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管道清洗: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提高新闻宣传影响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44:59

转变作风 深入基层 

提高新闻宣传的影响力             

      濮阳人民广播电台   张秋艳

这次“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重点就是抓好干部作风转变。如何转变新闻媒体干部的作风,就要把“一创双优”活动与“走转改”活动结合起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这样才能提高新闻宣传的影响力、感染力。     

新闻界同仁大都熟悉这样的行话: 好新闻是跑出来。 古人说:“涉浅水者得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

   刘云山同志说: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深入实践才能富有生活气息,扎根群众才能产生真情实感,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的温度、才会有清新朴实的文风、才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现在有些记者受社会浮躁之风侵蚀,急功近利,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心静不下来,身沉不下去。采访是不出户,写新闻靠“电话+想象” 靠二手材料、会议简报,光想图轻松,不肯下苦功,结果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应景的新闻多,鲜活的、有震撼力的新闻作品越来越少。

伟人毛泽东风趣地说:“脚本来是走路的,老是站着不动,那就错了。” 他对叫喊工作难,才力小的同志说:“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这样,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回来时头脑里已经装满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经过思考研究,办法也就出来了。”脚腿勤,可以使目更明,耳更聪,脑更灵。毛主席在这里讲,虽然是工作方法,但是新闻工作者同样需要迈开双脚,扎扎实实地深入到第一线,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掌握时代和人民群众的脉搏。

国庆节期间,我们开展了“金秋时节走农家”采访活动,台领导带领数名骨干记者深入本市各区县的农村小院、田间地头,与农民唠家常、聊心声,同农民群众一起看年景,说收成,算收入,感悟党的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六天时间他们早出晚归分别到五县两区十个乡村采访,加班加点撰写制作了《老英雄李文祥的国庆日》、《国庆节来到将军渡》、《“非洲菊”花开黄河滩区》、《放松心情的顿丘农民》、《红彤彤的红辣椒、红火火的日子》、《靳赵寨村的敬老情》等十几篇稿件。我们深入基层扎实采访的作风受到社会各界好评,组织部副部长高朝亮说:电台工作作风是扎实的;仙庄镇党委书记马兰芳说:现在放假,你们台领导深入田间地头亲自采访农民,这种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稿件播出后,引起反响,大家称赞说:这些新闻弥漫着土地的芳香,是滴着露水的报道。

   我们的体会是:转变作风,并不仅仅是到下面走一走,还需做到人下心也下,身入心也入,转变采访作风。这样才能捞到真实的、新鲜的材料。在这次“金秋时节走农家”采访活动中,我们要求大家在采访中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新闻价值观和“百姓情怀”的情感观,真正走进农民的心灵,通过与农民眼神的交流,言语的沟通,了解和感受他们最平凡的感情、最质朴的情怀和最真实的生活状态,进而找准报道的着力点,所以不仅写出了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还总结出了他们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不仅有现场报道、体验新闻、即景新闻,还有专题、调查报告。

  目前现实中,我们有的记者采访还存在着“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现象,有的是和被采访对象寒喧一通、闲扯一顿,要了材料打道回府,闭门“编”稿子,有的是“拿着贴子赶场子,蹲在宾馆写稿子,翻着报纸套路子,关起门来想点子,抓起电话要例子”。结果写出来的稿件平淡如水、毫无新意,甚至是假新闻。1966年初,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合作采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长篇通讯时,为了把焦裕禄这个典型写好,他们进机关访干部,下基层访农户,详细采访记录焦裕禄在兰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例,不辞辛苦地到现场仔细考察焦裕禄在兰考带领干部群众根治“三害”(风沙、内涝、盐碱)的情况。他们流着泪把焦裕禄的事迹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在笔记本上,又流着泪把焦裕禄的事迹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稿纸上,写出了教育激励几代人的传世名作。

   我们要坚决革除那种浮躁的坏作风,向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学习,到基层、到现场去呼吸新鲜空气,到群众中、到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激发新闻灵感,激活创造力。另外,深入基层,转变作风,不是一蹴而就,一时兴起,必须长期坚持、常效进行,这样才能确实提高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达到宣传的目的。

                                   201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