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弃妃txt下载:法治社会里的民主——票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55:02
作者:吴忠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10-25
本站发布时间:2011-10-26 10:12:37
阅读量:143次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抽屉TwitterFacebook

法治社会离不开民主政治。10月23日,南方都市报发了“《亲历民主》:美国人如何搞选举”的书介文章。认为美国的选举和民主,值得正投身于选举中的中国人认真研究和学习。
在笔者看来,民主ABC简而言之就是票决。以美国为例,民主随处可见: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很多时候就是民主票决。命令尼克松听话是众口一词8:0,罗伊堕胎合法是7:2,判杜鲁门败诉是6:3,焚烧国旗合法和叫布什当一把手的表决最惊险,5:4,一票反水,就可能改写历史。
美国民众对民主表决也非常执着。
十年前美国“9.11”事件 。美联航93号航班由于起飞延迟,在被劫持时,众乘客已获知有三架飞机成为攻击美国人民的炸弹。生死关头,众乘客以微型民主表决方式决定:与劫机坏蛋搏斗!
事情明摆着——反抗可能死,不拼不但死,还会做“飞弹”伤害其他人们。何不拼了呢?不过,搏斗前,对恐怖分子发起攻击还是进行了民主表决。据乘客格里克给他妻子的电话记录,投票的结果是:所有男乘客一致通过“拼”!临时领导人、乘客 彼默告诉地面电话公司的接线员,他们将先冲向那位自称绑有炸弹的恐怖分子。地面听到的彼默的最后一句话是他发起攻击的号召:“哥们,准备好了吗?动手吧!”最终飞机坠毁玉石俱焚无一生还。在被劫持的四架飞机中,这是唯一一架没有达到恐怖分子目的的飞机。在“9.11”后的美国,“动手吧!”成了一句纪念美联航93号航班悲壮英雄们的著名话语 。
这个例子说明,美国的民主思想深入人心。这也是美国两百年民主政治熏陶出来的。美国宪法规定的多数内容涉及票决选举。国会议员要选,总统要选,法官要通过,弹劾要听证,宪法修正案要投票。民主选举文化开花结果。
美国总统选举每4年举行一次,国会众议员选举每两年举行一次,参议员每两年改选1/3。美国议员的大部分每隔两年就要过一次民意关,是世界上政治寿命周期最短的议员之一。美国的总统选举,是选民依据美国宪法所赋予的权利用投票方式“支持”或“颠覆”现任政府。
民主选举,显赫的政治人物为了选票要放下身段向选民们献媚讨好,而对于亿万选民来说,可以通过选举期间密集的信息公开流动,来了解那些自称最能代表选民利益的政治人物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家伙,以便作出一个明智的选择。争取选民拉选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且看:
讨好选民很累——
弗吉尼亚西部选区的一位众议员为寻求连任,提出并实践“与每一位选民握手”的口号。一天,他爬了几个小时的山路来到一个居民区。在一个农家的门口,他看见一个老太太在劈柴。为了讨好她,议员大人就赶紧过去,作了一番自我介绍,然后接过斧头,给老太太劈了一大堆柴。见老人很感激,他又把木柴往屋里搬。心想这下子老太太的这张选票非自己莫属了。可他还没放下木柴,就听见厨房里有搅奶器的声音,他走过去一看,心顿时凉了半截儿:他的竞争对手正在那儿给老太太做黄油呢!
讨好选民很尴尬——
新罕布什尔州参议员、民主党人麦金塔尔一次在人口稀少且以支持共和党为主的地区争取选票。所到之处,人们对他都很冷淡。最后,他来到一家百货店,自我介绍。这时坐在角落里的一个老先生朝他嚷嚷:“哎,我投过民主党候选人一票!”麦金塔尔喜出望外,转过身向他伸出手。“同志,我可找到你了!”老人没有接他的手,而是一字一句地说:“是的,我25年前投过民主党人一票,但是,我到现在还后悔不已。”民主党人麦先生囧呆!
讨好选民有危险——
1901年9月6日,美国第25任总统威廉·麦金莱到布法罗市泛美博览会发表演说。演说结束后,麦金莱总统照例与百姓握手拉近乎。人群中有个右手上面蒙着一块手帕看起来像是绷带的人。麦金莱总统考虑到选民可能右手受伤,便伸出了自己的左手。对方没有接手,用手帕盖住的手枪使劲顶住总统的腹部,开枪,刺杀了麦金莱。
关于美国的选举和民主,我们的思维不免打满马克?吐温在《竞选州长》上展示的攻击、诽谤、谩骂,但客观地看待美国近些年来的选举,会发现许多真实动人值得肯定的东西:候选人不分昼夜奔波劳碌亲力亲为;随时倾听记录反映选民意见;在选民面前只能面带微笑哪怕皮笑肉不笑;和选民握手握到手掌酸痛在所不辞;向选民解说自己竞选理念声嘶力竭;走访选民走到鞋底洞穿……
不见得每一张选票都那么干净和理智,民主制度也不能够保证完全杜绝腐败,但是,在自由舆论配合下的民主选举,却能最大限度的将那些政治窃贼和腐败分子摒除在国家殿堂之外。
常常有人抱怨民主政府效率低。是的,那是因为政府必须停下脚步来听人民说话。要说效率高,一个人说了算是最有效率的,但是,靠得住么?!
1945年,二战胜利后邱吉尔和斯大林有一段对话。当时邱吉尔首相刚在大选中被工党击败,斯大林不屑地说:老邱,你功夫不行呐。带领英国人民打败了德帝国主义,人民却罢免了你。看看我,谁敢罢免!邱吉尔泰然回应:我们政体不同,我打仗就是保卫让人民有罢免我的权力。
后来结果是:丘吉尔下野期间,潜心撰写了艺术性历史文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获诺贝尔文学奖。而且,书还未写完的1951年他就“打垮”工党重新执政5年,其间,民主的英国一直过得好好的。斯大林则不然,大搞个人崇拜,名字写入苏联国歌,对政界和军界大清洗、对少数族裔压迫流放。普京曾说,斯大林是个暴君。①
民主当然是个好东西,或者按丘吉尔的话说,是个最不坏的东西。但民主是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呢”?
不是。简单地实行少数服从多数,有时会损害少数人或个人的利益,被称为“多数人暴政”。多数人暴政的教训古已有之。苏格拉底也许不该定罪至少无死罪,但人民法庭简单票决送他上路。可见,民意并不都是理智的,在纯粹民主之下,如果法律仅仅是多数人的意志,那么按照这种意志所制订的法律也可以无善不为,或者说无恶不作。即使在按照这种意志立法的民选立法机关中,任何可能的事情都可能通过法律的形式变成合法的事情,看看二战期间的纳粹德国!没收财产、剥夺自由、政治迫害、种族灭绝……其实,对于广场民主或纯粹民主的弊端,早在美国建国之初,制宪者们已经注意到了。
1787年,美国宪法之父、第四届总统麦迪逊说:“很多人会想,如果简单地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有可能发生很多可怕的事情:比如大多数人会不会没收少数人财产?会不会像法国大革命一样不经司法程序就判处某些人死刑?会不会因为看不惯一些奇怪的服装而立法禁止穿这样的衣服上街?会不会因为看不惯某个少数民族的饮食方式而命令他们改变?会不会因为要建铁路而责令规划线路上的住户搬家?会不会只让多数人发言讨论而禁止少数人发表意见? ……真正的民主,是以一系列制度要件为前提的,至少包括:尊重人之权利的法律制度,充分的自由表达制度等。在一个共和国里,保护社会成员不受统治者的压迫固然重要,保护某一部分社会成员不受其他成员的不正当对待,同样重要。”
后来一些法学精英对民主也有清醒的认识。1940年代美国大法官杰克逊指出:“个人的对生命、自由、财产的权利,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和结社自由的权利以及其他基本权利是不可以诉诸于投票的,它们不取决于任何选举的结果。宪法《权利法案》的根本目的是,使一些基本权利远离政治纷争所引起的难以预料的变化,把它们置于多数人和官员无法触及的地方。”
基于上述认识,美国人选择了法治制衡纯粹民主。正是这种反制和中和,使少数一方权利得到了保护,制止了凭借多数所可能出现的专制,从而实现了对多数民主的宪政改造,形成了现代民主。
现代民主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它不止“少数服从多数”这一条。
就说票决吧,飞机上乘客可以表决是否与劫机犯拼了,选民可以表决是否换个领导人,公汽上不能举手表决是否让一个有传染病的乘客退票下车;敌占区被扣的衣冠楚楚的官员绅士淑女修女不能表决是否叫羊脂球免费服务敌军官而让大家脱身,顶多只能甜言蜜语劝说她做出牺牲。
法治中的分权制衡、违宪审查制度和强有力的人权保障机制,使得民主在特殊情况下少数可以胜过多数。举例而言,司法审查就是美国宪政制度中的一招“反多数”利器,它代表了司法少数派对于立法或行政多数派的不信任。大小法院的几个法官,还不一定是民选,聚在一起嘀咕几句,就可以宣布国会确立总统批准的法律违宪。按说,国会众议员、参议员和总统是民选的三个代表,他们批准的法律像《国旗保护法》等绝对反映了全国大多数人民的意志,但是,极少数人说:无效。还真就无效了!
话说回来,民主的基本属性或显性标志依然是选举、投票、表决。美国最高法院9人可以推翻国会两院535人代表3亿人民制定的法律,但表决方式也是简单纯粹的民主票决——少数服从多数。
———————————————————————————————
① “普京评价斯大林:他是暴君,但不是纳粹分子”, 载央视国际,2005年5月8日。
(摘自《经典法治故事趣谈》 吴忠编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