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天牛咬人吗:高山地区婚俗趣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04:56

高山地区婚俗趣谈

 

班级:初一年2 研究性学习小组

组长:魏珍维

指导教师:杨贤松

 

婚姻是男女两性之间建立的一种社会公认的夫妇关系,这种关系是家庭和子嗣合法存在的基础婚姻是人类社会进入到一定发展时期后的产物。高山地区的居民溯其祖先,大部分都来自祖国北方的中原地区。因此,高山地区的婚姻西俗大部分都与中原地区相同,但同时也有它本地区的浓厚特色。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当子女成年以后父母亲就要忙着为他们准备婚事。从选择结婚对象到完成婚姻仪式,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1择婚

高山地区的婚姻选择原则上遵循着“同姓不婚”也就是同一姓氏的人不通婚的原则。同姓同宗不婚。同姓异宗则可通婚也就是姓氏相同,但是不属于同一祖先的人可以通婚。

现在由于姓氏观念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一些姓氏不再是同一血统的标志了,所以,同姓不通婚的禁忌也就不那么严格了。现在人们关心的是血缘关系的远近,而不是姓氏的异同,这实际上更具有科学性。

2议婚

旧社会高山地区青年人的婚姻是不幸的,婚姻的主要模式是父母包办婚姻。子女根本无权过问自己的婚事,青年人对自己的婚姻是否幸福根本就无从知晓。解放前,由于高山地区人稠地狭,生民困顿,大部分家庭都娶不起媳妇,所以,大部分有男丁的家庭都会去领养一个或者几个女童作为童养媳,这些童养媳长大以后有跟和她们朝夕相处哥哥或弟弟结婚。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一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或家境还可以的一些家庭的长子也可以通过媒人来完成自己的婚姻大事。由媒人介绍的姑娘和小伙子根本就没有见面的机会。因为,他们的婚姻也是由父母包办的。所以,在媒人父母帮你订了亲以后,不论这个姑娘是一个跛脚,瞎子,还是脑筋不开窍,没有办法,算你倒霉,你只能照单全收。那女的呢,也只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媒人帮男女双方牵线以后,双方父母可以向对方父母要其子女的生辰八字。看是否跟自己子女的生辰八字相合。合则皆大欢喜,不合则另当别论。在交换生辰八字后,还要看着开头的几天里家里头是否一切平安顺利。如果一切条件符合,双方父母才会应允着一起婚事现在提倡男女。恋爱婚姻自由,旧的一套议婚仪式已不适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虽然,也有一些大龄青年由媒人牵桥引线,但婚姻的自主权掌握在他们的手上,他们是幸福的。

3纳彩

   男女双方确定婚姻关系后,男方要请媒人到女方家里去提亲。提亲必须具备一定的见面礼,作为见面礼的禽类必须是活的。

4订婚

在议婚阶段的各种婚姻仪式顺利地通过以后,就应该是纳吉这一项了。纳吉就是把双方生辰八字占卜的消息告诉给对方的仪礼。男家卜得吉后,备礼到女家决定婚约。这是订婚阶段的重要仪礼也就是俗称的“定聘”这时,由男方向女方付给一定的聘物或聘金。凡是作为聘物的物品都必须是活的。

5完婚

婚期一般先由男方提个意见,很少由女方主动提出要求的。婚姻大事嫁娶的日子是极为关键的,一定要择吉避凶请择日馆的师傅选一个黄道吉日。

现在,人们不再相信这一套玄而又玄的东西。完婚的日期一般由双方家长商量敲定。大部分人家都会选择一些比较重大的节日,如元旦、五一、国庆等等。

结婚大礼安排在哪一个年份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放在正常的年份内来办理喜事。农村有一个风俗叫做“无春之年忌嫁娶”。所谓无春之年,就是说当年没有“立春”这个节气。

新娘子出嫁前要学会“哭嫁歌”在出嫁前的这一段时间内,因为老坐着不动,新娘子的饭量要逐渐的减少。在出嫁的前一天要禁止进食,这种行为俗称“饿腹”。

在婚庆的前夜,俗称“闹宵”夜。女方要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并向姑娘话别。男方也邀请亲友到家吃饭,并帮忙料理家里的一些杂活。

本地区过去有“婚不亲迎”的习俗,男方直系亲属不能到女方家里去迎亲。(但这种风俗正在发生改变)结婚这一天早上,男方家的迎亲队伍在本地“十番”乐队的陪同下,一路吹吹打打向女方家里进发。迎亲队伍必须在正午前赶到女方家。女方家里在迎亲队伍到达是要鸣炮以表示欢迎。随后要安排迎亲人员吃一顿,并向他们发放香烟等物。用过点心和午饭就可以整理嫁妆了。

午后,该是新娘子上轿的时候了,但还要有许多仪式有举行:首先,是由系着象征辟邪的格子围裙的新娘子的兄弟把新娘子带到大厅里来。这时候,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其次,新娘子要利用一捆筷子举行一种特殊的仪式来拜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第三,新娘子要和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亲友哭别。此时,男方迎亲人员要向花轿里甩一只爆竹驱鬼,做好新娘子上轿前的准备。新娘子由她的哥哥用红伞遮着上轿。新娘子上轿之前禁忌足踏土地,怕沾了娘家人的灰土带走了娘家人的福气。起轿后新娘子的母亲要用稻米等东西撒向轿子以示送行并祝女儿衣食无忧。女方家的亲友则要跟着走相当长的一段路程,这是送轿的一种礼仪,在旧社会除了表示一种惜别外还能起到保护嫁妆的作用。

高山地区的拜堂和入洞房仪式与中原地区相同,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对外交往的加深,高山人的生活习俗在各方面都在朝着简约、 西化的方向发展。古旧的婚俗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地走向消亡。历史的大潮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去重复过去的日子。但当我们看到韩国人恬不知耻地推出“江陵端午祭”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得成功时,我们觉得有必要对自己的母文化进行一次亲切的回忆。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再让韩国人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