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睡吧亲爱的宝贝:简化字要以草书为原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58:35
汉字通过词语而万能,而定型的汉字则必须以草书为原则。电脑化的今天汉字的书写技能化迫在眉睫。




简化字的十大弊端
 
                  
                    转:简化字的十大弊端 
         在我《再说五十年内废除简化字》博客发表后,有一位箴言先生在留言中说到简化字的十大弊端,,现转录于此,与各位分享,并向箴言先生致谢。以下是箴言的原文: 
 
 
談下簡體字(所謂的規範字),不少同胞說過,與其恢復正體字,不如改用甲骨文(或篆字),這種說法是非常謬誤的,也是造成誤區的主因之一,我在此想重申:甲骨文和篆字都是漢字的原始初級階段,而正體字是高度發展之後形成的成熟漢字。简体字之“各项弊端”如下:一、 康熙字典中收漢字四萬餘,說文解字中收漢字九千餘,漢語專業者識漢字七千左右,台灣常用漢字為4800個,大陸常用漢字為3500個,而簡化漢字只有2200餘個(中途截止),但有些繁字未被改善,而某些不應簡化、或非理性簡化的漢字卻比比皆是。二、 漢字的閱讀都是以圖像姿態進行的,而并非是一筆一劃地細看細數,閱讀的速度與筆劃的數目不成正比關係,況且某些簡化字之平均減筆數目僅比正體字多出兩三筆。三、 漢字的形體越相近,就越不易辨認,越不易校對,閱讀效率也低。簡體字造成了很多形似字,增加了閱讀時和排版時會出錯的機率。簡體字默認的“宋體/新宋體”遠不如正體字的“細明體/新細明體”更清晰、更美觀、更精細。四、簡化字採取“多繁對一簡”的原則,致使漢字的表意功能削弱,需更依賴上下文才能準確理解文意,因而影響了閱讀效率。“多繁對一簡”,導致了對漢字本義理解上的困難。例如:干(乾、幹、榦)、发(發、髮)、脏(髒、臟)、系(係、繫)、冲(沖、衝)、余(餘)、后(後)、几(幾)、丑(醜)、只(隻)、斗(鬥)、松(鬆)、准(準)。括弧前是繁體誤寫,括弧裡是繁體正寫,以下誤寫理應歸罪於簡體字『多繁合一簡』之原則。1,幹燥(乾燥)、乾活兒(幹活兒)、幹涉(干涉)。
2,髮揮(發揮)、頭發(頭髮)。
3,面條(麵條)、表麵(表面)。
4,衝水(沖水)、沖鋒(衝鋒)。
5,余地(餘地)、餘『我』(余『我』)。
6,皇後(皇后)、之后(之後)。
7,茶幾(茶几)、几乎(幾乎)。
8,醜時(丑時)、丑陋(醜陋)。
9,只言片語(隻言片語)、隻有(只有)。
10,斗爭(鬥爭)、北鬥(北斗)。
11,鬆柏(松柏)、輕松(輕鬆)。
12,標准(標準)、批準(批准)。
13,制造(製造)、製度(制度)。
14,裡程(里程)、那里(那裡)。『“裏”是“裡”的“異體”』。
15,复(覆、復、複)
(1)覆:答覆/回覆/傾覆;
(2)復:復活/復興/恢復;
(3)複:複雜/繁複/複查;
(4)“回覆”和“回復”,在表“回答”義時可通用五、 簡化字違反了六書原則,本身亦不是一套有系統的造字法,導致漢字的科學性和邏輯性變差。反之,正體字在結構上較有規律,較易理解、記憶、和學習。正體字并非“煩體字”,而是中華文明世代傳承的強大工具,更是偉大漢族同胞在精神上最有效的凝固劑。六、簡化字以同一符號取代不同偏旁(萬能字符“又”和“メ”),以致字形無理據可言。例如:鸡(雞)、汉(漢)、欢(歡)、仅(僅)、权(權)、凤(鳳)、邓(鄧)、戏(戲)、树(樹)、对(對)、轰(轟)、。。。其中“又”部均代表不同的字形,讓人摸不著頭腦,找不到依據。再如:赵(趙)、风(風)、冈(岡)等字亦是如此。七、 將“行草字”任意“楷書化”的漢字,字形亦無理論依據,且無法以此類推,舉一反三。例如:韦(韋)、车(車)、东(東)、头(頭)等。新造新聲字不精確,較易造成誤讀。例如:跃(跃)、灿(灿)、价(价)、坝(坝)等。八、大陸若想真正減少文盲(半文盲),還須考慮很多其它因素,例如:教育的普及度可能影響更大。如今,希望工程雖已初見成效,但相對於基數龐大的農村人口,普遍落後的教室校舍,捉襟見肘的師資份額,恐怕想讓多數人受益仍是杯水車薪,急需政界、商界、及各界華人關注教育、多做善事、貢獻力量。另外,小學生、中學生的學業負擔太重?請教師不要罰學生抄寫數十遍、上百遍作業就行了,根本問題還在於教育方式,早晚自習、中午補課、假期補習、大考小考、學生分數與教師利益掛鉤、。。。依我看來,這些弊端遠比恢復繁體字要嚴重得多,但我贊成有少量“特繁字”可考慮合理簡化,俗體字和異體字理應棄用。 
九、古代中國的民間市井,也有一些人書寫俗/異體字,但值得注意的是,那些不規範的漢字只流通於日常瑣事,比如:隨手寫個記事帖、留言條、親友間非正式的書札或底稿,而官方正規的書籍、詞典、經書、詩詞文章、公文詔書,一律只得用正體字書寫或印刷。至於手寫體,我覺得可以不限制民間的俗異字,不過,所有正式的、官方的各種媒體及印刷品(公文、報刊、電視臺、詞典、書籍等)理應采用正體字,對於印刷機和電腦來講,并不存在任何效率和技術問題,印刷繁體也是固定工序,印刷簡體依然如此,至於電腦更是無所不能了。故此,想當然認為繁體字有損效率的觀點,只是經由表面錯覺而轉達給人們的夸張現象。十、簡化字并不是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社會民主的催化劑。好多同胞至今仍未理解“文化”和“科技”的區別,誤以為“簡體字”等於“搞科研”,“簡體字”等於“ 生產力”,“簡體字”等於“新社會”,故此,才有“偽學者”評價“正體字”是塊臭“裹腳布”,一旦提到“簡體字”,這些人就會誤認為“經濟繁榮”、”科技發展“、“社會穩定”、“人文進步”都是拜“簡體字”所賜。而繁體字代表著“封建的制度”、“落後的科技”、和“倒退的人文”,看來文革的餘毒未消,貽害了無數中國人。反觀日本、韓國、台灣、香港,都在用著中華的正體字(日本有少量“和製漢字”),且台灣和日本的國語辭典依然維持“豎排版”的模式。為何大家會爭先恐後購買日貨、韓貨、港貨?改用簡體字的大陸不是應該比他們更發達、更輝煌,更進步嗎?還有當年廢止“二簡字“(第二次简化字,王干注)又說明了什麽? 
 
网友评论
您应该用繁体字转啊。。看看人家。。您多没有面子啊
我看您自己鼓吹得繁体字功底也就那么回事吧。
说您什么好呢?当XX也要专业一下吗
建议您和鼓吹繁体字的一干(不是王干的干)人等,去翻翻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看看简化字怎么来的。好吧。。。。。文盲一个
 
电脑是典型的西化产物。。。应该马上废止。。。博主打算怎么向我们鼓吹您的博文啊
但有些繁字未被改善,而某些不應簡化、或非理性簡化的漢字卻比比皆是。
——这个“理性”从何而来,士大夫?“应该”从何而来?LZ等人,应该先学习一下人权吧,要不我随便把您的脑袋割下来如何啊?奴隶社会就是这样的啊,现在的法律制度,简直就是中国文明面上的一个痣!哈哈
还要建议作者多学习历史:
中华民族的历史!
你自认为有道理的、有历史的东西往往不是你想想的那样!
中华民族正是因为兼收并蓄,才得以有现在(也许不完美,但她就是现在),正是您王干先生鞭打的现在。历史的对错,不是你王干先生评述的,是后人、后后人评述的。明白吗?也许,当小篆推出的时候,无数的张干、李干、随便干,也在写博客说:50年内废除小篆。小篆是大秦帝国脸上的痣,我要写金文、我要写甲骨文、我要画岩画。。。。
对牛弹琴!
我赞成废除简化字。
LS:请用繁体字写“我赞成废除简化字”而且不要用标点符号,只有点顿,明白吗?
我赞成使用繁体字,虽说我学的是简化字 传承歷史,尊重文化,並非説漢字的一些合理簡化沒有什么不好。我觉得应該在传統漢字的基础上,兼容並蓄一些合理适当的现行簡化字,构成我国的一种新字体系,但是,这种新字体系不应与传統漢字形成严重背离(比如现行簡化字),不宜破坏传統漢字作为本的原则。少量被替代的传統漢字以古字的形式存在,并且可有諸多应用:传統場合、装飾文字……。这既不破坏漢字的稳定与传承文化,又兼顾现行习惯。当然有些人愿意使用现行残体字(即不合理簡化字),我們也沒办法,毕竟现行字正大行其道。一味保留一些複杂繁琐的字作为通用字也是沒有必要的。问题在於如何的去修正。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比如繼續与継續,显然后者优於前者。但前者可以作为古字場合与装飾文字場合完全合理的存在,不应予以任何的限定和压制。此外还有更多。
 
这世界上有你这种人真多余::::::即然说简体字有弊端你为什么不用繁体字发表文章?真是说着屎臭还吃屎::::::::
你用繁体字写博才牛逼!顺便问问:繁体字的傻B怎么写? 就像你说的一样,你钻进了牛角尖出不来了 留言者不是甚多,或许可见得此语
文字之争却是再无意义,这无力改变之实
社会之事只有民心所向才有望得逞,
中国五千多余之文化到此,再无后退之举。
现时又是个性使然,任何他人觉无聊之事必将群起攻之,而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劝君莫在此事之上耗费心思,唯恐君为老之时,观其文,心生悔意,或嗔意!得不偿失
 
废除简体,还不如说,直接废除汉字算了,中国人从小全说英语算了,与老外交流再不会有障碍了。   繁体字的九大不是
1:字数过多,现代社会,根本用不上那么多,孔乙己知道回字的四个写法。有用?
2:阅读过慢,而且字越小,看的速度就越慢,质疑者请缩小屏幕看博主的文章。至于说跟比划没有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不知道各位怎么看。
3:不便输入。可能是没有好的输入法吧,五笔输入简体都烦死了,繁体呢?我不知道。什么?用拼音??罪过啊,这不是老祖宗的玩意,这是把汉字洋化啊~~~~~~比简化汉字还要不如!而且书写的时候,中國人民萬萬歲,这么几个字,你们看着不烦觉得能体现你们写字艺术的用吧,我要赶时间。
4:鳥和烏你们觉得好辨认吗?
5:还是字太多了,更容易出漏子。我们经常搞混已和以,因为两个以发音相同,这才两个字名堂就这么多,如果用正规繁体,回复必须写成回覆,复活必须写成復活,复杂必须写成複雜,那直接后果不仅仅是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又要打折扣,还将直接导致我不到40岁就开始错字连篇。
6:减化汉字在减少文盲方面没有任何副作用。不过繁体字却会导致学生的负担加重,原因是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发抄错别字,这还是简化的,我就经常错,繁体的呢?那么多笔那么多划,学的时候还要象形像意,字数还那么多,又不同能通用,谁敢说自己不错?况且,现在我要罚抄一个兴字,结果是抄繁体,结果变成“興”,试问我的工作量要大多少?哦,罚抄这种教育方式,据说老祖宗们经常用,崇拜那时的学子啊
7:用繁体字缺乏自信,想来日本简化过汉字,新加坡使用中国简化字。泰国在教简化字。也难说中国将来就不会超过香港台湾。30年前我们看他们是财神,如今台湾人觉得我们是救世主。河东河西,谁知道。
8:繁体字也是简化字,秦汉的篆书比他更能说明祖宗造字的意图,据说甲骨文就更加了,别说他不是成熟文字啊,他可是名副其实的文字祖先哦,你们繁体字带头搞简写,明明太阳是圆的,祖宗们早知道了,你们偏偏要把它改成方的,其罪当诛。
9:大概我不懂繁体字,还是我不会用中国字数数?我怎么看博主都只有九条罪,第五条在哪?     网友评论 
简化字非常好. 你才是中国脸上的一颗臭痣.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老师啊!以后我会经常来拜读您的文章,太有收获了!我是英杰。
「削足適履」:某人去商場買雙皮鞋,本應找雙适合自己腳形的鞋子才對,結果只為買雙流行時尚的,反而跑去醫院給雙腳做了外科整形手術。這便是推崇“漢語拉丁拼音化”以及“任意簡化漢字”的那些人愚蠢、可悲、主觀的弊病所在。「邯鄲學步」的故事還要我再講一遍嗎? 
留言:孔乙己知道回字的四个写法。有用?回覆:沒用!故此,才更須選用正體字。而俗字、異字、簡化字,都是畫蛇添足。 留言:这个“理性”从何而来,士大夫?“应该”从何而来?LZ等人,应该先学习一下人权吧,要不我随便把您的脑袋割下来如何啊?回覆:若將“物理定律”亦視為歐洲“貴族士大夫”之產物,則上述觀點基本成立。 (請允許我引用一位馬來西亞華人的原文)文化沙漠化是指文化的退化現象。簡化字祇是其中一種外觀,不是全部。國情不同,就有不同的結果。至少,日韓仍擺脫不了使用繁體字,韓國使用的漢字並未有簡化,祗有日本在脫亞入歐論思想下,才有選擇性地簡化了一些漢字;但增加了使用諺文及假名,使他們脫離中華文明的影響,另走自己的路是真實,尤其是拼音成份的文字,使他們更受到美國英文的影響,於是,目前學韓文日文,若不懂英文的話,有許多諺文及假名拼寫的新詞,就不知所云。另外,盡量使用諺文及假名,也使到中國對他們的文化軟武器突然變得無用武之地。
說簡化字是代表進步是秉持著錢玄同等人的一種過度簡單的理想說法,其中有了許多的臆想及希望的成份,就是希望籍簡化字使到教育得以容易推廣。在韓國把端午節申遺事件後,中国才猛然醒覺到,大陸年青一代連端午節都搞不清楚,還有許多傳統節日都不清楚。這些都是文革視傳統全部爲封建毒草而留下的遺毒現象。這就是文化退化現象。而港台海外卻年年有端午節慶。祇能說,簡化字,在中国大陸是文化退化的一個表徵,而不是原因。文字改變和文化的變遷,兩者可以互爲因果,而且不一定是決定性的因素或結果。視簡化字作爲進步的動力,跟視繁體必然是進步的動力,同樣是不完全正確,這些都是把事情簡單化了。如此爭論,永遠沒有結果。 理由不充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连这种狗P文章bz你都会转载 你脑子让猪踢了吧
最好恢复到比甲骨文更原始的象形文字,那是艺术品,全国人民都学绘画!
逆历史车轮而行者,终将被碾得粉碎!
我说文字最大作用不过是交流。这点上简体字百益而无一害。
文字再者是文化。这点上繁体字有一点优势。那是用眼睛看事物的结果。请用脑子看事物。
文化最重要的,事物最重要的,不是历史,不是现在,而是发展。 相比简体字代表的旧文化的沉积,即使用简体字却在创新的新文化不是要中之要?
您的档次就跟文盲没有2点区别,只不过您是学了知识过后的文盲,和没学的文盲的区别而已。
如果你们有耐心,等带80后,90后完全主导中国的时候,新文化因该已经有摸有样了哪个时候。谁会讨论这种无关痛痒的小丑的饿行为。  
对于未来的主人们,包括我,我们根本就没看过繁体字,可是清楚的告诉你,你如此精通,脑子却跟大便没有2样。  对于中国文化,如何传承总是被过多的提及。 我希望,青年们请更多的放眼未来;。我们不可能依靠4千的那些100年前就被别人打败的基本,雄立世界之颠的。我们也不可能依靠美国的20世纪以来的成果再去打败他们。
一切资本只是资本,一切成就都已经落后,。我们也许需要走在最前列,要的是我们自己创造。
这样几百年后,我们的子孙当中的跟博主一样的sb几个人也还有 东西好讲:我们要恢复2000中国的什么什么?   
包括繁体字也一样,他是创新的饿产物,而不是保守的结局。
9:大概我不懂繁体字,还是我不会用中国字数数?我怎么看博主都只有九条罪,第五条在哪?
哈哈,怪不得刚才看得有问题
好多人出来乱驳斥而连名都不敢留,看来是知道自己无知所以无畏了? 恩 孺子们还是可教的,至少他们知道廉耻, 而有些人不但欠缺文化教养且还以驳斥文化来出位,不知道他的父母是怎么教他启蒙的,人在外面无知胡说,只能是给自己父母抹黑,所以奉劝那些说不出来只会骂人的朋友,免开尊口吧,想吵架过瘾还是在市井上来的直接一些,何必用裹脚布蒙着脸说话呢?以为这样别人就不认得了? 可笑
一切资本只是资本,一切成就都已经落后…… 说这话的人太可笑,这就如同一个人出生后与自己父母就没有关系了,什么孝顺德行统统胡扯,一个人只要向前走别回头就成了~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样板,这就是典型的“有知识的文盲”,所谓文盲是分表里的,一个人意识是文盲,学了文化也没用的,大家请放心,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我们的祖宗早就教导过的道理:“上智不教自知,下愚教而无益,中庸之人不教而不知”说实话,我们不敢说能超过祖先,能有祖先万分之一的文化和智慧,中国人就该万幸了,为什么我们称呼圣贤?因为他们能做到的,至今的人还只有学习的份,五千年的东西怎么了?现在一样需要强大的传统文化来救世救人心不是吗?批评圣贤?大概不是狂人就是脑中水肿说胡话。否认事实是没用的,因为事实本就否定不了。我们中华文化是什么分量,西方人就可以告诉你,可惜只有中国人才懂得什么叫“妄自菲薄”。 忘了说了 “妄自菲薄”在现代话中简称“忘本”
周杰伦在歌中道:“崇洋媚外也被医治”,我看远远没有,在今天,中国依旧“洋奴遍地”,他们认为中国文化是远不及西方科技,就因为中国近二百年的受难变迁,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就该被一刀否认人人唾骂?一个国家亦是一个事物,二千多年前老祖宗便用精辟深邃的哲学告知我们,一个事物有高潮就必定有低谷,三国演义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事物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而就是有了清后期的衰败才有了今天中国的大国崛起,所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有多少现代人明白这个道理? 太多人认为“学西”我们就可以活的挺胸抬头、名正言顺,其实恰恰相反,“学西”让中国人苟延残喘、无所措其手足。因为“学西”,我们的教育不成教育,当代“识字的文盲”越来越多,太多的孩童不知“廉耻”二字,太多成人不知道“信义”二字,我们提倡素质教育,然而却有更多的学生“未成人”先成“才”,原来中国最看重的“品德教养”在今天被当作了装饰摆设,野蛮的“自由竞争意识”盛行社会各个角落,自私成为普世座右铭,说今天是“礼崩乐坏”亦不为过。
 
「削足適履」:某人去商場買雙皮鞋,本應找雙适合自己腳形的鞋子才對,結果只為買雙流行時尚的,反而跑去醫院給雙腳做了外科整形手術。這便是推崇“漢語拉丁拼音化”以及“任意簡化漢字”的那些人愚蠢、可悲、主觀的弊病所在。「邯鄲學步」的故事還要我再講一遍嗎?我知道一个成语叫固步自封。不去邯郸学步,不去削足适履。你都不知道邯郸在哪?也许结果是不好的,但是不变化,不追求,就没有结果!人类就依然在山洞里面结绳记事。明白吗?
好多人出来乱驳斥而连名都不敢留,看来是知道自己无知所以无畏了? 恩 孺子们还是可教的,至少他们知道廉耻, 而有些人不但欠缺文化教养且还以驳斥文化来出位,不知道他的父母是怎么教他启蒙的,人在外面无知胡说,只能是给自己父母抹黑,所以奉劝那些说不出来只会骂人的朋友,免开尊口吧,想吵架过瘾还是在市井上来的直接一些,何必用裹脚布蒙着脸说话呢?以为这样别人就不认得了? 可笑——不留名正如留名一样。博出位?呵呵。。先问问留名者。。呵呵。。一笑
本姓“函”的人可是不多哦。。。。 其实,看了大部分网友的反对复古简化字的观点:基本上集中在一点上,文字首先是交流的工具,是全体国民的工具,其次才是文化的载体,最后是士大夫的玩具 没有说西学就怎么怎么样。。我们在说学西学,而不是照搬西学。学习不好吗?学习就是照搬吗?请问?中医很好,但是始终解决不了中毒的问题,难道我们就不要西医来补充了?您正在使用的计算机,是基于中国的八卦二进制原理,西方人用电子的方式实现的,难道你不用吗?你说它是西学还是东学?西学当然不完美,但是,我们不学习怎么知道不完美? 「南怀瑾」先生的见解中国文化几千年,中国人老祖宗早就知道,言语是三十年一变。现在不同了,现在语言十五年就一变了。言语如果不跟文字脱离关系的话,一百年以后的人就不懂一百年以前的文章了。我常常告诉人,你们喜欢读唐诗宋词,先学会广东话,先学会客家话,闽南话。那个音读诗读词非常好听,你拿国语一读都不对了。所以现代人,很多人学国语出身来作诗词,我看了蛮头大的。我说你诗是很好,有诗才没有好诗,不懂音韵。言语跟音韵,跟文字脱离,文字单独。中国人知道,所以把言语跟文字脱开,变成中国一种文体,现在我们叫古文。这个道理一学就会了,只要一个孩子花一年的时间,认识了两千多个字,五千年以前的书,五千年以后读,完全可以懂。你看英文、法文、德文就不同了,他们是跟着白话走的。白话文一百年以上的都变古文,非专家读不懂。你们现在偏偏要提倡白话文,还提倡简体字,将来不晓得怎么办!比如我年轻时也住过上海,还懂一点上海话。我现在一讲上海话,上海那个戴卫东经常笑我,老师啊,你这是老牌的上海话,现在上海话有新的。所以我说我这些数据发给你们,是当时的白话,如果你和孩子花一年的时间,把这些文字搞通了,就有四个字——博古通今。从白话文教育人手的人,对于中国文化永远通不了。中国文化许多资料宝库都在古文里头,你这个钥匙都打不开,历史也读不懂,中国文化读不懂,西方文化也没有搞通。现在就给你们改一改刚才那个师爷的话,哎,大家都是学了“不古不今之学”,处在一个“不生不死的时代”,多痛苦啊!
以下说法才是“妖言惑众、矫枉过正”,竟然都是一代大家所言。钱玄同:“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鲁迅:“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倘若不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瞿秋白:“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 汉字是只「替罪羊」,它承担着近代百年来所有屈辱和落后的罪孽,更可笑的是竟然有人将汉字与「满清猪尾巴大辫子」或「裹小脚的恶习」相提并论、混为一谈。自五四以来,国人终日陷于迷惘、不反省社会之诸多弊端,只会把屎盆子全扣在汉字汉语身上。 上过初中的人都能读懂古文,更不消说汉语专业的学生,而英美人能否读懂十二世纪的古英文?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能否读懂罗马帝国的古典拉丁语,但以色列人却能读懂两千年前的“死语”希伯来语,以色列人说过,如果大卫王突然复活,游走在以色列的大街上,他能基本听懂当代以色列人交谈的内容。谁敢保证两百年之后,我们还说着普通话或某种方言?这就是“文言”远比“白话”有效的原因。 
建议央视做一套新节目,主要讲解为何汉字无法实现拉丁拼音化,先从基本原理上论证,拉丁拼音化不能适应汉语自身的特殊性,再谈一下“拉丁化”是「削足适履」的原罪问题。 
举个小例子:
中国和韩国的汉字都是「聽」,
日本的“和制汉字”是「聴」,
大陆的简化字是「听」。
「听」字也是正体字,是自古就有的,但并非是“听”的意思,而应是“笑貌”,才用了“口字“边。合并汉字的现象还有很多,“广和廣”亦是如此。只有少数的「和製漢字」和大陆简化字相似或相同,其余的仍保留着正体字的基本面貌,甚至并不比繁体字简单。日本「国語辞典」中有些汉字通常有两种写法,前面的是所谓的简化字,后面的是正体字,最近几年用后面字形的人反而在增加,常用汉字也在不断补充着,以前日本甚至有个汉字党,专门通篇书写汉字,比起中国来,日韩对汉字的尊崇一点也不逊色,只不过韩国人的“自尊心”太强了,才会尽量不用汉字(只用标注方式)。相比之下,我们的简化方案是否过于草率激进了呢? 留言:这个“理性”从何而来,士大夫?“应该”从何而来?LZ等人,应该先学习一下人权吧,要不我随便把您的脑袋割下来如何啊?回覆:若將“物理定律”亦視為歐洲“貴族士大夫”之產物,則上述觀點基本成立。看来您的补补课:物理定律在一个阶段是正确地。请注意,是一个阶段,也就是说是带条件的。经典物理定律是量子理论的近似。再给您补补课:没有一个定律是不变得,包括现在的西学,也包括现在的东学。也许,我们现在学习的西学、东学很多问题都根本解决不了,那就需要一定程度地否定现在的东西,发展出更好的解释和知识出来。
正如文字的进步一样,也许不完美,也许若干若干年后,还会消亡。这就是自然
另外:请引用完整,您引用的话,原义非如此。。
。。
学习了。一个观点不同意:一年就博古通今,,你以为你是谁?!
这就是“文言”远比“白话”有效的原因。
——这个得请教一下:古人日常说话怎么说啊?是不是吾等下地收粟乎?要是没有个之乎者也,是不是就不干活了。大战的时候,也得大呼,咦嘘兮。脑袋没了也。哈哈
西学当然不完美,但是,我们不学习怎么知道不完美?--------------------------
西医是一定要学好的,我周围就有两个人学西医,西医的优点就是可以治疗急症,那样的急症用中医手段是来不及、或治不好的,但中医在国际上的声誉也并非是吹出来的,很多疑难杂症只有通过中医(针灸草药等)才能治愈。我们既已知道中西学各有优势,为何要求废除中医的人还在喊叫?为何知道“汉字拉丁拼音化”很不适合汉语本身的特性,为何要求彻底拉丁化的人还在做着白日梦?汉字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字,但对于中国汉语来说,它是最适合汉语特性的优秀书写系统。但“拉丁派”敢于承认错误吗? 
建议央视做一套新节目,主要讲解为何汉字无法实现拉丁拼音化,先从基本原理上论证,拉丁拼音化不能适应汉语自身的特殊性,再谈一下“拉丁化”是「削足适履」的原罪问题。
——拉丁化并没有错,它只不过要解决的问题是条理化语言的学习,让一般大众便于学习,这个是根本目的,并非因为拉了丁,拉了卯而有什么怪异的事情,如果当年有别的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工具,也是一样地用而已。。。。它不过是对反切注音的规范化,更便于学习。1
  






谁是简化字的拥护者?

 

                    王 干

 

反对简化字的人,很多被称为遗老遗少,今天拥护简化字的又是那些人呢?

首先那些制定和参与推广简化字的人,比如某某改革小组,或高校的学科老师,这是可以理解的,一辈子从事的工作,突然被推翻了,接受不了。就像一辈子搞农业合作化的人,面对包产到户受不了一样。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季羡林先生,是参与制定简化字的,他临终前还勇敢提出,简化字搞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说真话的胆略由此可见。季老伟大之处,由此可见。

还有人认为简化字是进步的人,他们的理由就是废除简化字就是回到过去,就是复古,我听到的最常见的反驳就是,那用甲骨文不是更好吗?其实简化字里面,恰恰用了不少的甲骨文,简化字复古的色彩很强烈,而繁体字正是文字高度发展的结晶,要不怎会上千年不变呢?

还有人就是说废除简化字是浪费,会浪费一些书籍,短时间是要花费一定的成本的。从长远来看,恰恰是节省能源。从科学发展观来看,废除简化字恰恰是为了根除浪费,因为现在时繁简并用,造成了不必要的版本浪费,如果学校再开繁体字教学,无疑加重学生的负担,既然简化字推广了50多年,也不能替代繁体字,而学生迟早要学繁体字,何必两字归一?有一个逻辑谁也驳不倒我,如果仅仅只有繁体字,在使用上(非书写意义上的)不会有什么不便,而只有简化字却会带来很多不便,比如最近《规范汉字表》恢复的那些繁体字,就是对这一不合理的修正。

还有人说书写方便,简化字在书写上有优势,但现在汉字的书写功能下降,你一天手下几个字?再说,你手写用什么字都可以,速记符号也行啊,没有必要让如此不严谨的个人化的字去代表几千年深厚的中华文化呢?

还有人说,文字就是一个工具,一个符号,是的,文字是符号,是工具,但不同的工具承载的是不同的文化,我们读汉语拼音和读汉字,感受和联想是一样的吗?英文字母和相形文字承载的是同样的文化吗?

刘心武先生有一次在饭桌上说到繁简之争,他说,那你不如回到五四前,恢复竖排,不加句读,我说现代汉语加句读,横排,近百年来几乎没有争论,而繁简之争,这百年来,一直没有消停过,说明是个遗留问题,一个地方老疼老痒说明需要治疗。刘心武的观点代表了一批在五四新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文化人的观点,其实否认简化字并不是否定五四,就像肯定中医不代表否定现代医学一样。

百年前,一批文化先人为了赶超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反思是必要的,甚至汉字走拼音化的方向,也有合理性。日本、韩国、越南去汉字实行拼音化也是可以理解,汉字不是他们的文化原创,但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以前囿于科学技术所限,简化,走拼音化也是不得已的事,现在既然没这个必要了,为什么还要守着简化字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当年当着拼音化的过渡物不松手呢?

  

                      2009 、9、4于杭州海华酒店   化字是“山寨版”汉字

                     ——与王立群先生商榷

 

                                         王干

   

         近日在新浪博客上看到王立群先生的一篇博文,他从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说到今天简化字有“功在千秋”的大德,很显然,此言是有所指,因为季羡林先生刚非议过简化字。王立群先生显然是个“拥简派”,“废简”和“拥简”是个学术问题,近年来“废简派”和“拥简派”多次交锋,说明这个大问题了!

        要不然,怎会有那么多人关心这个一点也不娱乐的问题呢!

       王立群先生的文章有好些方面值得探讨,限于博客的篇幅,我只想就一个问题提出商榷,他谈论简化字的合理性时,说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说,“中国古代的书写工具是毛笔。毛笔这种柔软的书写工具在秦简、汉简上很容易写出“蚕头燕尾”的隶书。书写工具决定了书体,书体的简便实用又决定了何种书体能够统一中国的文字。”

    “书写工具决定书体”,说得非常好,但这恰恰说明今天必须废除简化字的可能性。我在2008年《50年内,废除简化字如何》一文中,说过这个问题,“就实用角度来讲,当初提出并使用简化字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原先的汉字笔划较繁,对书写特别是排版录入的速度确实是一大障碍。但今天由于“当代毕升”王选解决了汉字的计算机的编程问题,汉字的录入速度和英文及其他拼音化的文字已没有劣势。”也就是说简化字书写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废简势在必行!

      在中国古代,汉字普及与推广与活字印刷的发明有着极大的关系。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王选发明的汉字编程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大创举,夸张一点说,几乎拯救了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异类和草芥的汉字,以前,因为它不是拼音化的路径,在西方习惯的编程里排不上谱系。而王选院士的贡献在于把一个民族的文字成功转化了,为与西方文化平起平坐的了,我们再也不用去研究拼音化和汉字简化的问题了!

      正像立群先生说的,书写工具决定书体,电脑的出现,让写繁体和简体一样的快捷,凭什么还要用这种山寨版的汉字呢?我们有什么理由非要将流行了几千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搞得支离破碎呢?随着电脑的广泛普及,书写汉字的机率大大降低,连考试这样的重要活动都在电脑上完成了,别说其他的文案和文本了。

       立群先生有一点是明确的,他认为简化字遵循了“从俗从简”原则,也就是说简化字本质上是山寨版,或者说是繁体字的“百家讲坛版”,有利于普及大众但不是正宗的学术成果。看来百家讲坛的思路还是影响到立群先生思考问题的方式,简化字明显损害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怎会“功在千秋”呢?(简化字伤害的正是中华文化的千秋文化)。只因为它是从俗,就“利在当代”啊?当代文化的建设还是要雅俗并举,尤其当下俗文化泛滥,恐怕不全是利吧?

                  多有冒昧之处,请立群先生和他的粉们谅解。    
简化字是盛世中国脸上的一颗痣——再说五十年内废除简化字 
                            王 干 
     一年前,我的博文《五十年内废除简化字,如何》发出后,引起了种种议论,至今余波未息,在博客上、在报纸上、在电视上,时不时还有人为这个话题发生争执。刚刚在央视四套看了《汉字五千年》的第一集之后,更坚定了我废简的信心,作此博文在就教于网内外的朋友。     《汉字五千年》里有根红线:汉字承载了华夏文明的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这是四大文明古国里的其他三个文明的文字所不能比拟的,其他文明的文字都因为种种原因中断了,甚至流失了(有的甚至花了几百年时间才重新发现确认),而中国的汉字五千年一直没有中断,成功地维系着中华文化在逆境和顺境下的延续和发展。      《汉字五千年》还说到一个非常深刻但有颇让人意外的汉字巨大贡献,就是汉字在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上功德无量,电视片说说罗马帝国后来造成欧罗巴的四分五裂,与象形文字被字母取代有很大的关系。北魏孝文帝废鲜卑文字而汉化之后,汉字就一直稳定地“统治”着华夏大国,直至今天。台湾海峡和大陆有60年的分离之苦,但汉语、汉字依然是统一的最基本的基础。所以,废除简化字,是两岸统一的第一步。诚劝决策者拿出当年孝文帝废鲜卑语的勇气来,废除简化字!我在《50年内废除简化字如何》一文中,曾说过简化字是西化的结果,但现在我发现简化字其实更是日本化的结果,明治维新之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进步,中国的民主革命先驱一直在暗暗学习日本,想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政制,也想学习日本废汉字用假名拼音的经验,“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简化字就是想过渡到到拼音文字的尝试,尤其在1977年颁发第二批简化字里,很多的字形已经酷似日本的假名。当年日本前岛密(日本邮政制度创始人),在1866年发表所谓《废止汉字意见书》,倡导全部用假名而不用汉字,目标是为了去“中国化”,而我们却废汉字之祖宗,推广简化字,目的也是为了去中国化吗?废除简化字,是因为它和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对称,也和我们现在国家的盛世文明不相称。我在前不久的一篇博文里曾说过简化字是山寨版的汉字,是因为简化字符合山寨文化的所有特征,非主流、简陋、经济、实用。山寨文化是乱世的产物,简化字的本质也是动荡时代的产物,简化字滥觞于20世纪初,是革命与战争、战争与灾难频发的年代,正式推广之后,又经历了反右、文革以及对文革的清算,这百年历史如果用简化字来写也是可以的。而如今,我们的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强大和繁盛崛起于世界,学习中国,学习汉文化,成为世界潮流,而我们用什么样的文化来展示自己的形象?其实,在一些需要庄重、需要严肃、需要典雅、需要艺术的场合,人们往往选择繁体字,毛泽东、邓小平的、江泽民等领导人题词全不用简化字,《人民日报》等大报的刊头也不用简化字,中华书局出的很多典籍也不用简化字,而政府明文规定书法艺术不必使用简化字,这说明简化字的弊端很明显,用句俗话说,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而如今,废除简化字,使用和我泱泱中国、巍巍中华、辉煌神州的盛世文明相和谐的正体字(繁体字),正当其时。我为什么说废除简化字,而不说恢复繁体字呢?实事求是地说,极少数的繁体字笔画繁琐,文化含量也不高,当然需要改进。文字要发展,但要往好的方向发展,文化的形象要和大国的风范相匹配。而简化字的方向错了,和文明古国、大国强国的形象相拧巴。简化字是盛世中国、青春中国脸上的一颗要不得的痣。秦汉以来的汉字是使用历史最悠久的文字,如今又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我们有理由珍惜她的形象。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魂儿,也是面孔。                                  2009-3-1于润民居 
 附言:此文发出后,一些网友未见我去年的博文,因而显得我的话有些唐突,现在将去年的文章贴在下面。 
         五十年内,废除简化字如何 
     这不是一篇论文,是一篇博客。要论证废除简化字这样的大事情,不是这短文所能完成的。博客有个好处,是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平台,和自己观点相同不相同的人进行交流沟通。相信会有很多人不赞成我的观点,但作为一家之言,不赞成的还是不必太愤怒,有理说理吧。           第一, 简化字存在的理论基础已经不存在。简化字的基础是什么?请看这段语录:“汉字必须改革,汉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而在实现拼音化以前,必须简化汉字,以利目前的应用,同时积极进行拼音化的各项工作。”也就是说,推行创立简化字的是为汉字的拼音化的道路做铺垫的,所以这五十年间不仅有1956年的第一批简化字,还有1977年的第二批简化字,目标就是靠近拼音化,当然1977年那批简化字已经无疾而终,。在今天,也已经很少有人再提汉字简化的事,也没有一本纯粹用汉语拼音做的报刊,好像也没人再提把拼音化再作为汉字改革的方向的了!          把汉字拼音化和拉丁化是西化的思维在作怪,而实践证明,拼音化走不通,中华民族的汉字并没有影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就实用角度来讲,当初提出并使用简化字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原先的汉字笔划较繁,对书写特别是排版录入的速度确实是一大障碍。但今天由于“当代毕升”王选解决了汉字的计算机的编程问题,汉字的录入速度和英文及其他拼音化的文字已没有劣势。简化字的优势已不复存在!                何况,随着电脑的广泛普及,书写汉字的机率大大降低,连考试这样的重要活动都有可能在电脑上完成,别说其他的文案和文本了,至于签字、书法之类与原先的书写意义大不同,签字往往不会耗费太多的时间,而书法则是一门艺术。     第三, 根据专家考察研究,第一次推广简化字的时侯,简化字对扫盲和小学生初识汉字有特别的效用,但我们的文字的改革和发展不能以文盲作为基点,我们的思维也不能以小学生的思维作为终点。中国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任务已不是以扫盲为己任。      第四,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简化字给古典文化典籍带来的伤害,为很多有识之士痛心疾首。这个问题有很多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做过精辟的论述和研究,我就不用多说了,时至今日,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是大势所趋,“根”深才能叶茂,修复被简化字伤了的汉字之根,才能更好地振兴中华民族文化。      第五,有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纯洁。台湾、海外华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除外)至今使用的是非简化字,香港澳门回归后也没有使用简化字,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老社长屠岸先生至今和海外通信,仍用繁体字。在美国,则流行着两套汉语教学方式,大陆移民把孩子送进简体字班,台港移民则选择繁体字班,部分中文学校为招徕学生,索性开设了两种文体班。屠岸先生从小学的是繁体字,所以和海外沟通没问题。但若再过数年,比如我等,就不能熟练地使用繁体字,和海外华人交流,或许还要翻译呢! 
     虽然在我看来今天废除简化字的理由比较充分,但我还是不主张立即废除,因为简化字至少影响了近三代人,一下子恢复繁体字,也会带来一定的混乱。我想,能否借鉴一国两制的方法,两种字体同时使用(事实上在很多领域繁简两体通用已经存在),慢慢废除简化字,可能也要50年!
 
     最后要说的是,本人不是一个复古主义者,我没出生的时候,简化字已经问世,我也是在简化字文化背景中长大的,我自己也不能熟练地书写繁体字,有些字也不能准确辨认。我提出废除简体字是因为简体字已经完成它的使命,与我个人的好恶无关。在结束本文前,我想重复多年以前著名语文学家张志公先生的一段话:“汉字有功劳,有它特有的长处,并且凝聚着强烈的民族感情,所以许多人不肯改革。另一方面,到了清朝后期,中华民族危在旦夕,有很多知识分子,想通过科学来挽救祖国的命运。他们感到,我们国家之所以落后,……汉字难是很重要的原因。从这种感情出发,他们急于要改革汉字。这两种感情,一种要爱护汉字,一种要改革汉字,看上去是矛盾的,对立的,其实都是一个出发点:爱祖国。两种感情都是可爱的,都是可尊敬的,这正是从两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所看到的不同的方面实际上是统一的。所以在客观地探讨汉字的问题时,就要全面地、深入地、科学地加以考察,汉字到底有哪些有利因素,有哪些不利因素,不抱个人偏见,不带任何感情,这样才能实事求是。”
       
 
   简化字并非始于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