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九座商务车:闲话读史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1:39:11

闲话读史记

类别:局外观史 作者:江边一碗水 [个人杂文集] 日期:2011-10-14 0:36:03  按 ← → 方向键翻页编者按:写史类文章点击率偏低,与读者的喜好及时代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或许风花雪月、缠绵悱恻之类更受人关注,但这不是评判文学价值的唯一标准。读史可以明智,史话文章自有着它独特意义的一面。文章所列的四则历史典故,趣味与可读并列,对现代亦有着不浅的启发意义。这正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一个月来,陆续在“好心情”发表《史记人物杂评》十余篇,但点击率甚低,无奈之下,只好暂停,反思一下。
  跟朋友聊起此话题,着实让他笑话了我一顿。朋友说,现在人心浮躁,正是“快餐文化”大兴的时候,你正好反其道而行,受挫折是一定的,不要说别人,你就是请我吃顿饭,请我听你讲史记,我兴许都不给你面子听。说实在的,对朋友的话,我不太以为然,我们读这些典籍,目的绝不是为了卖弄,现如今的很多现象,在古籍里都能找到出处,而且与古人的做法相比,我们现代人不是进步了,而是退步了。
  说到这儿,我就琢磨,如果大家抱着一种很悠闲的心态来读史记的话,大约不至于让人感觉起来很沉重,因为,史记里有很多故事,其实挺有意思。现在,我把其中几个小故事抽出来整理一下,估计大家看后,感觉会有所不同。
  【缇萦上访】汉文帝时期,太仓令淳于公犯了罪,被抓起来准备押赴京都长安,按照当时的律法,极有可能被处以肉刑。什么是肉刑?就是割鼻子、脸上刺字等等之类的刑罚。这个太仓令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就在他被抓的时候,本来就很苦恼,女儿们在旁边哭,更烦了,就骂:就因为我没有儿子,遇到急事了连帮我的人都没有了!听到这话,他的一个女儿叫缇萦的,马上决定跟着父亲的囚车去长安。到了以后,给皇帝写了封信,说:我父亲做官,当地人都称赞他公平清廉,现在触犯了国家法令,我作为女儿很伤心,如果一旦父亲受了刑,以后就连改过自新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我愿意充作奴婢,代替父亲受罚,只求能赦免了他。汉文帝接到缇萦的信后,很受感动,下诏书说:上古舜治国的时候,不允许穿奇装异服,老百姓没有触犯的。现在,我们的法令立了很多肉刑,可是犯罪的人还是不见少,到底是我的德性不好还是教化的不够明白?我很惭愧,这是我做皇帝的过错,如果因此滥用刑罚,怎么能够担当起为民父母的责任来?我决定,取消肉刑。
  大家看,缇萦的做法用我们现代的话说,不就是典型的上访吗?但是,问题在于,在汉初,一个少女到首都上访,给皇帝写信,居然能让皇帝因此下了诏书,改革了原本的刑罚制度。拿到我们现代,会是什么样子?
  【管仲识人】管仲病重的时候,齐桓公问以后谁可以接替管仲的职务,管仲回答的挺有意思:君主是最了解臣子的人。齐桓公问易牙这个人怎么样,管仲说,易牙杀自己的儿子取悦君主,没有人情,不能用。齐桓公问开方这个人怎么样,管仲说开方宁愿背叛自己的至亲来取悦君主,没有人情,不能用。齐桓公又问竖刁这个人怎么样,管仲说竖刁为了接近君主,不惜割掉自己男人的东西(自宫),没有人情,不能用。管仲死以后,齐桓公没听他的话,重用这三个人,不但导致三人专权跋扈,最后连齐桓公的死也与他们有直接的关系。
  管仲所说的三个没有人情,三个不能用,其实就是任用干部的组织原则问题。易牙为了当官而杀了自己的儿子,开方为了当官对自己的父亲不孝顺,竖刁为了当官不惜挥刀自宫,这恐怕是官场厚黑的最早范本了。
  【周昌震主】汉高祖时期,有一位大臣叫周昌,这个人很正直,也敢说话,在这方面,连萧何、曹参等人都不得不佩服。有一次,他进宫向刘邦汇报工作,正好遇见皇帝抱着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在打闹嬉戏,周昌转身就走,结果被刘邦给追上,骑到他脖子上,问他:你看我这个皇帝怎么样?周昌仰着头回答:陛下跟夏桀商纣差不多。弄得刘邦非常不好意思,以后更加忌惮周昌。
  我们都知道,唐朝有个能让皇帝害怕的魏征,以直谏著名,但是他跟周昌一比,还是差了不少。到了我们现代呢,呵呵,更见不到这类人了。
  【张释之执法】汉文帝时期,有位大臣叫张释之,官职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最高法院院长。一次,皇帝出行,被一个人惊了驾,皇帝大怒,派人把他抓住,交给张释之审查治罪,并且透出意思,就是把这个人杀了。结果呢,张释之审查后跟皇帝汇报:这个人不是有意的,他本来在桥下躲着,后来以为您的銮驾过去了,出来早了才惊了驾,根据律法,应当判他罚金。皇帝一听火了,训斥了张释之一顿。张释之就解释说:国家立了法令,那天子就应当与其他人一样遵守它,您是皇帝,如果说当时您就下令把他给杀了,估计也没人敢指责您,但是您把他交给我审查,而我是您的执法官员,就要依法办事,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更守法,天下才能太平。
  这个故事更有意思,其实不需要再做任何评论,相信大家读了之后,会有很多感触。
  把这几个故事拿来给大家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说明我们现代人读史记、读典籍,从里面会很容易发现一些道理,不比我们看那些实事新闻带给我们的冲击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