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孩中国爸歌曲mp3:转帖: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详解(集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36:17
跗阳
  BL59 跗阳 Fuyang
  [别名] 附阳、付阳。
  [释名] 跗,泛指条状物的末端。穴居跟腱外缘,故名。由于穴在“太阳前、少阳后”,依附于阳脉,故又名“附阳”(《素问·气穴论》王冰注)。
  [出处] 《针灸甲乙经》。
 
  [位置] 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直上3寸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足外踝上三寸,太阳前、少阳后,筋骨间”;《针灸集成》:“在昆仓上三寸”;《太平圣惠方》作:“在外踝上二寸后筋骨间宛宛中”。
  [局部解剖]
  肌肉:跟腱外缘,深层为屈(足母)长肌。
  神经:腓肠神经。
  血管:小隐静脉,深层为腓动脉末支。
  [类别] 阳跷脉郄穴。
  [功效] 利腰腿、清头目。 《灵枢·卫气》:“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
  [主治]
  古代记述:头重、头痛、眩晕、颈项痛、腰痛、髀枢痛、转筋、瘫痪痿臑,外踝红肿、寒湿脚气、两足生疮、胻痛、瘛疭、四肢不举、热病汗不出、体重、逆气、疟、鼽衄、痔。
  近人报道: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
  [方例]
  瘛疭:天井、跗阳。
  [刺灸法] 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委阳 - 概述

三焦经合穴

【穴义】膀胱经的天部阳气在此聚集。

【名解】

1)委阳。委,堆积也。阳,阳气也。委阳穴名意指膀胱经的天部阳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委中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化为天部阳气,阳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故名委阳
2)三焦经合穴。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富含水湿,其性同于三焦经气血之性,且聚集于穴内,故为三焦经合穴

【其它】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富含水湿。

 运行规律:不断地吸热并循膀胱经传于浮郄穴。
 功能作用:益气补阳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委阳 - 定位

当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内侧。
委阳 (BL 39)

委阳 -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股二头肌→腓肠肌外侧头→腘肌起始腱和腘肌。
浅层有股后皮神经。深层有腓总神经和腓肠外侧皮神经。

委阳 - 主治

1.腹满,水肿,小便不利。
2.腰脊强痛,下肢挛痛。

委阳 - 配穴

小便淋沥:志室中髎、委阳。
腋肿:天池、委阳。
乳糜尿:三焦俞、膀胱俞、委阳、中极三阴交

委阳 - 操作

直刺1~1.5寸。

委阳 - 古代文献摘录

《灵枢》:“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
《甲乙经》:“腰痛引腹,不得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