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能外机漏水正常吗:[评论随笔]谈激流勇退(关于毛主席晚年的错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38:39
    谈激流勇退

喜读历史,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英明的帝王往往大半生叱咤风云,英明神武,建立千秋功业,可到了晚年大都犯下了很严重的错误,以遗憾结束自己的人生。当然他们自己可能并不感到遗憾,可是后人却不能不为之遗憾!为什么英明了一世,就不能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呢?

就拿统一六国的秦始皇来说吧,结束了长达二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的伟大帝国,功绩不能不算伟大。可到了晚年他却一心想长生不老,到处寻仙访道,以至病死沙丘。宦官赵高弄权,矫诏逼死扶苏,私立胡亥,致使大秦帝国二世而亡。与其说秦朝亡于暴政,不如说是亡于赵高。因为如果扶苏即位的话,一定会改变原来的暴政,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的。

如果说秦始皇的错误有点偶然的话,那汉武帝的错误可就太不偶然了。他一生穷兵黩武,致力于打击匈奴,结果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让大汉民族着实扬眉吐气了一把。可是到了晚年,他居然相信巫蛊,逼死了太子。临终之时,因子幼母壮,又赐死钩弋夫人。这是多么惨痛的悲哀啊!汉武帝还算幸运,托孤霍光,忠心不二,才使得大汉王朝没有衰落。然而汉武帝晚年的错误实在值得人们思考。

不仅秦始皇汉武帝,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死后居然49日不得入土,尸体腐烂,五个儿子还在争斗;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居然被困三个月,饿死在沙丘宫。唐玄宗李隆基,前半生开创“开元盛世”,后半生酿成“安史之乱”;明太祖朱元璋杀尽功臣名将,想给皇太孙留下一个稳固的政权,不想事与愿违,他死后不久燕王朱棣就发动了叛乱,建文帝出家为僧。而号称千古一帝的康熙帝则两废太子,骨肉不亲……

  人生不可能没有缺憾,但是有些教训实在太过惨痛!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悲剧的发生大都是因为接班人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为什么接班人总是出现问题呢?即使是父子之间都不可调和,终以悲剧收场,这太发人深思了!
  
   历史到了共和国时期,没想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却也犯下了同样的错误!
  
   首先声明我非常崇敬毛主席。正因为崇敬,所以更替他遗憾!他的确书写了人生的传奇,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他似乎一直都站在真理的一面。他的决策似乎总是正确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联合抗日;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根据地;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他的正确决策让我党由弱到强,逐渐发展壮大,终于建立了新中国。
  
   然而我们不能讳言,他在晚年确实犯了很多错误!大跃进运动,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每一个决策都存在问题。当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想创造一个无私的、纯净的社会,他想消灭一切不平等,彻底消灭官僚主义。他也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六亿神州尽舜尧”,一段时间内,全民建设社会主义,干劲十足,热火朝天。但这种热情是不可能持久的。因为这违背了自然规律,违背了人性。很快,假话大话风行,空话套话弥漫,中国没有了真实,实事求是成了挂在嘴上的口号,弄虚作假成了主流!国家陷入了贫困,人民遭受了饥饿!不仅如此,那场空前的政治运动把中国拉入了一场浩劫!
  
   多年来,我一直在探求毛主席发动那场运动的原因和目的,结果总是扑朔迷离。前面搞的那些政治运动,无论是三反五反还是四清,目的都非常明确,大家也都能理解。甚至大跃进运动的头脑发热大家也能表示理解。可惟独文革,总让人匪夷所思,难得其解。后来我终于从一些实录里看出了一点端倪:他是对他所选的接班人产生了怀疑。
  
   我曾好多次假设:如果没有大跃进,如果没有大炼钢铁,如果没有文革,那该多好啊!那样毛主席将永远以光辉的形象留在人民的心中。可惜,这一切都实际的发生过了,使好多人深受其害,并且使祖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难道不能避免此类错误吗?美国的华盛顿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答案——激流勇退。
  
   作为美国国父的华盛顿,完全可以做终身总统,同样能受到国民的尊敬。然而他没有,他为后任做了一个极好的表率——总统最多可连任两届。这样,在以后至于永远,美国都不可能产生终身总统,也不允许连任三届。单是这一点,就是对美国也是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
  
   一个政治家,最完美的句号就是激流勇退。试想,如果毛主席当时真的把权力移交给刘少奇,激流勇退的话,那不是一个完美的句号吗?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这是道家的名言,然而实在是真理。盛极而衰,盈而后亏,物极必反,这是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的人,又怎么可能例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