放在一起比谁重,不能抛开内容去论形式。物体只要有运动就有力贯其中,所谓力,就是物体的运动,没有力的参与,重量也好,物体也好,不会自动。太极拳虽讲借力打人,不是不用力,所求者乃是省力,少耗多效,依然是用力,也即所谓的恰当用力、经济用力;二是文执,就文字而文字,咬文嚼字抠字眼。而未明字外之喻意,无论“拨”和“拔” 都是运动的,都不无力。虽然“拔有提升和猝然拔地而起之义”,但光有重量而没有运动依然不能成效,“四两”永远拔不起千斤重,即便吊车起物仍要配重;三是意执,所谓意执就是钻牛角想当然。且不说“常用秤具的秤砣”是否“大都是四两”,即便菜市场的秤砣都是四两也不可能拔起千斤,就算能打起几百斤大秤的砣有拳头那么大(大概有两斤重)也拔不起千斤,即使能起千斤,也非砣之为。而是人用手将砣“拨”到而非“拔”到适当的位置,在杠杆平衡原理的作用下完成,其功仍是先拨而后拔。

    其实,只要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拳,真正弄明白了拳是什么,再融拳于理,或许也就没有那么多异议了。拳是什么?拳是徒手的武术。武术乃用武的技术,技术也就是用武的方法和手段。如果再简单地说,拳术就是通过肢体运动,也即招法对力量的运化,包括运化自身和运化对方,以求保护自身,打击对方。所以说:拳者力也,力之平衡,力之协调,力之运用。无力不成拳,太极拳亦莫能外!所以《太极拳论》称之为“学力而为”。换言之,也可以说太极拳是运化和运用力量于搏击的学问。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实事求是,不凭空玩文字游戏,依然可以从拳论中看出“四两拨千斤”的真义和本意。

    《拳经的歌诀四》中的“四两拨干运化良”,其主旨在于阐释“四两拨千斤”的现象或结果不是“四两”就能“拨千斤”。而在于“运化良”。运化者何?运化很多,但最终依然是对力量的运化,因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依然是力而非它物。再看《太极拳论》中“察四量拨千斤之句”的后面则是“显非力胜”,可以看作是对《拳经歌诀四》中“运化良”的转述或说明,也就是说,决定胜负的不在力量大小,而在于“运化”是否巧妙。而在《打手歌》中“四两拨千斤”的前置词则是 “牵动”,在“四两拨千”中的关键是要“牵动”,之所以关键在于“牵动”二字,在我们的词汇中更有近似的描述“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有“纲举目张”和“牵牛鼻子”之说。实际上,“四两拨千斤”若要实现并获成功并不在于重量的多少和用力的大小,而关键在于抓住要害;攻其一点而溃其全局。所以。在杨氏的太极拳老论中就有了“发落点对即成功,,的说法,而非不用力,乃是用巧,也就是拳经拳论中所说的“手快手慢皆非似”,适时适机方为妙,太极拳所求者亦不过以巧使力,以力用巧,恰如其时、恰如其分而已!

   太极一拳,虽以太极而名,亦不过徒手的武术,拳是帔体接触的技艺,拳不能无力,拳不能较力,拳者活力而为,活力以为功,运力以为拳,太极拳亦然,力量、速度、反应缺一不可!力量包括韧力、耐力、爆发力,力量是基础,速度是关键,反应是核心。此言无虚,亦非笔者自造,太极拳“极柔极刚极坚强,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就是力量;“发劲似放箭”就是速度;“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就是反应,拳术练用有别,练是练功,用是用技,而打的则是反应。真正的“四两拨千斤”属于科学的智者,理论源于实践,化脑子优于化身,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于提高质量和集中优势兵力,用弱中之强攻强中之弱,拳法如兵,兵贵神速,兵不厌诈,兵无常形,水无常势,兵魂在变,虚实以为用。拳亦如是,变幻莫测谓之神。

    最后,我们再用科学对“四两拨千斤”科一下,就不难发现,其所喻示的道理并非单纯的杠杆力所能为,乃是杠杆力与旋转力的综合效应,秤亦如是,如果没有秤刀于环的灵活旋转,仅靠其砣是很难称起比砣重几倍的重量的;再如在运动几吨重的重物时,人们把重物下先放上滚杆再用杠杆去拨会显得轻松容易,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否则,若没有滚杠旋转的配合是无能为力的。这就是科学。

    “四两拨千斤”于拳一理相参,蕴含着技术方法和手段,有力可以不用少用,而无力则万事难为。太极拳乃强弱之术,非弱强之法。千古一拳,拳者一劲,劲者活力而为,无力不拳,拳者学力而为,以彼之力还彼之身,加力,泄力,借力打力是为太极。

    太极拳既以“四两拨千斤”为喻,那么,太极拳究竟有多重?是四两,还是二两、三两或五两呢?其实,太极拳几两也不是,太极拳可轻可重,轻重缓急,快慢刚柔为变为是,所谓“忽隐忽显进则长,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立如称准,活似车轮”,太极拳“引进落空合即出,运劲如抽丝,发劲似放箭”,既可“四两拨千斤”又可“千斤打四两”。拳非死物,见机而作,随机而变,太极无定式,循环本无端,太极拳最忌者莫过于死(板)而不活。

咬文嚼字辨“拨”、“拔”---马原年

  关于重量和力量的问题

    “王文”认为“四两和千斤都是重量单位,如果没有力的参加,重量怎么可以拨动重量?”

    所谓重量,是指“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物体具有向下的力,这个力l的大小叫做重量”。地心引力也叫重力,所以重量和重力的概念基本是一样的。由此可见,重量是一种力(具有向下的力),重量是在力(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因此,如果说重量的单位是斤、两的话,那么力的单位也应当是斤、两。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也是把力的单位称做斤、两的。某人能举起多大重量的物体,就说这个人有多大力量,如有人被称做“千斤王”之类。所以说,四两和千斤既是重量的单位,也是力量的单位。王先生只知四两和千斤都是重量单位,而完全不理会它们也可能是力量单位,因而提出“没有力的参加,重量怎么可以拨动重量”的疑问。   

    关于用意不用力

    王先生称“太极拳和其它拳术的主要区别。是一个 主张不用力,一个主张用力,不用力就是坚决地不用力”。

    王先生这一观点不知出自何处,因为坚决不用力的说法,笔者在太极拳谱上还没有见到过。太极拳主张以弱胜强,以小力胜大力(“王文”的“以少力胜多力”欠妥)。王宗岳《太极拳论》(下称“王论”)中的“有力打无力”也不是绝对的不用力,而是以小力胜大力。正像老百姓的口头语所说的“你这个人,一点劲也没有”,指的是这个人劲头小,不是绝对地没一点劲。所谓“用意不用力”,指的是不用僵力,不用拙力。目的是“从无力中求有力”。诚如杨澄甫所谚“不用力何以能长力?……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谱所云:‘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再如拳谱中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气到力到”等等是说明意、气、力关系的。绝不是什么“坚决地不用力”。翻开太极拳谱,谈到用力的地方,随处可见:“与人交手,手先着力”、“两手用力要平均”、“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等等。打太极拳得用力,不用力你就动不起来。推手、散打更得用力。“引进落空”、“顺势借力”都得用力,只有力的大小、巧与拙之别,没有不用力的太极拳。“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打拳、交手都在改变身体的运动状态,都得用力,不用力,何谈拳。

    所谓“拔”,是“把固定或隐藏在其它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不用力,谁能把隐藏固体里的东西拉(拔)出来。往外拉,就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就是用了力。就是按“王文”所说的“拔有提升和猝然拔地而起之义”来看,“提升和猝然拔地而起”可以不用力吗?大概是不行。

    “王文”认为拔不用力量的理由是:“用重量和由重量转换成的浮量,即由沉浮间产生的扩散能量”,“而第一点的能量(动能之源)是由自重量(即地心吸力)开始的。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由面及体、中间是不能有丝毫力的参加,只是在中正安舒的基础上,顺着对方的来力用意向一侧偏沉,这是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根据,而偏沉又是‘四两拔千斤’之理的形象化体现”。

    什么是“浮量”?查无出处,《新华大词典》上有“浮力”一一物体在流体(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流体的重量。王先生可能是为了避免“用力”之嫌,用了“浮量”一词,而没有用“浮力”。实际上,在空气中的这个浮力,是微不足道的,而且这个力只是向上托的力。不可能产生使人体动作(向下偏沉)的力量的。更不可能把对方“拔”动。“用意向一侧偏沉”也好,“浮量”使之“偏沉”也好,反正你是动了,假如因此而“拔”动对方了,双方的运动状态都改变了,这就是用了力。至于“王文”所说的“第一点能量(动能之源)是由自由重量(即地心吸力)开始的”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地心吸力”,是地球吸引其它物体的力,力的方向指向地心。这个力量只能是向下,可以使空中的物体落到地上,是不能向上或扩散的。人和物体要想“拔”起(“提升或拔地而起”),必须用力克服地心引力,而不是也不可能调动这种力。

    王先生说:“只要全身松沉、饱满开张,不用力就能利用地心引力(即自重量)”。首先“地心引力”叫做“重力”。王先生为了避免用力之嫌。把“地心引力”叫做“自重量”和“自由重量”,这种叫法是错误的。而“地心引力”在同一地区是一个常数,是否“全身松沉、饱满开张,练不练太极拳不会有区别。我们可以作一个实验:人站在磅秤上,他的体重是不变的,与身体的松沉与否毫无关系。

    关于“四两拨千斤”

    什么是“四两拨千斤”,好多老百姓都知道是用小力拨动大力,这是个常识,但你要说“四两拔千斤”,他们可能就莫名其妙了。所谓“拨”就是用手脚或棍棒横着用力(推动或挑动),使物体移动。在太极拳运动中。“四两拨千斤”,既有常识的~面,也有其特殊含义:太极拳家陈微明的解释是“虽巨力打来。稍稍牵动,则我之四两可拨彼之千斤,……我顺彼之方向而引进。则彼落空矣”;李亦畲说“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武当拳术秘诀》中说“乘人发劲之时,或推或挽或牵或托,均以乘其来势,使之前倾,或借其来势,使之旁跌,皆以我微弱之力,倾其猛壮之躯……”。这里的四两拨千斤,就是引进落空,这里的拨字,包括了推挽牵托,而且都谈到要用力,既没有“拔”字意思,也没有不用力的概念。只是“以我微弱之力,倾其猛壮之躯”而已。

    关于“力从人借”。王先生说“太极拳主张用重量不用力量,主张力从人借,以自身的重量引出对方的力量,转换而借之,这叫做借力打力”。我认为人体自身的重量是不具备引力的,只有地球才有引力。其二,太极拳的“力从人借”指的是“顺人之势,借人之力”就是顺对方来力之方向,向旁拨转,使之落空,实际上就是 “四两拨千斤”,是用力,不是用重量。

    关于“杠杆作用”

    “王文”认为用秤砣通过杠杆拔起比四两重多倍的东西,秤砣和物(东西)都是重量,它们的比较关系,只能是重量与重量的关系,绝不是哪个比哪个有力。

    杠杆中的秤与砣都是重量吗?

    我们先来看杠杆。杠杆就是一个能绕着固定点作为轴来转动的杆,杆转动时,作轴的一点叫支点,加力的一点叫力点,产生力的一点叫重点,力点至支点的距离叫力臂,重点至支点的距离叫重臂。改变三点两端距离的比率,可以改变力的大小”。杠杆或秤的两端绝不单是重量与重量的关系,而是力量与重量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力与力的关系。因此“王文”上述的观点是错误的。

    秤砣和另一边吊起的物体,好像都是重量,实际上秤砣虽固定为“四两”重,但因为秤砣在秤杆上来回摆动而改变了力臂的长度,它撬起的重量因为力臂的加长而增大,缩短而减少,所以砣起的是力的作用。因此,秤中的物和砣也是力量与重量的关系。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说的就是杠杆作用,这里指的也是力量与重量的关系。

    王先生认为八法秘诀“中的采字诀”形象而具体地说以权引衡,产生一沉一浮的采拔之劲的道理……但是拔不是拨,是用重量而不是用力量之义,是再也明显不过了”。采法是“拔”,是用重量不用力量吗?不是的。“十八在字诀”中说“采在十指”,“八法八要”中说“采要实、捌要惊”。用十指干什么,就是用力抓实,抓实了才能采。采法是用双掌抓住对方臂部,先顺势向旁牵引,后要抓实猛力采带,使彼前仆或旁跌。是用力量,不是用重量,而采也绝不产生沉浮的现象。

    (编者:本文作者在以下的文字中还对王壮弘先生关于“有无界”、“阴阳”、“无根之根”、“无向之向”、“不中之中”等概念做了评论,限于篇幅,此处从略)

    王宗岳《太极拳论》最后有一句话说是“本是舍己从人”,意思是这篇文章主要内容阐述的就是“舍己从人”。而王壮弘先生的文章却把“随屈就伸”等,均包含在 “偏沉则随”中去了,说“偏沉则随”是王宗岳拳论的“主要观点”,“是全篇中关键的关键”。在这里,问题主要是王先生把“偏沉则随”这句话理解错了。王宗岳拳论中的“偏沉则随”和“双重则滞”是对应的。“双重”指的是交手时,你用力我也用力。这里的重不是重量,指的是力量,双重的结果是滞而不顺。“偏沉则随”是说二人交手时,一方用力,而另一方则不用力,这叫“偏沉”。这里的沉,指的是力量,不是“顺地心引力”的下沉。不用力怎么办呢,就要随对方之力进退,这就是“随”的意思。不存在“这边偏沉,那边就浮起”的概念,是二人交手时出现的态势。是“用”不是“体”,不是为应付对方之力,自体用意向一侧偏沉。

    总之,我认为在对待传统理论上,可以修改,可以创新,应该师古不泥古,但必须做到无论肯定或否定都要有根据,要符合拳理、事理、哲理、科学原则,最重要的是得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否不用力就可以顺利地利用地心引力将对方拔起,不用力就可以“提升和猝然拔地而起”?也许我的功力不到,方法不对,反正我试过了。不行!有兴趣的同志,不妨按王先生所说的方法一试,是否不用力量,只用意向一侧偏,就可以将对方“拔”起。

仿效水的运动打拳---史今

     2005年1月,喜欢太极拳的我。因工作关系从北京来到上海,五月底在南京西路的街边花园第一次遇到了王志祥老师(王壮弘先生的学生),王老师搭手温和平静,看似没有一丝霸气,却让我感到有股无形的能量包围着我,不能自主。一下子就让我喜欢上了这种功夫。于是决定跟随王老师学习这种太极拳,也有幸被王老师收为学生。

    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这种太极拳是由王壮弘先生传授的,叫王氏太极拳,是王壮弘先生以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为依据,演化出一整套功理功法而创编的。王志祥老师于1997年从师王壮弘先生,非常系统地学习了这套与众不同的太极拳,三年后不仅拳架、推手、散手、理论讲得清楚,动作也做得干净,可以让任何人体验到效果,并且开始走出国门去欧洲传播太极拳了。他所到之处,王氏太极拳皆受到好评。

    王氏太极拳最重要的特点是:主张不用力。用重量和由重量转换成的浮量及沉浮间产生的扩散能量。由自身的重量引出或显出对方的力量,顺着对方来力,用意向一侧偏沉,使其落空。王壮弘先生用一个“拔”宇。形象地比喻自重量的使用方法很像四两秤砣可以拔起超过它数倍重量的物体。《八法秘诀》中的“采劲意何解,如权之引衡……转移只四两,千斤亦可平”也是这个意思。当然。自重量的运用不容易被人理解,还需要借助于水的特点加以解释,水往低处流是一个自然现象,是水的重量受地心引力影响的结果,如此会有水的流动、波浪、漩涡。水的浮力是水的特性,正如《八法秘诀》中的“拥劲意何解,如水覆舟行……任尔千斤力,飘浮也不难”,说明的是浮力;“按劲意何解,运用如水行……波浪有起浮,有孔无不入”,说明的是波浪、流动;“捌劲义何解……君不见漩涡、卷浪若螺纹”,说明的是漩涡,所以打拳一定要仿效水的运动。

    其二,要建立太极思维。王氏太极拳要求人们需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太极拳的境界是“见相非相”的有无界,是有的没有和没有的有,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有界里有和没有那么简单,所以不能用有界的思维方式看待和学习有无界的太极拳。就以阴阳的辩证关系来说,通常都是在讲阴阳相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等等,其实阴阳之间还含有一个“中”存在,它是隐而不显,真实存在的,是“没有的有”,就像正负电极之间的磁场,所以有阴阳则必有中,有中必有阴阳。

    其三,明确太极拳具有实战性。王老师在欧洲教拳时,每到一处,他的开场白不光是用嘴说,而且还用身体实做体现出太极拳不用力可以战胜对方。拳架、推手、散手,来者不拒。记得上第一节课时,王老师就明确告诉我:“学太极不为打人,但必须能打人。而且是不用力打人。”陈鑫说过“不是太极拳不能打人,是你功夫不到……”它轻时如微风细雨,重时如狂风巨浪,这种无形的威力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和理解的,它不是机械力学。是流体力学。

    其四,是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文人习武的风格。借儒家理论、易经、阴阳学说等为理论依据;用道家理论,《道德经》、《周易参通契》等为修炼法门;参悟佛家思想,《金刚经》、《心经》、《坛经》等来提高境界;学习中医学。了解人体结构,人与天地,四季,二十四节气的关系;观自然界。观宇宙天体,体悟天人合一,把学拳过程做为学术研究,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并引用现代教学方式,系统、完整、透明的讲解理论,非常容易理解。

    其五,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际操作原则,不同寻常,效果显著。其目的只有两个,改造我们的思想。形成太极思维:改造我们现有的身体质量,去僵块,去力量,去固定根,变成柔软之体。一开始先让学生建立太极思维,站在八门五步、十三势的立场上练拳,上下前后左右同时运动,阴阳五行八卦同时存在,并且不停地在流动、变化着。另外,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太极拳全貌,先有一个理性认识。然后再具体学习。这样不会迷失方向。在具体训练中,有很多原则,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只要按照原则去做,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六。合自然。老师说:“我们应该向自然学习,自然是我们的老师,我只是在解释自然。所有的老师,以及哲学、儒释道都是在解释自然,谁解释的最接近自然,谁就最高明。”王氏太极拳套路是根据水的流动、波浪、漩涡而编制成的。人不离开水,水不离开人,人借水势而动,套路如书法可分为楷、行、草,随着水的大小和流速会有很多种打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七,有容乃大。练就宽广的胸怀。王氏太极拳不练招式,不练力量,不求速度,不想如何打对方。不用心机算计别人。推手时则处处包容对方,满足对方,从容大度,气吞山河,以不变应万变。你生什么心,我生什么法,心灭则法灭,于无法中生万法。


王壮弘先生谈读帖

     帖,一般称之谓“法帖”,是专供人们欣赏、研习书法用的。在临帖之前,读帖的方法和读帖的精细程度,对于临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认为临习书法主要着重于临写,而对于临帖之前必须读帖的重要过程,往往是忽略的。他们习惯于拿起帖来就临,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习惯。
     一本名家法帖,对于初学者来说,绝不可能一看就懂,一临就佳。这就需要不断反复的理解、摹仿,再理解、再模仿……..。也就是清代书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所说的先能察,后能拟。察进一分,拟近一分;拟近一分,察进一分,终身不复止。然察总在拟之先。俗话说“万事理在先”,理就是道理,在做一件事之前,对于这件事的道理,明白的愈深刻愈彻底,做起来就愈容易,愈顺手。法帖犹如老师,沈尹默先生说“字外无法,法在字中”。但这个老师是不会开口的,方法全在其中,要你自己主动去请教,这就是“读帖”。读懂一点,做一点。不断地懂,不断地做。这样顺序渐进,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抄写式地临帖,是很难入门的。正如唐代书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讲的,“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者”。
    要临好帖必需读好帖,因此说读帖必需先认真细致的读,如果马马乎乎地读,就会觉得毫无意义,甚至会感到多此一举。因此读和看不是一码事,和欣赏也不同。读和诵相似,但比诵深刻。读有看的意义,但比看仔细,读有欣赏的意思,但比欣赏认真。认真细致的读帖是个要求,要做到这个要求,还有个怎样正确读帖的方法问题。如果方法对头,才能达到读帖的要求。不然拿起一本帖来,就会觉得茫茫然,好象无从读起,就会停留在肤浅的外形上,无法深入。
    那么怎样读帖呢?大家知道,前人留下来的手迹,如今虽然是静静的躺在纸面上,但当时却都是由动的过程形成的。既然如此,读帖就必须对每一点,每一画,每一行以至通篇认真细致地读,对其中任何细微的动作,都不轻易地放过,怎样藏锋下笔,怎样换锋行笔,怎样回锋收笔,怎样翻转,怎样顺势连接,何处应提,何处应按,何处疾,何处涩,何处锋中,何处锋侧,联系手腕应如何地动作,把静的字迹逐渐演绎起来,象放电影一样,使他在你的脑际,眼前动起来。也就是说把前人由动而静的痕迹,再在正确的想象中回复到动。只有逐渐正确理解这些痕迹,是由何种动作形成的,再重复这种动作来临写,才有可能与字帖逐渐合拍。理解得愈正确,愈容易合拍,就愈成功。这是读帖的第一个任务。读帖的第二个任务是在通篇字迹的曲直刚柔,阴阳疏密,错落奇正,擒纵收放中,领会作品的倾向和意趣,进一步探索作者写此作品的内心活动。就象钟子期听俞伯牙奏琴那样,辨别那一曲是“巍巍乎志在高山”,那一曲“觞觞乎意在流水”。但这非有深刻的修养是很难办到的,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要求。对初学者来说,还是着重于读帖的第一步-------书法的形质。对于第二步-----书法的情性,可以留待以后慢慢来体会。
    以上是读帖的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个方法,才能正确的读帖,但在这之前找一位有经验的前辈指导一下,或找一些正确的理论书籍作为入门的辅导,是很有必要的。

 


 

王壮弘 ,一九三一年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慈溪。精于碑帖的考证鉴别,兼擅书法。曾在上海书画出版社长期从事编辑和碑帖书画的鉴别、征集工作。书法师从凌卓英、许铁丰、沈尹默,以篆、草见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并为中南海及各地博物馆收藏。在大陆时,先后赴美国、加拿大、日本、泰国、新加坡、香港等地考察讲学。业余耽于武艺,自创王氏太极拳,美国国际武术医科大学授予武学博士衔。任上海书画出版社副编审,《书法》期刊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美国国际武术联盟裁判委员。其著作有《增补校碑随笔》、《碑帖鉴别常识》、《崇善楼笔记》、《六朝墓志检要》、《帖学举要》、《历代碑刻外流考》等。为《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著名武术家辞典》等所收录。现居香港。

王壮弘老师已于2008年12月27日病逝香港,特悼!

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极拳讲记

王壮弘

香港太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真正的太极拳大家——集文武两家之雅的王壮弘先生,慈悲大众,以佛、道、儒融通的圣贤智慧;
以一生浸润书法、文物鉴定、易道数术的探研气息;以大自然生息律为本底的科学态度;以穷尽一生心力的实修(每天至少练拳9遍)实证之真如正智,终成口传心授之法耳——《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极拳讲记》(香港刚刚成立的太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王壮弘先生于1931年10月出生,浙江慈溪人。为著名书法、武术、金石书画碑刻鉴定家。 
1987年在洛杉矶举行的首届世界武术锦标大赛中,以“王氏太极拳”技压群雄,夺取了最高的金杯奖。
 1989年定居香港的王先生,深居简出,淡泊名利,极少参加公开活动,闭关深研王宗岳《太极拳论》及相关拳谱、《周易》、道学、佛经等,悟得太极拳“用意不用力”之流体、空性、无为、自然之法要。
 这本书以现场感极强的智慧之语和知性之光,从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归纳出太极拳本具的髓核——自然先天之能。 
本书乃太极拳界很少见的传拳实录,内中文字,大都是结合听课者自身的理解力和文化背景,或娓娓道来,或当头棒喝,或公案(不是禅学书籍所记录的公案,而是传拳过程中自然流溢的太极功夫公案)启迪,或反复渲染。
也许,正因为如此,本书阅读起来轻松愉快、妙趣横生、哲思无限,但却必须用心体味(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领悟),并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用以濡身心,证大道,见自性。 
王先生这本书,超越江湖门派之争,从哲学、美学、艺术、科学的高度,以实证功夫(教授过散打、搏击等,和世界各国武学高手交流技艺)为基石,梳理、归纳出太极十三总势放大、缩小、旋转、螺旋、翻动、扶摇、羊角等规律,并反复阐述点、线、面、体、超立体;四大皆空;八门五步;驾虚、摩空、乘幽、控寂等功夫进阶之“默识揣摩”的正确途径……从而对整个太极拳界、企业界、文化界提供了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的借鉴。 
太极拳的核心内涵,是上善若水、四两拔千斤、先天自然之能、出世间上上智、含三为一(儒、道、佛;太极拳架、内功心法、太极道统;有为、有无、无为等)等人类生命智慧的精华。 
对于不知太极之此岸和彼岸境界的人们,本书是不可或缺的启蒙读物。
启蒙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文化,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什么是真正的形而上的精神追求。

蓝晟:太极文化的分类及境界说

太极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太极拳。如果没有了太极拳,则太极文化就没有了根基。掌握太极拳必须了解何谓太极拳,太极拳有多少种类,以及太极拳境界观。

 一、太极拳释名

为了让太极拳发挥尽可能大的效益,学练太极拳者必须先明确自身练太极拳的目的?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地锤炼好自身的太极功夫。

总结先贤练太极拳的规律,除了拳架套路、内功心法、太极思维含三为一不可偏废的总原则外,还必须明白何为太极拳。

太极拳实际是以三个名字显现于世。

从理上命名谓之为太极拳。无极生太极,太极含阴阳相济、阴阳互孕、孤阴不长、孤阳不生,乃至含三为一等等形而上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涵盖了中国古代哲学、史学、美学、艺术、文学、风水、易理等共同推崇的整体思维观和思想体系。

从相上命名谓之为长拳。拳谱曰:“长拳者,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太极拳演练、自我熏修的过程中,逐渐实现行拳走架的过程中,心如溪水、如明镜般的清澈自然,无为流畅,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返;拳架之内涵展现于外,则如彩带飘舞、水浪激荡、波涛滚滚,连绵不绝。

从用上命名谓之为十三总势。八门五步,合起来迭加联运,慢中有快,快里寓慢,柔里藏刚,刚中寓柔,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身体内外,上下一如,前后相济;六合虚空,支撑八面,静中触动动犹静,十三势为一势,势势相续,不动而动,动而不动,混元一体,气势弥漫,从而实现“软十三不敢粘”。

太极拳理、相、用的同时参研,修之于身心,达之于事功,则太极文化的智慧之光必然会普照天地之间。

二、现在社会上有多少种太极拳在流行

太极拳无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由于它历史悠久,学练者众多,从而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分化,形成了枝繁叶茂的局面。

三世七太极拳、先天太极拳、混元太极拳、龙虎太极拳、岷山太极拳、绵山太极拳、闾山道家太极拳、邋遢派太极拳、九宫太极架、张三丰太极拳、武当原式太极拳、太极螳螂拳、无限太极拳、养生太极拳、八卦太极拳、循经太极拳、轮椅太极拳、开合太极拳、四维太极拳、益寿太极拳、静功太极拳、自然门太极拳、东岳太极拳、无极太极拳、三星太极拳、四合一太极拳、李派太极七星如意拳、太极五星锤、武当顾式太极拳、原地太极拳、轩辕太极拳、自然太极拳、太极乾坤拳、太极两仪拳等等。这些名目繁多的太极拳,还不包括流行的五大流派太极拳以及国家体委大力推广的竞技表演式太极拳。

这些太极拳有的来自于历史悠久的传统,有的则源自个人的新感悟,比如,养生太极拳的编创者是北京体育大学退休教授张广德;东岳太极拳的创编人是北京体育大学的门惠丰教授及和阚桂香教授;循经太极拳太极拳的创编者是民间武术家李兆生;三星太极拳的编创人是退役武术运动员李晖。

笔者恩师王壮弘先生编创了王氏水性太极拳。不过,王氏水性太极拳和上述太极拳的内涵均不相同,其风格独异,文化内涵丰富,是武拳文练拳、哲学拳、艺术拳、圣医治未病拳、聪明拳、智慧拳的融合。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太极拳诞生呢?因为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者,而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重内在的生命体验,重自身功夫修为,而内在的生命活动,不是死的、不是僵化,不是刻板的,而是“心无所住”的过程,因此,不易于用外在的模式给予量化和简约化,否则,其丰富的内涵就会荡然无存。

有多少的读者多少个哈姆雷特;有多少练太极拳者就有多少种太极拳。

三、太极拳的分类

不过,拨开支派繁衍、道统失真的太极拳之传承迷雾,我们可以发现,太极拳到目前为止,可以从太极拳的道统渊源、太极拳在当代社会的存在形态、太极拳的境界等内涵对太极拳进行初步的划分。

(一) 从太极拳的道统渊源来划分

中华道统渊源的角度,可以看出太极拳的渊源之深刻。

渊源一:儒家道统渊源。以易理证拳理,以“存心养性”和“浩然正气”为砥砺身心的归旨,从而证心诚意,以求“豁然开朗”。这从周敦颐、朱熹等理学大家的有关 “中正安舒”、“发而皆中节”、“不偏不倚”等论述中就可以看出太极拳的发展渊源。

渊源二:道家道统渊源。把道家清静无为、自然返本、无中生有等思想融进太极拳的行拳走架中,以“修心炼性”、“周身无处不丹田”为核心的锤炼的内涵,目的是追求“益寿延年不老春”。

渊源三:佛家道统渊源。以身心之地火水风与大自然之地火水风的互为印证,以见相非相为太极拳之功夫锤炼要义,目的是“断惑证真”,从而抵达“常乐我净”、“明心见性”之人体本具功夫——佛性之境。

中国的太极拳,是在道学、禅学(佛学)、宋明理学之思想相互融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我们说,真正的太极拳是中华道统文化(儒、道、佛、医、武)的继承者、光大者和以武证道的载体。

(二)从太极拳在当代社会的存在形态上划分

存在形态一:太极拳健身运动的存在形态。注重动作的标准划一、姿势优美,着重外在肢体的练习,以国家体委编创的太极拳(8式、16式、24式、42式、88式等)为代表。此类太极拳适合表演和竞技,方便学练,易于掌握,社区和公园中有大量的人群习练之。此类太极拳的存在形态具有明显的借鉴舞蹈、杂技、外家拳的特点,动作招式的细节部分研究的透彻,但内在的心法和基本功则少有涉猎。

存在形态二:太极拳武学功夫的存在形态:以武术、武功的方式在国际和国内进行传播,参与一定的武术比赛和交流,拳架、器械、基本功比较齐全,以武林门派的风范进行传承。影响较大的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等。

形态之三——太极文化的存在形态。融儒、道、佛、医、武之髓核,以太极拳架(动作套路)、太极术功(内功心法)、太极道统(智慧体系)含三为一(混元整体)的方式,催动人本有的神、意、气和外在拳架进行互动,实现身、心、灵(参照系)整体的健康和境界的提升,进而以太极功夫来体证中华道统文化的内涵,并把内求“阶及神明”、“真空妙有”、“ 明心见性”之本具力量作为修养身心的根本追求。这样的存在形态就是太极文化的存在形态。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和谐——而太极文化高举“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智慧,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中含三为一,混元整体,所求的是身心的和谐、天道和人道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太极文化是代表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内涵的一种学问、一个体系、一个路径。通过太极文化的熏修和实证,会帮助有识之士提纲携领地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 从太极拳的境界上来划分

境界一:有为境界的太极拳

动作姿势标准划一,眼神、手法、步伐、重心、用法等要求得详细认真,一招一式,甚至每一套拳的演练时间都有明确要求,此为有为境界的太极拳。此类太极拳,被太极拳明家称之为太极操,但普及面最广,社会影响最大,属于体育运动的范畴。

境界二:有无境界的太极拳

实际上,进入了有无境界才算是功夫层面的太极拳。有和无同修方为真正的太极拳。这里的“无”其实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只是肉眼看不到;这看不到的“无”传统内功太极拳称之为神、意、气,神、意、气构成了太极拳架的阴;动作姿势和皮肉筋脉骨构成了太极拳架的阳。阴阳含其中,这太极拳有无境界始从。

境界三:无为境界的太极拳

太极拳架、内功心法、太极道统融而为一,有化归于无,万法归一法,把握动静之几,知至至之,实现无拳架、无内功心法、无意之中有真意;如何实现这种无为境界呢?必须是具有无为智慧的太极拳,这样的太极拳,体现了用自身本具的重量和地心吸引力;舍己从人的思维和实证;柔软可变之流体、风体,进退往来之点、线、面、体和超立体等八门五步之“软十三不敢粘”的精髓。这样的太极拳,研修起来,开始阶段,好像是不可入,无门可进,不可思议,难以理解,但是,一旦进入,则无所不得,无为而无不为。

(四)从太极拳的名称来划分

名称一:名相太极拳、养生太极拳、内功太极拳。此类太极拳术,体现了浓郁的儒家和道家之学理,每一式都有内功心法,对神意气之阴和形体之阳的关系,表述清晰,概括明瞭,有利于学练者掌握真正的太极拳之关窍。掌握了其中的关窍,所积攒的神意气之阴和皮肉筋脉骨(形体)之阳就有了力量,物质基础雄厚了,就会改变上层建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从而“想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此后,去理解大道无痕的水性太极拳,也就水到渠成了。

名称二:水性太极拳、土性太极拳、火性太极拳、风性太极拳。此类太极拳术,体系了深刻的道家、佛家之学理。“上善若水”是对太极拳的最好命名,只是,水性还只能真正太极拳修炼的入门拳架,依次还要经历土性、火性、风性太极功夫的锤炼,是人体之“四大”和大自然之“四大”的融而为一,目的是帮助印证“四大皆空”,并在生命历程中实现“四大皆空”。这样的太极拳演绎的自然的规律和宇宙的规律,是开启的是本具智慧功夫修持,其所特有渗透力、穿透力、包容力,便于智慧和能力的提升。

名称三:真空妙有拳、神明太极拳、般若太极拳。此太极拳术,体现了浓郁的儒、道、佛之学理的丰富内涵,三学合一,以武证道,以道修身心。此类太极拳,拳法套路亦有亦无,内功心法归于本具智慧,七情六欲升华为中和;但,一举一动都是太极之像——无相之相,无有之有、不空之空——核心原则是“无中之中、无向之向、无根之根、无法之法”。此境界,表现在外,既是内功太极拳、水性太极拳,又不是内功太极拳、水性太极拳,而是融通世间法(智)、出世间法(智)、出世间上上法(智)——最后连个“法”也没有了,成为出世间上上。

极拳真正的修炼内涵,是“舍得和放下”。有了太极拳功夫的一定修为后,“舍得和放下”将是修炼的重要途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这个时候,不能执着于自己是练哪一门太极拳的,必须放下名相,放下拳架,放下内功,放下“四大皆空”,如是不执不偏,方能圆融;如是不贪不占,方能美满。

四、对太极拳种类和境界进行划分的意义

我们所倡导的太极文化,并不是哪一个人的发明创造,而是在现代社会推广太极拳架(动作姿势)、太极术功(内功心法)、太极道(意识修养)的一个方便说辞。

我们说倡导的太极文化,定位并不是指向武林界,而倾向于对一种文化的传播。既然是文化,就有了以文教化的意味在里边。用什么来教化,主要用传统文化中的圣贤思想、修身理念、太极修养。教是传承、传递、传播、传人之意,指的是过程;化是融合、混化、铸造、启迪之意,指的也是过程。教化的指向是人心,目的是让人心与圣贤为伍,牵手经典,亲近自然,净化身心,改变参照系,促进人的智慧和能力变成自由自觉。

我们所推崇的太极文化,和太极拳是一回事——理之名曰太极;相之名曰长拳;用之名曰十三总势。

我们所推崇的太极文化,其学理,通过王壮弘老师的梳理,归于四大皆空和空中起妙有;其拳架之相,可借各家各派的拳架,亦可用王壮弘老师所脱胎于杨澄甫先生的85式(具体传播过程中,亦可能传播一种89式的太极拳,脱胎于杨健侯秘传内功太极拳所化过来的太极拳);其运用是通过十三总势的锤炼,开发人体本具的“先天自然之能”,来实现王道精神(仁爱、舍己从人)和般若智慧。

虽然从理论上说,从任何一套太极拳入手,都能抵达至高的无为境界。然而,如今这个时代,道统失真,太极拳真正的内涵少有人知,因此,笔者根据师传内容,对太极拳之种类,简单地对太极文化说包含的太极拳进行了初步的划分,不一定特别合适,但却可以给太极拳爱好者指出一条认识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的道路。

这种划分,目的是以境示人、以界示法、以名示真。

这种划分,目的是帮助太极拳爱好者内求于心,洞察一下自己对哪一类太极拳更感兴趣,从而方便领悟和进入真正的太极之门。

真正的太极拳,根本是不可言传的,只可意会,甚至必须“豁然开朗”、“阶及神明”之后,才能抵达,才能有所领悟,所谓的“悟后方修道”。以前,据说杨健侯就抵达了此境界,这个时候,看不到他行拳走架了,但是,一举一动都是神明的无为境界啊!


《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极拳讲记》
作者: 王壮弘 口述,杨云中,蓝晟 整理

目录
序言
普度众生接引有缘
千古不绝太极魂
王氏水性太极拳讲记
之一
增一分减一分都是错
似相非相一直在变
“流体”打拳
遵循自然生息
大道相通
“7个音阶
没有的有,有的没有
不要刻意的分辨什么
之二
出世间与上上智
“安住真如地”的功力
见相非相,但不能没有相
阴阳相济,流水无形
下意识的形而上
河图洛书是如何诞生的
否定是因为肯定
太极拳的根
之三
最好的拳谱——佛经
最好的老师——如来
太极拳的名和理,体和用
学会运用地心引力
什么是单推手
比精气神还细微
智过于师方能传授
太极拳的相和性
拥.撮.挤.按
没有规律的规律
之四
世间万物皆吾师
最柔弱的是水.最有力量的也是水
自行车的原理
沉浮开合
变出无限可能
太极拳是立体的
极至生变
伴你一生的水性太极
之五
没有中心的中心是最微妙的中心
无数个“张三丰
精益求精.永无止境
太极图的秘密
唯有空才是实相
道法自然
我的拳,如黄浦江之枣
体悟“性”的精妙
午夜:最佳开悟时间
之六
丙吉问牛,能知大体
“悟空”——开悟的关键
太极拳的味道
出手不见手,方为高手
用中国人思维打拳
从“有”到“有无”的回归
重在自悟
太极拳的生活属性
万物也
字为心生法为太极
实相非相,一遍一个样
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
之七
龙与太极拳
力能互换,缘起性空
中心解说
借力自然
佛学太极,珠联璧合
万变不离其宗
最中心的中心
阴极生阳,阳极生阴
师法自然,一通百通
十三总势,合而为
之八
不断的破除,不断的建立
明了“我”心
心究竟是什么?
付出才能收获
推手的真意
佛经就是拳谱
里就是外,外就是里
无为而“至
阴阳一体,大转“法”轮
学太极,学什么?
之九
机缘和因缘
心中之道:虚空
状元之志,人应有之
搬拦锤以什么面目出现
变化万千是太极
以“静”制动
拳拳服膺
掌握平衡,消除力量
最高境界,自觉自悟
回归于无
之十
自然生长律在五行中
一出手就有十三势
王宗岳《太极拳论》的髓核
无遮大法
八门五步
“一”生“三”
“如如”之境
套路是什么
转的四个境界
太极拳的河图洛书境界
之十一
功夫的进阶和境界
八门联动
一搭手,手脚都作废了
圆是方用,方是圆用
太极拳的核心
恢复到缘性空
不要徒增其法
用气势打拳
传承不易
之十二
练太极拳.四维半
拳无拳,意无意
要勇于突破,不墨守成规
推手和实战的要诀
一步错,满盘皆输
最深刻和最简单
太极拳的三大“秘诀”
半维就是“精气神”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身6
之十三
太极拳的基本站姿
功夫的本质相同
功夫是潜移默化的沉淀
十三总势庄
最基础的。也是最深的
功夫就像一条鱼
思维不要僵化
练太极拳的状态
练起势.从点线面体开始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之十四
功夫的规矩
龙辛口风
如皮撩火的功夫
开悟有契机
《心经》的核心是两空
亲近水.变成水
自性不变.夕卜相无常
三空之性就是大智大慧
之十五
三大法门
读书要读佛书
体悟水性.体悟合一
为什么说太极拳是拳王
太极“发烧友”
智慧和妄念是一体的
结合拳法讲佛法
太极拳是礼义之邦的产物
武拳文练
佛法是觉悟之法
之十六
最大的布施
太极拳的死学和活学
发扬太极拳就是发扬佛学
太极拳的世间法
太极拳是智慧拳
你怎么学我就怎么教
是“四两拔千斤”不是“四两拔千斤”
最痛.最酸.最麻的骨头
利用旋转和转变的原理
之十七
偏沉则随
一边建立.一边扫除
“大智慧”是什么
最终一切都是要去掉的
四大皆空
外面的动作收敛。内部却翻江倒海
练到什么境界.太极拳才能防身
太极拳就是佛学
有了水,就正式入门了
之十八
生生灭灭。只是向心.离心而已
如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做太极拳的十地菩萨
内动不可令人知
太极拳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极是中国的核心思维
其实阴阳是不分
松空圆满。也可以坐着练
本来是自在的,后来却不自在了
出世间上上法。还要离开去
崇善楼论拳
太极拳漫谈
学.入.悟.改.出.创
王谱(《太极卷论》)究竟讲了些什么
太极拳谱主要论点与其他拳米之不同点
八门五步的内涵
太极拳的思维方式
“意气均来骨肉沉”的真意
浪采花之功夫
太极拳必须避免双重
从学日益,从道日损
用意不用力.力从人借的原则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太极拳的真善美
太极拳问答(52则)
1.何谓虚领顶劲?
2.何谓涵胸拔背?
3.何谓松肩沉肘?
4.何谓气沉丹田
5.何谓护肫?
6.何谓命意源头在腰间?
7.何谓尾闾正中神贯项?
8.何谓开胯扩膝?
9.何谓收视返听?
10.何谓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11.何谓太极十弊?
12.为何有“问尽天下众英豪喉头永不抛”之句?
13.拳谱所谓用意不用力?是否真的一点力也不用?
14.不用力如何打拳?
15.拳谱中都以“四两拔千斤”为降释,而你却说“四两拔千斤”,应做何解释?
16.如何粘黏连随不去项?
17.为什么不丢不项,不先不后,用意不用力是练太极拳者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目标?
18.太极拳又称八门五岁十三势,是何缘由?
19.太极拳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说法,究竟指的是什么功?
20.太极拳走架的时间快慢如何把握?
21.架式大小以何为准?
22.何谓丁八步?
23.何为虚腿,实腿?
24.练拳应否有快慢或震脚.蹬一根子.突然起脚.拍脚之动作?
25.什么叫柔?
26.推手为什么要从人?
27.何谓松是太极拳第一要义?
28.松和紧是一件事的相对两个面吗?
29.A/7五步为什么是总劲?
30.怎样才能使敌仰之弥高,俯之弥深。进之愈长。退之愈促?
31.何谓夕卜三合.内三合?
32.何谓三尖相对?
33.何谓三空三顶?
34.何谓三佛?
35.何谓武拳文练?
36.太极拳为什么不抓不拿?
37.偏沉则随应作何解?
38.太极拳与其他拳区分的三大特点?
39.《太极拳使用法》是否杨家真传?
40.什么是太极拳的功?
41.何谓意气君来骨肉臣?
42.拳谱传抄有何笔误问题?
43.什么叫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44.挨何处意在何处怎样?
45.何谓收敛入骨.何谓气遍全身躯?
46.太极拳起势是何意又有何作用?
47.练拳时眼神应作何处置?
48.太极拳的推手能否比赛?
49.什么叫太极拳的空架子,什么是太极拳的真正内容?
50.什么是太极拳的内夕卜形势?
51.丹田在哪?
52.什么是拳谱?怎样达到拳谱的要求?
太极拳内求本具的探研
1.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本具”含义
2.再论本具
3.释四篇《王谱》——一个天大的误会
太极文论
1.《陈式太极拳图说》童印序
2.“四两拨千斤”还是“四两拔千斤”
附录
太极拳的传承流变
点.线.面.体训练法
后记

编辑推荐
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王壮弘为著名书法家.武术家,金石书画碑刻鉴定家。青少年时期在书法上先后得到许铁丰、沈尹默两位书法大家的指教,亦常年跟随陈散原弟子陈病树学习诗词及古典文学。后对佛家、道家、《易经》等有深入研究。1956年进入全国最大的书肆上海朵云轩做书画鉴定工作。

内容简介
1987年,王壮弘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世界杯”武术锦标大赛中技压群雄,夺取了金杯奖。
20年之后,王壮弘先生以释、道、儒三家融通的智慧,阐释何为太极,何为水性太极,何为太极文化的神髓。“太极思维”来源于中华文化的深层,与孔子的“太和至中”、“中庸之道”,老子的“有为有所不为,无为无所不为”,释迦牟尼的“不空之空谓之空”的思想相一致。太极拳的至高境界是“无为法”,即“万法归于一法,一法归于无法,无法才是真法”。是“四两拔千斤”而非“四两拨千斤”。用重量不用力量,运用地心引力……借力打力。道法自然,太极拳要仿效水、风、气体,练成流动不居的松柔之体。缘起性空,明心见性……周身无处不圆通。

作者简介
王壮弘,1931年10月出生于浙江慈溪,为著名书法家、武术家、金石书画碑刻鉴定家。
  青少年时期在书法上先后得到许铁丰、沈尹默两位书法大家的指教,亦常年跟随陈散原弟子陈病树先生学习诗词及古典文学。后对佛家、道家、《易经》等有深入研究。1956进入全国最大的书肆上海朵云轩做鉴定工作,几十年来鉴定了数十万件碑帖、字画等文物。出版《崇善楼笔记》、《增补校碑随笔》、《碑帖鉴别常识》等国际关注的碑贴学专著。
  王壮弘精通醉八仙、形意拳,后师从杨澄甫入室弟子褚桂亭习杨式太极拳。他天资聪敏,毅力过人,每天凌晨三时许便开始练拳,深得褚桂亭赏识。
  从1987年起,王壮弘应邀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东西学院、加拿大精华学会、日本及泰国等地讲授书法、鉴定文物及交流中国武术。同年,在洛杉矶举行的“世界杯”武术锦标大赛中,以“王氏太极拳”技压群雄,夺取了最高的金杯奖。
  1989年在香港定居后,王壮弘深居简出,潜心钻研及实践王宗岳《太极拳论》及佛学。于2004年机缘和合,阶及神明,功夫抵达“驾虚摩空,乘幽控寂”之太极至高境界。

书摘
王氏水性太极拳讲记
之二
出世间与上上智
人生活在世界上,都要有一定的智慧。但是到了我们太极里,它是另有一套智慧的。
你到了另一个境界,还用原有的智慧去解决和看待问题,那你肯定就觉得自己看不大明白了。过去的智慧变成了你现在的障碍。所以我们说,学习太极拳,你就要以太极的思维去看待一切。没有的有了,有的没有了,这就是我们太极拳的境界。
如果到了最后,你太极拳完全通了,拳非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我说真意即非真意,是名真意。到了这个时候呢,你出世间得上上智,坐在定义上不分别了,这才是出世间而得到了上上智。
他们说松,我说松和紧是连在一起的,不然松就没有意义的,他们听不懂。孤阳不生,孤阴不长,阴阳不能相离,所以我们认为,松紧和阴阳是一个道理,不可以有区分的。
“安住真如地”的功力
有的人说,王老师讲的话很难懂,不是难懂,是你们的思维养成习惯了。就像我们打拳,其他拳都是以力量和速度来决定胜负的,但是太极拳正好不是这样的。
太极拳要求从人,那肯定就慢,但是把武术中的散手和太极拳中的散手放在一起比较的话,肯定是武术的散手输,谁快谁输,不用力的一定赢。
我说不用力,不是说不用力就没有能量,它不是断灭空,它的力量其实大的不得了,任何人为的力量都是不对的。太极拳的沉浮是互相变换的,沉也是浮,浮也是沉,你不能用一点人为的力,否则倒霉的只能是你自己。
压制不了水,你就只能和它融为一体。你看见有浪,你想把它变小,但一用力它就开始翻涌,就能变得更大。这都是妄念。你说你不动妄念行不行?不行,因为我的力量在你身上,你总要回应的,那你一动,你就输了,因为你有妄念。你没有这妄念,你就有功力,也就能“安住真
如地”了。你没有这功力,对不起,你就输了。输了,马上又生妄念,你能没妄念你就成如来佛了。
所以我们说意把你管住了。什么是意?就是时间把你占了,空间把你占了。他们认为厉害,但那是靠快吃饭的——用力,而人的力是有限的,过度了,就不行了。什么东西到了极限就不行了。
见相非相,但不能没有相
我现在研究的是禅宗,但我从来不说禅宗。我说我研究佛学,我只尊崇真理。
“观自在菩萨”,那你为什么不能自在?文字相、语言相都要去掉。
我的“指月手”你可以不要——它只是起一个介绍人的作用,之后的好坏都和它无关了。包括《金刚经》,你研究它但是却丢不开它,那也是不行的,这不是有为法是什么?这说明你还没有把《金刚经》吃透,没有弄懂,所以你不能丢掉它。我们要让自己的境界到达无为界才对。
公孙龙子说“白马非马”,你说白马不是马那是什么?白马只是马的一种,它不能代表全部的马。看不见的才是最重要的,看见的不等于是有,看不见的也不等于是没有。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里有句话非常重要:“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太极拳的根在哪里?我们从客观上讲,太极拳有两个根,一个是沉根。一个是浮根。这个沉根和浮根,是靠阴阳相济而来的,所以,真正的根是相济来的。相济是靠中间,所以说没有看见的根才是真根,没有根的根才是根——含三为一,前后中都要有。
我们所讲的太极拳理论,其实是空无一物的。我们的太极拳理论是大自然。没有才是大有,因此,我们的理论是形而上的,你到这个境界你自己就会理解。
佛为什么讲了那么多经?就是因为你不理解。太极拳怎么用?在什么情况下用?当你把太极拳学会,把太极拳理论弄清——太极拳是熏修出来的——用的时候都是下意识的,是不会费心机的。你讲话、走路都用意识吗?你说不用,那是胡说,肯定是要用的。但是有的没有,没有的有,才是真理。
我们修真,见相非相,不能没有相。但跟我学太极拳,学完之后,这个架子通通都是要丢掉的。拳无拳,意无意,你还是老架子,说明你还没有消化,没有吸收。但是你要上升,达到更高的境地,那还是先要有架子的,没有架子是不行的。
到达某个目的地,上了很多台阶,那些走过的台阶怎么办了?走过之后就算了,这都是相,你要丢掉的。你说“好”,我丢掉了。丢掉了你怎么上去啊?你还是得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站稳了上去,不要停,停了你就住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可以住的。所以你不要以为相是不重要的,没有相你什么都不要谈。那你说不是非相吗?佛没有说叫你非相,是“见相”非相——看到了外表的相,那“里边”你也要进去啊,你不进去,不就等于是白费了嘛,相也是由性转变而来的,所以佛学说转,一切都是转过来转过去的。
阴阳相济,流水无形
我们不能在架子里转,转的话没完没了。你学完这个架子还有那个架子,结果还在架子上。其实所有的架子都是相通的,所有的太极拳都是一样的。
用力打拳等于手工操作,我们不用力,用地心引力等于是电器化。手工操作哪里有电器化好!所以一定要换。
一定要换。就是说,要把你身体的僵块通通去掉,不去掉不行。要犹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任何架子都是框架,任何太极拳都要变流水,至柔者至刚也,天下至柔莫若水。
有了水性以后,才有气体,才有风,才能动。这样的动,无形无相,抓不住它,因为它流通了,流通了就无所不通。
慢慢地先打拳架子,然后变流体,变成没有架子。流水哪有架子呢?到那时候就上境界了。条条块块打掉了,变成流体、气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
你说这个手怎么上来的,因为它空。这里的空是空档、空隙,是气体。你说它怎么往这里走,水嘛。水往低处流,气往高处走,这是一定的。
流水可以变成气体,变成水蒸气。水变气,气上升再变成水下来,就阴阳相济了。所以松肩一定要沉肘,要有对应,含胸的同时一定要拔背,因为它总是一对一对的,阴阳相对。
阴阳一来,中间就显露出来了,中间一定要活,活了就变水了。你站在那里,一定不要站实,膝盖一松,脚跟不着地了,人就飘飘沉沉,沉沉飘飘。你既有沉量也有浮量,中间还可以调节,这个调节就是阴阳相济,这个中间不是死的,是活的,是可以流动的。
阴阳相济很重要。就像你洗澡的时候用水,太热的,太冷的,你都洗不好,只有把冷热调到适中的程度,你才能洗得舒服,而这个冷和热之中,就有八万四千种温度,变化万千。它也像我们调酒、画画和音乐一样,原则上就是那么简单的几种元素,但是通过调节,能演变出无穷
种东西来。
我们的拳,你说它是流体还是气体?它应该是随时都在变化的。它就像天上的云,变化不定。风云变幻,不是你能想象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到那时候,它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上来的,该上来就上来了,这就是我们说的下意识,形而上。一定要达到这个境界。不达到这个境界,你练的都是没有用的。
太极拳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从初级做起,要有拳架子,然后,拳架子慢慢融化掉,就像是我们到了南极,要把那些冰都融化成水,然后能量一照,就成了气。我们说无极生太极,最后就是一片平静的水了。身体如果还是僵的,就到不了这个境界。
下意识的形而上
你们打的太极拳仅仅是一个的套路。
我们打的是三个:第一是拳架子;第二是意;第三是连意都没有了——像我现在推手,都不用意了。
你说我完全不用意也不是,但我的感觉就好像是我没有用过。你说没有意,那你的手是怎么上来的?我也不知道,该上来的时候就上来了。如果我知道的话,不就是成了有为法嘛。就不是水,不是风了。如果是水是风的话,那就是不知道了——下意识的境界了。下意识,你没有办法指挥它,它有自己的性质。所以我们说,练太极拳要“明心见性”。不明心见性,学拳法就没有了意义,打拳就没有了基础。
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一点,你打的拳和其他的拳术没有多大区别,只不过比别人多点办法。其实,法对你是一种束缚,它让你反而不自由了。水本来是很自由的,你弄个办法出来,就不自由了,不是本能了。
演练太极拳架,进行太极拳推手训练,都是一念三世的,一搭手、一动念,拥、搌、挤、按、探、捌、肘、靠——四正、四隅和中定都含在其中了。
推手或者散手中,你打我,我全部是空的。为什么空?我是十方空间,等于你掉到水里边了。


林清智:陶炳祥师兄谈掤劲、踩浪花等拳理

1999年师兄80高龄,到香港拜访王壮弘老师.师兄缘于六年前,看到太极拳杂志陈鑫拳本,内载有王壮弘老师的序文,谈及鼓荡、螺旋、翻腾,滔滔不绝的拳势,辗转拜见王师。

陶师兄曾在吴家太极拳书中的八法歌诀看到「波涛卷浪」,并在目录中有「鼓荡」、「踩浪花」语汇;忆及吴翼翚老师及郑曼青老师都有局部类似的动作,又在李瑞东(鼻子李)先生功架中,看到两胯上下左右摆动以踩浪花的姿势合太极收势……

世上最大的威力能量是地震、火山爆发、海啸、水灾和风灾等。人类最常接触到的是水与风。水与风威力所以强大,是两者都有螺旋态势;包含内旋和外转的离心力、向心力。一个能量由中心定点以螺旋状向外扩大,每转72度,能量就增加1.618倍;以几何级数累进转一圈,能量就会增加到原来的11倍。所以太极拳行拳时,要立身中正,中心不能移动半分,才能「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据王壮弘先生称,「浪采花」原名「踩浪花」,两胯上下左右,高低螺旋的转动,带动身体、两臂产生浪涌的效果;犹如人站在波涛汹涌的小舟上,上下左右漂荡。

所有浪势、旋风势及空气膨胀,都是立体的动,由中心点开始以点、线、面、体三维空间的扩大或缩小;与人推手时,沾黏连随、舍己随人,也是利用点、线、面、体的扩大缩小,使受者在狂涛之中,不知所措。所以我们练拳追求八门劲、就是在追求立体的放大或缩小的道理。

空气膨胀由点开始,练习时由丹田做起。借地心吸力,身体全部放松;身体的重量压到地面(跟部含有无限的气势),地面反弹,经脚循经络引到丹田;松开,让这能量如轻烟似的飘至身体各部,把身体逐点螺旋扩大,这就是「腹内松净气腾然」;当肌肤骨节处处开张,是「开」,身体各部以螺旋流回丹田,这是「合」。久之,并不以丹田为单一定点,随机应变。

练浪势时,要模仿水性全身关节松开,彼触我何处,就以该处为中心,如涟漪般的扩大;波浪高低,就看石头能量大小。身体随外力而动,走多一分是「丢」,走少一分就是「顶」。一个浪中,浪顶是「进」,浪底是「退」。退是把外力完全吸收,并把浪顶推得更高去还彼身,是为「借力打人」。把外力吸得一乾二净,一转换以得机得势;不得势,便不能令对手跌得干净利落。要模仿空气、水的点线面体,三维空间的惯性流动的特质,要将身体形成一个立体圆;四肢走弧线以保持园满的八门劲。

浪,是含上、下和中三为一的。上,是往前卷,是阳;下,是往后收,是阴;阴阳均等,所以中心自成。人体九大关节,上肢肩、肘、腕;下肢髋、膝、踝;身体大椎、命门、尾闾,每组间都能形成浪势,三组相合,又形成全身都是大浪势。

空气膨胀、龙卷风、海啸卷浪都是势。打坐调气养气,气不是能量,须由势来带动。架子练得松净,身体一开一合,一沉一升、一起一伏,转折转换,放大缩小,与地心吸力下沉,反弹力上升,掌握地的脉动,势自然产生。

势是气势而不是样势,所以有包围的含意;「气势赢人」。乱环诀强调「意」,要在(包围)对方的背部;武禹襄先辈的敷盖对吞,「彼方挨我皮毛,己意已入其骨髓」,以势包围。

打坐调气养气,气不是能量,须由势来带动。吾人体内的气,就如天地间的大气一般,没有特别的压缩、鼓荡,感觉不到气的存在;人出生,屁股一打,「哇」的一声,外界空气、压力与体内压力形成一致脉动,人们也就不再有特别的感觉,习惯已成自然。只有在压缩两容器、或抽掉密闭容器中的空气形成真空、或搧摇扇子就会觉得风、气的存在。所以空气,是由势才能感觉的。人体内的气,如空气般的充塞于皮囊中,只有在运动-势的改变、动作,才会有感受;感觉到有东西在体内走动,但却触摸不到。所以,习拳者,常以气由尾闾透三关的静坐练法,郑曼青先生曾对打坐的陶炳祥(明)师兄,呵责「拳练不好,那会有气透入骨中?」要在功架运动中,产生动冲之势,产生动冲能量,找出「如神」的动冲能量。要练到内部只要微微一动,就能依不同的运动变化、功架、功势,就会有很大影响的不同的动冲量;这也就是太极拳、「易筋经」探讨的意旨。

「气敛入骨」不是把气引入骨内,而是以意领气,否则「在气则滞」;是用意、势将「气」、皮肤与肌肉收拢聚集的意思。就如同打拳要立身中正,才能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中正为能找到,举手投足就无定向,立体旋转八门劲就不会完整了。

身体要澈底松开,全身体重松至足底的劲势。用意澈底的松,「手快不如意先」,意一动,身体重量便与地心吸力相通;地心吸力把身体重量往地面拉,脚底一转动身体一大动,动作自然快速。

*太极拳的主要特色是1.用意不用力,2.力从人借,3.所有动作都是从中心发动,放大缩小,4.走螺旋弧。练拳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以意领气,气就会跟着走。关节松开,气就会充满关节,有内动的感觉。高手是「拳无拳意无意」,意气充满全身,一接触,对方便无着落,随沾随跌,「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武禹襄先辈的松、空、圆、活,与意、气有关。用意透开关节,是松;关节之间的空间扩大,是空;有空间,气会自行充满,无使有凸出处,是圆;既能圆满,圆活之趣自然产生,这就是太极拳能「无距离下发劲」的原理。是以内部微量的距离,非外在的距离。

轻灵,「一举手周身要轻灵,尤需贯串」;不用拙力……。不用力,能量从那里来?「力从人借」,最简捷的就是借用地心引力;因为地心引力,使人体产生「重量」,当人体将这重量放到脚底踩在地面,就会产生反弹;这是举手投足的原动力,所以「根于脚,发于腿,转于腰,形于手」。松不开,沉不下;或把重量压死而无法反弹;或听不准反弹力而反应太快或太慢,轻灵就不容易练好。所以善用地心引力与反弹力,才算进入太极之门。能应用反弹力,身体、手足便能飘起来,轻灵就能产生。练浪势,要模仿水势全身关节松开,彼触我何处,我便在该处成为中心,身体随外力而动,走多一分便是丢,走少一分便是顶;浪顶是进,浪底是退。退时,把外力吸收为己用,进时将浪顶推得越高去还彼之身。

反弹力循「根于脚,发于腿,转于腰,形于手」,中间一有不松就会有阻碍。所以要松得净,能量才能畅通无阻;沉得下,才能飘得起,所以轻灵是由松沉产生,而引导反弹力才是练轻灵的不二法门。「涌泉无根腰无主」,要拿地上的反弹力,使之轻飘升起,由腿而腰而手。身体关节不能有僵硬处,否则反弹的能量就会减少。一说:用力往地上蹬,用手将人发出,与用意不用力的原则背道而驰,是无法体会反弹力所致。

*李亦畬先生有气敛入骨为合,腹内松净气腾然为开。气与力学中的动量或冲量momentum有关:动冲量是指,某物体的质量×运动时的速度×时间×距离。

命门不松开,上下身为能连接,气不能聚于丹田。用意来松开两肋及命门旁边的两条肌肉,并裹裆,有助于放松命门。

掤劲如人在水中,如水行舟,如流水推转圆槽浅水装饰的石球,虽有5200磅千斤重,漂浮也不难。人在水中会被推动,是因为体重被浮力漂起,脚与水池底部脱离,借地心引力,就是要抵销身体重量。

*太极拳进境过程,须有明师学长指导:1.先育养与人无争的心胸,2.了解拳中太极存在的多维空间理论与无为的修为,3.依范式功架练习,以产生无比涛天的轻灵贯串浪势;4.俾能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机会;5.更要有肯合作练习的对手拳友伙伴的切磋,相互无私检讨缺失因果,发现缺点学习优点。

*到了王师、郑师、褚桂亭老师的水平,要提高的是思想而不是动作上的改进。所以他们晚年不以打拳为增进功夫的惟一方式,行住坐卧,「功夫本在日常中」。

* 无力打有力、舍己从人的武术理论,不是有界的人所认同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

* 既济乃定是有易理,太极部动斯为神功。

* 郑曼青老师的太极拳体用歌:「太极拳,十三式(势),妙在二气分阴阳,生化千亿归抱一。归抱一,太极拳两仪四象深无边。御风何似顶头悬。我有一语,今为智者吐:涌泉无根腰无主,力学垂死终无补。体用双兼岂有他?浩然气能行乎手。掤履济按采捩肘靠,进退顾盼定。不化自化,(不)

走自走。足要(欲)向前先挫后,身似行云。打手安用手,浑身是手,手非手,但愿方寸随时守所守……」,「非胡于斯,着于斯,孜孜于斯不为功」。

陶炳祥写给弟子胡善朗秘诀大公开

所谓松与「起落运动」关键甚大,所谓起即一举手一投足都要松,仅用一羽之力把手投足抬起来,如此手与足落下时,不是很沉重吗?所以拳经中有「轻如鸿毛、重如泰山」,如果全身上升起之时也如此,则落下之时不是泰山这样沈动吗?古人所以要你如此做,无非是要你费最小的体力能聚最大的势,并且不用力的运动,能使血管放松、血(液)气流畅无阻,以消耗最小的体力,得最大的运动效果,所以它能治疗许多慢性中西医无法治疗的病痛。如常运动、饮食生活正常是决不会得癌症的。其实别的拳术也不差,但太极拳的松沈尤见特色。
此起落运动,要平时随时注意,即生活中的动作都可体验,如此才能日进千里呢!愿你试试。
再者肉体运动操作,如无心无意,无意时那身体上的每一关节动作不会受你的意识控制,如再练,一点也没有体会到轻如鸿毛的运动观念,则一套拳打下来等于普通的体操而已。
所谓心到,就是你整体身体那一部份要动,你就意念到该一部,随之意也到了,该一部份的神经、肌肉、筋腱亦你的心意也动起来,渐渐动的部份也整了,有时自己会觉得,此时谓之气(血)到,此时势不一定能到,但是不要忘记练拳一定要有势,所谓形到,一定要按拳经:「一动无有不动」,此由周身节节贯串而来,去练才能达到此境界。千万不要以为气到,光练气(静坐或是其它气功)就可以了,必须同时注意,尤须贯串,每一动作都要如此。祇用一羽之力去推动姿势,然后会知道不动则已,一动如山之重,这就是重如泰山的势产生了。要多在由脚而腿而腰、由下而上的节节贯串下功夫,否则就是静坐打通三关也是无济于推手、不用力化人发人,如此做去方能突破,此就是行功。
至于接劲要待上述之节节贯串能做得将势透到手上后再言不迟,不过,若能找个地方、有适当的对象来喂推,才可以进步的,同时有人指导改正,那更好有进步。
你说知道松,但松不下去,此法可在「起落」两字上下功夫,如果两肩臂用力抬则落下时,你有什么感觉?如果用一羽之力,意即越不用力越好,将来提再落下时有什感觉?有什么不同?如果觉沈动那就对了,否则你所用的力仍然太大,再要减少才好。
你为人敦厚又有爱心,为诸同学所不及,而有恒心,与献堂一样,将来成就非凡,愿多努力,有问题可来信提出共同研究,也不要怕问,祇怕不问,但是知后必须去练则更有进步。
千万不要断,有了方法与原则要去练,把这些方法与原则练到自己的身上即才是真功夫,我从前练的时候没有像你们那样好对手,也可以练到这个样(虽然不高),你们同学大都肯吃亏而且合作,那么将来成就一定要超过我多。
太极门,拳架、推手、运用三者不可缺一,尤其前二者更有密切关系,拳打不好、推手平平,更不能谈运用;推手好、运用还要另外练,要推手好,推的时候不能忘了法。先要让松净、一丝不挂,引进落空合而即出的放人。大家目前的问题是让不松净、放的势也不够,在一动无有不动上下功夫,让人要在松与愿意吃亏上下夫。

黄建成:大师中的大师-王壮弘

一。

太极拳主张用意不用力,但能够身体力行苦口婆心强调连一点力都不用的,是〝王氏水性太极拳〞创始人王壮弘老师。

既使他在晚年中风后,推手的技艺不退反进,印证了太极拳不用力的神明境界,达到了应物自然、全身透空的高超境界。

王壮弘老师由于工作常年累月的埋头于碑帖的考证鉴定工作,習慣极少喝水而致血液太浓而在2000年中凤,右手无法写字,但他却能在推手时用右手将对手抛跌,体现了无力打有力、以柔克刚、莫测高深的技艺,令人感到太极拳的不可思议。

他的推手轻灵之极,一沾手能使人如失足掉入漩涡,六神无主,无法分辩东西南北,忽然间在惊慌失措中被抛撞墙上,想不通是什么一回事!

在王师手中,大家看到的,都是对手与他手指一碰,一招内即见真章,总是身不由主,任由摆布;他总慈祥让对手翻跌绝妙,而不伤人,因此在推手时,推者与被推者皆会沉浸在嘻哈享受之中。

他在太极拳上的体悟和造诣,可说是大师中的大师,文武兼擅奇才。

他对太极拳的悟道,是在深通传统中国文化、书法、武术的基础上,以儒、道、佛的精义,对被历代拳家奉为经典的《王宗岳太极拳论》,反复研究,深入实践,终于彻悟了太极拳的内涵真谛。

他领悟到太极拳是人体先天自然之能,是人身本来就具备的能力,学太极拳不必往外求,而在开发自已本有的能力;以无根之根,不起妄念,随人而动,从人而转,大转小转,正反扭环,應无所住而生其心。

他在反覆的深研《王宗岳太极拳论》后,认为王宗岳所说的〝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太极拳,无论从理论上或应用上,都是用先天自然之能,即〝本具的阴能转阳、阳能转阴的转换功能〞,跟学而后有用力的种种有为法无关。因此,他发现明白真正太极拳的本义是本自具足,不假外求,是向内向自身求的功夫,即去妄存真,开发本具功能的功夫。

他认为,《王宗岳太极拳论》内〝四两拨千斤〞应该是〝四两拔千斤〞才对,这一字之差,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二。

1990年10月初,中国上海王壮弘老师来新加坡(第二趟),我探知消息后,就约了身材魁梧喜爱推手的师兄们冒然上门讨教,无不被老师高超奥妙的推手功夫,轻描淡写拆服,五体投地;知道遇到了高人,大开眼界。承蒙王师不嫌鲁莽,特安排每天拂晓之前,由新山驱车过星柔长堤,到新加坡老师下榻的VIP酒店客房外等候老师起身,向王师学习推手。

王师的推手已臻化境,应物自然,达到无形无象的境界。他对拳论拳理的剖析,令人拍案叫绝,对后学的我们,更是茅塞顿开。我常常向太极拳朋友比喻,上王师的太极课,就像是得到开示一样。

自此后,我们每次路过香港,都要找老师聆听他的教诲;2006年12月,我们还特别专程到香港探访王师,他给我们上了二堂课,犹如醒醐灌顶。

王师在新加坡教拳时,讲课重点在八门五步十三总势,强调举手投足都要有八门劲,所谓的八门,他当时的解释是上下、前后、左右及裏外以螺旋方式的邉樱泶锏姆椒ň褪堑恪⑾摺⒚妗⑻濉

谈到螺旋,他以羊角内的纹线来比喻,即大圈套小圈,小圈套大圈。劲路由下向上要如扶摇直上。

他当时还演示了海浪劲,并说猛烈发放时可以使人如受巨浪的冲击,五脏皆裂;当时还强调行拳走架要松透和走弧形。

他比喻地说,蚊子是以複合弧線飞行的,因此我们的手掌虽大过蚊子几百倍,但却不容易拍到蚊子,如果蚊子是直来直往的话,一拍就将它拍死了。

那时候他强调的是放松,越松越好,用意不用力,还未强调一点力都不要用。

王师当时披露,他是在一直研读《王宗岳太极拳论》而在60岁时方悟到王宗岳的太极拳真谛,因此他在老杨式太极拳85式的拳架基础上,加上了已流失了拳论中的八门五步功夫,创编了「王氏太极拳」,也即是王宗岳太极拳。当时,「王氏太极拳」还未加上〝水性〞这二个字。

从1990年10月新加坡返回香港后,王师就定居香港,深居简出,潜修太极和佛学,没有再到新加坡来。

过后,我在1990年11月14日及1999年分别到台湾和大陆路过香港时,都曾停在香港拜访王壮弘老师,第二次时他告诉我,劲路要顺着地心吸力走,还强调了拳论中的〝偏沉则随〞。

三。

2005年王师闭关潜修,农历新年出关见客,我致电向他问候,并请教太极拳的心得体悟。

他说,他的太极拳有四大特色:

1。不用力,利用地心吸力和重量。

2。转固体为流体(水性)。

3。转一维空间为四维半空间,其中一维半是时间及空间。

4。无为法。转有为法为无为法,而达到无所不为。

的确,较后,我再到香港拜访他时,只是伸手与他偏瘫的右手手指一碰,整个人就犹如跌入漩涡内,然后莫名其妙被弹撞向墙壁。他已达到〝摩空、駕虛、乘幽、控寂〞的境界。

王师的门徒萧泽军(小月) 老师被询及时说,〝摩空、駕虛、乘幽、控寂〞,這是對境界的描述,是老師的太極拳境界,是佛的涅盤境。摩、駕、乘、控,是動詞,空、虛、幽、寂是形容詞。

老師的太極拳推手,掌控駕馭對手的能力已至空中起妙有的形而上境界,神妙的不可思議。  

四。

2006年12月我到香港拜候王壮弘老师,并上了他二堂课,当时,他语重心长重覆的一句话就是不要用力,要借用地心吸力。

他说:地心吸力是无穷无尽,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就像世界银行一样,你有世界银行作你的靠山,你作生意还会怕资本不够吗?在推手上,如果你能借用地心吸力,还怕对手用蛮力吗?

的确,与王壮弘老师一搭手,你就觉得忽然落空失控,如跌入惊涛大浪之中,紧接着是如被大浪卷住抛起,自己已无法分清东南西北,魂飞魄散,直到撞到墙壁上还要呆一阵子,才清醒过来,不相信会有这回事。

在我个人的心目中,王师是大师中的大师,学问、修为、拳艺、推手都达到极高的层次;在太极拳的造诣上,有继承、有创建、有发展、有突破。听他的讲课,就像哲人高僧说法一样,每句话都是棒喝,真知灼见,直指太极拳的核心,令人开悟。

难怪练了数十年太极拳的老外,千里迢迢来上课,听完课后大哭流泪,苦练了几十年,连门在哪里都不知道,更遑论入门。

太极拳难,难在正确的道路,只要对拳经理论的稍为误解,就走入了旁门,歪离了正道,怪不得王宗岳太极拳论中要说“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要如何详辨呢?在上完二天的开窍棒喝和脑力震荡课程后,第三天清晨我们到他府上与他告别,他惟恐我这位凡夫俗子还无法开窍分辨真伪,语重心长的给我总结四大原则去辨别太极拳的优劣和质量;一、用意不用力,二、太极拳像水像风,不是固体的,要将固体变成流体,三、松空圆通。行拳走架没有直来直往的一维空间,要立体的圆,达到四维半空间,四、无为法。

他说:从有为到无为是一个漫长的修练过程,要勤学苦练,还要开悟,最终达到自然而然的地步,推手时人家怎样来就怎样去,连想都不必想,就像机器达到自动化一样。

这次在香港聆听他的教诲,和新加坡讲课时不一样,王师由道家老子及庄子已升华到佛学意境,用佛理来作比喻。

这二天的授课中,他常提及的是世间法、出世间法、出世间上上法。

过后,我才在他写的文章中对世间法、出世间法、出世间上上法,有一些了解。

他在文章中说:〝世间法是妄念,出世间法是正智,出世间上上法是把妄念和正智一起抛却,最后连出世间法这个〝法〞也不要,成了〝出世同间上上〞。

〝这个出世间上上的境地就是所谓〝无开发功用行,不可思议,思之则乖〞的注脚。也就是第一义如如本具,寂然不动境界。〞

〝当本具显用时是不用思议的,也不可思议,如果一想一思议,这本具功能该怎么用?那么这个本具就成了有为法了,乖了,坏了。〞

〝出世间上上是佛的境界,觉者的境界,一法不生万法生的境界,只有进入了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然后再回过头来看太极拳,看世间、出世间一切法,就能毫无阻隔,明白了然。〞

王师也透露了他如何被一只残障跌落的手臂击中五脏翻滚而体会不用力的经历。

他说,有一回他如常乘搭巴士前往教拳,下车时觉得有人打他背上,顿时感到五脏震动,心想遇到内家拳高手,转头一看,原来跟在后头下车者是一位残障者,吊在他胸前纱布内的手臂不知何故滑跌,重击在王师背上;他当时恍然大悟,不用力的威力。

王师认为太极拳应是〝四两拔千斤〞而不是〝四两拨千斤〞,因为拨本身就用力。太极拳要用八门五步偏沉则随将对手来的力化于无形,沉下脚底,然后用反弹力加上自身重力还给对方。

临别时,他反覆的交待不可用力,旁敲左侧的点窍,重点强调说能够归为圆通的才是正法,无非是要开启我们本具的智慧,以防我们误入旁门。

五。

师壮弘在太极拳的研究可以说己是一代宗师,达到一家之言的地步,对《王宗岳拳论》,有独到的体会和见解,言前人所未言。

他说太极拳是八门五步的功夫,一出手都要有八门劲在里头,整套拳要求是波浪式连绵不断,并利用人体的掌、臂、身、腿、脚、各部三个以上的关节,互为一组交替进退,加上螺旋式的大小进退旋转。

五步指的是步法中的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步法上的变化,是一个在地上的圆球在滾動。

八门指的是崩捋挤按四正和四偶采列肘靠;在行架和推手中,必须要有八门劲,配合缠丝旋转,形成一个空间的立体圆;进退之间,加上波浪式的连绵不断,以便达到如拳经上所说的如长江大浪,滔滔不绝。

他说在推手时,体内的关节不仅要一个一个能拆开,而且要能够组合;对方按到哪一个关节,哪一个关节松开;当回击对手时,每个关节又能组合,节节贯串,合而为一。

他强调太极拳推手主要是求自己不败,因为只要自己不败,对方就有败和犯上错误的可能;自已不抢攻贪胜,就不会授力予人,心理就不会紧张而出现僵力。

他认为,在太极拳推手中,温和时,被抛出者毫无痛苦,而跌翻绝妙;但猛烈时,亦可以使人如受巨浪冲击,五藏皆裂。有了这种功夫,才算是得到太极拳真髓。

2005年,王老师在闭关前,将他授课时学生整理的笔记寄了给我,讲题是《真正的太极拳》。     

笔录中有这几句显得非常重要,也是他平时一直强调的。

"我们打拳,首先固体要变流体,流体要变气体。用力的要变不用力;单线直来直去的要变三维空间,再加上时间,就是四维,再加精气神,就是超立体。"

"手往前伸,要像水一样,漂出去;要浮在哪里,也沉在哪里。上升是升腾起来,下沉是浮沉,不是蹲下。收,是引回来,是后面先收;出去是催出去.............." 。

"打拳,如果只是直来直去,那是打空架子,不是真正的太极拳。"

他不时强调,学习太极拳的方法应该以悟为主,学者不管从那一派太极拳入门,都不能以学会拳架为最终目标,必须进一步领悟其内在的实质,并有所改进和提高,而对拳术有所贡献。这就是古人常说「得意忘象」的学习方法。具体的形象是为了帮助了解道理的,道理得到了,应该根据道理去创造更完美的形象,即改造形象,事物就是这样进步的。这亦是每个有志于拳术者应有的抱负。”

六。

2008年12月27日凌晨2时,王壮弘老师在香港逝世,享年积润81岁,可以说是太极拳界和碑帖书画文物鉴定界巨星的殒落,我们失去了一位大家,一位文武双全的奇才。

幸好他平时对学生授课的精彩言行,有被录影和录音下来,经他的两名爱徒杨云中和蓝晟两位老师整理成书及时在王师逝世前出版,书名为《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极拳讲记》,分别在香港及大陆以繁体和简体版出版。

在这较旱前11月,中国上海书局出版社山再版了王师早年六本有关碑帖书法的重要著作,即《崇善楼笔记》、《增补校碑随笔》、《碑帖鉴别常识》、《六朝墓志检要》、《帖学举要》、《艺林杂谈》等;他也是《中国书法大辞典》、《中国美术辞典》主要撰稿人,《书法月刊》责任编辑。

据知,王师是在医院内接到其爱徒蓝晟将刚出炉的大陆简体版《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极拳讲记》交他审看翻阅许久后,待众人在探病时间过后,凌晨安详潇洒的离开这个娑婆世界。

他的「王氏水性太极拳」绝学,他的学生揭春雨教授所拟的对联可以作为写照:

        【點線面體八門五步十三總勢無非本具;

          苦集滅道四相六根不二法門究竟是空。】

  王师弟子汤金石简化对联为:

         【八门五步十三总势无非本具

           菩提般若缘起性空不外如是】

《上善若水》出版始末

王壮弘太极拳大家游艺于人道、儒、释诸了家,深受孔子述而不作的影响,原本不打算出版他的授课笔记;他认为一落入语言文字,就已失真,因此他常举例说释迦牟尼说法49年,最后却说什么都没有讲

幸好,他在朋友怂恿和学生再三恳求下,《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极拳讲记》才得以出版。在这之前,他的三名学生,为发扬他的绝学,曾分别出版有关王师对太极拳论述和体悟的拳书;那就是傅勒金的《太极显微》和陈少华、小月夫妇编著的《太极拳研究室笔记》和《太极拳研究室笔记续集》

《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极拳讲记》得以出版,还多亏他其中的一位得意门生兼该书整理者之一杨云中老师有心,每次上课都录影录音,才得于整理出版,为中华文化和太极拳留下宝贵的资产,作了更广大的弘扬。

王师本身对太极拳的著述,也仅仅的留下几篇的心得之作,篇篇让人振聋发聩,脍炙人口。,


他留下的文章有:(一)上海书局重印陈鑫著的《太极拳图说》中邀写的序文、(二)刊在武林朵志上的《是四两拔千斤不是四两拨千金》、(三)刊于武魂杂志上《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本具”涵义缘由、(四)再论本具--兼释四篇《王谱》。


为了了解《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极拳讲记》出版成书的辛艰过程,记者特访问该书的整理功臣蓝晟老师,谈该书能出版的因缘。

他说:三个主要的因缘际会,造成这本书的涎生。

第一:杨云中师兄有一个特点,每次上课,均录像。以前,他和冯志强、魏树人、铁恩方等名家上课,都录像。光影碟机就用了3个。

这是由于杨云中和王师壮弘晚年开悟之后学佛学和王氏水性太极拳,杨师兄感觉这是宝贝,因此,发愿要把这个给整理出来。

当时,他和王师上课,每周上1次,然 后是2次,然后是每周三次。持续了一段时间,为了便于理解,又改为每周一次。

被询问时,他说,每周三次学费是9000元港币一个月。每周一次,是学费 3000元港币。这样持续了4年。记录下来的光盘就有数百盘。

〝有了这个愿望,经过王老师授权,开始整理,所以,他边教拳,边在身上体会;我负责组织几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和我北京公司的员工把光盘录音变成文字,然后,我用一段时间,逐渐的文字上的梳理、添加小标题等等。然后,请杨师兄把关看看,因为都是给他现场讲的,所以,以杨云中师兄最后看两遍之后,我再加工。然后请汤金石师兄帮助校对。最后成书之前,繁体版,王壮弘老师亲自看了2遍,修改了一些不准确的地方;〞

〝同时,还王师还着急杨云中、汤金石和我开会,对本书进行了最后的梳理,这大约进行了2次。出书前,我还到恩师家中,集中选了3-4次照片,包括恩师早年和晚年的照片,以及收藏的字画,配在书中。〞

〝我还看到了好几封南怀瑾先生致王师的信。总之,当时王师精力不够了,依然通读了一遍到两遍书稿。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此外,香港现任立法会议员谭伟豪还对本书前期出版工作给予了资助。也就是说,本书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高度来出版的。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

〝后期,杨云中的学员和汤金石师兄,还借我们一些资金,以便本书能尽快出版。为了出版本书,我们还专门成立了一家专门出版太极方面书籍的出版社——太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他说,第二,这其中,杨云中无私地把珍藏的内容拿出来最为重要。而且,在所有一般人的习惯中,都把这个当成秘密、秘传,而杨云中师兄认为,善知识必须公开,让更多的人受益才行,这才是行大道。此外,王师开悟之后,对于太极拳的认识,也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圣人述而不作,这就需要做学生的做这方面整理工作了。

       第三,当时上海著名作家、学者沈善增先生也劝王师,一定要留下一些东西,否则就太可惜了。王师本人在应杨师兄请求,这个出版的事情就圆满了。

    他透露:〝王师晚年开悟之后的功夫,用了4年多时间,传给了杨云中。《上善若水》一书,就是专门讲给杨云中的听课记录。此外,我们还在整理之后的《圆觉太极》,这也是王师给杨师兄听的。而且,我们整理王师著作,王师还亲自在授权书上签字的。〞

〝另外,王师临去世前,已经把自己从楮师桂亭处传下来的书籍及物品,全部传给了杨云中师兄。〞    

当谈到繁体版与简体版的分别时,蓝晟老师说,大陆版又增加了王师亲自写的问答、札记、和文章,大约2万多字。因此,内容是不一样的。

他说,大陆版《上善若水》中的问答,是王师亲自写的。

这本书以繁体字及简体字分别在香港与大陆出版后,经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相信有心人与有缘人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启发和开悟。

冯磊:盛名之下无虚士——追忆王壮弘先生

一代碑帖鉴定大师王壮弘先生于2008年12月27日在香港病逝,享年78岁。

提起王壮弘先生,当代玩碑帖者若不知先生,多半恐尚在门外。

王壮弘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文物专家、权威版本目录学家、金石碑帖学家、书画家、书画鉴定家、一代武术宗师。称为中国近百年来最权威的版本目录学家和金石碑帖学家之一也许不为过。早在五十多年前,王壮弘先生便开始在国家文物单位担任征集文物工作。由于他见多识广,鉴别力强、记录详细、交友广阔,一时名流如徐森玉、吴湖帆、沈尹默、容庚、谢稚柳、钱镜塘、唐云、傅雷、徐行可、周煦良、潘景郑、顾廷龙、刘海粟等皆与之友善。此外还有各地碑帖同行如胡介梅、马宝山、张彦生等,亦是皆有交情。一时间众多名家欲收藏碑帖者多请王壮弘先生代为掌眼。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增补校碑随笔》一书出版,更是名声大振,远播海外,日本名家如今井凌雪等皆专程撰文推荐此书,此书在日本及我国台湾等地均有翻印本。当时便有人称王壮弘先生为近百年来碑帖鉴定之集大成者。王壮弘先生数十年间经眼的碑帖达数十万件,为国家抢救了大批珍贵文物,其中珍稀善本为人所津津乐道者有:北宋拓《集王圣教序》(明张应召旧藏,目前存世最旧拓,此本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四欧堂藏《化度寺邕禅师塔铭》(唐拓唯一原石本,此本现藏上海图书馆)。他在为文物部分征集之余亦发现了众多善本,其中为大家所知者有:钟繇《荐季直表》唐代响拓本唯一照片(原迹民国初年毁),《淳化阁帖》六、七、八卷(李宗瀚旧藏北宋祖刻枣木原本,上海博物馆2003年斥资450万美元自美国购藏此三卷连同第四卷)等等。先生除了在碑帖上的造诣外,鉴别书画亦是精通。自幼习书法,稍长得沈尹默先生亲授笔法,五体皆工,清雅脱俗,作品为各地博物馆纪念所收藏。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与胡问遂、白蕉、马公愚、任政等执上海文化部门主办的书法讲习班。之后所编著的书法类著作一直以来不知伴随了多少书法爱好者的成长,最著名者有王先生参与编著的《中国书法大辞典》(香港书谱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国书法墨迹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书法自学丛帖——篆隶、正书、行草》(上海书画出版社)等。先生除了文化艺术方面的建树外,自幼习武,师从于杨澄甫入室弟子褚桂亭。后精研王宗岳《太极拳论》及相关拳谱多年,渐以佛理入拳理,创王氏太极拳,弟子遍及海内外。

戊子大暑之后,由于工作之故专程至香港拜访王壮弘先生。先生出国讲学周游各国后定居香港至今已二十余年。电话预约早上八点半,我早早出门。到了楼下,整了整衣襟,按下门铃,之后进电梯上楼。出了电梯一眼便看到了沙孟海所书的“崇善楼”,这肯定就是了。王师母刚好开门唤我。电话通过多次,声音已非常熟悉。王师母着装颇素雅,倒是增进了一份亲近感。

终于见到了崇拜已久的王壮弘先生,先生身体欠佳,起身坐在床边,头发已经花白。匆匆赶路的我一头汗水,来不及擦一把,先深深鞠了一躬,表达我对先生的敬意。

王师母招呼我擦把脸后至书房叙事,待我转至书房时,见王老师已经端坐于此。书房虽不大,却是四壁名迹,正面为一张唐云为先生所绘“崇善楼校碑图”,两侧则是弘一法师集《华严经》五言对联“安住真如地(如来现相品),普照智能灯(十忍品)”。其余则王宠小楷横幅,郑板桥行书团扇等等,也有一部分宋元绘画照片(可能是原件不便长时间悬挂),令人目不暇接。初来乍到亦不便东张西望。我搬一把凳子坐在先生身边。先生说自己的身体不太好,并开玩笑说,你若再不来怕是要见不到我了。我心中不免一阵伤感。

师母提醒我,先生尚在病中,不能久坐,可先把要说的正事跟先生说一说。自最初与先生商谈出版“崇善楼书系”至今已经两年有余,编辑工作已近尾声,此次便是专程携稿件前来请先生过目的。先生跟我说,你现在也是专家,不必都看了,你觉得有疑问的地方说一下就可以了。六本书中《增补校碑随笔》、《六朝墓志检要》、《崇善楼笔记》三册基本皆依据先生自己的校勘及增补改动,我也只是做了一些核对工作,把其中有的表述统一了一下,再就是对有些石刻的现存地作了更正。《帖学举要》、《碑帖鉴别常识》、《艺林杂谈》三册则又配了一千多张图片。配图也不是容易之事,颇多版本虽貌似古旧,亦体为佳拓,也会存在问题,稍有不慎便可能把伪本当真本对待。我把事先记录的一些情况一一说与先生,本来我觉得颇有难度的问题,先生三言两语就给我指明方向。我在书中配的图片,也请先生一一过目。打印的图片本来就不是特别清晰。先生依然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并建议我更换一下。看如此小图便能立辨真伪,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及,不禁暗自佩服。

我自己也是一个碑帖爱好者,在有机会当面请教先生时自不会放过,接着便开始与先生谈碑帖,谈校勘,谈考据,亦提出了一些我对于碑帖考据的看法。先生久居香港可能并无太多人请教此道,见我尚熟悉亦不至于满口外行话,非常高兴,精神突增。

我提到一些名碑的考据关于断代的一些争议,王老师总是能清楚地说出其断代的依据。当然每个人都不可能看遍天下的善本,遗漏是在所难免的。先生说,碑帖作伪确有高明者,没见原拓,不能定论。我跟先生提及某一石刻,或碑碣,或摩崖,或墓志,先生皆能马上道出其中玄机。甚至我提起一些汉代的残石,先生仍然非常清楚。石刻名品多是以书法而名,比如说两汉石刻文字,一般为书法爱好者所知的篆隶名品有二十种已经不能算少了,但是汉代流传至今有拓本存世者少说有两百多种,这其中尚不包括墓石,刑徒砖,黄肠石,如此大的量,且每个时期的拓本皆有不同情况的特征,绝大多数能一一校勘得出拓本前后结论,也真非寻常人所能及。现在大多数搞碑帖的人对于碑帖名品皆能道出考据,做到这样在我接触的人中也有,我觉得尚不算是太难做到。心中不免在想,我再请教先生两个生僻的,便提起了不太多见的赵孟頫的单刻帖《七观》。此单刻帖先生曾著录过,但是当时并未配图片。此帖元代刻本刻竣不久便毁了,明代嘉庆三十四年丰坊重刻,至清乾隆年间亦毁,元明二刻皆不多见。此刻帖我曾请教过国内外数位精研碑帖的高手,其中也有大的碑帖藏家,大多是只闻其名未见善本。其中有一著名的藏家所藏碑帖真可谓 “善本三千”。我请教后他直接跟我说“嘿嘿,你这家伙这一棒打中我的死穴,《七观》原拓我连印刷品都没看过,所以你的问题我无法回答,实在抱歉!”我跟王壮弘先生请教此刻帖每一个版本的具体特征,先生仅凭记忆尚能说出丰坊重刻本后面多刻了一段题跋并增刻了一些什么样子的印章,这个重刻本的特征与我仅见之重刻全本完全一致(余者我仅见部分图片,皆未见全本)。

王老师虽说出《七观》刻帖特征,但我觉得这毕竟是名品,只要经手过肯定会格外留意,何不寻块不太知名的墓志再来试一下。一般对于墓志来说,藏家大多只会对于一些北魏的名品有点印象。六朝墓志旧拓有几百品,光名品都不易全部记得,更何况一不太知名的墓志。我马上想到了一方北周墓志,这方墓志本身的书法并不出众,可能也是因为并非名品,故大多专家皆无过多叙述。没想到我一提到这方北周墓志,先生马上轻声跟我说这个是有翻刻本的,并说出真本翻本各是什么特征。这一下让我非常吃惊。我曾翻阅不少讲校勘的著作,没有一个人著录过此石有极佳翻刻本,包括先生自己。巧在我刚好前段时间就曾见一个极佳的翻刻本。翻刻水平相当高明,连石花泐痕都几乎完全一致,不太注意的话一眼望去根本不会发现有任何问题。拓本椎拓时拓工的不同以及刷纸的到位与否,再加之着墨的轻重,都会使大致同时期、同考据的拓本存在或多或少的区别,有时两个拓本虽然是看似不同,却也有可能皆为真本。故当时若非我把几个本子放在一起反复联校,还真不易发现翻本破绽。此问确有请教之意,亦有考一考先生之心。这下真的服了!对于某一石刻各个时期的版本情况了如指掌并不难,难的是对几乎所有著名知名的石刻的损泐情况如数家珍。先生毕生致力于此道,摸爬滚打一辈子,三十多年前便名满天下,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可见盛名之下无虚士。

次日再访崇善楼,先生特意请师母取出秘藏的北宋拓《九成宫醴泉铭》及明初所拓《鲁峻碑》增我眼福。此二册在王老师的《崇善楼笔记》中皆有著录,上世纪五十年代先生生活在上海时就曾见过,后不知流往何方,待其定居香港后于香港复见此二拓,犹遇故人,并重金购得。我沐手后先取过《鲁峻碑》,只怪我平时最爱汉碑,且我名字的“磊”字与汉碑中仅于《鲁峻》见一,且是异体字写法,再者此碑现存山东,我本山东人,于是对于此碑亦有特殊感情。此本装潢颇考究,一看便知是原装。展卷不觉眼前一亮,平时我所见《鲁峻》原拓也有不少,其中亦有善本,但有如此精者却是仅见,纸色微黄,若浓漆著于玉版,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赶紧翻看其中考据处,皆完善,且碑额、碑阳碑阴一时所拓,更是可贵!我向先生提起故宫所藏欧斋朱翼盦曾藏题为宋拓的《鲁峻碑》,先生云,此册他曾见过原本,明拓所损之字欧斋本几乎一字未损,细审不损之字,有涂描之嫌,动过手是肯定的。我也见过涂墨作伪的本子,有的亦甚高明,不是反复对着光亮折起来看是不易发现的。我当即摘下眼镜,对着光细审先生藏本之考据处,看了许久,未发现丝毫着墨痕迹,真是可贵之极。未动手涂描的明拓本子太罕见了。观罢,稍静坐片刻,心情亦略平静了一下。慢慢取过《九成宫》。我幼时习书法,临摹最多者是北魏《张猛龙碑》,时授业恩师云《张猛龙》开欧(欧阳询)之先河,可临《九成宫》数通,故对于此帖我并不陌生。轻开拓本一角,一股清香迎面而来,淡而不俗,醇而不腻,非数百年旧物决然不会至此,忍不住闭目静静享受一番。展册后再观拓本,顿觉心跳加速,忍不住惊呼出来,其感觉更甚于观前本之时。真不知何故,不觉都有些失态。纸墨黝古,神采内含,字画端倪皆隐约可见,线条凝练遒劲。通本文字完整无缺,无丝毫填墨,考据全部精善。虽略有蛀伤,然于帖无碍,近千年之传世善拓,难不成冥冥之中有神佑?真乃旷世奇品。观罢小心合起,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问先生如何看故宫所藏张琪本北宋拓《九成宫》,先生云当年他曾见张琪本,觉与欧书其他几本不类,线条略粗,以为翻刻。曾在市场中两年多未有问津者,众多圈内高手皆以为翻刻,后张彦生以廉价购得,之后又捐赠故宫博物院。我又提到四欧堂本宋拓《九成宫》,先生云,是册确是宋拓,然填墨甚剧(我归后再观四欧堂本《九成宫》彩色印刷品,印刷品中亦能看出填墨痕迹)。

先生见我之观看时神情,便跟我说起1960年曾偕张彦生至吴湖帆嵩山路寓所观四欧堂所藏“四欧”真本,其中《虞恭公》、《皇甫诞》、《九成宫》三碑,皆未足称精善,唯《化度寺塔铭》开卷便觉精光四溢,不可逼视,与张彦生于前数碑皆坐阅,至此则骤然肃立,亦不知何故。最后寻思可能是佳拓精彩之处会有慑人心魄之力。我对曰,刚才观二帖正是这种感觉。先生一笑,称此唯可与知者道。遂后便教我观碑帖之气。善本自身的气质就完全不同,纸虽还是纸,墨仍还是墨,却已不再是寻常的纸墨,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善本有时根本不必看考据之处,感觉对了一般是不会差的。也正是如此,故看惯了一般本子后再看某些初拓本,有人反而会视为翻刻。此论虽玄了点,但是在经眼几十万件碑帖之后,应该是没问题的。

之后再访崇善楼,先生又跟我说起拓本的题签。早期金石拓本之断代颇有趣,视拓本较清代拓本略好一些便题为明拓,若再较此种拓本略佳则题为宋拓,更甚者题为唐拓,幸好现在无两汉拓本存世,若真有,估计题汉拓的都会有。我们相视大笑……

香港数日,大多时间我都在崇善楼。王师母说已经好久没见王先生这么高兴了,精神比平时也好了很多。看着疲惫的王老师,我知道得走了。在终日疲于奔波常常已经忘记了什么是幸福的时候,能亲耳聆听先生教诲实在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只恨不能常在先生身边时时请益,千里之外,仅凭电话传音始终有憾。临行之际,王老师与我定为金石之交,还关照我途中小心。一时间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滑落下来,又深深鞠了一躬:“王老师,您多保重!”

与先生相识尚不及半载,香港一行竟成永别,颇多回忆俱成悲叹,惟愿先生一路走好。

张志明:开合是纲 纲举目张

   “一开一合,拳术尽矣”。“太极拳之道,开合二字尽之”。“一开一合,足尽拳中之妙”。先贤陈鑫,每逢谈及太极拳中的开合,都情不自禁地用一个“尽”字来充分强调“开合”二字在拳中全面覆盖、一动皆动的重要地位,反复提醒我们这些后来的练拳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开合,紧紧抓住开合不放。
  细想也是,不论哪家哪派,不论什么套路,几十式的,一百多式的,虽然动作千变万化、异彩纷呈,但“凡一动之间,势不外伸屈,气不外收放”,非开即合,非合即开,归根结底只有“开合”二势。“开合”二字,因其总揽一切的全面性和一目了然的简要性,便具有了“纲”的品质和作用。我们抓住“开合”二字练拳,就像捕鱼人抓住鱼网的总绳(纲)撒网一样,纲举则目张,自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合是太极拳的呼吸。凡上提、后退等适于吸气的动作为“合”势,属拳术向内的静,属拳势的吸;凡沉落、前进等适于呼气的动作为“开”势,属拳术向外的动,属拳势的呼。
   开合是拳者气的收放。“合便是收,开即是放”(李亦畲)。凡体外之气通过口鼻、手脚及周身皮肤毛孔向体内收聚为合,凡体内之气通过口鼻、手脚及周身皮肤毛孔向体外释放为开。“气为劲体,劲为气用”,气的开合就是劲的开(发)合(蓄)。“炼气化神”,“气足神旺”,气的开合,就是精神气势的开合。“以心行气”、“意到气到”,气的开合要以心意为先导,所以“意气”二字经常连用。意气一开,无有不开;意气一合,无有不合。意气合时,吸气、聚气、提气,以气牵动屈腰收腹,牵动肢体纵向收屈,鼓动肢体横向膨胀。意气开时,呼气、散气、沉气,腰椎松竖,下撑上顶,催动肢体纵向拉长、横向束敛。
  开合是拳势刚柔、化发的动力。意气合时,体表、四梢之气收合屯聚于体内,使体内之气实而强,体表及四梢之气虚而弱,气弱者势必柔,所以外显的肢体动作轻灵柔和,即陈长兴所说的“气屯于内,而外现轻和,柔势也”,因柔而适于化解对方来力。又因意气合时收腹提气,所以李亦畲说“自然提得起,也放得人起”。每当意气开时,体内之气发放并充实于体表、四梢,催动肢体伸展外放,因外面气强,而使外显的肢体动作沉实强劲,有不可阻挡之势,所以陈长兴说“四肢发动,气行诸外,而内持静重,刚势也”。又因意气开时松腰沉气,所以李亦畲又说“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适于向对方发动攻击。
  开合是阴阳哲理的具体运用。开是阳性动作,合是阴性动作,一开一合,就是阳变阴、阴变阳、阴阳互变,是自然而然的太极循环。太极之理,万物皆同,以太极命名的拳术岂能例外? 太极拳运动的一开一合,向外与天地自然相融合,向内与气的升降聚散同节拍,是沟通天地人、滋养精气神的运动。一开一合,向内能平衡生命结构间的阴阳关系,进行生命运转的自我完善;向外可与天地沟通信息、交换能量,进行互补。拳势合时,吸收天地精华,补充自身营养,集蓄能量和劲力。拳势开时,向外排泄废气,释放生命能量,更新生命要素。
  开合都是整体性的,牵连到人体内外各个部位和心、神、气、劲、形各个方面,具有纲的作用。只要举好开合这个“纲”,全身的“目”就都张开了,处处都随开而开,随合而合,随开合而有抑、扬、弛、张的不同动法。
  例如含胸,因开合而有不同的含法。胸腔是气进气出的重要场所,与开合息息相关。每当意气合聚时胸腔开大,以最大限度吸纳氧气;每当意气开放时胸腔收缩,以最大限度将废气排放干净。胸腔有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吸气开大时,不能向前开(挺胸),不能向上开(抬肩),只能向其他四个方向开。向后开产生“气贴背”的感觉,向左右开产生横向扩身的感觉,向下开使横膈膜下降,产生气入丹田的感觉。这时自感胸面宽平,是合时的含胸状态。意气开时,随着呼气、沉气,前面胸肌、后面背肌、左右肋肌向下松沉,护臀束肋,空胸实腹,胸面舒松,这是开时的含胸状态。
  又如拔背,因开合而有不同的拔法。意气合时,因横向扩身而背肌横向拉宽,自感背部宽阔平展。意气开时,背部肌肉向下松沉,中间脊骨却像毛毛虫向上爬似的向上伸展,是骨挺肉坠、上下拔长的态势。
  肩肘也因开合而有不同的劲意状态。意气合时,随着胸腔的横向膨胀,两肩偏重于向左右松开,两肘也有明显的外撑感,是谓“开肩撑肘”。意气开时,随着胸背两肋肌肉下松,气向下沉,两肩偏重于向下松沉,两肘偏重于向下垂坠,是谓“沉肩坠肘”。
  腰椎因开合而伸屈。意气合时,命门穴后鼓,神阙穴内吸,胸腹相合,腰向后屈。意气开时,腰椎松竖,下撑上顶,对拔拉长。
  手脚因开合而虚实。意气合时,手心脚心内含,手指脚趾微屈,指尖如吸嘴,手指如吸管,向体内吸气,是柔,是虚。意气开时,手心脚心向外松吐,手指脚趾平伸,指肚发胀,似有气喷出,是刚,是实。
  臀部因开合而溜敛,小腹因开合而提沉。意气合时,尾尖前指上挑,小腹内收上提,臀部收敛,屈髋吊裆,收缩谷道,肛门正对地面。意气开时,松腰沉骶,气沉丹田,落胯溜臀,会阴穴正对地面。
   更有细者,武术家徐震曾对面部因开合而产生的细微变化做过这样的描述:“收束(合)势者,气自肢节收入中宫,面上眉必皱,眼必包,鼻必纵,唇必撮,气必吸,声必噎,此内气收而形象聚也。展脱(开)势者,气自中宫发于肢节,面上眉必舒,眼必突,鼻必展,唇必开,气必呼,声必呵,此内气放而外象开也。”
   还有,随着意气一开一合,眼神也一收一放,颈脖也一弛一张,窍穴也一开一关,脏腑也一提一落,内气也一升一降,毛发也一竖一伏,骨节也一开一对,肢体也一屈一伸,气势也一柔一刚,情感也一抑一扬,精神也一振一平,周身意气骨肉、内外巨细,我真的找不出还有哪里不以开合为转移、不随开合而变化。
  开合如此重要,自应积极努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些功夫。
  
  一、一开俱开,一合俱合。开合要通透
  
   “俱”字是强调开合的全面性和鲜明性。开合要调动意、气、神、劲,手、眼、身、步及周身各大关节,一动无有不动;还要做到体内开合感觉分明,外形开合盈虚有象,不能开不像开、合不像合。“通”字是节节贯串、劲力完整的意思。意气开时,腰椎放松,上下伸展。向下,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脚i向上,以腰催背,以背催肩,以肩催手。一节一节催动肢体上下伸展放长。意气合时,命门后突,腰椎后屈,上下两端向前收合。下端前收向回带胯,胯带膝,膝带脚:上端收缩向回牵拉胸椎,收带脊背,背又带肩,肩又带肘,肘又带手。上下同时,一节一节地牵拉肢体向回屈缩。要一节一节地催或带,不能跳过中间的任何一节。“透” 字是指开要开足,力要发得出,放得顺:合要合够,气要合得足,劲要蓄得足。外开,要将脏腑骨中之气一路放到指尖脚尖、皮肤毛发:内合,要将末梢之气一路收合到腰腹之内、骨髓骨缝之中。收合不嫌其小,可设想收缩到体内的一线或一点;放开不嫌其大,动虽短,意要长,可意想肢体充满了整个空间。“其小无内至极处就进发扩大,四周是其大无外,其大无外就回小,周而复始”(王壮弘)。
  
  二、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合要相济
  
   人体中开合两种因素同时存在,总量五五对称平衡。如果将合的意劲弱化为不足五,同时将开的意劲强化为大于五,整体就成开势;如果将开的意劲弱化为不足五,同时将合的意劲强化至大于五,则整体成为合势。至于被弱化的一方是四,是三,是二,还是一,被强化的一方是六,是七,是八,还是九,那就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开合程度了。但不论程度如何,被弱化的一方不能等于零。因为被弱化的一方,即开中之合或合中之开,在拳中还有三项重要作用。第一起制约另一方的作用,使开合留有余地,不能走到十分极端的“绝境”,如开时伸臂不能伸到僵直的程度,还要留有两分弯曲;合时屈腰,不能屈到弓背缩颈、锁肩夹肋的程度,屈中还要保持一定的伸意。第二起支撑另一方的作用。如背开支持胸含(后开前合)、臂合支持步开(下开上合)、右臂屈支持左臂伸(左开右合)、胸腔开支持意气合(体开气合),反之亦然。第三起开合转换的作用,开势中所含合意是整体上由开转合的根,合势中所含开意是整体由合转开的根,即开合互为其根。
  
  三、开中再开。合中再合,开合巧转换
  
   由开势转合势或由合势转开势,都须遵守八字原则:“顺势随机,反向折叠。”所谓“顺势”,即顺原运行之趋势,即由开转合时顺开的走势转,由合转开时顺合的走势转。所谓“随机”,就是随”物极必反”之机会、之时机。“物极必反”之哲理用在这里就是“开极必合,合极必开”。求“开极”的方法就是“开中再开 ”,求“合极”的方法就是“合中再合”。“开中再开”,就是将开的余势走够:“合中再合”,就是将合的余势走够。走余势就是求物极,走余势时也就将下一势的“反向”之意寓于其中了,也就是为下势动作做准备(蓄劲)了。如四十二式太极拳右“拥挤势”中的“弓步抹掌”(应作呼开处理),右掌向右前方抹伸至八分直就算到位了,接下来的动作是“收脚下捋”(应作吸合处理)。右掌在抹到位之后至向下捋之前,再微微一伸(开中再开),同时小鱼际着力微微向右一掌(反向折叠),再稍稍向下一沉,即右腕带领小鱼际微微地画了一段右弧线。右手一伸一撑一沉所形成的这一小段右弧线,既是抹掌的余势,又是捋掌的准备,是两势相交转折处首尾相互重叠的部分。画这一段小弧衔接两势的方法就是“往复须有折叠”(武禹襄)中的“折叠”之法。右掌伸、撑、沉的折叠动作,是腰腿肩肘及全身内外支撑的结果。全身都在画这段小小的右弧线,都是在走余势的过程中右拧、下沉,为“收脚下捋”做准备。这一小段弧线是于开合相交处悟彻太极本原之妙用,不能没有,没有就会直来直往、拐死弯、出棱角,就失掉了太极拳的独特风格;又不能太大,如果大到显眼的程度,那就有画蛇添足之嫌了。重意轻形,微乎其微即可。
  
  四、吸气为合,呼气为开,呼吸助开合
  
  在拳中,呼吸是一种运动,是推动内气运行和肢体舒卷的一种动力,是开合的核心内容。吸气可以带动内气的提、聚(合),可以牵拉肢体屈卷收缩,因为吸气本身就是一种向心的凝聚力。呼气可以催动内气的沉、放 (开),可以催动肢体伸展放长,因为呼气本身就是一种离心的扩张力。“以气运身”非常重要,但“以身引气”也不可忽视。外形动作要顺着气走,要为呼吸创造一个施展本领的环境,或者说“骨肉”这个臣要辅佐好“意气”这个君。为使形息相合,拳者应根据自己的呼吸需要适当调整行拳速度,尽量在做合势时吸气,在做开势时呼气,使呼吸和动作相互推动,以增加呼吸的深度,提高开合的质量。这是举好开合之纲的关键所在。意念对呼吸不能不管,不能多管,主要把定势动作的深呼气管好就行。做定势的“开”时深呼气了,那么之前的合与之后的合必然要吸气,其他过渡动作就可任其自然了。
  太极拳说简单也非常简单,简单到了只有“开合”二宇;说复杂也非常复杂,因为在开合这个大”纲”之下有无数的“目”。每个具体的动作,意气神劲,手眼身步,众多肌肉关节,内外各种器件,开有不同的开法,合有不同的合法,运动关系上有领随,动作难度上有繁简,运行路线有长短,运动程度有深浅,主体感觉有隐显,每个具体的开合,都包含有哲学的、艺术的、物理的、生理的、医学的、兵法的、宗教的种种文化元素,复杂到没有哪一个人具有一条一缕分析清楚的足够精力。我们练拳人,首先要认识并高举“开合”这个“纲”,务必在整体上、气势上把握住,然后在“纲“的提挈下张开那么多复杂的“目”,再用我们的毕生精力去慢慢探究、细细品味,以求不断地完善拳艺、完善人格、完善人生。

用自身重量和虚实分明引动拳势 ---张志明

编者:武术运动再高深,也是人体运动,也一定要体现人体生物力学或者人体动力学所揭示的道理。“重量”,指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或表示物质质量,这是人体生物力学或者人体动力学所使用的概念,“力量”,则是指力气、能力等等,这些词汇却不是上述学科所使用的术语。现在王壮弘先生说出“用重量不用力量”这句话,在“重量”与“力量”的概念分类上做了一番区别,这种概念取舍上的变化,表明了当前一部分中国武术研究者,在使武学向自然科学本来面目回归的思考中,对非理性思维形式长期在传统武术领域“一枝独秀”的反思与修正,这对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武学,无疑是件好事。

    本文作者赞同王壮弘先生的“用重量不用力量”这句话,进一步具体解析了武术中的一些动作,阐
    “用意不用力”,已成为当今太极拳界的主流认识。但也有人反对:不用力怎能运动呢?王壮弘先生回答得好:“用重量不用力量”。我欣赏王先生这一针见血的精辟论断。“用重量不用力量”,是对“用意不用力”的具体实施和正确发挥。但也有人怀疑,重量是垂直力,怎么可能引动行拳呢?释了人在行拳中,“要避免任何主观用力的干扰,尽可能纯粹地发挥自身重量加虚实分明的综合作用,使动作像水那样自然流出来”,作者的理解与实践,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示。
    当然,在运动生物力学或人体动力学层面,人体运动中的力不只是人体重力,还包括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流体阻力、人体内力等等;要研究的也不仅仅是如何有效地应用重力效应,以取得最佳的成绩,还要研究人体在运动时各种作用于人体的力之间的关系,协调好这些关系,从而取得最佳效果。编者以为,在当前的研究中,对“人体重力”情有独钟是可以的,甚至是领先的,但若就此“只见一点,不及其余”起来,恐有误导读者之虞。武林界跟风行船的事情常有,多此一嘴,但愿是杞人忧天.
    没错,重量是重力的量化,重力是物体被地心吸引所产生的指向地心的垂直力。物体之所以垂直下降,是因为没有遇到可改变其运动方向的力,如无风天的落雨。但当雨水下落到地,水的重量与地面的阻力相结合,就会使水向阻力较小的低处流去。水在流道如河道中遇到不平之处,或翻起浪花,或形成漩涡,随遇而变,形象万千。就像水底下高低不平加上水的重量共同引动着水流变化一样,人两脚间的虚实变化加上身体重量同样能成为肢体运动的主要引动力,脚下的虚实对人和地形的阻疏对水~样,都能使重量这单一方向的垂直力变化出丰富多彩的运动现象来。
    再看荡秋千之人,两手各抓住一条从上面垂下来的绳子,双脚踏在这两根绳吊着的一块板上,前后左右没有任何支撑点或推动力,怎么就能够克服地心引力而越荡越高呢?这令我回想起童年在河北农村老家荡秋千的生动景象和切身体会:开始时,或请人推一下,或自己先有一两步助跑,以起个势。只要有了这个即使很小的荡起的初势,就可顺着这个“势”变换身体的虚实,巧妙发挥身体重量的作用。每逢向上荡到了最高点,转为向下荡的过程中,深深呼气,内气下沉,使肢体横向束敛,纵向松沉,借用身体重量使两脚下蹬,产生一种主动向下的冲力,将身体下荡的加速度发挥到最大,以求产生最大的惯性。每逢下荡到了最低点,转为向另一边的最高点荡起的过程中,深深吸气,内气上提,肢体横向膨胀,纵向收缩,脚劲上提,两手将两根绳向两侧撑开,产生一种主动腾飞的感觉,以尽量借助惯性,借助吊绳的上拉力,克服地心引力,争取荡到最高,为再次下荡提供更大的落差,储蓄更大的势能。然后又如法下荡,再如法上荡,循环往复,就会一次比一次荡得更高,而且体畅心舒。如果不想再荡高了,或是想停下来了,只要气不再提沉,体不再伸缩,即不再变换虚实,像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一样定住不动,荡的高度就会逐渐衰减。如果想要快一点停下来,则可按荡高的方法逆向操作,即上荡时用沉法,下荡时用提法,即与原有的运动机势反向虚实,借以抵消惯性。不过,逆势操作不利于身心健康,不论荡秋千或行拳,都应尽量避免。
    从上例看出:第一,人体同时受着大地相反的两个力,一是地心的吸引力,表现为身体重量;二是地面对身体重量的反作用力(支撑力),表现为吊绳和固定吊绳的支架对人体的上拉力。如果站在人体自身的角度来说,就可理解为体重分解出一个向下的沉力和一个向上的提力。向下的沉力使人有踏实、落实感,因此叫实:向上的提力使人有虚松和虚灵感,因此叫虚。第二,人能通过从心气到肌体无处不有的提(虚)沉(实)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凭借(强化)一力抵抗(弱化)另一力,从而在两力之间随意调控肢体运动。第三,心身的虚实变化与原运动机势的关系可顺可逆,可以是随机而乘机,顺势而借势,在顺随中发挥推波助澜的主动性,这样消耗的体能少,做出的功量大,既娱乐又健身:也可以违机逆势,起阻止运动的作用,但耗能大,功效为负数。这三点道理同样适用于利用身体重量和虚实分明引动的太极拳运动。就像荡秋千能在两个高点之间通过虚实分明的变化借助人体的下沉力和上提力形成下弧线的悠荡运动,同样也能通过以两脚为根的全身虚实变化,借助人体的下沉力和上提力,运化出丰富多彩的拳术动作来。
    流水和荡秋千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用自身重量引动拳势的说法却使不少人感到新鲜和难以理解。所以先贤宋书铭在行拳《心会论》中明确指出:“地心为第三之主宰”,提醒我们后来的练拳者,要重视地心对自己身体的吸引力,并用由此而产生的身体重量“主宰”(引动)行拳。自身重量人人都有,最经济、最方便,但要用以引动行拳,却是许多人做不到,大部分人做不好,原因是缺乏虚实分明的基本功夫。
    虚实分明是太极拳运动的技术核心,涉及到意气神劲和肢体的各个部位,而且在不停地交替变化,绝不仅仅是重心偏于一脚那么简单。虚实分明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技术基础是“松沉”二宇。
    正像一些太极拳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所言:松“是太极拳的灵魂”、“是一切技术行为的出发点”。意气开时呼气,从体内往体外松,从根节往梢节松,从上体往脚下松,如水渗沙,以沉为主。意气合时吸气,从体外往体内松,从梢节住根节松,从脚下往丹田腰背松,如汽蒸腾,以轻为主。
    关于松与沉的关系,南京的李应吴先生在他的武学文章中说:“太极拳的松,就是要求你去体会你自己承担自己体重的负重感觉,这种感觉首先是对习惯思维的完全悖逆,所以首先是意识的体验。只有获得了这样的体验,你才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或某一部分作为物质的沉重感,这样才可能打通周身关节,做到周身一家。”
    意识体验是第一位的,正是有了这样的意识体验,才可能进一步体会虚实,变换虚实,做到虚实分明。
    “放松”一词中的“放”字,主要是放下的意思,往下一放所产生的松就是沉。从上往下放,是消除肌肉、关节对肢体多余的支撑力或牵拉力,使肢体依靠自身重量自然下坠,而绝不能有丝毫的下压力。从上往下放,既是松的方法,也是沉的方法。
    太极拳中的“沉”字,一是作动词用,与“降”意相同,与浮、提、升相反,如水中之泥沙渐渐下沉,沙中之水层层下洇,是意气顺应地心引力向下运行的过程。二是作形容词用,与重相同,与轻相反,如“偏沉则随,双重则滞”中的“沉”。
    察太极拳的诸多要领,除“虚领顶劲”是要求向上的,其余如沉肩坠肘、含胸束肋、气沉丹田、松腰落胯、敛臀垂骶、屈膝松脚等,多是要求向下松沉的。还有“在太极拳中处处要坠”(姜容樵),“逢转必沉”(曹树伟),“练拳要塌住劲”(陈发科),都是教“沉”的。据说,当年李雅轩的几位弟子在一起切磋“搂膝拗步 ”中“弓步推掌”时,有的说应以推为主,有的说应以沉为主,争论不下,去问老师,李雅轩明确回答.“当然以沉为主”。这都说明沉的重要性。
    沉是顺应地心引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沉后必提;提是顺应地面的反作用力,有提才能再沉。沉与提之间的相互转换,要趁着意气开合的转换时机而随机转换,沉或提的运行过程要顺着意气开或合的运行之势而借势运行。无论沉提,都不能与原有运动机势相违拗,都应随机顺势,贯彻不丢不顶、沾粘连随的行拳原则。随机顺势,在身体内部和两脚之间一沉(实)一提(虚),圆转往复,形成鼓荡,虚实分明就能实现,自身的体重就能释放出引动行拳的势能,使拳势走出行云流水般的艺术效果来。行拳如酿酒,身体重量是原料,虚实分明是酒药(催化剂),拳韵就是酿造出来的酒香。
    松沉也好,轻提也好,腰腹裆胯是中心段,是重点,具有发动机的作用;两脚是根基,是人与大地换气的起落(出入)之处。意气开时沉气,体内之气顺应地心引力通过脚心沉入地下,脚心下落贴地,脚底铺开放大。意气合时提气,大地之气顺应地面反作用力通过脚心升入裆腹腰背,脚心向上吸收,五趾和脚底边缘抓地,足或弓形,裆腹上提,意在克服地心引力,使全身感到轻灵。沉从脚落,提从脚起,脚是人体与地心最直接的通道,是拳势接受地心主宰的第一关,是与“地心为第三之主宰”相匹配的“足掌为第三之宾辅”(宋书铭)。地心是主,脚底是辅,就是要求我们用脚心一呼一吸的虚实变化顺应好地心的吸引力和地面的反作用力,使脚底当好“全身总此一虚实”的“此”,为全身“一处自有一处虚实”扎好一个“根”;通过脚心与胸腹协调一致的一呼一吸,调理好全身的虚实,调理好体重的下沉力和上提力,将体重这个宝贵的动力资源发挥得淋漓尽致,丰富多彩。
    例如:每逢一脚向前上步,在脚跟触地之后到重心前移成弓步的这段过程中,应当通过两脚问的虚实变化和会阴穴的一松落一上收,使以会阴穴为标志的身体重心走下弧线向前移动(重心常在会阴稍上,与会阴相对相通,同升同降)。若把会阴穴比喻为一颗玻璃球,可设想是从锅的一侧边缘靠自重向下滚动,利用惯性经过锅底,再向上反滚到锅的另一侧边缘,全程走了一个锅底形,即下弧线。其中,走向下的半段弧时,主要意念是先后脚再前脚依次放松,分别引导两膝先后松屈前脚掌踏地),两胯撑开,裆下开宽。这就像是在积水边开挖了一条引水的沟渠,得以使腰腹裆胯充分放松、下沉,使以会阴穴为标志的身体重心像水向低处流似地向前下流动到两脚中间。紧接着,后脚侧胯向内旋,在腰胯继续松沉和两胯微微相合的情况下,会阴穴微向上吸收并随重心前移到位。设想的玻璃球是在锅中滚动的,拳中的会阴穴是在两脚虚实变化所形成的无形之锅中走下弧线的,物不同理相同,都是依靠自身重量移动的。
    再如.每逢后脚要向前脚内侧提收时,首先是前脚实脚)像踏在松软的沙土上似的松落下陷,脚心落地,脚底铺开放大,体内意气从脚心下沉入地,随之膝部弹性松屈,同侧的胯、腰、肋、肩顺序向下松沉。这就是两脚之间的“偏沉”。在身体总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前脚侧“偏沉”,后脚侧必然“偏轻”。力量与重量成正比;偏沉则牵拉力更大,偏轻则牵拉力更小。大力胜小力,轻侧随沉侧,所以拳论说“偏沉则随”。前脚侧“偏沉”,“偏沉”的力量(重量)自能引动重心向前移动,自能引动腰身向前脚一侧转动,自能使后脚一侧轻灵顺随,为提脚创造条件。当重心移够,后脚只有大趾尖触地时,后膝向下松沉,脚就像被撬起似的轻轻离地。接下来后脚往前收时,总的要求是“实撑虚松”。“实撑”,是指实脚下地面的反作用力自脚心经踝过膝上升,升到胯时,胯根内收,像千斤顶似的向上支撑住整个腰身;“虚松”,是指虚脚侧胯和腿充分松沉,主要利用其自身重量,使脚像秋千下荡似的轻松收到实脚内侧。
    不光是重心移动和腿脚提收要借用自身重量,全身大大小小的所有部位和各种各样的运动方式都是如此。就说手吧,手向下划弧时也主要是借用手臂自身的重量向下松沉,说像秋干下荡也行,说像水向低处流也对,说像玻璃球向锅底滚也可,道理都一样,都是利用自然的重力(重量)作用。手臂向上划弧时,或是借用自身已有的运动惯性,或是借助肢体其他部位下沉的反作用力,或是借用内气上提、腰脊伸缩的螺旋力,反正都与地心的吸引力和地面的反作用力有关,都与肢体重量和虚实分明有关,都不能只靠局部(如肩胛)的肌肉收缩力将手举起来。
    不论什么拳势,都不是身子乱挪、手脚乱动,都是基于身体重量所派生的虚实分明,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由面及体,使全身无处不虚实,无处不贯通,从而使拳势具有水的品性和荡秋千的动势,使肢体像水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因松沉而贯通,因虚实而流动。使行拳像荡秋千那样因落势而沉气,因沉气而向下松体,以利用自身重量牵引肢体运动:随升势而提气,随提气而收合肢体,以顺应地面的反作用力,为再沉
做准备。内气的提沉,不但有受呼吸的协调而形成的整体一致性,而且有因两脚虚实分明而产生的肢体两侧的差异性(偏沉)。沉要沉得足,提要提得够。沉足提够了,虚实就分明了,有重之体也就像水向低处流似地被引动了,因此也有人说虚实分明是太极拳的动力源泉。要想做到虚实分明,诀窍就是一个“松”字。松是贯通肢体、灵敏身心、开发重力、节省体力,获得最佳锻炼效益的根本功法。没有松,肢体像木头一样,哪里来虚实分明?有虚实分明,体重于拳就没有价值。所以,练拳人要把“松”作为一生之追求,抓住不放。每.动都要自问:松了没有?透了没有?常怀一颗放松的心,反复尝试着通过虚实分明把动作松出来。要避免任何主观用力的干扰,尽可能纯粹地发挥自身重量加虚实分明的综合作用,使动作像水那样自然流出来,像秋千那样自动荡出来,千万不能总是“认认真真”地用力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