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15度鞠躬礼视频:改善民生大事吸引众多关注目光 世界为重庆叫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23:52

改善民生大事吸引众多关注目光 世界为重庆叫好

2010年09月30日08:17新华网 字号:T|T

  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会提出:用两年半时间,投资3000亿元,办好十件民生大事,受益人群超过2000万。

  很快,这一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吸引众多关注目光———

  《南风窗》、《联合早报》和《中国青年报》等中外媒体称:这是“具有重庆特色的‘民生十条’!”

  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香港《亚洲周刊》资深特派员纪硕鸣等“重庆观察家”则将其描述为:“重庆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一次全新尝试……”

  9月19日,国内外多位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汇集重庆,参加主题为“重庆实践与亚洲发展新模式”的高层论坛,聚焦重庆7月推出的“民生十条”。

  会场内外,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驻华大使,来自内地和香港的多位专家,对重庆公租房建设、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关爱留守儿童等改善民生的举措赞不绝口。他们说:重庆所追求的,不仅仅是GDP的增长,更有民生的改善、百姓幸福指数的提高。

  观点一:

  改善民生,让重庆更加阳光

  “重庆是一座充满阳光的城市,一座让人兴奋的城市。”

  19日,谈起自己的重庆印象,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汗这样形容。

  之所以有这种认识,很大程度上源于重庆的“民生十条”。

  马苏德说:“第一次听说‘民生十条’便深受震动,没想到重庆能如此关注改善民生,这值得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亚洲各国借鉴和学习。”

  他认为,“民生十条”好比是“城市发展宣言”,它告诉人们———幸福之城所需要的不仅是经济的迅猛发展,更需要关照社会各阶层幸福,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让更多人体会到快乐。

  马苏德说,“民生十条”是重庆践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最佳写照,很多举措都值得亚洲其它地区学习。如致力于消化农村劳动力、呵护留守儿童、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低价住房、让城市安全可靠……“这种以民生幸福为核心的城市理念值得广泛推广。”

  与马苏德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尼泊尔驻华大使塔卡·普拉萨德·卡尔基。

  他说,重庆以每年14%左右的经济增长率高速发展,这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基础。

  卡尔基认为:“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民生十条’正是重庆以创新性思维解决问题的尝试。”

  观点二:

  改善民生,重庆率先而为

  “重庆是4个直辖市中第一个出台解决民生问题一揽子措施的城市……”

  崔之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他说,重庆的“民生十条”展现出一种科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理念,非常值得推崇。

  他从政策和制度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

  在政策层面,“民生十条”体现出经济与民生发展的互补———“改善民生也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而“民生十条”之间,本身也有互补性。例如,“修建公租房”和“农民工转户”之间就是互补的。

  崔之元分析,有人担心,城市化进程加快后,大量农民进城会导致住房紧张,进而减缓农民工转为城市户口。现在,重庆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其使用不受户籍限制,这就给农民工转城市户口提供了基础。

  在制度层面,“民生十条”实施有较强的制度保障。

  以修建公租房为例,既需要大量土地,也需要充足资金。目前,包括北京在内,这两个瓶颈都是亟待解决的难点,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合理的制度保证。

  重庆则不同。2002年,重庆建立了土地一级市场,政府直接调控土地储备。资金方面,大量投资由重庆国资委统筹承担,同时吸收各种社会基金,这就为公租房建设提供了资金保证。

  观点三:

  十件大事,条条具体可行

  “‘民生十条’,条条具体可行,是重庆改善民生行动的一大特色。”

  这是新华社原副社长、全国政协委员马胜荣教授对“民生十条”的感受。

  他认为,“实”是“民生十条”的最大特点。

  “就是想具体事,干具体事”,马胜荣说,“重庆改善民生能干得这么实在,非常不易。”

  有人说,中国现在不缺乏高谈阔论的战略家,而是少了能踏踏实实干实事的人,“重庆在改善民生上的举措是对这种观点的最好回应。”

  与马胜荣类似,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王绍光教授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重庆经验最重要的就是把社会主义未来和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联系起来,关注最广大老百姓的呼声。”

  来自清华大学的李希光教授则从城市经济增长方式上对此进行了分析。他说,重庆的增长以解决民生为着力点,即依靠民生型内需消费增长模式,而不是依靠出口的外向型增长。而且目标具体、思路清晰,只要拥有很好的执行力,就可以取得预想的实际效果。

  观点四:

  改善民生,确保公平正义

  发展,除了改革开放,公平正义也是动力。

  盖洛普咨询(中国)首席咨询顾问吴涛博士认为:“重庆改善民生正是为了用公平正义这种方式,为社会发展挖掘和寻找新的前进动力。”

  他认为,有了公平正义,社会的发展就会加快,因为公平正义本身也是一种强大的生产力。

  来自香港《亚洲周刊》的资深媒体人纪硕鸣更是对此推崇备至。

  他直言:实践证明,只有公平正义才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才能赢得人心,才能迸发出创造生产力的动力,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

  他说,重庆市委、市政府花大钱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就是对这种公平和正义的追求。

  他认为,重庆现在进行的系列实践,以民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紧紧围绕民众的尊严和生活幸福展开,这就是在维护和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