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什么时候戴通天冠:中国文学史 第一卷 绪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0:26:55

中国文学史

第一卷  绪论

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

文学史与文学史学 文学本位 史学思维 文化学视角 文学史著作的当代性 文学史史料学

中国古代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早已注意到文学的发展与变迁,幷作了许多论述。

就现在所能看到的数据而言,史家的记述是比较早的。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不但为屈原、贾谊这两位文学家立传,而且笔墨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的辞赋家,已经算是有了文学发展过程的初步描述。齐梁时的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回顾了南朝宋以前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看成是关于诗歌史的比较详细的论述。(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了文学发展的线索。此后,一些正史中的《文苑传》或《文艺传》,大都沿袭《后汉书》的体例。在目录学著作方面,斑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中的《诗赋略论》对诗和赋的发展有初步的描述。在诗文评方面,(梁)刘勰《文心雕龙》中《明诗》以下20篇论及许多文体的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展的精彩论述。(梁)锺嵘的《诗品序》,对文学的发展作了相当详细的论述。此后,在一些诗话、词话,以及诗纪事、词纪事之类的书中,也有关于诗词发展的论述。(西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从文体流变这个新的角度,论述了文学的发展。(宋)李清照的《词论》追述了词的发展概况。(元)辛文房的《唐才子传》为398位唐代诗人作传,间有评论,从中可以看出唐诗发展的因革流变。(明)张溥所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的题辞,已经勾勒出汉魏六朝文学发展的脉络。(清)钱谦益的《列朝诗集小传》,对明代诗人一千六百余家作了评述。清代所修《全唐诗》,为唐代诗人逐一作了简介,从中可以看到唐代诗歌的发展线索。

中国学者所写的文学史著作,是20世纪初受了外国的影响才出现的,一般认为林传甲在京师大学堂编写的讲义《中国文学史》为滥觞之。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上卷、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分别代表了20年代、30年代、四五十年代、60年代文学史著作所能达到的成就。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在分体文学史中是最早的、最有影响的著作。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把文学当成文学来研究,文学史著作应立足于文学本位,重视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幷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

紧紧围绕文学创作来阐述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史研究有几个层面,最外围是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背景研究很重要,这是深入阐释文学创作的一把必不可少的钥匙。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等。应当充分重视作家研究,但作家研究也不是文学史著作的核心内容,不能将文学史写成作家评传的集成。第三个层面是文学作品,这纔是文学史的核心内容。

与文学创作密切相关的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文学理论是指导文学创作的,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是文学创作完成以后在读者中的反应。文学的发展史是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共同推进的历史。

与文学创作密切相关的还有文学传媒。古代的文学媒体远没有今天多,只有口头传说、书写传抄、印刷出版、说唱演出等几种,但已足以引起我们的注意。文学作品靠了媒体才能在读者中起作用,不同的媒体对文学创作有不同的要求,创作不得不适应甚至迁就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学创作的状况是取决于传媒的。从口头流传到书写传抄,再到印刷出版,由传媒的变化引起的创作的变化很值得注意。

总之,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是文学史的一翼,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翼。所谓文学本位就是强调文学创作这个主体及其两翼。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史属于史学的范畴,撰写文学史应当具有史学的思维方式。文学史著作既然是“史”,就要突破过去那种按照时代顺序将一个个作家作品论简单地排列在一起的模式,应当注意“史”的脉络,清晰地描述出承传流变的过程。

我们不但不排斥而且十分注意文学史与其它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从广阔的文化学的角度考察文学。文学的演进本来就和整个文化的演进息息相关,古代的文学家往往兼而为史学家、哲学家、书家、画家,他们的作品里往往渗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借助哲学、考古学、社会学、宗教学、艺术学、心理学等邻近学科的成果,参考它们的方法,会给文学史研究带来新的面貌,在学科的交叉点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文学史的存在是客观的,描述文学史应当力求接近文学史的实际。由于文学史的数据在当时记录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记录者主观的色彩,在流传过程中又有佚失,现在写文学史的人不可能完全看到;再加上撰写者选用数据的角度不同,观点、方法和表述的语言都带有个性色彩,纯客观地描述文学史几乎是不可能的,总会多少带有一些主观性。如果这主观性是指作者的个性,这个性又是治学严谨而富有创新精神的,这样的主观性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具有当代性的文学史著作,更有可能因为反映了当代人的思想观念而格外被后人注意。但是无论如何,决不能把主观性当作任意性、随意性的同义语。

撰写《中国文学史》应该借鉴外国的文学理论,但必须从中国文学的实际出发,不能将外国时髦的理论当成公式生搬硬套地用于解释中国文学。

文学史史料学是撰写文学史的基础性工作。就学者而言,史的论述和史料的考证这两方面不但应该而且也可以兼顾,完全不懂得史料学是很难作好文学史研究的。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演进

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 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俗与雅 各种文体的渗透与交融 复古与革新 文与道

推动中国文学演进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所谓外部因素是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民族矛盾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等。例如,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经济政治的大变革带来文化上的百家争鸣,与之相适应,文学也出现了繁荣局面。汉代大一统的政治背景以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汉赋的出现和汉代散文的特点有直接的影响。明代中叶以后,商业经济繁荣,市民壮大,反映和适应这种新的社会状况,文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清朝初年民族矛盾突出,在文学创作上也有反映。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更引起文学的重大变化。

关于中国文学演进的内部因素,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首先要考虑到文学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幅员广阔,所以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突出。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体发展的不平衡。各种文体都有一个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的过程,所谓文体发展不平衡,包含这样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有先有后。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例如小说,从远古神话到唐传奇,历经了极其漫长的时间;而赋的形成过程就短得多了。

二、朝代的不平衡。各个朝代文学的总体成就是不一样的,有的朝代相对繁荣些,有的朝代相对平庸些,这很容易理解。而且各个朝代各有相对发达的文体,例如:汉代的赋、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清两代的小说。这幷不是说这些朝代的其它文体不值得注意,例如宋诗、清诗、清词也都很重要,但作为代表性文体还是上面所举的那些。其实在一个朝代之内文学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些年代较长的朝代如汉、唐、宋、明,其初期的文学比较平庸,经过两代或三代人的努力,才达到高潮。有些小朝廷倒又可能在某种文体上异军突起,如梁、陈两代的诗,南唐和西蜀的词。

三、地域的不平衡。所谓地域的不平衡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在不同的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的变化,呈现此盛彼衰、此衰彼盛的状况。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至少在形成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如此。中国文学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是应该充分重视的,当说明文学的演进时,应当在突出主线的同时进行立体交叉式的描述。

其次,在中国文学的演进过程中,有一些相反相成的因素,它们的互动作用值得注意。

例如,俗与雅之间相互的影响、转变和推动。俗雅之间的互动,使文学的长河陆续得到新鲜活水的补充和激荡,而保持着它的长清。

再如,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各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体制与功能,这构成了文体之间的界限。一种文体与其它文体相互渗透与交融,吸取其它文体的艺术特点以求得新变,这是中国文学演进的一条重要途径。

又如,文与道的离合。这主要是指文学与儒家伦理道德、儒家政治理想的关系。自从汉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以后,文学和儒家思想的关系一直制约着文学本身的演进。文学或与道离,或与道合,离与合又有程度的不同。此外,道家思想、佛学思想以及反映市民要求的思想又先后不同程度地渗透进来,给文学以不同方向的外力,影响着文学的发展。在文与道或离或合的过程中,中国文学得以演进。

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三古、七段 文学发展变化的九个方面 上古期 中古期 近古期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所谓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可以分解为以下九个方面:一、创作主体的发展变化;二、作品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三、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四、文学语言的发展变化;五、艺术表现的发展变化;六、文学流派的发展变化;七、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八、文学传媒的发展变化;九、接受对象的发展变化。

一、上古期

上古期包括先秦、秦汉。

上古期的第一段是先秦文学。在这个阶段,文学的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羣体到个体的演变,《诗经》里的诗歌大都是羣体的歌唱,从那时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屈原出现,经过了数百年之久。上古巫史不分,史从巫中分化出来专门从事人事的记录,这是一大进步。而士的兴起与活跃,对文学的发展又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这种混沌的状态成为先秦的一大景观。所谓文史哲不分,是就散文这个领域而言,在讲先秦散文时我们无法排除《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也无法排除《周易》、《老子》、《论语》、《孟子》、《庄子》等哲学著作,那时还没有纯文学的散文。至于诗歌,最初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诗经》、《楚辞》中的许多诗歌也和乐舞有很大关系。风、雅、颂的重要区别就是音乐的不同。《楚辞》中的《九歌》是用于祭祀的与乐舞配合的歌曲。

秦汉文学属于上古期的第二段,秦汉文学出现了不同于先秦文学的一些新的特点。首先是创作主体的处境有了变化,战国时代游说于列国之间的士,聚集到统一帝国的皇帝或诸侯王周围,形成若干作家羣体,他们以歌功颂德或讽喻谲谏为己任。如武帝时的司马相如、东方朔,吴王刘濞门下的枚乘、邹阳。这些“言语侍从之臣”正好成为大赋这种汉代新兴文体的作者。与汉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相适应,汉代文学以大为美,铺张扬厉成为风尚。“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相适应,汉代文学失去了先秦文学的生动活泼与多姿多彩,而形成格式化的、凝重板滞的风格。然而,对于中国诗歌来说,汉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朝代。《诗经》那种四言的躯壳到汉代已经僵化了,楚辞的形式转化为赋,汉代乐府民歌却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活力,先是在民间继而在文人中显示了不可抗拒的力量,幷由此酝酿出中国诗歌的新节奏、新形式,这就是历久不衰的五七言体。

二、中古期

中古期从魏晋开始,经过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到明朝中叶为止。

中古期的第一段从魏晋到唐中叶。这是五七言古体诗繁荣发展幷达到鼎盛的阶段,也是五七言近体诗兴起、定型幷达到鼎盛的阶段。诗,占据着文坛的主导地位。文向诗靠拢,出现了诗化的骈文;赋向诗靠拢,出现了骈赋。从“三曹”、“七子”,经过陶渊明、谢灵运、庾信、“四杰”、陈子昂,到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杜甫,诗歌的流程清楚而又完整。杜甫既是这个阶段最后的一位诗人,又是开启下一阶段的最早的一位诗人,像一个里程碑矗立在文学史上。“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这两个诗歌的范式,先后在这个阶段的头尾确立起来,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成为后代诗人追慕的极致。这又是一个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的阶段,作家独特的人格与风格得以充分展现。陶渊明、李白、杜甫,他们的成就都带着鲜明的个性。

中古期的第二段是从唐中叶开始的,具体地说就是以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为起点,到南宋灭亡为止。唐中叶以后文学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韩、柳所提倡的古文引起文学语言和文体的改革,宋代的欧阳修等人继续韩、柳的道路,完成了这次改革。由唐宋八大家共同实现的改革,确定了此后的文学语言和文体模式,一直到“五四”才打破。作为宋诗的代表人物,黄庭坚与江西诗派具有比较明确的创作主张与艺术特色。苏轼、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等也各以其自身的特点,与江西诗派共同构成有别于唐音的宋调。唐中叶以后曲子词迅速兴盛起来,经过五代词人温庭筠、李煜等人之手,到了宋代遂蔚为大观,幷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人的名字也就永远镌刻在词史上了。唐中叶以后传奇的兴盛,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成熟的阶段;而在城市文化背景下,唐代“市人小说”的兴起,宋代“说话”的兴盛,则是这个阶段内文学的新发展。

中古期的第三段从元代开始,延续到明代中叶。从元代开始叙事文学占据了文坛的主导地位,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从此,文学的对象更多地从案头的读者转向勾栏瓦舍里的听众和观众。文学的传媒不仅是写在纸上或刻印在纸上的读物,还包括了说唱扮演的艺术形式。儒生社会地位降低,走向社会下层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先是适应羣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继而提高这些文学形式,于是出现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高明等一大批不同于正统文人的作家。元代的文学以戏曲和散曲为代表,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与以温州为中心的南戏,共同创造了元代文学的辉煌,而明代流行的传奇又是对元曲的继承与发展。元末明初出现了《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这两部长篇白话小说,成为这个阶段的另一标志,它们的出现预示着一个长篇小说的时代到来了。

三、近古期

从明嘉靖初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的第一段。明清易代是一个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对那些汉族士人的震动极其强烈,但清代初期和中期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沿袭着明代中叶以来的趋势,幷没有发生巨大变化。在近古期第一段,文学集团和派别的大量涌现以及它们之间的论争,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在诗文方面有公安派、竟陵派、神韵派、格调派、性灵派、桐城派的主张和创作实践,在词的方面有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的主张和创作实践,甚至在戏曲方面也有以“临川派”和“吴江派”为主的两大羣体的论争。在不同流派的相互激荡中,涌现出一些杰出的作家,清诗、清词取得不可忽视的成就。值得特别注意的还是戏曲、小说方面的收获。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共同达到传奇的顶峰。近古期的第一段是白话长篇小说的丰收期,吴承恩的《西游记》、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是这个阶段的巅峰之作。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一座高峰。

近古期的第二段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与明清易代相比,鸦片战争的炮声是更大的一次震动。鸦片战争带来千古未有之变局,从此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文化开始涌入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而中国许多有识之士在向西方寻求新的富国强兵之路的同时,也寻求到新的文学灵感,成为一代新的作家,龚自珍、黄遵宪、梁启超便是这批新人的代表。与社会的变化相适应,文学创作也发生了变化。救亡图存的意识和求新变于异邦的观念,成为文学的基调。文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文学被视为社会改良的工具,在国民中最易产生影响的小说的地位得到充分肯定。随着外国翻译作品的逐渐增多,文学的叙事技巧更新了。报刊这种新的媒体出现了,一批新的报人兼而具有作家的身份,他们以报刊传播其作品,写作方法也因适应报刊这种形式的需要而有所变化。在古文领域内出现了通俗化的报刊文体,在诗歌领域里提出了“我手写我口”这样的口号。

近古期的终结,也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我们仍然划定在“五四”运动爆发的1919年。这是因为“五四”作为一次新文化运动,不仅在社会史上开启了一个新的时期,也在文学史上开启了一个新的时期。在“五四”运动之前虽然出现了一些带有新思想与新风格的作家,但那仍然属于古典文学的范畴。“五四”运动中涌现出来的那批作家才有了质的变化。我们既注意19世纪末以来文坛发生的渐变,更注重“五四”这个大的开阖。“五四”阖上了中国数千年古典文学的门,同时打开了文学的一片崭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