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盗市投稿系列百度云:专题五:成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6:08:24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总有许多难忘的经历,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伤心;有被认同的欣喜,也有受误解的苦恼……这些经历因为来自孩子们的真实生活,更能够反映真实的个性,抒发真实的情感,因此是口语交际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开展这个专题的教学,要善于借助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说出真实感受。可以采取访谈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可以利用照片展览,帮助学生回顾成长历程;可以采用模拟生活的方式,再现孩子和父母交流的场景;还可以请来学生的父母共同参与交际,诱发学生的真实体验……总之,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内心的情愫才能娓娓流淌,真情才能大胆地表白。
示例1:成长的故事
【教材版本】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2.在交际中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回顾自己和父母、同学交往过程中解决矛盾的方法。
2.搜集自己自立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我会阅读,我能思考
师: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乌塔》一课,乌塔的生活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咱们再回忆一下,读了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呢?
1.讨论交流:父母的充分信任与支持、乌塔很强的生活能力与精心充足的准备……
2.联系学生的生活,谈感受。
师小结:乌塔为独自旅游做了充分的准备,从线路的设计、安全的保障,都做了详尽的安排。平时,她也注意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正因如此,乌塔14岁就能独自旅游。希望同学们也能在生活中培养自立能力,为早日独立生活打好基础。
设计说明
在阅读思考与对话交流中,让学生通过和乌塔的对比,在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感受到自己在自理、自立等生活能力与知识积累方面该努力的地方,增强学生自强自立的意识。
二、我能理解,我会沟通
1.师:读了《乌塔》,联系自己的长辈,你们又有什么想说的呢?
2.师:是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想自己做主的时候,父母会信任我们吗?能放心吗?让我们来看看和我们一样大的一个小朋友写的信吧,了解她的困惑,想想该怎么帮她。
3.阅读王虹的来信。(课件出示王虹来信,并配声音。)
师:听了王虹的来信,你知道她有什么烦恼?(答应参加同学生日会,因父母反对未能参加。同学对她疏远了,她很难过。)
4.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过生日,开个同学会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你遇到这样的情况是怎么处理的?
5.师:是啊,遇到同学生日会的邀请,无论你是否愿意参加,都应该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你们看看,王虹在处理同学邀请她参加生日会这件事情上,是否存在不妥当的地方?
6.小组讨论。
7.交流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在交流中随机点拨。
(1)在答应同学之前,应该先征求父母的意见。
师:参加同学的生日会,父母一般都会答应,但有时也会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反对。因此我们在答应别人之前,应该先征求父母的意见。像王虹这样,未经父母同意就答应同学,结果父母又不同意,使王虹陷入不守信用的境地。
师:同学们,你是否遇到过父母不答应你参加同学生日会的情况?设身处地替父母想想,他们不同意的理由是什么?(如,不是周末,参加生日会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小孩子经常参加同学生日会,会助长攀比心理,不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2)在父母不答应的情况下,试图获得父母的理解。
师:如果你觉得爸爸妈妈的想法有欠妥之处,那么怎么说服他们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也可以分角色扮演爸爸、妈妈、王虹,演一演。
设计说明
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个人经验,把自己与家人沟通的困惑和人际交往中成功的经验,以及对父母良苦用心的体会,清楚明白地进行表达,沟通共享。
(3)如果父母实在不答应,应事先通知同学。
师:在父母不答应的情况下,王虹没能参加同学的生日会。如果你是过生日的那个同学,你会怎么想?如果你是参加生日会的同学,又会怎么想?
师:是啊,答应别人的事却没做到,给别人快乐的生日蒙上一层阴影,同学心里肯定不开心。如果你是王虹,你又会怎么做?小组讨论,也可以分角色扮演王虹、过生日的同学、参加生日会的同学,演一演。
设计说明
以表演的形式表现和父母、同学的沟通,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又对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如何沟通起到指导作用。
三、珍惜友谊,学会成长
1.帮助找回失去的友谊。
师:王虹失约以后失去朋友,十分孤单。请你们帮王虹想想办法,如何去寻找失去的友谊?
(亲自向过生日的同学道歉,并解释失约的理由;送上亲手制作的小礼物,表示对同学生日的祝贺;在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主动参加同学的聚会……)
设计说明
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在和家长、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多为他人考虑,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通过今天口语交际课,你明白了什么?
设计说明了解学生学习本课的收获,培养学生的口头总结能力。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让自己长大,学会自立,学会处理矛盾,学会与人交往,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阳光。
(薛缨)
示例2:父母的爱
【教材版本】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六
【教学目标】
1.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2.尊重别人的发言,听他人说话时认真耐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对本班学生父母的教育情况有大致的了解,事先采访一个对孩子教育以鼓励独立、帮助指导为主的父(母)亲。
学生准备:
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事例,也可准备相关的照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交际兴趣
师: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同学们,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很多感人的故事,也许大家对父母之爱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和感受。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一同分享。(板书课题:父母的爱)
二、回忆事例,多向交际互动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记录或相关的实物、照片,以“我父亲(母亲)的爱是(慈祥的、严格的、宽容的、感人的、无微不至的……)”为主题,自由交流你们的感受,注意在交流中把最感人的细节回忆清楚,并把握好时间。
1.四人一组,相互交流感人事例,推荐出一位代表(事例感人、表述清楚、时间恰当)参加全班交流。
2.代表们轮流上台讲述自己的故事。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倾听学生讲述的事例中是否包含“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事事包办”“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于粗暴”“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以鼓励为主”这些典型的教育方式,为下一阶段在全班展开口语交际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加以正确引导,做好准备。
设计说明
在这一环节中,让所有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对父母亲关爱自己的事例回忆,再一次感受父母浓浓的爱,体会亲情的温暖,为下一环节懂得理解父母的真爱做好铺垫。
三、谈谈困惑,理解父母真爱
师:是呀,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不尽相同。我们刚才听了那么多的故事,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沉的、宽广的,更是无私的。父母有些爱的方式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惑,请看下面这两位父母的做法,再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1.出示教材中的第一和第二个片段,交流。
(1)与小组同学自由评说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长对不同看法作简要记录。
(2)小组选派有代表性意见的同学在全班发表见解。其他小组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可以及时补充,或是与之展开辩论。教师随机进行正确的引导──这两位家长虽然方法有些不妥,但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绝不能将家长与孩子对立起来。
(3)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愿意来谈谈吗?
①妈妈特别喜欢看我的日记,她说这是关心我的成长。
②爸爸动不动就当着别人的面批评我,让我觉得很没面子。
③我都那么大了,家又在学校附近,可妈妈还是要每天接送我,还帮我背书包,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
④爸爸总是拿我和别人比,让我觉得没有信心。
⑤妈妈很喜欢到学校和老师联系,可是她又太不修边幅,每次都穿着拖鞋去,同学们都笑话我。
……
设计说明
教材中举了三个例子,前两个例子是学生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会给他们带来困惑,所以将这两个片段先拿出来供大家交流,而后再将问题指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文中的例子变成贴近他们生活的实际问题,更具现实意义。
(4)模拟生活场景,解决问题:假如现在你的父母就在这儿,你会怎么和他们交谈呢?老师扮演父母,请学生结合自己的事例来对话,其他同学可以帮忙补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出观点,同时还要让学生注意与父母交流的语气。)
(5)师:有些同学可能觉得与父母当面交谈有些困难,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向他们提出建议呢?(写信、发邮件,通过适当的第三者转达。)
设计说明
通过模拟生活场景对话,让学生较为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向父母提出合理恰当的建议。而对其他方法的设想,更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顺利解决问题,解除困惑。
2.出示教材中的第三个片段,交流。
(1)师:这个片段中的父亲让你联想起本组教材中哪篇文章中的父母?(《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他们都是放手让孩子独立去面对问题,自己只做适当指导。)
(2)交流看法:就像《学会看病》中的那位母亲一样,这些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从不包办代替,只是给些适当的指点,哪怕孩子会失败。难道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吗?你能猜出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吗?(指名3~4个学生交流)
(3)播放录像:其实在我们班也有这样教育孩子的家长,陈老师事先就去采访了他,下面我们就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放录像片段。这个家长回忆一件教育子女的事,并谈自己当时的想法:即便让孩子失败,也不能事事代办,让孩子在失败中、鼓励中学会成长,有时放手也是一种爱。)设计说明教材中的第三个片段以及《学会看病》一文中出现的都是开明的、懂得教育方法的父亲(母亲),而现实生活中他们的类似做法却会被家人误认为不爱自己的子女。教学中安排一个采访本班家长的环节,创设真实、亲切的氛围,让学生从家长的角度理解他们爱的方式,真切体会到父母的真情。(4)请学生谈谈生活中父母对自己严格教育的一些事例,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总结:世上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只是爱的方式各不相同。通过这节课,相信大家对于父母的爱一定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了解,希望你们与父母的相处更为融洽。
四、课后谈心,增加沟通了解
师:回家以后,把三个小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同时,把自己的看法也跟父母说一说。还可以把自己对父母教育方法的不同看法跟父母谈一谈,互相交流,互相沟通。
(陈晓娟)
示例3: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教材版本】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七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能围绕一个意思进行演讲,语言比较流畅,态度比较大方。
2.了解倾听演讲要注意的事项,做一名合格的演讲听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南京大屠杀录像一段;歌曲《七子之歌》录音带和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的录音及文字稿。
学生准备: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有关资料,列一个简单的演讲提纲。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导入新课
1.播放《七子之歌》,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
设计说明用这样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导入新课,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谁吗?(学生自由回答)
3.师:(出示闻一多图片)这首歌曲的词作者就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演讲家和斗士闻一多先生。闻一多是有骨气的中国人的代表,因为他“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所以,他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发表演讲后遭特务枪杀。他的死使整个昆明为之震惊,使整个中国为之愤怒。虽然闻一多倒下去了,但是《最后一次演讲》中那民主自由的呼声却长久地回荡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同学们,想听听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吗?
4.给学生发《最后一次演讲》文稿,课件播放《最后一次演讲》录音。
5.师:听了《最后一次演讲》,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可以从演讲的形式、内容,演讲者的情感、动作等各个方面发表见解。
设计说明
学生第一次从教材中接触到演讲这种口语交际形式。安排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演讲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同时,闻一多的故事也是和本单元教学主题相吻合的内容。
二、了解概念,明确主题
师:像闻一多先生一样,面对广大听众,用口语为主要形式,以手势为辅助形式,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阐说某一事理,并互相交流信息的活动过程,叫演讲。演讲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类别可多了,班干部竞争上岗要演讲,学校集会时领导上台讲话要演讲,班级辩论会时发表自己的观点也需要演讲。这节课,我们将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展开一场演讲比赛。
设计说明
演讲的形式很广,分类也很多。但对于五年级学生,只要让他们了解最常见的形式即可。
三、激发情感,完善提纲
1.观看录像。(课件出示本单元课文的插图组合)
师:闻一多先生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狼牙山五壮士不甘被俘,纵身跳下悬崖……他们是中国人的骄傲。但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有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南京30万同胞血流成河的屈辱历史。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像。(观看纪录片《南京》片断)设计说明演讲必须有激情。本环节,教师在联系本单元学习主题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能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唤起痛斥侵略者的愿望,为后面的演讲做好铺垫。2.畅谈感受。
设计说明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而在教学时,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之而变得高涨起来。
3.交流演讲提纲,丰富演讲素材。
(1)师:旧中国曾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有着许多苦难与屈辱的故事。课前,你搜集到了什么资料?准备从哪几个方面、用哪些事例把你的想法表达清楚?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吧。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以及课前撰写的演讲提纲,相互启发,开拓思路。
(3)在此基础上,完善各自的演讲提纲。
设计说明
交流课外搜集的资料,既丰富学生的见识,又给学生创设了一次人人参与的交际机会。
四、小组试讲,推荐比赛
1.师:一段又一段耻辱的历史让我们义愤填膺,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成长在红旗下的少先队员,你觉得怎样才能振兴中华呢?请你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发表你的观点吧。
2.组内试讲,小组同学要给予评价或提出改善意见,教师巡视指导。如,可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来配合演讲,增强演讲效果。
3.自荐与小组推荐相结合,参加班组比赛。
设计说明
试讲只是一个载体,本环节的重点应落实在评价上。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深化对演讲这一表达方式的认识。
五、班级演讲,评选优胜
1.演讲者按一定顺序上台演讲,师生对演讲情况共同评议。
2.在演讲过程中,教师对听众提出要注意的事项,如,要有礼貌,听时注意力集中,听完以后要热情鼓掌。
3.评选最佳演讲手。
设计说明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结尾,也是高潮。口语交际是一个听、说互动的过程。学生代表在全班演讲,对学习表达起到示范的作用;而对观众提出相应的倾听要求,培养了他们做一名合格的演讲听众的意识。
(王爱媛)
附件: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
最后一次演讲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这成什么话?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年青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现在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我们有这个信心!
“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
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站起的?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示例4:难忘童年
【教材版本】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目标】
和同学分享儿时印象深刻的事,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在交流中,重温儿时生活的美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200个名人的童年故事》。
学生准备:选择儿时生活的精彩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一张张相片就是一幅幅图画,一张张相片就是一个个故事,它留下了一串串美丽的瞬间,唤起我们对一件件往事的美好回忆。今天大家带来的相片,都是精心挑选的,一定珍藏着你的记忆。把你的相片展示给大家,让老师和同学共同分享你的成长经历。
设计说明
打开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真诚交往的闸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为学生创造了“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情境。
二、多种形式,展开交际
(一)毛遂自荐
1.师:今天,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毛遂自荐。请你在小组中自告奋勇地跟大家说说跟照片有关的故事。
大屏幕出示要求:
(1)说的要求。
①说说照片上的是什么物品、什么人、什么情形等。
②为什么要选取这些照片?
③说说当时发生的事。
④尽可能用上课堂内外积累的词句。
⑤讲故事的同时出示照片。
(2)听的要求。
①学会倾听,不随便插话。
②听完后,可以与发言者交流自己的问题或想法。
2.教师在小组中巡视,准备挑选不同类型的照片在集体中交流。(如,感受是酸甜苦辣的;表现的内容有家庭、社会、校园的。)
3.学生介绍。
4.听的同学可以就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向介绍的同学提问,请他做更详细的介绍。
设计说明
创设情境,使学生愿意交流,敢于交流,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在不同经历的交流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5.小结:童年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曲曲折折地向前流淌。一路上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像小河中翻腾的浪花,那么欢快,那么激动人心。
(二)沙场点兵
1.师:刚才,我们在小组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你还想听听其他小组同学的故事吗?老师刚才倾听了同学们在小组中的发言,下面我们进行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沙场点兵。
2.点名交流。听完故事后你有什么想和照片的主人交流的吗?
3.小结:大家成长中的故事都不一样,但从这些事情中我们都得到了很多的启迪!
设计说明
通过倾听、交流,从他人的生活中吸取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投入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三)奇思妙想
1.师:刚才,几位同学介绍了他们照片背后的故事。老师手中也有几张照片,请你猜一猜它们背后可能会有什么故事。要说明理由。(教师出示事先选择好的有代表性的照片,照片要能引发多种猜测。)下面我们进入活动的第三个环节──奇思妙想。
2.学生猜测照片背后的故事。不同观点的同学还可以进行现场争论。
3.照片的主人讲述故事。
(四)你来我往
1.师:你还想了解哪些同学成长中的故事?老师建议,找找你平时交往不多的同学,请他说说他照片中的故事,你也跟他讲讲你照片中的故事。现在,进入活动第四个环节──你来我往。
2.自由交流。
(1)学生离开座位,选择伙伴,面对面交流。
(2)师巡视,指导交流。
设计说明
面对面地交流,给学生之间创造真诚沟通的机会。利用口语交际,促进彼此的了解,促进对生活的了解。
三、总结激励、拓展延伸
1.总结激励:小小的相片,大大的世界。这些相片留住了我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了我们成长中的酸甜苦辣,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2.教师推荐《200个名人的童年故事》。
设计说明
从名人童年故事的阅读中获得启迪,有所感悟。
(陈霞)
示例5:那件事,感人肺腑
【教材版本】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目标】
1.讲述一件感动自己的事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让听的人被故事打动。
2.认真听别人发言,从交流中受到思想的启发和情感的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以“感动我的事”为主题,积累、搜集材料。
【教学过程】
一、走进感动我们的事件
1.总结单元课文,描述教材故事。
师: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的心常常被感动着,中朝人民的友情,《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桥》中英勇献身的老汉等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感人肺腑!
2.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许多感人肺腑的事!
事例1:公益广告──为妈妈洗脚。
播放电视广告。配音: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温暖了奶奶的心灵。年轻的妈妈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事例2:新闻故事──背起父亲上学。
教师讲述新闻故事,讲述时配上简单的新闻图片和深情的背景音乐。听了这则真实的故事,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设计说明
从文本回顾入手,再以公益广告和新闻故事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以形象的画面和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进行渲染,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拓宽学生的思路。师:是啊,相信你的心也一定被一些事情打动过。今天这节课,咱们可以效仿中央电视台,评一评你心中“感动2006”的年度故事。
二、讲述感动我们的故事
师:感动你的故事可以是发生在你的身边,你看到的、经历过的事,也可以是你从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上看到的事,还可以是从收音机和别人那里听到的事。总之,要能够感动你,感动大家。
1.个人准备。
(1)想一想自己所要讲述的感人故事是听到的、看到的、还是自己经历过的。
(2)尽可能把这件事情的经过想清楚,那些特别感动人的地方要想具体。
(3)自由练说。设计说明在口语交际之前,应当留给个体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明确思考的问题,这样才能为后面成功的口语交际奠定基础。2.四人小组进行组内交流。一个人讲的时候,其余人认真听,讲后大家评一评,看他讲的哪些地方最能感动人。举例:
(1)我出生于一个单亲家庭,妈妈是下岗工人,靠干家政维持一家人生活。虽然收入微薄,生活艰苦,但是妈妈从没有在我面前流露出一句怨言。渐渐长大的我见伙伴们吹长笛,特别想学,可是学长笛每小时得花60元钱,我实在不愿意给妈妈增加负担。妈妈知道了我的心思后,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每小时60元啊,妈妈得洗多少碗,擦多少窗,洗多少衣服……望着妈妈憔悴的脸,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2)倪东艳生活在重庆的大山里,她8岁生日那天,爸爸患脑溢血去世了,她的妈妈患有精神疾病。每天早上,倪东艳天不亮就得起床,做好一天的饭,然后叫妈妈起床,将饭端到床前,看着妈妈吃完后才往学校赶。中午一放学,她又得急匆匆回家为妈妈弄吃的。下午4点钟放学后,她同样匆匆地往回赶。回家后,倪东艳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邻居阿姨家里提桶水,再生火做饭。她一边烧柴火做饭,一边借着火光做作业。曾有个建筑老板提出要收养这个可怜的孩子,倪东艳却一口回绝了:“我不去,我不能丢下我妈。虽然妈妈什么也不懂,但她是我妈,再说爸爸说了要我好好照顾妈妈。”
(3)丛飞是深圳著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但家里却一贫如洗,身患晚期胃癌,连医药费都负担不起。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他先后二十多次赴贵州、湖南、四川、山东等贫困山区举行慈善义演,为当地的失学儿童筹集学费。同时,他还先后认养了几十个孤儿及残疾人,不但给他们提供学费,还负责他们的生活费。他在10年时间里,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赠钱物近300万元。
3.每组推荐出一个“感动2006”的年度故事,参加班级的评选。
设计说明
通过口语交际的教学,要使学生的语言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提高,有增量。每一小组推荐一名学生上台在全班交流,正是为促进全体学生提高而创设的平台。
三、评选“感动2006”年度故事
1.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讲述,其余同学担任“红领巾广播站”小记者,可以进行采访、提问、评议。
设计说明
教学要面向全体,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这一环节旨在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师关注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动态生成,引导他们将令人感动的细节描述得更生动,适时又恰当地加入学生的交际活动中。
设计说明
通过小记者的采访、质疑,通过教师的恰当指导,引导学生把令人感动的细节描述得清楚、生动,这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难点。
2.获奖选手陈述获奖感言。
四、教师总结
师:今天大家交流了令自己难忘的事,我们都被一个个故事感动了。感动,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它如沁人心脾的甘泉,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温暖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王春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