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密封和面密封:24小时在线博客 ? “希望工程”是否继续,请社会关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27:46
2011-10-11

“希望工程”是否继续,请社会关注! - [义务教育 希望工程 ]

  2007年11月,我骑车行至陕北波罗镇,在那个小镇的公路上我见到了韩教员。
  韩教员是村上小学的娃娃头儿,校长、班主任以及文化各科一身兼。那天我见他时,他正带领一帮七八岁的娃娃在公路上跑操。娃娃们在往来的汽车前后错动、躲闪,叫人乍出一身冷汗……
  三年后,我骑单车重返陕北,再过波罗镇,那时候,却找不到了那所建在公路边儿的小学。乡亲们说:学校停了有些年了。我问:娃娃们上学咋办?乡亲说都去县上了,住宿。有钱没钱都得去。除非你不在乎娃娃睁眼儿瞎。乡亲们说家境贫寒的农家也有不叫娃们再学的。我十分惊诧:不是九年义务制教育2007年就在农村基本实现了吗,难道去上学还有负担?我说这个不是没有来由,2007年我从波罗镇回到北京正接近年底,央视的一条新闻说(原文摘录/央视视频附后)

  ……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基本扫除青少年文盲的双基目标。在这之后,一张张反映各地支持农村教育的照片相继见诸报端。
  2000年春季,中央和各级政府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2007年,免除学杂费、书本费、补贴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覆盖了全国农村所有初中生和小学生。越来越多的失学儿童又重新回到了课堂。 [央视新闻]

  央视那条新闻是2007年年底播放的,那时我刚刚五省骑行结束不到一月。听着央视的公然撒谎,差点儿没气歪鼻子。骗别人可以,骗我没那么便宜!我可是常年在乡下折腾的城里人哪。
  2007年我那次还去了趟山西平鲁的凤凰城。在那座明代古城里我看到一座规模不小的校园。问起教育情况。乡亲们介绍说,老师们都不好好教书,一天里就操心着到社会上做生意。我也问了教师,教师有教师的难处,那就是待遇,尤其是许多师资原本就“来路不正”,现在遇了全社会疯狂找钱,他们早没了心思闭锁寒窗。今年五月,我再次去凤凰城,和凤凰城公认的文化人陈志刚聊天儿。陈告诉我说:那学校已经荒芜。同样,稍有能力的人家都把孩子送到几十公里外的平鲁县城寄宿就读了……
  2010年,我又花费了整整五个月时间(7月15日—12月5日)骑行考察了黄河中上游的七个省。再提教育让我寒心倍加!就在兰州往宁夏固原的一段309国道上,我亲眼看到两所被废弃的“希望小学”。偌大的一座铁管焊接的门头上,依稀可见当年用铁皮剪切焊起的某某村希望小学几个铁皮字,已经锈蚀斑驳,仅剩的几块红色漆皮在陇东干旱的大天下似乎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和乡亲们攀谈,都说那些年来这儿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有省上的,更有中央的。似乎我们这里还被作为过模范。透过紧闭的大栅栏门往里望去,约莫半个篮球场大小的校园里长满了齐膝深荒草。荒草四围是三趟瓦舍,门框一律挂锁,看起来资产尚被保全,可是没有了的是孩子们的欢笑和哪怕半点生气。
  走到第四个月的时候,我到了陕北。在我经过那个著名的歌里唱的“三十里铺村”的时候,我拍摄到了山洼洼里刷在土墙上的标语“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之前我到米脂的时候也看到墙上有这样的标语,只是多了半句“狠话”,那是我猜想出的,只是那半句已经被无情的“拍婚纱照首选米兰春天”广告语覆盖,很嘲弄,很悲剧!
  那么被农民们“趋之若鹜”的寄宿制就读学校又是怎样一个情景呢?
  横山县武镇乡,高岗的老家高家沟村由高岗遗孀李立群女士及儿子高毅、高轩、高彦生资助下创建了崇德初级中学。占地面积21 亩,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校园里每楼每室都安装了暖气,开通了宽带,这在当地属于罕见。崇德初级中学目前拥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图书室、阅览室、语音室、广播室、微机室、多媒体室、远程教育室、 各科集体办公室等一应俱全。现在校生620余人,教职工50余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本科学历者30余人,学士7人。
  2010年,我从横山党岔镇搭农民的摩托车,进山三十公里去看望高岗的侄儿媳妇。老人给我讲述了崇德中学的部分情况。崇德中学是私人资助的农村初级中学。因为陕北油煤汽的开发,部分陕北人口因其而富,尽管贫富的分化愈加普遍,富的虽只在少数,但社会人众攀福心态与日俱增。这反映在择校就读方面就出现了基层农村学校的大规模溃堤。只在短短的两三年里,中国北方农村(南方不敢贸然论及)的基层小学几近荡然无存。
  在本文结束之时,我却要不得不提出另一个疑问:在中国已经搞了21个年头的希望工程还有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一方面是后续资金不能到位,开一所小学,留一个烂摊子。而最是致命的更在上面所说,农村基层教育环境的改变,新的治学模式已经无情地抛弃了希望工程。没有生源,师资大势已去,纷纷流失。而北京城里,乃至遍布全国的关联机构却依然以21年来的陈旧模式继续在“希望”中“运转”。尤其是因此而形成的募捐模式至今未停。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当然,21年来希望工程功不可没。这也导致“如此一个大大的善事也会有结束的一天”的事实难为人所接受。但这绝不能是希望工程应该继续存活的理由!
  “希望工程”是否继续,请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