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柴荣:手 诊 详 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22:34
  叶落凡尘 +关注▼   的 手诊详解  

健康有约 


手型與疾病

  所謂手型,即手掌的外型特徵。臨床透過觀察發現,每個人的手並不相同,只是外型特徵相似,相似之中包含著許多相同的健康狀況與易患疾病的趨勢。手掌的形狀、厚度與人的體質、精力、活力等均有密切關係。不同的人,掌型各不相同,林朗暉在《手紋與健康》中,將手型歸納為六種;吳更偉等在《觀手識人》中,又補充了四種,合為十種。此十種常見的手型,對臨床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一、原始型
特徵:手指粗壯偏短,手掌大多呈方型,肉多且厚,指端略呈方形,皮膚粗糙,顏色深暗,直觀掌紋簡單。第一指節與第二指節連接關節背側三約紋深而雜亂,手背青筋浮露(見圖12一1) 。
提示:這種手型一般反應身體健康,抵抗力強不易生病,性格爽直,易表現本能情感,情緒易緊張而好動肝火。中年後易得高血壓及呼吸系統疾病。

 

 

              

 

 

二、四方型
特徵:外型直而方,筋骨厚而堅實,除手指外,指腕部也比較接近四方型,指背三約紋較淡(見圖12-2)。
提示:一般表明體力好,精力充沛,各方面發育良好,但應注意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三、胖嫩型
特徵:手指較原始型長,手指上下粗細均勻,手掌呈圓形,即大小魚際下端接腕部稜角不分明而成圓弧線。手掌手背皮膚柔軟鬆弛,掌豐厚,細碎紋理少,皮膚多顯白色或蒼白色 (見圖l2-3) 。
提示:身體基本健康,但亦應注意肝臟及腦血管疾患的發生。

 

 

               

 

 

 

四、湯匙型
特徵:指尖不像一般人由粗漸細,反而末端粗大如湯匙,但亦非後天因病而漸成的“鼓槌指”。筋骨結實有力,掌指厚而方 (見圖12-4) 。
提示︰健康狀況良好,但性情急躁,故易患高血壓、糖尿病等。

 

              

 

 

五、竹節型
特徵:手外觀單薄顯細長,手指各指關節突出,手背青筋顯露,手部赤白肉際分明,掌呈長方形,掌部肌肉不豐厚,有碎紋 (見圖12-5) 。
提示:多顯示呼吸系統功能弱,精力不充沛,有神經衰弱傾向,生殖系統功能亦較弱。

 

               

 

 

六、圓錐型
特徵:手指呈圓形,末節指節至頂端漸細,形成圓錐狀,皮膚柔細富有彈性,指甲光潔,膚色白淨,赤白肉際不明顯,掌背青筋隱而不露,指背三約紋輕淡,掌呈長方形 (見圖12-6) 。
提示:脾胃功能多較差,易患消化系統疾病。中晚年易發生風濕痺痛症。

 

 

                

 

 

七、柔弱型
特徵:手指細長單薄無力,頂端易彎曲,手掌薄而無肉,掌背掌骨多隱現,指端尖,皮膚蒼白,手掌為圓形,但大小魚際並不發達 (見圖12-7) 。
提示:處事多被動,身體抵抗力不強,易患失眠症,呼吸、泌尿系統功能較弱,女性多骨盆偏小,易難產。

               

 

 

八、混合型
特徵:手指情況複雜,難以歸於某一型,一般是竹節型、四方型、圓錐型等混在一起,但各自又不太典型,五指中多有兩種以上指形出現,掌為方形,赤白肉際較顯,掌較厚,掌背青筋略浮現 (見圖12-8) 。
提示:這種人適應能力很強,有耐力和抵抗力,但較易患呼吸系統疾病。

 

 

                

 

 

九、烏骨型
特徵:五指併攏,整個手形如烏賊骨樣,大小魚際兩側緣隱於掌側未顯露出,手掌細碎紋多,膚色偏蒼白,掌呈三角形,力量不足 (見圖12一9)。
提示:顯示先天稟賦不強,出生時體重不足,後天易偏食,耐力、抵抗力均不強,易患腸胃病,如慢性腹泄等。

 

                

 

 

十、變異型
特徵:這種類型於人群中較多見,也比較複雜,手呈變異形,即與眾有別,如手的活動範圍或手指走向變異,或缺殘指、多指,或掌背部缺凹等等 (見圖12-10)。
提示:一般由於外傷或遺傳所致,其功能尚無大的障礙。除上述因素外,可能是器官的病變或惡性病變而致,應引起重視。

 

          

 

 

手指形態與疾病

  手指形態的變化,與人體健康及疾病有一定的內在聯繫。手指不同形態變化可以反映人體及內臟不同的疾病。因此,看指形對診斷疾病有重要意義。看手指有指的形態變化以及五指各自的形態變化,所以分兩部分來介紹。

一、指的形態變化與疾病
(一)方指
特徵:指端平直,稜角分明,形成方頭故稱方指 (見圖12-11) 。
提示:一般表示身體健康,若指見瘀暗,則表示患神經衰弱及結石等症。此種人情緒不穩,易急躁,有暴發力,指腹易滲汗,易患感冒及呼吸道感染。
(二)湯匙指
特徵:手指末節頂端寬大,整個手指狀若湯匙。
提示:易患高血壓心臟病、腦血管病;糖尿病出現合併症者亦可見。
(三)細長指
特徵:指形細長,顏色偏蒼白,指顯無力 (見圖12-11)。
提示:脾胃功能不好,情緒易抑鬱且多愁善感,有偏食傾向,甲狀腺功能低下者也易見到。
(四)竹節指
特徵:各指關節突出,使整個手指形如竹節故得名 (見圖12-11)。
提示:易患呼吸、泌尿系統疾病,生殖方面也易隱伏一些疾病。情緒多不穩。

 

 


               

 

 

(五)壁虎指
特徵:末節指關節突出,指節端部又形成尖緣,手指似壁虎的頭身,故得名 (見圖12-12)。
提示:易患心臟病,且呼吸系統亦受影響,應多加注意。
(六)鼓槌指
特徵:整個末節指節圓粗突出,指端稜角較分明,指背皮膚粗糙,形同鼓槌 (見圖12-12)。
提示:易患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及循環系統疾病。
(七)圓錐指
特徵:指形細長,指端稍尖,形如圓錐樣(見圖12-12)。
提示:一般表示身體健康,但抵抗力並不強,較易患胸部疾病,若感冒易從咽喉腫痛開始。

 

 


              

 

 

(八)棱形指
特徵︰指節中間關節粗大突出,整個指形成中間寬兩頭窄細的稜形(見圖12-13)。  
提示:易患神經系統疾病、骨質脆化及耳疾等。
(九)粗短指
特徵:指短而粗,指掌之比小,中長比2/3以下,大魚際發達,其它指根亦飽滿 (見圖12-13)。
提示:身體健壯,暴發力好,但易患高血壓、肝病及腎病。
(十)斜彎指
特徵:末節指節偏斜不正,多見於小指和食指 (見圖12-13)。
提示:遺傳病或生殖功能障礙者多見,也可見於其它系統器官的重症。

 

             

 

 

二、五指形態與臟腑盛衰
  因為人體是統一的整體,每一臟腑的病變,都可能會引起整個機體的變化,所以觀指亦可診察臟腑的盛衰。但如果體能已十分衰弱,就不能光以手指變化為依據。
  下面所介紹每一指頭的變化,都具有生理、病理含義,並提示五臟病變信息。
(一)大拇指
  人手的五個手指以拇指最為重要。觀察大拇指,可以推測人體遺傳素質的好壞及腦髓功能的強弱。一般說來,大拇指圓長強壯,指節長度平均為健康之徵;大拇指過分粗壯,其人多心情偏激,易動肝火;拇指過於扁平薄弱,其人體質較差,具有神經質、辦事缺乏韌性;若再有彎曲現象,多為神經衰弱。
  拇指的第二節散亂多紋,其屈紋線紊亂不清著,容易緊張,易患頭痛、失眠等疾患。
  拇指節較短且過於堅硬,不易彎曲,大多見於高血壓頭痛,心臟病及中風患者。
(二)食指
  以圓秀強壯,三個指節長短均勻或由下往上逐節縮短者為好。外形直,且與中指密合,是肝膽功能良好的表現。
  食指第一指節過長者,健康狀況多較差;第二指節過粗者,其人鈣質吸收多不平衡,骨骼、牙齒多較早損壞;若第三指節太短者,容易患神經精神方面的疾病。
  若食指蒼白而瘦弱,提示肝膽功能稍差,其人容易疲勞,精神常萎靡不振。若指頭偏曲,指節縫隙大兼紋路散亂者,多由肝膽病影響致脾胃納食運化功能失常。
(三)中指
  察中指可判斷心血管功能的強弱。中指圓長健壯,三個指節長短平均。指節柔而弱,亦不太硬,指形直而無偏曲,說明健康狀況良好、元氣充足。
  中指蒼白、細小而瘦弱,提示心血管功能不足或貧血;指頭偏曲,指節漏縫,表示心與小腸功能較弱。
  若三個指節不對稱,中間一節特別長者,多精力不足,缺乏耐性,鈣質的代謝功能不正常,易患骨與牙齒疾病。
  中指為五指中心,較其他指均長,但若長出正常範圍,則易患“七情鬱結”。
  另外,還有一種中指診察方法
<1>中指偏短:自手背中指指節點測量至指尖,若長度小於手掌,是身體健康。進入老年期後易患肺臟與腎臟疾病。
<2>中指偏長:易患心、腦血管疾病。
<3>指掌等長:這種人身心,包括陰陽、氣血均較平衡,所以身體多健康無病。
(四)無名指
  無名指與泌尿生殖系統及筋骨強弱關係較為密切。一般以指形圓秀健壯、指節長短平均、指形直而不偏曲、長度約為中指第一指節一半略多,指屈紋清爽者為佳,表示身體健康。若無名指太短,多為元氣不足,體力不佳;無名指蒼白細小,其人腎臟與生殖系統功能大多較差。
  無名指根第一節,提示生殖能力與內分泌功能,所以不能過於衰弱。無名指屈紋散亂者,是體能較差的表現,若為孕婦則要適當補充鈣質。
  無名指第二指節的邊緣有紋線存在,稱為“病約紋”,表示目前健康狀況較差。該紋線可隨著身體的好壞而增減 (見圖12-14)。

 

 

 

           

 

 

 

  無名指第二指節過長,或過於蒼白、瘦弱時,其人鈣的吸收比較差,以致骨骼、牙齒均較脆弱。
  無名指指頭偏曲,指節漏縫,多發生於患泌尿系統疾病,或七情傷感、神經衰弱之人。
(五)小指
  小指可作為判斷消化系統與生殖功能強弱的依據。一般以細長明直、指節長短平均為佳。小指標準長度通常應與無名指第一指節等齊或稍微超過一點,這說明脾胃功能良好。中醫認為脾為中土,滋生萬物,脾胃強則身體健康。
  小指蒼白瘦弱,多因消化、吸收障礙,或排便不暢,抑或腹瀉所致。特別是小指偏曲、指節漏縫太大的人。此外小指彎曲亦示肺活量小。
  小指根部指節、指屈紋散亂者,一般體能較差。小指側彎,兼手掌皮膚乾燥,多見於消化吸收功能不健全者。

望掌色與疾病 

  望色,主要是透過對手部顏色變化的觀察,作出相應臟腑器官所患病症的判斷。因手部的一定區域,可以通過相應變化反映人體內臟器官的疾病。所以在臨床診察中根據手診圖 (見圖12-15)所示內臟相應區域的色澤變化,來診察人體內臟的疾病及健康狀況。
  從圖中分區定位來看,手部的不同位置由於內臟配屬的不同而略有變化。在以紅黃隱隱為主色中,肝區兼見青色,心區兼見赤色,脾胃部位可見渾厚的黃色隱於其中,肺區兼見淡白色,腎區則可見靜脈隱伏的紫暗色。這些亦屬“常色變中之變”,具體而又特殊的正常表現。
  吳更偉等在《觀手識人》一書中認為,手中病色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有淡紅、青紫、黑色、萎黃、絳紅、蒼白等病色。臨床上總結歸納為青、赤、黃、白、黑五大類。透過五色的觀察,診斷疾病並作出預後判斷。
一、青色
  青色多主肝膽疾患,亦主寒證、痛證、瘀血、沉積性傷和驚風。
  臨床常見慢性肝炎患者手掌枯槁欠潤,肝區青暗無光。若膽區青暗較肝區為甚者,多是膽石症、膽囊炎後期病變。
  若在肩、腰、膝關節定位區出現青色,則表示因感受風寒濕邪而產生痛證、寒證。像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等,也可能是沉積性傷,如腹部扭傷未癒等。
  此外,在女性生殖區出現青色,可見痛經,甚至閉經等疾患。
二、赤色
  赤色主心、小腸病、熱證及局部炎症、出血症、某些進行性疾患初始階段等。
  心區呈現邊界不整的紅赤色,為發作期風濕性心肌炎、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病毒性心肌炎等,但較為少見。一般多見於中指橈側小腸經及膀胱區出現紅色,這是由於心與小腸相表理的緣故,心火熾盛,則移熱於小腸。表現為口渴、心煩、口腔糜爛、小便黃赤等症狀。胃區、膽區出現局部紅色,多見於慢性胃炎、胃出血、膽囊炎初發等病。
三、黃色
  黃色主脾胃疾病及虛證、濕證。亦見於微量元素缺乏症、缺血症、慢性出血症等。
  手掌萎黃,明堂稍暗,表示脾胃運納失常,提示有腹脹、脘悶、噯氣、便溏等症候。掌色淡黃,枯槁無光者,屬脾胃氣虛,氣血不足;黃中挾青者,屬胃虛受寒併伴疼痛、溫熱及飯後痛減,手部脾胃區域暗而黃色持續時間較長時,應結合其它配屬部位的觀察,判斷是否轉化為虛證或濕證。
四、白色
  白色主肺病、大腸病和虛證、寒證及脫血、奪氣。亦可見於痛證等。
  肺區出現較為明顯的白色時,表明肺氣不足,一方面呼吸失常、呼吸困難、胸悶氣短,見於哮喘等;另一方面陽氣虛衰,衛外不固,易出現表虛自汗、疲倦、少氣懶言、畏風懼寒等症狀。
  白色又為氣血不榮之候,如大出血病人,失血過多,手部必然呈現蒼白厥逆之徵。心臟區出現局限性白色,表明心肌缺血。中腹部出現蒼白之色,為中焦受寒,表現為腹痛拒按、喜暖惡寒、口中泛酸等。當消化系統區大部分呈現蒼白色時(如脾胃、腹部等區域),提示機體中氣不足,結合觀察大腸、子宮、胃等器官配屬區的情況,可判斷出子宮出血或下垂、胃下垂、脫肛、久瀉不癒等病症。
五、黑色
  黑色主腎虛和寒證、痛證及水飲、瘀血證。亦可見經年陳傷。
  慢性腎病患者及年老久病之人,不僅面部黧黑,在手部腎區亦表現為黧黑枯乾,表示機體元氣不足,多有眩暈、耳鳴、尿頻尿急,亦可見遺精、陽痿、生殖功能低下等症狀。
  手部出現黑色斑點,固定不移,說明機體感受外邪而為相應的痛證、寒證,症狀較青色為甚。亦可見於經年陳傷,且傷勢較重。若同時肌膚甲錯、爪甲不榮,表示瘀血內停。如胃區出現一黑色環形,且見皮膚反應區蒼白欠潤,此種情況表示胃體已形成潰瘍,正處於疤痕收縮期。

 

 


     

 

 


望手丘與疾病 

  正常人的手掌上有六個微凸的丘,顏色呈淡紅色,看起來柔軟和諧,給人一種豐滿的感覺;如果在手掌上出現明顯的凸起,並伴有顏色的改變,就是有疾病的徵象。
一、大魚際丘
  在正常情況下,應是全掌的最高凸處,上窄下寬,形似魚體。顏色淡紅,肌肉豐滿無凹陷。在臨床實驗中,我們將大魚際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分別代表上、中、下三焦 (見圖12-16)。
1. 上部:
<1>如果上部的顏色發紅,多為上焦濕熱或有上呼吸道炎症,如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支氣管炎、口舌潰瘍等。
<2>如果上部的顏色發青,多有頭痛、頸項痛的表現。
<3>如果上部有紫暗色並有靜脈怒張者,常表示有高血壓、便秘或有宿便。
<4>如果上部的腹色呈現白色,患者多有頭暈、目眩、失眠、多夢、心悸、乏力的表現。
2. 中部:
<1>中部出現紅色,多表示病人有中焦不適,如心絞痛、心房纖顫、急性肝炎、急性胰腺炎、口及十二指腸潰瘍等。
<2>中部出現紫色,多為瘀血的表現,病人常出現脅痛、心前區痛、胃脘部刺痛等。
<3>中部色淡白,多表示有浮腫和氣滯、血虛,視力差或有眼疾。
3. 下部:
<1>下部色紅,表示有風濕熱、小腹痛、腰痛、膀胱炎、尿道炎等。 <2>下部色紫暗,表示有腎炎、腰腿痛、腰痛、女子月經有血塊等。 <3>下部色淡白,表示下肢浮腫、乏力、白帶多、腰膝痠軟。
二、小魚際丘
  在正常情況下,小魚際也是比較豐滿而無凹陷,上窄下寬似魚體,但低於大魚際,顏色也較大魚際淡,自上至下分成三部分,分別代表頭頸、胸腹、腰腿三部分 (見圖12-16)。
1. 上部:
<1>上部色紅,常有外感風邪,出現鼻塞、頭痛、蕁麻疹、落枕、牙痛等。
<2>上部色紫,常表示有瘀血頭痛、耳鳴、耳聾、頸椎增生、眼底動脈硬化、視物模糊等。
<3>上部色白,表示有失眠、多夢、神經衰弱等。
2. 中部:
<1>中部色紅,常表示有風熱,多有急性腸胃炎、肺結核咳血。
<2>中部色紫暗,常表示有胃脘部脹飽、疼痛、胸悶;心前區疼痛,或有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膽囊炎、膽石症等。
3. 下部:
<1>下部色紅,多為濕熱下注,如急性泌尿系統感染、腰腿扭傷、急性關節炎、痔瘡出血、婦女月經來潮等。
<2>下部色青紫、黑暗,多為疼痛表現,如腰腿痛、風濕、月經量多有塊、下肢及眼瞼浮腫、腎炎、尿毒症等。
三、食指根丘
  有凸起,色暗紅或鮮紅,多有腦溢血、腦壓高、腦水腫、肺結核(空洞、咳血)等可能 (見圖12-16)。
四、中指根丘
1. 色紅或紫,多表示有抑鬱症,神經過敏,痔瘡,胸部腫脹,牙、耳、鼻、咽喉有炎症,半身不遂,麻痺 (見圖12-16)。
2. 色白,表示有聽力障礙、風濕病、貧血等。
五、無名指根丘
  丘凸明顯時,多有心悸、視力障礙、動脈瘤、心臟病等 (見圖12-l6)。
  正常情況下,大魚際所示的應是鹼性範圍區。大魚際大而豐滿,表示體質偏鹼性。上以小指根橫曲線為界,下以小魚際拋物線為界,左自食指與中指間的延長線,右至無名指與小指間的延長線,這中央所佔的部分為鹼性區。此區廣而大時,表示體質偏重鹼性,這個區域小就表示體質偏重於酸性,小魚際拋物線下垂過度者,為體質偏重鹼性。
  體質偏重酸性的人,易有禿頂、脫髮、脂溢性皮炎,飲濃茶或咖啡時不會影響睡眠。易患高血壓、動脈硬化、腦溢血、糖尿病、易感冒發熱,身體抵抗力差,耐寒、耐熱等能力也差。
  體質偏重鹼性的人,易早生白髮,當喝咖啡或濃茶時就影響睡眠,出現失眠的情況,易患低血壓、胃下垂、哮喘、癌症等。

 

 


   

 


 

第二掌骨側速診法 

  第二掌骨側速診法為山東大學張穎清教授所創。1973年他發現在人的手部第二掌骨側,存在著一個新的有序穴位群,爾後在此基礎上創造了這一速診法。其對疾病診斷的準確率在97%以上,而且方法簡便,易於掌握。
一、第二掌骨側的全息穴位群分布
  第二掌骨側的新穴分布形式,恰與這些穴位所對應的部位或器官在整體上的分布形式相同 (見圖12-17)。第二掌骨側的近心端是足穴,遠心端是頭穴。第二掌骨側的新穴分恰像是整個人體在這裡的縮小。頭穴與足穴連線的中點為胃穴,胃穴與頭穴連線的中點為肺心穴。肺心穴與頭穴連線分為三等份,從頭穴端算起的中間兩個分點依次是頸穴和上肢穴。肺心穴與胃穴連線的中點為肝穴。胃穴與足穴的連線分為六等份,從胃穴端算起的五個分點依次是十二指腸穴、腎穴、腰穴、下腹穴、腿穴 (見圖12-17)。第二掌骨節系統包含著整個人體各個部位的生理、病理的信息,故這群穴位被稱為第二掌骨側的全息穴位群。
  
  這些穴位所對應的不僅是穴名所指的部位或器官,而且還包括著與這些部位或器官處於同一橫截面及其鄰近的其它部位或器官。
頭穴包括:頭、眼、耳、鼻、口、牙。
頸穴包括:頸、甲狀腺、咽、氣管上段、食管上段。
上肢穴包括:肩、上肢、肘、手、腕、氣管中段、食管中段。
肺心穴包括:肺、心、胸、乳腺、氣管下段、支氣管、食管下段、背。
肝穴包括:肝、膽。
胃穴包括:胃、脾、胰。
十二指腸穴包括:十二指腸、結腸。
腎穴包括:腰、大腸、小腸。
腰穴包括:腰、臍周、大腸、小腸。
下腹穴包括:下腹、子宮、膀胱、直腸、闌尾、卵巢、睪丸、陰道、尿道、肛門、骨氐。
腿穴包括:腿、膝。

足穴包括:足、踝。

 

 

 

 

 


二、第二掌骨側測試法
  以測患者右手第二掌骨側為例,測試者與患者相對而坐或相對而立,測試者用右手托著患者右手。患者右手如鬆握雞卵狀,肌肉自然放鬆,虎口朝上,食指尖與拇指尖相距約 3釐米。測試者用左手拇指尖在患者右手第二掌骨的拇指側與第二掌骨平行處,緊靠第二掌骨且順著第二掌骨長軸的方向輕輕來回按壓,即可覺有一淺凹長槽,第二掌骨側的新穴即分布在此淺凹長槽內。逐穴按壓時測試者左手拇指尖須按圖所示姿勢 (見圖12-18)垂直于平面即垂直於淺凹長槽的方向施力按壓,並略帶以第二掌骨骨長為軸的順時針方向旋轉30度角揉的動作。從而使指尖的著力點抵達以第二掌骨為脊柱位置的小人的內臟位置。按照第二掌骨側全息穴位群的分布圖,在第二掌骨側從頭穴到足穴,用拇指尖以大小適中且相等的壓力,順序揉壓一次(如果一次測試結果不明顯,可再重複揉壓1~2次 )。在揉壓時注意觀察患者的表情並詢問患者在所揉穴位上的感覺。如果在揉壓某穴時,患者有明顯的麻、脹、重、酸、痛的感覺,並在此穴稍用力揉壓或按壓,患者就會因不能忍受而發生躲閃、抽手等反應,面部出現皺眉、咧嘴等表情,有此反應便是穴位的壓痛點,這種反應稱為壓痛反應。如測試患者左手,則以左手托患者左手,用右手拇指尖以第二掌骨骨長為軸作逆時針揉動。手法步驟與測右手相同。
三、測試結果與疾病判斷
  診測者可依據壓痛點的有無及位置作出結論。
1. 如果某一穴位是壓痛點,則提示此穴所對應的人體上的同名部位或器官,或這一部位所處的橫截面上鄰近的其它部位或臟器有病。這稱為部位對應原則。
2. 左手第二掌骨側穴位壓痛反應較右手的同名穴強,表示人體左側病重或病在左側;右手第二掌骨側相應穴位壓痛反應較左手的同名穴強,表明人體右側病重或病在右側。這稱為同側對應原則。
3. 與壓痛點所在穴位的對應臟腑密切相關的部位有病。如肺穴壓痛除說明肺有病外,還可推斷相關的皮、牙有病;肝穴壓痛除說明肝、膽有病外,還說明眼有病。總之,其病變部位,遵循著由中醫所揭示的臟腑所主的部位或器官的規律,這稱為臟腑所主原則。
4. 如果哪一穴不是壓痛點,則此穴對應的人體上的相應部位無病。第二掌骨側無一壓痛點,則表明全身無病。
  對醫生來說,第二掌骨側速診法是一種可以採用的新方法,可防止誤診和漏診。如果遇到在多個部位有疾病症狀的患者,醫者可根據第二掌骨側最敏感的壓痛點來確定疾病的最主要部位,從而分清主次,對主要疾病部位給予優先和重點治療。即使不是醫生,一般人也可隨時使用此法了解自己身體各部位和器官的健康狀況。
  凡疾病部位在身體上的位置比較明確的病,此法的診斷準確率較高,在全身疾病定位不明確的病,則壓痛穴位亦不確定,準確率就低。此方法只能確定有無疾病以及病之部位,但不能指示為何種疾病。

 

      


 


 

常见亚健康疏导方法
 
指甲诊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