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装修房子甲醛危害:陕西珍藏的唐三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2:46:15

三彩长方形枕

    元代(公元1206年——公元1368年)

  长23.5厘米 上宽16.7厘米 下宽12厘米

  1988年8月陕西省果品研究所沙浮陀工地元墓出土

  枕型近似长方体,上面比下面略大,枕面微凹成弧面,两端上翘。侧面有“收分”,同时前后侧面弧形内凹。通体刻划纹饰,施黄、绿、白、褐等色釉,彩绘釉色与刻划纹饰相对应,彩绘为锦布罩其上,锦布方格纹,侧面下部刻划一周海水波涛纹。整体加工十分精美,可谓集中表现元代低温彩色釉制品成就,显得简朴,洗练,大方。胎体烧成温度比一般瓷器低,质底疏松,不坚硬。成型是先制成十板坯,干后用坯板粘接成长方体,刻划纹饰,待干后入窑烧坯。在烧好的素胎体上按原刻划的纹样施釉彩,再入窑烧造,一般温度不超过800度,锦底纹与海水波涛纹是以黄、绿色为基调作装饰,以白色、褐色点缀。色淡,不浓烈,具有不同的装饰特色,既庄重淡雅,又柔和俏丽,适合居室的审美情趣。色彩纹饰改变以往色釉晕散现象,彩绘均在枕面刻划的轮廓内,交相呼应,花纹规整而奔放,有序而浪漫,由于方格锦连续展开时,有不同的变化,概括又寓于动感,在海水波涛衬托下,锦布若遇风吹飘动,产生了简中见繁、以少胜多的艺术魅力。
                            三彩住宅模型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1)长15.3厘米 宽9.8厘米 高16厘米(1件)

  (2)长19.6厘米 宽12厘米 高18.2厘米(1件)

  (3)长20.3厘米 宽11厘米 高16厘米(2件)

  (4)长15.3厘米 宽19.8厘米 高16厘米(5件)

  西安市长安区灵昭出土

  三彩住宅模型,是由九座房屋模型组成,房屋略有差异,组合成住宅模型,是典型古代庭院,有门、堂、后室、两侧东西厢房,其厢房中间的高大,两侧略小,具体的造型分为四式,门,悬山式,两侧有山墙,中间为门,下有长方形方板;后室为悬山式,前设四根明柱,中间设一门,下有长方形方板;大厢房2座,悬山式,设有山墙与后墙,前有二根明柱,下有长方形方板;其余的为堂与厢房共五间,均为悬山式,有山墙与后墙。前敞,下有长方形方板。房顶均有简单的瓦与脊装饰,施绿釉彩、其余部位施白色护胎“釉”,露胎。胎白色,质坚硬。

  在住宅模型院落内,还有人物、狗、猪、鸡、鸭等,将当时家华贵族的生活真实的展现在眼前。

三彩凤头壶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高32.5厘米 最大腹径13.5厘米

  1959年西安市三桥蔺家村出土

  小口,口下有一凤首,长颈,肩腹,高假圈足,呈喇叭形,单把,通体施绿、褐、黄等釉彩。腹部的两面均有浅浮雕纹饰,一面是凤鸟纹,站立松花叶上,昂首挺胸,双翅向上扇动,尾羽上翘,一足抬起,若跳舞状;另一面为骑马狩猎纹。
                              三彩兰色罐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高8厘米 口径4厘米 最大腹径8厘米 足径3.7厘米

  西安市西西郊出土

  敞口,口沿外卷,短颈,上腹鼓下收,假圈足,通体施兰釉,上有白色花斑,兰白互相浑散,下垂流痕,底无釉露胎,胎土白色,质松。

  在唐代三彩器中兰色钴料釉是少见的,说明在当时该罐也是上等品。出土的唐墓也较大,应是贵族所随葬的器物。
                              三彩花斑纹罐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高4.6厘米 口径1.5厘米 最大腹径4厘米 足径2.1厘米

  1977年西安市秦川厂工地出土

  直口,圆鼓腹,下为假圈足。口肩之间设有四个双系。上半部施兰釉,上又施褐白兰彩釉花斑三色圈,上周四枚,下周八枚。下半部无釉处露胎,胎土白色,质松。在多数三彩器中的施多色相间釉,均着明黑的浑散流釉现象,而该件多色相间釉浑散不明显,而且重流现象也少,说明使用彩色釉有显著的进步。该罐为明器,在盛唐时期的墓葬里出土较多,它反映出唐代的厚葬及社会习俗。
                               三彩高足豆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高7.5厘米 口径13厘米 足径8厘米

  西安市北郊马旗寨子出土

  平折沿,弧形浅腹,下施喇叭形高足。口沿及外腹部施绿、褐、浅黄三色釉,其间为花斑彩色,内腹壁及高足内外均无釉,露胎,胎土白色,质松。

  高足豆的造型与用途如同高足盘,但是这种三彩高足豆的胎质粗松,仅在外腹壁上施釉,但在内腹与足部没有施釉,从实用角度看失去意义,它是一件随墓的明器,在墓内象征着盘或做为阴灯。

  唐代盛行厚葬,并有典章明文规定,当时曾多次颁发过不同等级的官员死后随葬相应数量的明器,不能随意潜越,三彩陶器正是在这种厚葬之风下,发展起来。它的源渊可以追朔到汉代的釉陶器,在汉代特别是自汉宣帝以后流行,在陕西关中、河南、甘肃、山东、江西、湖南等地均出土釉陶器。它是在陶质胎上以含铅的化合物作助熔剂,铜与铁为着色剂,在800度烧制,呈现有绿色釉、黄褐色釉及棕红色釉等单色彩,以后又有新的发展,如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刻有莲花纹的釉陶器物,北齐封氏墓出土黄釉高足盘,范粹墓出土黄釉扁壶等,都反映这时烧造工艺的技术。隋朝釉陶器更为普遍,如长安县贾李村发现一座隋代墓葬,出土大批黄釉陶俑,为唐代的三彩器的生产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彩四系注子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高8.5厘米 口径5.4厘米 最大腹径10厘米 足径5厘米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出土

  盘口,沿外卷、短颈、鼓腹、肩上有四系,系间三处施凸起花纹。一处设圆形短流,圈足。

  通体施绿、褐、黄、白相间的花斑纹釉色,釉不到底,有流釉现象,露胎,胎土白,较坚硬、三彩四系注可能属文房用具,研墨书写的水注。它的造型与一般瓷器的罐类相似,与瓷罐相对照,最大腹径在中部,浑圆饱满,精巧有气魄,应属盛唐时期。
                                  三彩注子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高15.5厘米 口径6.6厘米 最大腹径14厘米 足径7.5厘米

  西安市南郊沙坡出土

  敞口,沿外卷,短颈,鼓腹,肩上设一六楞形短流,肩及上腹刻划两道歉弦纹,平底。通体施绿、白彩釉,相互浑汇,釉有深浅变化,上有一片片的浅绿与白色绿花斑,如同雪片散落其上,下部流有深绿泪痕,施釉不到底,露胎,胎土白,质较松。唐三彩器是一种低温釉陶器,烧出的釉色呈黄、赭、褐、白、绿等多种彩,互相交错、互相浸润,斑澜夺目,有深沉浓烈气氛,称三彩。但并不是每件器物上都是三种颜色,有的为四种或五种,有的是一种色,却分深淡不同,互相浑散,浓艳动人。上述的三彩水注,仅是以绿色为主色调,产生迷人色斑。
                             三彩马2件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长36厘米 高35厘米

  西安市长安区灵昭出土

  三彩马,双耳直立,两眼前视,耳前鬃分为“八”字型向两侧上卷,颈背上短鬃直竖,四肢直立于长方形板上。头戴络头,在马的额前,鼻端及两颊上部各装一枚“杏叶”,组成马饰的“闹装”,马的嘴上有衔镳。马背铺障泥,上置鞍,鞍下有鞍袱,鞍袱两端较长,被疆绳系在一起,垂於鞍两侧。在胸、尻、腹等部系有条带,在条上施“小银花”及悬挂杏叶,其杏叶上饰有卷草纹饰,尾缚结。马通身施深褐黄色釉,唯背上的短鬃施黄褐色釉,马体上的革带均施绿色釉,杏叶施黄绿相间釉,椭圆形泥障施绿、黄、白釉,如同带锦彩的毛毡,鞍袱上以黄釉为底,以褐色彩釉点绘一花朵,下垂部为绿釉,色彩斑阑,把马装饰的非常华丽。胎为土白色,质较硬,火候高。

  唐代马的造型非常丰满,或立、或走、或奔、或驰等,有的昂首长啸,有的回首观望、有的体态硕肥,气势雄伟,颈项高耸,独出丰神,把马的烈昂,善跑的神态都真实的刻画出来。上达三彩马造型体现出时代的风貌。另外“鞍辔装饰”有“闹装”,按当时朝廷规定四品以上官员所属的马才能施“闹装”,可见此墓主一定属当时上层达官贵人。
                              三彩狮子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高25厘米 最大径12厘米

  西安市东郊出土

  狮子侧首,粗眉突眼,宽鼻高大,张口呲牙,口下长须,双耳后抿,头鬃卷曲,颈带项圈,上饰铜铃与流苏,左前蹄抓经幢於胸前,右前腿直立,撑於莲花座,后腿曲蹲坐在圆形莲花座上,宽尾紧贴於臀部,下设方形冠角台。通体施绿、黄、褐色等釉,胎土白色,质较硬。狮子原不是中国的动物,而在南美洲、非洲、印度等地生活,在两汉初期,特别是张骞出使西域,使得中外文化互相交流,中国的丝绸、冶铸、陶瓷等产品传到西亚、西非及欧洲等地,外来的西方文化、音乐、汉血马、鸵鸟、石榴、葡萄、苜蓿,还有狮子传入中国,随之佛教文化在中国广泛传播,狮子在人们思想印象加深,被先后称为天禄、天鹿、符拨、狮子等。狮子的形象千姿百态,在很多场合都有狮子的雕像,如在宫殿、庙宇、俯第、祠堂门前,以显示高贵与社会地位;在陵墓前、房基,起辟邪压镇,驱魔鬼怪的作用;在建筑物、桥梁、庭院等起建筑装饰作用。
                                  三彩马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长59厘米 高56.5厘米

  西安市东郊半坡村出土

  三彩高头大马立於长方形板上,头略向左侧扭转,巡视周围,耳朵一只向前,一只转向后,认真探听远方的“动静”。长鬃披向一侧,耳前长鬃分向两侧。其首的络头由项带、鼻带、咽带、颊带等组成,嘴部装有衔与镳,在额前鼻端及两颊上部各装有一枚“杏叶”,在络头带上还装有“小花”,其络头除了便于对马的控制外,还装点了马首,显得富丽豪华,正如白居易诗所谓“亲王辔闹装”。在马背上置鞍袱,从鞍袱罩的鞍形及侧面显露的鞍,可知背上鞯鞍齐备。在马的胸部、尻、腹各部有系带,用于固定背上的鞍鞯。其上的“杏叶”上饰草叶纹,正如王勃《春思赋》:“杏叶装金辔”句。尾加缚结。躯钵施淡黄釉,在烧制时按袱上刻划若干细线条,在绿釉衬托下给人以毛毡质感。胎土白,质较坚硬。
                              三彩驮骡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长33厘米 高26.5厘米

  1966年西安市西郊制药厂出土

  驮骡,双短耳直竖,低头慢步前行,背饰俱全,鞍鞯齐备,鞍上驮一沉重的行囊。骡体主要施兰釉,间有褐色斑纹,行囊为黄、白、兰三色相间,土白色胎。唐三彩是含有瓷土的原料烧造,温度在800C一1000C之间。胎质坚硬,纯净,其釉质明亮光润,主要成份是硅酸铝,经过配置出现黄、绿、红、兰、褐等多种色彩,因所含的金属化学成分不同而呈现不同色泽,兰彩在当时较少,此三彩骡兰色占主体部分,为罕见的珍品。
                           三彩女立俑2件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高84厘米

  西安市东郊田王出土

  三彩女立俑出土数量多,造型基本相同,但是脸部的表情略有差异,如同是一模范制作。双高发髻,身着大圆领,窄袖衬袒胸,隔衣呈现丰满的乳房,下着长裙,肩披长巾,手在袖内,拱手置於胸前,是静立的少女形象。圆脸丰满,眉目清秀,身材婀娜修长,长裙遮住步履,仪态娴静优雅,从脸面眉目中看,有的嘴角微微翘起,带着会意的笑容;有的眯着细长眼,弯弯的眉毛,流露出喜悦的心情,有的凝眸双目,似乎在不注视什么,而陷入深思,俨然是耐心等待的表情;有的目不转睛凝神遐想,面容上笼罩着淡淡的哀愁,定有隐情在胸;有的神情漠然,对眼前的一切似乎已习以为常,含有一种素静、典雅的情韵;有的是细眉细眼,嘴紧闭合,带着一点羞愧和不安的神情;有的眼眉微微向上,似乎挑逗着人们对她的爱与赞美,总之,个个年少,表情妩媚,在娟秀纯厚的风度中,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上衣、裙、披巾分别施黄、褐、绿、白等彩釉,头部没有施釉彩而施粉彩,面部五官以墨线勾画,然后再涂抹粉脂。
                             三彩男立俑2件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宽8厘米 高25厘米

  1984年西安东郊田王唐墓出土

  立俑头戴幞头帽,身着圆领长袍,腰系带,双手置于胸前,腰微屈,脸面没有丝毫表情,显得恭恭敬敬,仅是衣着施黄色釉,下部没有施到底,露胎,这些男立俑是为主人服务的“奴才”,他们整天在主人家劳动、干活,没有自由与休息的日子。雕塑家以高超的技艺生动的真实刻画出“奴才”真面貌与精神世界。胎白,质坚硬。
                             三彩镇墓兽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高84厘米

  1984年西安市东郊田王乡出土

  头生一对曲角,长须竖立,粗眉横竖,睁目大眼,宽鼻巨孔,张口呲牙,前腿直立,后腿曲卧於高台上,背有高脊,腹前生双翼。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人面兽身也为曲卧在高台上,独角,双大耳,呲牙。通体施绿、褐、黄、白等釉色,有流釉与晕散现象(残损),胎土均白,坚硬。关于镇墓兽众说纷云,据载由鹿角、头面,立坐(身体)三部分组成,有的是兽面,有的是人面。古代传说中的神异之物假借鹿形,名叫“飞遽”为“天上神兽”。又有一角称为“天鹿”,两角称为“辟邪”。总之“镇墓兽”是各类“神兽”的总称,有辟邪、镇魔作用。
                         三彩腾空骑马俑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长52厘米 高38厘米

  1966年西安市西郊制药厂出土

  马作飞腾状,马背上骑一胡俑,发分梳两结,脸略向右侧视,身微倾作控缰状,身着圆领深兰色长袍,腰系革带,左侧挂一圆形小囊,足蹬尖头靴。飞腾的马全身枯黄色,间白斑纹,马肚下有一方孔,原是插于器座而设。鬃、尾、蹄均呈白色,绺、鞍、鞯均为兰色,马鞍下垫有深褐色障泥,垂于马背两旁,鞍后搭一行囊,以白、黄、绿三色相间。真实反映在丝绸之路上西域胡人急奔长安城的形象。
                              三彩镇墓兽2件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宽16厘米 高29厘米

  西安市长安区灵昭出土

  镇墓兽一件头顶为高高的旋形独角,大耳如蚌壳形,与头大小相似,人面,细眉长眼,脸形丰腴,俊秀,如同少年面容,带有娟秀纯厚的风度,流露出笑容。肩的左右各有旋形向上的三束长须,身为兽形,前腿直立,后腿屈曲蹲坐於高台上。头肩涂墨黑色,体与座施褐、黄、兰、绿等色釉,在兽腹部为色彩不同的条斑,其余为各色相间的彩斑。另一件造形与施釉色相同,仅面为兽面,似虎非虎,狰狞凶猛。胎为土白色,质较坚硬。
                            三彩天王俑2件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宽16厘米 高41.5厘米

  西安市长安区灵昭出土

  三彩天王俑两件。一件头戴盔帽,两侧翘起,上有头鍪,头略左转,巨目大眼,高鼻虬须,面目凶猛,为胡人像。着顿项护颈,身穿铠甲,有披膊,胸为二护,腹着抱肚,腹系带,腹上有一圆护,腿裙短至膝间,脚穿长高战靴。左手插腰,右手半举握拳,一脚各踏一小鬼,立於近三角形的高台上;另一件天王俑身着铠甲战袍与上一件基本相同,不同处是盔帽圆顶没有头鍪,头微低,粗眉大眼,没有留串胡,略显年青的胡人形象,右手插腰,左右手半举握拳。
                             三彩天王俑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最宽处38厘米 高95厘米

  1987年半坡饭店基建工地出土

  天王俑头戴鹖鸟盖帽,身着铠甲与战袍,脚穿战靴,下踏夜叉,一手握拳上举,一手插腰,下设高台。通体施褐、黄、绿、白等釉彩,白胎。天王与镇压兽称为四神,是守护墓门的。三彩天王俑体形高大,为唐代俑罕见的作品。形体比例恰当,面相为竖长眉睁目,呲牙咧嘴,插腰举手做武打状,勇猛雄健,蕴藏着无穷的力,欲要迸发,势不可挡。通体施有彩釉,宝贵华丽,铠甲胸前的圆护显著,两臂龙头装饰,张口露齿,脚呈箭步,增添了恐怖阴森的气氛,辟邪镇墓,保佑墓内安全,不受外来怪邪的侵扰。
                             三彩天王俑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高63厘米

  西安市北郊养鸡场出土

  天王俑头戴鹰形高盔帽,身着盔甲,颈有颊项,其肩饰龙首,胸前有双圆护,腰系带,下着战袍,脚穿高战靴,下踏一妖邪,左手半举,右手插腰间,其形象与当时武士穿着相似。盔帽上的鹰,端卧帽顶,长啄,双目前视,长尾上卷,夸张为高大花叶卷。肩饰龙首,袖由龙口而出,睁目大眼,长鼻上卷,双角后抿,形象凶猛,加上肉着的衬抱随风飘浮,极富动态与质感,以助雄威,其置於近椭圆座上。其盔甲战靴及座施绿、黄、褐色釉彩,胎土白,坚硬。
                             三彩武士俑2件

三彩文史俑2件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宽22厘米 高91厘米

  1987年半坡饭店基建工地出土

  文吏俑为西域胡人形象,粗眉,深目大眼,大高鼻,宽嘴略张,头戴高毡帽,身着宽袖园领长袍,腰系带,双手半举置於胸前,内衣窄袖长,露于长袍袖外。右手在内衣袖内,左手握拳,脚穿高长靴,立於近三角形的台座上。另一件同样为胡人形象,头带黑帽,身着长袍,腰系带,胸前有“假裲”抱露两脚,立於近方形台上。此俑所着衣装如同当时的常服(幞头,袍、腰带,长靴,此俑不是幞头)。
                            三彩文武吏俑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宽23厘米 高91厘米

  西安市东郊洪庆乡出土

  文官俑,头载介帻,上着交领宽袖衫,下着裙,腰系带。面相清秀,双手拱于腹前,站立于高台上。通体施绿、褐、黄、白等釉彩,与文官俑同样着装的在陕西省咸阳底张湾唐墓出土的彩陶俑一样,此俑着装与“服制”不甚符合,因俑的制做简略,不可能样样具备。咸阳唐李贤墓壁画人物也与此相似,文官俑的着装应属官吏服饰,均有规定。该俑从面部看虔诚典雅,静穆,是为墓主服务的,表示墓主在死后同生前一样过着豪华富有生活。雕塑艺人采用写实的手法,以现实人物为兰本,烧造出忠于职守的俑人形象,放在墓内忠心耿耿,为安全尽心尽责服务。两件胎白,质坚。
                           三彩文武吏俑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宽21厘米 高87厘米

  西安市东郊洪庆乡出土

  武吏俑,头戴鹖冠,眉目清秀,身着交领宽袖短袍,腰系带,胸前有一方帛,名曰:“假裲”,下着长裙,露出双脚穿靴,双手在内衣窄油内,置放胸前,站立於台座上。袍施赭色釉,衣袖口为黄、绿釉,“假裲”为赭、绿、黄等色花斑,裙黄色釉,并有赭绿色釉流痕,座为绿、赭、黄花斑。

  此俑帽顶两侧刻划羽翅,中间刻飞鸟,此鸟为鹖.《汉官仪》载 :“虎贲中郎将,古官也,……。

  古有勇者孟贲,改奔为贲,中郎将设鹖冠。鹖鸷鸟中之果劲者也,每所攘撮,应爪摧碎,斗不死不止“,因鸟的勇猛特性,而饰在将士冠上,以象征无往不胜。按《晋书。舆服志》载:”鹖冠加双尾对插两也,鹖鸟名也……,上党贡之。“在南北朝时期,宋骑郎虎贲及备卤薄中也戴尾冠,齐武骑虎贲服文衣,插雉尾於武冠上;陈武贲中郎将,羽林监节骑郎在陛列及备卤薄者载鹖尾。鹖冠在汉代已有,经两晋,南北朝均用之。而南北朝时”卤薄“也载此冠。卤薄。蔡邕《梦断》:”天子出,车驾此第,谓之卤簿。“《春明梦余录》:”卤簿之制,兆于秦而其名则始于汉。或曰:“卤,大盾也,以大盾领一部之人,故亦曰卤部。‘’或曰:凡兵卫以甲盾居外,为导从捍御,其先后皆著之薄籍,故曰卤簿。”
                             三彩牵马胡人俑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高58厘米

  西安市东郊洪庆出土

  胡人的穿戴与(0236-1)的一样,头微侧,面相年青,眉目清秀,双手握缰绳拉马。身上施绿、淡黄、褐色彩等釉。牵马俑气态浑厚,形态自然准确,具有西域人的特点,表现了成年人健美的丰姿。幞头是我国的民族帽,除了我国邻国间有仿效者外,在当时其它国家不见此帽装,所以是我国独有特征。牵驼胡俑,头戴幞头帽与汉中原相同。胡俑身着长袍,腰系带,脚蹬靴,与汉代族男子服饰却不同,可见西域胡人与中原文化的交往。唐代是我国古代国力最为强盛时期,也是当时世界强国,经济文化都很发达,对周围各国影响很大,特别是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中亚、西亚各国的丝绸瓷器等,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中国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而西域诸国的骆驼、马商队络绎不绝来到长安进行贸易,体现着中国与各国经济文化的友好往来。这两件俑正是当时贸易的反映。
                           三彩牵马胡人俑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高56厘米

  西安市东郊洪庆出土

  头戴幞头帽,神目大眼,高鼻,串脸胡子,为西域人的形象。身着单翻领窄袖长袍,腰系带,脚穿长靴,站立于长方形板上。身半侧微向右,双目视前方,两袖卷起,臂半举,握拳,拳中留有孔,原手牵驼缰绳,已朽,仅留一孔。胎土白,质较硬。
                               三彩牵驼俑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西安市南郊三爻村南出土

  与(0235-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牵驼俑头戴幞头帽,浓眉大眼,高鼻,长胡。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腰系带。脚穿长靴,双手半举拉驼缰绳。骆驼的形象与神态与上述的相似。昂首伸颈,在通向长安的“丝绸之路”上行走。
                             三彩牵驼俑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驼:长50厘米 高40厘米

  牵驼俑:宽13厘米 高28厘米

  西安市南郊五四四五厂出土

  胡俑牵骆驼,胡俑头略向后转仰看骆驼,双手半举,牵驼缰绳已朽蚀,腰微扭,双腿略侈站立於近三角形的板上。胡俑长发中分,高鼻大眼,身着圆翻领窄袖长袍,腰系带,胡人因牵驼将左衣袖脱下,插在腰间,露出内穿的背衬。骆驼四腿站立於长方形底板上,长颈,仰头,双耳后抿,颈下长须下垂,背上盖圆形障泥,双驼峰露出。从胡人俑与骆驼的形态看,胡人牵驼行走,骆驼可能劳累不愿在走,也可能是遇到周围发生的事件受惊,而浑身用力,伸颈扬首欲鸣。胡人也停止前进,回首观驼,用力拉缰绳,控制骆驼,是骆驼“镇静”准备行走的刹那形象。
                              三彩骑马俑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长25.5厘米 通高27.5厘米

  西安市南郊出土

  骑马俑的着装与上述俑一样,但是身上施绿、褐、黄色釉,马身施褐色釉。姿态与神情各不相同。
                              三彩骑马俑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长30.5厘米 通高35.6厘米

  西安市南郊出土

  头戴幞头帽,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脚蹬长靴,骑在马上,双手拉缰绳,双脚踩蹬、所骑高头大马,双耳直竖,两眼前视,耳前鬃毛分为“八”字,向两侧上卷,颈背有短鬃,四肢竖立于长方形板上,马背上铺障泥,上置鞍。通体施绿、淡黄色釉,形成花斑,光彩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