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感用什么线:中国历代人口知多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2:18:33

中国历代人口知多少?

(2011-05-28 12:36:08)转载 标签:

杂谈

中国历代人口知多少?---历史上的人口增长与土地纷争2010-05-28

 一、中国历代人口数量的曲线增长    在历代中国官方有关记录中,从周秦至明清之际2000余年的历史上,中国人口数量曾长期摆动在仅为1000万与6000万之间。 1、中国历代人口统计数字   先秦时期:  夏代人口有《文献通考•户口考》与《帝王世纪》等记载,有人口1355万余,不可靠,现代人推测为135万。  商代人口,《帝王世纪》曰:“殷因于夏,六百余载,其间损益,书册不存,无以考之。”(《续汉书•郡国志》刘朝注引)王育民先生推测为196万。  西周人口,《周礼•秋官司寇》记载:“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及孟冬祀司之日,掀其数于王。” 《帝王世纪》载西周初年人口1,3714,923,“多禹十六万一千人”。《通典》卷七《食货•户口》中少1万。现代人测为285万。    春秋人口,《帝王世纪》记周庄王十三年(前684年)为1,1847,000。《通典》卷七《食货•户口》略同。现代人推测为1000万左右。  战国人口,《帝王世纪》“考苏、张之说,记秦及山东六国,戎卒尚存五百余万,推民口数尚当千余万。” 范文谰《中国通史》第1册估计为二千万,梁启超《中国史上人口之统计》(《饮冰室文集》第4册)估为三千万。  秦汉魏晋时期:   中国第一次全国规模的人口普查是秦朝。《史记•萧相国世家》说萧何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 《史记•秦本纪》载秦国早在献公十年(前375年)就“为户籍相伍”。《商君书•去强篇》说商鞅变法时,“五家为保,十保相连”,并“头令萁敛”即根据人口收税(《汉书》卷24《食货志》师古注)。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年)“初令男子书年”。《帝王世纪》说秦“北筑长城四十余万,南戍五岭五十余万,阿房、郦山七十余万。” “一岁屯戍,一岁力役。” (《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每年仅征发徭役就达300余万人。  西汉户口,《汉书•地理志》记平帝元始二年(2年)全国1,2233,062户,5,9594,978口。西汉103郡国约400万平方公里面积,实有人口当在六千万以上。   东汉户口,东汉永寿三年(157)全国户口人口分别为1,0677,960户、5,6486,856口。  三国人口,《通典•食货•户口》统计全国为1473,423户,7672,881口。当时屯田及世家豪族荫附户口未有统计。葛剑雄《中国人口史》估计有三千多万。    西晋人口,《晋书•地理志》载太康元年(280)2459,840户,1,6163,863口。东晋南北朝人口,估计高峰时期全国人口达五千万左右。    隋唐宋元时期:  隋朝人口,由于在全国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户口人口数大增。《隋书•地理志》载,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全国户口人口数分别为8907,546户,4,6019,956口。根据《隋书•地理志》各郡县统计有9070,414户,葛剑雄估计人口高峰时达5600万口。    唐代人口,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为峰点。据《通典》卷七《食货•历代户口》载,该年全国户口人口数分别为8914,709户,5,2919,309口(不包括客户和各都护府管辖的人户),实际人口数超过6000万。  五代十国时期约一千万户,五千万口。  宋代人口,《宋史•地理志》载,北宋开宝九年(976年)3090,504户,端拱二年(989年)6499,144户。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宋会要辑稿•食货11》载全国1,2976,123户,2,8558,940口。实际高峰期人口应有五、六千万左右。  元代人口,《元史•地理志》至元二十七年(1290)全国统计1,3196,206户,5,8834,711口。第二年《元史•世祖纪》载1,3430,322户,6,0491,230口。加上贵族私属人口和诸色户计(军户、站户、匠户等)近千万户,总数超过6000万(葛剑雄主编,吴松弟著《中国人口史》卷三第390页)。  明清以来  明代户口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项是官方《赋役黄册》统计数,《明史•食货志》载洪武二十六年(1391年)为10652870户,60545812口;《明成祖实录》卷26载永乐元年(1403年)为11415829户,66598337口。  第二项是不在官方统计的军户、匠户、灶户、僧道人口,《明孝宗实录》卷180载天下都司卫所属额官军270余万户,千余万口,加上匠户(25万户)、灶户(10万户)、僧道人口以及荫户、流民等不下三、四千万口。  第三项是边疆少数民族人口,如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新疆地区等,在明中后期估计600万口左右。  以上三项相加,明代人口高峰期大约为1亿5千万左右,有人估计最高接近2亿。(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卷四第832页)  清代户口,清初户口统计限于“人丁”之中的“成丁”,女口、16岁以下的未成丁、60岁以上的老丁未统计。后人研究时采取1:5的丁口比例计算人口,估计顺治十二年(1655年)为1.19亿,有待于进一步研讨。  《清圣祖实录》卷206载康熙四十年(1701年)丁数2,0411,263人,口数8,1644,652口。康熙五十一年编审增益人丁,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其后人口激增。  乾隆六年(1741年)官方统计首次突破一亿,达14341万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官方统计31328万口。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353377694口,道光二十年(1840年)429816144口,道光三十年(1850年)446368005口。  从乾隆六年(1741年)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人口由1.4亿增加到4.4亿,平均每年增加278万口,平均年增长率为10.5%;从顺治十二年(1655年)为1.19亿增加到宣统三年(1911年)4亿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为4.7%。从人口绝对增长看,1850年比1655年净增3.11亿,1911年比1655年净增2.71亿。这便是所谓的“清代人口奇迹”。  1912年4.05亿,1928年4.418亿,1931年4.748亿,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为5.826亿。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6000万到1850年4.3亿,增加7倍,年均增长率0.1%。  2、中国历代人口增长规律  综观几千年中国人口发展史可见:  第一时段1000年翻一翻(夏商几百万到公元初年6000万,公元初年到中唐8000万或到宋代1亿)。  第二时段500年翻一翻(元代1亿到明末近2亿)。  第三时段250年翻一翻(清初2亿到清末4亿)。  第四时段40年翻一翻(20世纪50年代5亿到90年代10亿)。  第五时段20年翻一翻(20世纪末13亿)。  马尔萨斯在其《人口论》中曾经提出人口每隔若干代而倍增的规律:即在无外力影响的条件下,一个封闭人口的自然增长律大约为每隔20—30年(人类的繁殖周期)递增1倍(在假定每户只生一个孩子的条件下)。从中国的人口历史看,这种人口隔代而倍增的规律是存在的。  实际上,早于马尔萨斯2000年,中国古代学者已注意到这一重要的人口增长规律。如先秦韩非子就指出:人有五子,子又有五子;则大父(即爷辈)未死,而有二十五孙。结果是"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五蠹》)即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平方级数,而资源和财富则不可能以这一速率增长,从而导致社会动荡。明代学者徐光启、清代龚自珍、魏源等均曾指出:生人之率,大抵30年而加 1倍。非有大兵革,则不得减。而垦田不增且日分田小,是以社会不安。从中国历史看,人口在社会安定的时期,隔代而倍增的规律是明显存在的。只有受到战争、大灾荒、大饥荒等遏制人口发展因素的影响,这一规律才会受到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自清乾隆六年(1741)以后,中国人口即以每隔25~45年递增1倍的速度持续高速发展。中间尽管曾经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战争等多次内外变乱,导致人口增长曲线有新的升降摆荡,但由于人口基数已甚为庞大,以千万人计的变乱中人口消灭律已不能影响数亿人口的总规模。因此自乾隆以来中国人口的总趋势是呈持续上升的。其结果是在200年左右时间中,中国人口规模由1亿人左右递增到本世纪中叶(1949)的5-6亿人;又经30~4O年再倍增到目前的12~14亿人。从而确切无疑地证明了人口发展隔代倍增的自然增长规律。从世界范围看,国外史家估计1776年世界人口约7.5亿,到1976年约为41亿。即在200年左右增长约6倍,同200年间中国人口的增长幅度差不多。  3、历代人口数量的曲线波动规律  学术界根据自西周至清代见诸史料的人口及户口统计资料,选择历史年代中人口数值发生重大变迁的年代点作为座标,描绘反映中国历代人口数量规模变动趋势的一条周期性上下荡动的曲线。历史现象的重复发生,反映着客观规律的存在。中国历代人口发展有三个明显的现象:  第一,人口的变化不是平稳的,而是具有周期性大起大落的特点。大体上说,一个历时较久而又比较强大的王朝的初期,人口增长迅速,大约到中期达到高峰,而后停滞,到新旧王朝交替时期则急剧下降。  第二,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从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开始,到1840年,全国人口从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增到四亿一千二百八十余万,净增三亿五千三百二十余万,平均每年仅递增0.1%。这就是一般说的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高—高—低类型的人口再生产。  第三,呈现为台阶式的“跃迁”,即人口的增长往往经过一段较长的停滞时期后在短期内迅速增长,而后又停滞下来。  战国中期的人口大约2000—3000万,这是第一级台阶;  从汉到唐,人口没有超过6000万,这是第二级台阶;  从北宋后期起,人口大约增长到1亿左右,这是第三级台阶;  从清代乾隆初年开始,短短100年间人口即从1亿多猛增到4亿,随后又陷于发展迟缓的状态,这是第四级台阶。  上述三个现象中,第二个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所共有的,第一和第三个则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独有的。特别是下跌情况,从夏代起中国约4000年的人口变动曲线上有14个波谷:   (1)夏末商初,人口下跌,跌幅不详。   (2)商末周初,人口比商代后期减少近四成。   (3)战国后期至秦、汉之交,人口约损耗一半。   (4)西汉末年,人口减少近五成。   (5)东汉末年至三国之初,减幅高达65%,实为空前绝后。   (6)十六国时期,人口一直在低谷中波动,并几度显著减少。   (7)隋末唐初,人口约减少1/3。   (8)“安史之乱”,人口在短时期内剧减二至三成。   (9)唐末和五代十国,减幅达三成。   (10)“靖康之难”,人口损耗达三成。   (11)元灭金、宋,人口约减少四成。   (12)元末明初,人口减少1/4。   (13)明末清初,减幅近五成。   (14)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人口约减少1/5。   以上14个波谷都是全国范围的社会大动乱造成的,至于由局部原因造成的小波动数量就更多了。于是人口发展演变的模式形成比较典型的波浪式曲线。             统计年份    帝王纪年     人口数       背景说明        前215年   秦始皇在位     约1000万人      全国统一后的估算数        前202年   汉高祖登基之初   约800万人     秦末与楚汉相争后的人数        公元2年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  59594978口      第一项全国性人口登录总数        公元57年   东汉光武中元二年  21007820口      新莽以后人口损失惨重        157年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  56486856口      东汉末年的人口总数        280年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  16163863口      三国时人口损失惨重        609年    隋炀帝大业五年   46019956口      人口复原势头很明显        639年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  12351681口      隋末动乱        755年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50975543口      唐极盛时人口       760年    唐肃宗乾元三年   16990386口      安史之乱后惊人锐减        1110年   北宋徽宗大观四年  46734784口     北宋最高登录数(不含金)        1264年   南宋理宗景定五年  13026532口     宋将灭亡,元人南进        1291年    元世祖至元二八年  59519727口     统一中国后人口       1403年   明成祖永乐元年   66598337口     明初人口统计数        1562年     明嘉靖四十一年   63654248口     明代人口持平数        1656年    清顺治十三年    15412776(丁口)  清入关后统计丁口数       1721年    清康熙六一年    25763498(丁口)  康熙五十二年摊丁入亩        1743年    清乾隆八年     164454416口    高增长,破1.6亿关        1762年    清乾隆二七年    200472461口    破两亿大关        1790年    清乾隆五五年    301487115口    破三亿大关        1809年    清嘉庆十四年    352900024口    超过三亿五千万        1834年    清道光十四年    401008574口    清高峰期,破四亿大关        1915年    中华民国      460000000人    “人口众多”        1955年    解放初期      500000000人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2005年    改革开放后     1300000000人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从上表可以看出:    (一) 每当因土地兼并造成改朝换代之际,人口总数要跌落,反复波动。  (二)汉代以降,1000万人口低谷都出现在全国性大动乱之后。  (三)“人头税”起着巨大约束作用。清代“摊丁入亩”后,实行“盛世滋生人口永不加税”的政策,取消“人头税”,从此人口数字猛升,由1亿攀升到2亿、3亿、4亿,只用了一百年(1734~1834年)。        4、历代民族分布、人口迁移与土地开发  一定数量人口为改变居住地而进行的一定距离的迁徙谓之人口迁移。它是区域开发的过程和人文现象空间扩散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大融合的过程。  (1)中国历史人口迁移与区域土地开垦趋向  第一,游牧民族向中原内迁。东汉初,匈奴分裂,南匈奴迁到河套和陕西、山西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羯、氐、羌等族大量内迁,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等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十六国和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渗透到黄河流域。辽宋夏金元时期,尤其是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大量内迁中原,甚至江南地区。  第二,汉族人口由北向南和由西趋东迁移。中原广大人民由于黄河流域战乱和少数民族入侵大量向长江流域迁移。中原人口南迁出现了三次高潮,分别是:两晋之际、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和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后。  第三,中原人口由内地向边疆迁徙。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封建中央政府为开发边疆,充实边防,不断迁徙内地人民到边疆地区,如秦朝对匈奴作战夺取河套地区后迁徙内地居民到这里发展生产,政府越族后迁徙内地居民到这里,促进了河套地区和越族地区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人民自发的向边疆地区迁徙,如唐朝末年,许多中原人民来到契丹境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第四,中国人逐渐向海外迁移,从唐朝开始,我国就有很多人到南洋谋生,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中国人向南洋地区迁移并为那里的开发做出了巨大共享。  (2)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  一是东部与西部的差异,即汉族居住区和少数民族居住区的差异:以长城——祁连山——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为界域,即司马迁《史记》中提到的农牧界限:龙门——碣石——山西中部——河北北部——秦皇岛。  二是汉族居住区内部的南北差异。南北人口居住地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人口的比例:  年代       北方著籍户口比例       南方著籍户口比例  西汉元始二年       81%              19%  唐贞观十八年       45.4%             54.6%  天宝元年         55.5%             44.5%  北宋初年         40%              60%  元代           10%              90%  明嘉靖年间        29%              71%  安史之乱是重要的界限。战乱前北方保持过半数的优势,战乱后南方超过50%,并始终保持了优势。汉初4700万的北方人口最高数字,一直保持到清中期,说明北方人口发展缓慢。从漕粮看,  唐安史之乱前,漕粮主要来自北方,乱后则来自南方,如北宋开封年需550万石,南方占72%,末期达到90%。北方人口发展缓慢的原因:一是北方地区长期遭受战乱,二是自然环境恶化,三是南方的开发。  3、东南中国与西北中国之间的历史人口线  《史记》中的农牧界限:龙门——碣石——山西中部——河北北部——秦皇岛,即胡焕庸人口线——形成中国历史时期农牧民族社会经济文化交汇的长城文化带。  随着人口的发展,民族人口分布的东西差异与南北差异也在发生波动,其中都隐含着空间的争夺与土地的斗争。--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