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彤云中歌上官:董氏治眼疾的基本穴位说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13:17
手部穴位防治眼病的机理:手部有近30个穴位直接或间接的与眼部神经相通,故刺激

  这些穴位对防治眼部疾病有较明显的效果。如手部董氏奇穴的“木穴”“止涎穴”对治

  疗眼部流泪效果极为明显,另据针灸资料记载“分白穴”配“上白穴”治疗眼科诸

  疾(奇效)。对弱视、眼酸胀特效。

  一、按揉或针刺法:1、用五根木牙签捆绑在一起,剪平尖端,形成梅花针状,对相关

  穴位逐一点刺2-3分钟以上(或快速点刺1分钟以上)。每天2—3次。2、可用手的拇指

  或食指肚稍用力依次点压相关穴位。也可配合呼吸按压,口呼气时向下按压穴位、再用

  鼻吸气时手抬起但不离开穴位。每穴按压30次以上。3、用酒精棉消毒,找一主穴、敏

  感点或皮肤变色点,用三稜针放出血。4、可针刺,一般1—3分深,留针15分钟以上。

  5、桡侧是大指一侧,尺侧是小指一侧,患者大拇指宽(指节处)为一寸。6、一般左眼

  有病可针刺右侧穴位,如右风池、右手右腿右足部穴位。 二、主要穴位:(见上图)

  手掌部:5个穴位

  1、中间穴:食指掌面第一节正中央。主治:疝气、心悸、胸部发闷、眼花、眼睛酸痛、

  膝盖痛、头晕、背痛。

  2、木穴:食指一节中央尺侧3分处是穴及上下二分半处的两个穴,共三穴。主治:肝火

  旺盛、眼病、口苦耳鸣、脾气暴躁、肩膀酸痛、项紧痛、胆固醇过高、胁肋痛、胃胀气。

  木一穴、木二穴、木三穴在临床应用上,可任取一~二穴(经试对面瘫、眼不能闭合及见

  风流泪特效)。

  3、肝穴:手掌面无名指指近端指间横纹中点。主治:肝胆疾病,明眼。

  4、太阳穴(原名眼黄穴):小指第一节正中央处是一穴、小指第二节正中央处是二穴。

  主治:太阳穴痛、偏头痛、各种眼病,黄胆病、头晕、头昏、低血压高、三叉神经痛、

  手指痛、眉稜骨痛。如针刺可刺一穴。

  5、老眼点:小指根部横纹处。主治:白内障、老花眼、青光眼、眼底出血等。

  手背部:10个穴位

  1、大骨空穴:拇指背指间横纹中点。主治:眼痛、白内障、角膜翳。

  2、珠圆穴:在拇指背第一、二节横纹内外侧各五分处、共二穴,直刺二~五分。主治:

  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炎、结膜炎、弱视。

  3、止涎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中央偏桡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2分1穴共五穴。

  由内往外斜刺二~三分。主治:中风患者流涎、小孩流口水、胃寒胃痛、虚泄、结摸炎、

  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迎风流泪、牙痛、肠疝。

  4、小骨空穴:小指背第一指关节中点处。主治:眼痛。

  5、火膝穴:手背小指第二、三节横纹挠侧端处是穴。直刺一分。主治:膝盖内侧痛、

  膝扭伤、眼球痛。

  6、三叉一穴(七十二绝针之一):手背食指与中指叉口之中央点处是穴。从叉口进针至

  两掌骨间端可达两寸。主治:角膜炎、眼睛酸痛(特效),视神经萎缩,腰痛、坐骨神经

  痛(有卓效),眉稜骨酸、胀痛(特效),半身不遂,痿症。针感:局部酸胀麻电感。

  7、合谷穴:拇与食指并拢肌肉的最高处。主治:头面部疾病,眼部病痛及其相关炎症。

  8、灵骨(谷)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在手背虎口、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

  与第二掌骨接合处。可透重仙穴,距大白穴一寸。直刺1-2寸。主治:肺气不足引起的

  肺炎、肺气肿、肺癌、眼疾、耳鸣、耳聋、坐骨神经痛、腰痛、背痛、脚痛、半面神经

  麻痹、半身不遂、头痛、偏头痛、妇女月经不调、经闭、经痛、难产.、冠心症、心律

  不整、狭心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盂炎、大小肠炎、及一切久病、怪病、鼻病。

  9、上白穴:手背朝上,握拳取之,食指掌骨与中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缝上五分

  处(手腕方向)。直刺三~八分。取穴:双手取穴效佳。主治:角膜炎、结膜炎、眼酸胀、

  近视眼、散光、坐骨神经痛、心绞痛、背痛、腰痛、弱视、迎风流泪。

  10、分白穴:手背朝上,中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骨缝上一寸半处。

  即上白穴上一寸(手腕方向)。直刺三~八分。主治:角膜炎、结膜炎、眼酸胀、近视眼、

  散光、坐骨神经痛、心绞痛、背痛、腰痛、弱视、迎风流泪。

  分白穴配上白穴治疗眼科诸疾(奇效)。对弱视、眼酸胀特效。

  三、手部其他涉及眼的穴位还有:手掌部的-----大间,侧间(食指一节桡侧)。手

  背部的-----三间(食指一线近虎口处),阳溪(腕部),养老(腕部),腕骨(腕部阳谷穴上方),

  。手背的-----二角明(中指背一节),水腰(小指背二节中央及两侧三个穴),重魁(近

  虎口及三间处),中白(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之间),下白(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之间

  距中白一寸)。以上穴位凡有痛胀感即可刺激。

  四、配穴:可按揉头部的“风池穴”(枕骨下耳后两大筋上方凹处),前胸部的

  “膻中穴”(双乳中点),腿部的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光明穴(外踝尖上5寸),

  足部的太冲穴(足背1-2趾交叉的趾逢上方约3-4厘米

  的痛处)。以上配穴平时可点揉或转揉各1分钟.

  五、辅助疗法:1、拍手功:可激活手部经络穴位,对多种慢性病有防治效果。每天至少

  做一次拍手功,将十指张开,手掌对手掌,手指对手指边走步(或踏步)边拍击。开始时两

  手可轻拍,以后逐渐加重,至双手能承受为度(手背也拍),要连拍10分钟以上。拍红了肿

  了不要怕,一会就恢复了。2、转眼球:站或坐姿,每天至少做一次。先顺时针方向转36

  次圈(或9的倍数),再逆时针方向转24圈(或6的倍数)。转动速度要慢,左、上、右、

  下,转眼的要领是只动眼,不动头。向左转时,目光要极力向左,能看多远看多远,向上

  转时要极力向上看,但不仰头,向右和向下也如此。转动的轨道为圆形,转到后颈发酸,

  \就有疗效。这时眼部的肌肉神经已经和后颈的肌肉神经接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