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可以吃萝卜吗:[转载]中国民间求吉避凶系列之——吉祥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23:22

中国民间求吉避凶系列之——吉祥俗 

 

一、节日吉祥俗

 

放爆竹: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人们放爆竹,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 ”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驱赶年兽。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汉族和少数民族节庆娱乐都以放爆竹来庆祝,流行于全国各地。

    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粮食入仓、考取功名、老年丧葬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民间吉祥图案则有画竹或儿童放爆竹,寓意报平安的。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门神: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贴窗花: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福”字: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岁: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又叫守天门,这种风俗起源也很早,唐宋为盛。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在一起谈心、沟通、交流、叙情、叙旧,守除夕是我们国家民俗活动中规矩最多的一夜。“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除夕守夜表示了人们珍惜时间、珍爱生命,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来临的新年寄托祥瑞的心愿和希望。

 

压岁:子夜时分,随着辞旧迎新时刻的来临,鞭炮声、欢笑声、祝福拜年声响成一片,交织在一起,家家呈现出热烈奔放、欢乐祥和的景象。孩子们此时最期待,也最兴奋,他们纷纷给长辈磕头拜年,而长辈们则要给他们压岁钱。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

 

踩岁:除了守岁和压岁之外,除夕夜还有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秸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祈盼。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鲍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团年饭的食材和菜式多寓意吉祥,如广东取谐音“发财”“好市”的发菜和蚝豉,江淮地区的人们常会吃象征圆满、团圆的圆子(原材料和做法花样很多),北方人则吃象征元宝的饺子。

 

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赠橘:在我国的广东地区流行着新春佳节互赠橘子的风俗,这个风俗是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紧密相连的。在民间,人们习惯上把橘字写成桔字,而桔字和吉字又很相近,新春时节民间用橘子相互馈赠以求吉利,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小小的橘子也就成了人们的护身符。在潮州,人们把柑橘叫大桔,它的谐音又是“大吉”,因而,到亲戚家贺年都要带柑橘,主人就拿自家的大桔和贺客带来的互换,以便互尽好意,各得吉祥。

 

扔愁帽:古赵京都邯郸,在除夕欢庆活动中,流传着一种奇异的风俗扔愁帽。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静之时进行。各家和户的大人、孩子,临睡前,都把头上戴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扫街道时,再把它们清扫到墙旮旯里,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灵火”时烧掉。老人说,这样做,可以扔掉一年的旧愁,迎来一年的新喜。不过,今人扔帽,已没有当年的忧愁,而是把它当作一件应景的乐事了。

 

除夕洗脚:苗族节日习俗。每年除夕,各家去溪边河畔挖来几株叶片逆水的菖蒲,扯一些乌泡叶、桃花枝,晚上将它们放进鼎罐中煨一罐水。水热后倒入盆中,全家坐下洗脚。据说,用这种水洗了脚,能防止蚊虫叮咬。洗脚顺序从长辈开头,晚辈收尾,讲究慢而仔细。苗族谚语说:“大年三十洗好脚,出门处处有着落。”一年中遇到什么顺心事,便会归功于除夕夜洗好了脚,否则认为是没洗好脚。我国北方也有除夕洗脚的习俗,寓意大体相似。但洗脚水不能马上倒掉,传说水里有余财,要等到初一早晨出太阳后再倒掉。

 

破五: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寓意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出去。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因为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是不允许搞卫生的,特别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可到“破五”这一天,就得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了。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妇女们在这天还要找出几件旧衣服来拆拆,谓之“拆小人”。据说,这样可以免霉运。此外,有些地方饺子里还要包上钱、枣、糖等,寓意发财、好运早来、甜蜜和美。

 

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汉族传统节日,时在农历正月初七。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观灯: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一直延续到今天。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走百病: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如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转黄河:是流传于河北、山西民间的一种传统,又称黄河阵、黄河灯节等。

  在指定的土地上,用农村盖房的椽子横19行、竖19列,共计361支,相互间距为1米,垂直钉在地上,依据古代传下来的九曲黄河阵图用细绳连接起来,连成黄河阵图形状,每个传子的顶端布一盏灯,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村里的老老少少挑着各自制作的灯笼,成群结队地由进口进入,沿着阵图设定的路线行进,最后由出口走出黄河阵,历程约3华里。

    农村转黄河的讲究很多,首先是黄河地的选定必须由懂风水的人来选定,其次是布灯的人必须是代代相传。再就是正月十四和十五两个晚上,女人不能进黄河阵,否这会影响次年的年景。黄河阵口的对联为“灯头三百六黄河照九州”,阵口的正对面为神龛,供乡亲听顶礼膜拜。

    传说黄河地用的椽子有一种奇特的功能,就是农村谁家不生儿子的,在晚上偷支椽子回去,次年定能生子,生子后在次年转黄河时必须在夜里悄悄还上十根椽子,否则将有灾难将身。

 

逐鼠: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祭春:是为了向“春神”祈福、祈食、祈寿。立春那天,人们都要穿上干净的新衣服,打着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吹吹打打载歌载舞,来到祭春的“春场”,在祭坛上供上牛头、羊头、猪头等供品,来祭祀春神“勾芒”。 “勾芒”是天帝之子。据《随巢子》这本史书记载“勾芒”人面鸟身,专为人类降福。他掌管着粮食供给,不使百姓饥饿。他掌管着金银财富,使国家充实。他掌管着人类的寿命,使人类延年益寿。所以人们很崇拜他,向他祈粮、祈财、祈寿。祭春的活动在明清两代相当盛行。

 

咬春:是为了得到大地及春天万物复苏的吉祥之气。所以立春这天民间都要“吃春饼”,那春饼又薄又软,里面裹上生菜、豆芽菜、青韭菜、羊角葱、芹菜、笋等鲜嫩水菜,象征着“勤劳、长久、兴旺”,还要生吃水红萝卜,因为红萝卜又叫“菜头”取其谐音“财头”。据说人们咬春能去春困、避牙疾、去百病,得到新春的吉祥之气,一年之中顺顺当当,健康幸福。

 

打春:也叫“鞭打春牛”,是我国古代迎春的一种吉俗。因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所以立春这一天要举行 “鞭春大典”,其意是告诉人们冬闲已过,农事开始,该积极准备春耕了。鞭春过程中,用鞭子象征性地抽打用纸糊和泥塑的牛。大典过后人们蜂拥而上去抢牛身上的土,据说抢到牛角上的土庄稼丰收,抢到牛肚子的土,预示五谷丰登仓满囤流。而且还说牛身上的土是灵丹妙药,身上哪儿有病了,用这土擦擦,立马见效。它蕴育着勤劳善良的百姓祈盼天下太平的美好心愿。

 

填仓打囤:农历正月二十五日。旧时农村人家,家家于是日早晨,以草木灰在院内地上撒成圆圈,圈内放豆、谷、杂粮,称“打囤”,意在预兆丰年。

    农历正月廿五日,俗称"填仓节",也叫"天仓节",是旧历正月最后的一个节日,也是民间象征来年五谷丰登的节日之一。如果说"腊八"是春节的序幕,那么"填仓节"就是春节的尾声了。

  “填仓”,意思就是填满谷仓。我国古代,民间人们对这一节日是很重视的。因此,旧时北方民间人家,每当填仓之日,但见上年纪的人用簸箕或木锹铲上筛过的炭灰、柴草细灰,在门前用木棒敲打,撒成一个圆圆的囤形相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以及上粮囤的梯子,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来表达人们填满谷仓救仓官的深情厚意。这样,填仓佳话就世世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迎春龙:二月二,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民族地区。此节风俗活动较多,又有花朝节、踏青节、挑莱节、春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日之称。因时间在农历二月初二日,故称。当时及其后民间以刀尺、百谷、瓜果种籽、迎富贵果子等相问遗,并有挑菜、踏青、迎富等活动。

    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廿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据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故这一天人们便到江河水畔祭龙神。

    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朝廷老子率满朝大臣都参加春耕生产,足见春耕不误农时之重要。

 

食龙、熏虫:节日时,普通人家在这一天要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猪头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吃焖子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俗话讲:“惊蛰过,百虫苏。”青龙节里,民间流行着许多驱毒的活动。《阳城县志》记载:“百蛰初惊,悬天师符以辟虫毒”。晋南地区民俗喜煮蔓菁汤,遍洒屋内墙缝、墙角,炕席底、床下,谓之“禁百虫”。也有的集合村民,抬着神像,到各家门首,向院内洒米汤,意喻将瘟疫禳而散之。晋东南地区民俗画一个药葫芦,内装蛇、蝎、蜈蚣、蚰蜒、蜘蛛等五毒虫害,贴于墙壁,谓之“辟百虫”。也有的用豆、麦面搓成灯捻形式,埋在土中,称之为“薰蚰蜒”。晋中地区民俗家家拍簸箕,童谣有“二月二,拍簸箕,跳蚤、壁虱不敢上炕哩”。用石灰在厕所及门前围上一条线,称作除瘟。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清明节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赛龙舟: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一传统习俗。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艾蒲辟邪: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饮雄黄、灭五毒:端午节这天,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杭谚说:“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民间于此日将蒲根切细、晒于,拌上少许雄黄,浸白酒,亦有单独用雄黄浸酒者,故名“雄黄酒”。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从而形成了端午节饮雄黄酒风俗

    端午时节及节后,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包能驱邪解毒,自有它的道理。

 

戴香包:每逢端午节,尤其是妇女和儿童,都佩戴香包。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发展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香包的主要原料是雄黄、艾叶、熏草等,香包以药物之味,经口鼻吸入,使经脉大通,祛邪扶正,以达到祛病强身之功效。况雄黄、艾叶、熏草都挥发一种奇异的香味,而蛇虫闻之远遁,既减少了传染源,又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长命缕:古代以五月为恶月,以其天气炎蒸,疾病易于流行,自汉以来,即于此月重五前后,以彩色丝线系于臂,谓可保平安健康,又谓能避刀兵之灾,故称。亦称“缠五色丝”。汉族端午节吉祥物兼饰物。农历五月初五,妇女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或绒线,拴在儿童手臂、手腕(男左女右)等处;或悬挂于儿童胸前、蚊帐、摇篮。据说,五色丝象征五色龙,可以免除瘟病,使人健康长寿。东汉已有记载。原是用彩色丝线织成日月星辰和鸟兽等物,端午日奉给家中尊者。清代将长命缕缠在手足腕,此俗至今仍在民间流行。安徽淮北地区称“拴花线”。

 

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喜蛛应巧: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种生求子: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供奉“磨喝乐”: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拜织女:“拜织女”是七夕节的习俗。“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拜魁星: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晒书:据史料记载在汉时农历七月七,如果阳光明媚,人们便会拿出自己的藏书进行翻晒,防止虫蛀,七月七这一天也约定俗成地成为了“晒书节”。且据“郝隆七月七日出谷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世说新语·排调》可见古人是七月七日才晒书的。

 

为牛庆生: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 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吃巧果: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历史上各朝代则另有不同的食俗。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祈五谷、求福寿:由于汉族民间俗信观念中,认为天河的晴晦,预兆农业收成的丰欠。所以,有七夕夜观天河、祈五谷的习俗。据说这晚如果天河晦暗,当年的收成便会减少;如果天河清亮,当年的五谷则会丰收。故而在一些地方人们便举办‘青苗会’,大家共同集资,祈祷五谷丰登。”有的地方每年七月七日,要命男子吞赤小豆、吃五谷饭,说是能祛病除厄、延年益寿。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赏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中秋拜月: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国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以月寄情,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的象征。

 

兔儿爷: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

 

吃月饼:我国民间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燃宝塔灯:明清时期,民间还有在中秋之夜燃灯的习俗。中秋灯与元宵灯不大相同。中秋夜点的是宝塔灯,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宝塔灯,即由村童捡拾瓦砾搭成宝塔形状的灯。清代苏州村民在旷野用瓦叠成七级宝塔,中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称为“塔灯”。广州儿童燃“番塔灯”,用碎瓦为之;还有柚皮灯,用红柚皮雕刻各种人物花草,中间安放一个琉璃盏,红光四射。

 

祈月、照月:旧时东莞有些妇女相信“月老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时,在月下焚香燃烛,祈求月老为其撮合。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妇女便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

 

走月、踏月:中秋夜出游赏月,上海人叫做“走月”。妇女们结伴夜游,称为“踏月”。上海小东门外的陆家石桥,桥下面水中荡漾的皎月倒影,与天空中的皓月形成美妙对照,因此中秋夜游人如织,争相观赏。这“石梁夜月”在上海很有名气,被称作“沪城八景”之一。

 

偷菜求郎:在我国湖南、台湾等地,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妆饰美丽的女子踏着月光,往别人菜圃中偷摘大葱及蔬菜,偷摘到之后便预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台湾有“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之谚语。

 

摸秋:在我国的许多地区,中秋之夜流行着摸秋的习俗。据记载:“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那些结婚后未生育的女子,中秋之夜会乘着月光,在小姑子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别人家的田中去偷摘瓜豆。因为民间相传,摸到南瓜的,即可生男孩,因为“南”与“男”谐音,摸到扁豆则生女孩,因为扁豆也称“娥眉豆”。而这一夜,瓜豆之主非但不责怪“偷摘”者,反而以此为乐。

 

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簪菊花: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馄饨拜冬:民间节令饮食。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我国北方有“冬至馄饨夏至面” ,“冬至到,吃水饺”的说法。不过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汤圆、米团、羊肉、狗肉、包头鱼、搓丸等习俗。有的地方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圆:民间节令饮食。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

 

腊祭: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到南北朝时期才成为固定的节日。“腊”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腊祭”早在先秦以前便已存在,那时的人们在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去野外猎取各种野兽,用于祭祀百神,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吉祥,称之为“腊祭”。由于“腊祭”常在十二月举行,故秦汉以后这个月被称为腊月。但当时“腊祭”的日子并不固定,“腊祭”是“择机举行”。到汉代时,“腊祭”中加入了“驱傩”的活动,以此祛除邪气。这时“腊祭”也被固定到冬至后第三个戌日。腊祭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冬日祭祀。腊祭这种风俗最早始于周代,不论官宦之家还是平民百姓家,年底都要举行一次“岁终之祭”,规模之盛大隆重为一年中之最,这次祭祀活动的名称就称作“腊”。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腊八粥来自印度天竺,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纪念日,俗称“腊八节”,在佛教称“法宝节”。腊八粥的习俗,已非佛门所有,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农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或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碧玉。

 

腊八醋:在我国北方还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民间称“小年”。有关专家介绍说,“过小年”是进入春节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一天,中国民间有送灶、祭祖、扫尘等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扫 尘:俗谚云:“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除夕夜: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二、祝寿吉祥俗

 

寿诞:中国民俗文化中对“庆祝生辰”的书面敬称,俗称“过生”或“做寿”。老人一般50岁、60岁、70岁奉十整数的生日较为隆重,多由晚辈操持,亲友祝贺,送寿联、寿匾或其他礼物,主人置酒款待。“请吃酒,挜拜生”,说明做寿是儿孙主动张罗,不必送请贴。亲戚一般送“四色”寿礼女婿、外甥要送“八色”或“十二色”。所谓色,就是指一种果品或一种菜肴。寿礼中必须有寿烛、寿桃和长寿面。寿烛,为红色,长一尺左右,重约一斤,蜡面上印有金色的寿字或松鹤图,上寿时点燃。寿桃又称寿包,是寿诞的主要礼品,要有104只,意谓“出头出脑”。长寿面,寿宴上食用的面条,寿日吃面,取“绵长”之意,以祝寿星延年益寿。
    寿诞前一天,庆寿之家先要设寿堂,高挂“寿”字、寿轴、寿星寿联等。寿星是分管长寿的神,被画成老人模样。
    寿日凌晨需祭神。下午寿公寿婆接受晚辈跪拜,分赠“寿钱”。拜寿毕,开筵席,寿公寿婆坐正席首位,众晚辈分别敬酒。筵毕,向四邻分赠寿包、金团。一般用米面粉或麦面粉制成,如果寿诞逢时,也有用鲜桃者。寿桃由家人置备,或由亲友馈赠。庆寿时,陈于寿堂几案上,九桃相叠为一盘,三盘并列。寿桃之说,起源很早。

寿桃:这是旧时普通用于祝寿的吉祥物,既是供品,又是礼物。有用鲜桃,多数是用面粉制成。神话中,王母做寿,在瑶池设幡桃会招待各路神仙,因而后也都用桃祝寿。陈放在寿堂案几上的寿桃,一般九叠盛作一盘,三盘并列摆放。用面粉蒸成的寿桃,桃嘴还要染红。

寿面:寿面是中国人过生日必备的吉祥物,它既是供品也是礼品。在风俗习惯上,人的生日必须吃面条,称之为“挑寿”,庆寿用的面条越长越好,寓意“长寿”,吃时要高高挑起,寓意“高寿”。过去的寿面是一种细切面,盘成底粗上尖的塔形,顶上盘成桃形,喷上红色,放于一高座的红漆铁盘里,罩以红色剪纸,成一“网套”状。与寿桃对称放于左首。一般“庆寿”正日子中午这顿饭或寿宴上一定要吃寿面。江浙一带还有庆寿时将捆成小把的寿面分发给村人和邻居的习俗。我国的传统食品面条绵长,寿日吃面,取延年益寿之意。寿面要长3 尺,每束须百根以上,盘成塔形。罩上红绿纸的拉花,敬献寿星要备双份。有:“东方有树,高五十丈,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和核美食之,令人益寿”的记载。神话中,西王母做寿,在瑶池设蟠桃会宴请众仙,因而后世祝寿均用桃。在蒸制面桃时,必以颜色将桃嘴染红。寿面 相传寿面来源于彭祖。据汉代文学家东方朔记述,彭祖寿长,活至八百岁,是因其“脸长”。脸也即“面”,脸长也即“面长”,因“面”与“?I”同音,后世就用细长的“面”,来预示长寿,将祝寿的面称作“寿面”。寿日吃面,表示延年益寿。旧时,寿面要求长三尺,每束须百根以上,盘成塔形,置以红绿镂纸拉花,作为寿礼,敬献寿星,必备双份。祝寿时置于寿案上。寿宴中,必以寿面为主食。

 

寿酒: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尤其是办寿更是离不开酒,由于“酒”与“久”谐音,寿宴上的称为寿酒,取吉利“寿久”之意。宋代黄庭坚有“欲将何物献寿酒,天上千秋桂一枝”的诗句,因此早年寿宴用酒一般为桂花酒,寓意以仙酒祝寿,可使被祝寿人长生不老。老北京人祝寿常用“烧酒”和“黄酒”,称之为“金酒银酒”。近世多是就地取材,有什么酒用什么酒,想喝什么酒用什么酒。

 

寿糕:寿糕是祝寿必备用品,寿糕即寓意“高寿”,过去的寿糕多是用白面蒸成的馒头,上面用红颜色点缀,也有用细切面盘成“一笔寿”或写上红色寿字。现在相当部分农村仍在沿用。而城市和交通方便的农村则多用奶油生日蛋糕作为寿糕,上面裱上各种图案和祝福语言,食用时按西方习惯插上生日蜡烛,由被祝寿之人在许愿后一口气吹灭蜡烛,然后分切食之。

寿烛:寿烛即大红蜡烛,也叫寿蜡。寿烛。专供祝寿用的蜡烛,均为红色。蜡面上印有金色的“寿”或“福如东海”等古语,一般长一尺,重一斤左右。以羊油、牛油制成,上粗下细,中间有细管,可插在蜡扦上,通常每对一斤重,点燃放于供桌上。因为过去没有电灯,也将蜡烛用于照明,因此有人称蜡烛叫“长命灯”,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用蜡烛喻寿、祝寿的习俗。在北方一些地区如同西方过生日一样,将蜡烛插在寿糕(馒头)上。儿童按岁数多少点燃多少颗,老人一般分成两排,第一排为十位数,第二排为各数。在人们向老人念完祝词后,由寿星一口气将蜡烛吹灭,一是表示有“福气”能“长寿”,二是象征将灾病和旧岁随蜡烛一同吹灭,让吉祥岁月从新开始。这也可能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寿联:寿联因男女性别、年龄等不同,措辞、用典也有区别。例如男八十寿联:“渭水一竿头试钓,武陵千树

笑行舟。”女七十寿联:“金桂生辉老益健,萱草长春庆古稀。”双寿联:“花放水仙夫妻偕老,图呈王母庚婺双辉”等。

 

寿幛:用整幅或大幅布帛题以吉语贺辞,祝贺寿辰。一般大小如中堂,多金色或红色。从明代起盛行幛词,并形成寿幛。

 

寿屏:一种祝寿用的书画条幅,上面题以吉语贺辞或寿星老人、寿桃、八仙人画之类。一般为四条幅、六条幅或八条幅联列成组,挂于壁上。也有为雕刻镶嵌的祝寿用座屏或插屏,陈列于几案上。

 

寿图:祝寿用的画图,其中有八团图、子孙万代图、龙风图、百寿图、寿山福海图、富贵耄耋图、福禄寿图等。

八团图为寿器的一种油画图案,两面各画四个大圆圈。圆圈中画花卉或一个篆体“寿”字,寿字四周画五只凤凰,象征“五福(福与凤谐音)捧寿。”

    龙凤图是寿器的油画图案,寿器左边画一条龙,昂首腾舞;右边画一只凤,展翅飞翔。

子孙万代图祝贺老年妇女寿辰的礼品。图面多呈圆形,上一大葫芦,两侧各一小葫芦,葫芦根蔓相连,有葫芦叶数片,葫芦蔓很长很长,民俗以此象征“万代长久”之意;大葫芦下种生小葫芦,寓意“子孙不断”,整个画面即为“子孙万代图”。

    百寿图摹写古今各字体寿字一百个,组成百寿图,用以祝寿之用。有的是一个大“寿”字的笔画中,布满一百个各不相同的寿字,或用各种不同的字体,写一百个寿字,此俗明代以前就已流行。

寿山福海图 图中一大海、海中有岩石及飞来的蝙蝠。岩石代表山,蝠谐音“福”。寓“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意。

富贵耄耋图是为七十到九十岁老人祝寿的礼品。图中下方画盛开的牡丹花一株,飞蝶于花中缭绕,有猫几只,作欲扑蝶之状。“耄”,据《礼记? 曲礼》中注释:“八十、九十日‘耄’”。《诗经? 秦风? 东邻》:“逝者具耋”。“耋,老也,八十曰耋。”“耄”、“耋”者皆长寿。牡丹花俗称富贵花,猫谐“耄”蝶谐“耋”,三者组成图,即为“富贵耄耋图”。

    福禄寿图为寿星家中堂悬挂的祝寿图,图中一老人持桃伴鹿,上有飞蝠。鹿谐“禄”,作官升意;蝠谐“福”,喻好消息;寿星老人,喻被贺者万寿。通常画面上寿星后面有一小童翘首仰视蝙蝠飞来状,称作“翘盼福音”。

 

借寿:旧时,淮安民间认为,人寿之长短是由天来决定的,但寿数又如物一样,可以借用。亲人病危之时,希望能延长寿命,一般都是自己的子女或其他亲人,愿意将寿数借给亲长,于是他们就斋戒沐浴,由亲属载斗米,米内插秤杆、剪刀等物,上蒙红色丝棉,捧赴庙中,祈祷于神,泣告苍穹,愿减己之寿命,以延病者之年,用以表示孝心。也有由亲戚、朋友中之亲密者,自相邀集至十人,亲往郡庙,虔心拜祷,各愿借寿一岁,求神延长病人之寿命,使之痊愈,得以治理家中未完之事。俗传此举定额十人,而且必须出于借者自愿,若由家人之请托,或系他人之说合,则无灵验。

三、婚姻吉祥俗

 

铺床:也称铺房。婚姻礼仪。即女家人在送嫁妆时一并布置新房。一般在婚前三日,也有前一二日举行的。此礼起源甚早,宋时十分通行。司马光《温公书议》卷三:“亲迎前一日,女氏使人张陈其婿之室,俗谓之‘铺房’。古虽无之,然今世俗所用,不可废也。”

  铺床又叫“铺房”、“扫床”、“撒床”或“撒帐”等,是指婚礼前一日,由专人为洞房进行布置的一个小仪式,在铺床的过程中还会在叠被、扫床、撒物品等流程进行时说吉祥话、顺口溜,以祝福新人平安顺利,幸福如意,讨个好的口才 铺床的人

  从宋代起就有迎亲前一日邀请“好命婆”为新人进行铺床的仪式。铺床的人一般由女方家邀请。必须是儿女双全、健康长寿、家庭幸福的婆婆进行,也称“全活人”。以求她们将好运气传给新人。也有地方的风俗邀请德高望重的长辈为新人铺床。 铺床的禁忌

  在古时,结婚代表的意义更多是传宗接代,延续生命。因此寡妇或未生育过的妇女是不能触碰被褥、床品甚至搀扶新娘的。新郎新娘在未举行婚礼仪式之前,也不可坐在床上。 铺床的流程

  铺床过程根据各地风俗不同也略有差别,主要流程除了扫床、铺鸳鸯枕、龙凤被之外,最被大家熟悉的应该就是“撒帐(撒床)”了。“撒帐”是指将花生、桂圆、莲子、栗子、枣等干果铺撒在婚床上,取义“早立子、莲生子、花生子(儿女双全)”的生命祈愿。

  在现代,婚姻已经不仅是延续生命、传宗接代的意义。更多代表的是爱情的升华,新的家庭成立。所以,传统的铺床仪式中多子多福的寓意,更多代表的是长辈对新人的关爱,对新生活的祝福。

 

压床:所谓压床,即青年男女结婚的头天晚上,新郎家要请儿女双全的老人把床铺好,然后新郎请一个或者两个弟弟和自己一起在新床上就寝。

  压床的人也有条件限制,不是任何人随便就能压的。首先,压床的人必须是小于新郎的青年,一般都是自己的亲弟弟,或者是叔伯弟弟和姨表弟弟。如果在自己的亲戚范围内没有这样的人选,新郎也可以找同村的朋友和要好的同学。压床人的第二个条件,必须是未婚青年。

  如果是结过婚的弟弟辈,他们已经知道结婚的奥秘,懂得男女之间的私情,新郎家就不再把他们排在被请之列了。被请的压床人,都是充满青春气息的少男,他们是纯洁和阳刚的象征。对娶亲的人来说,压床是一件吉利的事情。而作为被请的人,经过重重筛选能被选中,也是一件荣耀的事,他们会从心里感到非常高兴。

  另外,民间传说新娘的床有灵气,睡睡可治百病。腰腿疼的睡过新娘的床后,立刻就会痊愈。

  除了请十七八岁的少男压床外,有的地方还讲究请四五岁的男孩儿压床,这是从延续子孙的角度来考虑的。这个压床的男孩儿与压轿的男孩儿一样,都是新娘婚后生育的象征。如果男孩儿在压床的时候,不小心尿在了新床上,这是吉利加吉利,人们更是欣喜异常。

压床的时间,各地不一。有的压一两天,有的要压到新婚后五六天。

 

吉祥聘礼:中国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征”,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等。

  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简代以鹿皮。崔駰的《婚礼文》中记载:“委禽奠雁,配以鹿皮。”《诗经.召南.野有死麋》中说:“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写的就是用野鹿向女孩子求婚的事。因为古代纳聘多执雁为礼,故送聘礼又叫“委禽”。当然,古代纳征也并非全用鸟兽为礼,象《卫风.氓》中所说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是以布为聘礼的例子。后来,纳征的礼仪越演越繁,成为六礼中礼仪最繁琐的过程之一。

  到了宋代,茶叶被列为聘礼中的重要礼物,几乎成为不可或缺之物。从此,民间即称送聘礼为"下茶"、"行茶礼"或"茶礼";女子受聘,谓之"吃茶"或"受茶";所谓"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洞房里的"合茶"。据宋胡纳《见闻录》载:"通常订婚,以茶为礼。故称乾宅致送坤宅之聘金曰'茶金',亦称'茶礼',又曰'代茶'。女家受聘曰'受茶'。"吴自牧《东京梦梁录·嫁娶》也谈到了宋代婚嫁中的用茶:"道日方行送聘之礼,且论聘礼,富家当备三金送之,……加以花茶、果物、团圆饼、羊酒等物,又送官会银铤,谓之'下财礼'。"吴自牧记载说,即使是贫穷人家,聘礼中茶饼也是少不了的,甚至连女家的回礼也多使用"茶饼果物"、"鹅酒茶饼"了。

    婚姻"六礼"后来经司马光、朱熹等人简化合并,但宋代盛行的茶礼却为元明清各代所承袭。明代香山(今广东中山市)人黄佐,字泰泉,晚年家居时撰成《泰泉乡礼》,书中记载:"近日纳采、纳徵者,止用细茶一盒,纳钗物其中,尤为简便,可以通行。"又云:"凡三等人户之下聘,用酒一埕、鹅二只、各布二匹、茶一盒。"反映了明代岭南一带茶礼的流行。

 

贴双喜:双喜字原不是字典中的字,它是宋代王安石在结婚时得到金榜题名的消息后,高兴的在大红纸上自创出的一个婚礼专用字。以后它的使用率非常高,几乎所有的婚礼场上都会有大量的红双喜字。

  传说当年王安石进京赶考,途径马员外的大门前,见到灯笼上面写着“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的半边招婚对联,不禁吟诵了几遍。他进京考试交卷很快,主考官想面试他一下,就指着门厅前的飞虎大旗说:“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没费一点劲就答上在路上见到的那半招婚对联,主考官赞叹不已。等他回家再走马家大门时,又主动对了“飞虎旗……”的对子被马家招为乘龙快婿,在他和马家小姐完婚的时候,金榜题名的通知又送到了,他喜出望外,乐不可支,遂拿起笔在大红纸上写了一个双喜字,意为“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从此后人的婚礼上也就少不了红双喜字了。

 

撒谷草:撒谷草的婚俗在古时唐、宋、元、明时代较为盛行。直到今日,已演变到向新娘的头上抛撒彩纸片,其意义和古时撒谷草大致相同。

    女子出阁时,要请一位福寿双全的人为她撒谷草,意在压“三煞”,即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为新郎新娘消灾驱邪。传说,新娘过门时“三煞”在门,轻则损伤长辈,重则殃及后代,所以,人们要用青羊、乌鸡、青牛爱吃的谷子、玉米、稻谷、黄豆以及各种草料多次抛洒,上轿时撒一次,花轿到男家时撒一次,下轿时撒一次,入了洞房还要撒一次。

    旧时,在河北部分地区,当新娘下轿拜堂时,一位手持五谷和干草的人,一边撒,一面念念有词:“一撒如花似锦,二撒金玉满堂,三撒咸亨庆会,四撒华阁兰堂,五撒夫命富贵,六撒永元吉昌,七撒安康祖寿,八撒子孙兴旺,九撒凶神远避,十撒夫禄祯祥。”据说撒谷草是为饲天鸡,撒谷草是为了喂青羊,免得他们出来伤人,使新郎新娘的长辈福寿安康,子孙万代兴旺。

    古老的仪式,久远的风俗,展示着人们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而今作为一种传说和文化被现代人传遗,尽管其中有些迷信的东西,但它有着浓厚庄重的华夏风采,这也是一种中国的特色吧!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安全安。马鞍:“鞍”“安”同声,取其“安全”持久之意。多放于入洞房门槛上,让新娘跨,暗示新娘跨马鞍,一世保安全。

 

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火盆:安排于大门口的一盆火,让新娘跨已往,寓意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传袋:旧时婚俗,新妇临门,男家以袋铺地,使新妇行其上进门。新妇走过的袋,又迅速传到前面铺在地上,叫传袋。袋与“代”谐音,取传宗接代的吉兆。唐代已有此风。白居易《和春深》诗:“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青衣传毡褥,锦绣一条斜。”这是富贵家以毡褥代替布袭。也有用席铺地的,叫传席。元陶宗仪《辍耕录·传席》:“今人家娶妇,舆轿迎至大门,则传席以入,弗令履地。”

    穿一身喜庆红袍的“新郎”,在众郎官的陪同下到新娘家迎娶“新娘”,首先拜见“岳父”、“岳母”;后念催妆诗,“新娘”方在伴娘及一位家中女性长辈的带领下走出来,牵巾而出;到了舞台,新娘开始“传袋”。传袋由一小伙子拿三条布袋轮流铺地,让新娘一步一步地踩在袋上,铺袋人则一袋接一袋地向前传去,直至走到舞台中央。在此过程中,赞礼念念有词地高喊:“传一袋,郎才女貌;传二袋,鸳鸯合好;传三袋,三星高照;传四袋,四喜如意……”贺喜众人随其赞词呼应喝彩。“传袋”后,一对“新人”还在游客的见证下,行三拜礼、掀盖头、行结发礼,整个仪式喜庆祥和,游客看得专心注目。

 

子孙包: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女儿出嫁时都有包“子孙包”的习俗,即将一些吉祥物包好送到婿家,企盼早生贵子、多子多福。这陪送“子孙包”的习俗各地和各地还不一样,江南地区讲究用青花布包袱,裹一条花被、一对枕头,内塞若干红鸡蛋,拿到男方以后众人争着抢包里的红鸡蛋,据说抢着蛋的人多子多福,新婚夫妇也会大吉大利,早生贵子。还有,南方有的地方陪送“子孙桶”在红马桶里装上红鸡蛋、喜糖、喜果到男家以后,由新娘拿出里面的红鸡蛋等送给主婚人,谓之“送子”,主婚人也从中拿出红鸡蛋等送给一对新人,祝福其子孙兴旺,金玉满堂。而河北大城一带有陪送“子孙馍”的习俗,女儿出嫁时,娘家按照女婿的岁数蒸出相同数量的馍头,放在大盘子里,摆成塔状,用红纸盖好送到婿家,往往送到新房后,盘子还没放稳,顶层的馍头就被人抢走了,据说吃了塔顶的馍,就会缺女有女,缺子有子,您说有意思吧?

    子孙包,观其名,就知事关生养这样的千秋万业。这是最重要的嫁妆之一.其实就是一条被子,打成行军包状。不过里边放着一件绣着百子(100个小孩)的缎面和一条新床单,最外面是一块青花布,上边再摆一棵万年青。打子孙包这么重要的工作,是在婚礼前一个晚上。

 

交杯酒: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节,在古代又称为“合卺(jǐn) ” (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嗽口),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

    据说,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唐代时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亦可以杯代替,到了宋代,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好合。清末时期,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如今的婚仪中,“按杯于床下”之礼已被革除,“攥金钱”则为“掷纸花”所代替,惟“交杯酒”之礼仪仍然实行。

    这种风俗在我国非常普遍,如在绍兴地区喝交杯酒时,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福气好的中年妇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给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几颗小汤圆,然后,斟上两盅花雕酒,分别给新婚夫妇各饮一口,再把这两盅酒混合,又分为两盅,取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让新郎新娘喝完后,并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外面围观的人群争抢。

    婚礼上的交擘酒:为表示夫妻相爱,在婚礼上夫妻各执一杯酒,手擘相交各饮一口。按民俗传统,交杯酒是在洞房内举行的,所以都把合卺与入洞房连在一起,但不管此俗的表现方式有何不同,其寓意与心态都是一致的,结永好、不分离的暗示对于新婚夫妻今后长期的婚姻生活都会产生影响。

 

分喜蛋:婚嫁或者生小孩用的喜蛋,“鸡”字也同“吉”字同音,按照传统,我们把鸡蛋煮熟,用红色颜料将

鸡蛋染成红色或者玫瑰红,在婚礼结束后,回礼给婚礼宾客的礼物中应该用两个红鸡蛋,叫做喜蛋。寓意新人红红火火添子添孙。新人生小孩后,将喜蛋向亲戚邻里分发,分发的范围往往极为广泛,一般的朋友与邻居也都要送到。凡被分到喜蛋的人家,不用问就知道,分喜蛋的人家添了子孙,于是便要纷纷前去祝贺。现在的一些商家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当代家庭大多锅具小,制作喜蛋条件有限的实际情况,专门加工制作了一些剥去蛋壳的鸡蛋,用真空包装的方法在外面套上一个印有大红喜字的塑料食品袋,在超市应时供应。一些年轻的夫妇生了孩子后,前去购买分送给亲朋好友。

 

撒帐:撒帐婚仪起源于汉朝。《事物原始》说:“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帐中共坐,欢饮之后,预戒宫人遥撒五色同心花果,帝与夫人以衣裾盛之,云得果多,得子多也。”将五色果撒向帐中,帐中的汉武帝与夫人以衣裾接往怀中,其意义在于感应五色果的生殖力量,以早生贵子。撒帐,则是以帐中婚床或帐中新婚夫妇为对象的,中心活动是将抛撒物撒向婚床,以使得新婚夫妇感应抛撒物的生殖力量而生子。

    此俗一直为后世沿用,后世撒帐的果子等物中常夹以铜钱。越到后世,撒帐祝福的内涵越是丰富,大有将一切有关新婚夫妇吉祥如意之事囊括其中的趋势。至少是从明朝开始,撒帐又配上了祝歌,称“撒帐歌”,以明示撒帐多种多样的祝福。但无论撒帐的祝福内容如何多样复杂,祝福生子却始终是撒帐的中心,其他一切祝福都是与这个中心相关联的。因为对新人生子的祝福,在过去始终是对婚姻的最美好的祝福。这从撒帐歌的内容也可看出。明朝《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快嘴李翠莲记》载有一首“撒帐歌”,从中也可了解明朝散帐礼仪所包

  含的意义:

  撒帐东,帘幕深围烛影红,佳气郁葱长不散,画堂日日是春风。

  撒帐西,锦带流苏四角垂,揭开便见(女亘)娥面,输却仙郎捉带枝。

  撒帐南,好合情怀乐且耽,凉月好风庭户爽,双双乡带佩宜男。

  撒帐北,津津一点眉间色,芙蓉帐暖度春宵,月娥苦邀蟾宫客。

  撒帐上,交颈鸳鸯成两两,从今好梦叶维熊,行见珠(虫宾)来入掌。

  撒帐中,一双月里玉芙蓉,恍若今宵遇神女,戏云簇拥下巫峰。

  撒帐下,见说黄金光照社,今宵吉梦便相随,来岁生男定声价。

  撒帐前,沉沉非雾亦非烟,香里金虬相隐快,文箫金遇彩鸾仙。

  撒帐后,夫妇和谐长保守,从来夫唱妇相随,莫作河东狮子吼。

  撒帐歌是配合仪式唱的,每一段歌配合着一个方向的抛撒仪式。撒帐歌具有规定抛撒程序的作用,唱完所有的歌,便完成了抛撒仪式。完整定型的撒帐仪式,应是歌与动作的有机组合。由于有了歌的配合,撒帐的祝福意义也更加明朗化了。从上引撒帐歌来看,撒帐尽管包含了多种祝福意义,但主题仍是祝子。

 

闹洞房:闹洞房不但喜家高兴,闹洞房的亲朋好友,也乐得借机喧腾一番,使出各类新招数,让新郎新娘“坐困愁城”哭笑不得。闹洞房驱邪的风俗南北各地均有。新人入洞房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新郎前一晚就须睡在洞房,事先请两名女童手执红烛将新房内照一遍;天津人则请吹打班子在新房内吹打,以求吉利。新人入房后,驱房内邪气依然十分重要。诸如在东涨,新郎进屋后要象征性地向新房四角各射一箭,或手执单刀朝每个角落虚砍一刀,并歌曰:“一砍妖,二砍怪,三砍魔鬼坏脑袋,四砍丧神快离开,笑看麒麟送子来。”更普遍的习俗是在新房内置长明灯。所谓“洞房花烛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有学者研究说,“听房”习俗,实质上也是防鬼怪进入洞房的一种保护措施。

 

坐福:属于北方婚俗文化。便要坐帐,也叫“坐福”。所谓“坐福”,实际上是“坐斧”。“斧”字谐音“福”。事前将一把新斧子置于婚床或炕上的被褥之下,闹洞房时新娘就坐在被褥上面。“坐福”寓意坐享幸福。安排新郎新娘上炕(床),坐在新被褥上,因被褥底下放着斧头,人们因此叫这个风俗为坐福。坐福那一阵时间里,新郎的姑姑或姨,用盘子端着点心和甜饮料上炕(床),用筷子夹起点心,分别喂小两口各吃一块,再侍候小两口喝交杯酒,交杯以后,坐福仪式也告结束。

 

同心结:中国古老而寓意深长的花结,取“永结同心”之意。制作方法拉、穿、压等,起源于古代婚嫁习俗。同心结是一种古老而寓意深长的花结。由于其两结相连的特点,常被用来象征男女间的爱情,取“永结同心”之意。 同心结由于其“永结同心”的含义,常常在婚礼中被使用。

 

压腰、添箱:在河北一带的农村,在新郎、新娘举办婚礼的前几天,亲朋好友、乡里乡亲纷纷赶来祝贺,并送来喜钱称“道喜”。这道喜对于男方来说叫“压腰”,对于女方来说叫“添箱”。送喜钱要用红纸包着直接送到新郎、新娘手中,并同时说些祝贺的吉祥话,这种习俗是由古代沿袭而来。过去老百姓穷,办不起喜事,亲朋好友、街坊四邻就纷纷援助,钱可多可少,以表心意。这种习俗发展到今,其寓意就不同了,人们为新郎“压腰”是寓意新郎从此财源茂盛、腰缠万贯;为新娘“添箱”是让新娘出嫁之后能“衣满柜”、“银满箱”,富贵荣华、美满幸福。

 

挂门帘:汉族民间婚姻风俗。流行于河北部分地区。传说门帘是王昭君出塞时向汉武帝要的嫁妆之一。后人仿效,相沿成俗。结婚日,新郎新娘进新房后,新娘的弟弟拿出一条门帘挂在新房的门上。门帘多是红色或粉红色帘上乡鸳鸯红水或秀山奇峰。男家用红纸包钱送新娘的弟弟,称“送喜钱”。

 

四、生养吉祥俗

 

催生:孕妇分娩前,娘家人要送小孩子的衣服、鞋袜、帽子、项圈、手镯和食品之类物品到女儿的婆家,这种行为谓之“催生”。

踩生:婴儿出生时,有人家专门请聪明伶俐的男孩走进产房去探视婴儿,称之为“踩生”。有时也有不经意进入产房的男人,也被当作是踩生的人。一般来说,婴儿出生后,第一个外人(家庭成员之外的人)进入他的家门,就叫做“踩生人”。不少人都认为踩生人有哪种性情,婴儿长大以后也会有哪种性情。因此,乡间一些性情不好,形象欠佳而又心地善良,并有自知之明的人,一般都注意不往将有孕妇临盆的人家串门子,以免不小心踩了生,主人家不高兴。而且,一般人也都不太愿意踩生,因为产妇的血污气没有消散干净,闯进这样的地方会有“晦气”,要招灾惹祸。因此,有生人踩生之后,从道义上出发,主人要如实告诉踩生人,感谢他,把烧红的石头丢进装了酒或醋的盆子里捧到他面前,让白色的酒精蒸气去驱除他周身的“晦气”,还要招待他一顿丰盛的酒饭。在踩生人回敬一些祝福婴儿健康成长的话后,主人要热情邀他作婴儿“三朝礼”宴席的座上佳宾。

报喜:婴儿出生后,送喜信到外婆家,称之为“报喜”。报喜时要送红蛋,一般要成单(分为3、5、9、13等等),而有的地方的娘家,要回红绿布加上鸭蛋,表示“压子”,旧时一般生女孩是不报喜的,也不送红蛋的。现在情况不同了,有人家生女孩也开始送红蛋。

 

三朝:过去孕妇生产一般不去医院,农村多请“接生婆”(有地方称“收生婆”、“老娘婆”)接生,为婴儿洗澡。婴儿出生,除馈赠红蛋外,主家还要办三朝饭请客,阜宁一带还要吃“三朝面”或“改污(读-an)酒”。上桌的客人除接生婆外,还有送“月子礼”的亲友。至于左邻右舍和踩生的人一般是请他们吃糯米稀饭,称这为“吃毛米粥”。
    婴儿诞生后三日,称之为“三朝”,各民族都把这天当作人生的大庆日子,亲朋好友要携带送给婴儿的衣、帽、鞋、袜和送给主人家的酒肉、红包登门祝贺,外婆家则要特别加送一篮子红蛋(鸡蛋上涂上红色颜料)和孩子睡的摇窝、坐栏,孩子佩戴的“护身符”、“长命锁”等。
    “三朝”日,是主人家最忙碌的一天。除了迎宾待客之外,一般还要做好下述几件大事:一、“洗三”。婴儿三日后,必为之净洗,谓之洗三朝,置红鸡蛋于床前,使产妇焚香祷告,谓之拜床公床母,若产妇有病,令洗婆代拜。有些地方洗儿时,浴盆中放喜蛋、金银饰物等。洗毕,有的取蛋在婴儿额角擦一擦,认为可以免疮疖。用金银饰者,认为可以镇其惊。洗后,取父一只鞋,用碎缸片一块,肉骨头一根与婴儿一起称,叫做“上秤”。喻长大后有刚骨,事事称心。有的则以两条红带分别系上婴儿的双手,认为可以使小儿安静,不致胡作非为。在乡下,有些地方的“洗三”由婴儿的外祖母主持。外祖母在给外孙或外孙女洗三时,要说一些例行的祝颂词。例如:往洗盆里添冷水时,老太太边搅着水,试着水温,边念叨着“长流水,水流长,聪明伶俐好儿郎……。”往盆里添完东西后,又用棒槌在盆里边搅边念道:“一搅二搅三搅,哥哥领着弟弟(妹妹)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稀哩唿噜都来了。”在洗澡时则念叨:“先洗头,做王侯;后洗腰,一辈要比一辈高;洗脸蛋,做知县;洗* 沟,做知州!”洗完给小儿梳胎毛时,又念:“三梳子,两拢子,长大置个红顶子;左描周,右打蟋,日后奔个好前程。”梳完头,拿起一根葱在小孩头上打三下,边打边说:“一打聪明,二打伶俐,三打邪魔。”经过这些程序,才算是仪礼完成。如今,很多地方的“洗三”没有这样繁琐,只是象征性的给婴儿洗个澡,如果是寒冷季节,也有连洗澡都免了。

 

满月礼: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之为“满月”,亲友在这一个月内来看望,这时所送的礼品,则被称之为“月子礼”。过去农村中多送馓子、红糖、鱼肉,贫困人家有时连烧饼也送。一般是四至六样,俗称“四式礼”或“六式礼”。满月时置酒席答谢送月子礼者,称之为“满月酒”。满月后,产妇则可以带婴儿回娘家(或者外婆家派人来带),此谓“晾尿汪”(有地方叫“晾尿斑”)。外婆家通常要送“满月锁”,有些地方的婴儿在去外婆家的时候要在鼻尖上涂上一个小黑点,在回家时把黑点再改成小红点,俗语说:“黑罩狗子来,红罩狗子去”,寓意是黑点点改成大红面子好养。

满月逛街:婴儿出生满一个月时,产妇也该出月了。因此,许多地方都要庆贺。舅舅会特意找一辆小驴车将母子接回外婆家,外婆或舅舅会抱着孩子到街上或邻居家里走一走,街坊们会赠给孩子一些小礼物,亲友一般也要来祝贺送礼。满月游走是流行于广西靖西等地的壮族及一些汉族地区的为婴儿祈求吉祥的活动。婴儿满月,外婆家的亲友带上婴儿的衣帽鞋祙,壮锦背带等物品到婴儿家庆贺,婴儿家用糕点款待,并同吃水圆,取家庭和睦、生活甜美之意。还要请一少女用新的壮锦背带背婴儿逛街。
    出门时,少女命把雨伞,表示婴儿长大后有胆有识,走南闯北,风雨无阻;同时,在小儿怀中放几张纸或书,表示日后小孩能读书知礼,另外还要为小孩放几根小葱表示孩子聪明能干。

满月剃胎发: 满月时,孩子一般要剃胎发。剃头时额头要留“聪明发”,脑后要蓄“撑根长”,剃下的胎发用红纸包好后放在大门顶上,意谓步步登高;有的则是搓成圆团,用彩线缠好,挂在床头避邪。

 

过百岁:是婴儿出生后的第100天,举行庆祝仪式,预祝婴儿无病无灾、长命百岁。这种习俗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盛行。是日,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被请来参加宴会。来宾自然也要携带礼物,还要给婴儿红包儿(礼钱)。特别是婴儿姥姥家,除送衣物外,长命锁是必不可少的贺礼。此外,还要订做100个寿桃,装两个捧盒与另外一棒盒寿面、一捧盒肉或其它食物派人挑送到外孙(女)家。

 

百家衣:穿“百岁衣”是“过百岁”的另一道风景。它又称“百家衣”、“百衲衣”,是用各种颜色的碎布块缝制而成的,形状很像僧衲。这些布料不一定非得从百户人家讨得,只是要求所敛布头的人家越多越好,布的颜色越杂越佳。花布中唯有紫色最难讨换,因为“紫”的谐音为“子”,人们不愿把子送人,所以只有到孤寡老人家才能讨来:人家那也是为了行善积德才出手的。[1]?

 

乳名祈吉:婴儿出生后三天,家长要举行传统的庆祝仪式,并设宴招待前来道贺的亲友。庆典举行之前,一般要给孩子起好名字。给孩子起名,在过去是父亲的专利,现在一般由父母共同商定。孩子的名字一般既有乳名,又有大名(学名),大名家长自己起,乳名可以由家长出面请长辈或有名望的人起,据说这样能得到长者的庇护。也有的家长只给孩子起一个乳名。

 

拈周:就是民俗中所沿袭的“抓周礼”,是周岁中的主要礼仪。它源于原始人对征兆的信仰,是一种预卜幼儿前途和职业的礼仪。“抓周”是将各种玩具和生活用品陈列于小孩面前,督其抓取,由此卜定其日后前途、志向和兴趣。抓周礼至今仍然盛行于各地,虽然其中占卜的迷信成份少了,但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俗活动,它仍带有一定的纪念性质。有的地方在孩子满周岁那一天,将各个行业的人们常用的代表性的器具放在桌子上,给孩子梳洗完毕,穿上新衣,抱至桌前,任其随意抓取。若抓取的是笔,则说将来是文人;若抓取的是算盘,则说将来是商人;若抓取的是农具之类,则说将来是农民。有的地方在抓周前先放一本书在孩子的枕头下面,强调孩子无论将来干什么,先要读书认字;然后将花、布、钱、笔和泥土之类摆在孩子面前,听凭孩子去抓。人们都期望孩子抓取书籍,若抓到了,宾主必然欢声雷动,认为这孩子将来必然学有所成。还有的地方在所放物件中加入泥制的印信或朝珠,若孩子抓取了此物,便证明他长大了能够做官,亲朋好友都喜形于色,另有许多祝贺的话献上。抓周礼毕,孩子的父母照例要设宴招待来宾,感谢他们对孩子的关怀。

 

摸椿·送椿:在阜宁民间,旧时有一种摸椿和送椿的习俗。据说此风俗已经有了1000多年的时间了。传说过去有一个读书的人,品行正,学问好,就是长得一脸大胡子没能入仕。后来他索性不考了,就在乡下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家长和孩子们很尊敬他,学生长大结婚,都请他坐首席,有的家长还请他当主婚人。有一次,他主持过婚礼后,摸着胡子说:“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你们日后幸福,家庭发达,新郎栽椿树,新娘栽槐树!”这确实是从没有过的新花样,众人听了先是一愣,但是为了图个吉祥,也不好不答应。亲友中有个聪明的人忽然悟出了其中的奥秘:椿树的“椿”谓“春”,望春旺发,槐树的“槐”是“怀”(孕)的谐音,进门见喜,岂不美哉?众人同声叫好!于是,椿树和槐树便成了盼子的象征。
    后来,遇到婚后多年不育的夫妇,亲友们为了祝福他们早生贵子,便想出了摸桩与送椿的点子,在每年春节期间,亲友们预先找一户人丁兴旺的农家,暗中派人到这家的牛栅中拔取一根拴牛的木桩,这叫摸桩,也叫摸椿。用红布将木桩包好,在农历二月初三的晚上,相邀一群人敲锣打鼓,将红布包着的木桩送往未生孩子的这家,叫做送椿。这家人知道有人送桩来了,便欢天喜地开门迎椿,并且立即点烛烧香,燃放爆竹,并将“椿”放到床上,然后招待来人吃枣子茶,取其早生贵子之意。

 

亲:过去,民间缺医少药,孩子生下来之后,夭折的很多,人民群众深以为忧。小孩一有病痛,就认为是子女命不好,八字不佳。为了免灾除祸,就去拜人、拜物、拜神以求吉祥,祈祷福寿,叫做“认干亲”,俗称“拜干爹干娘”。拜干爹妈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上门认干爹娘、寄拜过路者、求乞妇、拜干娘、拜干爷等。
    上门认干爹娘一般由父母领着子女,携带礼物至选好议定的受寄之家。入门后先祭干爹妈的祖先,再向干爹妈献礼,礼物一般是猪肘子一个、鲜鱼一对、酒两瓶,也有加上鸡、鹅的。干爹妈要为受寄的子女代取名字,改从己姓,列入子女的排行。有的则以金银锁片等物,置于书写着为干儿干女所取名字的纸上送给寄父母,或送衣帽鞋袜等物。承寄之后,两家便成了干亲,每逢节庆或干爹妈生辰,干儿女要给干爹妈送礼,除夕则送午饭及岁烛一对,干爹妈则答以压岁钱及糖果等,通常是三年为满;也有的因为相处融洽,终生来往,甚至干爹妈去世后,干兄弟姐妹依然相认相亲。
    拜亲仪式结束后,干妈给孩子戴上长命锁,以后使用干爹干妈送给的碗筷吃饭,意思是吃干爹干妈的饭,托干爹干妈的福,健康长寿。长命锁一般是用白银制作的,也有用金或铜做成的。用料的贵贱取决于孩子父母的经济状况。长命锁有的两面铸字,有的单面铸字。所铸之字,不外乎“长命百岁”、“富贵安乐”、“富贵双全”之类的词语。它一般是家长出资以干爹干娘的名义定制,也有的确实是干爹妈赠送的。如果能募化百家,全资定做,制成真正的百家锁,能够得到百家的福佑,那就更是十分珍贵的了。

 

百家饭:一说是父母抱着初生的小孩,到朋友、邻居家里吃东西,而且吃的家数很多,故称“百家饭”。另一说是幼儿若长期体弱多病不愈,家人即用红布缝制一个大口袋,由父母或亲人,拿着口袋向邻居挨门乞讨,用讨来的一百家粮食,煮饭喂病孩。民间认为这样可以消除病害,使小孩身体健壮。

 

拴娃娃:是北方一种古老的生育习俗,也叫做“抢娃娃”

  在天津,现设在天后宫内民俗博物馆的民间习俗展室中还陈列着当年的“娃娃大哥”和“娃娃大爷”。它的形成与专以求子、保子为主题的天后崇拜有关。天后宫的道士们准备了大量的泥娃娃,均是手艺人所塑,一个个活泼俊俏,神态各异。凡来求子的妇女在许愿供奉之后,来到“娃娃山”,相中哪个小泥娃,就用一根红绒绳系在脖颈上,偷偷带回家中,据说半夜便可投胎,十分灵验。天津的民间唱本《拴娃娃》中具体描述了刘二姐拴娃娃的过程和心理:“刘家二姐闷坐鼓楼,手托香腮一阵好发愁,思想起来过门六个月,夫妻和和美美度春秋。常言道,草留根,人留后,到老无儿事事忧,听人说送子娘娘有灵验,何不去娘娘宫里把头叩……二姐来到娃娃山里头,有群小孩推牌九,有群小孩打跟头,歪毛、淘气生来俊秀,个个都让二姐爱不够,二姐上前把个娃娃捧在手,先叫儿啊又叫肉,你只管跟妈往家走,吃喝穿戴全济你,甭问咱家底厚不厚,儿呀儿,肉呀肉,你三更半夜把胎投!”如果以后真生了个儿子,这个泥娃就被尊为大哥,生的小孩叫老二,因此天津排行第二的人特别多。随着岁月的流逝,还要到泥人铺里去“洗娃娃”,所谓“洗”,就是由手艺人上泥娃改塑为“娃娃大哥”甚至“娃娃大爷”,给它添个眼镜、毡帽、胡须、长袍马褂等。

  山东胶东有的地方到土地庙去抢娃娃,娃娃是纸扎的,更多的地方是拴泥塑的娃娃。山东聊城有娘娘庙、观音庙,案前也有许多泥娃娃,或坐,或爬,或跳舞状。皆男性,有“小鸡儿”(男根)。不育妇女来求子时,选一个“好看”的泥娃娃,以红线拴住脖子,“随即把娃娃的‘小鸡’掐下来,带回家喝口水把它吃下,这便认为把娃娃给拴来了。如果从此怀了孕生下孩子,便说是蒙菩萨奶奶赐给的。”

  河南淮阳三月三时,已婚未育妇女要在庙会上买几件泥娃娃,供在人祖奶奶(女娲)像前,或者挂在人祖奶奶身上,称‘拴娃娃’。认为这样妇女生的孩子才健康。

  河北张家口有一个乞儿山,供有娘娘神,不育妇女在春天求子时,也要从山上讨一、两个泥或磁娃娃。”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五引安徽《寿春岁时纪》云:“三月十五日,烧四顶山香,山在八公山东北,离城厢约七里余,山上有庙宇数十间,塑女神曰碧霞天(元)君,俗呼为泰山奶奶。奶奶殿侧有一殿,亦塑一女神,俗呼曰‘送子娘娘’。庙祝多买泥孩置佛座上,供人抱取,使香火道人守之,凡见抱取泥孩者,必向之索钱,谓之‘喜钱’。抱泥孩者,谓之‘偷子’。若偷子之人果以神助者而子,则须更买泥孩,为之披红挂彩,鼓乐而送之原处,谓之‘还子’。”值得注意的是,民俗中的求子风俗,早已进入了戏曲。

  民国《续安阳县志》记载一首题为《拴娃娃》的民歌:“一个大姐三十九,十月十五(嫁期也)有盼头。手拿金缕线,走到娃娃殿,进去娃娃殿,先拴娃娃头。孩儿啦孩儿,随娘走,咱住东庄大西头。高门台,起门楼,门东边狼牙村,门西边流水沟,一个狂犬不下口。你娘住的三间堂楼上,鸳鸯席子鸳鸯炕,你爹枕的兔儿龙吃草,你娘枕的狮子滚绣球。烧饼麻糖尽孩儿吃,羊肉包的顺嘴流;铃儿八仙帽,还有大虎头。”(注48)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显而易见的。

    拴娃娃,也称拴喜,拴孩,抱孩子,是非常普遍的求子方式。拴娃娃一般都去庙观中主管生育的神灵前。这些主管生育的神灵前通常摆放有各式各样的泥娃娃,供人们拴抱。泰山上的碧霞元君是人们普遍信奉的送生娘娘,每年去祈子、还愿的人络绎不绝。这里的祈孕求子仪式通常由庙中的道士主持。祈孕求子者在神案上先取一个泥娃娃交给道士,道士祈祷一番后,用红线系着铜钱拴在娃娃的脖子上。此后,再拿着娃娃用铜钱去敲神前的铜磬,为孩子起个名字。祈子者将娃娃带回家后,藏在卧室的某个地方,据说这样不久就能怀孕了。在山东临清,婚后二三年内不生孩子的妇女,往往在四月八日到当地的奶奶庙中给送生奶奶跪经,然后将相中的泥娃娃用红线拴住脖子,口中念着“有福的小子跟娘来,没福的小子坐庙台,姑家姥家都不去,跟着亲娘回家来”,用红包袱把娃娃包好,抱回家放到炕头上的墙窝子里,一天三顿地供应水饭。

 

拜送子神:各路送子神

(1)传说中多子床神是周文王夫妇,因其有百子。
(2)张仙乃风流美男,左手张弓,右手执弹,弹丸
         为“诞子”之意。
(3)观音乃佛国菩萨在华夏安家,民间为其加上一项
       “送子”功能,称送子观音。
(4)即顺天圣母乃催生护幼之神。
(5)民神中子孙娘娘最多,约二.三十位,供奉最多的有九位,她们是:
       天仙圣母永佑碧霞元君;
       眼光圣母慧照明目元君;
       子孙圣母育德广嗣元君;
       痘疹圣母立疏隐形元君;
       斑疹圣母保佑和慈元君;
       送生圣母喜庆保产元君;
       催生圣母顺度保幼元君;
       乳母圣母哺婴养幼元君;
       引蒙圣母通颖导幼元君。

 

偷瓜送子:贵州省不少地方,流行“偷瓜送子”习俗。要是谁家不生小孩,村里好心的小伙便在中秋这天趁着明亮的月光,来到地里,偷摘一个大冬瓜,刻画出小孩的模样,再把准备好的小孩衣服套上,用竹篮装好后敲锣打鼓抬到这户人家,受瓜人在招待客人后,将瓜放在床上与妻伴睡一夜,第二天将冬瓜煮熟进食,要是以后怀了孕,受瓜人得好好感谢这群小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子”是一个永恒的母题,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中秋求子的习俗主要表现为“照月得子”和“偷瓜得子”。中秋之夜,久婚不孕的妇女可在月行中天之际,独自坐在庭院中,让月光照耀自己。人们相信,不久,不孕的妇女就会怀孕。偷瓜得子的方法是,中秋之夜,无子的妇女可到别人的菜园中偷一个冬瓜,并在冬瓜上插一个红辣椒。无子的妇女便可喜得贵子。在我们湖南则是偷南瓜,中秋节晚上,趁主人赏月不在屋时,要好的邻居就秘密地为他送子。送子的人必须是已经有儿女的人。他们先选中村里最恶的一户人家,从园中偷只大南瓜,在瓜上画娃娃的面目,再用一节五寸长的小竹管插入冬瓜腹内,顺着竹管往里灌水,直到灌满为止。送子人将南瓜藏在主人的被窝中,等主人回房睡觉时用手拉被,南瓜娃娃一动,水便顺着竹管流了出来,就像小孩尿床一样。而丢瓜的人家一早起来便骂,据说,骂得越凶,将来生的娃娃越健壮。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儿女,便要儿女拜送子的人"干爹"、"干妈"。

 

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在中国广大农村,传统的元宵节热闹非凡,元宵节有以灯祈子的习俗。晋北有摆灯山的习俗,即有灯盏摆字。元宵之夜,千百盏灯火红通亮,似银河,像流水,摆出了“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人口平安”等吉祥语。当正月十六日晚上,千百盏灯熄灭的时候,只剩下的一盏叫做“子孙灯”。“子孙灯”被求子者虔诚地端回家后,供在灶神前,再添足油,求子夫妇要轮流守护整整一个晚上,不得让灯熄灭,果然生了儿子,还要举行还灯仪式。

 

麒麟送子:是我国古时候祈子法的一种。传说中麒麟是仁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们带来子嗣。晋王嘉《拾遗记》。中描述,孔子诞生之前,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院。这个典故成为“麒麟送子”的来源。  麒麟如何能送子呢?《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及纸龙好,能做麒麟送子来。”不能生育的妇女,每于龙灯到家时,以龙身围绕自身一次,又将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绕一周,谓之“麒麟送子”。麒麟送子还有是一群人举着纸扎的麒麟挨户送子,不孕的妇女拔下麒麟的几根胡须,缠在筷子藏于床下,据说可以得子。武强年画《麒麟送子》,属于童兽门神。古籍上说:孔子生见麟吐玉书。故民间有麒麟送子之说。此图所绘二天仙乘麒麟,手持“莲” “笙”,送子而来,祝生贵子,寓意吉祥。常用来装饰新婚洞房或贴于年轻夫妇房门之上。

 

押子:又称“压子”,音谐“压枝”,也是一种普遍的祈子仪式。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不孕妇女或其亲友家人在有庙会的山林中,将一块石头放在柏树或松树的枝杈上。松柏四季常青,又多结子,石头则坚硬如玉,因此人们相信将石头放在它们的树枝间,就会有弄璋之喜。今天您若有兴趣到泰山前后的斗母宫、碧霞祠或者济南的灵岩寺去游玩,不用特别注意就定能发现它们周围的松树或柏树几乎棵棵上面都夹有石头,有的大石头上面叠压小石头,达四五层之多,活像一座小宝塔;还有不少石头竞长到树木中去了。所有这些都是“押子”这一仪式造成的结果。

 

打子:这种习俗在江苏泰兴的某些农村地区时有流传。每年正月十五清晨,村里结婚两年未孕的女子会被村人拖出大门,绕着粪坑前拉后推地跑,村人边跑边用扫帚、木棍和竹条等抽打女子,往往把人打得浑身青紫,直到丈夫看不下去了,将香烟、糖果撒给众人,才肯罢手。如果次年仍未怀孕,就要加倍抽打。类似的做法在福建闽侯也有流传,叫做“拍喜”。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乡民娶妇,至次年正月十五,亲邻持竹杖觅新妇打之,谓之‘拍喜’。随拍随问日:‘新娘有喜未?’应日‘有’,则挟竹再往他家。设畏羞或倔强不答,则连打连问以逼之,必使答应而后已。妇呼号痛苦,至于身无完肤不恤也。如未经受胎,则后此届期,仍不能免,生子后方脱此厄。故每当元宵节,举乡奔走若狂,竹枝纵横,与火把灯球相挤。”据一些学者研究,这种习俗来源于一种信仰即认为妇女不孕是因为身上有邪祟作怪,人们认为只有用打的方式驱除邪祟,才能怀孕生子。另外,人们把“棒打出孝子”与“棒打出小子”相谐,也对这一习俗的形成和流传起了一定作用。

 

摸子:比较常见的就是摸门钉了。旧时北京,妇女在上元之夜摸正阳门上的铜钉,以求添丁生男;扬州妇女也摸城门上的门钉求子;南京妇女则在中秋之夜摸长乐渡玄帝庙上的铁老鸦杆。在山东滨州市博兴县,至今仍有摸石头、砖头的做法。大年三十的晚上,婚后不育人家里的两个老人,带上自己用的竹耙子到村头的大路边,用竹耙子在路边耧。其中一个边耧边说:“白闺女,黑小子,都来俺家吃饺子。来了没有?”另外一个人便说:“来了。”如此连说三遍。最后在竹耙子耧过的地方摸一块石头、砖头,或者土块。如果摸到的是石头、砖头,便预示会生一个男孩;如果摸到土块,便预示着会生一个女孩。来去都不能回头,遇上人也不能说话。回到家,把摸回来的石头、砖块或土块放在儿媳的被窝里。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早晨,儿媳不能起床。等老人把饺子煮好了,由儿子送给媳妇,媳妇在被窝里吃完,才能起床。

 

开缝:分娩中和分娩后民间还有许多的俗信。比如,过去生孩子,不像现在要到医院里,并有专职的大夫和护士接生。临产时,就请接生婆或称稳婆到产房来。要是顺产还好,怕的就是难产,产妇和孩子都可能因此丧生。遇到难产时,有些地方要举行开缝仪式。因为人们认为生孩子时,产妇的骨缝都要开开,难产是由于产妇的骨缝没开,所以要帮她打开才行。于是就当着产妇的面,将产房中所有能打开的物件如抽屉、屋门等都打开个缝,认为这样产妇的骨缝就能打开了,孩子也能顺利产出了。孩子一旦出生,产房就要挂出标记来。

 

送粥米:已婚女子分娩,第五天或第七天(县城一带忌七日)娘家备米、面、鸡蛋等食品和一块衣料前往抚慰,称“送粥米”。

 送粥米也叫“送月米”。一般男孩出生后20天,女孩18天,并要定双日子,假如赶着算逢单日,也要错开,提前或拖后1天。姥姥必前往,姥姥不在,由舅母替代,还有舅舅。舅舅大都充当姥姥的脚力,脚力人数根据送去东西多少而定,东西多少根据自家的经济状况,和平常与亲邻交往情况而不同。亲邻送的东西多,粥米也较丰厚。20世纪80年代后,大都用拖拉机或三轮车前往,同去的还有出嫁的姐、妹、姨、姑等。东西要有米、白面、挂面、鸡蛋、红糖等,只有鸡蛋要单数,其余要双数。另外还要送几块色彩鲜艳的布料,每块3~4尺不等,给婴儿作穿衣用。有的给男婴儿缝制虎头枕。装满后,上边用彩布蒙住,用红攀鞋带子扎紧。另外带1只红色公鸡和1只母鸡,鸡脖子上系红布,红关绳拴住母鸡,女婴留下公鸡,男婴留下母鸡。留下的鸡以后出售可换回布料给婴儿做衣裳。回去的鸡,放开继续喂着。

 

开奶:通过按摩、饮食、药膳等方法使之通畅的过程叫做开奶。简而言之,“开奶”,就是新生儿降临人间以后开始的第一次喂奶。以前,在开奶前总

是要先喂一些糖水,民间称之为“开路奶”。

 

长命锁: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中国孩子的护身符也丰富多彩,美不胜收。就质地来说,民间认为金银铜铁锡等金属制品都有一定的消灾避邪的功用。最为常见的是小孩身上佩戴宝锁。佩戴宝锁的习俗流传至今,但是传统的宝锁叫百家锁,是小孩的家人挨家挨户乞讨一文钱,然后把这些钱化掉,铸成一把锁,戴在孩子的脖子上。也有的想省些事,把自家的钱与和尚或者乞丐乞讨来的钱相换,也取百家之意,意思是借百家的福寿来保全孩子的寿命。讲究的护身符和长命锁用银做,没钱的人家用一条线穿上一铜钱,也叫“长命锁”。

 

五、生活吉祥俗

 

四喜丸子:是指福、禄、寿、喜,而丸子又代表团团圆圆。逢有重大喜庆之事,宴席上那是必备这道四喜丸子,而且是主打菜式。大概也是这菜名取得好,喜庆吉祥,现如今谁不喜欢讨个彩头!是取其吉祥之意。这是一道淮扬名菜,有肥有瘦的肉红润油亮,配上翠绿青菜掩映,鲜艳的色彩加上扑鼻的香味,光看就引动食欲,醇香味浓的肉块与汁液,是令人无法抵挡的顶级美味。这四喜丸子菜名的由来据是这样的:相传,四喜丸子创制于唐朝。有一年朝廷开科考试,各地学子纷纷涌至京城,其中就有张九龄。结果出来,衣着寒酸的张九龄中得头榜,皇帝赏识张九龄的才智,便将他招为驸马。当时张九龄的家乡正遭水灾,父母背井离乡,不知音信。举行婚礼那天,张九龄正巧得知父母的下落,便派人将父母接到京城。喜上加喜,张九龄让厨师烹制一道吉祥的菜肴,以示庆贺。菜端上来一看,是四个炸透蒸熟并浇以汤汁的大丸子。张九龄询问菜的含意,聪明的厨师答道:“此菜为‘四圆’。一喜,老爷头榜题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乘龙快婿;四喜,合家团圆。”张九龄听了哈哈大笑,连连称赞,说:“‘四圆’不如‘四喜’响亮好听,干脆叫它‘四喜丸’吧。”从那以后,逢有结婚等重大喜庆之事,宴席上必备此菜。

南北名菜:“龙风呈样”、“全家福”、“八仙过海”、“吉庆有余”、“五福临门”、“三阳开泰”、“团团圆圆”、“年年有余”、“鸿运当头”等一道道别具风格的传统名菜,就其象征性的菜名,就能看出寓意着合家平安、合家团聚、美满幸福、吉祥如意。

发菜:典故与传说:相传唐代长安商人王元宝嗜好吃发菜,每餐都让家厨做一盘发菜佐食。后来王元宝成为国中巨富,许多商人以为王元宝是吃了发菜才发财致富的,所以大家纷纷模仿他也吃发菜,致使发菜身价百倍。以后厨师便特意将发菜做成金钱形状而称为"酿金钱发菜",寓意发财致富而流传至今。
  

吃元宝、食福:吃水饺也可以吃得到祝福,饱足福气的元宝造型,一颗颗用手工包出的美味,实在可爱的造型水饺,蕴含是无限的祝福与用心。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有福气。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

龙凤饼:是川式糖皮糕点,通常在中秋、春节生产,人们在婚娶寿庆大事时,也订做龙凤饼,或称喜饼、寿饼(寿饼还有特定的样式)。本品形制特大,花纹图案有龙有凤(或喜字、寿字),配以花草虫鱼,丰富多姿。工艺要求高,质量好,富有传统的地方色彩。

 

寿面民间有生日寿面的习俗,其由来可有漫长的历史了。这个习俗源于西汉年间。

  相传,汉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术。一天与众大臣聊天,说到人的寿命长短时,汉武帝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1寸长,就可以活到100岁。”坐在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东方朔听后就大笑了起来,众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对皇帝无礼。汉武帝问他笑什么,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岁,人中1寸长,彭祖活了800岁,他的人中就长8寸,那他的脸有多长啊。”众人闻之也大笑起来,看来想长寿,靠脸长长点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个变通的办法表达一下自己长寿的愿望。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地,这种做法又演化为生日(节日)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长寿面”一般来说,长寿面整碗只有一根面条。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吉祥面花:最有意思的是在蒸馒头时,还要摆面人(面花),手巧的人把面捏成吉祥物,品种多了去了,有象征夫妻恩爱的“龙凤呈祥”、“对鸳鸯”,有象征连生贵子的“麒麟送子”、“鲤鱼钻莲”,有象征长命百岁的“长命锁”、“十二属相”。有象征“福、禄、吉、祥”的蝙蝠、花鹿,有象征福寿绵长的“九连环”、“如意”,有象征富有的“蛇盘兔”,真是花样繁多。那面花捏的活灵活现,孩子们在街上拿着舍不得吃,互相比着看谁家捏得好,那气氛显得那么的生气勃勃,红红火火,在村里呈现出一片过新年的景象。那时候虽然不富裕,但这年却过得有滋有味。(这蒸面花,不但过年蒸,要是谁家娶媳妇,那蒸得花样更多,面花为婚宴增添着喜庆和祥和)。

    看来面花虽是厨艺中的工艺品,但它寓意着人们追求吉祥、追求幸福、追求长寿、追求平安的强烈愿望,这就是老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生活和依托。现如今,蒸面花在城里是少而又少了,人们看见的面花只有到百工坊去看“面人张”的精巧工艺了……。

 

汤圆:是宁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长寿菜:马齿菜,又名马齿苋,又称五行草,旧时每逢荒岁歉年,人们多采以作菜当粮充饥, 因此民间又叫它“长寿菜”、“长命菜”。夏秋之季生长在田野路旁。据分析它含 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核黄素、硫胺素、粗纤维、钾、铜、钙、磷、铁等, 足见营养之丰富。 

    马齿苋,是一种生长在田头地边的野草。属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我国南北方都有。马齿苋作为中草药性寒、味酸,有清热解毒功效,主要用于防治肠炎、痢疾、痔疮、丹毒、扁平疣,以及驱虫祛毒等,其由来已久。偶而也有人食用。但作为美味佳肴,却是近几年的事。今天,马齿苋的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特有的山野风味,正在走上家庭餐桌。欧洲的一些食品店和餐馆已开始供应各种马齿苋食品,包括马齿苋色拉、马齿苋三明治,以及供佐餐用的马齿苋酱等,誉称绿色食品。

 

鱼头祈福:河北一带有一俗语叫做“无鱼不成席’故不管什么宴会都要有鱼,而且最讲究的是“鱼头”,人们认为“鱼头”是“福头”,所以在宴席上都要把盘中的鱼头摆在朝着长者或贵宾的座位,表示尊敬。特别是在婚礼宴席上吃鱼要将鱼头和鱼尾留下寓意着新郎新娘的幸福“从头到尾”生活有余富富有余。在一般的宴席上只留下鱼头其余部分都吃掉,象征着留下了“福头”就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五毒衣:我国农村一些地区,三岁以下的小孩,经常穿“五毒衣”,以消灾避邪,祈求平安。

    一些老人经常在孩子的围嘴、围衫、肚兜上面绣上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小动物,称为“五毒衣”。人们认为“五毒”一方面能避邪、驱妖,另一方面,若有病毒袭扰能以毒攻毒,使孩子消灾免病、健康活泼。也有的把“五毒”绣在手帕上,装在孩子的衣兜里,直至现在一些服装印染石家为迎合人们祈福求安的心理,还将“五毒”印在童装上,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虎头鞋:汉族一些地区,小孩会走后,父母常做一双“虎头鞋”给孩子穿。虎头鞋做工精巧,穿上宽松舒服,虎头鞋最突出的就是鞋头上的大虎头,中间绣一王字,象征老虎是百兽之王,鬼魅敬而远之。所以人们认为小孩穿着虎头鞋可以避邪、健身,长得胖乎乎的,虎头虎脑令人喜爱。

    除了虎头鞋外,孩子们常穿的还有猪头鞋、牛头鞋等生肖属相鞋,他们认为:孩子穿了猪头鞋吃得多、不挑食;穿了牛头鞋,身强力壮、结结实实。实际上这是人们通过联想而产生的一种求安服饰吉祥俗。

 

猫头鞋:猫头鞋的制做维妙维肖,十分好看。巧妇们用蚕茧或棉花做成鼻子,再用白布打底用黑线绣上一对圆圆的大眼睛,用五色彩线揪成一绺胡子,形象逼真,精巧可爱。人们给孩子穿猫头鞋,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想图个吉利。

    传说猫原来是百兽之王,它本领高强、品德高尚,老虎曾拜它为师,当猫教会它所有本领只剩一招时,猫看出了老虎不诚,没教它爬树,果然,老虎私欲大作想吃掉猫自称百兽之王,猫两下爬到树上,当众羞辱老虎,老虎从此无脸见人,只好跑到深山占山为王。猫仍然留在百姓中间,用它那对锐利的眼睛照耀鬼怪。所以人们给孩子穿猫头鞋是为驱妖避邪,保证孩子的健康平安。

 

八宝纹:我国古代的织染和服饰,一般都讲究图案的吉祥。明清时,曾流行“八宝纹”、“八吉祥”等服饰纹样,以象征吉祥如意。“八宝纹”是在珊瑚枝、金银锭、万卷书、犀牛角、双胜、古钱、宝珠、如意头、秋叶、法螺等吉祥宝物中选取八种组成吉祥图案,带有祈福求祥的寓意。“八吉祥”服饰图案主要由宝伞、天盖、莲花、双鱼、盘长、法轮、海螺等八种吉祥纹排列成图案,象征吉祥如意。
    古代人之所以常用“八”物配图,是因为古代人多以“八”字象征上、下、左、右、东、西、南、北整个时空,人们用“八宝纹”、“八吉祥”图案象征纳“八方之吉”、占“八面之宝”。

 

团花:唐、宋、明、清各代都非常盛行团花,即衣料上各种团形图案,宋朝诗人陆游在《斋中杂题》诗中说:“闲将西锦团窠锦,自背南唐落墨花。”看来团花早在唐宋时期就已流行。古书上在叙述晚清蟒袍时说:团花名目繁多,有二龙团光的,有拱壁形的,有瑞草螭虎的,有团鹤、松鹤的,有牡丹的,有二龙戏珠的,有江山万代的,有松竹梅的,有圆寿字、长寿字,这些图案都有吉祥、善美的寓意。如以松竹梅喻岁寒三友,以松鹤、寿字喻益寿延年,以凤凰牡丹哈富贵吉祥等。

    除这种团花外,民间还流行一种服饰纹样称之为“天下乐”,即在灯笼两旁悬有谷穗、灯下蜜蜂飞舞、隐寓“五谷丰(蜂)登(灯)”。
 
勾尖绣花鞋:彝族女子出嫁时常常做一双勾尖绣花鞋,这种鞋呈船形,尖头向上内勾,鞋帮上绣有各种花草鸟兽。相传从前有一位叫基妞的彝族姑娘和一位叫格沙的小伙子结了婚,一次基妞穿着绣花鞋从娘家回婆家,经过一片树林,被一蟒蛇吞进肚里,只有勾尖绣花鞋露在外面,格沙发现后,杀死了蟒蛇,救出了基妞。从此人们把基妞的绣花鞋看成是吉祥之物,认为它能使人消灾免祸,转危为安。所以每当姑娘出嫁时,人们都要绣一双勾尖绣花鞋送给姑娘,以祈求平安顺利。

喜鹊衣:云南彝族姑娘出嫁时,常穿一种喜鹊衣,头上缠一条黑布帕,身穿紧身白色上衣,外套一件滚边的黑布背心,活像一只黑身、黑头、白翅膀的花喜鹊,人们称之为喜鹊衣”。因为喜鹊是吉祥之鸟,俗语有听见喜鹊叫,必有好事到。所以人们认为姑娘穿了喜鹊衣,就像一只吉祥鸟落到夫家,会给夫家带来吉祥和幸福。

吉祥饰品:是中国传统婚礼的必备信物,喜庆的婚礼上,除了钻戒、礼服这些重点的装扮之外,吉祥的饰品也是装点婚礼的必备元素,惟妙惟肖的配饰不仅为婚礼增添了喜庆氛围,更为新人们带来了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在中国传统的理念熏陶下,具有典型中国元素的吉祥饰品成了婚礼必不可少的信物。
    吉祥谐音:“谐音”祈吉祥,在古代百姓中已广为流传。如“扇”谐音“善”,“蝠”谐音“福”,“葫芦”谐音“福禄”,“蚕”谐音“财”等等。顺理成章,这些伴有吉祥符号的饰品自然也成了人们在喜庆的日子中,传达祝福的最佳方式。

 

吉祥动物:动物是民间最古老的吉祥物,如狮子、青龙、貔貅等等,因能招来福气、财富、好运,而深受人们喜爱。设计师们常常以各式各样的动物为设计蓝本,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广为流传的吉祥饰品。

吉祥寓意:祥云聚福气、宫灯亮前程、晶镯递爱情,这些饱含吉祥寓意的饰品,被赋予了吉祥喜庆的化身,常常光顾于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结婚这样大喜的日子里怎少得了它们的存在。

 

上樑祈吉:上樑,是房筒基本蓋好,固定樑柱的關鍵時刻,也是新房即將完成的標志,所以人們非常重視,通過各種習俗來祈求神靈的保佑。
    在河北農村,上樑都要選擇吉日,樑上要張貼‘上樑大吉’、‘紫星高照’等大紅條幅。一些老人在上樑前要擺祭品、焚香陡妫┓罴疑瘢砬笏鼈儽S由蠘牌桨病⒙涑纱蠹
蘇州地區一些地方上樑前要在堂屋牆上掛一面鏡子、剪子等物品。他們認爲鏡子能照射邪惡,使鬼妖現原形並失去法力;同時認爲剪刀鋒利能使魔鬼望而生畏,有了這些鎮邪之物,一定能上樑大吉,家居平安。

上樑的高潮是擡樑上樑,鞭炮齊鳴,歌聲震天,披紅掛綠,紅旗飄揚。在南方擡樑柱時工匠們高唱‘上樑歌’,北方稱爲‘上樑號子’,其內容各不相同,但都具有吉祥含義如:‘上一步天長地久,上五步五谷豐登,上六步六畜興旺,上七步七星兆吉,上八步八面來財,上九步九九長壽。’一邊唱一邊將披紅掛綠的大樑擡上屋脊。瓦匠再從屋脊下來,頭頂一個盛了錢幣和興隆饅頭的盤子,重新登梯而上,邊登邊念:‘手扶金梯步步上,芝麻開花節節高,祝賀主家千年富,兒孫滿堂萬代好’。
    房主夫婦在堂屋張開紅澹窘秤殖溃骸耙魂囷L來一陣香,恭賀主人建新房,快把寰剚矸珠_,金銀財寶一起來!”邊唱邊把錢幣往紅迳先樱^之‘接寶’,征兆房主搬進新屋後,財源旺盛、富貴吉祥。

奪蒹:在河北一些地區有爲建房之家壓蒹的風俗。舊時蓋房地基以上1米左右,要放一層用鍘刀切成20厘米左右長的無穗蘆葦,然後再用磚或坯壓好繼續向高處壘,叫作‘安蒹’。親朋好友在這個時候帶些禮物來向房主祝賀,叫做‘奪蒹’,人們送的禮物越多,意味著主家越吉祥,因爲人們的禮物大都是錢(象徵財客)、酒(象徵長久)、糕(象徵步步高升)等吉祥品,意爲把福氣、財寶和平安與房蒹一起溶築在房中。祝福主人住進新房後,福多、財盛、人安。

    除此之外,這一帶也有‘澆梁’的風俗。即在蓋房上樑時,鄉鄰爲主人送酒祝賀。據說,舊時蓋房到高處時經常有工匠從屋脊摔下來,因此人們就送酒燒樑,沖晦氣、供宅神、求吉利、保平安。

 

抛樑:中國民間普遍流行著‘抛樑’的風俗,即上樑後,由工匠或主家站在樑上,將饅頭、糕團、包子、糍粑等物從樑上抛下,嘴裏唱著吉祥的祝詞。據說主家抛樑後能日日興旺,賓客揀到抛樑之物也會交好摺

    相傳抛樑習俗起源於姜太公神位之傳說。據《封神演義》說:諸神都是姜太公所封。所以人們認爲諸神神位都在下,而姜太公的神位應在樑上,所以許多人家上樑時都寫一‘姜太公在此’的條幅貼在樑上,並用抛樑之物敬奉姜太公,祈求他的佑護。

    抛樑之物各地區有所不同。北方大部分地區都是用饅頭,抛樑人一邊抛一邊說:“太公賜你吉饅頭,小孩吃了長勁頭,老人吃了多福壽,主人吃了留福頭,客人吃了帶福走。”所以人們都希望搶到抛樑饅頭。

侗族抛樑是將一匹侗布系在屋架上,然後手持糍粑唱祝詞,祝願主家子孫興旺,成爲棟樑。

 

合龙口:是陕西的风俗,即当窑洞即将修成时要举行的庆典。匠人有意在最中间的窑洞拱旋中央留下一块石头或一块转,然后站在窑背上,在噼噼叭叭的鞭炮声中,将主人事先准备好的小馍馍、红枣、水果糖和零钱等,向聚集在院子中的人们撒去。那些猴娃们便争先恐后地奋力争抢。当然,抢到的就意味着福气大。在人们的嬉笑声中,匠人便将最后留下的那块石头或砖块小心翼翼地砌上,合龙口就算完了。之后,人们便开始吃“八碗”。有条件的还要请来一班吹手响吹细打,那场面更是红火热闹。

 

吉祥幅:阿昌族建房時都要在堂房兩側的四棵屋柱上,分別貼上一張寫著‘道好、道有、道富、道貴’的小條幅。以祈家園昌盛、平安吉祥。

    傳說古時有個木匠師傅帶著幾個徒弟給一家阿昌族人蓋新房,主人殺了一頭豬來招待他們,好心的主人把豬肝、豬腰花用油炸好放了起來,準備留給師徒回家的路上吃,可師徒錯認為是這家小氣,把好吃的東西都藏起來不給工匠吃。他們在立房柱這天,就故意將四棵柱倒過來用,讓尖頭著地,想給主人帶來不吉利。師徒走到半路肚子餓了,打開主人給的食物包一看。是炸好的豬肝和腰花,師徒深感內疚。

    師傅就從工具箱中取出四張紅紙條分別寫了‘道(倒)好’、‘道(倒)有’、‘道(倒)富’、‘道(倒)貴’四個吉祥條幅讓徒弟返回房主家,貼在了四棵倒立的柱子上,主人不明白,就請別人講解,才知道是表示吉祥、平安、富有的意思。後來。主人家果然無災無病,人財兩旺,大家都以爲是吉祥幅起的作用。從此,蓋新房貼吉祥幅就成爲了習俗,並流傳下來。

 

居船祈祥:漁民造新船和陸地居民建新房一樣,都是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因此每當漁民們喜遷新居時都要隆重慶祝一番,以求得喜慶、祥瑞。

    在搬進新船時,船上要釘四綹紅綠綢布條,叫作‘如意喜釘’;當船下水時,東家要故意藏起來一枚喜釘,讓木匠來找,木匠大聲說:“東家,還要一個喜釘呢!”東家這才樂呵呵的拿出那枚喜釘,據說是爲了討口彩,求吉祥。在新船艙口,要貼上一個大紅喜字,艙內要放八盤吉祥食品,一般有:‘紅飯、米團花、元寶糕、聚寶盆’等。聚寶盆內要堆放十種食物,如鯉魚、石榴、萬年青、竹笋等,但必須是含有吉祥寓意的食品,以求船安人順,物阜魚豐。

 

擇房基:景頗族多居住在山區,房屋一般在緩坡地面,因此他們建房造屋除對自然地理條件的選擇外,還要以本民族固有的方法來選擇吉祥地基,以求家宅平安。每當準備蓋新房時,他們都用芭蕉葉包好兩包米酒,到選定地點,依據建房的長度,在兩端各埋一包,過三至五天後挖出,如米酒味甜,則視爲吉,宜在此建房,反之酒味酸或被螞蟻吃過便視爲不吉,不適建房。另一種方法是取一節竹子,剖成兩半,用火炭在一主官內壁畫欲建房的間數。然後,於每一空格間放兩個米粒,再把另一半竹子扣上,夜深人靜時,埋再預選的宅基地旁,第二天黎明偷偷挖出,若竹中米粒乾視爲吉,宜建房,米粒濕爛為凶,不宜建房,應另持房基。

 

镇宅辅首:又称门辅,门环。辅首是安装在大门上衔门环的一种底座,是中国传统的大门装饰。

  民用的辅首一般安装在最主要的大门上,造型简单,呈圆形,多为铁制或铜制,客人来访,可用门环轻击辅首。

  帝王宫殿大门上的辅首,铜制鎏金,形象多为虎、螭、龟、蛇。寓意是星宿守门,能预知凶吉,也有用瞪目张口的狮头作为辅首的既有守门之意,又显示了皇家建筑的伟岸与壮肃。

中国在汉代便已使用辅首,至今已逾2000年。辅首反映历史的变迁,可显示使用者的地位。

 

镇宅脊兽: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它们按类别分为跑兽、垂兽、“仙人”及鸱吻,合称“脊兽”。其中正脊上安放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

封建社会,神兽们是吉祥的象征,今天看来,它们为古建筑增添了一分神奇色彩。 古建筑正脊两端的兽头,称为鸱吻,因其位置和形态又称正吻、龙吻、大吻。传说龙生九子,是龙与九样灵兽繁衍的混血儿,每个都不是龙,鸱吻和前面提到的狻猊、蛮吻都在其中。据说,鸱吻住在南海,能喷水成雨。汉武帝时,因宫殿经常发生火灾,依据“术士”们的说法,在宫殿的正脊两端装饰鸱吻寓意镇火,后来沿袭成制。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鸱吻的背上插有一把短剑,相传这把宝剑是晋代名道士许逊之物,插在鸱吻背上以防鸱吻逃跑,使其永远喷水镇火;另外,传说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许逊这把扇形剑,放在鸱吻上还有避邪之意。

 

镇宅石狮:石狮威风凛凛,威猛霸气,镇魔驱煞,祁佑生财。主要用于辟邪、纳祥,兼有装饰功能。主要石雕艺品有镇宅石狮、坑头石狮子、端兽、门墩石、石鼓拴马桩泰山石敢当;阴宅中的镇墓石雕等。绥德较为突出。

    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威严自尊与宏伟大气。它象征着一种富贵吉祥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是每一个有创业进取精神的企业所首选的镇家之宝。

  几千年来,在中国的民族文化里,石狮一直是守护人们吉祥、平安的象征。它不畏寒风烈日,脚踏实地,始终如一地与您忠诚相伴;它高贵、尊严,极具王者风范;它威武、吉祥,被奉为护国镇邦之宝。这正是石狮无论历史变迁、无论何时何地,始终守护人们吉祥平安的真实写照,而这恰恰能给品牌传播的受众带来强烈的共鸣。

民间石狮的形态和传说可以说是无穷无尽,却都和吉祥、喜庆紧紧相连。在内地古镇,有这样耳熟能详的民谣:“摸摸石狮头,一生不用愁;摸摸石狮背,好活一辈辈;摸摸石狮嘴,夫妻不吵嘴;摸摸石狮腚,永远不生病,从头摸到尾,财源广进如水流。”石狮被奉为“中国人的守护神”。石头本来是冰冷没有感情的,可用石头雕刻的狮子却一直传承着吉祥如意、平安祥和的寓意。

 

六、信仰吉祥俗

 

如來佛:在中國各地的寺廟中大都供奉着如來佛的神像。人們往往把他視爲佛敎中具有最高權威的尊神,敬奉如來,就能得到他的庇護,使你吉祥平安、萬事如意。據傳説,如來佛就是佛敎始祖釋迦牟尼。但民間信奉的如來佛,早已不是原來所指的釋迦牟尼,而是被人們神化並賦予無邊法力的第一大吉祥佛,因此各地都修了無數的寺廟,並建有氣勢恢宏的大雄寶殿,專門供奉以如來爲首的佛群像,如來佛兩眼凝視前方,左手放在盤腿而坐的膝上,右手抬至胸前,端坐在蓮花座上,仿彿正在傳經説法,超度人間苦難。

    有的地方出於對如來佛的信仰還形成了一些紀念習俗。如相傳農曆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誕生的日子,所以在每年的這一天,僧人、尼姑、道士都雲集寺院參拜佛像,民間百姓也紛紛扶老攜幼到寺廟拈香敬佛、浴洗佛像,求佛祖保佑平安吉祥。

    有的人家還在這一天準備數升黃豆,一面念佛,一面拈豆,然後煮熟分發給腥耍Q‘捨緣豆’,認爲這種豆也被如來佛賦予了佛法、瑞氣,吃了便可得到如來佛的庇護,一年中吉祥順利。

另外,傳説農曆臘月初八是釋迦牟尼被牧女用雜糧粥救活後,在菩提樹下靜坐而大徹大悟、得道成佛的日子,所以北方人都在這一天吃‘臘八粥’,以求得吉祥平安。還有傳説陝西的法門寺藏有釋迦牟尼的一枚指骨,它三十年一開,開則歲豐人安,天下太平。

    所以每逢開塔時,總是鼓樂喧天,人山人海,成千上萬的信徒頂禮膜拜,有人甚至肘行膝步、噬指截發,以表對佛祖的虔蘸托叛觯瑏K祈求神佛的保佑。

 

阿彌陀佛:中國民間普通信奉阿彌陀佛,無論是男女老幼,往往有意無意中兩眼一閉、雙手合併舉到胸前,口誦‘阿彌陀佛’。人們相信,只要每天多念幾遍‘阿彌陀佛’,就會得到阿彌陀佛的保佑而心想事成。

    據佛敎傳説,在西方有一片佛國樂土,那裏非常華貴,用黃金鋪地,房捨、道路、城池完全由珠寶鑲嵌,居民們無憂無慮,沒有任何悲痛與苦惱,盡情享受著一切快樂,因而它被稱爲極樂世界,而阿彌陀佛就是這佛國的敎主,他愛民如子,靜心向善,善於接引和挽救災難深重、招臍w於佛敎的人。

     只要一心一意地口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他就會接引念佛者前往人人向往的極樂凈土,因此,他的信徒總是虔盏乜谀睢浲臃稹砬笏麕椭獬龖n愁和煩惱,並賜予幸福和快樂。

 

觀音菩薩:《法華經》説:“苦惱猩恍姆Q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這就是説,世上所有的人只要稱誦其號,喊一聲“觀世音菩薩”,神通廣大的觀世音就能聽到觀到你的聲音,立刻前來解救。

    據説觀世音事無巨細,只要求她,她無不過問。你想找個理想的媳婦或丈夫,她可以爲你牽紅線;你想生個胖娃娃,她可以幫你受孕;哪裏天旱禾枯,她可以把手中楊枝一灑,即刻化爲傾盆大雨等等。正是由於人們相信觀音菩薩可以普渡猩纬磺锌鄲溃孕欧钫卟挥嬈鋽怠

    人們通常把觀世音塑造成一伴美麗、端莊、大慈大悲的女神,有的懷抱一小孩,有的手持寶瓶和楊枝,意在履行其‘送子’和‘向人間抛灑甘露’的職責。一些漢民家中都奉有觀音像,以便隨時拜求。

浙江舟山群島上主剎普濟寺內供奉觀音菩薩的大圓通殿中的觀音像高達9米,莊嚴而慈祥。佛敎將農曆二月十九定爲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日爲觀音成道日、九月十九爲觀音出家日,統稱‘觀音香會’,每逢香會,那些求福、求子的人們都紛至沓來,焚香求拜。

    白族民間把農曆的三月三日定爲觀音節,傳説,這一天是觀音來到大理制服了羅剎魔王,然後駕彩雲升天。所以,人們每到這一天都舉行盛大的活動,祀拜觀音、祈福納祥,有時人數多達百萬。

    水族地區祀奉觀音用鷄、鴨、鵝、酒、肉、爆竹、紅布、糯米等,他們認爲,觀音是送子神,因而每年的初一、十五都要上香祈丁G笊F子,等眞的生了孩子,還要爲觀音挂紅花。四川省的羌族,一年要舉行三次‘觀音會’,祈求觀音菩薩保佑平安無事、萬家歡樂。

 

文殊普賢:在中國一直推崇的除觀音菩薩外,還有文殊、普賢和地藏,合稱‘四大菩薩’。

    文殊的本意是‘妙德’、‘妙吉’,據説是如來佛的左脅侍,專管智慧,他坐騎靑獅,手持寶劍,意爲智慧鋭利,勢不可擋。傳説,文殊菩薩的道場在五台山,每逢農曆四月初四文殊菩薩的聖誕之日,五台山都要舉行盛大儀式,成千上萬的朝拜者蜂擁而到,焚香跪拜,祈求文殊菩薩賜予智慧和力量。

    普賢的本意是‘遍吉’,傳説是如來佛的右脅侍。他專管‘理德’、‘表大行’,推崇、普及‘仁’與‘善’。他坐騎六牙白象,象徵‘願行廣大,功德圓滿’。據説,普賢的道場在峨嵋山,所以,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一普賢的誕生日,其朝拜者從四面八方趕來,焚香秴蹋敹Y膜拜,以求得普賢的保佑。

    中國民間對如來佛的信仰非常普遍。每當人們遇到災禍、病痛、無子以及種種不如意的事情,或是有某種慾望如陞官、發財等都要到如來佛像前燒香跪拜,默默祈叮虼烁鞯毓┓钊鐏淼乃聫R總是香煙繚繞,祈墩呓j繹不絶。

 

玉皇大帝:傳説玉皇大帝是天宮諸神之統領,他總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一切禍福。他的手下有文星、武神、菩薩、閻君……,所以民間把他尊爲至高無尙的神明,建有許多供奉他的玉皇廟、玉皇觀和玉皇閣。祈求玉皇大帝賜予風調雨順、人壽年豐、安居樂業、財源茂盛。

    據道敎經籍《玉皇經》記載:玉皇大帝本是極其遙遠年代的光嚴妙樂國的王子,後來捨棄了王位,在山中學道修眞,輔國救民,度化猩=涍^三千二百劫,成爲金仙,又經過億劫,才當上玉皇大帝。正因爲他歷盡劫難,所以他才獲得了至高無尙的權利。

    道敎把農曆正月初九定爲玉皇大帝的生日,因爲九表示大數、多數、極數。舊時每逢正月初九,道觀就要舉行盛大的祝壽道場,誦經禮拜,祈求國泰民安。民間百姓也紛紛到玉皇廟、玉皇觀或玉皇閣去焚香禮拜,祈求他的保護。還有傳説農曆12月25日是玉皇下界巡視之日。體察民情,考察人間善惡禍福。所以這一天道敎的宮觀都要舉行盛大而隆重的歡迎儀式。普通人家也要採取不同形式接送玉皇,希望得到他的保佑。

    對玉皇大帝的信仰在中國很普遍,除漢族外,一些少數民族也都崇拜玉皇大帝,把他作爲至高無尙的尊神來供奉,以祈求吉祥、平安、幸福、快樂。

 

王母娘娘:道敎把王母娘娘推崇爲女仙之宗,民間也把她奉爲吉祥女神。傳説她神通廣大,有賜福、賜壽、賜子、消災解難的法力,所以民間信仰者甚多。

    舊時道敎祠觀以及民間百姓家中都供有王母娘娘的塑像或畫像,其形象是雍榮華貴、凝重端莊。民間也有許多王母娘娘的遺迹,如泰山的王母池,岡底斯山的王母瑤池等,都是由於人們的極度信仰神化而來的。

    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誕生日,每到此日,王母娘娘要用她的長生不老之仙桃舉行蟠桃大會,諸仙都來爲她祝壽。民間也在此日紛紛到王母祠朝拜,祈求她賜福降祥,保佑長壽。人們特別信仰王母娘娘有司壽之神通,並有延壽之仙丹妙藥,傳説嫦娥就是偷吃了她的長生藥,奔向月宮的。王母的仙桃三千年結一次果,吃後能夠長生不老。民間在爲老人祝壽時都要送壽桃,借喩送的是王母仙桃,以求長生不老之吉利。

 

東嶽泰山:中國古人很崇拜泰山。泰山又稱岱宗(那群山之首)、天齊(即高齊天)、天孫(即天帝之孫)。宋代時又封爲東嶽大帝。相傳泰山是一座神山,它是盤古氏的後代,被伏羲封爲太歲,掌人間高低貴賤之分,祿科長短之事,十八地獄簿籍,主司人命長短、生生死死之事。所以它被人們普遍信仰。歷代帝王都要去泰山朝拜、封神,民間百姓也紛紛去焚香禮拜,叩求東嶽大帝保佑萬事如意。

    據傳説,農曆3月28日是東嶽大帝的生日,所以每逢這一天,各地都盛况非凡,方圓幾百裏的人們都扶老攜幼前來跪拜。北京的一些官家和市民也要鑼鼓喧天,旗幡飄颺,群聚迎神,猶如長龍,行者塞路,呼聲震天,一步一拜,以示虔铡D戏皆S多地方的善男信女也要懸燈挂彩到大帝廟去進香朝拜,有的是祈福,有的是還願。即使是在平時,朝拜者也是絡繹不絶。

    據説碧霞元君的道場也在泰山。傳説她是保生保育之女神,能驅瘟攝毒、延嗣綿綿、消災解難、賜子保安,所以來泰山求拜者連綿不斷,有的祈子,有的祈福,有的祈壽,有的祈安。虔罩模@而易見。

 

崇祖:在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中普遍存有祭祖的習俗。各地祭祖的方式各不相同,但目的大都是祈求祖先保佑,家宅平安,子孫興旺;祭祖活動反映了後代對祖先的信仰和崇拜。漢族一般是在新年祭祖,在北方農曆臘月三十這天,全族人帶著祭品到祖墳上祭拜,然後按輩份大小依次跪拜,祈求祖先保佑家族興盛。舊時家裏都供奉著祖先的靈牌,每逢節令之日或家中有喜事或禍事都要拜祖,祈求祖先保佑喜事順利。

    侗族人崇拜“薩丙”(始祖母),把她視爲最高保護神。侗族村寨中多建有聖母祠,每逢農曆二月初七或初八人們就用鷄、鴨、油茶等來祭始祖母,祈求她鎮災驅邪、保護人畜和莊稼。

雲南阿昌族的家中都設有供台,供奉祖先神位。除平時供奉外,每年的七月初十、八月十五都要隆重祭獻,以求祖先保佑家庭安寧和幸福。

    壯族每當逢年過節都要祭祖,親戚拜年也都要帶上禮品敬到祖先的神位前,正月初一到十五香火不斷,早晨和晩上要三次焚香叩拜,供上鷄、鴨、火燒鮮魚、臘八粥等祭品,酬謝祖先保佑家族的功勞。

台灣的高山族每年都要舉行多次祭祖。他們認爲,祖神可以照臨其子孫,主宰人間一切福祥災禍,故每年都要舉行多次祭祖。

 

七、其它吉祥俗

 

护身符:护身之灵符,又作护符、神符、灵符、秘符,即书写佛、菩萨、诸天、鬼神等之形像、种子、真言之符札,将之置于贴身处,或吞食,可蒙各尊之加持护念,故有此名。符之种类极多,依祈愿之意趣而有各种差别;而其作用亦多,可除厄难、水难、火难及安产等。 简言之,认为可消除一切灾难和恶运。尤其是年、月、日、时辰中原本注定的灾厄。根据文献显示,为特殊目的需要佩带护身符时,要在护身符的第一圆圈内和第七圆圈内写上有关愿望,如“消除某某人因某某造成的灾害”。在九宫图中央格中还要按五行算填写不同颜色的数字,然后又用不同的线、物品将护身符包裹起来带在身上,有些物品还要加在护身符中,一起佩带。文献中提到的用于做线、包裹、加到护身符的物品等有以下所列:

  纸、纸绸、绿绸、黑绸、葫芦籽或葡萄、金线、九座插箭台的土、九眼泉的水、铁、天铁(雷石)、金、银、火石、火晶、火镰、炭、十三眼泉中的青石子十三颗、老虎肉、獾毛、兔子、右耳、生过九子妇女的衣物、山羊羔脐、婴儿脐带、鼠毛、猪毛、鸡毛、猴毛、兔毛、黄狗毛、五宝、舍利子、驼毛、蝙蝠羽毛、犏牛毛、猴肉、铁匠的头发、白狗心脏皮、兔子皮、蛇皮、疯狗的牙齿、孔雀的羽毛、蛙头、蝎子角、有法力咒师的靴子碎块、猪的獠牙、马皮、旱獭皮、大喇嘛宝座下的土、富人宝库中的土、檀香、菖蒲、乌头、麝香等等。

  以上所列的物品中即有动物,又有植物或矿物,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目的,使用不同的物品,同护身符一起佩带于人身上。这里又充满着原始宗教的遗风、原始巫术的风格,由此看来,这种护身符体现着多元文化,至少我们可以说这里含有中原文化、印度农牧民宗文化和高原本土文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护身符不仅仅用于个人,而且还可用于集体。若某地流行瘟疫,则如法制作的护身符可悬于当地中央的房顶或佛塔上,认为依此可除瘟疫。

    这种护身符,在藏族地区颇为流行,它的神秘意蕴、象征意义、人与天时地理方位间的密切关联,以及其优美的符号造型,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外,还有多种纯粹属于佛教密宗的护身符,如大威德护身符、马头明王护身符、白伞盖护身符等,其图案大多也是多重圆圈组成,其间填写有关本尊的咒语,并绘有本尊手中所持的物品,这类护身符同样深受人们的崇信

 

商家求吉:商人最大的心願就是生意興隆、發財致富,所以在商人中有許多俗語如‘賞頭份’、‘祭財神’、‘開財門’、‘開張慶’等都是以祈福求財爲目的。

    商人們認爲:‘一年之際在於春,一日之際在於晨’,所以每逢早晨,店主都要整好衣裝,把手洗淨,然後才去開店門,稱爲‘開財門’,否則沾汙了財門,一天就會不順。所以每天早晨開門都要嚴肅認真的對待。

    過去的高人對每天第一位來店購物的顧客非常熱情,除給足份量外,還要額外加一點,這叫‘賞頭份’他們認爲讓每天的第一位顧客含笑而歸,全天就會買賣興隆。如果和第一位顧客吵了架,全天都要晦氣。

    商人們認爲財神是商業者的直接上帝,他能使你一本萬利,富甲天下,也能使你萬本無利,一貧如洗,所以他們把財神像貼在店鋪裏,供在臥室裏,每年春節都要設香案、擺祭品,然後,供動財旺等條幅貼在兩旁,焚香陡妫砬髞砟晟馀d隆、財源旺盛。

 

漁鄉祈豐:漁民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出海平安,魚蝦盛收,所以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來祈遏~豐人安、幸福美滿。

山東一帶漁民最熱鬧的節日是谷雨。因爲谷雨一到象徵著捕魚的黃金季節已經到來,那些在遠方海域避寒的魚類,紛紛遊回渤海、黃海來覓食産卵。所以谷雨的前幾天,這裏的漁民就殺雞宰鴨,蒸制紅棗大馍,挑選最好的鮮魚帶回家慶祝漁業佳期平安如意。婦女們用面粉蒸制成一大白兔,出其不意塞進丈夫懷裏,意爲讓丈夫懷揣吉祥兔,就能出海平安。豐收在望。

    台灣高山族雅美人每年要舉行三至四次漁祭,每年的三月二日上午出海捕魚的人集中共宿,吃芋和魚,食畢隨主祭人走向海邊,每人抓一把沙子投入木船中,祈求神保佑捕的漁像沙子一樣多。

    這次活動叫‘豐漁祭’;每年農曆三月初一上午舉行‘招漁祭’,由主祭人率領上船,殺雞滴血於木盤內,人們各以食指觸雞血塗於船上,並塗於海邊礁石上,主祭人手持短刀,向天神唱頌,意爲祈督衲觑w魚豐收,出海平安;每年的三月三日晚,第一次夜漁時要舉行‘夜漁祭’將一頭豬殺於船頭,讓血流入海中,以祭飛魚之靈,蔔今年豐收;在每年的五月一日還要舉行一次‘晝漁祭’,祈求魚豐。

    赫哲族的漁民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到二十八要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祈求海神保佑生産安全、漁業豐收。

 

蠶農祝福:在浙江一帶蠶鄉,每年農曆正月初一清晨,姑娘們都要依俗打掃蠶房,這叫‘掃蠶花’。據說這樣能使蠶民喜獲豐收,新年見面時,蠶民們要互相道賀,他們的主要話題就是‘蠶花’。如“祝你發財致富,蠶花二十四分!”,他們認爲這是對蠶農最好的祝福。

    清明這天,蠶婦們都要插蠶花於頭上,有的用彩紙和絹帛做成,有的就是用蠶繭剪成四半,染上色做成,然後結伴到寺廟燒香禮佛,順便買回一朵蠶花插在蠶匾邊沿,這叫討‘佛門蠶花’,認爲這種蠶花能避邪崇,保豐收。

    蠶女出嫁時,娘家的妝奁中,除絲綢被面和衣物外,桑苗、蠶種、桑筐是不可少的,因‘桑’與‘雙’諧音,以此預祝新郎新娘成雙成對。並希望新娘給夫家帶來蠶事興旺。

 

桥乡求安:人们谈起我国著名桥乡绍兴,就自然想到“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景观。据说绍兴地区的大小桥梁达五千多座,因此“桥”也自然就成为人们祈福求安的对象。他们给座座小桥都赋予了吉祥的美称如“太平桥 ”、“安康桥”、“幸福桥”等,以此来求得平安吉祥。那些通往店铺、作坊的小桥取名为:“进利桥”、“金鼑桥”、“举隆桥”等以求买卖兴隆、桥源旺盛。那些庙宇附近的就用“积善桥”,“香火桥”等来祈求佛门兴旺,香火鼑盛。

    每时逢年过节,老人们就来到桥边烧纸焚香,祭拜桥神,以保佑桥梁坚固、行人平安。家中有孕妇临产时,家人要带几斤面条连过三座桥,据说孕妇吃了“过桥面”就能顺利生产,母子平安。

 

扫福:扫福是我国农村流行的丧葬吉祥俗。旧时在河北一带农村,死人入殓以后,棺材上,老人住过的炕上,都撤上一层“麸(福)子”。等老人下葬之时,儿媳们手拿簸箕和笤帚,争棺上、炕上的麸子,用其谐音叫“扫福”,认为此时扫得越多,今后的福气越大。

    除此之外,还有“冷手抓热馒头”的习俗。在送葬之时,厨师先蒸好一锅馒头,让死者的儿媳们趁热去抓,然后用孝衣兜着随送葬人群一起到坟地,等棺材放到事先挖好的坟穴中,盖第一揿土时,儿媳们争相用力将馒头朝棺盖扔去,如馒头从棺材上绷出坑外,预示着死者后人将“财”运大发。

    最后请一族长给死者儿女分被子,取其谐音“备子”。以示后代托死者的福。子孙兴旺。延绵不断。

 

贺寿材:在淮安一带,把给老人打寿材看成是一件喜事,与给老人祝寿一样热闹非凡。亲朋好友都前来贺喜,他们还带些寿糕、寿桃、寿烛等。女儿们要送给父母一个特殊的礼物——扳不倒(不倒翁),除此之外还要送纸做的万年青、吉祥草各一盒、金花一对、大红洋绉一丈四尺。当棺材打好的时候,将扳不倒,万年青、吉祥草摆在棺材里,将棺盖盖好,再把金花插在棺材前面,红洋绉披在棺材盖上面。扳不倒代表老人象不倒翁一样笔口常开,永远不倒;万年青、吉祥草也是取长寿吉祥之意;披红挂花是为增加喜庆气氛。棺材打完了,主家把所剩木料都赏给木匠,并赏给“喜材钱”,有些家长就向木匠讨些下角料给孩子做小板凳,说用了会无灾无病,长命百岁。

 

吉祥数字:在民间百姓的心目中“六”、“八”、“九”都是吉祥数字。原因大概有两个:其一,六和八都是双数。九虽然不是双数,但他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二,“六”与“禄”谐音;“八”与“发”谐音;有“禄”有“发”就有财。

    “九”与“久”同音,寓意天长地久。所以人们视六、八、九为吉祥数字。

云南大理的白族地区都非常崇尚“六”字,在订婚、结婚、生子、建房、祝寿等喜事中,送礼钱、礼物都用六字订数。

    送钱要送“六十”、“六十六”、“一百六十”等,送鸡蛋、茶、盐、酒都要送六斤或六份,因为“六”字与白族语言中“足够”一词音近,不管送多少,只要有“六”字就足够了。
    汉族也认为“六”是吉祥数字,无论是什么事,只要有六字,就认为一定顺利,所以有“六六大顺”一说。
    崇九的民族也不少,但尤以蒙古族最为明显,传说铁木真出生时,摇蓝以“九”个柳环编制而成,里面铺有“九”张白羊羔皮。铁木真为可汗时,庆祝了整整九天,喝了九百缸马奶酒,行九叩拜天礼,就连祭品都要以九计数、在蒙族的婚宴上都要唱“九九礼歌”。清代,蒙古族最大的“那达慕”大会上获“达尔罕布和(巨人)”的奖品有“九九八十一”种。

    蒙古人认为九既是“吉”数又是“极”数。所以他们把与九字有缘的事物,看成是大吉大利。

 

吉祥装饰:在食物中有“八宝粥”、“八宝鸭”、“八宝菜”,在佩饰中有“金八宝”,在服饰纹中有“八宝纹”。

    这些都以八宝来象征吉祥,在建筑装饰中运用的“八宝图”。其祥瑞之寓意更为突出。

    “八宝图”,是指和盒、玉鱼、鼓板、磬、龙门、灵芝、松鹤八物组成的图形、多装饰在门楣、门扇、裙板、堂内挂落、隔间屏风以及其他器物上。

 

    和盒,是一种六角形的盒子,其图形系二仙童一手执荷花,一手捧“和盒”。

    它既是财富丰厚、取之不竭的象征,又含有夫妻和睦之意。

    双鱼,最早见于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后来此图又代表丰稔、昌盛、连年有余、夫妻和好、子孙兴旺之意被民间隐喻。

    鼓板,是一种拍子乐器,象征生活有规律、有节奏、平平安安、无灾无祸。

    磬,是一种石制打击乐,象征家庭和睦、有声有色,夫妻共享天伦之乐。

    龙门,形同牌坊,是古人用来比作高不可攀的神物,跨跃了龙门就能超升通达,化卑为尊,象征仕途顺利、功名有望。

    灵芝,古人誉之为神草,传说为西王母所有,若得食之,就能寿延千岁,心通神明,以此来象征神赐康寿,福如东海。

    “松”为长青之树,“鹤”为不死之鸟,以松鹤来寓意松鹤延年,永生不老。

这八种宝物代表了福、禄、寿、喜、财、安康,寓意鲜明,吉祥如意。

 

吉祥刺绣:刺绣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工艺,在刺绣工艺品中有一共同的特点,其图案装饰全部是吉祥美满的象征。

满族民间刺绣工艺品“帐幔”上都绣有“凤穿牡丹”、“喜鹊登梅”,以及福、禄、寿、喜等图案,内容华贵,色彩艳丽,喜庆吉祥。

    土族的男青年所穿衣服上,胸前大都有块13厘米左右见方的刺绣图案,上绣“五瓣梅”、“转魁子”、“太极图”等,在腰带和衣领上都绣一种连续图案,叫“富贵不断头”。

    宁夏的地毯,多采用仙鹤、蝙蝠、龙凤、麒麟等吉祥图案。

    畲族民间的纺织或刺绣工艺品图案多为:“百年合好”、“五世其昌”等,从这些刺绣工艺品中,使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吉祥、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讨吉言:旧时人们认为:语言是有灵性的,他可以禳灾诅咒,祈福求祥,所以人们往往通过各种方式使本来普通的语言得到升华并富有吉祥之意。
    讨吉言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念喜歌、长寿歌;取同音、谐音;取吉名等。通过吉祥语言来祈福降祥。所以叫“讨吉言”。

    参加婚礼庆典的人都会对新郎新娘说:“祝你们夫妻恩爱,早生贵子,美满幸福,白头偕老。”在孩子百天或周岁的宴会上,亲朋们就会对孩子说:“祝你健康活泼,长命百岁。”在为老人祝寿时,前来祝寿的人都会对老人说:“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实际上这就是在讨吉言求福寿。

    其次是利用同音、谐音来讨吉言。如民间常用“八”与“发”、“九”与“久”、“糕”与“高”、“鱼”与“余”、“瓜”与“娃”等字的同音或谐音来讨吉利。如:南方人吃“发菜”,就是认为吃了“发菜”能“发财”;安徽不育妇女每年八月十五晚上都要到地里去偷抱南瓜,她们认为抱来“南瓜”就是抱来“男娃”;北方人在结婚之时铺床人都要给新娘新郎的被褥下放些枣、栗子、花生等,预祝其“早立子”或“早生子”;每逢年节人们都要吃鱼、吃年糕,意为表示“岁岁有余,年年升高”,等等以谐音祈吉的例子不胜枚举。

    讨吉言也有许多禁忌,如除夕之夜不能说鬼、蛇、死一类不吉利的话,如果小孩子不懂事说出来了,家长就以“说破不灵”来自解自消。

    除此之外“梨”不能分吃,避免“分离”之说,送礼不能送“钟”,因与“送终”同音。诸如此类,民间甚行。

 

道吉祥:是蒙古民间礼俗。蒙古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很注意向对方祝福。

    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与对方相遇,第一句话除了请安问好外,还要道几句吉祥话。
    如遇到人家吃饭,就说:“祝你们饭食丰盛,奶茶更香!”而这家的主人就回敬说:“愿像您祝福的一般。”
    如遇到别人去放牧就说:“祝您带牛羊去丰盛的草地,让它们吃得膘肥毛亮。”假如遇到人家挤奶子就祝福说:“愿您们奶子丰盛!”。

    如果在别人家过了夜,临走时,要道别说:“祝您生活美满,牲畜旺盛!”主人也必须有礼貌地答道:“愿您的祝福长存,但愿再相会。”“道吉祥”,一方面表达了对对方的祝福,另一方面会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

 

吉祥舞:在雲南麗江納西族,每逢年節都要演一場民間舞蹈,人們稱之爲“麒麟舞”,此舞蹈分五個場面,每場都含有吉祥寓意。

    第一場,先由“阿普壽星”宣布開場,他戴著面具,童顔鶴髮、白髯飄飄,寓意壽星出現,吉祥如

    第二場是彩雲出現,花馬奔騰,二十來個孩子手提雲燈以彩雲翻飄的動作繞場一周,以示麟兒齊賀節日快樂

    第三場是“鹿鶴同春”,白鶴伸著脖子,躍上方桌,表演各種動作,梅花鹿時而跳上桌,時而翻下地,動作敏捷,歡快活潑,與白鶴同賀新春。

    第四場是“麟鳳呈祥”。麒麟的頭特大,角上貼有一個“豐”字,頸上拴一個大銅鈴,繞場一周後跳上桌子,作“麒麟望月”狀,火紅的鳳凰不斷將頭一伸一縮,張開翅膀在麒麟身邊繞來繞去,表示麟鳳呈祥,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第五場是一對牧民夫婦牽著一頭牦牛出場,兩人互道吉祥,然後繞場一周,表示牦牛現瑞、六畜興旺。舞蹈的道具都是用竹子編制、用棉紙裱糊的,這種融吉祥於娛樂之中的民間舞蹈,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和如意的祝福。

 

舞龍燈:舞龍燈,是中國民間普遍存在的傳統習俗。每逢年節或盛大的慶祝會,都要舞龍燈,以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燈節始於漢初,盛於唐宋,但‘舞龍’的習俗,大概承繼於殷周‘祭天’的遣風。古代百姓認爲龍是海洋的主宰,它威力無窮。因此人們把它做爲了農作物的司雨神。民以食爲天,百姓們舞龍,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在長期的發展中,人們把龍身做成各種不同樣式。最初是舞‘草龍’,後來舞‘布龍’,現在南方大多用篾竹紮成龍身,北方用秫千紮成龍身,然手糊上紙,染上色彩。把龍身做成一節一節的,在每一節中點燃蠟燭或裝上燈泡,下面裝上舞者手持的木柄,舞起來活靈活現。龍頭由一人高擎,龍身由十幾個小夥子高擎翻舞,像一條火龍飛空,耀眼奪目。

    各地舞龍的習俗有所不同,四川舞龍的高潮是燒龍,人們稱之爲‘送龍上天’,人們認爲這樣可以燒掉人們身上的晦氣和疾病,得到龍的保佑,獲得豐年。燒龍時,人們爭搶龍口中含的‘寶珠’,送給婚後無子的人,稱之爲‘送寶兒’。

    湖南衡山地區,每當禾穗初熟時,就舞龍於田間,火龍用草結成,上插香火,邊舞邊走,祈求驅除蟲害,稻谷豐收。

 

舞春牛:中國民間舞龍燈、舞獅燈的地區很普遍,但舞春牛的活動不多見。在侗族民兄芯陀脗鹘y的舞春牛習俗。每年立春之日,人們就做好‘春牛’的道具,大都是用細篾編織、紙糊而成,牛身用棉皮做成。然手做一朵大紅花挂在牛頭上。晚飯後,由兩青年手提兩個寫著‘立春’大字的燈磺耙崦娓璐号5年犖椋尮男欤颀R鳴。隊伍繞村寨一周,挨家挨戶去舞動,並呼喊“春牛來得早,今年收成好”等吉語,象征春牛把吉祥和豐收的前兆送到各家。村民們都要鳴放爆竹迎接。圍觀的人一邊歡快地鞭打春牛,一邊跑到田裏捧著稀泥巴往春牛及演員身上甩,演員也手捧泥巴向觀兴Γ钺幔l身上泥多,象徵誰就吉祥、幸福、春耕順利。

 

放晦氣:舊時,人們放風筝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活動,重要的是爲了‘放晦氣’古代人們沒有能力抵禦疾病以及各種自然災害的侵襲,就把希望寄托在神靈和自然物上,他們認爲:風筝飛的高入雲霄,能把人的晦氣一齊帶到天空放掉。這樣就可以消災祛病,健康吉祥。

    古人在放風筝時,常常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上面放上天去,又故意剪斷牽線,讓風筝飛走,認爲這樣可以放走晦氣,交上好撸_到消災解難的目的。

    “放晦氣”的風俗,不僅中國有,外國也有,中國的鄰邦朝鮮,在風筝節期間,人們把自己的苦惱寫在風筝的飄帶上,當風筝飛向空中時。將風筝的繩子割斷,讓苦惱和晦氣與風筝一起消失在天空。

 

揀天燈:在壯族和瑤族一些地區,每逢佳節和豐收之後,人們就舉行一次燃放天燈的求吉活動,他們用竹青爲架,外用薄棉紙糊成水桶形,底部放一油燈。燈點燃後,由於燈內溫度升高,天燈便徐徐飄浮而起,順著風勢迅速遊蕩,燈火熄滅後,天燈才緩緩下落著地。儀式開始時,先要鳴炮三聲,以示向天地、神靈報告豐收的喜悅。

天燈升空後,各村寨都派數十名健壯青年,跋山涉水,奮力追隨。如果哪個寨子揀到的天燈多,就意味著此寨平安吉祥,來年豐收。

    天燈飄過之處,男女老少都是歡聲雷動,跷首以望。因爲他們把天燈看作是吉祥之物,認爲能親眼目睹天燈降臨,就是目睹了今年豐收的征兆,如能親手揀到天燈,那就更是大吉大利了。

 

择吉:即选择好日子。旧时婚丧祭祀等要择吉举行。

  择吉作为一种习俗,其之始也,莫知其涯;择吉作为一种数术,至今已逾两千年。择日就是择吉,择吉是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人类为了生存,生活环境就必须安全,而择吉的目的,就是为了安全。择吉就是人类选择、利用有利条件避开和克服不利因素所做的一种努力,趋吉避凶,近利远害,这同时也是人类的天性或本能。择吉就是人类运用智慧和经验,寻找、确定人世间种种活动的适宜时间、空间,其要领在于尽可能充分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以上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所造成的适时机遇。择吉同时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增加人们的信心和决心。

  择日(择吉)的目的就是趋吉避凶、祈福禳祸。

  正确的择日(择吉)方法应该是以事件(指各项民事活动)为准,结合当事人,根据择日(择吉)规则,选择吉日吉时来进行活动才是正确的择日方法。如嫁娶,首先以新娘的出生日期为条件,选取新娘的出嫁大利月份,再从出嫁大利月份中选出适合出嫁的吉日,从适合出嫁的吉日中,结合其他当事人的出生日期,选取大家都适合的吉日,并以该吉日为准,选择吉时,嫁娶择日(择吉)至此完备。其他各项民事择日(择吉)依此类推!

择日的目的是趋吉避凶,所以在涉及诸如婚姻嫁娶、修造动土,等等,重大事项时必须选择吉日吉时,否则必会造成不良后果,本堂虽未敢断定所有的不良后果均由此产生,因为有部分则好也碰上了吉日良时,但肯定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却不少。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 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祈求生命的观念为民间剪纸赋予了不竭的血液和旺盛的生命活力。剪纸的创作者对待富足与幸福,总是怀有着坚定乐观的信念,绵延不断的希望,剪纸正是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理想的外在呈现。民间剪纸将这些吉祥寓意融入到各种民族事项活动中,来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要,以扶持人类的生存,充实人类的生活。

 

冲喜:一种迷信习俗。家中有人病危时,企图通过办喜事来驱除病魔,以求转危为安:应该赶紧给他/她(或其儿子、兄弟)成亲冲喜,病就会好。

    双方定亲后,男方突患重病。经双方父母商定,提前择吉日迎娶称“冲喜”。拜堂礼仪依旧,如新郎卧病不起,则由其妹代替新郎拜堂。这种婚配,往往造成女方终身守寡。有时候男孩尚未定亲也可以马上定一家女孩直接结婚,省略定亲一步。一说是阳气不足时通过冲喜来提升阳气,改善运道或身体健康。还有一种就是运气差或说手气差,靠冲喜来达到好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