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绘初学者:《微雨独行》之简单生活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50:04
 
 

  简单生活

  常常静坐一会儿

  有一个木匠在工作的时候,不慎将手表掉落在满是木屑的地上,他一面抱怨自己倒霉,一面拨动地上的木屑,想找出他那只心爱的手表。许多伙伴也提着灯,与他一起找表,可是找了半天,仍然一无所获。等这些人去吃饭的时候,木匠的孩子悄悄地进到屋子里,没一会功夫,他居然找到了手表!木匠又高兴又惊奇地问孩子:“你怎么找到的?”小孩回答说:“我只是静静地趴在地上,一会儿我就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就知道手表在哪里了。”

  在慌乱中寻找出路,往往会失去方向,不如保持静默,拭去心灵的浮躁,出路往往就在你面前。

  人生不能总是忙碌,还需要一份宁静。

  前一段,我入住10年前曾住过的一个部队四星级宾馆。第一次见到的一位打工妹,10年中竟从副班长、班长、副部长、部长、副经理、经理,一直做到了今天的副总经理。当我问及个中奥秘时,这位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竟是遇事冷静。她说10年来她曾遇到了许多无理取闹的客人、受过许多无端的委屈,遇事时她总是强忍自己,默默地从一数到十,又从十数到百。多好的经验啊,说起来容易,但要坚持,要十年如一日,的确是很难。这位打工妹做到了,所以她成功了。回顾自己的过去,因为修养不够,因为脾气暴躁,不会冷静处理问题,常常为一些小事,为对方的一个小错而大发雷霆。尽管后期知错,也想弥补,却发现所弥补的效果和自己的预想相去甚远,要和好如初并非易事。

  古人嵇康的《养生论》对“心静”有其独到之见:“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也就是说,无论冬冷夏热,遇事均要心平气和。

  闲来读“杂”方才发现:所谓静坐,竟是儒、道、释三家的共有初步门径。清朝末期的士大夫代表曾国藩综合儒、道、释三家学说,把静字功夫看得更为重要。他在日记中说:“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成为三代的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王明阳亦是“静”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他还主张,精神静养必须按照静坐、平淡、改过三个步骤去进行。他还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和静处,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道及静中改过,说到底,就是要学会在静中思考,要想一些白天和工作中想不通,解决不好的问题。一个不会很好地思考和总结的领导,很难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而思考的前提必须排除干扰,必须安静。百动不如一静;百言不如一默。“静处”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人生。据说,在印度南部的马哈尔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工具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安装的盒子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核桃,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子,刚好够猴子前爪伸进去,但猴子抓住核桃后前爪就抽不出来了。猴子常常中计,因为它们有一种习性,那就是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的欲望是层出不穷且无止境的。跑官、恋色、贪钱……总想有了还想有,好了还想好。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命之舟是难以承载太多的功名利禄和浮华虚荣的。要知道人生必须接受“失去”,学会怎样“松开手”,学会心静,方能轻装上阵,宁静而致远。

  老子说:“清净物之正。”南华真人发挥更详尽:“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镜也。夫虚境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世间凡夫俗子,为名、为利、为妻室、为子孙,心如何静得下来?外感热浪,内遭心烦,故燥热难耐。

  六祖的一个故事,我等非佛门弟子的人也早已耳熟。六祖第一次在南华寺讲佛,突然一阵风吹来,寺前的旗帜哗哗作响,不少听讲的人侧头望之。六祖问:是什么在动?有人回答是风。有人回答是旗。六祖厉声说:不!是你们的心在动!

  宠辱不惊,看门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其意既是方法,也是心态。运用之妙,则存乎一心。

  现实工作中,一旦遇到较大困难,遇到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会“冷”处理,模仿一下在“静”中找手表的小孩。其方法是:闭门谢客,一杯好茶,一根好烟,净身漱口,静坐一两个时辰,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在每次紧张的挑战来临之前,我都会为自己保留一两个小时的心灵空间。

  先哲们总是说:性格即命运。好的性格,就会有好的命运。好的性格怎么来?无非就是要先“静”下来,要靠“修”靠“练”,然后变成习惯,再演变成性格。

  所谓“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我想没有先期的“静”,也定会没有后期的“超脱”和“速度”。

  陪着妻子慢慢地变老

  也许是自身年龄慢慢增长的缘故,抑或是见多了身边的男女朋友太多的爱情和婚姻的悲欢离合的缘故,对“老酒、老狗、老友和老妻,是最好的”这句话越来越有认同感。因为老酒是忘忧的,老狗是温脚的,老友是助兴的,老妻是安心的……有一天,迷了路,你会发现,你一生所找寻的,不过是一个家,不过是家中的一个老妻。

  然而,一个人往往随着事业发展,见识面的增多,特别是事业上能独当一面,无更多的纪律约束之后,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有了贼钱、贼位等“贼”之后,心中的“贼”就开始有些蠢蠢欲动了。

  难怪陈希我在他的小说《抓痒》中写道:“其实婚姻是很荒谬的东西。它面对的不是生,而是死;是固定,不是发展。这世界上什么都在发展,唯独婚姻不能发展。恋爱发展了,成了婚姻;婚姻再发展就成了婚外恋了。所以就不能再发展。”陈还说:“旧的理想主义已经死亡,通往天堂的路已经陷落,我们已无路可走,我的理想主义是建立在绝望之上的,在黑暗底下寻找光,在变态中活着。”诚然,以上论调不免片面和激进,但无疑还是道出了有关婚姻的一份惘然和无奈。

  怪不得所有的童话都是写到“从此,王子和公主过着美满的生活”,不敢再继续写王子和公主婚后的生活,因为以后的情节,经历了开门七件事的磨炼和岁月的打击,他们的生活恐怕不只是读者失望,写者也扫兴得很,所以就此打住,留下空间让读者浮想联翩多做几个粉红色的美梦。

  记得有一位夫妻恩爱的名人在金婚典礼上接受采访时说:我的婚姻没什么秘诀,只是爱和忍耐。说白了,忍字占多数。说话的时候,他的妻子在旁边微笑地看着他,那种感觉好像是说大家彼此彼此。

  由此说来,面对婚姻之痒,我主张还是应该多些理性的思考,多设身处地地想想,特别是在其从新鲜、刺激变得日趋平淡之后,婚姻也就瓜熟蒂落成为了一种亲情、一种牵挂、一种良心、一种道德、一份责任。

  这是因为一个人既然从恋爱走到了婚姻的殿堂,应该说还是有爱的基础,有许多互相吸引的长处和特点。只是在一起时间长了,彼此有些熟视无睹了,加之整日柴米油盐的确有些腻味。这时,则不妨拿上放大镜,再一次放大对方的优点,多找找自身的不足,也许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感悟。特别是想想当初自己一名不文,何德何能,人家能看上你已属不易,你自己也没有想到今日还能发一点小财、当点小官、做点小事。所以,这里既有一个相互欣赏的问题,更有一个知恩图报、正确认识和把握自我的问题。

  还有,小孩尚小,父母的离异,可能最为无辜的便是小孩。一个从小就生活在父母战火的阴影下的小孩,肯定是难以健康成长的,一个心灵上有阴影的孩子将是他人生一辈子的包袱。加之,社会的男女平等尚需时日,女人独立代价也远比男人要大得多。当然,这其中不排除双方的感情已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小孩已到了能理解的年龄,解放的本身是互相的解脱,或重新的幸福,那就另当别论了。

  说到婚姻的排他性,有一则故事,也挺有意思。关于茶壶和茶杯,辜鸿铭先生有一个妙喻:“一夫多妻制之合理,犹如一个茶壶须配多个茶杯。”然而,诗人陆小曼却又有另一个说法。她同徐志摩结婚后,怕他再同别的女人谈恋爱,就对徐志摩说:“志摩,你不能拿辜先生的‘茶壶与茶杯’的比喻来做借口,你要知道,你不是我的茶壶,乃是我的牙刷,茶壶可以共用,牙刷是不能共用的!”

  诗人陆小曼的话还让我想起了有关“老公”和“老婆”的一则典故。妻子何以称“老婆”,丈夫何以叫“老公”?据说源于唐代的一段故事。唐代有一个名士,名叫麦爱新,他看到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产生了嫌弃老妻,再纳新欢的想法,并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老成藕。”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从对联中看到了丈夫弃老纳新的念头,于是便提笔续了一副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这副下联,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不仅对得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乃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挥笔写了下联:“老婆一片婆心。”这个带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很快被流传开来,世代传为佳话。从此便有了“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

  其实,芸芸众生,男女两个能走到一起,组成一个家庭,并牵手十年、八年乃至于几十年,本身就是一种缘分。女人最让男人欲罢不能的地方,并不是性感美丽的外表,而是她那在你忙碌一天回到家之后,给你打来洗脚水,俯身为你洗脚的那个姿势;是每天清晨,她为你挤好牙膏,放在杯子上的那支牙刷;或是她指令你戴的那根领带……不是每一份爱都是惊天动地的,实实在在,朴实无华的确是婚姻的一种境界。

  所以,作为男人,为着那份亲情,为着那份责任,还是不妨将这眼前的婚姻进行到底。而作为婚姻的另一方——女人,也不妨发挥其长处,站在男人的背后,守着他的窝,拴着他的胃,牵着他的心。为他披上铠甲、牵来战马,再抛给他一朵鲜花、一个吻,让他勇敢出征、凯旋而归!

  记得在赵咏华唱的一首流行歌曲《最浪漫的事》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我能想到最浪漫无际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慢慢变老”,在爱情中意味着终身不渝,意味着相守白头。但两人的终身相守,一定是以双方的爱为基础。爱,需要营养,需要双方的共同培育,而培育“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两个人的共同成长。

  学当贵族

  有人云:制造一个“暴发户”只需两三年功夫,但培养一个“贵族”却需三代人的努力。

  甚至还有人曾将“暴发”和“贵族”作过一番比较:一,“暴发”似乎是一种经济现象,比较单纯;而“贵族”似乎是包含了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二,“暴发”的本质是一种存折,而“贵族”的本质是一种气质。三,“暴发”必定有钱,而“贵族”未必有钱。四,“暴发”是一种激动的心情,而“贵族”是一种平稳的心态。五,“暴发”像断了线的风筝,而“贵族”更像一棵有根的老树。六,“暴发”有傲气,而“贵族”有傲骨。

  总之,金钱、权力、名声,都可以使某人醒目于芸芸众生,但未必使某人成为贵族。

  因此看来,想当一个贵族确实不易。但不妨将“当贵族”作为一个较为远大的目标追究一番。我认为,首要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富裕之后,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满足的心、感恩的心。什么是恰当的财富?罗兰的回答是:“当我在路上步行遇雨,手中能有余钱可让自己随便买一把伞,这就是我很惬意的生活了。”“名嘴”窦文涛的回答更是干脆:“听得见的鸟叫、闻得到的花香、够得着的好书。”冯友兰先生曾把人的精神世界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于今,我等借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提前进入了“小康”,在这四种境界中,充其量只是从自然境界进入了功利境界,离后面的两个境界还非常的遥远。所以,当务之急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剖析前面的成功,找到自我的差距和不足。

  人真正的敌人是我们自己。人的缺点其实就是人性的弱点,我们不但要有勇气承认它,正视它,同时我们还要努力克服它。人生是一场无休止的激烈搏杀,要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就得随时准备战胜自己这一辈子最顽固最可怕的敌人——我们自身的各种缺陷。欧洲曾有人写过一本《绅士行为规范》之类的书,其中一条就是“不妨碍别人”。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曾经亲笔抄录,这个抄本现在还保存在美国的博物馆里。华盛顿出身算不上绅士,但他愿意做一个绅士,所以以绅士的标准要求自己。最近,书店里有一本书,转述了储安平的《英国风采录》里的几句话,说英国教育的最大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绅士。一个英国父亲,当他的儿子还没有成为“男人”时就希望他成为“绅士”了,他们认为一个真正的绅士是一个真正高尚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难,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不仅是一个有荣誉的人,而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人。无疑,绅士和贵族无论是其内含和外延均有许多相同相近之处的。

  爱迪生说,如果我们只做那些我们能力范围以内的事情,我们将陷入平庸。我们不追求伟大,但也绝不甘心平庸。所以在人生的许多关口上,我们必须定时给自己搞大扫除。的确,改造和完善的过程便是心灵的一次挣扎与奋斗。这种努力也许很难,甚至痛苦,但要是我们坚持不住,半途而废,那这种拖累最终将让我们走向倒退。闲暇时我喜欢翻翻《曾国藩家书》,我发现这个人的一生便是不断改造自我和完善自我的一生。人们无论怎么评说其历史地位,也都不损其自严自律的形象。有一件小事很能说明问题:他的《过隙影》记到第九天时,突然想起自己从前与某人结怨,纯粹是因为自己当时“一朝之忿,不近人情”,便当即赶到那人的住处登门谢罪,直到与那人欢笑如初,前嫌尽释。古人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古训,意思是说一天当中要对自己反省三次,既能认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又有改正的愿望,也就为学当一个贵族,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时下有人说,中国人富得太快了,现在的社会给了很多人一夜暴富的机会,从大杂院一下子进入了高级别墅,很多人还来不及知道怎么做富人,他们的精神还停留在筒子楼、大杂院里。所以,作为绅士和贵族,只有金钱是不够的,还应把尊严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要懂得怎么尊重别人,懂得怎样尊重为自己服务的人,要在文化上、学识上、道德上向绅士和贵族看齐。

  前段时间,作为学当贵族的开始,我在一帮朋友的怂恿下,学打了一阵子被称作是“贵族运动”的高尔夫球。我感觉高尔夫不单是一项贵族运动,也是一项遗憾的艺术。因为它只有一个击球点,每一杆你都可以打得很好、很精确,往往在你没有任何功利心的时候,就会打得更好,踏踏实实,想着它的要领,缓缓地打下去。

  还有,在某一杆或某一洞,你可能比专业选手打得好,但差别就是每一个洞、每一杆。你一洞好、一洞不好,一杆好、一杆不好,这个差距就非常大。所以,它可能还会告诉我们另一个道理:为人做事最高的追求就是,所有的事情都要那样规范,要达到一种境界。

  做人做事能没有功利主义思想,能淡泊名利,事事都很规范,认真而不逾矩,这的确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了。实践证明,要达到这种意境,确非一日之功,要静、要养、要修,当然也更要学、要悟。能做到这“五要”,“贵族”的光环迟早将会在我们的头上闪光。

  变财富为幸福

  时下,不同规模的财富论坛、幸福指数调查等活动层出不穷,有意无意地激起人们对财富、幸福等名词术语的内涵、外延及其之间的关系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媒体评论也随之雀跃。然而,什么是财富和幸福,二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等等,确实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把握一番。

  我认为,所谓财富,就是人们对物质或精神的东西所掌握的多少和能够支配的程度。它可以是国家的、民族的,也可以是集体的或个人的。而幸福则是人们生活过程中的一种感觉、一种心态,它是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

  你掌握了财富并不等于你就拥有了幸福,只能说你已经为追求幸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也有人说:一个人是否幸福,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财富,而是看他的生活方式。

  记得陈丹燕在《上海的金枝玉叶》里写到一位富家小姐——上海永安公司老板的千金,自小锦衣玉食,奴仆成群。解放后,她自愿留在国内,结果在经年不息的运动里沦落到下乡挖鱼塘洗粪桶。多年过去,物是人非,什么都改变了,包括她那双手的形状。但是,她竟然还要喝下午茶。家里被一次次运动扫荡,一贫如洗,烘焙蛋糕的电烤炉早已不见了踪影。怎么办?她自己动手,用仅有的一只铝锅,在煤炉上蒸蒸烤烤,在没有温度控制的条件下,巧手烘烤出西式蛋糕。就这样悠悠几十年,她雷打不动地喝着下午茶,吃着自制蛋糕,怡然自得,浑然忘记身处逆境,悄悄地享受着劫后余生的幸福。

  历经沧桑之后,这位金枝玉叶依然温文娴静,如沐春风,从来没有也不会向旁人大吐苦水。

  世上有两种坚强,第一种是坚强在肢体皮肉上,宁死不屈,像渣滓洞里的江姐和许云峰;第二种坚强不在皮肉上,而在生活习惯里,顺境逆境,泰然地坚守一种生活方式,像这位富家小姐。哪怕幸福只露出一根线头,她也有本事将它拽出来,织成一件毛衣。

  拥有一定财富的人一般都是很会赚钱的人。但会赚钱、赚了大钱的人并不等于他一定会生活、会幸福,因为幸福的人一定是懂得生活的人,也一定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

  1923年,美国一些声名显赫的大企业家和最富有的商人,在芝加哥举行了一次会议。他们当中有:美国最大的独立钢铁企业领导人查尔斯·施瓦布;世界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主席塞缪尔·英萨尔;美国最大的煤气公司领导人霍华德·霍普森;国际火柴公司的总裁埃娃·克鲁格……

  他们手中掌握了超过美国国库总额的财富,可谓富可敌国,举足轻重。但25年后他们又怎样呢?查尔斯·施布瓦在度过5年借债生涯后身无分文地死去;塞缪尔·英萨尔破产后死于国外;霍华德·霍普森疯了。

  他们从辉煌走向悲惨的人生轨迹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竟使他们的命运发生了从天上到地下的变化?也许有人会说,1929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严重地冲击和打击了他们的事业。但是这些巨头们的资产即使再缩水,也不至于痛苦和绝望到走投无路,陷入灭顶之灾的地步。也许还有许多世人无法说清楚的原因,但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却是可以肯定,就是这些人学会了赚钱的本事,却没有学会怎样面对挫折和失败,没有学会和明白生活的真谛。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处理好了财富与幸福的关系了。赚钱是为了生活,但生活的全部意义并不在于赚钱。赚钱并不是一切,懂得生活、快乐地度过一生,要比赚钱重要得多。毫无疑问,天底下比他们贫穷很多,可又比他们幸福得多的人,实在不计其数。

  金钱是财富的主要表现形式。生活中没有金钱是不行的,但金钱并不是万能的。金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学识;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可以买到一时的享受,但买不到一生的幸福。所以说,会赚钱不等于会生活,会赚钱的人不一定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二者都要比会赚钱重要。

  赚钱以及把钱花出去所获得的,有时只是一种方便,而非幸福。怎样利用物质提升生活品位,达到舒心、幸福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其英文的表达式是:H=S+C+V。

  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巢林,不过一枝。活着一张口,死后一把土。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六尺。此外多余的任何东西,对人的生理需求而言,都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本能的满足,只要一箪食、一瓢饮,一位贤惠的女人和一张竹榻。英国伦敦著名的医院——汤普森急救中心的大楼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美国石油大亨默尔也曾住进过这家医院,一个月之后,他痊愈出院了。出院后他没有再回美国去经营石油生意,而是将自己几十亿资产的公司卖掉了,所得捐给了社会慈善和卫生事业,自己则住到苏格兰的一乡下别墅去了。1998年,80高龄的默尔参加汤普森急救中心百年庆典时,有记者问他:“当初为什么要卖掉自己的公司?”他神采飞扬地指着刻在医院大楼上的那句话说:“巨富和肥胖并没有什么两样,不过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多余的脂肪会压迫人的心脏,多余的钱会拖累人的心灵,多余的利益追逐、多余的财富幻想只会增加一个人生命的负担。人们要想活得健康一点,自在一点,必须舍弃许多东西。

  诚然,巨额财富和获取与追求幸福并不矛盾,关键还是要理性而又科学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让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切忌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仓廪实而知礼节,财富成而谋将来。当财富越来越弥散出诱人的气味并看上去离普通人如此之近以后,没有人可以抗拒它的诱惑。这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财富是死的,人是活的,人才是财富的终极主人;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财富却可以无限长存,人何以才能对抗生命的有限,将财富和事业递延与传承,从而达到幸福的延续呢?国外流行这样的口号:少赚一点,少花一点,少病一点。

  还有,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追求精神财富。因为,只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得到满足的时候,财富才会给我们带来完美的幸福。

  联系到自己对财富的把握和对幸福的理解与追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努力得到生存的保障,无衣食之忧;二是在精神寄托和追求上,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品位,多交有品味的朋友,多享纯真的友谊;三是在目标理想上,做自己想做的事,将读书、写作、健身作为自己的必修课,力求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四是在教育子弟、弘奖人才上多注重未来和教育的投资,追拥和谐的生活,多享天伦之乐;五是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反馈社会,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等等。如此,使自己能常常沐浴在有限财富给人带来的无限的绵绵幸福之中。

  温馨提示:按方向键的←键,即自动翻到上一页.按方向键的→键,即自动翻到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