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的头脑风暴:课堂问题设计的四个“讲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2:39:54
 一、问题的设计应讲究“主”“次”分明,“虚”“实”相生
  有人统计,教师一堂课的提问少则几个,多则上百个,数量不等,多少悬殊。笔者以为,关键不在于所提问题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做到了主次分明,虚实搭配。一堂成功的课,教师一定清楚地知道这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教学重点)是什么。如王燕老师在执教《窦娥冤》时,扣住戏剧阅读的特点,把欣赏人物形象进而理解作品主题作为课堂教学重点,围绕这个重点提炼出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窦娥是冤枉的,在接下来的情节中她的性格会有怎样的发展变化呢?”一是“关于这部戏剧的结尾,后人有许多看法和评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请从表现主题的角度说说你最欣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两个问题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框架,这就使得整堂课重点突出,要点分明。但是,如果整个教学过程仅设计这两个问题,课堂就会显得呆板、单调。更重要的是这两个问题太大,学生理解时会不知从何下手。所以,围绕这两个关键问题,王老师又设计了8个二级问题。其中有5个问题都是关于对窦娥形象的理解的,这是因为理解窦娥性格是理解课文主题的前提和关键,是重中之重。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堂不仅重点突出,而且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学生接受起来也感到有梯度,有扶手,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在《窦娥冤》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上述问题,王老师还提出了其他25个问题。这些问题中也有预先设计的,但大部分是为了启发学生而即兴抛出的提示性问题,具有情境生成的特点。比如在讨论窦娥的性格这一环节中,当王老师提出“除了刚烈这一性格之外,窦娥还表现出什么性格?”这一问题时,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冷场。这时王老师趁机又抛出了一个问题:窦娥被押赴刑场时为什么要绕后街?一石激起千层浪,马上就有学生举手打破了课堂的沉寂。比起前面几个预先设计并在课堂上呈现的“实”问题来,这些问题的提出随机、灵活,是自然生成的,表现出了“虚”的特点。这种问题在教师课堂所提问题中占有较大比例。
  课堂“实”问题的设计决定着教学的基本内容、重点方向;“虚”问题的产生则可以体现出教师引导学生、点拨启发的水平。“实”问题太多,课堂会沉重呆板,缺乏生机;“虚”问题太多,课堂又会随意飘忽,游离重点。只有虚实结合,课堂才能既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又有随机的点拨,师生才能更好地产生共鸣。
  “实”问题的设计水平能体现教师宏观把握的功夫,它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了解的基础上。“虚”问题的设计水平能体现教师备课深入的程度,它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心理和教材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二、问题的水平应讲究“高”“低”错落
  有经验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除考虑“虚”“实”之外,还会注意高、低水平问题的比例,力求使所设计的问题兼顾学科各类能力要求,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切实使所提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起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所谓问题水平,是指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进行的认知活动的特征。有的问题只要求学生重复或辨认教学时所呈现的某些信息,其涉及的认知过程属于考纲规定的六个能力层级中最低的层次——识记,属于低水平问题。而有的问题则要求学生在对文本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理解、鉴赏、运用。这类问题可以称之为高水平问题,它涉及分析、综合、推理、判断、鉴赏等复杂的认知过程。
  是不是一堂课高水平的问题设计得越多就越成功呢?当然不是。语文学习能力提升过程呈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课堂问题层级的复合性。
  王老师的这堂课,前3个小问题具有识记性质,接下来的3个小问题则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情感,将低水平的朗读要求和高水平的阅读感悟结合起来。没有朗读不足以产生感悟,没有感悟不足以升华朗读,高低水平的问题交叉安排,交相辉映,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后面几个问题水平高低穿插,总体呈层层递进之势,将人物性格剖析得细致深刻。特别是要求学生假设窦娥怎样可以不死的问题和对三种结尾看法的问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想象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将学生的思维引领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可见,好的课堂一定是问题水平高低错落的课堂,一方面要确保一定量的识记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丰富知识;另一方面要用一些高水平的问题来引领学生,发展其思维。
  确定问题水平高低的依据有二:一是要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科技文阅读应侧重信息的提取和筛选,文学作品则要求鉴赏的层次更高些;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低年级学生低水平问题可以相对多一些,高年级学生则高水平问题应相对多一些。学生如果有能力通过自学解决低水平问题,课堂上高水平问题则可以适当多设置一些,当然,高水平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低水平问题的铺垫。
  三、问题的排列应讲究“先”“后”有序
  无论“虚”“实”还是“高”“低”,众多问题在课堂上都要以一定的顺序呈现。这个“序”并不是由低到高直线发展的,事实上问题的难度与水平高低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教师安排问题的顺序时需要作如下考虑:
  1.问题排列需遵循文本阅读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比如,小说的阅读应紧扣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组织问题,从感悟语言到感悟形象,最后理解主题。违背规律的教学,课堂即使再热闹,其效果也必定会大打折扣。
  2.以实问题为主干,虚问题为枝叶;以高水平问题为旨归,以低水平问题为手段;虚实穿插,高低错落,适当铺垫,环环相扣。
  比如,王老师这堂课先分析人物后把握主题,体现了戏剧阅读的一般规律。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先阅读感受,体会情感,再上升到理性分析。在理性分析时,5个问题又是从文本事实层面到思辨层面,难度递增,因为有梯度,所以学生可以水到渠成地得出答案。
  四、问题的表述应讲究“透”“亮”性
  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是好问题呢?
  首先要做到清晰具体、指令明确,即透彻。
  一篇课文可以挖掘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一堂课可以切入的角度也不是唯一的。同样,一个问题回答的角度也有很多,对问题加以适当限制还是开放,全由教师表述决定。如果问题问得太大,太宽,势必会让学生不知从何下手。
  问题设计的更高要求是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点亮学生思想的火焰。为此,教师在提问时必须注意语气、句式的选择。除一般疑问句之外,选择问、反问、是非问、假设问也都可以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