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雕隆鼻线头容易出来:猪肉价格波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及当前对策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41:09

猪肉价格波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及当前对策

2007-07-17 11:29 来源: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26 编者按:猪肉价格波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及当前对策以猪肉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近期的暴涨引起了广泛关注,而本文作者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他在对这一现象进行描述时显得游刃有余,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时却有些力不从心:猪肉价格涨跌呈现的正是论者命名的“钟摆式运动”,但这种波动的原因真的是“农民缺乏市场意识,对市场现象产生错误的估计,结果盲目扩大或减少饲养规模”?或者如论者后来补充的“深层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城市和农村信息不对称”?实际上,农民无法如作者希望的那样,对市场变化做出准确的估计。因为他再有“市场意识”,也只能说明他的生产不是小农自给自足的生产,而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他的猪不是生产给自己消费的,而是面向市场、为他人生产的。只要他的生产是商品生产,他面对的就是一个对他来说完全是不可知的市场需求。这位我们讨论的资本主义市场条件下的农民,唯一可以用来调节他自己生产的指导信息,就是市场价格。可惜他只要按现在的价格调节自己的生产,就必然会出现“钟摆式运动”:他按现在的价格调节自己的产量,比如说看到肉价由于供过于求低于正常水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生产价格),就会减少猪的数量;并且每个农民都这样做——于是等到出售时,供求关系就会颠倒过来,变成供小于求。出售的价格高于正常水平,和他开始预期的正好相反;上述的运动在相反的起点上开始,直到回到讨论开始时的状态,并进入新一轮的颤动。二元经济结构越是进入同一个社会物质循环,城市和农村的信息越是对称,价格的传导就越是灵敏,这个运动就越会在更大的舞台上呈现出来。作者对农民的无理批评,是由于对当前农民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不甚了解;而他对价格循环运动这一现象的错误解释,即“二元经济结构”和“城市农村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来自于对西方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崇拜,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对资本主义市场关系下价格调节生产将造成无序状况的无知。价格围绕生产价格进行正弦波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发起作用的结果,是价值规律的表现之一。如果想要对这种波动进行影响,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破坏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即干预各个私有者的生产,使总供给与总需求互相适应起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当然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即国家资本主义。只是在这个意义上,作者的意见才又有了合理之处。马克思主义评论网认为,这种调控不仅仅应该指向猪肉,而且应该指向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在各个领域,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房地产、金融等待业,都比现在施行的新自由主义方向的政策进步得多。(寒武)猪肉价格上涨需要政府宏观调控  5月中旬以来,北京市场上的猪肉和鸡蛋价格直线上升,猪肉零售价格每斤上涨至10元;普通鸡蛋的零售价也涨到4元,均达到10年来最高。受生猪货源偏紧的影响,猪肉批发价格每公斤由去年同期的7元至8元,上涨至16元,同比涨了1.075倍。因为猪源紧张,全国大多数省区市猪肉价格同比大幅上涨,济南、南京等多地的猪肉价格已达历史最高点。据监测,5月前20天,36个大中城市每公斤猪肉平均批发价格达到14.5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4元。

  本轮猪肉价格上涨在去年第三季度已显端倪,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是市场主导下的一次触底反弹。2004年以来猪肉价格下跌至谷底,猪肉逐步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猪肉价格逐步走低。去年毛猪的收购价每斤仅为2元多,养猪户普遍赔钱,所以,今年减少了生猪存栏量,货源减少价格自然上涨,体现出市场经济的变化规律;二是去年年底粮食价格上涨,带动饲料价格的上涨,猪饲料价格每吨由去年的1400多元,涨到1700多元。养殖成本的提高,涨价必然体现在猪肉身上;三是南方的一些养猪地区在今年年初发生无名高热病导致仔猪供应不足,从而影响了猪源的供应。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期由于毛猪供应量的短缺,价格还会上涨。猪肉价格将持续上涨到9月份毛猪大量出栏后,随着猪源紧张局面的缓解,猪肉的价格也将有一个回落的过程。目前,肉蛋价格上涨已经影响到了一些下游产业,面对高昂的猪肉价格,许多市民转而选择其他肉类代替,这已经形成了“连锁反应”,现在禽蛋的价格也都普遍提高。

  面对猪肉价格上涨,专家认为,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持续多年快速上涨,国内股市的价格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上涨4倍以上,各种要素市场的价格上升,政府管制下的服务价格更是上涨较快。在这种情况下,肉食品的价格上涨应当可以理解,如果肉食品的价格上涨能够传导到农产品上去,那么,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来说还是有正面效应的。

  农民问题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又在于农民收入低,农产品的价格低。要改变农村的发展现状,要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就得为农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增收模式。肉食品价格上涨带动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一条农民致富最为便利的途径。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的收益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自然会上升,可以扩大内需,从而改变中国经济过多依赖外贸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现状。

  但从多年来猪肉价格涨跌的规律看,猪肉价格涨跌呈现是钟摆式的“规律运动”,一旦猪肉价格上涨,养殖户就一哄而上增加养殖规模,导致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收益降低甚至亏本,养殖户又纷纷退出,导致供应紧张,价格上涨。这种钟摆式“规律运动”,对于养猪农民来说,猪价降,农民苦;猪价涨,农民同样苦。猪肉价格下降,将直接给他们带来经济上的沉重包袱。而猪肉的出售价格上升,上涨的价格会被饲料成本的增加所抵消。这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很难从猪肉价格的上涨中获得风险收益。

  产生猪肉暴涨,市民多掏钱,而农民并未多赚到钱现象的原因,是农民缺乏市场意识,对市场现象产生错误的估计,结果盲目扩大或减少饲养规模。这其中深层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城市和农村信息不对称,包括物价、统计、农业、畜牧等诸多部门缺乏有效信息沟通,无法通过横向沟通向农民发布行之有效的生产信号。而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城市和农村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出面解决。

  生产资料的上涨,需要政府的调控。同样,猪肉等食品价格的上涨,也需要政府的调控。目前肉类供应已对市场放开,物价部门不能随便定价。但是,当上涨超过一定限度时,相关部门应该有所作为,应该拿出应对措施。日前,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将采取措施保证猪肉市场的平稳运行,必要时会动用国家的储备肉。同样,如果出现猪价下跌,政府应该保护养猪农民的利益,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