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行赏析50字:督脉及其主要穴位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11:51

督脉及其主要穴位解读
(摘) 

     督脉运行于人体后背,取其在背后监督的意思。它与任脉、冲脉同出于会阴,从尾骨的长强沿着脊柱内上行,即沿脊梁骨往上走,在脑后的风府穴处进入脑内。督脉总管一身的阳气,可调治头疼脑热及阳虚。

1、长强穴(位于后背尾骨端与肛门联线的中点处):

1)治疗小儿疾病:采用捏脊的方法,从长强穴开始,沿着后背向上一直捏到后颈的大椎穴,对于小孩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原因就是它振奋了人体的阳气.另外,对于中气下陷证,如脱肛,痔疮,便秘等,都可以通过按摩长强穴来防治。

2)对于中气下陷证,如脱肛,痔疮,便秘等,可通过按摩长强穴来防治:趴在床上,让家人帮忙艾灸长强穴,每次穴灸20分钟左右,长强处感到发热就可以了。也可晚上睡觉前,趴在床上,将双手搓热,然后趁热顺着腰椎尾骨往下搓,搓100下,就是让长强穴处感到发热就可以。

            

2、腰阳关:位于腰部,背后正中线,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专门治疗腰部疾病的穴位,尤其对急性坐骨神经痛、腰扭伤等治疗效果非常好。

发现腰部疼痛的时候,可以躺下来,趴着,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在腰阳关的位置热敷,保持这个部位的热度,每次敷20分钟到半小时即可。如果身边没有合适的物品的话,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用大拇指在腰阳关的位置打转按摩,每次按揉100下,可以很好地改善疼痛的症状。

很多老人到了冬天经常感到后背发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经络不通,阳气无法上行。这时候,只要打通了腰阳关,阳气顺行而上,所有的问题自然就能迎刃而解了!

3、命门就是肾阳藏身的地方,也就是命门之火。如果火力不足的话,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腰膝酸软,浮肿,男性阳痿,女性宫寒不孕等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肾阳虚。

命门和我们腹部上的神阙穴(肚脐眼)是前后相对的。找穴时,只要以肚脐为标准围绕腰部做一个圆圈,在背后正中线的交点就是命门。

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艾灸。取一定量的附子,切成细末,用黄酒调成大概厘米厚的饼,中间用针刺出一些小孔,然后放在穴位上,用艾炷来灸,每次灸3~5分钟,每个月灸一次就可以了。

这样的做法可以缓解很多阳虚的症状,比如女性手脚冰凉老年人关节怕冷男性尿频尿急等等。平时稍微感到有些不舒服,但没有特定症状的人,也可以时常用手掌心去按摩命门,按摩到发热即可,因为手掌心的劳宫穴是火穴,可以添加命门之火,壮大生命的火力

注:如果肾阴不足(肾阳过旺),就会导致津液缺乏,干涸枯燥,男性会出现遗精的症状,而女性很可能月经量剧减甚至闭经等,这就需要滋阴。六味地黄丸就是滋阴的,它可以补充肾阴的不足。

4、至阳穴(户胛骨下角连线正中眯就是至阳穴):

对于现在经常泡在酒桌上的人来说,这个穴更是随身携带的法宝,因为按揉它能够很好地改善肝功能,而且现代医学也证实,按摩至阳穴能够降低黄疸指数。

当你经常感到心慌、胸闷、心跳时快时慢,尤其是心里有事的时候,这种现象很严重。这时可按摩至阳穴来调整。可让身边的人帮忙,自己趴在床上让亲人帮忙按摩;如果独自一人,可用背部撞墙的方式,给至阳多加一点动力,心慌气短的问题要不了多久就能解决了。

5、灵台穴(在背部,位于至阳穴上一骨上方的凹陷处)这个穴的作用就是修心养性,专治神志病的。古籍中说:当我们的情绪不对,心情不好的时候,如忧郁、经常想哭,或脾气很大、老想发火,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却总是莫名其妙睡不着觉等症状出现的时候,按摩灵台穴,也可买一个按摩锤,没事时在那里轻轻地敲打。

6、膀胱经上的身柱(从大椎往下,第一个突起的点,为第1胸椎棘突,身柱在第三胸椎棘下面的凹陷处)——最大的作用就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1938年,日本针灸学家代田文志就曾为长野县的小学生集体灸身柱穴,这些身体虚弱,动辄感冒,消化不良的孩子,一个多月以后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半年之后基本都痊愈了。这事当时在日本引起了轰动,以至于日本很多小学都效法施行。身柱被称为“小儿百病之灸点”,是说身柱穴对小儿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此外,身柱对如脑力不足出现的眩晕、肺气不足产生的哮喘、脾气虚弱导致的下陷脱肛等(都属于正气先虚,督脉的阳气无法上升所致的),都有较好的疗效。

除了艾灸之外,按摩的效果也很好。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孩子,更要注意这个穴的刺激。年轻的妈妈在睡前时常给孩子揉一揉,不仅可以免去孩子吃药打针的痛,还能让孩子深深体会到妈妈的拳拳爱意;而年轻人如果能时常给老人按摩的话,那更是给老人饱经风霜的心里带来无限慰藉。“夕阳无限好,黄昏景更佳。”这份“景”很多时候是需要年轻人去营造,去为亲人精心布置的。

7、陶道(大椎往下的第一个胸椎就是陶道)——提升肺功能

除了调节人体大气血之外,还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实验也发现,按揉陶道能够显着地改善肺功能。所以,患有慢支的人,或者经常咳嗽,自觉肺功能不太好的人,不妨时时刺激陶道。

按摩时,可以低下头,一手将头按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顶住穴位,其余四指抓住脖颈得力,用大拇指按揉,按摩的时候多用点劲,每次按摩大概100下左右,慢慢地,肺功能会有一个很好的提升。

8、大椎(在第7颈椎下:低头时,顺颈部往下摸,凸起的骨头是大椎骨,其下的小凹陷处)——泻热与补阳

现在很流行天灸。天灸就是三伏天时,在人体几个大的穴位上施灸,此法对于那些体寒,免疫力差的人来说,非常有效。原因就是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足的时候,这时候补阳效果最好。古人称大椎穴为 “诸阳之会”。这个穴在背部的最高点,背部本来就是阳面,所以大椎堪称阳中之阳。而且,它是督脉与手部三阳经的交会穴,所以阳气非常足。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刺激抗体的产生,包括抑制肿瘤的生长,改善肺呼吸功能等都有很好的作用。它的作用不限于补阳,当阴阳相争的时候,刺激大椎,可以使阴阳平和,起着中正调和的作用。

1)对于发烧、痤疮等体内有热的人,通过在大椎穴处放血,可泻热。一说放血,很多人就觉得很吓人,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平时不小心磕了、碰了,不是会失掉很多血吗?大椎放血,就是用食指和拇指将大椎穴处的皮肤提起,然后将针用碘酒或者用火消毒,之后迅速地在提起的皮肤上刺几针,同时用手挤出四五滴血出来。这个方法对于泻热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几乎立竿见影。

2)如果是怕冷,经常感到后背凉飕飕的,可采用在大椎穴上做艾灸的方法保健。也可采用撞墙法:找一个门框,或一棵大树,用后背撞 ,这样可以同时刺激到这几大穴位,对于提升阳气效果是非常好的。就像敲胆经一样,一个小动作,将所有的穴位都刺激到了。

9、百会——提升全身阳气的大穴

当人感觉到很疲惫的时候,会感慨:“唉,累死了。”往凳子上一坐,半天不想起来,这个就是气没上来,陷下去了。这时候,如果有人过来说了件高兴的事,比如说突然得了个大奖或通知要发奖金了,肯定会立马精神起来,这就是我们说的气被提起来了。按摩百会穴就能即时让人提起精神来。

1)但凡脑部的疾病,如头痛脑热等,都可以找百会穴。

2)内脏下垂的疾病,如胃下垂子宫下垂等。尤其是胃下垂(判断胃下垂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看自己的肚脐眼,如果是圆圆的,说明没有问题。如果你的肚脐眼像嘴角一样耷拉着的话,很有可能存在着胃下垂的现象)。这样的人往往很瘦,吃一点点东西就觉得肚子很胀。这是因为气血不能托起胃,导致胃往下坠形成的。每天用手指头在百会穴上旋转按摩30到50下,可以很好地帮助提升中气,固护阳气,将胃慢慢地托起来。按摩时,可闭上眼睛,慢慢感觉,随着按摩的时间加长,会感到头顶处微微发胀。

3)眼睛疲劳时按摩百会穴,会感到眼睛都明亮了很多,这是因为肝开窍于目,按摩百会有助于帮助肝经的气血上行滋养眼睛。

10、风府——防风祛风的天然屏障

中医有“六淫”之说,也就是六邪。这当中,以风为首,说“风为百病之长”。所以,中医对风是非常注意的。在人体当中有很多地方很容易遭受风的袭击,所以将其命名为“风”,如风府、风池、风门、翳风等等,这些地方基本都是风邪的藏身之所。所以对于风,尤其是在春天和冬天风邪最猖狂的时候,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小孩更要更要注意保暖。 

风府穴在颈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如果我们注意观察的话,会发现,几乎所有的风穴都在上半身,以头部居多。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头居上部,而风性轻扬,最容易侵袭人体上部。北方人一到冬天,都会戴上厚厚的帽子,围着厚厚的围巾,这是最传统、也是最简单的防止风邪侵袭,维护健康的方法。其实不光冬天,夏天也要注意,晚上睡觉,头颈部位一定不要朝着风口。

风最喜欢侵袭头部,引起的第一病症就是头痛。头痛有两侧头痛,是胆经堵塞引起的;有前额疼痛,那是胃经引起的。而风府穴治疗的就是后脑勺头痛,“克星”就是风府穴。我们在按摩风府穴的时候,可以低下头,女性用左手将头发向前揽起,右手拇指按摩,其余四指在头上部固定住,这样大拇指可以得力,稍微用点劲,每次按摩30~50次,可以很好地缓解头痛症状。用西医的说法,就是按摩风府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也就是大脑的血液供应,按摩完之后会觉得头脑特别清醒,不再晕晕沉沉的。

注:风府穴是禁灸的,也就是说一定不能艾灸,火借风势,会更加猖狂,在体内乱窜。

11、上星(上星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上)——前额疼痛的指点迷津穴

1)疗慢性鼻炎。因为肺开窍于鼻,肺居腔胸,鼻子是人体与天气相通的地方。

2)治前额头痛。有的人一紧张,或者受到了惊吓等等,就会感觉到头痛欲裂。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会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人因为什么事闹心,觉得头痛,甚至会拿头去撞墙。人们大多觉得他这是痛得抓狂了。其实,这也是身体在进行自我调节。撞墙的那个部位刚好就是我们的上星穴所在的位置。头痛的时候,不用采取撞墙那样激烈的方式,只要用手指在上星穴处用心地按摩50~100次,症状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了。

12、神庭(发际正中直上寸)——宁神醒脑

神庭穴是上丹田(是中丹田,关元为下丹田),担负着调控神经系统的任务。

1)对于神智方面的疾病,更是它的独门绝技,如惊悸不安,头痛,癫狂,痫症等,非神庭莫能治。因为它的作用主要在于调控神经系统。

2)如果时常感头脑不是很清楚昏昏沉沉的,或者情绪波动很大,也可以每天按摩此穴50~100次。

3)降低痛风患者患肢疼痛的感觉,这一点,已经得到现代研究的证实。所以,如果家里有人在神智和情绪上存在着一些不是很对劲的地方,一定要及时注意,多多关爱,勤于按摩,帮他通过经络来调理。这个穴和上星的功效很接近,而且二者所处的位置也实在是近得很,我们用一个大拇指,基本就将二个穴同时刺激到了,这二个穴的治疗作用差不多是相近的。

13、人中(面部,鼻唇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急救要穴

古代养生家认为口水最能养生,所以经常紧闭口舌,以收藏口水,使其下行通过喉咙进入脏腑,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要想身体健康的话,就要经常学会吞咽口水,而不要将其当作无用之物,随意吐出。

人中穴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急救,抗休克,是身体特殊情况下的保护神。某人因为某种原因,如中暑,晕过去了,这时候旁边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掐他的人中。人之所以休克,就是因为天地之气不通,循环中断,这时候掐人中就是使二气相交。

掐人中最好由手指甲比较平的,有力气的人来操作,用大拇指指甲盖边缘的部位,顶在人中穴处,用力地掐按。或者用大拇指和食指同时用力掐,给予人中穴一个强刺激,可以很快地让人苏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