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政府地址:一年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4:49:51
活动一 欣赏与评述
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路
本单元属于“欣赏•评述”活动内容,根据教材中四个活动内容进行拓展与变化,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美术知识及技能,分别将四个教学活动安排具体化,个性化。在活动内容上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欣赏•评述”课学习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学生通过欣赏表现生命与自然和谐的美术作品,观察分析作品中的形象与情节,画家用敏锐眼睛捕捉自然中美好的瞬间,用多种表现形式创作出表现自然与生命和谐美的作品,与此同时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创作的热情。
隐形目标:通过欣赏表现自然与生命和谐的美术作品,净化学生心灵,使学生理解生命的顽强与活力,从而激发学生关注自然、关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分析理解美术作品通过造型表现自然的和谐之美。
2.难点:在欣赏表现大自然的物种活动的美术作品的同时,学会观察、描述美术作品中的形象与情节。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与方法
说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
PPT展示卡通片《狮子王》的图片:狮王木法沙带小狮子辛巴观看他们的国度时对儿子说:“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身为国王,你不但要了解,还要去尊重所有的生命,包括爬行的蚂蚁和跳跃的羚羊,在这个生命圈里,都是相互关联的!”。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狮王的话里蕴含了什么道理?说明生命与自然是怎样的关系?
借狮王之语道出了这个世界的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在很多美术作品中得以体现。
三、美术作品鉴赏(分析、讨论、探究)
出示课题。
学生浏览课本第一单元 活动一。
教师在PPT上出示活动的主题:
“走进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美术世界”
出示人类最早的作品:岩画。分析画中的形象和表现的情节。出示中外风景、花鸟作品。
组织学生讨论:
1.画上画家刻画了哪些自然形象?
2.你产生哪些联想?
3.作品怎样表现自然与生命的和谐交融?
(出示几幅作品)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归纳小结,分析作品内容与表现形式。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在表现自然与生命和谐美题材的美术作品中,不仅体现在绘画作品中,美术形式是多元化的。雕塑、摄影、工艺制作等同样可以以生动的形象表现这一主题。
出示多种形式的美术作品,欣赏分析。
对比抽象与具象美术作品,使学生对此有初步的认识,教师给出最基本的概念,为后面的教学活动作前期铺垫。
提出思考:你觉得哪种形式更能够表现自然与生命的和谐美?(国画、油画、水彩、雕塑、工艺、摄影、建筑等)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知识点,鼓励学生的积极表现。
最后请同学们重温课本第一页第一单元课题下的第一段文字,教师请学生们饱含深情地朗诵这段文字作为对这节欣赏课的总结。
五、布置课后作业和下节课的任务
请同学们按合作小组的形式,在课下选好一幅美术作品,课本上的或者是自己搜集到的都可以,下节课要带来展示给全班,写出作品的详细介绍,小组合作用肢体语言表演画面,评出最佳展示奖。
1.学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2.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分析思考作品中画家捕捉到哪些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节和意境。
3.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选择一幅作品进行分析,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学生作补充。
4.学生欣赏思考多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学生回答问题
5.学生朗诵:“美术作品中有各种各样生动的艺术形象……大多数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
6.学生课后为下一节课的展示活动做准备。
以学生感兴趣的卡通作品导入,选取适合本课主题的画面,借用影片中的台词道出课题。
通过欣赏作品,启发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应从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入手,学会全面观察和了解作品中的形象。学会从形象、情节和边线形式上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学生了解美术的多种表现形式,理解表现生命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可以用绘画、工艺设计、雕塑等形式表达。
学生以分组讨论形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知识的能力。
课后教学反馈
1.教学成功点:
2.本课学生学习成功点:
3.本课教学即兴发挥的闪光点:
4.本课学生学习即兴发挥的闪光点:
5.本课教学不足(欠妥)点:
6.本课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
7.教学如何完善:
教学设计 (二)
教学活动
可以利用课本上的内容,运用教材上的图片加以分析,仅从绘画作品进行比较和安排学生欣赏,可以从画面内容如:鸟兽、人物与植物和自然生命体等进行分析,对每一幅作品所表现的情节内容和表现形式来欣赏,让学生展开联想,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讨论。抒发对自然与生命的情感。
学生活动
1.欣赏、思考。
2.联想画面结合生活实际,谈出个人的理解。
3.编故事的形式,续写画面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编故事的活动中可以小组活动也可以让个人独立完成。
5.学生演讲自己对画面续写的小故事。
小结
1.学生评出最佳想象力奖、最佳合作奖、最佳写作奖等。
2.教师激励学生学会欣赏绘画作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联想。
活动二 分析与研究
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路
本单元属于“欣赏•评述”活动内容,根据教材中四个活动内容进行拓展与变化,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美术知识及技能,分别将四个教学活动安排具体化、个性化。在活动内容上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欣赏•评述”课的学习多元化。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
学生通过讨论、解说、表演展示,理解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作者抒发对自然与生命和谐的情感,使学生体验到欣赏美术作品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欣赏水平。
2.隐形目标
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提高了主动探究知识的学习意识。学生小组讨论、书写和朗诵解说词、合作展示作品的过程中,锻炼了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画面的内容(形象)与形式,解读作者心灵深处对自然与生命的感受。
2.难点:在欣赏和展示的活动中,感受作品中表现自然法则下的生命活动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活动项目分配建议:
按小组落实任务,每组选择一幅课本中或学生搜集的相关作品,进行展示表演,每组表演限时4-5分钟。
任务1:
肢体语言展示作品中的物象,表演画中内容与构图形式。(建议4-6人一组)
编写作品解说词,每组选一名学生朗诵。解说词要说明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感受作品中情感的表达。
任务2:
学生分别展示,同其他组学生在教师发给的评价表上打分评价。
(教师制作好一张简单的评价量规表,评价项不要过多,评价标准要简洁明了,使学生在这段时间能理解和判断。)
留一点时间给展示的学生自评和阐述表演创作的体验。
教师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作品时,主要就感情表达做为作品的精神所在、创作激情与灵感来源进行探究。
教师小结:(评价表下节课公布)
主要激励学生敢于参与,鼓励学生敢与阐述自己的感受,对学生分析作品的理解给予肯定和指导。
为了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通过作品启发学生:
如果你要表达自然与生命和谐交融的主题,你将用什么样的景物和美术形式表达?
请学生课后思考和准备下节课的创作体验活动。
第二节
环节
教学过程与方法
说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请学生出示准备的资料,确认合作小组和选择的作品。
二、复习上节课知识
出示美术作品(具象和抽象)提出思考问题:
鉴赏美术作品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鉴赏美术作品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内容
2.形式
3.情感表达
重点强调作品的情感表达作为作品的精神所在,对创作激情与灵感来源进行探究。
三、学生探究活动
美术作品鉴赏。
出示课题。
组织学生展演活动:
1.发给学生评价表,请学生阅读评价表。提示学生评价要客观公正。
2.安排好展演出场顺序。
3.提出展演要求:每组由一位学生朗诵文字说明,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出示(利用投影仪或PPT)所评价的美术作品,其他组员做肢体表演,每组限时3-5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统一想法。
四、学生展演活动
1.教师帮助学生表演,同时做好评价记录。
2.学生展示的效果可由学生评价,教师也可以在每组表演完毕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激励学生参与。
五、课堂小结
1.简短评价学生展演较为突出的部分,如:朗诵声音宏亮、流畅,作品分析说明文笔优美,表演投入等方面。
2.强调作品的表达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要根据所要表达的情感去表现。
3.提出思考问题:如果你要表达自然与生命的和谐交融的主题,你将用什么样的景物和美术形式表达?请学生课后思考和准备下一节课的创作体验活动。
1.学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对于具象作品中表现了什么物象、具有哪些情节,对于抽象作品要关注其中的造型特点、色彩特点和肌理效果等;表现形式可以从美术种类如东方美术、西方美术,美术门类的区分如绘画、雕塑、建筑、摄影、工艺设计等说明;根据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不同,体会作品的情感内涵;联系学生自己对作品的认识,抒发自己的感受。)
2.学生阅读评价表,了解评价方法。
3.学生分组展演。观看展演的学生填写评价表。
(学生表演活动举例:请一位朗诵好的学生朗诵课本第2页《禽兔图》的文字,请上4至5位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演图中的物象,位置与画构图相近,朗诵的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向全班解说,边解说边指出表演学生所代表的物种。)
4.学生提交评价表,记录课后思考题和准备下一节课的创作实践。
1.学生活动安排以朗诵解说词,配有学生肢体语言表演,利用多种感官,体验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会利用跨学科知识、能力和已有的美术知识,主动地欣赏美术作品的奥秘,既锻炼了学生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敢于展示自己的表演能力,又提高了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理解美术工作者同样作为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创作也是一种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生命活动。
4.激发学生投入美术欣赏与创作的热情,为下一节课创作活动作情感上铺垫。
课后教学反馈
1.本节课教学成功点:
2.本节课学生学习成功点:
3.本节课教学即兴发挥的闪光点:
4.本节课学生学习即兴发挥的闪光点:
5.本节课教学失败(欠妥)点:
6.本节课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
7.今后教学如何完善:
教学设计(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分析课本中几幅主要作品,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从动态、神态和与环境的和谐进行思考,体会画家描绘生命体活动时的绘画角度及对生命体的细致观察。
然后临摹书中的一幅作品,通过临摹把自己平时生活中的物象的观察融入其中,加以再创造。
学生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教师就本活动说明:人类和各种生物一样,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要认识自然,把握生命间的关系。
活动三讨论与解释
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路
本单元属于“欣赏•评述”活动内容,根据教材中四个活动内容进行拓展与变化,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美术知识及技能,分别将四个教学活动安排具体化、个性化,在活动内容上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欣赏•评述”课学习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
学生通过对具象和抽象作品的了解,尝试通过两种不同表现形式进行美术创作,体验具象与抽象表现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之审美情趣。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创作出以生命和自然融合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以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表达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情感,在体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与情感表达。
2.隐形目标
学生在美术创作实践活动中,动脑思考、动手表达,使学生意识到可以利用美术的表达形式抒发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崇尚。
在体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情感的表达能力,对学生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画面的内容(形象)与形式,解读作者心灵深处对自然与生命的感受。
2难点:在欣赏和展示活动中,感受作品中表现自然法则下的生命活动和审美情趣。
活动项目分配建议
1.学生创作实践可以分组合作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
2.表现形式可以具象或抽象。
3.可以多样化创作,如:国画、水粉、水彩等绘画形式。还可以采用小雕塑、纸艺、陶艺的艺术形式。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与方法
说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创作用具的准备情况。
二、命题创作要点和技法
出示美术作品(具象和抽象作品),简要介绍创作技法。
(一)构思
提出思考问题:
1.以生命与自然为主题可选择的题材用哪些?(表现这一主题可以依据哪些物象作为创作素材)
2.对于这一主题在创作中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二)表现形式与技法
表现形式:
具象:
以写实的手法再现现实生活,塑造的形象真实、形象。
1.表现方式可借鉴现实主义的逼真的写实手法。
2.模仿印象派绘画方法,点彩法(色彩并置)。
3.物象轮廓勾勒粗黑边,涂色可采用色彩渐变的装饰手法。
4.不过多的表现形象,注重情感的表达的表现主义的方法。
抽象:
1.利用变形的、几何造型的、夸张的造型与色彩边线强烈的视觉感受,从而也达到心理的情感传达的艺术效果。
2.创作时注意观察物象的主要特征,把具体的形象想象成几何形态,进行组合、变形、夸张。
3.可以用造型的重复、打碎重组、重叠、渐变等语言形式。目标是形成视觉冲击心灵的艺术效果。
三、学生创作实践
作业要求:
1.表现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为主题的创作。
2.抽象和具象可以自选,创作方法和使用材料自定。
3.作品要有50-200字的文字说明,注明表现形式和表达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
展示作品,评价、鼓励学生的参与体验的热情。
布置下节内容:下节课辩论会
辩论思考题:
正方:具象的表现形式表达生命与自然和谐情感更真实。
反方:抽象的表现形式表达生命与自然和谐的情感更鲜明。
课后可搜集相关的作品和理论依据。
1.学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可以小组讨论,学生分别说出自己要创作内容,表现的物象,所要表达的情感,相互借鉴、启发)
2.学生可以在了解相应的技法后,现场尝试性地进行练习。
3.小组讨论本组命题、表现形式,着手创作。
4.学生完成美术创作。
5.学生展示作品,读出创意。
6.学生自评和互评。
7.学生纪录思考题,课后准备。
1.学生通过对具象和抽象作品的了解,尝试两种不同表现形式进行美术创作,体验具象与抽象的表现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之审美情趣。
2.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创作出以生命和自然融合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以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表达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情感,在体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与情感表达。
3.学生在美术创作实践活动中,动脑思考、动手表达,使学生意识到可以利用美术的表达形式抒发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崇尚。
4.在体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情感的表达能力。
课后教学反馈
1.本节课教学成功点:
2.本节课学生学习成功点:
3.本节课教学即兴发挥的闪光点:
4.本节课学生学习即兴发挥的闪光点:
5.本节课教学失败(欠妥)点:
6.本节课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
7.今后教学如何完善:
教学设计(二)
1.教师在分析东西方美术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如:学生可以用西方美术的表现手段创作某一主题。
2.也可以有部分学生利用自己学习过的国画技法,表现大自然。
3.教师要适当的在技法上给与学生讲解和辅导。
4.课堂小结时主要让学生谈体会,教师鼓励性的评价,保留学生认识和创作的热情。
活动四 体验与评价
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路
本单元属于“欣赏•评述”活动内容,根据教材中四个活动内容进行拓展与变化,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美术知识及技能,分别将四个教学活动安排具体化、个性化,在活动内容上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欣赏•评述”课学习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
学生通过搜集大量的证据证明本方的观点,再以展示美术作品、展开辩论证明自己的观点,得以丰富美术知识,增强关注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对美术创作的认识,审美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2.隐形目标
学生在评价、创作、探究美术作品的同时,形成了全新的思维方式,提高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美术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利用辩论阐述自己的观点,达到美术鉴赏水平的提高。
2.难点:学生在展示和辩论的活动中,语言准确地传达美术的知识,阐释自己的观点。
活动项目分配建议
1.以论坛的形式使学生展开辩论,充分展示各种依据,如自己的作品,名家的作品,理论依据等,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2.采用正反两方的主题对立、双方答辩的活动形式。
3.小组排好顺序,按单数组和偶数组划分,单数组对偶数组。
4.每组辩论时间应有所控制,在辩论之前给学生一些时间讨论,整理发言稿,派代表发言,在有限的时间内组员可以给予补充。
5.辩论开始后其他各组要有纪录和评价,教师准备好评价表请学生填写。
6.辩论只是激发学生热情的一种活动形式,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用美术的形式抒发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美术创作的形式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都是人类借助美术创作这一载体与自然交融的生命活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与方法
说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二、学生活动指导
(一)主题辩论要点及要求:教师在课件上示范一段辩论思路。通过两个相反的问题,启发学生。
提出思考问题:如何阐述自己观点的正确?
教师提示:主题辩论的要点
1.提出自己的观点:论点
如:正方同学提出:“艺术与科学是相互依赖和促进的关系。”
反方同学提出:“艺术和科学可以不相互依赖和促进而独立发展。”
2.出示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论据
这些证据要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名家的美术作品、科学成果,名人的事迹、名人的理论,经过验证的科学理论等,还可以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和感受。
3.用理论和事实证明自己观点的成立:论证
在论证过程中,思路要清晰,论据要充足,不能颠三倒四,用事实说明的观点最有说服力。
4.最后阐述自己的观点得出结论:结论
最后强调自己的观点,得出与论点相一致的结论。(辩论结束)
(二)出示辩论会的正方和反方的命题
辩论思考题:
正方:具象的表现形式表达生命与自然和谐情感更真实。
反方:抽象的表现形式表达生命与自然和谐的情感更鲜明。
(三)辩论会要求
1.各组出一名代表,可朗读已写好的发言稿,也可即兴发言。个人辩论时间2分钟。
2.辩论每组总辩论时间不得超过4分钟,在辩论过程,各组内其他成员可以作补充发言,补充发言要求举手示意,经教师许可后发言。
3.一方论证结束要说:“辩论结束”,对方成员才可发言。
4.辩论从正方开始,反方结束。
其他组学生要求认真听,做好记录,同时做出评价:最佳辩论方和最佳合作小组等。
三、辩论会开始
教师组织学生辩论。
四、课堂小结
1.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简评。
2.教师总结本单元要点。
教师出示多幅具象与抽象对比的美术作品,作品主要表现生命与自然融合的主题。对学生阐述本单元探究的主题(美术作品)中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无论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民族,还是自然中的生命,无论表现形式的不同,都是人们用以抒发对生命活力的情感表达,都是人类借美术的语言表达内心世界的生命活动。所以说具象和抽象的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可以抒发人们对生命与自然和谐美的情感。
1.学生准备搜集的信息资料和自己的作品。
2.学生看电子演示课件,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可以小组讨论,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生生互动互相学习启发。
3.记录辩论要求,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准备发言(小组讨论或写发言稿)。
4.辩论开始,学生分组顺序展开辩论。其他学生聆听和记录,做出初步的评价。
5.学生自评和互评。
1.学生通过搜集大量的证据证明本方的观点,再以展示美术作品、展开辩论证明自己的观点,丰富美术知识,增强关注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对美术创作这一人类生命活动与自然交融的认识,审美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2.学生在评价、创作、探究美术作品的同时,形成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培养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美术鉴赏能力。
3.辩论只是激发学生热情的一种活动形式,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用美术的形式抒发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美术创作的形式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都是人类借助美术创作这一载体与自然交融的生命活动。
课后教学反馈
1.本节课教学成功点:
2.本节课学生学习成功点:
3.本节课教学即兴发挥的闪光点:
4.本节课学生学习即兴发挥的闪光点:
5.本节课教学失败(欠妥)点:
6.本节课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
7.今后教学如何完善:
教学设计(二)
1.本节课也可以从东西方美术不同的文化来分析。
2.通过西方美术中的写实风格的风景画、人物作品、动物、植物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表现方法和创作手段,进一步理解美术作品表现生命的多样性。
3.介绍西方美术作品中装饰手法表现自然与生命的美术作品,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眼界开阔,美术知识与认识更加丰富。
4.东方美术作品表现意象、意念,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为东方文化的主导思想,尤其是中国美术作品对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可分析中国古代和当代国画大师的作品,加深学生的认识。
5.学生活动主要以讨论东西方美术的不同为主,在欣赏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认识。
6.教师总结:美术的表现生命与自然和谐美,都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情感的表达,在这一点上东西方文化是一致的。
活动一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
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路
本单元属于造型与表现的单元,在本单元中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欣赏与评述《感受春光了解春天》。首先,展示体现春天的各种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春天。第二,美术大师是如何表现春天的,分析古今中外名家的作品如何表现春天。第三,提示学生如果表现春天,自己会用什么表现方法表现,并总结春天给人的寓意及象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笔下的春天,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
2.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引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提出适合自己表现春天的艺术形式或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艺术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的作品赞美春天。
教学难点
用恰当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入
新课
欣赏
总结
展示春天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自然春天的美。
提问:你见过哪些表现春天的艺术作品?
教师举例
《春之歌》《咏春》等
了解美术大师们笔下的表现春天的作品。
古今中外美术大师都在表现春天,他们表现的方法相同吗?
分析艺术作品中表现春天的不同特点
1.中国古代绘画作品
《梅石溪凫图》宋 马远
2.中国现代绘画作品
《溪》吴冠中
3.中国民间艺术—农民画
《春天的对话》
4.中国民间艺术—剪纸
《报春图》
5.外国古代绘画作品
《春》波提切利 意大利
6.外国现代绘画作品
马提斯的作品
教师提问:如果让你表现春天的感受你会用什么方法表现?
总结
之所以古今中外的许多艺术家都在表现春天:
春天是生命的象征
春天是活力的象征
春天是希望的象征
学生感受欣赏
学生思考并回答
文学作品(诗歌作品)
音乐作品
绘画作品
舞蹈作品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参与分析作品
学生思考:要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会用什么方法。
了解为什么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都在表现春天。
了解美术大师们是如何表现春天的?
分析作品的表现方法、表现的内容、表达的主题。
让学生尝试运用绘画的方法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教学设计(二)
设计思路
本单元属于造型与表现的单元,在本单元中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欣赏与评述《感受春光了解春天》。首先,展示体现春天的各种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春天。第二,美术大师是如何表现春天的,分析古今中外名家的作品如何表现春天。第三,提示学生如果表现春天,自己会用什么表现方法表现,并总结春天给人的寓意及象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笔下的春天,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
2.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引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提出适合自己表现春天的艺术形式或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艺术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的作品赞美春天。
教学难点
用恰当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教师提问:如果你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春天,你会如何画?
二、欣赏古今中外绘画大师的作品。分析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春天的。
三、学生动手练习,用色彩表现对春天的感受。
四、学生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教师总结:春天的象征与寓意。
活动二 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是孕育生命、缤纷、蓬勃的季节。
2.学习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
3.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春天,为下一个活动作好铺垫。
教学重点
色彩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色彩的基础知识的运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 导入
播放课件,欣赏图片。
提问:
1.请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春天?
2.你会描绘哪些景象来体现春天的生机勃勃?
学生回答:
生机勃勃、鸟语花香、万物复苏、万木争荣等。
导入课题
二、新课
提问:
1.想一想,我们欣赏的画面中,都出现了哪些色彩?运用课件展示学生的答案。
2.尝试一下哪些颜色是无法调出的?
运用课件展示学生的答案并出示“原色”定义。
3.尝试一下两个原色可以调和出哪些颜色?
运用课件展示学生的答案并出示“间色”定义。
4.播放图片,比较两幅作品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不同?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对比色的定义及其搭配的特点。
邻近色的定义及其搭配的特点。
5.表现形式
网格填色法
抽象形填色法
装饰画法
写实画法:生活情景表现的方法
学生总结:
橙、黄、蓝、绿、紫、粉等。
学生活动,调配色彩,记录实践结果。
学生活动,调配色彩,记录实践结果。
学生讨论分析。
了解掌握知识点。
学生讨论,教师补充。
导入下一活动。
事先为学生准备好水质颜色。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实践。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实践。
导入色彩表现方法,让学生了解、掌握对比色、邻近色的定义及其搭配的特点。
让学生了解、掌握几种表现形式。
三、学生作业
1.用抽象的形式表现出你对春天的感受。
2.运用写实或装饰的表现形式完成一幅创作,题目自定。
学生练习
检验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程度,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四、展示、总结
教师做最后总结。
学生自评、互评
巩固知识点,锻炼学生的赏析能力。
活动一 设计标志
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路
本单元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选择了平面设计中的标志设计。通过对学生的启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标志设计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成功的标志设计作品,分析设计师的设计思维过程,加深对标志设计中现代设计观念的渗透,逐步了解标志设计的方式方法,并能从学习活动中提高对标志设计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标志的学习,了解标志的作用、分类和艺术特点。
2.结合校园生活,设计学校、班级、运动会标志,在了解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基本掌
握标志设计的创意方法,并通过创作和交流,提高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标志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
在理解标志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校园、班级、运动会标志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启发导入
合作学习
分析讨论
欣赏作品
设计过程
互动
设计
尝试练习
评价
一、猜猜看
(出示一组标志图形)
问:同学们,你见过以下标志吗?能说出它们各代表了什么?
问:什么是标志呢?
用一种图形和文字代表另一种事物的符号。
标志是象征性的视觉语言。它的特征是直
观生动,易于识别和记忆。
中国的文字语言在历史上有着灿烂的光辉,而作为视觉语言的图形符号在历史上也与文字语言交相辉映,其历史的渊源可追溯到至少5000年前的陶工印记。人类文明进入20世纪以来,标志设计的运用涉及社会的各方面,包括政府机构、学校、学术团体、工商企业以及文体活动等,大到国徽、国旗,小到私人标志。
二、调查研究
从每组收集的标志中,大家分析一下,它
们在设计上的特点。
标志主要分为商业性标志和非商业性标志
两大类。它们的表现形态一般采用具象、抽象、数字、文字、字母或综合的形式,设计上要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图形的表现形式,不受任何语言、文字的限制,国际性较强。
三、分析标志的表现手法
1.     具象型标志
出示“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标志
标志中被心形图案衬托出白色图形,既是
一只手,又是一只鸟。心形图案在标志中象征爱心、热心和无私奉献精神;手在标志中象征具体的帮助行为;鸟在标志中象征灵活的帮助和友好的志愿者。
2.     抽象型标志
出示“奥运会”标志
标徽是在1920年的安特卫普大会首次采用的,五环象征世界五大洲(欧、亚、非、美、大洋洲)的人民和平共处。
3.     汉字型标志
出示“永久”牌自行车标志
将牌名“永久”二字变体为自行车及骑车的人,直接展示商标名称、商品的形态特征和使用功能。
4.     字母型标志
出示“可口可乐”饮料标志
以流畅、圆润、飘舞的线条写出名称文字,
寓意可口可乐饮料是一种爽口、爽心,能使人焕发活力的饮料。
5.     数字型标志
出示“1997年香港回归”“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专用标志
6.     综合型标志
出示“中国铁路”标志
问:你能从标志的图形中想到什么?能看出什么汉字?
联想火车机车车头与铁轨,以多意形态同时传达了汉字“工人”,内涵丰富,形态简洁。虽然创作于50年代,用当时的艺术标准衡量,已属佳作。即使在今天,依然是一件具现代设计意识,不可多得的典范性作品。
归纳: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认识了标志的类别,但怎样区分设计的优劣,这需要有一种评判的标准,了解这些标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设计标志。
四、标志设计的主要原则
用四个字概括“简、准、奇、美”
1.“简”:(出示“联想”标志)
表现形式简练,形象清晰,容易辨认和记
忆,让人一看就明了。
以“联”字的汉语拼音的声母“L”构成反转对称。标志形象引人注目,形象结构方中有圆,以简约的形态关系,体现其丰富的蕴涵,即联想意味着创造,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准”(出示“射击”标志)
传递信息明确。
以大家熟悉的射击动作表示射击运动项目,给人以准确的信息。
3.“奇”(出示“玛莎女子学校”标志)
形象独特,构思新颖。
玛莎女子学校的校徽,以拼音字母开头的
“M”作变形,处理成一名可爱、快乐的少女形象,整个外形是少女的短发,又如翻开的书,给人很深的印象。
4.“美”(出示“2008年北京申奥”标志)
符号艺术美的规律。
此标志渗透了现代设计中的三个理念:人
文精神、本土文化及时代气息。给人突出的印
象,好像是一个人正在展示我国传统的体育项
目—太极拳,又像一个具有动感的五角星,
象征主办国的地位;它采用了我国民间的结绳
艺术的形象,把奥运五环巧妙地编织进去;那
流动的弧线和其中的“飞白”,充分展示了中国
书法艺术的神韵。图案简洁,信息量大,既富
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点。
归纳:一个好的标志必须是:
1.形象简洁明了,易识易记。
2.有视觉艺术的形式美感。
3.形象独特,让人一看就能联想到该标志代表什么。
所以标志也被称为“视觉语言”。
五、欣赏标志:
1.日本植树节
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标志的造型有什么特点?寓意是什么?
此标志形象生动有趣,可联想到树与鸟、树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2.北京工艺美术学校
问:猜猜看此标志是什么汉字,还可以从中看出什么?有什么寓意?
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还可以看出两只交叉的手,此标志表示用美术的方式进行人与人的交流。
3.日本亚洲航空公司
问:你能从图形中看出它与航空的关系吗?
机场的跑道和飞机起飞的速度感。
4.“迪斯尼乐园”标志(美国)
问:此标志以什么形象作为标志?给人以什么感觉?
用著名的米老鼠的形象作为标志,采用了
拟人的手法,给人以开朗、幽默的感觉。
六、2008年北京奥运标志的设计思路流程
1.设计信息的收集:中国、北京、奥运会。
2.设计元素的综合分析:民族、文化、运动。
3.设计图形的确立:篆刻、“龙”、“京”、武术。
4.设计信息的准确传达:整合。
2008年北京奥运标志,设计师站在民族文化的角度,把代表中国文化的篆刻艺术运用在设计作品中,充分肯定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艺术观点。
为全国第九届运动会会徽设计一下:
标志以代表第九届“9”字构成动感跑道和体育场,以代表全国运动会简称“CS”组成燃源圣火和起舞火凤凰,红蓝绿橙代表运动会多姿多彩,整个图案具有运动感、速度感的现代表现形式,体现中国跨入新世纪的运动盛会。
七、动动手
同学们可采用以上任何一种制作方法,为学校运动会设计标志。设计前,请思考和讨论班级特色。
总结:
标志存在于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适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标志已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而且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社会功能。
以上我们欣赏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标志作品,对标志的作用和设计原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尝试设计了一个标志,这对我们动脑、动手设计标志奠定了一个基础,希望大家从这节课以后,就开始注意观察、收集素材,构思一个标志,表现方法不限,下一节课我们将运用形状和色彩将自己的构思表达出来。
评估:
1.设计意念是否具有原创性,同时能表达班级
的运动会特点。50%
2.设计的构思是否有步骤及清楚发展。 20%
3.设计技巧。例如点、线、面、色彩的安排与
配合。 20%
4.设计的用心程度。 10%
观看图形,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它们各代表了什么?
对标志有进一步的了解。
每组从收集的标志中,分析讨论标志设计的特点。
学习掌握几种具体的标志设计的方法以及特点。
理解标志设计的主要原则。
欣赏各种不同的标志设计
理解标志设计的过程。
尝试用语言进行设计构思。
采用一种制作方法,自己设计一个标志。
自评与互评。
以提问和直观的方式,导入课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肯定学生的调查结果,鼓励学生深入探究标志设计的特点。
在强调直观性的基础上,详细介绍标志的表现手法,增强学生对标志的理解,为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做铺垫。
结合具体实例,对标志设计的传达功能特征和审美特征加以阐释,使学生理解标志设计的主要原则。
在初步了解了标志的概念、表现手法和设计原则后,集中欣赏一组标志,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加深理解,开阔视野。
加强理解标志的设计思路流程。
通过这个过程让同学用语言进行简单的设计构思。
鼓励学生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班级标志设计,在实践的环节中体认本课内容,并增强实践能力。
通过评估活动,增加学生的批评与反思能力,加深对本课学习的印象。
教学设计(二)
设计思路
本单元属于“设计•评述”领域,选择了平面设计中的标志设计。通过对学生的启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标志设计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成功的标志设计作品,分析设计师的设计思维过程,加深对标志设计中现代设计观念的渗透,逐步了解标志设计的方式方法,并能从学习活动中提高对标志设计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对标志的学习,了解标志的分类和功能以及设计的创作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作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标志设计的特点和方法。
教学难点
标志设计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启发
导入
分析讨论
构思创意
欣赏作品
设计过程
(出示一个标志图形)
问:这是什么?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具体的常用标志,它们各自起着什么作用?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大大小小的标志,有些设置在高楼大厦的外墙上,而在商店的货架上的货品,也印有各种各样的标志,在你的书包里的文具上面,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标志,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
(出示生活中的标志图形)
一、标志的概念
标志是具有某种含义的视觉符号,犹如语言,起着识别、示意和传递信息的作用。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与象征性,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出示标志图形说明)
二、标志的分类
1.商业标志
用简洁的文字和形象表明产商和品牌的一种符号,是区别不同商品的特点和质量的标志。
2.非商业性标志
是非商业性的,以具体可见的图形、文字表示出来,用于各类单位以及某些特定活动。
(出示标志图形)
3.公共性标志:
以简洁明了的图形表示,对人们生活起告知、警示和规范作用。
三、标志的表现形式
1.图形构成的标志(包括具象和抽象两种),如:“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
2.文字构成的标志(包括汉字、字母和数字),如:“永久”、“北京民族乐器工业公司”标志。
3.综合型标志(包括文字和图形),如“中国铁路”、“中国银行”标志。
四、标志的构思与创意
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标志
该标志运用奥运会五环组成五角星,相互环扣,象征主办国的地位,同时有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结”的形象,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交流和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五星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以表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那流动的弧线和其中的“飞白”,充分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神韵。图案简洁、信息量大,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点。
五、欣赏
欣赏一组标志图形。
六、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
1.选题。确定标志设计的题目、内容和表达的信息。
2.构思。突出标志设计的特征,用什么表现形式来表现。
3.构图。反复思考,寻找简练、概括的形象,明确地表达信息。
4.定稿。确定设计定稿。
5.着色。设色做到单纯、醒目。可以用调和色,也可以用对比色。
七、作业要求
1.设计一幅运动会上具有班级特色的标志。
2.为学校、班级或个人设计一个有特点的标志。
总结
标志是以特殊的图形或文字组成并表达一定含义的视觉语言,在生活中起到识别、示意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标志应该具备的特征是:
1.     明白易懂。
2.     形象简洁、色彩单纯而强烈。
3.具有美感。
根据问题回答。
认识标志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了解标志的概念及特点,并欣赏优秀的标志。
在生活中观察,从用途的不同,区别标志的种类,尝试对具体标志进行分类。
(出示标志图形)
通过直观的欣赏,了解标志的表现形式。
分析标志设计的艺术特征。
欣赏作品。
理解标志设计的过程
学习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进行创意设计。
课前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标志。
如何从生活不同的方面来强化对标志的认识。
明确什么是标志以及标志的特点。欣赏优秀的标志设计丰富学生的视觉形象。
了解标志,按照用途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在强调直观性的基础上,介绍和评析标志的表现手法,增强学生对标志的理解,为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作铺垫。
结合欣赏优秀的标志,了解作品的构思与创意。
以一个标志为例,讲解标志设计的过程。
怎样将意图概括地用符号来表现。怎样表达得明确,又独具特色。
活动二  设计海报
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路
海报是大众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速看广告,大多数人会被有趣的、醒目的海报所吸引,但看过之后就会匆匆走开。本单元的‘欣赏•评述’活动内容的安排,从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海报开始,拉近与海报的距离,然后再选用一些很有创意的海报设计让学生自己分析海报的特点、构成元素、创意方法、版式等,使学生对海报设计有一个较为整体、清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海报欣赏,认识和了解海报的特点、意义及其作用。
2.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海报设计方法,为校园的文体活动设计海报。
教学重点
海报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Gc
教学难点
海报设计的立意与构思如何准确地传达特定的信息。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中的图片―街头海报与匆匆而过的路人)
提问:
(1)         海报是给谁看的?
(2)         什么样的海报能给路人一个驻足的
理由?
(3)         什么样的海报能让你在最短的时间
内抓住主要的信息?
三、海报设计(分析、讨论、探究)
出示课题
◆教师讲解——海报的概念
海报(poster)又称招贴,是一种在公共场所挂贴的速看广告,是以图形文字等设计手段来传递信息的视觉平面艺术。
◆海报的特点
(播放课件《戒烟公益广告》)
提问:海报的画面有什么样的特点?
回答:构思新颖、构图简洁、主题明确
◆海报画面的构成元素和它们所起到的作用
(播放课件《帝企鹅电影海报》)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主标题(最醒目):向人们传达明确的主题,要求醒目、简洁,好记和朗朗上口
副标题(中):进一步表明主题
说明文字(小): 说明文字要简要地标明设计的意图,起着补充和说明的作用
图片:图案体现主体性,要求造型简练,具有装饰感,色彩要单纯,明亮,形式感强。
◆海报设计的灵魂―创意
组织学生分析课件中的几幅作品:《祛除黑眼圈广告》、《意大利超市蔬菜广告》、《无国界医生组织公益广告》的精巧创意。
◆海报的设计与制作
(1)海报创意的表现方法
(播放课件)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A 直接展示法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运用十分广泛的表现手法。它将某产品或主题直接如实地展示在广告版面上,充分运用摄影或绘画等技巧的写实表现能力。细致刻画和着力渲染产品的质感、形态和功能用途,将产品精美的质地引人入胜地呈现出来,给人以逼真的现实感,使消费者对所宣传的产品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
B 突出特征法
运用各种方式抓住和强调产品或主题本身与众不同的特征,并把它鲜明地表现出来,将这些特征置于广告画面的主要视觉部位或加以烘托处理,使观众在接触言辞画面的瞬间即很快感受到,对其产生注意和发生视觉兴趣,达到刺激购买欲望的促销目的。突出特征的手法也是我们常见的运用得十分普遍的表现手法,是突出广告主题的重要手法之一,有着不可忽略的表现价值。
C 对比衬托法
对比是一种趋向于对立冲突的艺术美中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它把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放在鲜明的对照和直接对比中来表现,借彼显此,互比互衬,从对比所呈现的差别中,达到集中、简洁、曲折变化的表现。通过这种手法更鲜明地强调或提示产品的性能和特点,给消费者以深刻的视觉感受。作为一种常见的行之有效的表现手法,可以说,一切艺术都受惠于对比表现手法。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仅使广告主题加强了表现力度,而且饱含情趣,扩大了广告作品的感染力。对比手法运用的成功,能使貌似平凡的画面处理隐含着丰富的意味,展示了广告主题表现的不同层次和深度。
D 夸张法
借助想象,对广告作品中所宣传的对象的品质或特性的某个方面进行相当明显的过分夸大,以加深或扩大这些特征的认识。夸张是一般中求新奇变化,通过虚构把对象的特点和个性中美的方面进行夸大,赋予人们一种新奇与变化的情趣。
E 运用联想法
通过联想,人们在审美对象上看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经验,美感往往显得特别强烈,在产生联想过程中引发了美感共鸣,其感情的强度总是激烈的、丰富的,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联想,能突破时空的界限,扩大艺术形象的容量,加深画面的意境。
F 富于幽默法
幽默法是指广告作品中巧妙地再现喜剧性特征,抓住生活现象中局部性的东西,通过人们的性格、外貌和举止的某些可笑的特征表现出来。幽默的表现手法,往往运用饶有风趣的情节,巧妙的安排,把某种需要肯定的事物,无限延伸到漫画的程度,造成一种充满情趣,引人发笑而又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境。幽默的矛盾冲突可以达到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勾引起观赏者会心的微笑,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发挥艺术感染力的作用。
G借用比喻法
比喻法是指在设计过程中选择两个在本拷贝各不相同,而在某些方面又有些相似性的事物,“以此物喻彼物”,比喻的事物与主题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某一点上与主题的某些特征有相似之处,因而可以借题发挥,进行延伸转化,获得“婉转曲达”的艺术效果。与其它表现手法相比,比喻手法比较含蓄隐伏,有时难以一目了然,但一旦领会其意,便能给人以意味无尽的感受。
H .以情托物法
艺术的感染力最有直接作用的是感情因素,审美就是主体与美的对象不断交流感情产生共鸣的过程。艺术有传达感情的特征,“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这句话已表明了感情因素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在表现手法上侧重选择具有感情倾向的内容,以美好的感情来烘托主题,真实而生动地反映这种审美感情就能获得以情动人,发挥艺术感染人的力量,这是现代广告设计的文学侧重和美的意境与情趣的追求。
(2)海报设计中图文的收集和海报设计的版式
(播放课件)图文设计中要注意的方面,如正面例子《禁毒公益广告-向摇头丸说不》和《人和羊肉馆》的反面例子的对比;
几种海报设计的常见版式,学生可以很快掌握其排版的规律。
(3)海报的制作方式
主要是手绘、拼贴和电脑绘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
四、布置学生活动内容
根据校园文体活动的需要设计一幅校园海报。要求学生完成草图创作。
五、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知识点,鼓励学生的积极表现。
六、布置课后作业和下节课的任务
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实际感受来回答问题,引发对海报的兴趣。
学生讨论、分析《戒烟公益广告》中的画面特点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
学生分析
将学生带入街头海报的情境当中
点题,引起学生关注
学生通过分析《戒烟广告》中烟嘴变成自杀的枪管的设计、醒目的文字、画面的布局等,对海报的特点就会有个大概的了解。
学生通过分析,明确海报的基本构成要素
使学生体会到创意对于海报设计的重要作用。
通过“直接展示” 、“ 突出特征”、“运用联想”、“借用比喻”、“富于幽默”、“对比衬托”、“夸张”、“以情托物”诸手法对应的海报创意手法的欣赏使学生加深对海报设计的灵魂―创意的表现手法的了解。
文案中《向摇头丸说不》的成功设计和《人和羊肉馆》
的失败设计形成鲜明对比,失败的《人和羊肉馆》令人莞尔,印象深刻。
教学设计(二)
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欣赏•评述’活动内容的安排,以学生的校园生活为立足点,注重海报的实用性,在学生初步掌握海报的知识点后,学习一些实用的手绘海报技巧。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和关注身边的海报,认识和了解海报的特点和构成方式。
2.初步掌握简单的海报设计方法,为校园的文体活动设计海报。
教学重点
海报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学生对海报设计基本要素的掌握。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绘图纸、水粉颜色、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二)讲述新课:
1.导入:
教师出示在商场、超市、街头收集到的海报图片,请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海报是给谁看的?
(2)什么样的海报能迅速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3)海报画面的主要结构是什么?
学生结合生活中对海报的印象回答问题。
2.海报的概念
海报又称宣传画或广告画,张贴在公共场所,运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较短时间和一定的空间距离内产生清晰的视觉效果,准确地传达特定的信息,往往以简练的构图,新颖的立意,鲜明的色彩,给人以美的感受,故能引人注目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加强宣传作用。
3.海报的分类
海报以题材分类,可分为政治海报、文化海报、商业海报、公益海报等。
4.海报画面的构成元素和基本版式
(1)以超市的促销海报为例,学生讨论海报版面的构成方式:
主标题(最醒目):传达明确的主题,简洁醒目,一目了然,朗朗上口,是在第一时间抓住路人视线的关键所在。
说明文字(小):补充和说明。
图片:造型简练,色彩单纯、明亮,具有装饰感。
(2)海报的基本版式
横排式,竖排式
5.海报设计欣赏
从立意、版式、图文的安排等方面分析一些优秀的海报作品,使学生感受到海报的传递信息的强大功能。
6.海报的设计与制作
(1)构思:确定海报内容,凝练主、副标题的文字。
(2)确定版式,安排图文。
(3)海报的制作:手绘和拼贴。
教师讲解一些海报装饰的手法,如:
字型的装饰:使字型更明显。浅色字加外框、深色字加银色中线、加色块等。
图案装饰:活泼版面的作用。
饰框:稳定画面的作用。
(三)、学生作业
为校园的文体活动如艺术节、运动会设计一幅校园海报。
活动三 运动会会场设计
教学设计 (一)
设计思路
本单元属于‘设计•应用’活动内容,本节课设计为探讨性的欣赏课,主要目的让学生了解运动会会场设计的各种常见的方法,虽然因为各学校的客观条件不一样而导致的设计方案不同,但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从而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运动会会场构成要素
2.设想设计运动会会场可采用的形式和方法
教学重点
1.设计运动会运动场可用哪些形式来传达运动会的精神和理念
2.运用运动概念以外的元素所能传达的含义
3.不同规模的运动会能否采用相同的表现手段
教学难点
1.设计运动会运动场可用哪些形式来传达运动会的精神和理念
2.运用运动概念以外的元素所能传达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入新课
新授课
一、 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引入课题
利用大型运动会和校际运动会的对比来激发学生参与设计的兴趣
——雅典奥运会开幕式
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盛况
——校际运动会入场式
(你能看出校际运动会和大型运动会不一样的地方吗?)
——校际运动会开幕式
三、引入学习内容
1.运动会会场构成要素
2.设计运动会会场可采用的形式和方法
一、你认为运动会会场构成要素有哪些?
1.场馆
2.(运动场 主席台 观众席 )构成:内景设计
(一)运动会会场构成要素——场馆
北京2008奥运主会场——鸟巢设计构想
——北京奥运体育场馆
——校际运动会场馆
小结:校际运动会和大型运动会场地的区别
1.场地局限会决定运动会会场视觉效果
2.外观的不同会影响内部场景的设计
(二)运动会会场内景设计构成要素
运动场 主席台  观众席
——专业体育场馆
专业比赛场馆适用于比赛现场,内部色彩和造型要符合专业比赛的需要。
——火炬台的设计
雅典点火仪式表现的是天与地,物质与精神的连通。点火仪式在大型运动会里存在。
——跑道
校际运动会一般在白天召开,体育场跑道的色彩是固定的,但我们可以动用彩旗,气球等形式加以装饰。
——主席台
校际运动会尤其要重视主席台的外观造型和色彩对比关系,充分利用图案和文字的造型变化以传达学校的运动理念和办学特征。
——观众席
观众席服装的色彩区别可用作平面造型,还可以用到别的装饰手段以烘托气氛。
小结:
•         大型运动会场地一般分为专项使用场地和开幕式和闭幕式使用场地等。
•         校际运动会等则合并考虑。
•         会场内景会因为用途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
二、设计运动会会场可采用的形式和方法
1.设计运动会运动场,你认为可用哪些形式来传达运动会的精神和理念?
2.运用这些形式的时候,是否应该考虑运动以外的元素,目的是什么?
3.不同规模的运动会能否采用相同的表现手段?
(一)设计运动会运动场 ,你认为可用哪些形式来传达运动会的精神和理念?
a:会徽
——运动会标志
奥运会的五环标志是什么意思?
b:运动会吉祥物
1996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吉祥物 Izzy
1988年韩国汉城夏季奥运会吉祥物Hodori
2004雅典奥运 吉祥物
(二)可以运用的其他元素
(三)运动会会场设计可以用到的手段
a:横幅
在白天举行的运动会会场中 ,色彩鲜艳视觉清晰的横幅可以成为会场的主要装饰品,能简单明了地表现主题。
b:海报招贴
c:科技
现代科技能让会场的布置更具时代特征
d:色彩
冬奥会开幕式巧妙地运用了白色,让观众体会到冬运项目独有的色彩特征
f:灯光
灯光是舞台美术的借鉴和运用,在塑造会场主色调和突出主题等方面具备最佳效果,尤其是利用夜景的大型运动会。
g:焰火
焰火具备灯光效果的特点,同时又拥有独特的视觉变化造型,无论什么级别运动会都能采用。
h:团体操
团体操是大型运动会广泛采用的方法,可让观众感受到视频达不到的视觉震撼效果,可见度大,造型丰富。
——校际运动会可以用到的表现手段
校际运动会虽然在规模上达不到大型运动会的标准,但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和物力去丰富会场的视觉效果,比如团体操和各种装饰物品等,既可以装饰会场,同时还可以传达学校的办学精神和理念。
小结:
可以运用的设计形式和方法
1.标志    2.会徽  3.吉祥物
4.横幅    5.海报  6.团体操
可以传达的理念
1.        运动精神
2.  校园文化
总结:
通过欣赏我们了解了很多运动会会场的设计方法,不同类型的运动会要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可采用的形式才能更好地表达运动主题。
课后思考:
根据本节课学过的运动会会场知识点,请你策划一个运动会会场的设计与实施方案。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尝试回答问题,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
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活动小组策划
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出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答案分类归纳引入学习内容。
内景设计是此课的关键;不同的设计方案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运动会的主旨是通过多种形式来表达的,学生的回答未必全面,但可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大型运动会种类繁多,形式也变化多样,学生的视野相对开阔,让他们把记忆中的形象挖掘出来有利于本课知识点的总结。
不同主题的运动会倡导的精神有一些区别,可利用的资源就不太一样,只为增加可视性和激励性
世界大型运动会所采用的文化历史元素从侧面宣传自己的优势
运动会会场的布置可以借鉴舞台美术的设计方法
教学设计 (二)
设计思路
本节课还可设计为活动课,可以利用本校的运动场平面图进行色彩与造型的设计,在利用前几节课的标志与海报招贴等作业进行会场布置,如果能够结合本校运动会实地展出和利用效果会更好。
教学目标
让学生运用标志和海报招贴知识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去,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运动会标志海报设计的要点,运动会标志海报设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活动的组织,校际运动理念在作品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分组,选四到五位评委
二、学校运动场平面图,按小组分发
三、教师演示运动会会场设计图片
四、让学生总结会场设计方法
五、小组设计运动会会场造型
六、小组用各种材料制作运动场彩色效果图
七、小组代表演示和讲解本组设计意图,评委评分
八、教师总结
活动一 设计制作请柬
教学设计 (一)
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中“设计制作请柬”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请柬,俗称请贴,是邀请客人时送去的通知,是大到国与国之间、小到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系的纽带。中国几千年来的古老文化积淀,使博大的请柬文化被赋予了一定人文的内涵,它充满着人情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请柬作为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也是他们很感兴趣的,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结合其它课程及生活中获取的知识,积极地参与研究性活动。本课的教学内容体现着现代意识,由于请柬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自然而然地会积极参与到请柬文化的传承中。所以请柬设计一课兼顾了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习得两方面的需要,既顺应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需要,突出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又循序渐进地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此外,本课在这一册教材中起到了承前起后的作用,在纵向上既是对前面第三单元“校园的春天”系列活动的延续,也为第五单元“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请柬具有简易、实用、页面设计庄重、大方、美观等特点,并学习请柬制作的方法。
2.通过请柬的制作,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品德,增进师生感情。
教学重点
用剪贴手法设计和制作请柬。
教学难点
1.构图设计。
2.恰当选择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
2.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色彩知识和美术字等课,今天让同学们运用这些已学过的知识,自己动手制请柬。(板书课题:请柬设计与制作)
它能显示爱心,表达美好的祝愿,给我们增添欢乐、友谊和节日气氛,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自己动手制作,那么,不但能够节约,而且会使人更感亲切,更有意义。
3.请柬欣赏:(出示请柬范图、边欣赏边讲解边板书)
请柬的内容:图案设计,邀请人姓名,邀请时间地点,活动内容等。
请柬的形式:有平面的、立体有声的;横式的,竖式的;心形的、树叶形的及不规则形的。
制作的方法有:摄影的,色彩绘的,镂印喷刷的以及剪贴的。包括利用多种材料拼贴和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的等。
请柬的制作要求:构思巧妙,形式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精致。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请柬的方法。
4.剪贴请柬的制作步骤:(边演示制作步骤边讲解、边板书)
(1)构思、设计
我们要制作一张精美的请柬,首先应该有一个好的构思,准备制作一个内容,然后,可按自己的构思画出铅笔设计稿。
在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到邀请的对象,因人而异,如老年人喜欢传统民族的风格;儿童则喜爱灿烂绚丽的色彩。我们只有掌握了不同对象的心理和爱好,设计制作的请柬就一定会受到珍视和喜爱的。
(2)准备一张较厚的纸,按所需形状剪裁。
(3)选材、配色:废旧的画报和图片本身就有一定的图形和色彩,我们就是要利用它选取我们所需要的部分图形。要注意色彩配置鲜艳、明快。
(4)剪贴。剪取合适的图形,按设计稿依层次贴到纸上合适的位置。
(5)整理画面: 看看什么地方需要调整,什么地方空了需要添画。
5.课堂小结:
(1)与学生一起分析、讲评作业,并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
(2)学生互相交换请柬。
(3)总结课堂教学情况。
小组讨论:
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请柬,谈一谈优秀的请柬应该具备什么要素,即设计要求,比如别出心裁、信息准确完整、内容与形式一致等等。
学生课堂作业
(1)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各拼贴一张精美的请柬。(2)其它同学在座位上开始设计制作剪贴请柬,形式不限。
《友谊地久天长》、《老师,您好!》(播放轻音乐)
教师巡视辅导,交待注意事项:
构图时要注意疏密、虚实关系;配色要鲜艳、明快;图案和文字要眉目清楚;剪贴花纹线条要流畅不要把连接处剪断了。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演示和制作相结合。
教学设计 (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请柬具有简易、实用、页面设计庄重、大方、美观等特点,并学习请柬制作的方法。
2.通过请柬的制作,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品德,增进师生感情。
教学重点
用剪贴手法设计和制作请柬。
教学难点
1.构图设计。
2.恰当选择材料。
用具准备
教具:自制各种示范请柬;示范制作备用的花纹图案资料及内容;8开白纸,废旧彩图纸,浆糊、剪刀、画板、图钉等。
学具:16开白纸对折,废旧彩图纸、浆糊、彩色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
活动(1) 展示、评述你搜集到的请柬
将一块空白的展示板放置在讲台旁,请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请柬先贴在展示板上,再回座位就自己搜集的请柬来谈感受、对请柬的认识、请柬在生活交往中的作用等等。在学生的交流之后,教师展示自己搜集的请柬,也作评述。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主动了解请柬的作用和请柬的人文性质,并在一开始就通过展示台营造出一种氛围。
活动(2) 谈谈好的请柬应该具备什么?
请学生看已经贴满的展示台,比对同学和老师搜集的请柬,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请柬,谈一谈优秀的请柬应该具备什么要素,即设计要求,比如别出心裁、信息准确完整、内容与形式一致等等。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获得新知识。
活动(3) 讨论怎样设计请柬
这是学生要重点自主学习的问题,为避免学生毫无头绪,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容、形式、表现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每两组重点讨论一个方面,有剩余时间再考虑其它两个方面。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请柬设计的基本知识。
活动(4) 你也来露一手
要求学生尝试为一个校园活动设计制作一个请柬,可以大胆地进行涂抹或剪贴,也可以构思小稿,回家用电脑制作。
此后,再次利用展示台,请完成的且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五位同学将自己的作品贴到展示台上,并作自评,然后请同学对他们的请柬作评价,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后,教师略作评价。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实践进一步掌握知识。
这一节课以学生活动的方式来设计教学内容,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业要求
利用废旧图片或画报剪贴制作一张请柬。要求构思巧妙,形式新颖,工艺精致。
教学反思
一、活动目标:可分为三个方面
认知:
了解请柬文化,掌握和了解一定的请柬设计的技巧。
技能:
l.通过分析、评述,体会从不同角度欣赏请柬。
2.运用请柬设计的基本知识,尝试设计制作一个别出心裁的请柬。
情感:
通过活动,提高对请柬的审美能力,引发学生设计实践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
二、活动重点:请柬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设计的方法
三、活动难点:运用活动中自主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请柬设计
四、活动准备:分为师生两个方面
师:搜集请柬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展示板,课前布置学生分六组围坐。
生:课前搜集一些请柬,准备彩笔、布料、剪刀、 双面胶、白纸及一些特殊材料。
活动二 设计布置舞台
教学设计 (一)
设计思路
通过师生互动的欣赏过程,来完成评述与学习的任务。
教学目标
通过对舞美作品的欣赏,了解有关舞台设计的基本知识及舞台布置的方法步骤。
教学重点
舞台及舞美的基本概念,舞台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1.如何解决学生对舞台及舞美的陌生。
2.如何解决设计与学生及学校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课  前


1.收集学生采集的相关素材
2.准备调试多媒体设备
按照老师的布置收集资料
为师生互动做准备




设问:
1.我们的艺术节主题是什么?
2.我们如何在演出的舞台上体现主题?
根据教师的提问,分小组短暂讨论
为点出主题做准备




1.点题:我们一起说说舞台
2.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并讲解舞
台基本概念。
(概念,种类)
3.设问:根据艺术节的主题我们
都可以采取哪些设计手段?
4.组织观看相关图片
5.师生共同总结出舞台设计的方
法步骤
主题特点,设计手段,
设计元素,因地制宜。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
由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多媒体演示
通过多媒体演示


组织学生分组设计
按小组集体讨论设计方案
可以边讲边练



请每位同学画出一副舞美设计
草图
记录作业要求




提问:
1.我们学的两个基本概念是什么?
2.舞台设计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教学设计 (二)
教学目的
通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舞美作品,学生初步了解舞台美术设计的基本要素及方法。
根据主题布置舞台。
课前准备
相关舞美的资料,小型道具模型;同时请有条件的同学自己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 通过多媒体欣赏使学生知道舞台的基本概念,并了解舞台的形式。
(欣赏,设问,回答)
二、通过多媒体欣赏了解舞美作品的特点,并在观赏与讨论的过程中学习舞美设计方法。(欣赏,讨论,发言)
三、 教师设计主题,如春、冬、节庆等,学生思考表现形式。
(讨论,发言)
四、 教师介绍舞美设计方法及绘制步骤。
(欣赏,讲解)
五、 教师设计两个主题,每位学生任选一个进行设计练习。
(家庭练习,可采取多种方式)
活动三  制作道具、表演
教学设计 (一)
设计思路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的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及人文精神。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本课属于“设计 应用”这一学习领域。“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设计的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制作道具、表演一课,安排了戏剧表演的由来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戏剧表演的文化、历史。同时让学生了解在现代生活中,戏剧表演的主要功能。戏剧表演的特点及道具、服装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道具、服装在表演中的功能以及戏剧表演给学生带来的乐趣。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戏剧表演活动等引导学生增加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及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多种表现方式,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根据表演节目的具体角色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道具和服装。
教师的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是带有浓厚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使学生成为了评价和被评价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而形成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能力对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各种艺术活动的图片、影视资料,结合校园艺术节的总体内容,设计构思相应的表演道具、服装。
2.指导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道具、服装。
3.结合欣赏和设计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和体会道具、服装的艺术美感。
本课内容
1.表演道具、服装的设计与制作
校园表演活动所用的道具要从简单、易做、廉价方面来考虑。设计制作尽量使用容易得到的、加工方便的材料,并尽量利用代用品。如利用泡沫塑料、各种纸品、布料等进行制作。
2.面具、头饰的设计与制作
面具与头饰作为一种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最初对妖魔鬼怪的驱赶、对图腾的崇拜,到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具与头饰寄托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并以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大众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流传于民间。现在面具与头饰已成为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人们除旧迎新、欢歌劲舞、交流情感时不可缺少的装饰。
利用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与头饰,将造型技法,如浮雕、粘贴技法等,运用到面具与头饰的制作中。
学生可结合表演活动设计面具与头饰,并在活动中展示、体验、交流面具与头饰。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各种体现道具、服装特点的文艺活动的图片、影视资料、实物;可制作道具、服装的材料,如泡沫塑料、卡纸、彩色纸、布料等。还应准备学生表演节目时配合制造气氛的音乐光盘。
学生准备学具:自己寻找的各种体现道具、服装特点的文艺活动的图片、影视资料、实物;制作道具、服装用的绘画材料,如水粉颜料、铅笔、画笔、直尺、圆规、胶水、剪刀、刻刀及泡沫塑料、卡纸、彩色纸、布料等。
教学重点
1.了解戏剧表演中道具、服装的发展过程。
2.了解道具、服装的制作方法。
3.了解戏剧表演中道具、服装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道具和服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①结合欣赏各种体现道具、服装特点的文艺活动的图片、影视资料、实物等,认识道具、服装的特点和作用。
②分小组设计道具、服装。
三、讲授知识
①结合学生的设计,引导学生认识特定内容对道具、服装的要求和影响,学习运用归纳、对比、夸张等修改设计。
②讲解制作道具、服装的相关技法,分工制作零部件,合成。
③收拾与整理
教师从设计特点、制作特点等不同的方面,分别点评部分同学作业。
④修改、加工、完成。
四、课后拓展
可以将使用完的道具、服装进行再加工,制作成装饰品,美化环境。
五、小结
总结本课知识点,鼓励学生的积极表现。
六、布置课后作业和下节课的任务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讨论:
1.表演内容与道具、服装的关系。
2.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成品,特别是废旧材料制作道具、服装。
学生按合作小组的形式,根据所要表演的节目中的情节和人物塑造需要设计制作道具、服装、面具与头饰。
思考:
1.如何更好地在表演过程中体现相关设计的美感。
2.如何在相关的设计中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美术特长。
教师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戏剧表演活动等引导学生增加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及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学生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与研究设计方案,设计与制作道具、服装、面具与头饰。培养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精神。
教学反思
本课程属于设计应用课。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体验,由于学生知识、能力不同,在设计道具、服装、面具和表演节目上,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兴趣、情感的表达。节目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展示学生的所思所想,是学生内心世界的一种真情流露。
评价建议
1.学生能否结合表演内容认识道具、服装的特点和美感。
2.学生能否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利用多种材料设计制作道具、服装。
教学设计 (二)
设计思路
本课属于“设计 应用”这一学习领域。“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设计的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制作道具、表演一课,安排了戏剧表演的由来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戏剧表演的文化、历史,同时让学生了解在现代生活中,戏剧表演的主要功能。戏剧表演的特点及道具、服装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道具、服装在表演中的功能以及戏剧表演给学生带来的乐趣。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戏剧表演活动等引导学生增加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及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多种表现方式,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根据表演节目的具体角色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道具和服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各种艺术活动的图片、影视资料,结合校园艺术节的总体内容,设计构思相应的表演道具、服装。
2.指导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道具、服装。
3.结合欣赏和设计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和体会道具、服装的艺术美感。
教学重点
1.了解戏剧表演中道具、服装的发展过程。
2.了解道具、服装的制作方法。
3.了解戏剧表演中道具、服装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道具和服装。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一、以兴趣做先导
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取学生分组(以自由组合的方式),讨论本组自编自演的节目并分配角色。每个人要为自己扮演的角色设计面具与头饰草图。要求课后搜集有关面具的资料。
二、了解面具与头饰知识及制作方法
虽然本课程是以学生体验为主,但并不能忽略知识技能的掌握。本课采取学生之间交流、分析、比较搜集来的资料信息,来了解面具与头饰的由来、意义、功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的实施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面具与头饰图片,用学生讨论的方法得出面具与头饰的造型及色彩的特点。教师演示面具与头饰设计及制作方法。所讲面具的知识都是学生在节目表演(体验活动)中所需要的。
第二部分
一、体验、展示
每组同学依次上台表演本组节目,通过节目的表演活动,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性格。展示所制作的面具与头饰。表演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感受面具与头饰表演带来的乐趣。从活动中了解了他人,了解自己。
二、教学评价
表演完节目,展示各组面具与头饰。同学对所表演的节目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表述出自己的观点,造成活泼的讨论气氛。对学生的各种观点采取宽容的态度。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和成功。
第三部分
一、表演。按小组设计进行表演,分小组或个人进行总结。
二、整理活动资料、存档。
三、课后拓展。可以结合学习的知识组织设计其他活动,如科普表演等。
第五单元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欣赏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只欣赏不思考,因此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教学方式如:提问、讨论等。本课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总结和归纳。
定义
利用视觉符号并通过视觉媒介进行信息表达的设计称之为视觉传达设计。
教学内容
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字体设计、图像设计、书籍设计、广告设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设计等。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策略说明
知识内容
教学策略
标志设计
欣赏部分现代设计作品,了解企业标志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的标志,产品标志既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标志,又叫商标。
通过欣赏现代设计作品,引导学生进入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画面中一些提示性的话语引导他们思考。
提问:商标和标志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你能举几个例子么?
包装设计
对产品的包装容器造型、包装结构以及包装的外观装潢进行符合保护性、便利性、经济性和审美性要求的整体设计,以达到准确有效的传递商品信息、提升品牌认知、增强销售、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设计称为包装设计。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相互的讨论、交流,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以达到互助互学的效果。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
教师讲解,分析总结归纳。
提问:
1.你都见过哪些种类的包装设计?
2.请学生分析包装设计对商品的作用以及包装设计对消费者的影响。
字体设计
对文字的笔画、结构、造型、色彩以及编排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使其形成鲜明的个性,达到易认易记的效果。
提问:
1.现代的人们都用电脑,美术字体设计还有用武之地么?
2.你都在哪些地方见过精心设计的美术字体?
图像设计
运用手绘、电脑、影像技术以及综合方式等手段进行创造性的图像设计,并将它们应用于广告、包装、展示和影视等信息载体中,使其不仅以直观、生动的形象加强文字内容的传播力度,而且以其巧妙的构思、独特的表现,使人赏心悦目、经久不忘。
观看课件。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通过学生的分析和阐述,使教师获得教学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书籍设计
书籍设计主要包括:正文、扉页、插图、封面、护封等等。
构思巧妙、设计精美的书籍会使读者感到心旷神怡、爱不释手,她能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加深对其思想性、文化性和指示性的认识。
书籍是学生朝夕相处的事物,但是本课所讲的是精装书,与课本等书籍不同,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两本精装书以作展示。
提问:
1.书籍设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书籍设计最主要的表现意图是什么?
广告设计
由于广告设计面对的是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状况,广告创意的方法也需要多种多样,再加上消费群体日益细分以及个性化消费的发展,广告设计的分析和定位设计尤其重要。
常见的基本表现方法有:直叙法、象征法、情感共鸣法、幽默法等等。
广告设计的范畴很广泛,通过本课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在生活中发现设计,发现美。
提问:
1.你平时都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海报?
2.哪些海报引起过你的注意力?
3.你知道海报都有哪些表现方法么?通过个别学生的讲解,可以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设计
企业或机构为使自己的精神、理念、质量和特色得到广大公众的认可,以期达到共识,便运用象征化、统一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等手法,将清晰而简洁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对外进行传播。
VIS设计这部分内容对于初中生只需作为一般性了解,教师可根据当地学生关注的企业(如麦当劳、肯德基、汽车或电脑品牌)进行课堂的讨论,使学生明白VIS所涉及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