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疏通卫生间下水道:师恩人民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57:19
师恩
陈雅丹
《 人民日报 》( 2011年10月24日   24 版)


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插图
周令钊作
我的老师九三高龄的周令钊先生10月27日将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
一想起周令钊先生,脑海里便浮现起他特别善良、温文尔雅总是带着笑意的样子。那是一种由里向外从眼睛里漾出来的笑。在上世纪60年代中央美院读书的日子里,他是我最喜爱的插图创作和色彩课老师,他的平和、亲和力以及对艺术由衷的热爱,感染着我们每个学生,使我们进步很快。我今天绘画里的装饰风格和对艺术日渐深入的理解,有许多得益于他。
那时师生关系特别好。1962年版画系成立了插图工作室,中秋节了,李桦、周令钊、夏同光、洪波四位先生便买了月饼、水果,带我们四位第一届插图工作室学生去北海五龙亭,边赏月边谈艺术。过年了,我们送先生自制的木刻贺卡。而先生呢,也送我们自制的贺卡。还记得周先生送我的是用油画棒绘制的我的属相——一匹活泼的小红马。周先生画的形象总是那么阳光、那么可爱,造型夸张变形,注重平面影像效果。插图课上他亲自画过许多生动有趣的动物造型启发我。有一次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艺术呀,你进了第一道门……忽然,发现还有第二道门!当你进入第二道门呢,哈,又发现还有第三道门……”可惜那时自己太过年轻,对艺术的艰辛并不真正明了。
先生的关心一直持续到20年后的“文革”以后,那是在中国美术馆《女版画家十人联展》开幕那天,先生指着我的水印版画《古观象台》对我说:“你看!古观象台是这样的……”说着便两手握拳,两只手臂像练武术似的慢慢撑开来,两条眉毛也竖了起来,两眼瞪得溜圆、虎虎生威地望着我。呵呵,那气势、那张力,一下子把我给镇住啦。使我立即领悟到青铜铸造的古观象台那种令人震撼的力量之美,再看看自己画的观象台软啪啪的跟散了架似的不堪入目。这件事给我震动很大,使我看到自己艺术上的浅薄。
周先生勤奋、涉猎广且多才多艺,无论画插图、壁画还是搞设计都能做得很出色。但他为人低调、谦逊。在学校时见过他正在画的《刘三姐》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创作的《王贵与李香香》插图。那淳朴的内美、乡土乡情自然而然流淌出来,是真正的艺术精品和中国民族装饰风格的典范。直到最近才又知道五套人民币中有三套是先生担任总体设计的,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以及各种有关新中国重大国事活动的环境与形象标志的主要设计者。他设计过许多重大题材的邮票(其中包括最早的生肖狗票),还曾是国庆节、五一节游行仪仗队和文艺大军的美术总设计,并和陈若菊先生合作完成了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巨幅的毛主席像。而且,早在青少年时代,先生就已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抗战宣传的洪流中,画了大量的抗日漫画、木刻、宣传画、壁画。
入秋了,我们去看望周令钊先生。在他家里,如今也已白发苍苍的我们围坐在先生身边,当我们问及有关为黄鹤楼、天安门画画的事情时,头一回听到了先生作画时那些生动的细节。原来在开国大典前夜完成画像工作回到家刚准备休息,突然又接到上面的指示,要求把主席像下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去掉,先生随来人急忙赶回天安门,勇敢地爬上颤颤巍巍的梯子挑灯夜战到凌晨,由于画幅太大,梯子又小,他只能改完一部分,下来再上去,如此反复多次终于出色完成了任务。这样艰巨的任务还有一次,那就是19岁那年他冒着酷暑从黄鹤楼顶吊下去,圆满完成了壁画中其他画家够不着的部分。这所有的壮举要是搁在今天的某些“画家”身上,那早就吹破天啦!可是以前我们却从未听先生提起过。
说来惭愧,自受教于周令钊先生起已有50余年了,却很少去看望他,直到自己步入老年,才懂得师恩珍贵。先生已经93岁了,见到我们自是十二分的高兴,打心眼里开心地笑,和我们谈了会儿话,便蹒跚着引我们去参观他简朴的画室、绿叶苍翠的露台。
从露台望出去,依稀有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这使我陡然想起十多年前先生带我去他的家乡湖南平江。那天,周先生只在路边和他的老姐姐、乡亲们见了一面,留在记忆里的是纯朴温馨的笑容、脉脉深情的目光和两双苍老紧握的手。
那里也曾有一条小路,蜿蜒着伸向远方……当年,年少的先生正是沿着它,怀揣着艺术的梦想,走出丘陵、走向城市、走向动荡坎坷的时代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