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稳压泵图集n=4.okw:上古天干地支纪年与岁星纪年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9:19:16

上古天干地支纪年与岁星纪年

   干支纪年法是西汉时候出现及使用的,岁星纪年法是东周时候出现及使用的,殷商甲骨中那个是干支记日法,不是干支记年法,殷商记年使用数字不是干支,干支在时间上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夏朝,但是干支用于纪年侧是西汉才开始出现及使用,可以这样说,殷商时期虽然出现了干支记录时间,但是那时还不完善,在甲骨上出现的干支对于考古学家来说也是很头痛的,只能考察出时日,而不知年月。岁星纪年法是东周战国时期出现,他和干支纪年法有本质上的不同,二者虽然能重叠使用,但是使用上就比较麻烦了,以下介绍他们的相关内容:殷周记年月,都用数字表示顺序,记日则用干支。后人沿袭了这种办法,同时也有用干支记年、用数字记日的。又有太岁记年法,也就是所谓的岁星纪年法。《尔雅·释天》说:“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在癸曰昭阳。”“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这种记年法也象干支记年之以干支相配,如阏逢摄提格,用干支来表示,即甲寅。太岁记年法在史书中用得不多。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环球网论坛(http://bbs.huanqiu.com

    在甲骨文中,记时的形式还不大完备。很多卜辞,是有月日而无年。比较完备的形式是于记事开端用干支记日,于末尾记上月份,紧接着再记年,如:癸未,壬卜……在四月,佳壬二祀。癸卯,壬卜……在九月,佳壬五祀。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年序数计算,直到在位者出位。汉武帝时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二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古代学者所用的传统纪年法。战国时代,占星家还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虽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中认为,以往人们对干支的解释,都是望文生义的臆测,“十天干”纯属十进位记数法的自然发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创制。至于“十二地支”,起源于古巴比伦,在比较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和古巴比伦的十二宫后,指出中国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演变而来。其传入中国的途径,可作大胆推测,也许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传授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室本发源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西来之商贾或牧民所输入”。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环球网论坛(http://bbs.huanqiu.com

一些学者从我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一特有现象。为驳干支外来说,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我国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岁星纪年法:岁星就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木星,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而论为第五颗(地球为第三颗),其质量与体积均超过其他八颗行星的总和。木星围绕太阳的公转周期为11.8622年,古人以地球为观测点,以相对不动的恒星为背景来观测岁星(也包括日、月及其他四颗行星)在天空的视运动,正好约十二年绕天一周,也就是说,岁星每年要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每一星空区域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共有十二个这样的星空区域,即十二次,这样用“岁在××”就可以纪年了,十二年周而复始。 十二次是将黄道(参见本书“什么是黄道十二宫”一问)附近的一周天按由西向东的方向平均划分为十二等分,其名称依次为星纪、玄枵(xiāo消)、诹(zōu邹)訾(zī姿)、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具体位置则以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为标志。岁星纪年法的表示方法是:如岁星在某一年运行至星纪区域,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翌年岁星又运行至玄枵区域,该年就记为“岁在玄枵”,以下类推,十二年循环一次。《左传·襄公三十年》有如下一段记载:于子娇之卒也,将葬,公孙挥与裨灶晨会事焉。过伯有氏,其门上生莠。子羽曰:“其莠犹在乎?”于是岁在降娄,降娄中而旦。中的裨灶指之曰:“犹可以终岁,岁不及此次也已。”及其亡也,岁在诹訾之口。其明年,乃及降娄。文虽不长,却通过一段预言式的对话透露出岁星纪年的消息。鲁襄公三十年(公元前543年),郑国之臣伯有在内乱中被杀死。此前十一年,即鲁襄公十九年(公元前554年),郑国大臣公孙挥与裨灶商议办理郑臣子的丧事,清晨路过伯有家,见其门长满恶草。公孙挥说:“伯有门上的恶草还有吗?”当时岁星运行于降娄,而降娄在天空正中天就亮了。裨灶就指着降娄区域说:“还可以再等岁星绕天一周,但伯有活不到这一星次了。”伯有之死正是“岁在诹訾”这一年,第二年才是“岁在降娄”。裨灶十一年前的预言完全应验。除此例之外,《国语·晋语四》也有一段有关晋公子重耳在外逃亡的趣事,涉及到岁星纪年。重耳一行逃至五鹿,向田野中一农夫讨饭吃,农夫将一土块递给重耳,重耳正要发怒,他的随从子犯说:“这是上天赐给我们土地,十二年后,我们必得此土地。”并让大家记住:“岁在寿星及鹑尾,其有此土乎!” 农夫献土块在鲁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十二年后即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这一年的正月十一日,已经当上晋国国君的重耳攻打下了五鹿。周历正月是夏历上年的十一月,所以子犯说“岁在寿星及鹑尾”,显示了周历、夏历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