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直播:崔其升其人其事、教学原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44:51

崔其升其人其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杜郎口中学的变化再次印证了这一论断。
     1981年7月,崔其升毕业于茌平师范。
     1981年9月开始任教于茌平县杜郎口联合校,先后任基层管理工作。90年秋到   1997年4月任杜郎口联合校业务副校长,致力于小学目标教学的实验与研究,为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做出突出贡献。
    1997年4月,崔其升奉调任杜郎口中学校长。初任校长,他面临的是濒临绝境的混乱局面:账面上不名一文,还有数万元的“普九”欠债;教学上完全失控,迟到早退现象比比皆是;学生辍学严重,当时有一个初三毕业班级,只剩下11名学生,而入学时的班额是60多人!崔其升开始了艰难的校长历程。
     “你能行动,行动才生困难,想法解决了困难,才是真知识的获得。……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行动产生理论,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还是为的要指导行动,引着整个生活冲入更高的境界。”崔校长的选择是:采取果断措施,迅速稳定局势,重建教学秩序,找回杜郎口的尊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努力,杜郎口中学由乱而治,人心重新凝聚,教学质量回升。2000年8月全县统一考核,在23处初中的排位中,杜郎口位居第四,多年来第一次进入先进行列。
    2000年8月-2003年7月是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自主构建阶段。在这一段时间里,重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10+35”、教师业务论坛等被专家称为“原始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的改革措施逐步推行并不断完善。定期举办教师论坛,名师带动工程起步,拜师学艺,课堂大比武,促进教师全员提高。邀请教学研究人员来学校作辅导报告、评课指导,提高全体教师的能力,开拓视野。改革带来变化,变化带来一片欢笑声:课堂上,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热烈讨论,激烈辩论;争问抢答,欢声雀跃;多种角度,实践创新;笑逐眼开,欢乐课堂。课堂学生活动面达80%。
     2003年7月县教育局对全县21处初中综合考评,杜郎口中学跃升至第二名。
     2003年秋,县教育局作出“远学洋思,近学杜郎口”的决定。市教研室经过调研、论证,对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给予鼓励和肯定。从此,杜郎口中学改革进入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视野。
    2004年11月28日,全市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在杜郎口中学召开,杜郎口中学24个教学班的课堂同时向400多与会者开放展示,引起轰动。
    从2004年12月18日到2005年6月,山东省教科所专家深入杜郎口中学课堂调查研究。由许爱红、刘延梅、刘吉林撰写的《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解读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在《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11期上发表。
    2005年11月12-13日,全省农村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在杜郎口中学召开。
    2006年有六个全国性的教育教学会议在杜郎口中学中学召开。
截至2006年底,来自全国二十九个省市的近十万领导、专家和教育同行到杜郎口中学考察访问。

崔其升的教学原则观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遵循的九项原则:

一、民主性    归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教师创设人人参与情景、场景。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唤起学生的主动性、自尊性、创造性。学生能够“敢”字当头,敢想、敢问、敢讲、敢疑、敢评、敢写、敢画、敢下桌、敢讨论。增强自信心,形成独立的人格。

二、趣味性    “活动是儿童的本能,游戏是孩子的天使”。教师布设舞台,学生精彩表演,小品、相声、歌曲、舞蹈、诗歌、快书、绘画、魔术……直观教学,实物标本、小制作、小发明、小创作交相辉映,情趣连连。

三、鼓励性   鼓励、激励、唤醒、点评、鼓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探究、尝试、激发学习欲、表现欲。

四、实践性   知识来源于实践,理论来自于生活。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抽象的知识寓于事例中去领会,课本内容是知识海洋中的一个例子,只有知识与生活接轨,才可能学以致用,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把握其实质,弄通弄透,将知识化为自己的技能。

五、探究性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更有挖掘不尽的潜力,要把学习任务放给学生,也就是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尊重学生,那么学生探究知识欲望是高涨的,教师制定出一些方法、要求,科学指导,落实学习成果,学生有所求,有所得,有所收,教学适时鼓励,唤起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预习,要在“画蛋”中体会出只有自己去尝试,去反复的做,深入的思考,才会有提高,有成功。学生自我的收获,才是真正的收获,才是幸福的,快乐的。所以一名教师切不可去给、去灌,要让学生滚爬跌打,去学、去做、去体会、去感悟、去总结、去收获。

六、创造性

学习不是复制,不是记背,不是模仿,而是多触角,不同的侧面去挖掘,去探索。学生是有差异的,性格、程度是多元化的,所以教学切忌千人一面,课堂是一个挖之不尽的矿藏,创新是一个课改的永恒主题,知识的创新,表达形式的创新,育人的创新,学习成果的创新。创造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生要深入研究,善于总结,形成特色;学科要结合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要围绕“课堂要活、内容要密、检查要实、纠正要准”做好创新。

七、全员性

每个学生都应受到良好的教育,学有所得,学业品格双丰收,绝对不能搞精英教育,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一定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才,使每个心灵都得到安慰,尤其是对学困生,要更加去关爱、帮助,多吃偏饭,做好保底工作。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有品格,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的教育,才配称为合格的教育。

八、合作性

古语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学习中,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是有限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人有各自的优势与长处,所以求知的过程,不能有个人英雄主义,切实做好合作,优势共享,少走弯路,合作共赢,继续发扬结对子工程,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教学相长,互相促进。

九、终身性

教育教学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奠基。教学不应是阶段性的,独立性的,切块性的,而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人格素质的形成,才是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为此,在教学当中,以培养能力,重视学生的学、做、体验,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合作交流,自主、自觉、自信、自强,真正实现通过我们的教育教学所培养的学生能力,在学生终身发展中而享用不尽的生命动力。

崔其升的课堂教学观
    崔其升认为,开放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开放课堂很关键的一点便是让同学们的心灵得到放飞。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育者必须融入教育对象中,避免师生在精神上的分离。
尊重是办好教育的前提,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之间的知识水平、生活条件、家庭背景、社会经验、人生体验等可能存在着不同,但人格是平等的,相互友爱,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尊重差异,同学之间是有差异的,差异表现有众多方面,个性差异、学习差异、品质差异、条件差异等,作为教师,应承认差异,并立足现实,在尊重的基础上改差变优,促优求进,切不可粗暴或带有色眼镜待人,尊重同学们的情感,师生交流是心灵的呼唤,教师的工作是滋润心灵的过程,让每个心灵都得到安慰,让学生真情流露,能给老师说知心话,师生之间平等友善,亲师信道,处处流淌着亲情与关爱。尊重同学们的个性,不仅是因材施教,更主要的是宽容学生们的“与众不同”,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鼓励学生发疑、质疑、析疑、解疑,让学生敢于挑战课本、教师、权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创造力和潜能的开发,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领域最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才能。
    平等民主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保障。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相信学生、发动学生、组织学生、发展学生。教学不是一味地如何教,而是正确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创设学生人人参与的教学情景,发扬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并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这符合学生求知的心理,并能尊重个性,因而有利于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位置,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尊性、创造性,每一个学习者都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对所学的内容有不同的体验、认识、选择、评价、重组和整合,真正把知识变为自己的一种能力。认可并鼓励学生合作,毕竟自我认识是有限的,资源共享,你有一个观点,他有一个观点,我有一个观点,互相交换,可以有多个观点。也可以争辩,在争辩中可以开发思维,精力集中,动用多种器官联合表达,争辩可以引向深入,争辩可以使真理更加明辨,争辩可以向他人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争辩可以使自己的学习态度更加认真、严肃、科学。教师要善于提供同学表达的场景与舞台,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达欲,都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都愿意成为本班不可缺少的主角,“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您一份惊喜”,表达了同学们是多么热切表现自己。“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这就是我们的教学观。
    自主探究,积极向上,民主平等,互助互帮,让学生在教学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展示自己,反思自己,发展自己,是我们教学文化的特征。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在自学中理解,在交流中反思,在互动中提高,从而形成了我参与我快乐、我交流我提高、我自信我成长的自主发展心理平台。通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持续和谐发展,师生在有效的互动中得到生命意义上的发展。
    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教学就不存在或没有发生。而交往是主体间进行的相互活动,它反映的不是人与自然或人与物之间的对象性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为主体的关系。主体之间交往过程能够互相认同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相对独立和相互平等的主体;二者在平等对话中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也得到教益;学生在得到教师教育、启迪的同时,反过来又影响和启发着教师,师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长。所以,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的过程。
        教师应屏弃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主角”、“师道尊严”观念,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走向“平等中的首席”。 “平等中的首席”并不是要教师的行为变成学生的行为,而是以教师行为方式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其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引导、交流,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照顾差异、因材施教;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体验尊重,形成自信;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者,积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组织学生发现、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创设合适的学习情景,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为师生、生生平等对话,为全员合作、有效教学,为学生快乐学习、自信发展,创设阳光的教学空间。其实,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文化就蕴涵着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课程理念。

崔其升的学生观

崔其升有一个基本信念,那就是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也就是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杜郎口中学从1998年开始搞教学改革。从那时起,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评价定位就是不看教师看学生。课堂中不是看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

现在每次听课,每次考核,每次公开课、观摩课,杜郎口中学都是从四个方面对课堂进行评价:

第一,是学生的参与,包括学生参与的数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二,教师对文本的挖掘,有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方法;

第三,学生在表达时的精彩度,比如,语言、表情、动作,对知识的深化、拓展,包括自己个人的才艺展示;

第四,生成。生成是每节课最精彩、最宝贵的地方,课堂上学生能不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从1998年到现在,不看老师看学生,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信念。因为不管是应试也好,学生终身发展也好,还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成为一个创新的人才,未来都是落在学生自己一个人身上。

崔其升的教师观

在崔其升看来,办好学校,首先要为教师建立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班子能够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具有一支有较高的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的教学工作,领导班子是关键,只要领导班子过硬,敢打硬仗,能够以身作则,再加上认真负责,没有一个学校办不好!

通过长期的探索,杜郎口中学提出了教师应具备的十大素质。这十大素质是:

第一,登高望远,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

第二,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奉献品质;

第三,从小事抓起,打造精品的质量意识;

第四,勤于交流,促优正劣的改革勇气;

第五,善于合作,取长补短的进步要求;

第六,努力学习,完善自我的探索态度;

第七,关心集体,先公后私的奉献精神;

第八,关注科研,总结规律的创新思想;

第九,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民主观念;

第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的主体理念。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实践,杜郎口中学鼓励老师们争创一流、努力工作、敢为人先,建立了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现在,杜郎口中学的不少老师,课堂出现了问题、教学的成绩落到别人的后面,也偷偷地流泪,主动到有关的领导跟前作检讨、表决心。

有了这么一个工作氛围、工作环境,取得成绩是必然的。

崔其升的办学理念

1、      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2、      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

3、      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人的意义在于奋斗,人的价值在于奉献。

4、    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巨大发展潜能的个体,是教育活动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5、    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
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中协作,在协作中竞争。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

6、    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7、    教学内容要由唯知识走向生活,突出生活的体验与生命感知。教学过程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见解。教学方法要变生硬灌输为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教学形式变共性教育为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8、    课堂的生命力来自于对事件和事实的感受与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与好奇;来自于情不自禁、丰富活跃的猜想与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争辩;来自于探究过程中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的惊险与喜悦;来自于对昨日文明成就的赞叹和对未来文明进程的憧憬。

崔其升的教学原则观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遵循的九项原则:

一、民主性

归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教师创设人人参与情景、场景。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唤起学生的主动性、自尊性、创造性。学生能够“敢”字当头,敢想、敢问、敢讲、敢疑、敢评、敢写、敢画、敢下桌、敢讨论。增强自信心,形成独立的人格。

二、趣味性

“活动是儿童的本能,游戏是孩子的天使”。教师布设舞台,学生精彩表演,小品、相声、歌曲、舞蹈、诗歌、快书、绘画、魔术……直观教学,实物标本、小制作、小发明、小创作交相辉映,情趣连连。

三、鼓励性

鼓励、激励、唤醒、点评、鼓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探究、尝试、激发学习欲、表现欲。

四、实践性

知识来源于实践,理论来自于生活。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抽象的知识寓于事例中去领会,课本内容是知识海洋中的一个例子,只有知识与生活接轨,才可能学以致用,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把握其实质,弄通弄透,将知识化为自己的技能。

五、探究性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更有挖掘不尽的潜力,要把学习任务放给学生,也就是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尊重学生,那么学生探究知识欲望是高涨的,教师制定出一些方法、要求,科学指导,落实学习成果,学生有所求,有所得,有所收,教学适时鼓励,唤起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预习,要在“画蛋”中体会出只有自己去尝试,去反复的做,深入的思考,才会有提高,有成功。学生自我的收获,才是真正的收获,才是幸福的,快乐的。所以一名教师切不可去给、去灌,要让学生滚爬跌打,去学、去做、去体会、去感悟、去总结、去收获。

六、创造性

学习不是复制,不是记背,不是模仿,而是多触角,不同的侧面去挖掘,去探索。学生是有差异的,性格、程度是多元化的,所以教学切忌千人一面,课堂是一个挖之不尽的矿藏,创新是一个课改的永恒主题,知识的创新,表达形式的创新,育人的创新,学习成果的创新。创造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生要深入研究,善于总结,形成特色;学科要结合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要围绕“课堂要活、内容要密、检查要实、纠正要准”做好创新。

七、全员性

每个学生都应受到良好的教育,学有所得,学业品格双丰收,绝对不能搞精英教育,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一定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才,使每个心灵都得到安慰,尤其是对学困生,要更加去关爱、帮助,多吃偏饭,做好保底工作。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有品格,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的教育,才配称为合格的教育。

八、合作性

古语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学习中,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是有限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人有各自的优势与长处,所以求知的过程,不能有个人英雄主义,切实做好合作,优势共享,少走弯路,合作共赢,继续发扬结对子工程,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教学相长,互相促进。

九、终身性

教育教学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奠基。教学不应是阶段性的,独立性的,切块性的,而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人格素质的形成,才是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为此,在教学当中,以培养能力,重视学生的学、做、体验,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合作交流,自主、自觉、自信、自强,真正实现通过我们的教育教学所培养的学生能力,在学生终身发展中而享用不尽的生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