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取消农业户口:历史试题的跨度、深度和难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0:31:57

历史试题的跨度、 深度和难度

 

 

 

 

张新玉

 

 

 

 

平顶山一高

     2007年6月16日

 

 

 

历史试题随着高考改革已发生几多变化,如今以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三大题型基本稳定下来,并影响着其它类型的考试。而历史试题的跨度、深度和难度,以及其考试结果,又往往反映着老师的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发展趋向,甚至还有家庭的特别期望值。因此,对历史试题的探讨和思考确有其必要。

所谓历史试题的跨度,是指其涵盖的时间值和范围域的长短和大小。“值”是指试题所涉及的总体时间长度,“域”是指试题所包涵的区域整体范围。由于二者的关系(时空),人们常把历史试题的特点归结为“大跨度”、“小切口”。例如:

【1】(1991年,全国,50题)概述1840—1949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和结局。

【2】(2003年,上海,35题)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世界格局大致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演变。第一次:拿破仑战争后,形成了维也纳体系,俄、普、奥三国组成“神圣同盟”分割偶欧洲。

(1)         请按上述方式,扼要回答后三次世界格局的形成及特点。

(2)         综观这近200年的历史,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你认为主要因素有哪些?

上述两题都属于大跨度的典型题例,并有相对明确的时间限制词,确切地说前者110年,后者约200年,而且,两题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也比较清楚,前者是中国,后者是世界。在这样的时间跨度和地域范围内,考生们是比较容易地对重大历史事件作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实质上讲,是考察学生们的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还有再认再现能力。从试题的切口(出题意向上)来看,前者是近代列强侵华关系史的变化,后者是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不过,有时试题表示的时空范围并不明确,需要学生们细致审阅,认真判断。例如:

【3】(1992年,全国,50题)结合印度历次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原因,归纳各次斗争的特点,并指出这一斗争的结局。

【4】(2003年,上海,32题)改革在中外近现代史上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第二,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第三,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请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各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

显然,这两个试题也属于大跨度的题型,学生可能因为没有明显的时间限制词而答漏要点,或茫然无措。实际上,关于“印度历次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本身就暗含着时间因素,从19世纪中叶英国征服印度起到1950年印度共和国建立止,这一时间段内发生在印度的反英斗争事件;关于“改革在中外近现代史上的作用”一语,也包含着时间因素,即从新航路开辟起,止于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同时,改革作用的三个方面,也就表明了试题答案的性质方向。

所谓历史试题的深度,是指试题设问的层次和不同的思维要求。而且试题的思维层次往往影响着试题的难度,人们把这种历史试题的特点归纳为“大跨度、高概括”,或“小切口、深分析。”显然,“高概括”和“深分析”本身就体现了试题的层次和难度,但是,大跨度不一定就难,小切口不一定就易。例如:

【5】(1994年,全国,41题)墨子说:“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又说“(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饿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就上述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说明其社会根源,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此题是明显的“小切口、深分析”题型,其层次性也十分明确,回答墨子的“核心思想”容易,由于存在着文言文阅读障碍的问题,“说明其社会根源”就比较难了。它要求学生能准确记忆历史知识,清晰分析墨子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的方方面面。“并分析其积极意义”更难,因为这种分析基于学生知识水平,认识能力,思考角度和理论程度的个体差异,会有较大的反差。因此,试题答案就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标准:

第一层次,墨子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

第二层次,墨子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掠夺战争,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他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

第三层次,墨子要求人们相亲相爱、互助互利、和睦安定、共同富裕,是符号人民利益的;他反对掠夺战争,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这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的进步,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墨子的这些言论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弘扬的。

这样的题就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平时大家关注较多的是历史背景,具体知识,至于有关思想的深层次分析,往往是薄弱环节。而且,学生们的学习到了如此地步,也基本上是瓶颈。所以,看来切口小,实际操作起来难。

至于“大跨度、高概括”的试题,一般来说都有难度,前面所举的【1】、【3】两例就是如此。况且,难度的大小取决于试题知识的涵盖范围,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以及试题设计者的情景创新力度。如前所举的【1】【3】尚属于相对容易的,因为它考查的是主干知识,且试题设计属于传统方式。但是,2006年以来,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若与2000年以前比,又进了一个层次。例如:

【6】(2006年,全国文综Ⅰ,37题)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后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

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乃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

                               ——《金史•世宗纪》

材料三

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

                          ——(元)许衡《鲁斋遗书》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⑵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⑶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

⑷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这是2006年公认的大难度题,材料覆盖了春秋到宋元,皆文言文,尽管出题人补入了大量的注释,但是,文字的阅读障碍仍比较大,因此,影响了考生的问题思考和答题质量;同时,考生还得有良好的知识记忆和组织能力,高度的概括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从设问的角度来看,概括知识、分析原因占主导地位,并且,与平时所讲授的少数民族受中原经济文化的影响,加速自身封建化的主流相对,试题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对中原经济文化的丰富和影响,是交流和融合的多角度汇萃。这不仅冲击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定向思维模式,而且对中学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也是一个考验。当然,这是个有较大的难度仍不失为高亮点的好题,尽管它存有瑕疵。

所谓历史试题的难度,是指参与考试的人们对试题期望获得的比值与实际获得比值的差异程度,简单地说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这都是相对的。实际上,试题的跨度和深度就蕴涵着难度。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答题技巧的训练,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所拥有的知识总量是基础,临场发挥是关键。就是说,非智力因素有时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样的试题,对于不同的学生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过,每年试题设计的难易程度仍然是有差异的,并随着高考的改革而变化,同时也存在着地区性的差异。上世纪80年代末以至整个90年代,高考改革势头迅猛,试题调整变化迅速,实践成果和理论研究硕果累累,给人留下深刻印记的时期。就问答题来说,1992年的“杨贵妃题”,1993年的“八股之害题”,1996年的“唐文化题”,1999年的“洋务运动题”和2000年的“郑和下西洋题”等,都是受到充分肯定的试题。它们的特点是高概括,多层次,深分析,考察范围广,能力要求全面,难度大。2001年—2003年大综合时期,试题的难度有所降低,2004年—2005年实行文综(小综合)起,试题的难度平稳提高,并且不避重点、难点、热点,甚至给人们留下回归课本的良好印象。但是2006—2007年的高考试题就显著不同了,难度陡然上升,让人有难以招架的感受。例如:2006年选择题的社会主义运动史系列就有出人预料的感觉,前面所举的例【6】题,更是如此。2007年的全国文综的12、15、16、19、20、23等六道选择,问答第38题,以及第40题的历史部分,都留下偏、难、怪的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新一年的历史教学和考试。

应该说,自全国实行多套试卷以来,上海的高考试题一直起着引领的作用,同时,江苏、广东、天津也积极改革,试题的综合性、开放性、合理性将会不断提升。随着新一轮教改的展开,新课程方案的逐步实施,对于高考试题的跨度、深度和难度的了解与研究会逐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