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es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的读书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16:15
中国古代的读书智慧
发表日期:2010年4月11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69 次

中国古代的读书智慧

——解读“朱子读书法”

  尽管我认为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缺乏严密的逻辑体系和实证研究,但我也同时认为中国历史上还是有许多心灵丰富和细腻的智者。在中国古代那个宁静、舒缓的社会,这群精神贵族细心揣摩,千锤百炼,打磨出了不少微言大义的隽言秀语。虽有局限,但其中的经典仍闪烁着经世不衰的智慧光芒。今天,我要介绍的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师:理学的集大成者、杰出的教育家——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江西婺源人。南宋大理学家,是我国古代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是孔子之后,我国封建社会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大学者之一。朱熹十八岁即中进士,一生热爱教育,他先后做官不足十四年,但讲学却达五十年之久,世称“朱子”。其秉性刚直,著述宏富。他在江西庐山创立的“白鹿洞书院”,是世界最早的哲学研究院之一,培养了大批学者。朱熹著作甚多,主要哲学著作是《四书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等。他平日讲学的问答,后来编为《朱子语类》。   朱熹幼年时很聪明,五岁即读《孝经》。他一生读的书,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对于教人如何读书,提出过不少有益的见解。朱熹去世后,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成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朱子读书法”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有效学习,特别是如何有效地通过阅读来建构知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循序渐进。“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学规类编》)朱熹主张读书要根据自己的能力,由易到难,讲究次第,扎扎实实,步步为营。他说:“以二书言之(指《论语》、《孟子》),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朱熹告诫人们:读书不要急于求成,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这个顺序是:一,先读基础的、容易把握的书。二、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三、从字句、章节、篇章依次读起,把前面的弄懂后,再继续读下去。   第二、熟读精思。读书必须记得背得,仔细推敲、琢磨其意。“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旨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朱子大全·读书之要》)。所谓诵读,“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熟读成诵,使学习内容烂熟于胸,这在人的成长、精神发育的一定阶段是非常必要的。他还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子语类》卷十一)。读书时要有怀疑精神,要在人无疑处提出问题方算有功夫。   第三、虚心涵泳。读书需要虚心。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为了纠正以上这两种不好的毛病,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咏”,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行中的旨趣。   第四、切己体察。朱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身”?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十分可取的。   第五、着紧用力。这点有两层涵义:首先是读书需要围绕一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没有取舍,就没有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主攻方向和优势。其次是读书的过程必须“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以缓”。“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能到乎?”(《童蒙须知》,《五种一归》)。读书不可漫不经心、游手好闲,而需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第六、居敬持志。朱熹认为读书时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保持一种恭谨的心态,做到心正、意诚。"敬"就是端正态度,诚心诚意、兢兢业业地去做,而居敬则还有专静纯一、持之以恒的意思。"持志"即有坚定志向。他说:“须要养得虚明专静,使道理从里面流出来方好。”又说:“立志不定,如何读书?” 读书必须立定志向,树立远大目标。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今天,我们要感谢先贤朱熹为后世留下的宝贵遗产。让我们学习借鉴朱子的方式,以古典的心情读书,并将这套具有中国韵味、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学习方法,在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传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