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安陆黑社会名单:两篇绝妙的反面教材--杜勒斯、撒切尔夫人谈如何瓦解苏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00:03

两篇绝妙的反面教材--杜勒斯、撒切尔夫人谈如何瓦解苏联
章益

 

《中华魂》2011年第1期
国际问题札记 绝妙的反面教材/章益2011-01-06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十分重视反面教材的作用。毛泽东在决定扩大发行《参考消息》时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这是共产党替帝国主义出版报纸,连那些骂我们的反动言论也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目的就是把毒草,把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摆在我们同志面前,摆在人民群众和民主人士面前,让他们受到锻炼。”“为什么要种牛痘?就是人为地把一种病毒放到人体里面去,实行‘细菌战’,跟你作斗争,使你的身体里头产生一种免疫力。”(《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96页)  

         这里,我们郑重地向读者推荐两篇反面教材。一篇是1945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杜勒斯在众议院会议上谈瓦解苏联的目的、任务和手段,另一篇是1991年11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美国休斯敦的一次演讲中谈“我们是怎样瓦解苏联的”。这两篇可以说是绝妙的反面教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帝国主义为了瓦解和搞垮社会主义采取了哪些卑劣的手段,这是把帝国主义的危险性仅仅局限在明火执仗、真刀真枪交锋的人们所想象不到的。  

         ——寻找代理人和同盟军。杜勒斯说:“我们一定要在苏联内部找到同意我们思想意识的人,找到我们的同盟军。”果不其然,正是撒切尔夫人已经点名的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这样的美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和同盟军最终断送了屹立于世达90年的社会主义的苏联。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杜勒斯和撒切尔夫人的话供述了这个辛辣的道理。  

          ——着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杜勒斯说:“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变的。只要把(他们的)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地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念,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念。”“我们将使用一切办法去支持和抬举一批所谓的艺术家,让他们往苏联人的意识中灌输性崇拜、暴力崇拜、暴虐狂崇拜、背叛行为崇拜,总之是对一切不道德行为的崇拜。”回顾苏联剧变和解体的过程,我们便会领会这一招的厉害。正是意识形态领域无产阶级思想丧失了主导地位,在完全放弃正常的批评与反批评的大背景下,种种歪理邪说畅行无阻,形形色色错误的乃至反动的货色泛滥成灾,导致了苏联的蜕变和解体。  

         ——诱使干部队伍蜕化变质。杜勒斯说:“我们将不知不觉地,但积极地和经常地促进(苏联)官员们的恣意妄为,让他们贪贿无度,丧失原则。官僚主义和拖沓推诿将被视为善举,而诚心和正派将被人耻笑,变成人人所不齿和不合时宜的东西。”这是何等阴险、毒辣的一招!我们知道,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便是决定的因素。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依靠干部发动和带领广大群众去实行,去贯彻。一旦干部队伍蜕化变质,就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腐蚀剂、寄生虫,挖墙脚,蛀梁柱,使宏伟大厦毁于一旦。可不慎乎!  

         ——分裂、肢解对方的国家。撒切尔夫人说:“我们的政策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利用苏联宪法上的漏洞。苏联宪法在形式上允许任何一个加盟共和国(只需凭着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简单多数)只要有意即可迅速脱离苏联。”这一招果然灵验,在美国及其代理人的唆使下,幅员广大、国力雄伟的苏联不复存在了,一些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联盟宣告解体。这时为之兴高采烈的是帝国主义的首脑美国,因为地球上再也没有在实力上能够与之抗衡的对手了。  

       ——千方百计争夺青年一代。杜勒斯说:“我们要从青少年抓起,要把主要的赌注押在青年身上,要让他们的精神道德变质、发霉、腐烂。我们要把他们变成无耻之徒、庸人和世界主义者。我们一定要做到。”众所周知,青年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敌人清楚地懂得这一点,他们在这方面是不惜功本、不遗余力的,而且也确实取得了成功,达到了目的。

           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惨痛,不可谓不深刻。  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云:“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这里说的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是很有道理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谆谆告诫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对于这个暮鼓晨钟,我们应当时刻铭记,永志不忘。
 
《中华魂》2011年第1期
国际问题札记 一九四五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杜勒斯在众议院会议上谈瓦解苏联的目的、任务和手段
  历史总有说出真相的一天。60多年前的1945年,美国情报部门官员艾伦·杜勒斯当着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面,在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上发表了一篇演说。 

         战争将要结束,一切都会有办法弄妥,都会安排好。我们将倾其所有,拿出所有的黄金,全部物质力量,把(苏联的)人们塑造成我们需要的样子,让他们听我们的。  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变的。只要把(他们的)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地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念,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念。 

        用什么办法来做?我们一定要在苏联内部找到同意我们思想意识的人,找到我们的同盟军。  一场就其规模而言无与伦比的悲剧——一个最不屈的民族遭到毁灭的悲剧——将会一幕接一幕地上演,他们的自我意识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消亡。

        比方说,我们将从文学和艺术中逐渐抹去他们的社会存在,我们将训练那些艺术家,打消他们想表现或者研究那些发生在人民群众深层的过程的兴趣。文学,戏剧,电影——一切都将表现和歌颂人类最卑劣的情感。我们将使用一切办法去支持和抬举一批所谓的艺术家,让他们往苏联人的意识中灌输性崇拜、暴力崇拜、暴虐狂崇拜、背叛行为崇拜,总之是对一切不道德行为的崇拜。在(他们的)国家管理中,我们要制造混乱和无所适从……  我们将不知不觉地,但积极地和经常不断地促进(苏联)官员们的恣意妄为,让他们贪贿无度,丧失原则。官僚主义和拖沓推诿将被视为善举,而诚信和正派将被人耻笑,变成人人所不齿和不合时宜的东西。无赖和无耻、欺骗和谎言、酗酒和吸毒、人防人赛过惧怕野兽、羞耻之心的缺失、叛卖、民族主义和民族仇恨,首先是对俄罗斯人民的仇恨——我们将以高超的手法,在不知不觉间把这一切都神圣化,让它绽放出绚丽之花……只有少数人,极少数人,才能感觉到或者认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会把这些人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把他们变成众人耻笑的对象;我们会找到毁谤他们的办法,宣布他们是社会渣滓。我们要把布尔什维主义的根挖出来,把他们的精神道德的基础庸俗化并加以清除。  

       我们将以这种方法一代接一代地动摇和破坏列宁主义的狂热。我们要从青少年抓起,要把主要的赌注押在青年身上,要让他们的精神道德变质、发霉、腐烂。我们要把他们变成无耻之徒、庸人和世界主义者。我们一定要做到。
 
 
国际问题札记
1991年11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在美国休斯敦的一次演讲中谈:“我们是怎样瓦解苏联的”/记录人 前苏联炼油和石化专家谢·尤·巴甫洛夫

        撒切尔说:  苏联是一个对西方世界构成严重威胁的国家。我讲的不是军事威胁。从本质上讲,军事上的威胁并不存在。我们这些国家装备精良,包括核武器。  

       我指的是经济上的威胁。借助计划政策,加上独特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刺激手段相结合,苏联的经济发展指标很高。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过去比我们高出一倍。如果再考虑到苏联丰厚的自然资源,如果加以合理地运营,那么苏联完全有可能将我们挤出世界市场。  

        因此,我们一直采取行动,旨在削弱苏联经济,制造其内部问题。  

       主要的手段是将其拖进军备竞赛。我们知道,苏联政府遵守苏联和其北约对手军备均等的原则。结果,苏联装备花费占去了预算的15%,而我们这些国家是5%左右。这自然就造成了苏联要紧缩在生产居民大众消费品上的投入。我们希望借此引发苏联居民大规模的不满。我们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泄露”我们拥有武器的数量,有意夸大,以诱使苏联加大军备投入。  

       我们的政策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利用苏联宪法上的漏洞。苏联宪法在形式上允许任何一个加盟共和国(只需凭着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简单多数)只要有意即可迅速脱离苏联。当然,由于共产党和强力部门的凝聚作用,长时间这一权利实际上很难实现。但这一宪法漏洞还是给实施我们的政策留下了未来的可能。  

          遗憾的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苏联的政治形势长期保持十分稳定。后来我们(主要是美国)出台了一项重要政策,就是建立反导弹防御体系。应当承认,当时大多数的专家反对建设反导防御体系。理由是其投入巨大,且不太可靠。而苏联可以以更少(约1/5到1/10)的投入即可以“矛”刺穿反导之“盾”。但不管怎样,我们提出发展反导防御体系,目的是希望苏联同样建造类似高造价的系统。令我们十分惋惜的是,苏联政府没有采取行动,只是限于发表政治抗议。  

         我们由此陷入了困境。不过,很快便得到情报,说苏联领袖逝世后,经我们帮助的人可能继任,借助他能够实现我们的想法。这是我的专家智囊的评估意见(我周围始终有一支很专业的苏联问题智囊队伍,我也根据需要促进和吸引苏联境内对我们有用的人才出国移民)。  

        这个人就是米·戈尔巴乔夫。我的智囊们对此人的评价是:不够谨慎,容易被诱导,极其爱好虚荣。他与苏联政界大多数精英关系良好,因此,通过我们的帮助,他能够掌握大权。  

       “人民阵线”(指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也就是戈尔巴乔夫执政的苏联后期,在波罗地海等加盟共和国兴起的、以“求主权、谋独立”为旗号的民族政治势力组织)的活动不需要太大的花费:主要是一些复印、印刷设备的开支和对骨干的资金支持。而支持苏联矿工长时间罢工的花费要多得多。 

        专家智囊团中间围绕以下一个问题争论激烈、分歧很大:是否推举叶利钦作为“人民阵线”的领袖,进而推选其进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接下来成为俄罗斯领导人(以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对抗)。智囊团多数人的意见是反对叶利钦的提名,考虑到他的过去经历和个性特点。  

       不过,后来经过多次接触和约定,还是决定“推出”叶利钦。叶利钦费了很大的力气,勉强当选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随即便通过了俄罗斯主权独立宣言。有人发问:俄罗斯独立于谁?整个苏联当时不都是围绕俄罗斯为中心构成的吗?苏联的解体真正开始了。  

          在1991年“8·19”事件期间,我们也给叶利钦以极大的支持。当时苏联上层少数人隔离了戈尔巴乔夫,企图恢复维系苏联统一的制度。叶利钦的支持者坚持住了,并且掌握了控制强力部门的绝大部分(虽然不是全部)实权。  

        其余所有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借机宣布自己的主权(当然,多数共和国在形式上并未排除联盟地位)。  这样一来,事实上现在苏联已经解体了,不过在法律上苏联还存在。我负责任地告诉诸位,不出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就会听到法律上苏联解体的消息。  [谢·尤·巴甫洛夫后来回忆说:我们从美国返回俄罗斯大约两周后,就听到了签署“别洛韦日协议”的消息(指1991年12月8日由斯·舒什克维奇、鲍·叶利钦、列·克拉夫丘克等人代表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签署的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和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考虑到背着苏联当局,讨论协议的秘密行动选择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边境地区的别洛韦日森林,故称“别洛韦日协议”。协议签署后,叶利钦首先致电当时美国总统布什,向其通报情况)。——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