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王妃楠木txt下载:在中国,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贵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36:00
2006年12月13日 06:41:57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易侠原
何谓“贵族”?“贵”字上面有个“中”字,下面有个“贝”字。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谓中。贝者,古代的货币。
《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在没有外发的时候,是处于“中”的位置,既不过分,也没有不足的问题。当人在受到外界的影响,情感的外发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往往不是太过,就是不足。正如一句阿拉伯俗语“没有说出口的话是你的奴隶,说出口的话就成了你的主人”。要想做到“发而皆中节”,就是恰到好处,就像孔子评价《诗经》的时候所讲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就像《菜根谭》所说:“文章写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本然”。极好的文章,恰恰说不出好来,因为每个字用在那个位置,描述那个场景是最合适、最恰当的,通篇读来,只能感觉齿颊留香。极好的人,也很难去评价他,因为和这样的人交往就是让你觉得很舒服,很有信任感,愿意和对方进行深入交流,感觉遇到了知己。但这样的人不是装出来的,也没有丝毫做作,而是由内形诸于外的精气神的本能流露。
“中”是第一个境界,掌握了“中”的妙用和尺度后才能进入“和”的境界。“和”的境界像大海一样深邃,在任何时候都能波澜不惊,从容面对一切,情绪不会大起大落,不会大喜大悲、狂怒暴躁,“举世誉之而不私悦,举世毁之而不加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一种很高的修养,需要长期的学习。
《中庸》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民众原本就有中正的本性,即人人都有成为君子的本性,类似于佛家讲“人人皆有佛性”一样,这是我们得以治国的最大的“本”。通过礼的方式,把民众引导到“和”的境界,把残留在人性中的动物性转变为理性,达到自身的圆满和其他人的圆满,这是治国平天下的最大的道。
《中庸》用5000多字论述了“中”的定义乃至内涵,进而上升为“和”的最终目的,符合这些内涵的人自然就是君子,有钱的君子就是贵族。
如果你有钱而不懂“中和”之道,顶多是暴发户或土财主。如果你懂得“中和”之道,你就拥有了成为君子的可能。古谓“谦谦君子”,即君子的首要修养就是谦虚,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狂妄自大。因为只有谦虚,才能发自内心去尊重其他人,平等对待其他人,才能吸引其他人愿意来追随你和帮助你。有了大家的帮助,才能成就事业,有了事业自然就拥有了金钱和地位。这是中国古人的立身之本,现在华人圈的几位富豪如李嘉诚,无一不是这样的君子,即使他不说,大家也会说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贵族,因为他赢得了大众的尊重和爱戴。
反之,也有人不按照这个顺序走,而是通过抓住一个机会、认识一些人、钻一些空子、干一些非法的勾当,攫取了一些金钱。这样的人,即使住上了豪宅,把自己打扮的如同贵族一样,但其骨子里依然只是个暴发户。他们经常会因为一些外在的环境而使自己大喜大悲,最终为物欲所役、所累,而永远达不到真正贵族所拥有的潇洒和平和。
贵族,还在于有着一套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他们关注细节,行为优雅,注重礼仪。他们学识渊博,彬彬有礼。人们和他们交往往往会感觉到“如沐春风”。这样的感觉恰恰来自于他们对任何事情的尺度都举重若轻,恰到好处。而这种尺度却不是短时间就能拥有的,必须经过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淀后才能拥有。所以古语有云:三代才能培养出贵族。
您希望自己乃至自己的后代成为这样的贵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