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医官12有声小说:人民币中的艺术瑰宝:-第三版人民币(艺术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49:56
人民币中的艺术瑰宝--第三版人民币(艺术篇)2009-02-04 13:58

正面:女拖拉机手             发行时间:1969.10.20            停用时间:1991.3.1

背面:天山放牧图              规格:131*57                         券别:古币水印 三罗马 两罗马

接上文:

     1元券正面女拖拉机手图,象征农业为基础,背面放牧图象征发展畜牧业。

正面:纺织车间图               发行时间:1974.1.5              停用时间:1992.3.1只收不付

背面:棉花、梅花                规格:115*50                 券别:平版五星水印 平版无水印 凹印

     5角券正面:纺织车间图,象征发展轻工业。

正面:武汉长江大桥       发行时间:1964.4.15        停用时间:1992.3.1只收不

背面:梅花、棉花              规格:110*50mm                 券别:凹印、三罗马、两罗马

           2角券正面:“武汉长江大桥”象征社会主义新成就,以人物为主的纸币正面怎么出现了一座建筑呢?本人特意查了一些资料: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是我国第一条贯穿长江的而且是我们自己独立设计、施工建成的长江大桥,打通了长江南北的铁路公路交通,毛主席诗句中提到了它,“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座建筑能够出现在人民币上也就不奇怪了。  

    1角正面:“教育结合劳动”以教育为题材,体现了当时教育要与生产相结合的时代特征,而且考虑到用1角钱的多以学生为主的实际情况。

    1角、2角、5角背面分别为菊花、牡丹花、梅花和棉花,象征社会主义文化、科学、艺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二、艺术性与观赏性。

     在每一幅图画中,我们不只看到富有时代感的政治象征,更看到了美术大师和人像雕刻大师们笔下熠熠生辉的绚丽画卷。

     从一角到十元共有11幅画作(除角券背面3幅),每一幅都堪称经典,本人最喜欢其中的三幅,它们是“炼钢工人”、“女拖拉机手”和“天山放牧图”。

    “炼钢工人”被世界钱币届奉为经典之作,被广泛认可,一幅钢铁工人劳动的动感场景跃然纸上,没有深入一线去体验生活,肯定无法如此传神!还有神采奕奕的女拖拉机手,它们的绘画均出自候一民和夫人邓澍之手,凹版人像雕刻大师吴彭越负责雕刻,他雕刻的人民代表、炼钢工人、机床工人、女拖拉机手,准确生动的表达了设计师追求的意境,完成了由画稿到雕刻版的艺术再创造,其刀法流畅,富有动感,他雕刻出钢铁工人豪放、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仿佛看到炼钢炉前炙热的炉火,和工人手握钢钎的力量。纸币中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天山放牧图”是由擅长风景雕刻的大师鞠文俊雕刻。他雕刻的“天山放牧”堪称中国风景雕刻经典之作,令人叹为观止。画面上远景有山峦起伏,丛林厚密,近景为羊群觅食。雕刻家雕刻的群羊神态丰富,头羊昂首领路,气度不凡,从者或低头觅食或回顾同伴,更有幼羊于母羊身边撒娇,刻划之传神令人叫绝。能于如此小的画面刻画庞杂羊群且各具神态,足显雕刻家功力不凡

  我不太懂美术和绘画,美术家们运用了“广角透视法”(大概这样说吧)去展现广阔的空间,此图在纸币几平方寸的空间内表现了广阔的天山风貌,实熟不易。另外,还运用了一种“对比构图法”(自称),用小去展现大,我们看:骑在马上的牧羊人非常小,以此对比出原野的广阔。此手法也用在十元券背面的“天安门”图上,天安门构图并不大,但是,天安门下竟然刻画了40个成人和8和小孩,通过人群的渺小对比的展现了天安门的高大雄伟,可见艺术性和观赏性多么强烈。

    除了主人物、风景构图外,还有一处细节:国徽。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三版的国徽出现在所有票券的背面,而且全部为红色,这是所有人民币中唯一用统一颜色的一版,其他版别的人民币(二版、四版、五版),国徽均与票券颜色相同,个人认为:恰恰的一抹红色,除了体现国徽的国家性、庄严性以外,还在整个票面的构图上增加了靓丽的色彩,犹如画龙点睛,使整张纸币的背面更居观赏性和艺术性。(希望以后版的国徽全部用红色)

    另外还有各种花卉的边饰、花纹,富有民族韵味的绶带等等,无不体现了艺术家们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虽然这套人民币已远离我们的视线很多年了,但它散发出的艺术美感,仍长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第三版人民币,不愧为人民币中的艺术瑰宝!

   下期将从这版币的防伪、印刷技术、版别等方面继续探讨。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