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淘宝视频自动播放:山东省莱芜二中2009届高三二模检测(语文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04:04

山东省莱芜二中2009届高三二模检测(语文2)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塔里木河两岸,我第一次看见那么多根,那些乔木或灌木的根。它们是胡杨的根,红柳和梭梭的根。在塔里木河下游,在库尔勒至若羌的千里长途上,在没有人烟没有鸡鸣犬吠的地方,风在流浪,沙在流浪,河在流浪,路在流浪,惟一坚定不移的是那些根。面对那些根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根原来是样的,根竟然可以这样。耳边的风声,眼前的荒凉,一望无边的滚滚流沙,周围纵横交错的已死和方生的根,令我恍然感到这是一个生命的战场。

我忽然想到,长期以来,我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根的存在。我仿佛觉得,那美丽的树干,枝叶丛集的树冠,娇艳的花朵,就是树的全部。是胡杨、红柳、梭梭这些沙漠植物的形态,令我第一次思考根——那些平时看不见或根本就不屑于看的根。正是它们、只是它们抱紧大地,在黑暗中长期抗争。不论是参天乔木还是细弱的棘丛,其生命的每一点力量无不来自那些我们看不见的根。立身于世上最严酷环境的荒漠植物,更是付出了一般,难以想象的挣扎与苦斗。

在广袤的沙漠戈壁地区,在绝大多数植物绝迹之处,我看见累累坟丘一样的沙包一直排列到远方,那是红柳的家,也是它的墓地。它有一个悲壮的名字,柳冢!红柳一旦在沙漠戈壁生下了根,就成了风沙的死对头。它们抓住每一粒扑过来的沙土,越长越高,最后就成了庞大的柳冢。地上的枝干只有小小的一簇,地下却是一个庞大的根的家屣,根系长达十几米乃至更长。一株红柳就能固住几吨十几吨甚至更多的沙土。裸露在外的根都呈弧形紧紧抓住它们的冢,抓住立身的大地。这些柳冢都有几十年至数百年的寿命。有朝一日红柳死了,那些已死的根还能在风中坚持很久很久。成片的柳冢是荒漠地区的一道生命奇观。夏秋时节,红柳能开一种细碎粉红的花,一团一团,这样的花连成片,就像大漠的一个热情的梦。把摇篮坚持成墓地,生命的真义被红柳写成墓地,生命的真义被红柳写尽。我的思绪被风沙中倔强开放的粉红色的红柳花,扯得很远很远。

又见胡杨。在沙漠地区孤旅的日子,我与胡杨常常不期而遏。几十公里数百公里连绵不绝的胡杨林是沙漠地带最悲壮的生命景观。在胡杨林里,空中没有飞鸟,地上没有走兽,也几乎没有其他任何草木,只有胡杨牵牵连连一直生长到我目力不及的地方。大沙漠以冷酷的面孔表达对生命的否定,而不屈的胡杨却表达了对否定的否定。那一个春天,我独自流连于一片一望无际的胡杨林里。空气的干燥程度,只能用焦干二字来形容。在这样的氛围里,胡杨却约好了似的,一齐打开它们娇嫩的新叶。几米至几十米高低不等的胡杨错落交织,望去如一座庞大的生命宫殿。我拍打着树干,抚摸着树根,在一股浩瀚生命力的笼罩下,我深深地陶醉了,我只想放声一哭。那一年深秋的一天,我又奔赴同一片胡杨林。这时,胡杨叶子的颜色全部转换成金黄,那么纯粹,那么大义凛然,连天空似乎都给染黄了。在抗争的生涯中,胡杨清除了生命中所有的杂质。最打动我的还是那些根,胡杨的根。胡杨的根总是和枝干一同呈现在我的眼前。地下的苦斗在地上很高的地方就显露了出来。那些根把胡杨送到高高的沙峦,送到其他生命都走不到的地方。人们说胡杨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烂。每一座胡杨林里,都有许多死而不倒的胡杨,还有许多倒而不烂的胡杨,置身其中,如同置身于大战之后的废墟。这是一座生命的战场,死去的是勇敢的战士,活着的都是英雄。这一切都是因为有根。

世上的根都是诚恳、沉默、坚忍的,生命的力量就是根的力量。风和日丽的时候,枝叶在地上欢歌,而根在地下沉默;雨骤风狂之时,我听见根在地下咬牙。世上凡站着的东西都有根,每棵草每棵树都有根,人难道可发无根吗?面对那些根,我常为自己的根柢肤浅而羞愧。我默默地发誓:找准自己的人生之根,像根那样去努力。

(选自《济南时报》,有改动)

19.第一段话“面对那些根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为什么被“震撼”?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0.文章第四段用较大的篇幅描写了胡杨,作者是怎样写胡杨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5分)

答:                                                                      

                                                                         

21.文章最后说“我默默地发誓:找准自己的人生之根,像根那样去努力。”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像根那样去努力”深层意义的理解。(4分)

答:                                                                      

                                                                         

22.这篇游记散文热情颂扬了根的精神,请你概括“根的精神”的本质。本文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5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白马湖春秋

朱自清常到隔壁看夏丐尊拿着剪刀修枝,提着水壶浇花,在他院子里观花,在他屋里品画。朱自清喜欢喝两杯,但量不大,夏家有一株紫薇很好,夏丐尊常邀他在花旁喝酒。在散文《白马湖》中,朱自清写道:湖光山色从门里从墙头进来,到我们的窗前,桌上。我们几家接连着,丐翁的家最讲究。屋里有名人字画,有古瓷,有铜佛,院子里满种着花。屋里的陈设又常常变换,给人新鲜的受用。他有这样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们便不时上他家里喝老酒。

白马湖边的春晕中学则浸润着“五四”革新精神,积极推行新学制,采用新教材,崇尚民主,关系和谐,朱自清更其喜欢那种同事与师生之间真诚团结的融洽气氛。他说:我看不出什么界线,因而也用不着什么防备,什么顾忌;我只照着我所喜欢的做就是了。这就是自由了。从前我到别处教书时,总要做几个月的“生客”,然后才能坦然。对于“生客”的猜疑,本是原始社会的遗形物,其故在于不相知。这在现社会,也不能免的。但在这里,因为没有层叠的历史,又结合比较的单纯,故没有这种习染。这是我所深愿的!这里的教师与学生,也没有什么界限。

当然,朱自清在教育上能有这么高的成绩,绝非偶然,他对中学教育问题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他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格培养,他曾在《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向国文教师提出一系列严峻的问题:“你上课时,个个学生是注意听讲么?有人说话么?有人在桌子底下偷看别的书么?最要紧的,你能断定没有一个人想着别的事么?——今日讲的,他们曾如你所嘱地预习过了么?昨日讲的,他们上自修班时曾复习过了么?”他认为学生学习能否认真用功,关键在于教师,“固然要看你们的教法如何,但更重要看你的人格影响如何。”因此,他决意从自身做起,以严正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教育。他批改作业一丝不苟,和以前一样,每个学生都有一张成绩升降表,让他们看到自己学业的进步和退步。他对学生要求严格,对他们说,做学问要认真,半点马虎不得,提倡做“窄而深的研究”,反对夸夸其谈,触及一点不及其余的浮夸作风。他反对学生写些内容浅薄的作品,主张要有“味”,要有生活,他告诉学生们:“印在纸上,好像没有神气,念在嘴边,也像没有斤两:这就是没味。有味的便不同,譬如,有浓浓的颜色,有清清的音响,便是有味了。味在题材的深处,须细意寻探,才可得着;得着了味,题材的范围与性质都不成问题了。味是什么?粗一点说,便是生活,纯化的生活!便是个性,便是‘自我’!”①。这些真知灼见对学生启发极大。朱自清还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主张要以“高等的趣味替代低等的趣味,养成优良的习惯,使不良的动机不容易有效。”②他教导学生不要“时时回顾从前的黄金时代”,也不要“时时等待着将来的奇迹”,更不能“及时行乐”。他说:“‘遇饮酒时便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明明是哀时事不可为而厌世的话。”“欧洲的颓废派,自荒于酒色,以求得刹那间它能的享乐为满足”,“这决不是充实的生命,决不是的!”他要学生面向实际,把握住现在,理由是现在“是最可努力的地方,是我们最能管的地方,因为是最能管的,所以是最可爱的。”因此,“我把‘现在’捉住,发展它,改造它,补充它,使它建全,谐和,成为完美的一段落、一历程。”③这实际上就是他那“尊崇实际”的刹那主义主张。有一次,在课堂上讲到诗与酒的关系,他极有兴味地说:“饮酒到将醉未醉时,头脑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和快感,脑筋特别活动,所以李杜能做出好诗来……。”说到这里猛然刹住,立即严肃地说:“可是你们千万不要到湖边小酒店里去试啊!”唯恐学生们受到影响。

19.“从前我到别处教书时,总要做几个月的‘生客’,然后才能坦然。”这一句中的“生客”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答:                                                                       

                                                                         

20.文章第一段写朱自清常到隔壁夏丐尊家里看花喝酒,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答:                                                                      

                                                                         

21.仔细阅读第三段,请你总结一下朱自清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4分)

答:                                                                      

                                                                         

22.仔细阅读全文后回答,成功的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什么样的素养?(6分)

答:                                                                       

                                                                         

七、(60分)

23.上学排队、看病排队、乘车排队……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排队,同样,排队也存在于人的心灵世界中。

请以“排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    2.D    3.C    4.C    5.D

6.C 因果颠倒,此项表述内容属于把“四书”纳入中学课堂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7.A 由原文第三段可知,造成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的根源,并非是人们不读“四书”。

8.B “合而为一”属中生有,“深刻持久”前漏掉了“比较”。

9.C 害:痛恨。

10.C均为介词,替。A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按照。B①连词,于是,就;②介词,通过,经,由。D①连词,才;②副词,竟然。

11.B“刻廉刚直”是“廉洁无私,刚正不阿”的意思。④是说平原君意欲曲线救辟阳侯。⑤是说平原君为了使家人免受祸患宁愿身死。⑥说的不是平原君。

12.C是为了使家人免受祸患而自杀的。

13.(1)平原君家境贫寒,没有用来给母亲出殡送葬的钱,正要借钱置办殡丧用品,陆生让平原君只管发丧。(句意通顺1分,“以”“方”“假”“令”各1分,共5分)

(2)计划之所以能够实现,都是因为陆生和平原君的力量。(句意通顺1分,“计画”“全”“皆”各1分“……者,……也”的判断句式1分,共5分)

14.(1)不矛盾。(1分)晕个“懒”字表现的是寄信人慵懒不快的精神状态,反映了长期思夫望夫的痛楚,并奠定了全诗缠绵悱恻的基调。(3分)

(2)诗的三、四句承上转为轻松的口吻,表现出对丈夫无法回来的现实的理解,体现了作者的豁达;但这只是表面上的豁达,末句中又把感情转移到对丈夫的思念上,声声杜鹃啼鸣,正暗示着女诗人对远方亲人的呼唤。(4分)

15.(1)人比黄花瘦  路漫漫其修远兮  (2)不尽长江滚滚来  使我不得开心颜

(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飞入寻常百姓家  只是当时已惘然

16.[答案示例]消费税调整有效抑制大排量车进口

[思路点拔]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新闻标题应当设定为一个陈述句,将材料的主题词抽取出来,然后连缀成句即可。

17.[答案示例](1)①梧桐②栽上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学校的刊物会引来学生很好的作品,传播更多的信息。

(2)①繁星 ②学生的作品犹如繁星,点缀校园文学的天空。

(3)①跨越 ②跨越青涩的高中生活,迎来瓜果飘香的大学时光。

[思路点拔]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下列几个要点:①拟写名称要分析事物特征,明确事物定位。贴切的名称能够体现事物特征,表现事物的内涵。②拟写的名称要简单易记。③说明拟写名称的理由要体现名称内涵。

18.答案略。(内容的关键点:洁白的国产宇航服,宁静的太空,挥舞的国旗。)

[思路点拔]本题重点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本题要考查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表达方式应以描写为主。②修辞手法的使用。③不超过60个字。

(一)

19.[案例示例](1)在塔克玛干大沙漠,在库尔勒至若羌的千里长途上,风、沙、河、路在流浪(一切都在改变移动),而根意能坚定不移地坚守在那没有人烟没有鸡鸣犬吠的地方。(2分)

(2)这句话是全文(主旨)情感的领起句,为下文写根的顽强生命力作了铺垫(或为后来写根的坚强埋下了伏笔,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解题探究]本题考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游记散文,一般是通过具体的场景事物,表达一种感情、一种思想。本文的主题就是根的坚守、根的顽强精神令我敬仰感动。主题明确了,答案也就不难确定。“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是全文的主题领起句,也是下文颂扬根的精神的伏笔。

20.[答案示例](1)先写胡杨恶劣的生长环境,次写春天和秋天的胡杨林蓬勃的生机,再写胡杨不死不倒不烂的顽强。(3分)

(2)作者这样写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展现胡杨顽强的生命力,歌颂根的奉献、坚忍、不屈。(2分)

[解题探究]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仔细阅读文章第四段,不难发现作者在描写胡杨时,是有着清晰的层次的;不期而遇——生长环境;春天、秋天——生命力;根——不死、不倒、不烂。而对胡杨的这些叙述最后都归到了“根”上,可见这些文字是表现主旨而存在的。

21.[答案示例]①“像根那样去努力”,就是像根那样诚恳、沉默、坚忍。(2分)②“像根那样去努力”,就是要找准位置,默默奉献,与困难作斗争,为支撑不屈的生命而坚定不移,顽强坚守。(2分)

[解题探究]本题考查体会重要的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能力层级D。可以用压缩提炼原文中的关键词,也可以根据原文感悟,然后整合组织语言。答案只要符合根的形象内涵即可。关键词可有诚恳、沉默、坚忍、位置、奉献、斗争、不屈、坚定、顽强等。

22.[答案示例]本质:不畏艰难,坚定不移,不屈不挠,默默奉献,顽强抗争,诚实坚守的精神。(2分)启示:①要善于观察,注意从自然的景观中,发现具有内涵的事物。②要精于思考,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如本文作者从根中发掘出诚恳、沉默、坚忍、不屈的精神。(3分)

(二)

19.[答案示例](1)“生客”是指朱自清刚一所学校任教时,和那里的教师学生不融洽,心里很不自然,像到那里做客的生人一样。(2分)

(2)说明那里的学生、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如春晖中学融洽,衬托春晖中学的民主程度高。(2分)

[解题探究]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的理解能力,这需要考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21.[答案示例](1)他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格培养

①他决意从自身做起,以严正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

②他对学生要求严格,要求学生做学问要认真,半点马虎不得,提倡做窄而深的研究,反对夸夸其谈,触及一点不及其余的浮夸作风。

③他反对学生写些内容浅溥的作品,主张要有“味”,要有生活。(2分)

(2)朱自清还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主张学生养成优良的习惯。

①他教导学生不要“时时回顾从前的黄金时代”,也不要“时时等待着将来的奇迹”,更不能及行乐。

②他要学生面向实际,把握住现在。(2分)

[解题探究]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文章,从中可以发现朱自清主要在两方面下工夫:一是他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格培养;二是他十分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主张学生养成优良的习惯。抓住这两占,朱自清在教育上获得的成功的要素就抓住了。

22.[答案示例]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②崇尚民主,师生平等,团结互助。③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④有高尚的可以影响学生的人格。⑤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注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题探究]本题是探究题,考查考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和探究能力,考生要弄懂文章的内容,从朱自清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要素出发,既要抓住文本,对其进行提炼概括,还要有探究意味。

23.[探析脉络]“排队”的含义是一个挨一个顺次排列成行,这表明排队不只限于人,也适用于其他事物,甚至包括人各种各样的思想。题干中“排队也存在于人的心灵世界中”就是对审题的提示。

从记叙文的角度思考,可以依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构思生活中或心灵世界中各种各样有关排队的故事;从议论文的角度思考,可以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角度针对不对问题、不同对象确立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