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唯美有字油画:教学质量调查问卷讨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5:25:24
2005-1-15 0:04:09  海经院基础课部  Lisa  阅读1522次
【说明】
在本课程的第一阶段“研究设计“中我们进行了两次网上讨论:研究设计作业点评以及媒体-方法之争。目前本课程的第二阶段即将结束,我们要就本阶段的重点学习内容:调查问卷的设计,进行一次群策群力的网上讨论,并产生真实可用的产品----“教育技术系课程班课程教学质量调查问卷”。
任务目标:出两份问卷
1)一份为形成性评价问卷,用于开课后6周之内,旨在了解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否能够与学生合拍,学生需要哪些支持,教学活动需要哪些改进,
2)一份为总结性评价问卷,用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对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所选教材、整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安排、作业答疑、技术平台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了解。对于整套培养方案的调查问卷这次不做
讨论要求:
1)你认为这两份问卷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2)应该以什么方式提出问题,怎么提问题,怎么回答,为什么,给出具体的题目
3)对他人的题目提出修改建议,陈述理由,假设依据(如有关的论文)
4)阐述对题目数量、数据统计处理分析方便性、真实性、准确性等方面的考虑
5)讨论时间:1月4日-1月10日,希望在1月10日这两份问卷都能最终形成
1、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概念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使教学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教学运行的进程所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检查进度、检查阶段成果,发现问题,以修订进度和解决存在问题。既然形成性评价是在形成阶段中进行的,那就要尽一切努力用它来改进这一过程。所以问卷应该注重对学习者的主动性、态度、学习进展等进行调查,教学过程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教学效果,有哪些优点,不足之处又在哪里,从而对教学提出调整和改进意见。
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单元或阶段教学结束后对学习结果所作的全面评价。目的在于评定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检查教学工作的优劣,考核学生的最终成绩、把握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给出教学与学习的最终评价结论。因此需要对本课程教学内容、所选教材是否合适、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安排、师生教与学情况、作业答疑、教学支持技术平台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
关于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是:教育评价(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等)并不能等同于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收集数据的方式之一,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问卷包含的所需数据方面会有所不同,侧重的方面也会有所不同。在讨论区的讨论中也有同学已经加以准确的阐述。如果是用于形成性评价,那么教学过程需要额外侧重,可以用更细的指标以及更多的题目来获得详实的数据;如果是总结性评价,那么教学效果重要度就会上升。
2、如何界定课程教学质量
"课程"和"教学"是教育学科领域中两个重量级概念。我们知道课程论,也知道有教学论。
对教育整个发展(20世纪之前)来说,课程与教学是割裂而相对独立的两个范畴。
一般认为,课程是指学科、教学的内容范畴,而教学则是指教学的方法手段等范畴(这2者显然有联系,但是在实践中,学校学科课程体系与学校教学是被作为独立的2部分来进行的)。当然,现在两者有向融合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从我们这个调查来看,如果研究的目的明确包含对课程体系(学科设置等)的合理性研究,那么课程将是一个重点,而教学质量反而成了干扰变量。因为研究的结论是要判断学科设置、课程设置是否好,而教学的原因导致的差异是会对得出研究结论产生影响的。
反过来,如果我们的侧重点在教学上,那么我们研究就会把"《教育研究方法》课是有必要的"作为前提条件而不在研究中进行批判性反思以及做评价。
"本门课程"应该是一种狭义地指称,我们在研究问题的确定部分就曾讲过,如果是针对某一门课程可以采取这样的命题方式--"教育研究方法课……的研究"。
汪老师在教学任务中提出, "教育技术系课程班课程教学质量调查问卷是为整个课程班的所有课程的而设计的。既需要了解教学活动组织的质量,也需要了解课程材料准备的质量和取舍。因为教学质量可以理解成等于效率、效果和吸引力。"
研究生学习并不只是停留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层次上,而更侧重的是应该是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拓宽视野,获得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因为在你真正做研究的时候遇到的往往都是ill-structure的real问题。我想,这也就是我们这门研究方法课存在的意义所在。
3、问卷编制应该注意的细节
1)对题目数量的考虑
题目数量数量应该控制在一般填写者能够心平气和完成的长度。
2)在数据统计处理分析方便性、真实性、准确性等方面的考虑
问卷中将题目、选择编号,以方便数据的统计处理分析;
可能的话,调查问卷也可以采用量表式方式,这样有利于进行统计分析;
在设计问卷的时候,要尽可能将备择选项设置成客观可以衡量的标准;
必须细化来实现对问题的诊断,而不是笼统的了解大家的态度;
避免使用诱导性、倾向性、敏感性用词,使调查尽量真实;
问卷在排序时把同类性质的问题尽量安排在一起,使回答者思路连贯,且按照先一般后特殊的顺序排列,以尽量提高准确性。
3)编制问卷的过程
首先要确定评价什么(focus),可以是课程、教法、老师、学生、组织结构、管理、资源使用等等。要评价什么与客户(本例为教育技术系)的需求有关,要考虑评价后的信息会怎么被使用,来决定问什么问题。比如这次的调查,以改善课程的教为主,所以问题就应该围绕有那些数据能够反映教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收集这些数据,如何整理这些数据,如何给出分析结论来进行评价研究的设计。可以整理成下面几个小问题:
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要实现这个目的需要获得哪些数据?
这些数据需要详细到什么程度才能有助于分析得出结论?
这些每门课不同的的题目所表征的数据是否是研究所需要的?
就本研究来说,主要的目的既然是教学质量,那么就必须首先确定教学质量包含哪些维度;通过查阅关于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的文献,大致确定远程班的教学质量的维度,作为指标体系;有了指标体系,就可以对每个不同的指标环节进行题目设计。
4、问卷前言的作用以及应该包括什么内容
问卷的前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并不仅仅是为了保证一份问卷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一个好的介绍能够激励填写者的动机。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回答十分重要而有意义是很好的激励方式。前言可以让受试者了解测试者研究的目的,了解问卷的回答方式,从而提高问卷的有效率。
一般根据研究对数据的需求决定填写者个人信息(如性别、年龄、学历、专业等)的详细程度,如果要填写个人信息可以紧接着放在前言的后面。
在本次问卷中,填写个人信息有利于分析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哪些学生比较合拍,各类学生分别侧重需要哪些支持,教学活动怎样改进,以便更适应不同专业基础、不同年龄、不同工作岗位的学生的课程学习。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1教学内容
1.1知识内容
1.1.1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如: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1.1.2教学内容与实践结合(如:生动直观、启发诱导有吸引力、举例有典型性、理论联系实际)
1.1.3教学内容在实践中是否能迁移
1.2教材形式(知识载体)
1.2.1不同教材形式使用效果(包括:教材、光盘、课程主页等)
1.2.2硬件条件设备的方便性
2教学过程
2.1课程计划
2.1.1课程进度和教学顺序是否合理(如:教学计划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情况)
2.1.2学习负担和作业是否合理(如:作业量是否符合学生情况)
2.2教学态度
2.2.1作业反馈的情况
2.2.2答疑的情况(包括:讨论区、语音、电子邮件答疑等)
2.2.3主动激励学生或征求意见等情况
2.3师生互动
2.3.1交流途径的通畅情况
2.3.2各种互动途径的使用程度
2.3.3互动解决问题的效率
3教学效果
3.1成绩
3.1.1学生的作业、测试情况
3.1.2学生对讲课的理解程度
3.1.3所学在实践中是否能迁移
3.2态度
3.2.1各种教学活动的参与情况
3.2.2参加远程班是否促进学习欲望
3.3满意度
3.3.1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
3.3.2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
3.3.3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