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分切机厂家:张志安:新闻教育需要理想主义情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9:53:53
首份调查记者生态报告出炉 折射高校新闻教育软肋时间:2011/7/14 9:03:08  作者:刘晓晶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356

几乎所有的调查记者都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76%左右为本科;调查记者所修专业主要有三大类,新闻传播类,占39%左右;40%的调查记者“不打算继续”从事调查性报道,30%的调查记者“不确定”,愿意继续从事1-5年调查记者的只有13%左右。

——摘自6月份公布的国内第一份《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

记者成为历史的重要见证者,这也对高校新闻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图片来源:麦田/CFP

本网讯(记者 刘晓晶)在6月份复旦大学举办的“数字化时代的调查性报道”圆桌论坛上,两位青年传播学者以一篇微博,概括了中国调查记者群的真实群像,而支撑这篇微博的却是历时半年、新近完成的国内第一份《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 《报告》由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传播系助理教授沈菲、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两位博士合作完成,对340位左右报纸和杂志的调查记者采取全样本问卷调查,第一次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观念和生存状况。

报告里的一些数据耐人寻味。不难看出,现在的大学本科生,尤其是新闻传播专业方向的学生们正成为调查记者的主要群体之一。那么,高校新闻院系作为输送记者的主阵地,如何透过这份生态报告来审视与思考高校新闻教育呢?日前,本网记者专访了报告主笔之一张志安。

张志安,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助理、传播学博士,曾出版《报道如何深入》、《记者如何专业》、《潜入深海》等书,新近受聘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思考一:报告是对高校新闻教育的鼓励

“其实做这份报告,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大家知道中国最优秀的这群调查记者的职业生态和行业状况,然后引起社会的更多关注,考虑如何改善提高他们的待遇和福利,更好地扩展他们的报道空间,对这个职业有更强的归属感,使他们更加可持续性地从事这个职业。”张志安直言道:“当然,从大学新闻专业教育的角度去思考,我们也能从这份报告中解读出一些内容。”

首先,调查记者有39%的是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这一数据是对高校新闻教育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毕竟,从社会整体的大环境来看,回避不了新闻业界与学界长期以来存有鸿沟、相互轻视的现状,业界总是认为大学教师在误人子弟,因为教师没有太多的媒体从业经验;另一方面,学界却认为比业界的人站得高、看得远,对业界进行批判。

如今全国高校里有900多个新闻学教学点,每年数以万计的新闻专业人才毕业,但是实际的新闻岗位却远没有这么多。张志安介绍说,“以复旦新闻学院为例,新闻传播类每年本科毕业生一百多人,研究生毕业五十多人,近年来从事新闻工作的比例大概在30%左右。”据悉,对那些师资力量较弱的新闻院校,这个比例就更低了。

长期以来,业界很多人认为高校培养不出好的记者,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到新闻岗位从事工作的比例较低。“那些具有冒险精神、突破意识、专业理念的调查记者有近四成是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的,这一报告数据也有力地证明了新闻院系还是能培养出优秀的记者。这也恰恰证明了高校新闻教育的意义所在。”

思考二:把每一个优秀的记者都当成自己的老师

新闻教育需要将教学、科研、实践三者相结合。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不可回避的一个现状是,如今一些高校新闻学院的教师并没有一线记者从业经历,没有机会涉及调查报道、深度报道的采写。

那么,教师如何保证对记者行业的熟悉和了解呢?

对于这个问题,张志安认为,高校新闻学院的教师,尤其从事业务教学的教师要尽量接触业界、接触优秀的一线记者。比如,通过QQ、MSN、微博等网络沟通手段,与他们保持比较贴近的关系,及时沟通,这样可以快速地了解记者行业的最新变化与发展。“多年来,我一直在尽力这么做。”

张志安介绍说:“我对新闻生产的研究比较感兴趣,因此,平时研究的对象不仅是报道结果和文本,更要注重报道过程、机制和其中复杂的力量控制。在课堂上,我给学生讲解、点评的大量案例,都是自己平时收集的一手资料,比如对调查记者、深度记者的访谈。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提醒自己不断地去学习,要把每一个优秀的调查记者和深度报道记者都当成自己的老师。”

思考三:教师要“走得出去”“请得进来”

张志安表示,在实际的教学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走得出去”——教师要能走出校园,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与新闻界的一线记者交流,或者面对面地与他们谈话交流,进行调研;另一方面,“请得进来”——把一线记者请到学校里来与师生交流。

那么,如何进行实际操作呢?

学术研究方面,张志安认为,要立足现实问题、进行实证调查和理论思考。去年,他发起举办了“上海深度报道30年”专题研讨会,邀请了十几位不同时期的深度记者共同他研讨;今年6月,发布《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时也召开了一个小型的学术研讨会。类似这样学界和业界共同互东的研究,对课堂教学的资料收集大有裨益。

教学方面,张志安以自己教授的《深度报道》课与《财经报道?课举例说,这些课有1/3的课时邀请一线记者授课,每个学期基本上能邀请到8-10个比较好的本地或者外地的调查记者、财经记者到新闻学院为同学们授课。此外,新闻学院还有一个由他发起、坚持了4年的活动——“复旦新闻深度记者讲坛”,该活动每年会邀请5到6个当年在深度报道领域有所建树的记者到学校为同学们做讲座。

思考四:应帮助学生理解新闻职业

在张志安看来,没有学过新闻传播专业的人从事记者行业,更多的是时候只是把记者作为一份工作,一个生活的饭碗,一份不算槽糕也还体面的职业;而学过新闻传播专业的人,却更多的是把记者行业当成是自己的一种理想,当成一种事业。《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的调查数据已经说明了这个区别,那些抱有新闻理想、从事深度调查的记者近四成是从新闻传播专业毕业。

在高校新闻专业教育中,张志安认为,培养学生的采、写、编、评等技能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理解在一个社会转型过程中媒体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理解媒体的公共监测、舆论监督功能和服务公共利益的价值导向。

“在新闻教育中,重要的是把这样一种新闻理想、理想主义的情怀根植到教学中。让学生们对这个职业有更高的期待和期望,帮助学生更多的理解新闻职业。”张志安说。 

【延伸阅读】

《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摘要

一、他们是谁?

◇性别:男性主导。调查记者行业由男性主导,女性只占百分之十六左右。

◇年龄:年轻。从业人员年龄结构较为年轻,大约有百分之七十六的调查记者年龄在三十五及三十五岁以下,五十岁以上的不到百分之三。

◇聘用方式:八成多的调查记者以公司聘用方式服务于所在媒体,15%的调查记者则拥有事业编制。

二、他们在哪儿/从哪儿来?

◇工作地点:就调查记者实际工作所在地而言,北京(约百分之三十)、上海(约百分之十二)、广东(约百分之八)、河南(约百分之八)、浙江(约百分之五)五个省市居前。尚未发现调查记者的省市自治区有: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西、广西、山西、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出生籍贯:比较而言,湖南与河南是最大的调查记者“出产地”。大约有百分之十四的调查记者来自湖南,百分之十三的调查记者来自河南。其他比例较高的省市自治区有:安徽,湖北,四川,河北,山东,福建,江苏,辽宁和浙江。

三、他们有怎样的新闻观?

◇择业理由:当问及从事新闻工作的理由,调查记者比较认同的选项有“揭露社会问题、维护公平正义”、“表达百姓呼声”与“传播新思想、启迪民心”;相对而言,较不认同的理由是“新闻工作收入较高”、“新闻工作者有机会成名”与“学了新闻相关的专业”。

◇职业追求:关于新闻写作的职业追求,调查记者最重视的方面为“保持事实准确”、“报道客观”、“保持公正”与“挖掘更深入”。

◇理想媒体:调查记者眼中的理想的媒体机构,排名靠前的是《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南方都市报》、《华盛顿邮报》、CNN与BBC。

四、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

◇平均收入:67%左右的调查记者的月收入在5000至10000元的范围之内,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约为百分之17%,而月收入少于5000元的约为15%。

◇工作满意度:调查记者大多对“同事关系”、“工作时间的弹性”与“工作中的自主程度”满意,而对“报酬收入”与“福利待遇”不太满意。

◇职业规划:50%以上的调查记者“从事新闻工作的时间”是6-10年,30%不到的调查记者从业1-5年,15%的调查记者从事了11-15年的新闻工作。不过,不容乐观的是,40%的调查记者“不打算继续”从事调查性报道,30%的调查记者“不确定”,愿意继续从事1-5年调查记者的只有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