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mv唯美的: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51:05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1205 更新时间:2011/4/29 14:22:19    热     ★★★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信教人数的增多,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已成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对宗教的认识、宗教信仰的特点以及对策,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确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宗教和正确对待宗教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原则,共发放问卷1600份,收到有效问卷1587份,有效回收率为95%,男生735名,占46.3%,女生852名,占53.7%,性别比例基本均衡,将调查数据输入spss13.0,主要采用X2检验和频数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资料分析
(1)宗教信仰存在民族差异 由表1可知,宗教信仰在民族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教比例明显高于汉族大学生。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宗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演化成了特定地域、民族的生活习惯,所以,从小生活在浓郁宗教文化氛围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其宗教信仰方面,难免会受到家庭及所处社会环境的深厚影响。[1]
(2)宗教信仰存在生源地差异 由表2可知,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信教比例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城市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中心意识很强,固执己见、心理封闭,又缺乏足够的解决问题、应对挫折的能力,在信仰缺失以及感觉无所适从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走向宗教所宣扬的那种超越精神、道德戒律和所践履的慈悲济世的生活方式,以寄托自己的精神理想。[2]
(3)宗教信仰存在学院差异 由表3可知,不同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音乐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的学生更倾向于信仰宗教,而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以及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等理工科的大学生信仰宗教比例偏低。艺术类和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往往会受其专业课程或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基督教精神和神学文化影响,对宗教更易产生浓厚的兴趣,信仰宗教比例相对较高。
2.大学生对宗教的认知
(1)大学生对宗教本质的认识 关于宗教的本质,78.2%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38.2%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这表明多数大学生能从文化的视角认识宗教的本质。50.5%的大学生认为宗教只是一个团体,有自己的组织和教义,14.0%的大学生把宗教看成是摆脱痛苦和烦恼的工具,2.8%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是愚昧迷信,显然他们对宗教的认识有些片面,还有8.4%的大学生说不清楚宗教到底是什么。
(2)大学生对宗教和迷信、风俗习惯关系的认识  在调查宗教与迷信的关系上,有37.5%的大学生认为两者都有信仰的成分,7.7%的大学生对两者关系不太清楚,54.4%的大学生认为迷信是骗人的,宗教可以帮助人。这表明,很多大学生都能明确区别宗教和迷信。在调查宗教与风俗习惯的关系上,87.4%的大学生人为两者之间有区别,9.5%的大学生选择“它们之间很模糊”,只有0.7%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区别。这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宗教与风俗习惯的关系。
(3)大学生对宗教功能的认识 调查“宗教对个人的影响”,选“给人以心理寄托,精神依靠,找到人生意义和归属感,使思想个性升华”的最多,占81.8%,其次是“关心社会公益事业,更乐于助人”,占42.1%,选 “摆脱痛苦和烦恼的工具”的占14.0%,选“身体健康,心情舒畅”的占30.9%;选“获得温暖救助”的占26.7%,由此看出,宗教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生活起着重要作用。还有部分学生出于功利心理,认为“宗教可以拯救灵魂,使人免于堕落,消灾去祸,保人平安,得到福报”的占21.4%,认为“宗教可以使升学、就业、财运顺利”的占3.2%。仅有4.2%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影响”。
调查“宗教对社会的影响”,51.7%的大学生选“使社会稳定,拢聚人心”,69.9%的大学生选“教人善良向上,提高人民素质”,只有9.8%的大学生认为“宗教问题与政治问题混淆,扰乱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由此可见,大学生认为宗教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
(1)大学生信教比例呈上升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地更新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抵触宗教,而是对其充满兴趣,甚至开始信仰宗教。近年来,据多项调查显示,大学生信教比例不断上升。比如,谈宗凡曾在2005年与2006年分别进行调查宗教信仰人数,结果显示2006年比2005年上升了3.7%。[3]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有142名大学生信仰宗教,约占总人数的9.0%,高于邵一江等人2006年对安徽合肥高校的960名大学生调查显示宗教信仰者占6.8%。[4]可以看出“宗教升温”现象在大学生中确实存在。
(2)大学生信教以佛教和基督教居多 在信教大学生中,信仰佛教的比例最高,达到52.8%,其次是基督教,占40.1%,信仰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仅占3.5%,信仰其他宗教的占3.5%,与王通等人于2010年6月对廊坊师范学院512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2]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信仰比较多元化,但还是以佛教和基督教为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释、道三家并存,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在中世纪又陆续传入。中国各族群、各社区的居民都以此为基础而形成自身的道德伦理、制度规范和风俗习惯,但佛教所倡导的思想始终是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和公认的道德标准。
(3)信教大学生中定期参加宗教活动的不多 真正的宗教徒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①承认信仰宗教;②明确信仰何种宗教;③完全认同该宗教所宣扬的基本教义;④定期参加所信仰宗教的活动。[5]在信教大学生中,只有6.4%的大学生定期参加宗教活动,60.3%的大学生偶尔参加或参加过宗教活动,33.3%的大学生从没参加过宗教活动。在调查“如果您参加过宗教活动,那您参加宗教活动的原因是”,选“出于好奇心”的人最多,占59.2%;其次是 “参观浏览”,占53.5%;选“陪他人参观的占51.4%;选“祈福”的占40.1%;12.7%的人出于兴趣信仰。结果表明,那些自称信教的大学生并不是真正的宗教徒,只是对宗教比较好奇或认同感较高而已。
(4)大学生信教途径多样化 大学生接触宗教,通过书籍、报纸的占33.6%,通过电视、广播的占27.3%,通过网络的占10.5%,通过散发的宣传资料占14.0%,通过家人或朋友的宣传占68.5%,还有20.3%的大学生是通过其它途径。由上述结果可知,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当今大学生接触宗教的途径是多元化的,但主要还是靠家人或朋友的宣传以及书籍和报纸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初级群体,也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在个体生活的微观环境中,父母与子女的互动影响个体早期的社会化的进程。[6]
三、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在家庭环境和媒体的影响下,他们会接触到一些宗教的观念或思想,出于对宗教的心理需求和好奇,他们极易对宗教文化产生兴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在高校的存在已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但是多数大学生宗教观形成只是受社会、民族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宗教信仰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信仰。所以,我们要引导大学生用科学和理性的态度对待宗教,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信仰。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引导大学生认识宗教本质,树立科学观念
恩格斯从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出发,揭示了宗教的本质:“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高校,由于缺乏对宗教应有的教育和宣传,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宗教,把宗教和封建迷信、风俗习惯混淆起来,对宗教的本质、功能等缺乏客观、科学的分析。宗教文化中的优秀文化遗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资源,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神的存在和宗教信仰的需求,否则只会激化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的对立情绪,对解决信仰问题毫无益处。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大学生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帮助他们树立科学观念,指导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辩证地看待宗教,使他们学会欣赏并汲取其中的精华,明白信仰宗教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的关系,有效地发挥宗教教义中的积极因素,减少消极影响。同时大学生应自觉培养科学精神,注重培养探索真理的理性精神、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追求科学的献身精神。
2.开设宗教相关的人文素质课程,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宗教观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他们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自我调适得以解决,而有些问题仅凭其个人努力难以解决,在感到痛苦无助时,他们就会转向宗教寻求心理寄托和安慰,部分大学生误以为这就是宗教信仰,其实他们与真正的宗教信仰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高校有必要开设关于宗教基本知识的选修课程,对于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来说,要让他们多了解一些宗教知识,认识宗教的本质和特征,通过课程教育消除大学生对宗教的神秘感,帮助他们了解宗教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宗教的教义教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
校园文化是广大师生共同创造和认可的价值取向,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它可以使大学生感受到自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产生强烈的校园归属感和责任感,尤其是大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校园文化会给他们信念的支撑,促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追求远大目标。大学生宗教信仰主要是精神的需要而很少有物质的需求,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把校园文化作为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要载体,在最大程度上引导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宗教观,用蕴含着教育目的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去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