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一直不走怎么止血: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3:37:22
资源淘宝首页免费资源收费资源定制服务发表服务需求信息资源分类
位置:酷牛网→资源淘宝→所有分类→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正文 【背景色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
浏览:392次 0人评论 更新日期:2006-02-27
看新闻,每月赚现金!不必投入资金!绝对真实有效!值得一试!
【摘要】:
我国已经加入WTO组织,中资银行在入世后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选择。尤其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越来越令人担忧,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和增长已经成为威胁我国金融安全和国民经济稳定的重大隐患。文章旨在研究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根源。不良资产是在以银行垄断为起点的信用体系逆向演进过程中形成的,有深刻的制度性原因。因此,不良资产的防范和化解一直是各家商业银行信贷乃至通盘工作的重点之一。诚然,不良资产的形成有着较深、较广的客观原因,但是,毋庸置疑,银行评估不严、定位不准、信贷管理水平差强人意,不仅是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的催化剂,更是造成信贷资产风险度大,固态化严重,收益率低的直接因素。自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安全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系统性的处理银行坏帐,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坏帐剥离,并运用债转股的手段清理坏帐。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解决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据此文章提出了为控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完善我国信用制度,提供制度保障和推进体制改革的一些对策和思考。
【关键词】:金融风险、不良资产、银行垄断、信用制度
【正文】: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全球化趋势也在逐步加强,全球金融市场的效率在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金融风险也随之加大。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爆发金融危机。东南亚货币危机的原因虽然很多,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累积则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最大隐患。因为大量不良贷款,使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循环梗阻,银行被迫依靠存款支撑,一旦存款出现大幅度滑坡,就可能出现支付困难,若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危及整个金融体系。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从1998年以来,在181个成员国中,133个国家都经历过严重的金融问题或危机,占全部成员国的70%以上。发生金融问题的有108例,其中由于银行不良贷款引发的72例,占66%以上。发生金融危机的有31个国家,共41起,其中因不良贷款引起的有24起,占58%以上。可以说,威胁银行的主要风险仍然是不良贷款,据统计,到2003年底,单我们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就高达19737.52亿元,其中工行有7298.21亿元,农行有6985.17亿元,中行有3517.14亿元,建行有1937亿元,因此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也是制约中国金融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 、不良资产产生的背景:我国现代信用体系的逆向演进
自我国银行信用垄断地位确立开始,我国信用体系便注定走上了以银行为中心的“适应性进化”之路。垄断银行是政府控制经济的便宜工具,但必然抑制金融效率,也注定了宏观调控的手段是简单而粗糙的。所以,信用体系的发展是以不间断的金融改革为主线索。由于政府支配经济发展的需求难以减弱,金融改革必然是滞后于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的次优选择。各种市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半封闭的环境里产生并发展,难以得到优质的基础客户群;在与垄断银行的“进化博弈”过程中根本无法获得竞争优势,所以其发展空间狭小,难以起到优化资源配置和分散风险的作用,一般只能作为银行信用的必要补充而存在。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既想发展其他信用形式以提高金融效率,但出于控制经济和实现赶超发展策略的目的又需要银行信用的垄断力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所以一直在艰难地寻求均衡。
由此可见,我国的信用体系以银行垄断为起点。在严厉的金融管制的制度背景下逆向演进,信用体系呈现很强的单一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
(一)、不良资产形成原因之一──粗放经营。
1、决策上的粗放
银行资产业务经营的粗放首先体现在投向决策上的粗放。银行自身资源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整个市场的所有需求,银行必须进行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有限的投信资产究竟投放何处才能取得流动、效益、安全。银行要正确选择目标市场,要进行如金融政策、企业发展状况、市场情况等因素的环境分析。长期以来,国有银行放款多受长官意志左右,贷前调查、审核草率,长官拍脑袋决定贷款投向,决策的粗放成为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发生的一大重要原因。
2、贷款管理粗放
适应新的形势需要,银行的授信工作必须坚持重点开拓与局部收缩的发展战略,要加快业务创新,大力开拓收益率高、发展前景好的高效市场,又要主动收缩和退出无效和低效市场,以期提高资产质量和效益。对没有发展前景、难以救活的企业,停止对其输血供氧,减少资金的浪费和损失。但是,有的银行对已形成不良资产的授信客户,感情上千丝万缕,退出时犹犹豫豫。有一外贸公司经营连年亏损,市场前景黯淡,信誉低下,在银行贷款94年底时已过1亿,全部逾期末还。95至99年间,银行却又陆续以贷款、信用证等方式注入资金高达3个亿。问其原因,有关人员无可奈何地解释,初衷本是以增量盘活存量,谁知,新投资金也成了打狗的肉包子,不良贷款更是被掩盖了。劣质客户不尽快淘汰,资产结构就不可能有效调整,如果说抢占市场不易挤进,那么,对于包袱缠身的银行来说,退出市场更需智慧和勇气。不能科学地审视市场,剖析企业,摒差弃劣,是银行不良资产包袱年久逾重的重要原因。
(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之二──风险管理手段落后
1、贷款行业过度集中
贷款集中是集约化经营的重要体现。银行把一大笔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垄断行业或优质企业,比将资金化整为零多笔分散贷给小企业,从成本上来说,要节约得多;从安全角度来看,风险小得多。但是授信过度集中,不仅会降低信贷资金对中小企业生产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且也会使银行孤注一掷,与大企业之间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锁效应。
2、对客户授信总额失控
如果说规模经营走向极端形成风险集中尚在监测之中,那么,由于多头授信而导致额度突破则完全处于失控状况。长期以来,同一系统的各行、各办事处之间,甚至同一行的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信息交流,没有建立统一授信机制,给有些资信能力一般,甚至较差的企业以可乘之机。
3、贷款发放缺少制约
审贷分离,是信贷工作的基本原则。审查部门与贷款部门在分工上各有侧重,既互相协作,又相互制约。贷款经办部门主要是拓展客户并对项目进行初评,审查部门则对贷款进行后续评审并决策。审贷分离在授信业务运行中处于核心地位。近年来,各行虽然相继确立了审贷分离的机制,但对该机制下贷款审查复杂,过程严格令人无法理解,甚至难以容忍的抱怨声不绝于耳。既有抱怨,则有对该机制运作的违反或使之流于形式。在探寻质量低下的银行资产形成原因时,不难发现,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审贷合一、贷款过度容易取得的运行机制密切相关。审贷合一的情况下,政府指令授信执行得畅通无阻,人情贷款简单易行,工作失误与偏差屡见不鲜,教训的取得已付出沉重的代价。
4、消化方式过于单一
银行资金注入企业生产和流通领域以后,由于种种内外部原因导致债务人不能如期还款。银行资产陷入不良后,由于对不良资产的经营管理手段单一,力度较弱,使得不良资产一旦形成即得以根深蒂固地存续下去,不良资产累积经年逾深,不良资产的管理部门也成了不良资产的垃圾堆放站。
三、商业银行控制不良贷款的措施
(一)、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1、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在中国20多年的改革进程中,中国的国民经济年均增长近9.8%,经济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政府特殊的金融安排,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工、农、中、建四家的总资产占全国银行业的80%。国家通过控制国有金融部门将充足的金融剩余用于支持国有经济的发展,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然而,这种特殊的金融安排从本质上说不是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因而也导致了中国金融部门的市场化改革远远滞后于其他经济部门的改革。整个经济体系也为此付出了相应的代价,这就是效率损失。从理论上讲,一个资本充足率为8%、贷款占总资产80%的银行,倘若不良贷款率达到20%,而不良贷款回收率又低于50%,就会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中国的现实似乎比这严峻得多。到2001年9月末,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本外币贷款为6.8万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为1.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6.62%。其中,实际已形成的损失约占全部贷款的7%左右。
2、其他银行的不良贷款
我国的新兴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据国内人士保守估计:10家全国性或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约为15%,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坏帐率为25-30%。而且,股份制银行与国有独资银行一样,主要以国有企业为贷款对象,约占总贷款的70%。虽然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历史包袱,没有政策性不良贷款,也具备良性的产权制度,但不良资产率依旧相当高,其原因在于:一、股份制银行是在国有银行寡头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们难以通过竞争获得优质的客户群,从开始,信贷风险就相当大;二、股票市场的发展和1997一2000年的通货紧缩螺旋加速过程中,使银行资产处于很大的风险中。
(二)、清理不良贷款的措施
1、推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
1998年4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宣布,将在全国开展金融资产清理,并在此基础上按国际通行办法对信贷资产逐渐推行五级分类和考核办法。很久以来,我国银行的贷款质量笼统地划分为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这种划分,不能及进、准确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变化对贷款风险的影响,新推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办法,按实际风险程度,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种,除能及时、准确地反映金融企业的真实资产外,最大的好处还在于商业银行可主动防范贷款风险。
2、财政适量注入资金
1998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财政部决定发行2700亿元特种国债,所筹集的资本金补拨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可以说,这次发行的2700亿元特种国债补拨商业银行资本金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达到《商业银行法》和“巴塞尔协议”规定8%的要求,同时也使他们争取到了改革机制、完善管理的时间。
3、建立呆账准备与核销制度
从今年开始在全国正式实行的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资产质量,而根据银行资产的等级分类可以按不同的比例提取呆帐准备金:正常资产0.5%,关注资产5%,次级资产20%,可疑资产50%,损失资产100%。1993年我国《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实行以来,呆帐准备核销制度远远不能满足核销呆帐的要求,所以放宽核销条件,给予银行呆帐核销的主动权,特别是对事实呆帐认定责任后及时进行核销。
4、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1998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绕开“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限制,先后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专门接收并处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996年以前形成的不良贷款(一逾两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具有政策允许的资金来源渠道,可以发行由财政部担保的资产管理公司债券筹集资金,也可以通过向国内外商业借款和向金融机构借款筹集资金,还可以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范围横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等领域,体现了国家在金融证券等领域实行严格分业管理的今天,赋予资产管理公司“特殊法律地位和专业优势”,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不良资产的处置变现目标。
鉴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政策性原因和体制性根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采取了以账面剥离不良贷款和损失主要由国家财政承担的方式。在过去的两年中,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接收国有商业银行近14000亿元不良资产,使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率平均下降超过9%。同时,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580家国有重点企业实施了债转股,涉及金额4000多亿元。这四家公司还运用重组、拍卖、诉讼、清收、分包、破产、出售、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处置手段实现资产回收最大化,尽最大努力减少资产损失。通过剥离不良资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信贷资产质量显著改善。债转股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由平均73%降到50%以下,80%的债转股企业当年实现扭亏为盈,对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到2001年9月底,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共处置不良资产账面价值930.83亿元,回收资产377.69亿元,资产回收率40.58%,其中回收现金232.8亿元,现金回收率25.01%。
四、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提供制度保障
(一)、完善我国信用制度的设想
第一,整合现有的政府各部门和金融企业积累的商业信用和个人信用资料,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全社会共享的企业商业信用档案和信用评级机制;逐步建立个人信用信息调查征集,分层次、分阶段地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探索构建信用信息征集、使用、更新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运作机制。
例如,上海在改善社会信用环境中加强对企业和自然人信用状况的等级评信。1997年起,上海就逐步试行由规范的中介机构对一些贷款大中企业进行资信评估。几年来,全市对工商企业的资信评估工作已形成组织管理、评估程序、评估体系、质量检查和宣传公告的“五个统一”。对915家企业进行的3等9级评估,其中评为3A级的25户、2A级77户、A级160户;3B级195户、2B级175户、B级83户;2C级46户、C级22户,评信结果在报刊上统一公布,接受社会检验。
第二,整顿社会信用,完善社会法律体系。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太久,法律尚待进一步完善,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还较普遍,就使得不守信用的单位和个人常常有恃无恐,因此全社会重塑信用,建立一个规范的法律制度并使其得到严格执行,这对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不良资产也是非常迫切的。市场秩序整顿向纵深进行,要求我们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该体系大致包括信用记录、信用征信、信用评价、信用担保四个要素,并涉及到工商、财税、银行、公安、海关、证监会等近十个部门,建成信用监测体系后就可面向全社会进行信息发布、查询、交流和共享。
(二)、推进体制改革
当前要解决我国的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必须确定在继续深化经济改革过程中配套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思路,要采取综合措施,其根本出路在于转换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
1、稳步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
从现实角度讲,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的国有独资产权模式,名为独资,实际上所有权由谁代表并没有解决,导致产权关系模糊,资本非人格化以及所有权与经营权难以分离,由此而来的是责权利不明,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经营效率和效益低下等等。在这种模式下,国有银行很难摆脱政府部门的干预,再加上作为债权人的国有银行与作为债务人的国有企业之间由于最终都为国家所有,因而无法形成真正的借贷关系,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产生。所以,要解决国有银行目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必须从产权改革入手。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推进,必须借助一定的途径或实现形式。理论和实践已证明,股份制是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最佳实现形式。
资料显示,深发展自首次公开募股,已先后经过5次配股,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达13.5 亿元;浦发银行上市募集到40亿元,资本金和总资产都翻了一番,资本充足率达到17%以上,总资产达2000亿。民生银行的上市,募集资金总额达到42亿元,资本充足率更是由10.48 %,越升至20%以上。可见,商业银行加盟股市确是一条迅速改善其自身资本结构、改善经营和提高竞争能力的捷径,而充足的资本金不仅能满足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的要求,同时也为银行机构发展、业务扩大、技术投入创造了重要条件。
2、推进银行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加入WTO是顺应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加入WTO,银行业的开放度将不断扩大,意味着中资银行将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全面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由此,中资商业银行不仅在经营实力和业务方面,而且在经营机制、管理观念和人才等方面遭遇严峻挑战。因此我国银行业必须严格遵循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游戏规则”,也就是要按照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惯例来运作,特别是要根据以巴塞尔协议为准则的国际银行业有效监管原则及标准和方法进行运作和管理,有利于促使中资银行运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这必然促使我国银行业进行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实施全面的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健全风险监控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同时,促使中央银行加强全方位和规范化的金融监管,增强监管能力,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一是统一和提高对金融企业的监管标准。在符合世贸组织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按照巴塞尔协议有关银行业监管标准和我国实际,通过审慎监管手段,严格掌握市场准入标准。通过严格考核内控制度、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经营业绩等,促使中资金融机构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竞争条件的风险控制制度。从2002年1月1日开始,在我国银行业正式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是在这个方向上的一大突破。
二是实行符合国际标准的审慎会计制度,增加金融监管透明度。对外披露有关信息,增强金融监管透明度,是强化市场约束的重要手段,也有利于国际金融机构、资信评估公司和外国投资者全面了解中国金融业实际。要加快提高监管透明度,主动公布有关信息。上市银行要按规定向社会公众公布资产负债等重大经营信息,非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向所在服务地区披露信息。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健全市场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银行监管的组织形式,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大对违法违规人员和金融机构的查处力度。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尽快制定《金融企业破产条例》,对金融企业的市场退出实行专业处置。进一步加强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的工作配合和协调,提高整体监管水平。
3、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现代企业固有的性质和要求,按照世界通行的国际惯例和标准,来塑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多元化、多角化、集团化经营,并且日益呈现大规模、跨国化、跨行业的经营趋势。
具体而言,综合改革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彻底改革:
第一,建立能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制度,企业以法人财产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企业法人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使企业资产与投资者的其他资产在法律上明确区分,另一方面分散的股东必须委托专业经营人员经营、管理企业,可以有效地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推动银行资产与风险的社会化,是化解银行风险的战略性选择。
第二,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分散的企业所有者对专业化的经营者的监督、管理问题,在国有银行改革中则还要落实经理人合规生产、薪酬自主权等问题。从国内外经验看,经理人的约束一靠内部约束,靠董事会、股东代表大会等机制保障及明晰的经理绩效考核制度,也靠外部资本市场"恶意收购"的压力。国有银行公司化改革中,必须保障产权的流动性,确保外部约束的实现。
第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撤并了一些业务量小的县支行,建立内部贷款授信制度和内部垂直审核制度,为建立全面资产风险预警系统,可进一步采取主动应对措施:在审贷分离的基础上建立第一责任人制度,谁决策谁负责;实行经营与决策分离;全面实行担保抵押制;实行信贷风险等级管理制度;实施严厉的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实施全面的资产使用及保全合作机制,避免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失。
考虑到我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特殊性,在处理不良资产的同时,应注意把建立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防范风险的新机制放在首位。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以及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体制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方面互相协作,共同努力。据最新统计,到2001年9月底不良资产比例已比年初下降2.6个百分点,而且今后几年将继续保持下降的趋势,“十五”计划期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将不良资产比例平均每年下降至2至3个百分点,不良资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要逐年下降。各商业银行卸掉沉重包袱后,轻装上阵,面貌全新,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自觉地按照行业通行的准则努力完善和提高,不断向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大型商业银行迈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书目
[1] 胡海鸥、吴国祥著:《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
[2] 陈慧谷、张训苏著:《资产经营与重组》,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3] 周炳荣、宋焕民著:《国有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问题的思考》, 2001年7月20日
[4] 戴相龙“2001年不良资产处置国际论坛”讲话,《国际金融报》,2001年11月2日
[5] 丁政山、贺学会著:《资产证券化与金融风险》,《上海证券报》,2001年5月10日
[6] 王海军著:《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9月
[7] 郑良芳著:《借鉴国外经验,办好我国的资产管理公司》,1999年4月
[8] 胡蕙著:《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对策》,1999年10月
[9] 卢晓平著:《入世后银行业的开放与应对》,《上海证券报》,2001年11月8日
[10] 李若谷“第35届亚洲开发银行理事会年会”讲话,《国际金融报》2002年5月9日
[11] Manag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 An Asset/liability Approach, Mona J. Gardner, Dixie L.Mills, Elizabeth S. Cooperman. --4th ed. -- Dryden Press,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