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统一战线网站:哲学讨论录(78—87)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40:48
哲学讨论录(78—87)
 叶晓锜 新浪博客
 

讨论录:78

(2010-12-18 17:07:29)

    什么是抽象呢?如果按照简单原则,声音是一种抽象,颜色是一种抽象,气味是一种抽象,化合价是一种抽象。那么,我们可以在这个序列后面添上更多的抽象,如太阳光是一种抽象,星光是一种抽象,脚印是一种抽象,陨石坑是一种抽象,影子是一种抽象等等、等等。

    既然抽象是种告诉的意思,花朵也在搞抽象活动,那么以此推理,生了病,就是病毒在搞抽象;在马路上跌了一跤,就是马路在搞抽象;被火烧伤了,就是火在搞抽象;被石头碰疼了,就是石头在搞抽象;被汽车撞了一下,就是汽车在搞抽象;蚊子叮了你一口,就是蚊子在搞抽象。

    当你躺在床上,床在搞抽象,你穿上袜子,袜子在搞抽象,当你拿起牙刷,牙刷在搞抽象,当你拿起饭碗,饭碗在搞抽象,当你拧开水龙头,水龙头在搞抽象,

    抽象在这里被泛滥化了。

    那么究竟何谓抽象呢?抽象是一种人类概念意识的功能和建构。这种人类概念意识的功能和建构源自于符号的制作。当人类制作了符号,并以符号记号、指代和名称意识对象时,这种符号的记号、指代和名称就生成了一种符号方式的抽象和概括,使人类的意识开始拥有了一种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转录二段关于抽象的表述,尽管这样的表述我不很满意。

    1、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例如苹果、香蕉、生梨、葡萄、桃子等,它们共同的特性就是水果。得出水果概念的过程,就是一个抽象的过程。

    2、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讨论录:79

(2010-12-18 17:09:37)

    关于真理,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见解。

    有的认为,真理是一种精神的绝对,它在上帝、真主、先知和圣人那里,凡上帝、真主、先知和圣人所说所做概为真理;

    有的认为真理是一种客观的绝对,存在于事物的本质之中,实践的成功,就能够达到事物的本质而获得真理;

    有人认为真理在理性的求取中,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求真能够帮助我们获得真理;

有的认为真理就是真善美,是一种道德的至纯,等等,等等。

    什么是真理呢?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和定论。任何一种定义都会引来种种质疑。如果我们能够给真理一个终极的定义,那么我们就承认了有一种终极标准的绝对。

我在《人的本质和解放》中,就人的本质说了,对人的本质的切入是多样的,我们不必去追求一种唯一绝对和终极的人的本质。同样,我们也不必追求一种唯一绝对和终极的真理的定义。这并不影响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选择去追求真理,并把自己的理论和学说当作一种真理的追求。只要明白,自己的理论和学说并不会,也不可能凌驾于一切之上。

    绝对的和终极的真理是没有的,一切被公认的真理都是域定的,人们关于真理的思考和确立始终处在不断的建构、解构和再建构的变动中。


讨论录:80

(2010-12-18 17:10:43)

     科学的定义。

    我们以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为例:

    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比如说,十磅重的物体落下时要比一磅重的物体落下快十倍。1800多年来,人们都把这个错误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

     直到16世纪,伽利略才发现了这一理论在逻辑上的矛盾。伽利略说,假如一块大石头以某种速度下降,那么,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小些的石头就会以相应慢些的速度下降。要是我们把这两块石头捆在一起,那这块重量等于两块石头重量之和的新石头,将以何种速度下降呢?如果仍按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势必得出截然相反的两个结论。一方面,新的石头的结合下降速度应慢于大石头的下降速度,因为加上了一块较慢速度下降的小石头,就会使新的石头结合的下降速度减缓;另一方面,新的结合的石头的下降速度又应大于大石头的下降速度,因为把两块石头捆在一起,它的重量大于第一块大石头。可是这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不能同时成立,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是不合逻辑的。伽利略进而假定,物体下降速度与它的重量无关。如果两个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相同,或将空气阻力略去不计,那么,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将以同样的速度下落,同时到达地面。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1589年的一天,伽利略同他的辩论对手及许多人一道来到比萨斜塔。伽利略登上塔顶,将一个重100磅和一个重一磅的铁球同时抛下。在众目睽睽之下,两个铁球出人意料地差不多是平行地一齐落到地上。

     在这个例子中,或者被我们称之为科学的活动和创立:

     一有自由落体下落的逻辑设定;

     二有比萨塔自由落体实验的设计和验证;

     三有自由落体原理的创立。

    我想如果先把问题的由来想透了,那么对科学的定义也就可以着手了。科学思维是逻辑和实证的统一。

    此外,在中国有《天工开物》,有《本草纲目》。但这两本书很少如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被人称之为科学著作。原因何在呢?值得我们深思。


讨论录:81

(2010-12-18 20:18:51)

    信息和递质。

    我总觉得在递质问题的讨论上,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信息”,或者说“信息”是什么?

    在古代人们曾用火来传递信息,例如,在边塞用烽火来传递敌人入侵的信息。在《指环王》这部片子中,我们也看到这样的情景。问题在于烽火为何能够传递敌人入侵的信息呢?这是一种预前的设定呢?还是因为烽火有着敌人入侵的自然属性呢?或者说烽火就是一种敌人入侵的递质呢?

    在中国古代有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说周幽王为了取得褒姒一笑,上了骊山,在骊山上把烽火点了起来。临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按预前的约定是犬戎打过来了的警报,于是赶快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那儿,连一个犬戎的影儿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都楞了。

    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玩儿,你们回去吧!周幽王如此把军国大事当儿戏,结果第二次当犬戎真得打过来了,周幽王在骊山上把烽火点了起来。

    这次诸侯们以为又是大王和王妃在放烟火玩儿,谁也不来勤王了。其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重温这个故事,在这里只是提出一个问题,究竟“犬戎打过来了”是烽火的属性呢?还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玩儿”是烽火的属性呢?

    信息是事件的确定性和确定度。

    当我们获得了一个事件的确定性和确定度,我们就获得了这个事件的信息。

    所以信息不是物的自然属性,不是物的递质和能量。信息是一种关于事件确定性和确定度的主客相互关系建构。这里的事件关系,包含了意识与对象,人与物,物与物等诸种关系的集合。

    当我们获得了一个事件的确定性和确定度,我们就获得了这个事件的信息。至于编码和解码只是一种所约定的信息传递技术。

    敌情动向是一个事件。

    在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队决定撤离徐州。当时杜律明撤离徐州有三条路线可走,但他究竟会走哪条路线呢?对于共产党的军队来说,如果判断失误,把兵力部署在错误的路线判断上,那就会放走30万国民党的军队。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获得杜律明到底会走哪条路线这个事件的确定性和确定度。只有获得这个事件(杜走哪条路线)的确定性和确定度,共产党的军事指挥部才能从情报中获得信息,并以此作出自己的决心和行动。这才是信息的真正含义。

    火和烟不是信息而是信号。正如骊山的火和烟只是一种信号。在预设的确定性和确定度被改变时,它已不能告诉诸侯们究竟“犬戎打过来了”,还是“大王和王妃在放烟火玩儿”。没有事件的确定性和确定度,信号是不能成为真实的信息的。

    摘录一段信息的经典定义:

  1948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1948年,美国著名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控制论》一书中,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信息以物质介质为载体,传递和反映世界各种事物存在方式运动状态的表征。

  信息(Information)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事件”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事件”可以包含种种对象,它可以包容物质、意识、关系、时间、空间、自然、宇宙、社会等等的对象,即各种事物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和它们的种种综合。因此,“事件”是一种普遍的形式,它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哲学的概念。

 

讨论录:82

(2010-12-18 20:20:42)

 

    “递质”这个概念是多余的。正如“以太”、“燃素”、“热质”、“智子”等等的概念都是多余的。

    燃烧是物体快速氧化,产生光和热的过程,这里面并没有什么燃素。

    热是分子的振动,没有热质在其中的作用。

    在相当长的历史年代,不少科学家深信宇宙中充满“以太”,电磁波需要“以太”这种具有弹性的媒介才能得到传播。然而,科学的发展最终醒悟到了,“以太”这种递质并不存在,或者说“以太”是为着证明递质的存在而被想象出来的。

    人类的智能是从感官、神经和大脑结构的生物性进化和文化性进化中发展出来的,并没有什么来自宇宙的“智子”在起作用。


讨论录:83

(2010-12-18 20:21:52)

    关于存在。

    我的见解是:存在是一种概念方式的规定,在这种规定中,一切可以被概念所抽象和概括的对象,无论它是什么方式的都是存在。

    这相当于是在说:“存在”是一种人类的概念建构。“存在”这个概念,它是对意识及意识对象的统称。

    如果说“存在是占据一定时空的存在”,那么“时空”是存在吗?!如果时空不是存在,那么,存在就是占据一定非存在的存在;如果时空也是存在,换句话说,就是存在是占据一定存在的存在。由此,我以为,“存在”是占据一定时空的存在这句话是多余的。

    此外,关于“时空是有限的,则时空是一种存在;时空是无限的,则就离开了存在这个范畴”。按照这样的逻辑,只有有限之物才能归入存在范畴,而一切无限之物都不能归入存在范畴。这是其一;

    其二,存在的本身是有限的呢?还是无限的呢?

    断言:“时空不是存在”。我以为这样的断言是非常成问题的。例如,从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那么,从地球到火星的这段时空是不是存在呢?一个宇航工作者,对宇航器的设计,行程,所需的食品和空气等等,要不要考虑从地球到火星的这段时空的存在呢?如果这段时空不是存在,那么,人类从地球出发到月球和从地球出发到火星又有什么区别呢?!我想,哲学的思辨是不能离开经验事实的。黑格尔的哲学强调了抽象和经验的统一,他认为经验,也就是经验的事实比思辨的抽象更具有它的具体规定。


讨论录:84

(2010-12-20 20:28:43)

    谈一点关于抽象的问题。

    有人认为,鸟发现危险发出的叫声是一种抽象,烽火发出的火光是一种抽象等等。并把抽象分为低级抽象和高级抽象。

    而在我看来,或我所谈论的抽象,是概念方式的抽象,也就是以符号为记号、指代和名称的抽象。例如,在远古的岩壁上,古人按照某种动物的形象画了一幅图,这幅图就是一种符号方式的,对所有这类动物的记号、指代和名称的抽象。所谓“抽”就是符号的记号、指代和名称,所谓“象”就是符号所记号、指代和名称的对象。抽象是一种符号方式和概念方式的意识能力和观念制作。

 

讨论录:85

(2010-12-20 20:32:32)

 

     1、为何动物,例如牛、马、狮、虎等等不能在相互之间和与其他动物或物的相互之间获得人类那样的自我意识呢?

    2、在我看来,地球上的生命意识经历了反应意识、知性意识和概念意识三个发展阶段。

     3、人类的自我意识是一种概念方式的制作和建构,它是从概念自我和概念自知的历史和逻辑中发展出来的。哲学的思辨只有把自我意识放置到概念方式的基础上思考,才能把握人类自我意识的本质所在和界限所在。

    4、符号和概念是有着互为关系。符号经过定义而嬗变为概念。不同的符号方式,如,语言、文字、数字、音乐、图形等等,给予了概念建构种种影响;同时概念的建构亦给予了符号创制的发展动能。例如,数学的概念建构总在要求着新的数学符号的创制。

    5、对于概念,我以为,要从具体到抽象和抽象到具体的统一上来把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清概念的全貌。因此,概念并不是随意确立的,概念是由它的从具体到抽象和抽象到具体的经验历史和逻辑能动所确定的。

     6、人类的意识通过符号的制作,进而以符号为中介,才有了概念范式的主体和客体的划分,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以概念为方式为架构的,是以概念的抽象和概括而获得事物样式的。

    7、其他生命有没有自我意识,例如,细菌有没有自我意识,蚂蚁有没有自我意识,狮子有没有自我意识,对此可以讨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们不会有人类的那种以概念方式为架构的自我意识。或者说,它们不会有人类那种关于自身、关于事物和关于世界的概念建构和这种概念方式的共同知晓的  

讨论录:86

(2010-12-20 20:34:37)

 

     宇宙大爆炸是一种关于宇宙起源的学说。这一学说受到红移、背景辐射和天空黑暗等天体物理观察的支持。当然宇宙大爆炸由于难于在人类的实验室重复地做出验证,很难成为一种科学验证的定论。但是宇宙大爆炸这一学说为人类提供了这样一种深刻的宇宙观,即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并不是静止不变的,也不是亘古就是这样的。宇宙有着它的运动和变化,宇宙是一个生成和发展的过程。  

    我写了《永恒轮回和尼采的愤怒》,认为,任何循环都是域定的,当一种循环所赖以发生的域定关系解构时,这种循环就会走向它的消失。因此,永恒的循环是不存在的。

    那种认为宇宙有着一次一次大爆炸的永恒循环的观念是有问题的:

    第一,这是一种终极决定论,即一切都为一种永恒循环的终极所在所规定和支配;

    第二,否定了世界的多样性,包括宇宙和宇宙生成的多样性。

    在我看来,我们的宇宙不是唯一的终极的宇宙,在我们的宇宙之外还会有相同的和不同的种种宇宙形态,还会有更为宏大的世界结构;大爆炸可能是我们这个宇宙的生成方式,亦可能有着更为多样的宇宙和不同于大爆炸的生成方式。

    人类的思想和观念绝不应以宇宙大爆炸为宇宙生成和发展的唯一,并以此为终极和框束,人类应该有更为宽泛的眼界和思想的投射。

讨论录:87

(2010-12-22 08:26:55)

 

牛顿提出了引力的概念。但牛顿很坦白地告诉人们,他不知道引力的本身是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两个质点之间为什么存在着引力,为什么引力看上去是超距作用的。

爱因斯坦运用几何方式破解引力。在爱因斯坦看来,质点周围的空间是弯曲的,因此,当行星在太阳这个质点的弯曲空间中行进时,就会以直线的方式在太阳的弯曲空间中作圆周运动,引力是一种几何空间的效应方式。

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力”的自身之物。例如磁力,只是一定的相互性关系的体现,拿一块磁铁去吸引铁块,磁力就在这种相互性关系的效应中得到体现;拿一块磁铁去吸引铜块和木块,那种相互性关系的磁力效应就没有了。磁力、电力、核力、引力等等都是相互性关系的显现,这亦是马赫的重要观点。

    在科学发展史上,许多人热衷于发现某种基质,某种粒子。如认为热是由某种被叫作热质的基质所生成的;燃烧是由于某种被叫作然素的基质所生成的;意识是由一种被叫作意识子的基质所造就的,信息是由某种被叫作递质的基质所产生的;电磁波的传递是由某种有弹性的以太子为基础的;引力则是某种引力子所带来的,等等,等等。我以为,这些发现到头来都将是种种无稽之谈。

又如,当我们说这个学校的师生,这个企业的职工,这个机关的员工很有团结力,这种团结力是一种相互关系的体现,并不能认为在这里面有一种被叫作团结力的基质或粒子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