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属于几本:《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 - 杏林润雨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13:24
阴阳两补
湿温:湿温在正邪交争高峰,一面”其热不退”,一面”津液、体力俱已亏耗”之际,先生力主扶正,如在仲姓案中,初诊即指出:”扶正实为当务之急”,二诊再次强调”只有扶持正气,最为紧要”,三诊重申”扶正养阴,两属重要”,四诊复云:“可见扶正实为治伤寒之要法”。五诊又郑重指出:“培元扶正,乃不移之法”。该案一、二、三、四诊,均以黄芪、党参、生地、麦冬、石斛、北沙参等益气养阴药为伍;第五、六、七、八诊,又以附子与上述药物配合应用,藉以阴阳两补,此扶正即所以祛邪之意。至第九诊”病势渐趋坦途”,方撤去附子。
温疫:温疫治法在前期不外乎汗、和、清、下,重在祛邪;后期可用补法,包括滋阴、益气、温阳,意在扶正。先生治温疫,有兼夹证而余邪未净时,则以附子配党参、白术、熟地黄、麦冬同用。如”金,男,流行症并发脚气。其实脚气蕴伏已久,因猝病之热消耗更甚,故其面容黯淡有如此。上见鼻衄,下见便血,不能纯用辛温,予全真一气汤。炮附子、五味子、潞党参、白术、葫芦瓢、熟地黄、麦冬、淮牛膝、杜赤豆”。全真一气汤乃《冯氏锦囊秘录》方,由熟地黄、麦冬、白术、牛膝、制附子、人参六味组成。”治元气日困,津液耗竭,虚火妄升,气勿藏源,上迫喘促。或小儿病后,妄汗妄下,精神沉困。或短气而似喘非喘,或虚极而似惊非惊,或斑疹阴分焦灼,热极烦躁,上喘下泻,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等症”。金姓患者原有脚气,又罹温疫,痼疾复加卒病,以致阴阳两伤而面容黯淡,于是用全真一气汤全方,以温阳益气滋阴,复加五味子敛阴,葫芦瓢、杜赤豆利水消肿,乃兼治脚气之举。
痢疾:附子除用于寒湿型及虚寒型痢疾外,先生又常用于阴阳两虚型及有虚脱之变者。如”陈,女,体素不足,而病痢两周之久,今腹痛努责,便纯血水,神疲,四肢不温,而体力更虚。血余炭、阿胶珠、熟地黄、仙鹤草、赤石脂、炮附块、炮姜炭、绿升麻、粳米、乌梅肉、别直参、黄芪”。又如治”李,女,下腹痛颇剧,汗多肤冷,呕恶频频,舌红,脉沉细。此数者,皆为痢症所忌。高年有此,虚脱之变,指顾间事耳!炮附块、潞党参、全当归、杭白芍、杏仁、玄胡索、马齿苋、败酱草、苦参、旋覆花、伏龙肝”。
肺痨:又名痨瘵,古名”传尸”,其病理本质为阴虚,历来有”阴虚者十之八九,阳虚者十之一二”的认识。毋庸讳言,肺痨在初、中期的漫长病程中,其病机为肺阴受损,随之肺肾阴虚;但淹缠至晚期,因阴损及阳而成阴阳两伤时,先生则以附子配黄芪、白芍、山萸肉、桑椹膏、两仪膏同用,一则育阴,一则温阳,务使阳生阴长。如”毛,男,两脉起落不充盈,入夜盗汗如渖而冷,虽见咳呛,亦当温补。炮附块、生黄芪、全当归、杭白芍、山萸肉、五味子、桑椹膏、远志肉、酸枣仁、清炙草、浮小麦、两仪膏、左牡蛎”。
咯血:内伤咯血,多因阴虚火旺,火灼肺络,络损血溢而成,此刻多用滋阴降火法,断无用附子耗阴助火动血之理。但当阴阳两伤或阴伤及阳时,则又另作别论。如”范,老,药后痰红已除,心中痞满,此胃弱不胜药力之故。其舌红少苔而润,真阴缺乏已久,予全真一气汤,因其阳亦虚也。”患者为一老人,其为阴阳气血俱虚,本在意中。案语指出:”真阴缺乏已久”,”其阳亦虚”,”予全真一气汤”,用中等量之附块,可谓胆识俱备。就一般常规而言,”血得热则行”,尽管”药后痰红已除”,但毕竟咯血初定,此刻用中等剂量之附子,可谓有胆;”舌红少苔”,”真阴缺乏已久”之体,从年迈多阳衰以及舌润着眼,断为”其阳亦虚”,可谓有识。
虚劳:虚劳乃慢性虚弱性证候,其病机为元气不足,精血亏耗。根据”虚则补之”和”劳者温之”的治则,对阴阳两伤,气血双亏者,先生以附子与党参、别直参、黄芪、山药、熟地黄、当归、白芍、山茱萸、黑大豆、阿胶珠、龙眼肉等同用,藉以阴阳气血同调。如”徐,男,病后,舌光红少苔,温度偏低。此阴阳并虚之疾,久延便是虚劳。当归、白芍、附块、山药、升麻、党参、萸肉、云苓、陈皮、熟地黄”。又如”程,男,微似寒热,多作于黄昏时,自汗、盗汗而冷。阳不外卫,阴不内守。炮附块、山萸肉、淮牛膝、杭白芍、潞党参、熟地黄、五味子、龙眼肉”。

补必兼温
湿温:湿温正气耗伤,变证蜂起之危候,先生辄以变应变,用附子配四君子汤、四神丸等治湿温正气大伤,身无热而表情淡漠,便溏,脉沉细而歇止者,意在健脾扶正,扶正即所以祛邪之意。先生曾指出:”若顾虑其苔腻不当补,怀疑其神昏不当温,徘徊于‘稳健’之途,则病人死矣”。如”潘,男,检温不及彀,大便溏而色黄,舌苔腻布灰黑,七、八日来神气肖然,两脉亦沉细不鼓指,且时时作呕。观此恐非细故。炮附子(先煎)、党参、山药、云苓、生白术、炮姜炭、扁豆衣、炒米仁、伏龙肝(先煎)、四神丸(分二次吞)”。
痢疾:痢之成因,总由外感客邪,内伤饮食所致。《丹溪心法·痢》篇云:“皆由肠胃日受饮食之积余不尽行,留滞于内……而滞下之证作矣。”此证无论虚实,肠中有积滞,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基此,消积去滞,乃痢疾的基本治法。对于虚实夹杂证候,理应攻补兼施。先生在用四君补气的同时,又加入附子、炮姜炭,此温补之手法。如”王,男,六诊:叠用猛攻,少腹胀硬者十去其七,其痛亦除。验便有阿米巴原虫,然则下者,亦驱虫之一法。自觉消化力迟钝,再拟消补兼施之法。炮附子、生白术、淮山药、云苓、潞党参、炮姜炭、鸡内金、焦谷麦芽、十枣丸”。至于攻用十枣丸之缘由,从本案四诊述及”吸气则作咳”以及五诊中”一则心下痞闷”的症状记载看来,该患者原属因饮邪上冲而咳的”咳家”或悬饮者。
疟疾:疟疾因迁延时日,缠绵不愈,或瘥后小劳辄发者,名曰劳疟。由于疟邪久恋不去,累伤脾胃,耗损气血,营卫不和,是其主要病机。对于此类证候,先生用附子配张景岳何人饮以双补气血,参入桂枝汤以调和荣卫。由于药证相对,奏效甚捷。如”张,男,二诊:加被心已不烦,肝脾之触诊亦柔软不拒按,与初诊之严重状况,有天壤之别矣。炮附子、杭白芍、潞党参、川桂枝(后下)、制首乌、全当归、粉草、陈皮、生姜、大枣”。
头痛:头痛一证,有外感内伤之别。其感于外者,证候属实,法当祛邪;其伤于内者,证候属虚,治宜扶正。先生治头痛,在补虚泻实的常法下,尚有进一步举措,如治阴血亏虚头痛,在用熟地、当归、潼沙苑、枸杞、山萸肉、阿胶、女贞子、黑芝麻等大队补益肝肾药的同时,又加少量附子,”于阳中求阴”,寓动于静,庶可泉源不竭。如”殷,男,头痛有虚有实,实则当清当散,虚则当温当补。今患者头痛而眩,按其脉忽大忽小,甚至左右不相符,此虚象也。炮附块、大熟地、全当归、明天麻、潼沙苑、甘杞子、山萸肉、阿胶珠、女贞子、黑芝麻”。
慢惊风:“陈,幼,头向后倾,右腿屈伸不利,两手时时抽搐,瞳孔反应消失。西医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注射链霉素五十瓶无效,预后堪虑。炮附块、党参、生白术、云苓、炙僵蚕、蝎尾、明天麻、远志、清炙草”。结核性脑膜炎类似中医的慢惊风。此证病因多为脾胃虚寒,脾阴亏损,肝风内动,治疗重在扶土、益气、温中。《福幼篇》云:”补土即所以敌木,治本即所以治标。”为此,先生用附子配四君子汤,显然是温补中气,从本论治,参以熄风定惊。

温清并进
证情寒热错杂者,先生则采用温清并进,寒热两调法。
休息痢:本病多为治不如法,或治疗中断,湿热积滞曲肠,日久累伤脾胃,属虚实夹杂证候,法当消补兼施。先生治本病兼表证者,首用逆流挽舟法,表解后下痢频仍,纯为赤白冻腻,腹中绞痛甚者,则以附子配炮姜炭、白头翁、黄柏温清并进,祛除肠中湿热,并根据”气调则后重自除,血和则便脓自愈”的论点,再配当归、白芍、槟榔等药以治之。如”王,男,三诊:下如纯脓,将圊,腹部绞痛不可耐,一周时十数行。炮附片、当归、海南片、白头翁、黄柏、白芍、炮姜炭、延胡索、薤白头、杏仁泥、陈红茶、石榴皮、炒枯赤砂糖(分二次冲)”。
久痢:若先下白粘液,再下赤粘冻,证属寒热错杂,历数月而不衰之久痢,先生用附子配乌梅丸以温清并进,如”李,大弟,病泻数月之久,始则作白粘液,赤者则为近半月事。仲景乌梅丸能治久痢。乌梅丸、生艾叶、海南片、炮附块、石榴皮、陈红茶、炒枯赤砂糖”。
麻疹并发肺炎:昔贤有”麻喜清凉痘喜温”之说,用药贵在辛凉透发。如因热毒壅盛,时邪遏伏于肺,以致麻疹透齐,行将回没之际,身热应退而反壮热,神志不清,气喘者,先生用附子配辛凉重剂麻杏石甘汤加石菖蒲、胆南星、牛黄抱龙丸等以化痰开窍,熄风镇惊。如”宋,幼,麻疹将回之际,看护失当,变证蜂起。今高热不退,气急鼻煽,而面色灰败。麻黄、生石膏、鲜生地、石菖蒲、炮附块、远志、炙紫菀、胆星、连翘、甘草、杏仁泥、牛黄抱龙丸(化服)”。

引火归原
对于肾水亏于下,心火炎于上的失眠,有口干唇裂,频欲饮水,但脉舌均无阳证征象的虚火上炎者,先生取阴即所以降火之意,以熟地、牛膝补肾阴,麦冬、五味子养心阴,肾水足则能上济于心,心阴充则使虚火自敛。再参入附子引火归原,以作反佐,服药后效如桴鼓。如”姚,男,头昏,夜难安寐,口干唇碎,服西药七、八月无效。每夜必饮水数次,否则口干不可名状,影响睡眠。察其舌色淡白无华,按其脉沉细无力,不能以为热证而投凉。附子、生白术、熟地、五味子、党参、怀牛膝、麦冬”。

温阳救逆
温阳强心
湿温:湿温证阴伤及阳,心衰者,先生以附子与党参、白术、炮姜、熟地、麦冬、白芍并用藉以两补气血、双调阴阳以强心。如”施,女,二诊:湿温十七日,正在紧要关头,出血虽止,依然面黄神痿,两脉糊数。用全真一气汤合紫雪丹,一面育阴扶正,一面慧神祛邪,此变法也。炮附块、潞党参、麦冬、熟地、白术、五味子、怀牛膝、淡竹叶、紫雪丹”。三诊时基本守方,四诊案语指出:“心脏已无问题”,遂撤去附子。
崩漏:妇女崩漏,失血过多,血虚心弱者,先生则附子与党参、黄芪、肉桂同用,意在温阳、补气、强心。如案例:“顾,女,大崩以后,一身淡黄如蜡,贫血也。心动悸,两足浮肿,心脏亦弱。今拟大剂温补,且须常服。炮附块、潞党参、杜仲、熟地、砂仁、生黄芪、生冬术、云苓、炮姜炭、葫芦瓢、牛膝、肉桂末、炙草”。
温阳救脱
湿温:湿温淹缠至便血、壮热、神昏变证,此刻虽在邪长正消之际,先生每以扶正为先,先本后标,用附子配生脉散加味,待神清热减后方停用。如”李,男,二诊:药后红色之便不再作,是为大幸。终日谵语不休,神烦不宁,而面容如此黄晦,脉搏如此细数,皆与症情相反,表示正气竭蹶,苦寒香开之药,势难增进。予全真一气汤,作万一之想。炮附块、党参、生白术、鲜生地、麦冬、远志、陈胆星、五味子、怀牛膝”。三诊症情平平,四诊”热虽稽留不退,脉渐次下降,谵语亦减”,仍以二诊方为基础,加菖蒲、郁金等开心通窍,祛痰。五诊热势下降,神志渐清,症有转机,仍以附子与首乌、生地、麦冬、玉竹等滋养阴血,及菖蒲、郁金、川贝、远志等开心祛痰药同用。六诊体温正常,症情转危为安,遂停用附子。
湿温便泻色赤,俗称”漏底伤寒”,经治后泻止热退而多冷汗,腹中绞痛,脉微将脱时刻,先生用参附汤加龙牡之属以回阳敛汗救脱,如”余,男,四诊:其热退清如常人,但汗多而冷,腹中绞痛,脉不鼓指,以非正常之退热,乃虚脱之预兆,还须防其肠出血。拟温其里以救脱。炮附块、全当归、浮小麦、煅龙骨。另:牡蛎粉,外用扑身。高丽参、煎汤代茶”。
“附无姜不热”,先生用附子治湿温,亦常伍以炮姜,藉其辛热之性,以增强温阳之功。附子与炮姜,同有温脾阳、燥脾湿作用,以之治疗湿团脾阳的湿温,从理论上讲,无可非议。纵观先生医案,凡壮热骤退,汗出而冷之脱证前期,以及病程两、三侯,大便泄泻,便中带血,腹中绞痛,有肠出血而致脱之倾象者,先生用附子以作预防或救逆用。至于迷蒙谵语,面色苍或黄晦,脉细无力,脉不鼓指,脉来糊数等恶变之兆者,亦辄用附子作未雨绸缪之计。总之,湿温正气大伤。变证已起及将起者,用附子之目的,在于温阳救逆或预防厥脱。本人治湿温常用干姜。先生用附子在湿温中、后期,目的为救递。我用干姜在湿温初中期,意图在于燥脾湿,务使湿热两分,如配温胆汤燥湿祛痰,治邪在气分,湿重于热,湿浊薰蒸成痰,浊邪害清者。又如配王氏连朴饮苦辛通降,清热燥湿,治邪在气分,热重于湿,湿热薰蒸,清旷之区,成云雾之乡,中焦枢机失常,升降无序者。再如配泻心汤通府泻火,化湿泄热,治邪热充斥三焦者。总之,我常在湿温壮热不退,邪在气分时选用干姜,意图为以因论治。至于湿温后期,气阴两伤时,用干姜配参苓白术散加麦冬、荷梗以健脾气,养胃阴,化湿邪。
温病:素体亏虚,在温病极期,正邪剧争,正不敌邪,行将阳亡阴脱之际,先生权衡标本缓急,舍末求本,屏弃”纯用清温开泄”常法,引用张介宾氏诊治实例,以附子与生脉散、生地并用,回阳救脱,力挽狂澜。如”陈,男,体弱之人,而病极严重之温邪,缠绵时日,正气更伤。今两侯终了,转入极期,高热不退,耳聋,谵语、脉微欲绝,此生死之关键系焉。夫正气旺盛则生,衰竭则死。纯用清温开泄,祸不旋踵。昔张景岳治京师一少年,舌焦,神愦,以大剂温补回生,其书犹在。炮附块、连翘、郁金、鲜石菖蒲、鲜生地、党参、麦冬、五味子、黑大豆”。
哮喘:素体羸弱,肺气亏虚患者,由于皮毛不固,卫外不能,以致哮喘患者常多汗出。一旦汗出不止,须防汗脱,对此类患者,先生一面用压掌散宣肺平喘,一面用附子配黄芪以温阳敛汗防脱。如”陈,女,四日来哮喘发作,服麻黄素后,喘稍减而盗汗多。附块、银杏、五味子、陈皮、天竺子、甘草、麻黄、黄芪、远志、紫菀”。
崩漏:崩漏虚多实少,热多寒少,况血得热则行,故选药时宜远温而用凉。但崩中证至气血厥脱危期,则又另作别论,急用参附汤以温阳救脱,俟厥回脱止后,再作”澄源”之计。先生不仅深明此义,且更有所发挥,在用参附汤同时,又加用熟地、黄芪、仙鹤草、炮姜炭、阿胶等补血摄血,作标本兼顾之计。如”狄,女,面容与舌皆呈严重贫血,此番行经大量如冲,以致发生急性脑贫血而厥。炮附片、苎麻根、潞党参、熟地、生黄芪、生艾叶、仙鹤草、炮姜炭、肉桂末、生阿胶”。
小儿痢痰:幼儿患痢,又见高热,是谓时痢、热痢。幼婴儿乃”稚阴稚阳”之体,有正气不足的特点,一旦患重症痢疾,往往正不敌邪而成肢冷脉细,”阴阳离决”之坏病,此刻先生亦以扶正为先,首选参附汤回阳救脱,并用白芍、阿胶、牡蛎养阴潜阳,俟阳回阴转,再商祛邪。如”王,幼,测体温39.3℃,先泻粘液而赤,泻时攒眉苦目,可见其腹痛而努责。凡稚孩病痢,最能使正气衰沉。今见高热,而泪之缺少,脉之沉细,四肢之清冷,干呕,独头动摇,败象叠见,例属难瘥。全当归、杭白芍、陈阿胶、肉豆蔻、粟壳、川连、炮附块、潞党参、煅牡蛎”。
回阳攻瘀
小儿腹痛(腹膜炎):幼儿患病,有别于成人,由于形体未充,正气不足,”易虚易实”,治疗时应多方照顾,不能偏废,对急腹症更应如此。根据补虚泻实的治则,先生用攻补兼施。如”葛,幼,据其目前之证侯,最危殆处有二:一、多汗、脉伏、肢冷;二、腹壁极硬而痛,手不可近。上者心脏衰弱,下者腹膜发炎,此二者,危症也。炮附块、杭白芍、青皮、全当归、潞党参、延胡索、五灵脂、两头尖、炮姜炭、炙乳没、炙草、败酱草。另:川乌、草乌、红花、毛姜、升麻、白芷,共研细末,葱汁、白蜜,调敷腹部”。

温补肾阳
厥证:厥证有外感与内伤之别,其伤于内者,多由下元亏损,阴阳偏颇,气血逆乱而成。前贤治厥证,必究其为气、为血、属痰、属食、伤酒、伤色等不同病因而分别处理。观先生此案,以药测证看来,选用右归饮出入,以温补肾阳,于肾阴中求肾阳,似为色厥。惟色厥发生于入房时。此患者之厥,乃起自跌扑,故色厥之假说,似难以服人。姑存疑,录之以备一格。”严,女,骤然跌扑,将苏,津津冷汗;数年来发作数次,其甚者小溲自遗。按其两脉沉细欲绝。明天麻、熟地、潼白蒺藜、龙眼肉、山萸肉、枸杞子、炮附块、浮小麦、大川芎、肉桂末(分二次吞)、清炙草”。
水肿:水肿一般从五脏水分证,心水之起因,又有心阳虚衰、心气亏损及心血瘀阻之别,观本案处方,当属肾阳不足。但先生学贯中西,故称之为”心衰脚肿”。处方用金匮肾气丸,是既从肾治,亦从心治。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桂附均有强心之功,临床医生用之治心衰,颇有效验。至于加破故纸的缘由,可以从昔贤言论中得到启发:张石顽云:”补骨脂属火,收敛神明,能使心胞之火,与命门之火相通,使元阳坚固”。汪 庵也指出:破故纸”入心包命门,补相火以通君火”。总之,金匮肾气丸与补肾脂,功效在于补君相二火。案”王,男,因心脏衰弱而脚肿,因肿而心脏更衰。往年白昼肿,入夜则消,今则整日不消。如不积极治疗,将来肿势弥漫于腹部,即难治矣。熟地、山药、肉桂(研分二次吞)熟附块、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破故纸、葫芦瓢”。
又如”潘,男,肾脏水肿之治法,有温肾、逐水、利尿之别,亦有三法参合用之者。今患者面色苍白,舌淡、脉软,二便俱少,腹部绷结,邪实正虚,治法不可偏执一端。炮附块、生白术、云苓、杭白芍、淡干姜、葫芦瓢、舟车丸(分两次吞)”。本案所列症状,其病机当为脾肾阳虚,气滞水停,所谓邪实正虚,法当消补兼施。其补,用真武汤以温脾肾之际,化气利水以治本,其消,用舟车丸行气逐水,葫芦瓢利水消肿以治标。似此温肾、逐水、利尿三法并施,扶正祛邪,谅能奏功。
水肿虽咳,但无恶寒发热之表证,以非风水,故不能越婢。从”气上冲咽喉则咳”的见证,断为”肾虚水寒上逆”,方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出入,其中真武汤温肾阳,加入桂枝,则寓苓桂术甘汤意。此方有温运中州,布化阳气以行水之功。金匮原用此方治水饮,先生灵活运用,借以治水肿,盖水与饮同源而异流,本属一家也。如”朱,男,用仲景之蒲灰散兼汤剂,其肿大退,自觉气上冲咽喉则咳,乃肾虚水寒上逆也。炮附块、杭白芍、白术、淡姜皮、带皮苓、泽泻、防风、桂枝、葫芦瓢”。
以上三例水肿,病名同而病机各异,因而立法遣方用药,均有差异。第一例王姓为金匮肾气丸证。后两例,虽同为真武汤证,但潘姓正虚邪实,水气弥漫于三焦,以致”腹部绷结”,于是参入舟车丸峻剂以逐水。朱姓肿己大退,此刻水邪虽未泛滥,但”水寒上逆”致咳,故又参入桂枝,使成苓桂术甘汤以温脾行水。可见三例各有其特点。
虚劳:虚劳一证,向有”虚则补之”,”劳者温之”的治疗大法,故治虚劳者,每以温补为第一要务。本例仅述及恶寒拥絮不暖一语,叙证未详。从方中用四神丸中之主药——补骨脂与肉豆蔻看来,患者还应有肾泄之证。由于命门火衰,内不能温运脏腑,外无以温煦肌肤,所以”恶寒特甚”。先生用峻猛药附子与温和药巴戟、补骨脂、鹿角霜等为伍,则虽峻而不烈,温而不燥,务使肾阳来复,命火以旺。案如”邵,男,正当壮年,而恶寒特甚,虽拥絮亦不觉暖,以当补命门真火。炮附块、山萸肉、巴戟天、补骨脂、鹿角霜、当归、肉豆蔻、生姜、大枣、炙草”。
月经后期:月经辨证,多以期、量、色、质着手,其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者,常从虚从寒论治。先生亦不例外。如女子须得肾气充,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方能以时下,于是投以温肾和营之品,如案例:“赵,女,经行后期,将行先下白物,既行其色淡,平居洒洒然有寒意。古人之概念,为虚寒之象。肉豆蔻、炮附块、炮姜炭、白芍、补骨脂、北细辛、川桂枝、黄芪、青防风、炙甘草”。

温脾暖肾
泄泻
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寒湿痛泻:感寒后阵发性腹痛,痛处喜温,痛则如厕,始则”大便先硬而后溏”,继则”其痛更剧,且于清晨五时泄泻二次”,腹痛喜温,畏寒怯冷者,先生从脾肾论治,温其阳而理其中,如”王,男,两旬以来,腹痛阵作,自诉得之于感寒之后,痛时即欲大便,其便先硬而后溏;其痛得温暖则舒,得矢气亦舒。口唇干燥,不欲食,时感怯冷。当温脾肾之阳。附子、炮姜、薤白头、青皮、白术、紫桂、益智仁、云苓。二诊:服药期间,腹痛瘥可;停药三天,其痛复作。昨日工作较忙,其痛更剧,且于清晨五时泄泻二次。坚持前法勿失。附块、白术、炮姜、薤白头、乌药、云苓、紫桂、木瓜、艾叶。另:附子理中丸。三诊:腹泄腹痛已基本上好转,体力尚未恢复。附块、白术、紫桂、党参、艾叶、云苓、炮姜、薤白头、木瓜、扁豆衣”。
本例当属寒湿泻,以腹痛泄泻为主症。其与肝木乘脾者之痛泻的鉴别诊断是:①前者为外感,后者乃内伤。前者属寒痛,腹中觉冷;后者为气痛,腹中痞满。前者便后则痛减,后者便后其痛不衰。且各有其病史可询。②方中紫桂(即肉桂)与益智仁,均有温脾暖肾,益火消阴之功,本案用之可谓恰到好处。二诊时按语中指出”清晨五时泄泻二次”,但却撤去益智仁,又未增入治五更泄泻的常用方四神丸中任何一味药,这说明并未作肾泄论治。至于紫桂不仅1~3诊中均有,且由初诊时的日用量1.8g,至2~3诊中增加为3g。这是因为二诊时腹痛甚剧,而紫桂温阳散寒之力甚强。张元素认为肉桂能”补下焦不足。沉寒痼冷之病,下部腹痛,非此不能止”。徐灵胎云:”附子暖血,肉桂暖气”。今两者合用,则气血俱得温和而腹痛能除,泄泻能止。
脾肾阳虚泄泻:本例按语简短,按从药测证法推理,患者当为高龄人或素体孱弱者,并有怯冷、完谷不化甚至脱肛,以及有五更临圊的特点。对此”病历四月”,“久泻无火”的患者,先生从脾肾论治,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益智仁以温脾肾之阳,参以健脾之山药、茯苓,升阳举陷之升麻,助运消导之谷芽、麦芽。药仅十余味,集温、补、升、消于一方,可谓珠联璧合,面面周到。此方服后,大便的量与质均有好转。如”马,幼,病历四月,大便溏色黄,医院诊断为慢性肠炎。脉弱,苔白,脾肾两补。炮附块、潞党参、焦白术、云苓、绿升麻、煨益智、淮山药、谷麦芽、炮姜炭、清炙草、四神丸(分二次吞)”。
肾阳式微泄泻:大便先便秘而后泄泻者,其便秘多由寒湿结聚日久,伤及脾气,进而”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阳不足,失温煦之职,无以蒸化津液以温润肠道,传导之官失司,便秘于是乎生。在此基础上,肾阳不足而命火衰微,火不生土,脾气更加虚弱,清阳不升,运化极度失常,诚如《景岳全书·泄泻》篇所云:“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对此先便秘而后转为泄泻者,先生重用温肾阳药,以附子配破故纸、鹿角霜、肉桂末等从本论治,务使火能生土。如”钱,男,往日之便秘者,今反多泄,恶寒而下肢冷,真阳式微也。炮附子、胡芦巴、细辛、益智仁、破故纸、鹿角霜、炮姜炭、巴戟天、仙灵脾、肉豆蔻、生艾叶、肉桂末(分三次吞)”。
水肿
祖国医学多从五脏水分证论治,现代医学多从心肾治疗,两者既相似,也相通,真所谓异曲同工。先生治水肿,多从现代医学立论,以中医治法为指导,选方遣药。如治咳喘浮肿,夜难着枕者,先生断其病位在心脏,方用真武汤以温脾肾之阳,可谓恰到好处。《景岳全书·肿胀》篇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可见先生温脾以制水,暖肾以主水的做法,实乃张氏主张的执行者。方中玉壶丹出自《局方发挥》,由南星、半夏、天麻组成。又如治心悸、面肿、两足肿者,明确指出:已经胸透确诊为心脏扩大,从心肾论治,方用附子配黄芪、党参,仍是温补脾肾手笔。如”王,男,咳呛气逆而肿,入夜不能平卧,其病多在心脏。炮附片、杭白芍、生白术、带皮苓、远志肉、白芥子、炙紫菀、生姜、玉壶丹(分二次吞)”。又如治”张,女,透视心脏扩大,常心跳,面肿,两足亦肿,当治其心肾之本。附块、萸肉、山药、带皮苓、黄芪、党参、陈皮”。
上述2例,现代医学多责之为心脏性水肿,例1可能为肺心病或风心病,例2可能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另有一种肾性水肿,由前误治,症情演变至周身浮肿,二便皆少,脉软无力者,先生虽以西学立论,指出”其病在肾”,但仍以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处理,认为证属脾肾两虚,宜补而不宜攻逐,用较大剂量的附子温阳以行水,配大量黄芪皮、白术补气以利水,以”治病必求于本”的举措,非如此不足以扭转败局。又”二便皆少”,标症告急,于是用茯苓、泽泻、车前、牛膝之属,利湿行水以制标。如”郭,男,一身悉肿,二便皆少,其病在肾。阅前方多逐水药,而肿不消。按其脉软无力,不可再攻。黄芪皮、白术、云苓、炮附块、泽泻、车前子、花槟榔、怀牛膝、冬葵子”。

温中散寒
痞满:先生对食入不化,得嗳则畅的痞满证,根据《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述”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 满闭塞”的启示,以及《张氏医通·腹满》所云:“脾胃不温,不能腐熟水谷而胀,附子理中汤”,以脾胃虚寒立论,注意湿滞,选用附子、干姜、荜茇、吴萸之属以温中散寒,二陈汤化湿。如”张,女,早食,暮亦不能消,得噫与呕,即见舒畅,古人所称之胃寒,此症最吻合。炮附块、荜茇、淡干姜、橘皮、赤石脂(包)、淡吴萸、姜半夏、肉桂末、云茯苓、姜汁”。
本案例未明言所患何病,但在精炼的按语中已指出,早食,至暮仍不能消化,得噫气与呕吐则畅,其痞满证已跃然纸上。《素问·异法方宜论》云:“脏寒生满病”,据此,先生重用温中之品,默消阳明遏伏之寒,重振太阴运化之能。
吐酸:《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呕吐酸……皆属于热”。以后完素亦主热,东垣却主寒,各执一词。朱丹溪在其《丹溪心法·吞酸》篇云:“素问言热,言其本也;东垣言寒,言其末也。”此说从实际中来,是属公允之论。《证治汇补·吞酸》篇也较详细地指出:“大凡积滞中焦,久郁成热,则本(木)从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热也;若客寒犯胃,顷刻成酸,本无郁热,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此乃李中梓氏从病理机制上作的进一步说明。先生治吐酸,就总体而言,仍以寒热虚实辨证为纲,并衷中参西地指出,有肝气犯胃、胃寒、胃溃疡诸型,同时各指出其治法及方药。如”徐,男,胃酸过多之原因甚繁,因拂逆而起者属于神经性,古人所谓肝气犯胃;受寒而起者属于消化不良,古人称谓胃寒。胃溃疡亦有胃酸过多,其溃疡即因胃酸过多而起者。他则胃分泌不正常,则因胃之实质变化。凡胃酸过多,对症疗法多用钙剂中和之。原因疗法:消化不良者如吴茱萸汤,肝气拂逆者如逍遥散、一贯煎;胃溃疡者当保护胃粘膜,如吸着剂旋覆代赭汤、独圣散之滑石。亦有胃酸不足亦能吞酸者,以上诸法皆无效,受寒则泛泛有酸意而大便溏、腹痛,不受寒则否,所谓一时性之胃酸过多。炮附片、淡吴萸、沉香曲、延胡索、公丁香、肉桂末(分二次吞)、炮姜炭、益智仁、荜茇、生艾叶”。
吐酸兼见白沫及气候转寒,妇女经期发作频繁者,先生从胃寒论治,方用附子配吴萸、干姜、荜茇、半夏等以温中祛寒化饮。如”吴,女,吐酸而兼有白沫者,多属消化不良之胃酸缺乏;如果气候转变,经期以内,其发益频,亦是神经之过敏。此二者各作古人之胃寒论治。淡吴萸、炮附块、旋覆花、干姜、荜茇、姜半夏、云苓、延胡索”。
“受寒则泛酸”,而无其它不适者,先生称为消化不良,属胃寒,法宗温中化饮,主药与上案吴女相似,如”朱,男,受寒则泛酸,但进酸物质,并不增加其酸,胃部亦不嘈杂,然则其酸是消化不良而来。炮附块、荜茇、川椒目、橘青皮、肉桂末、吴萸、姜半夏、云苓、薤白头”。
如在吞酸的同时,又见纳食后胀满,”脘与腹汩汩有声”者,亦从消化不良论治,方药除用附子配吴萸、半夏等温中化饮外,复加莪术、槟榔破气消积,莱菔子、沉香曲、台乌药以消食行气。如”王,男,主症在胃,进食无论量之多寡皆胀,自觉脘与腹汩汩有声,其外观并不胀满。此非水而是气。征之时吞酸而不吐不痛,关键在消化不良。炮附块、姜半夏、蓬莪术、海南片、生莱菔子(研)、淡吴萸、川椒目、沉香曲、台乌药、上肉桂末(分二次吞下)”。原编者之按语:先生认为吞酸而不见嘈杂、胃脘疼痛者,为胃无火象。治用辛辣健胃方剂,确有良效。这种方剂可以促进胃与十二指肠分泌消化液,也就是前人所谓”温胃”、”醒胃”的方法。但若为时已久,则应该用益气健脾和胃法,如异功散、香砂六君子汤等方剂,较为适宜。
上述各吐酸案均用附子,这是局限于本文选择的案例均用附子治吐酸的缘由,其实先生治吐酸同样是辨证论治的,如赵君”溃疡性之胃酸过多”,则取清法,药用黄柏、柿饼霜;又如吴君”其酸多作于食后二小时许,略进饮食可以缓解”者,予消补兼施法,方用枳术丸加党参;解君”吐酸每发于冬令”者,用黄芪建中汤,此又属补法范畴。而这些案例,又都未用附子。于此可见,胃寒之吐酸,才是附子用武之地。
用附子治疗吐酸与泄泻,在《章次公医案》中,均占较多的篇幅。吐酸除上述4例外,先生还以纳食前后、酸水有与无的变化等,判别胃寒的虚与实的诊断。如”周,男,天寒则泛吐酸水,而脘中隐痛。进食后,其酸益甚。胃寒也。炮附块、炮姜炭、川椒目、薤白头、姜半夏、毕澄茄、淡吴萸、北细辛、赤石脂(分二次服)、橘皮”。此案之症状为实寒,故用附子配炮姜、椒目、毕澄茄、淡吴萸以温散寒邪。而如”王,男,饱食后,其酸能止,以胃酸过剩。过剩之原因甚繁。此方用温胃而不刺激者。炮附块、荜茇、淮山药、陈皮、云苓、生艾叶、旋覆花、沉香曲、潞党参、柿蒂、五磨饮(分三次吞)”。此案之症状为虚寒,故用附子配党参、山药以温补中州。先生治疗时分而治之,故收桴鼓之效。


温补脾阳
休息痢:休息痢病机一般为湿热积滞,脾阳不足。先生治休息痢发作期,因气阻血滞,有腹胀,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而又高年脉弱之实多虚少者,则根据”气调则后重自除,血和则便脓自愈”的原则,用附子配艾叶温脾散寒以补虚,配槟榔行滞去积以泻实,配当归、白芍、金铃子散以行气和血,配晚蚕沙、陈红茶祛湿收敛。如”于,女,每年秋令必作痢,今年发作如前状。病已一来复,依然腹部胀满,里急后重。此为休息痢。高年脉弱,攻之无益。炮附块、全当归、延胡索、海南片、杭白菊、川楝子、晚蚕沙、生艾叶、陈红茶”。
泄泻
《景岳全书·泄泻》篇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由于脾主运化,胃主纳谷,脾胃互病,则受纳既失常,运化更无力,以致”水反成湿,谷反为滞”,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不能燥化传导,遂成泄泻。先生治脾阳有亏,寒从中生,虚实夹杂的泄泻,用附子配艾叶温脾散寒,大黄、枳实、山楂清除积滞。如”汤,女,泄泻日四五行,泄不爽,腹隐痛,苔白。此肠部发生吸收故障,古人属诸脾有寒。炮附块、杭白菊、熟锦纹、炒防风、薤白头、生艾叶、炒枳实、山查肉、地枯萝”。
先生治既有”腹不痛,不后重”的脾虚象征,又有”痢下如脓”的实邪标志的虚实夹杂证,采取温运脾阳与清利湿热的温清并进法,前者用附子、炮姜,后者用黄柏、地榆、败酱。此外,又用大黄、诃子、石榴等通腑与涩肠兼施法,方用寒热并行的温脾汤出入。如”杨,男,痢下如脓,腹不痛,不后重。往日服乌梅丸有效,今则否,改以温涩。炮附块、熟锦纹、杭白菊、生艾叶、炮姜炭、宣木瓜、川黄柏、诃子肉、生地榆、石榴皮、败酱草。另脏连丸,早晚分服”。
劳瘵病位在肺,亦常累及脾肾。如子盗母气,则肺脾同病;如母病及子,则肺肾同病。当病及脾肾时,均可出现泄泻而成肠痨(肠结核),特别在劳瘵的中后期。如何判断其在脾在肾,自有其特征可资鉴别,先生并不拘泥于黎明时分四神丸证,而是用君子汤补脾气,理中汤温脾阳。此法此方,不仅能促进脾的运化功能正常,使水不为湿,谷不成滞,从而泄泻自愈。而且补土生金法,对改善劳瘵患者的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等症,也有一定帮助。如”沈,女,黎明泄泻,多属肠痨。此病多在青年,不易速愈。土炒党参、野于术 云茯苓、扁豆衣、五味子、茱萸、蒸百部、清炙草。另:炮附块、炮姜、煨益智、诃子肉、肉豆蔻、罂粟壳、乌梅肉,研末服。”
治泄泻一证,本有”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之法,然而本案一病于”饮食自倍”,再病于感受寒湿,三病于恣食生冷,由此”洞泄寒中”,泄泻无度,昼夜达数十次之多。先生考虑,此刻津已大伤,液亦耗损,势不能再用分利之法而重耗津竭液,最终导致亡阴之变,于是用附子,并佐以”附无姜不热”的炮姜,增强热性以温中阳,驱寒湿。参以乌梅敛液,曲楂消食去滞以治标。如”陈,幼,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盖暑令胃酸减少,消化不良,一也;受寒之机会较多,二也;恣食生冷,三也。泄泻昼夜数十行,水分消耗太甚,厥逆之变,即在目前。炮附片、炮姜炭、煨益智、焦六曲、山查炭、乌梅肉、干荷叶、伏龙肝(包)”。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因而暴注下迫者,大多从湿热论治。下述韩性一案,明白指出暴注下迫,先生却主用温阳健脾,其缘由来自三点辨证:①暴注下迫乃半年前的既往病史,暴注早成过去,热泄自不能成立;②便溏”多作于朝暮”阳气未充或渐衰而阴气未尽或渐盛之际,是为阴寒气盛;③”便溏六月之久,“久病多虚,结合”面萎黄”,月前出现两足浮肿。看来,湿困太阴,脾阳不振的病机推断,似难否认。证既脾阳亏虚,先生用温阳健脾治法,可谓药证相对。如”韩,男,便溏六月之久,多作于朝暮,往是暴注下迫,不能自约,近则有努责之意,面萎黄,一月前曾经两足浮肿。炮附块、生白术、薤白头、海南片、杭白菊、潞党参、炮姜炭、清炙草、川楝子、乌梅丸。”
气阴两虚的的肺痨患者,用对症的琼玉膏治疗后导致泄泻,此乃服用大剂量生地,损伤脾阳的结果。似此金损于前,土伤于后的母子同病,预后不良。基此,先生用附子配炮姜及四君子汤温补脾阳。如”陈,女,服琼玉膏而泄,脾不能吸收故也。在肺病最忌有此,进一层便是肠痨。此证有甘温、甘寒两大法,今用甘温。附块、土炒党参、云苓、五味、天竺子、炙草、炮姜、生白术、山药、百部、仙鹤草”9.2.7 始则因气血亏虚,而致”面色萎黄,爪甲淡白……连夜发热”者,先生仿甘温除热法,用东垣补中益气汤加味,药证相合,一服即效。三诊时”大便不约”,从脾阳不足论治,投附子理中汤,仍一服而效。如”孙,女,三诊:大便不约,急则自遗,脾阳虚也。予附子理中。制附块、土炒党参、炮白术、炮姜炭、清炙草、北细辛、五味、炙紫菀、炙远志”。
湿热遏伏中焦,脾阳有亏,水化为湿,谷化为滞,以致”多食则多泄,“夹有赤白冻者,先生则用温补中州,佐以苦辛通降,风能胜湿法。予附子理中合川连、防风,真所谓药证相对。如”马,幼,多食则多泄,其排泄依旧是红白冻,以非痢。炮附片、土炒党参、粉甘草、炒防风、炮姜炭、焦白术、川雅连”。
寒湿内蕴,脾阳不足,处于虚寒状态,证见”大便清稀,神情疲惫,但欲寐者,先生用附子理中丸加扁豆衣达皮行水。如”徐,幼,大便清稀,日十余行,精神疲乏异常,终日迷迷然嗜睡,面白肢冷。附子、白术、党参、炮姜炭、清炙草、扁豆衣”。
先下赤白痢而后转泄泻,伴因气血亏虚而目无所见,以及脾阳不足,水湿外泛,且湿性就下而致两足浮肿者,先生乃用附子配炮姜、艾叶、党参、山药等温补脾阳及涩肠、渗湿乃至调整肠中寒热之品,藉以多方照顾,标本兼治。如”陈,幼,始下赤白痢,将及两旬,继则溏薄中夹有粘液。因营养缺乏太甚,目 无可见,两足亦有浮肿状。以脾阳大虚之候。炮附片、潞党参、赤石脂、肉豆蔻、生艾叶、乌梅丸、炮姜炭、淮山药、云苓。”
就《章次公医案》一书而言,先生用附子治疗的病候达数十种,这里可罗列泄泻病例,竟达十则之多,其缘由并非先生对泄泻病情有独钟,而是因为:①四季都可发生泄泻,它是常见病之一;②诚如张景岳氏所言:“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且昔贤又有”久泻无火”之说,因久泻多损伤脾阳,进而脾肾两伤。无论其在脾在肾,或二者兼之,用功擅温脾暖肾的附子,正恰到好处。上述十则附子病例中,用附子理中全方者6例。药物中用附子10例,炮姜炭9例;其次为党参7例,白术、甘草各6例。以上5味药正好组成了附子理中汤。再其次为温脾暖肾的艾叶,健脾利湿的茯苓,以及酸味收敛的五味子各3例。于此可见,先生治脾阳不足导致的泄泻,主用温补脾阳的方剂及温脾补中的药物,其理论结合实践功夫,已臻上乘。十则泄泻病例中,独用附子者,仅汤女脾虚中寒,内有积滞的虚实夹杂证,用补泻兼施法之1例,其余9例,均与炮姜炭同用。其中用附子理中汤全方或附子理中丸者6例。此6例中又有同中有异,如沈、陈、孙三女性,均患有痨证,但孙女除”大便不约”外,又见咳剧,于是一则用附子理中温补中州,一则加紫菀、远志治咳祛痰。再者,方中用五味子酸收,北细辛疏散,如此收散同用,则收不留邪,散不耗气,相反而实相成。至于沈、陈二女,先生虽同用附子理中合四君子汤,但前者又用涩肠药多味,意在止泻;而后者则加天竺子敛肺,仙鹤草止血,意在止咳止血。至于韩男案因有虚中夹实的气滞努责见证,因而在用附子理中的同时,又加海南子、川楝子、鲜薤白头等消补兼施,参入乌梅丸寒热并调。马幼一案,其组方粗看貌似附子理中,但方中有一味黄连,这就成为《张氏医通》中治脾胃虚寒,兼有湿热的连理汤了。徐幼案用附子理中温补中州,复加扁豆衣以行水,此”利小便即可以实大便”之意。以上是6例附子理中案同中有异处。它若杨男中州虚寒,湿热遏肠,已服往昔一服即效的乌梅丸不应后,改用温清同进,通涩并施法,以温脾汤为基础方,温用附子、炮姜、艾叶,清用黄柏、地榆、败酱草、脏连丸,通用大黄,涩用诃子、石榴皮。
十则泄泻案例,其病机无一雷同,其治法、立方、遣药,亦各有其特色,这既体现出先生临床功夫之深,也展示了同病异治的优越性。
温脾涩肠
痢疾:先生对此病名,大多用滞下古称,亦有名曰痢、白痢者,此其一。其二,痢分赤白,白属气而赤属血之说,已成定论。至于白属寒而赤属热,甚至有”纯白无热症”一语,虽非绝对准确,但在多数情况下,还是有指导意义的。先生用附子主治之痢,在色的方面,其记载为”白冻”、”白痢”、”白粘液”等,意味着白是属寒的。其三,叶天士认为:”治痢大法,不过通塞二义。”李中梓说得更加具体,他指出:”至治法……新感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可以塞因塞用。”这些治痢大法,至今沿用不衰。先生一方面在痢疾门王案中亦云:”赤者属热当清,白者属寒当温。”另一方面,对”病仅一周”的胡姓案中,初、复诊均用附子配收敛涩肠的乌梅、罂粟壳、诃子肉,复诊又加用石榴皮。三诊云:“进温涩药,排便反爽,可见痢疾用攻法不可一成不变。”先生治痢的另一特色是:熔功用相反药物于一炉。如以附子与通涩药并施,马姓与钱姓案方中,既用罂粟壳、乌梅、石榴皮涩肠,又以大黄通腑。如此通涩并施,则虽通而不伤正,虽涩而不留邪,相反而实相成。考先生均用熟大黄治痢,大黄制熟后,性味俱减,昔贤称其”仅能缓以润肠”,不致急下伤正。如”胡,男,一周时便仅四五行,此大佳事。少腹作胀。此因未服炭类,气体无由排泄。炮附块、乌梅、罂粟壳、诃子肉、川楝子、苦参片、败酱草、槟榔、生地榆、当归、威喜丸(吞)”。又如治”马,男,病白痢二月于兹,日行七八次,甚则十余次,其质粘,腹不痛而不能自约。有时溲亦欲后。炮附块、罂粟壳、炮姜炭、熟锦纹、海南片、乌梅、石榴皮、全当归、薤白头、川楝子、脏连丸(分二次吞)。”
泄泻:《丹溪心法·泄泻》篇云:“世俗屡用涩药治痢与泻,若积久而虚者,或可行之;初得之者,必变他疾。”可见泄泻病久属虚者,方可用固涩法。张景岳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又云:“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所以又有”久泻无不伤肾”之说。先生治脾肾同病之泄泻,既用附子配山药、白术、芡实以温脾补气,又用益智仁、御米壳、五味子以涩肠,还用补骨脂、山萸肉、巴戟以益肾。可说是多方照顾周到。如”俞,女,肠结核之泄泻,用温阳药能治标。至于足肿,则是心脏衰弱,合并营养缺乏,古人称为脾败。附块、山药、益智仁、补骨脂、当归、御米壳、白术、带皮苓、山萸肉、巴戟、五味子、芡实”。
先生称此为肠结核,或名之曰肠痨。此证为久泻,多见肺脾肾同病,始发阴虚,继之阴损及阳演变为脾肾阳虚。患者瘦骨嶙嶙,除五更泄泻外,同时又见面色 白,形寒怯冷,手足不温等见证可辨。《章次公医案》俞女案原编者按:“又,‘劳者温之’,是中医治本之法。可见先生于俞案却说‘用温阳药能治标’,其意何在?殆因肠结核系结核杆菌为患,抗其菌方为治本。”先生治结核病,常以具有抗结核菌功用的百部入药,从因论治,即治本之意。
温脾通下
习惯性便秘:便秘多因大肠积热或寒凝大肠,传导失司所致。前者用麻子仁丸或调胃承气,后者用温脾汤或半硫丸。先生治习惯性便秘,在初诊用半硫丸不效后,转用千金温脾汤以温补脾阳,攻逐冷积,一服立应。如”高,女,二诊:无效,肠之蠕动陷于麻痹状态,予千金温脾汤。党参、干姜、熟大黄、清炙草、炮附块、全当归、元明粉(分三次服)”。
黄疸:《临证指南医案》云:”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湿,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先生治寒湿壅滞,中阳不运,胆液外溢,导致白睛发黄,神情疲惫,大便秘结,脉迟之阴黄证,用茵陈术附汤去肉桂,温化寒湿以退黄疸,加大黄、元明粉通便去积,泽泻利水泄下,使寒湿之邪,从前后二阴外出。如”张,男,神倦,脉迟,旬日不更衣,目白黄,此当温泄之。炮附块、绵茵陈、炮姜、生苍术、生锦纹、元明粉(分冲)、泽泻、粉甘草”。
水肿:水肿由外感或内伤起因,导致气化失常,水液不行水道而内停脏腑,外泛肌肤而成。《灵枢·水胀篇》云:“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足胫肿”,并制订了”去菀陈……开鬼门,洁净府”的治则。以后《金匮要略》又有”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的治法。先生治面浮,足背肿,小便少,大便秘者,一方面采用了”腰以下肿,当利小便”的治法,用茵陈五苓散利水渗湿,同时根据”二便皆少”的症情,创造性地运用了”去菀陈“法,用大黄附子汤温阳通下。如”蓝,男,面部足背有浮肿状,主因在二便皆少。予茵陈五苓散、大黄附子汤。绵茵陈、赤猪苓、生苍术、川桂枝(后下)、泽泻、炮附子、熟锦纹、葫芦瓢”。
散寒止痛
《素问·举痛论》讨论了寒邪客于脏腑经脉引起疼痛的缘由以及各种疼痛的辨证。如云:”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侵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显然,寒气内停或外袭人体,则气为之滞,血为之涩,形成不通则痛的局面,用附子温阳散寒,寒去则气血畅行而痛止,必治病求因之法。至若虚痛,附子亦可选用,“补必兼温”耳!
头痛
《证治准绳·头痛》指出:“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为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本例头痛达十年之久,”作辍无常”,当属头风范畴。先生治气血亏虚,痰浊内停,因感寒而发之头风,痛剧而呕吐不已,通宵不寐者,用附子配当归补血汤以益气养血祛寒,标本兼顾,复参驱风祛痰之品,以作除恶务尽之计。如”王,女,头痛达十年之久,作辍无常,痛剧则呕吐频作,彻夜不寐,痛苦不可名状。治风当先治血,古有名训,但追风通络之品,仍不可少。炮附块、全当归、大川芎、甘枸杞、明天麻、藁本、大蜈蚣、炙全蝎、制半夏、绵黄芪、炒枣仁、茯苓、生白术”。
本例头痛十载,痛久必虚,气血两伤,卫外无力,以致每触必发,作止无常。《兰室秘藏》云:“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为主;气虚头痛,人参、黄芪为主”。为此,先生用附子配当归补血汤,一则祛邪以治标,一则扶正以固本。至于头痛用附子,乃自《金匮要略》始。仲圣用大附子1枚,盐等分,制成散剂,称为头风摩散方,敷于头痛处以止痛。又案中记载:”头痛则呕吐频作”。此见证与《医宗必读》指出的”因痰痛者,昏重而欲吐不休”相吻合。故本例头痛乃为气血亏虚,风寒外袭,与痰相搏,上扰清空之窍。基此,先生用附子配川芎、藁本以散风寒,当归补血汤补养气血,加半夏白术天麻汤祛痰化饮。由于”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因而又加蜈蚣、全蝎搜风通络。又方中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符合前贤”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名训。
胃脘痛
《顾氏医镜·胃脘痛》云:“阳明中土,万物所归,故世人之患胃痛腹痛者甚多”。古往今来,胃脘痛均为常见病之一。兹举两例如下。
寒食交阻:《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胃肠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又云:“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前者阐述寒邪入侵胃肠血分,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血得寒则凝,且寒主收引,胃肠小络引急而痛;后者说明寒邪内袭,寒为阴邪,其性凝滞,导致胃肠气机逆乱,形成寒凝、食阻、气滞的局面,胃失通降之能,于是脘腹作痛。根据”寒者热之”、”结者散之”的治则,先生治胃脘痛无宁日,作多止少,脉细者,用附子配荜拨、椒目,温中散寒,并为疏气消积药创造温化的条件。如”王,女,以胃脘痛为主症,其痛竟日持续,食后暂稍缓,移时则又作,其脉细。炮附块、延胡索、薤白头、生枳实、荜拨、椒目、鸡内金、谷麦芽”。服药后于复诊案中叙及”脘痛大定,服温药而能效,则胃寒也”。
寒凝气滞:《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说明胃脘之所以作痛,是由于肝木横逆,乘侮中土,气机阻遏不通而成。《景岳全书·心腹痛》云:“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又云:“惟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此三滞概括了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又论痛证之因云:”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十惟一二”。张氏之言,符合于临床习见。先生治数年间胃痛作止无常,脘部拒按之寒凝气滞者,用附子配荜拨温胃,厚朴、杏仁、谷麦芽消食导滞,灵丑散消导行滞,通便止痛。如”闵,女,全症为胃脘痛,迄今数年,时作时辍,发则手不可近,而转动其痛尤剧。痛剧时拊其背部,则痛稍减。炮附块、杏仁泥、厚朴、赤石脂、荜拨、谷麦芽。另:灵丑散吞服”。灵丑散即五灵脂、黑丑等分研末,每服3~6g。
少腹痛
少腹痛有两种含义:①即小腹痛;②小腹两侧痛。从朱姓案及选用方药看来,此处应作小腹解。治腹痛除分清寒热虚实而分别予温清补泻法外,世俗多以”通则不痛”出发而常用通法。但是也应从虚实两方面考虑。《景岳全书·心腹痛》指出:”凡治心腹痛证,古云痛随利减,又曰通则不痛,此以闭结坚实者为言。若腹无坚满,痛无结聚,则此说不可用也。其有因虚而作痛者,则此说更如冰炭”。张氏之言,正所以告诫后学,毋虚虚,毋实实,惟有补虚泻实,才能与言医。先生洞悉斯理,在处理先实后虚患者,按现证治疗,做到”寒者温之”,“虚则补之”。如”朱,男,二诊:此证初起,却是肠胃有所阻滞。叠用消导攻下,心下所以仍痞,少腹所以隐痛。痞是机能障碍,痛是气体之刺激,当宗理胃运脾之法,不能再事摧残,致有虚虚之戒。土炒潞党参、生白术、台乌药、炮附块。另:沉香、鸡内金、晚蚕沙、蓬莪术。共研末”。
腹痛
女子不足于血而有余于气。气滞因肝郁而起者固属常见,因寒而起者亦复不少。气滞则气机逆乱,气道渐至阻遏,难以运行通畅,”不通则痛”。先生治妇女寒凝于前,气滞于后,以致腹中隐然作痛。其痛于临圊之前而安于如厕之后,”痛随利减”者,从气寒交阻大肠论治,予温通法,用附子配艾叶温阳祛寒,薤白、青皮、陈皮、香附、枳实理气导滞。如”贾,女,腹隐痛,间日一更衣,或日行数次。将圊,腹更痛,圊后则痛止,其便爽利。平素稍进冷食,则脘腹皆痛。盖往者属寒,今者属气。薤白头、橘青皮、晚蚕沙、制香附、延胡索、焦枳实、神曲、肉豆蔻、焦麦芽、艾叶、炮附片”。
痹证
痹者闭也,当风寒湿邪入侵,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不通;或痰瘀相搏,深入络隧关节之分而成。本证亦从寒热虚实分证论治。新病者以温散宣通为主,久病者以益肝肾、调气血为主,两者均宜参入祛瘀、化痰、通络之品,尤其对病情反复,经久不愈,酿痰成瘀络闭者,更应运用通法。
关节肿痛:《素问·痹论》指出:“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又云:“寒气胜者为痛痹”。《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这些都清楚地说明肿与湿,痛与寒有着因果关系。先生治关节肿痛甚于阴寒之际的寒湿痹痛,用附子配辛温发散的麻黄、桂枝、细辛等辛通温散,复加川芎,一则取其走散上升之性,以治颈项酸痹,再则取其活血,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如”杨,男,先是颈项酸楚,而后关节肿痛,天气阴寒,所苦益甚。生麻黄、川桂枝、独活、西河柳、细辛、炮附块、白芷、川芎”。
左上肢痛:《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所以然者,人类受工作紧张、客观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不知摄生,以致年甫半百,即以气血不足而血运迟缓,渐致气血阻滞,肌肤、经脉、关节之分,始则以缺少气之温煦,血之濡养于前,继以气血运行不畅而痹阻于后,此刻往往两上肢肩部交替疼痛,动作不灵,难以上举后伸。先生治此骨痹证,多从温经养血,祛邪通络着手。如”赵,男,左臂经脉疼痛,上及肩胛,下达肘部,五十以后有之,多属血虚不能营养经脉。附块、川芎、羌独活、当归、秦艽、海风藤、桑枝、 莶草”。
腰背酸痛:《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由于肾主骨,因而腰酸疼强直,不能久立等症,应重在补肾。如肾气来复,则骨病易愈;反之,肾气不复,则骨病难治。所以《素问》云:“得强则生,失强则死”。有鉴于此,先生治此类疾患,用附子配仙茅、杜仲、鹿角霜、甘杞子、川断、狗脊以益肾阴,壮肾阳,从本论治。又如”雷,女,腰背酸楚欲折,步履艰难,足跟痛,不耐久立,稍劳动则自汗出,精神疲乏,睡不好。炮附块、仙茅、庵 子、当归、杜仲、鹿角霜、甘杞子、川断、狗脊、甘草”。
膝膑痛: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体亏损者,则卫外不能,以致风寒袭入,深入经脉筋骨之间,则患侧酸痛无力,屈伸不能,强伸则痛。诚如《金匮要略·痉湿病脉证》所言:“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此类证候,先生用附子配独活、细辛、威灵仙、川桂枝、秦艽等以祛风寒湿邪,再参以当归补血汤以两益气血,作固本之举。如”吕,男,四肢痿软不用,但伸至膝膑,则痛不可耐,饮食二便皆需人扶持。避难来沪(1940年),营养不良,又致风寒侵袭,其效非一蹴可见。炮附块、川独活、细辛、威灵仙、川桂枝、当归、秦艽、生黄芪”。
通过上述资料分析,先生用附子遍及除吐法的其它七法,并看出先生的诸多巧思,灵活非凡。上述病例,涉及湿温、温疫、温病、疟疾、痢疾、休息痢、泄泻、腹痛、痞满、吐酸、胃脘痛、习惯性便秘、咳喘、哮喘、头痛、黄疸、失眠、厥证、水肿、痹痛等肝、心、脾、肺、肾五大系证候及部分时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崩漏、子肿、小儿痢疾、慢惊风、麻疹并发肺炎等病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先生以附子用于时病方面的案例,令人赏玩不已。更有重要意义的是为今日提倡中医治疗急症,提供了不少的指导性素材。
以上归纳成阴阳两补等12种治法,尚不足以窥其全豹。例如:用温阳潜镇法治小儿受惊后入寐惊惕、用温经行血法治宫外孕、用温通排脓法治肠痈等不一而足,本文仅作初探而已。
绍奇谈医--附子为百病之长

八月飞龙

(一)
  儿时上学住校,周末步行30多里回家。时值盛夏,见路边有不知其名的“庄稼”,长势甚好,叶如艾,呈剑齿状,质厚,墨绿色,泛油光。询之,才知为中药附子。后来,每到附子采挖之时,经济拮据的邻里人家便将一袋袋的附子拎回家,浸洗削皮切片,以获得一点加工费。不过活得快点干,因为新鲜附子易烂,只有浸在卤碱水中始不烂。那些天,全县所有的汽车都要赶去盐都自贡拉卤碱。
  我作医生后,曾数至大乘寺附近的附子厂考察,亲见了附子加工的全过程。江油为附子之乡,至今街上还设店卖附子,1包1kg,色如冰糖,谓是上品,用以馈赠亲友。我小时侯身体弱,尿床,每到冬至,几乎家家户户都用附子炖狗肉,这时,父亲就带我去他朋友家喝狗肉附子汤。在我印象里,附子和土豆的味道差不多,久煮之后,嚼着面面的,大概1碗4-5片,约1两左右。一次,我在上海拜访姜春华先生,他问我:你们四川人拿附子当菜吃,是真的吗?我说我就吃过,姜老为之咋舌。
  (二)
  善用附子者莫过于四川医生。明代泸州人韩飞霞在《医通》中说:“附子回阳,霸功赫奕”,但尚不以善用附子著称。清同治年间,邛崃郑钦安在成都开创了“火神派”,观其治病,恒以阴阳为纲,阴证则无论吐血、便血、尿血、喉蛾、失眠、牙痛、口臭、便秘,概投以附子、干姜之类,效如桴鼓。光绪时复有罗定昌者,其治热病发热谵语,舌生芒刺,烦躁不便,而脉尺寸俱无,即用承气加附子。说非用附子治病,而是借其热直达少阴耳。传此派之学者,百余年来不乏其人:吴佩衡南下昆明,云南遂有“吴附子”之名,他尤以善用附子治麻疹逆证而风靡一时。祝味菊东去上海,当时沪上几无不知“祝附子”者,他治热病,虽高热神昏,唇焦舌蔽,亦用附子,说热病不死于发热,而死于心衰。章次公先生于此十分心折,说他治病“心狠手辣”。名医徐小圃的两个儿子俱死于热病,小儿子又病热,几至不救,祝以附子起之。今沪上徐氏儿科仍以用附子见长,即祝公昔年所教也。祝味菊誉附子为“百病之长”,其用附子有每剂3、4两的。华阳刘民叔悬壶于上海,高僧惠宗病胃癌,吐血不止,刘力阻西医输血,以大剂干姜附子佐甘草、灶心黄土、花蕊石、云南白药、阿胶,三帖而血全止。近贤重庆龚志贤、成都戴云波诸先生,治风寒湿痹,附子都用60g以上,其中戴氏所拟乌附麻辛姜桂草汤为治痹名方。有一年,四川医生带着计算机痹证软件到北京义诊,处方用附子30g,川乌30g。竟无人敢服用,中医界攻讥者亦复不少,不几天即门可罗雀,铩羽而归。
  (三)
  附子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其性刚雄,温五脏之阳。
  心功能不全多见于肺原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疾病,大率以心阳虚衰为本,血瘀水停为标,证见心悸怔忡,汗出肢冷,喘促,神疲乏力,面色恍白,紫绀,胸闷腹胀,下肢水肿,严重者甚至出现胸、腹水,全身浮肿,小便不利,脉沉细或结代,舌淡苔白者,常用参附汤、真武汤、桂枝茯苓丸、防己黄芪汤四方合方,收效甚速。我曾在某部队医院会诊一风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一剂即效,再剂即可下床活动。韩飞霞说人参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王道也;黑附子回阳,霸功赫奕,合用于心衰,则相得益彰。心衰之重者,则非伍用干姜不可,或干姜、生姜同用,附子无姜不热,附子配干姜、甘草则仲景之四逆汤也,用于心衰之吐利不止,有回阳返本,起死回生之功;阳衰而阴竭者,合生脉饮阴阳两补。章次公先生治疗心衰尝用《冯氏锦囊》的全真一气汤,即参、附合麦冬、五味子、熟地、白术、怀牛膝。
  附子温肾阳,李时珍说附子是“补下焦命门阳虚之药”;《本草正义》说附子“达下元而温痼冷”,举凡肾阳不足,证见畏寒肢冷、尿频、口渴、不食,下利滑脱不禁,腰痛,阳痿、痛经诸证,皆可用附子。命火式微,火不暖土,常用右归丸;脾肾两虚可用附子配炒山药、人参、白术;虚寒痛经,常用小温经汤(附子、当归);消渴晚期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时,渴极而凉润生津不效者,可用附子、肉桂。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以釜盖之干润作喻:“譬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其釜盖若以板盖之,则暖气上腾,故板能润也,若无火力,水气则不上,此板终不可润也”。至于肾阳衰惫,不能化气行水之水肿,则非真武汤不可为功。
  《珍珠囊》说附子“温暖脾胃”,脾阳伤而下利不止,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脉沉迟者,理中汤加附子,即附子理中汤。我年轻时在农村作医生,经常遇到前来求救的因剧烈吐泻而亡阳的孩子,急用大剂附子配人参、干姜、干草、龙骨、牡蛎回阳固脱救逆,多能挽回。有一左姓老人,寒邪直中三阴,吐泻不已,神昏烦躁,扬手掷足,郑声喃喃,人或疑为阳证议用清下,我力阻之,盖六脉极沉微故也,用制附子24g,红人参10g,干姜15g,炙甘草6g,白术10g,龙骨、牡蛎各30g,一服而泻全止,酣然入睡,次日易方调理而安。《伤寒蕴要》说附子有“通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信然。
  附子亦温肺阳、肝阳。肺阳虚则咳喘、咯痰清稀,背冷、形寒;肝阳虚则疲惫乏力,巅顶疼痛,胁肋少腹隐痛阴冷。前者可用附子合干姜、炙草,后者可用附子合肉桂、黄芪。
  (四)
  附子治痹,古方多用之,仲景桂枝附子汤治风湿相抟,一身尽痛,不能自转侧;桂枝芍药知母汤治历节疼痛,脚肿如脱,皆其范例。《汤液本草》说“附子无所不至,味辛大热,为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痹证的病机是“闭”,附子走而不守,温经散寒,除湿通闭,实为痹证不可或缺之药,,痛甚附子合川乌、草乌、细辛,可增强散寒止痛之功,附子合桂枝则温经通脉的作用益佳。不仅风寒湿痹可用附子,即使风热湿痹舌红脉数者,也可在祛风、清热、燥湿利湿的基础上酌用小剂量附子以通闭解结。我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等,就恒以大剂量附子、川乌同用。《千金方》独活寄生汤亦治痹名方,用以治疗风寒湿久羁之肩、腰、膝、腿痛,陈无择《三因方》说:如加附子,则其效益佳。
  (五)
  或曰:川人喜用附子,是盆地多雨湿,地势使然。此不知附子,亦不知川人之言,仲景就是善用、倡用、多用附子的第一人。仲景用附子与干姜、甘草相配(四逆汤)而为回阳救逆第一方;与茯苓、白术、白芍、生姜相配(真武汤)治水肿;与人参、白术、茯苓、白芍相配(附子汤)温补元阳;与麻黄、细辛相配(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发表;与白术等(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相配治风湿骨节烦疼(术附合用为除湿之圣药);与半夏、粳米、大枣、生姜配伍(附子粳米汤)温脾止泻;与大黄、细辛相配(大黄附子汤)温下寒积;与大黄、黄芩、黄连相配(附子泻心汤)扶阳消痞;与生地、阿胶、黄土、白术、甘草、黄芩相配(黄土汤)温脾止血;与薏苡仁、败酱草相配(薏苡附子败酱散)治肠痈;与乌梅、黄连、黄柏、川椒等相配(乌梅丸)治蛔厥及久利;与地黄、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桂枝相配(肾气丸)而为补肾祖方……可以说他已经把附子之用发挥到极致了,而仲景并非川人。
  仲景之后,附子的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如:《古今录验》以附子与麻黄、桂枝、丹参、人参、防风、杏仁、防己、黄芩、生地、甘草相配(小续命汤)治风寒历节痛不可忍,腰痛背痛不可转侧,昼静夜剧。《千金方》以附子配细辛、防风、干姜、山茱萸、茯苓(三五七散)治大寒中于风腑,头痛项筋紧急。《近效方》以附子配白术、甘草、大枣、生姜(术附汤)治风虚头重眩晕。《肘后方》以附子配天雄、川乌(三建汤)治元阳素虚,寒邪外入,厥后脉沉。《太平圣惠方》以附子配独活、牛膝、桂心、川芎、赤芍、当归、桃仁(独活散)治冷滞风气攻刺,肢体疼痛。《三因方》以附子配干姜、甘草、人参、芍药、茯苓、桂心、白术(附子八物汤)治历节四肢疼痛,如槌锻不可忍。《局方》以附子配草乌、全蝎、天麻、苍术、胡桃肉(善肾散)治肾气虚损,腰脚骨节疼痛,膝胫不能屈伸;配鹿茸、肉苁蓉、人参、熟地、肉桂、石斛、五味子、黄芪、茯苓、白芍、白术、半夏、甘草(鹿茸大补汤)治孕妇诸虚不足;配人参、干姜、甘草、肉桂、吴茱萸、麦芽、神曲、枳实、桔梗、细辛(大温脾丸)治脾胃虚寒,饮食不化,食少伤多。《赤水玄珠》以生附子、生半夏、生姜相配(三生饮)治痰眩。《张氏医通》以附子配白果、橘红、生姜、甘草(冷香饮子)治夏月中寒,腹痛吐泻。《医学心悟》以附子配干姜、白术、甘草、茵陈(茵陈术附汤)治阴黄。以上名方,不过随手写来,已是挂一漏万,然从唐宋一直到明清,从官修方书到个人著作,从中可见附子之用广矣哉!近贤祝味菊更用附子配枣仁,治心动过速及期前收缩(早搏);配知母,治热病口渴欲饮而心阳不振;配磁石,治神经衰弱之失眠。姜春华先生认为许多慢性疑难杂病,特别是许多慢性炎症用常法清热解毒不效,原因即在于久病体虚而湿热火毒病邪不解,他从仲景乌梅丸、薏苡附子败酱散诸方得到启发,打破常规,温清并用,补泻兼施,体病同治,如他治白塞氏病,用附子配党参、黄芪、甘草、淫羊藿、黄连、黄芩、丹皮、蒲公英、半枝莲而效,即其范例。
  我用附子也薄有体会。除前已述及者外,肾着,用甘姜苓术汤加附子,其效更捷;肩关节周围炎,我常用黄芪、当归、白术、淫羊藿、威灵仙、希莶草、桂枝、姜黄、海桐皮,然必重用附子,否则不效;虚人易感,用玉屏风散加附子、姜、枣;急性肾炎初起,畏寒、无汗、水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慢性肾炎水肿,用真武汤、实脾饮,皆以附子为主药;久泻不止、五更泻、老人大小便失禁,用理中合四神再加肉桂、附子温补命火;口腔溃疡用凉药不效者,多为阴盛阳浮,可用姜附剂破阴回阳,必阴霾去而火始安其位;慢性咽炎,用附子一片蜜炙,切成小块含咽;痛经寒症居十之七八,则用附子合当归。
  综合古今用附子的经验和我的粗浅体会,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攻可补,可寒可热,可行可止,可内可外,随其配伍之异而变化无穷,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在群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说它是“百药之长”,是并不过分的。
  (六)
  附子的用量,向来争议很大。仲景方用附子一枚,炮,破八片,则每帖约60g,附子质量,一大片即6-8g,曰“炮”,则为生附子,其力更大。所以当用附子时,不必畏忌,初用10-15g,如无问题,完全可以续增至30g以上。
  我治痹证,阳虚畏寒,用量均在30g以上,屡遭药房拒配,不得不郑重签字,但也有签字后仍不配的时候。我曾治张某类风湿性关节炎,每剂用附子30g,药房拒配,医生也不愿抄方,好在他在海淀药房有个亲戚,这才取了,共服百余剂而愈,前后用附子十几斤。又治孙某的寒湿痹,每付用附子30g,不应,增至60g,他为省事,两付药一起煮,则其用量实为120g矣。我不是说剂量愈大愈好,但对大证、重证,如仅用数克,则无异于隔靴搔痒,不能解决问题。
  附子须先煎,小剂量(9g左右)先煎半小时,中等剂量(15g左右)先煎1小时,大剂量(30g以上)先煎2小时,头煎如此,二煎小火煮40分钟即可。煎附子时加生姜一块(约30g,拍破)、蜂蜜1两更好,可以减低附子的毒性。
  用附子不会蓄积中毒,沈阳有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至今服药400剂以上,每方皆重用附子至30g,共用附子数十斤矣,从初诊起到现在一直坚持上班工作,已基本痊愈。
  古有乌头反半夏、栝楼、贝母、白芨、白蔹之说,为“十八反”的一组药,但没有说半夏、栝楼等反附子。川乌系附子的母头,但这是两味药,如说附子也反半夏、栝楼等,便是“株连”了。何况乌头半夏同用,在医圣张仲景已开先河。
  半夏、附子同用的机会很多,如果要我证明,我可以举出古今100个以上的医案医方来作证。有一次我处方里半夏、附子同用,某药店的药工一看处方,大为不屑,说这是哪儿的江湖医生开的方?连常识都不懂。我听了,不生气,只是苦笑。当代名医姜春华、朱良春、颜德馨诸先生都曾郑重地撰文驳斥过半夏反附子之说,读者诸君有兴趣的不妨找来看看。
       

附子的退病反应
转载自 尔康大夫

附子被历代医家视为补火要药,用之得当无不力挽狂澜,力起沉疴。明代医家张景岳将附子与人参、熟地、大黄列为药中四维。药中四维,即治病保命要药,一语道尽了附子的重要性。然附子大热有毒,药性峻烈,应用起来不无顾忌。且服用附子后可出现千般反应症状,医家及患者易被迷惑,使附子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就这一问题,本文拟对附子的退病反应作一探讨。
1 缓症反应   :缓症反应即缓解消除症状的反应。服用附子后,真阳得复,阳气得充,阴霾消退,临床症状得以缓解消除。这是临床上常见的退病反应。临床上若出现缓症反应,患者的临床症状会得到好转,如四肢变暖,胃纳好转,大便得实,精神好转等等。患者会因症状的好转而坚持服药,医者亦因看到疗效而坚持用药,这样一来,患者阳虚的体质往往会得到改善或逆转。
   缓症反应是临床上常见的用药反应,不仅是对于附子,对于其他药物亦然。缓症反应的出现,是医者及患者乐于见到的现象,在临床中容易辨别,故不详细述之。
正性反应
    正性反应即在服用附子等回阳药物时,由于病重药轻;或阳气恢复,正邪胶着,交争剧烈;或阳气得复,寒邪阴霾外透于表而另走他经,而出现症状的反复或出现他经的症状,甚至出现类似中毒的反应。www.jcys120.cn" I4 B) N, H8 [4 U  J+ I5 r- S
     服用姜附类药物出现的反应,郑钦安在《医法圆通》中《服药须知》一节中有所谈及。笔者将之命为正性反应作用。是为了与药物的副作用相区别。事实上如缓症反应一样,推及其他药物,包括养阴或清热解毒药物,如龙胆泻肝汤或玉女煎等类方也会出现类似的正性反应。如果不明白正性反应的医者,往往将正性反应当作药物的副作用,或是药不对症而急于改弦易辙,致使前面正确的治疗功亏一篑。2 @; M4 {; J$ }5 S  f' l
     如果详细了解各种类型体质用药后的正性反应作用,在保证辨证无误的前提下,医者鼓励患者继续坚持用药,那么患者的体质就有可能发生逆转,甚至会有脱胎换骨的感觉。然要达到体质的改善及转变是要一定代价的,即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
2.1 正性反应的症状
   鉴于笔者涉及临床未深,故只能借鉴火神派前辈的医案,如《吴佩衡医案》、《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等,对服用附子后出现的正性反应进行初步概括:
.1.1 胃肠道反应:
    据笔者的初步统计及观察,对于服用姜附后出现的正性反应作用,大多数病人为胃肠道反应。此反应可剧可缓,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具体的症状差别亦是很大。或是腹中肠呜,或是胃中泛酸,或是频频矢气,或是大便溏薄,或是呈稀水样便,或是呕吐等。因服用附子后,阳气得复,真火得充,“真火生脾土”,母脏既健,子脏在母脏的煦养下,功能得到了恢复,故脾土得火助而健运,奋力抗邪外出。再者脾土乃心肾交通之要道,水火协调之媒。服用附子后,命门火(龙火)得养而旺,火遇土而伏,脾土得温煦而健,心肾得中气斡旋而交,君火得旺,“君火生凡土(胃土)”,脾胃俱得温养而健,驱邪于外,胃肠道功能恢复,故可出现胃肠道的排邪反应,即正性反应作用。
  正因为中土乃心肾交通的要道和枢纽,所以待出现胃肠道的正性反应作用时,也标志着寒阴之邪得祛,心肾相交之道得到疏通。对于初诊时没有胃肠道症状的姜附体质患者出现胃肠道的正性反应作用时则预示着其后的治疗进入坦途。基层医生论坛6 p" b& Q$ w+ x% s+ i4 Q
案1 伤寒病少阴寒化证:曾某,男,17岁,于1943年1O月25日延余诊视。询知患者病已19日,身已不发热,但腹中鼓胀,小腹疼痛,不时呻吟,小便短赤,大便有七八日不通,饮食不进,日夜眼不交睫,卧床身不能转侧,舌苔白滑而厚腻,不渴饮,脉搏弦紧,重按则无力而空。诊毕,当即告以病势十分危重,系伤寒坏病,病邪深入少阴之脏寒证, ? 惟有扶阳抑阴温化之法,使在上之寒水邪阴,由口中吐出,中下之寒水邪阴,由二便排泄使除,阳回阴退,方可转危为安。就以仲景通脉四逆汤加吴茱萸、上肉桂治之。并告知病家,倘若服药后发生呕吐涎痰或大便泻下切勿惊疑,为病除之兆,一线生机,可望挽回。白附片160g,干姜30g,上肉桂(研末,泡水兑入)16g,茯苓26g,吴茱萸6g,甘草6g。10月26日再诊。昨服上方后,旋即呕吐涎水碗许,系病除之兆。脉搏弦紧已退而转和缓,大便溏泻1次,小便解3次,??继以大剂扶阳温化,务使阳回阴退,渐可转危为安。基层医生论坛# I( O6 Y: \, a3 g% o
10月27日三诊。昨日清晨服药后,又呕吐涎水约2碗,下午服药后又吐1次,大便泻利数次,均属“冰霜化行”,病毒邪阴由上下窍道溃退。? ?仍以大剂扶阳辅正主之。10月28日四诊,服药后昨日夜共排泄大便16次,每次多少不一,今晨又大便2次,均为夹水分之稀薄粪便,始而色乌如酱,今晨渐转黄色,此系胃中生阳渐复之兆。??仍以扶阳辅正主之。??11月4日十一诊。病已痊愈,精神饮食均佳,形神尚弱,拟四逆汤加味一剂,继以黄芪建中汤、桂附理中汤及归脾养心汤等善后调理十余日,精神渐复,出院回家休养。此后健康、体质恢复如常。(摘自《吴佩衡医案》)基层医生论坛8 s4 o) v" O. D
      吴氏乃火神派大家,对于附子的应用十分得心应手,而且对于服用附子后出现的正性作用亦十分清楚,故能于初诊时向患者阐明服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去其担忧,令患者信任而坚持服药,故能阳气来复,疾病得愈。
.1.2 他经反应:$ q& h0 }+ t0 V. k, Q* }" h( w1 U
     他经发应即服用附子等回阳药物后,阳气来复,邪气得以溃退,疾病从阴转阳,从三阴证向三阳证转变,而出现阳经的症状。关于他经反应出现的论述,仲景在《伤寒论》中述之已详。故若欲深研此道者,仲景之《伤寒论》不得不详读深研。由于他经反应的出现在临床上比较容易鉴别,故不详细述之。
案2 少阴证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安某,女,54岁。初诊:每日阵发性剧咳,痰清稀,量多,头晕心累,气短,昼夜不能平卧。畏寒恶风,面足浮肿,脸色萎黄。舌质淡黯有瘀斑,舌体胖嫩而边缘多齿痕,苔白滑,根部厚腻。此为少阴阳虚水泛,寒痰阻肺咳嗽。法宜温阳化气行水,以真武汤加减主之。二诊:咳嗽明显好转,痰亦减少过半,呼吸较前通畅,渐能平卧。面已不觉肿,舌质稍转红润,厚腻苔减。多年之患,已获初效。宜守原法,以干姜易生姜,加强温中补脾之效。三诊:诸症显著减轻。尚有轻微咳嗽,清痰少许。舌质转为淡红,乌黯瘀斑与白腻苔渐退,舌边齿痕已不明显。有时尚觉气短,心累。病有从阴出阳之势。须适应转机,通阳和中,燥湿涤饮。以苓桂术甘汤加味,缓缓服之。4 c* T4 N) I2 j, f# Q- {
服12剂后,诸证基本痊愈。入冬以来,再未重犯。1979年5月4日至患者家中追访,自觉始终良好。(摘自《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他经反应的出现是正气来复,疾病由深转浅的迹象。对于医者而言是比较容易用它来辨别疾病的趋势及预后。但临床上出现他经反应的情况比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情况少,故医者亦必须掌握他经反应出现的意义。这可以详读仲景之《伤寒论》,仲景论之甚精甚详矣。
2.1.3 中毒反应:
   中毒反应是指在服用附子类药物出现类似中毒的反应,像口舌麻木,昏睡嗜醉等。中毒反应在临床上是最难令患者接受,最易令医者迷惑的反应,加之在临床上见之甚少,故知者甚少。其实关于服用附子类药物会出现中毒样排病反应,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已有论述。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中在乌头桂枝汤的服法中云:“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即服用乌头、附子类药物后,出现如醉状或呕吐,是药已中病的现象。但并非人人如此,而且要与中毒相鉴别。www.jcys120.cn3 `- a" K1 @* e% g. T# W  h
在现代医家中,亦有以中毒反应为疗效观察者,范中林即是其中一位。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y1 z( x* Y9 d1 @- K
案3 太阳少阴证头痛:李某,男,48岁。初诊:头剧痛,连及肩背,每日发作数次。神衰气短,四肢无力,手足不温,经常下利。面色萎黄,舌质黯淡,苔黄夹白,根部厚腻。此为太阳少阴证,多年陈寒凝聚已深,表里之邪交织难解。法宜扶阳解表,峻逐阴寒。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主之。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o, i7 y" C/ h+ b
药用:麻黄lOg,制附片60g(久煎),辽细辛6g,桂枝12g,干姜60g,生姜120g,甘草30g。二诊:上方连服1O余剂,头痛减轻,余证同前。病重药轻,熟附久煎,难奏其功。遂令将上方加倍重用附子,改久煎制附片为略煎(煮沸后20min下群药)。嘱其尽量多服,若身麻,甚则失去知觉,不必惊骇, 肇任其自行恢复。药用:麻黄lOg,制附片(略煎)120g,辽细辛6g,桂枝12g,干姜60g,生姜120g,甘草30g。患者遵法服之,服后等待药性发作。半小时后,信步庭院,忽然倒下。 被家人抬进卧室,很快清醒。除全身发麻外,无明显不适。起身后,又倒在地上,口中流出不少清涎黏液。数小时后,逐渐恢复常态。间隔数日,依上法又重复1次。从此,多年剧痛明显减轻,头、肩、背如紧箍重压之苦,皆如释。其后将初诊方附片久煎。又连续服用2个月,病遂基本治愈。lO余年来,未再复发。(摘自《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基层医生论坛. c, t& r. K7 r/ g/ D' {0 G- T6 ~
2.1.4 其他症状: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r$ x: H& }& ?+ S
     服用附子类回阳药物后,阳气恢复,体内沉痼之寒邪得消,经络得通,疾病因而得愈。然在寒邪消除时,除了出现上述3种反应的症状外,还会出现许多寒邪外达的症状。因附子可驱寒于外,或表,或上,或下,而寒邪从外、表、上、下消融时就会引起相应部位、脏腑、经络的症状。常见如发热、小便增多等,甚者可见衄血、咯血等。这种症状的出现医者应仔细辨别是附子的退病反应或是他病,若是他病则应及时治之。鉴于笔者临床不多,无法深入述之。若要深研此道者,火神派的医案《吴佩衡医案》与《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应详细熟读。两书中记载了许多应用附子的个案,亦记载了许多附子退病反应,可供医者临床参考。www.jcys120.cn4 [1 Q) g, C1 m  Q0 J+ x
2.2 正性反应作用与有效量的关系
   附子的应用在临证时最为关键的是在于体质的识别。郑钦安在其医书中所列的辨认阳虚一切症法中的症状,笔者认为这是对姜附体质识别的要证。在决定用附子前,对患者体质的识别应慎之又慎。确定了体质后,具体方证的确定相对要容易些:一是根据六经辨证;二是脏腑及气血辨证;三是方证和药证。在其后的治疗中最重要的是确定附子的有效量,而有效量的确定离不开有效量证的出现,即正性反应作用的出现。基层医生论坛2 A# O; y5 o. Y- {5 V7 B1 V5 X. a
      在临床上附子有效量的确定是一件十分困惑的事情,因为附子的有效量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病情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附子的量是需要逐步累加的。笔者认为在临证时寻找附子体质患者在服药时出现的症状和个体因素有哪些可以作为附子不同有效量的指征是极其有意义的。仲景提出的服用乌头类药物至唇舌发麻,或如醉状,呕吐也是附子的一个有效量指征。有效量证与有效量的明确对于急重病患者显得尤为重要,这点从吴佩衡和范中林的医案中也可初见端倪。其实关于附子的证量效关系还有很多内容可以深入研究。这有待于临床医家临证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3 正性反应的处理
     在临床中,正性反应的出现往往是疾病的转折点,此时的处理及后续治疗不得不谓重要。这首先要求医者必须详细了解附子的退病反应及辨证的准确无误。
   关于正性反应作用的处理,郑钦安在《医理圆通》中《服药须知》一节言要服到胸腹发热、心烦难安之时,然后给予一付滋阴药以配阳,唐步祺点出是用黄连阿胶汤。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在临证时难得一见。而更多的患者服用回阳药到寒邪祛除要尽时就要及时地改用它方,但具体用方中 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何时停用附子改用它方在临证时璧 很重要。对于有一些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要慎之又慎,否则祸不旋踵。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n2 N! l5 l) c, P6 H; [, w
      若出现他经反应时,仲景云:“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故在临床时,根据“有是证,用是药”的原则,退病反应表现千万, 为何经何方证时,就当用相应的方药助之解之。但笔者认为既然服用回阳药物可以助人体之正气祛邪于外,那为什么在出现太阳少阳或其他非阳明腑证的其他经的症状时不
可以继续服用回阳药物让祛邪于完全呢?当然,出现阳明腑证则应及时依法治之,不可怠慢。这是笔者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大家斟酌。如果排病反应持续不解,有时是因为药效不足于祛邪于外,所以在出现排病反应时适时地增加附子或其他主药的剂量或是增加服药的次数是决定排病反应时间长短和彻底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仲师在理中丸方后云“日服三四,夜二服。腹中末热,益至三四丸”,已有明示。
笔者认为在临证时对于只要断为姜附体质的患者,按照伤寒六经辨证不一定必是少阴病,只要是三阴病,即可选用附子类方提前介入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慎重更换方药,仅是药量的逐步叠加至出现退病反应。在出现退病反应后,若是胃肠道反应,既可不必顾其排病反应表现于何经,继续应用原方药治疗。也可仅在退病反应持续不解时,在原方药加用根据六经辨证的方药。原则是初诊确定的附子类方基本药物不变。


关于附子运用

顺其自然

现代人不学无术,常常拘于表面的现象而不深究其本质原因何在,一见咽痛或便秘或尿赤或牙痛或眼红或脸上长青春痘或失眠或脸红或痔疮发作等征象,就断已或他人说火太大,急于进食清热败火之药或食物,或是因为昨天吃了次火锅,前天喝了点酒,今天吃了点辣椒,明天就口腔溃疡,更是认定上火无疑了,根本不去深究体质之因,也不找找是否是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所以致商家也一味迎合众人的心理,君不见现如今的药店中琳琅满目的各种中成药有温药的立席之地吗?再观各种饮品或保健品大多也是以“清凉败火”作为广告的切入点或是买点,现在又各处在流行“怕火火,喝王老吉”了,啤酒更是四季不绝。如此这般哪有几个人真有火?
  我这里用的桂附理中丸是泉州产的,上个月我的一位患者因为要到泉州去照顾生病的女儿,不能服用汤剂,笔者嘱其就在当地买桂附理中丸接着服用,不想患者跑了多家当地的药店竟买不到,最后只好从本地托人买了寄去。广东及香港一带更有煲汤的习惯,到了夏天大多是以煲凉性食物“去火”为多。加之名利色之诱比比皆是,如此折腾,还有几人不需补火?
  我在想这里不少同道中人智商不可不谓不高,研习中医时日不可不谓不长,三七先生在这里反复通过各种比喻说明,其用心不可不谓不切,为何还不能让他们认识到补火的重要性呢?记得我在接触到火神派的理论前少用附子,仅在有明显少阴证时才少量用之。临证时时方与三阳经方用得多,一时的疗效也不错,也正是这一时的疗效或是西医理化检测的暂时改善,才使得自已惑于此而不去深究更深层的医理。事实上不少病症得到暂时的改善,仅是因为病得到压制,症状消了而已,但病根并没有彻底消除,甚则体质还在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或是此处症消他处症起了。而患者因为不明医理或是他症又起是在多时以后并不会把他症的出现归罪于前医的用药。  
    如失眠的患者标症是表现为热象,用了清热药物,失眠是可以暂时控制或好转,但服用一段时间的清热药后人是变得昏昏欲睡,却出现了闭经且双眼下出现了黑眼袋,接着患者去找妇科医生就诊了,前医不能持续诊治,自然少有机会明白其中的原由,后医不去细问之前的用药或是问了也不明其中的因果关系,仅局限在自已妇科的认识里处方用药。在目前不少中医院分科日益西化也细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太多太多了,即使是有经验的中医也难免因一时有效而沾沾自喜,更不必论出现排病反应时的认识和处理了。还有如果有连续就诊,就目前中医的整体水平,也少有医者能作前后的联系,如儿童感冒发热,医者和患儿之母都急于退热,所以高级的抗菌素或是兼用激素,烧是退了,反复几次后,患儿出现了遗尿之症,又有谁能将此遗尿同用了抗菌素或是激素联系在一起呢?还是那句话,对于火神派如果有不同的看法,请先自已吃吃附子再说,且要吃到中毒才有发言权。或许真到那时候,您又成为火神派的一个成员或是有新的认识了,有如伤寒论叶天士君。
  最近在细读三七前辈复泰草堂中的医案,读后很多内容对我启发很大。有几个问题想在此请教三七前辈:
  1、肉桂的应用在火神派中如吴佩衡应用较多,但在您的医案中大多是用桂枝,罕用肉桂,请问对于二药的区别前辈有何高见?    
    2、适合于应用附子剂的患者,在先生的医案中,应用一段时间后转方较频,细读后先生是在寒邪出阳经或是离开少阴脏病而表现为少阴病经证或是厥阴病经证,如当归四逆汤证或是退至太阴病时而及时选用相应的方剂进行开之或散之或表之等。  在郑钦安的医书《服药须知》一节中,郑氏是主张服用回阳药物至胸腹觉热烦燥难安时予一剂滋阴剂,唐老也是如此主张,并提出可以选用黄连阿胶汤。而王正龙则是根据脉象转为沉而无力时转用大剂附子理中汤或小建中汤以固其本(想必其在之前的治疗应是四逆类方持续服用.)。我在临证时应用的体会是只要断为姜附体质,按照伤寒六经辨证不一定必是少阴病,而只要是三阴病,即可选用附子类方提前介入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一般少换方与药,仅是药量的逐步叠加至出现“排病反应”后,在出现排病反应后既可不必顾其排病反应表现于何经继续应用原方药,随着继续的治疗排病反应消失。也可仅在排病反应持续不解时,在原方药加用根据六经辨证的方药,如咳嗽剧烈时日较长不愈时,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是合用小青龙汤或是合用麻黄汤或是合用姜辛味(如真武汤的方后加减法)。总是一个原则是初诊确定的附子类方基本药物不变)。当然或许我在临证时接触的患者大多是以慢性病来就诊的,这可能也是一个原因吧。对于晚辈的一些看法,请三七前辈赐教。
关于附子运用的一些问题
  (三七生):
       承蒙下问,多谢垂青。所提诸问,作答如下:     
      1、肉桂向内收,桂枝向外散,方向不同。肾气丸中本用桂枝助生发,后世改为肉桂收敛,与肾气丸本意不同。回阳则宜肉桂,外达则宜桂枝。愚用桂枝多在太阳厥阴,或通升路,或通降路,皆以破阴凝为用,故不宜肉桂。
   2、三阴证必用四逆辈破阴回阳,阳回则阴散于表,便当从阳经用药,用何经之药必有经证方证实据可依。病在表而用里药必多曲折,反之亦耳。
       3、病从表入里,用扶正散邪药后病气必有出路可征,或从表散,或从下泻,或从上涌,轻病可一发而解,重病需再三而作。轻重不可同日而语。
  4、所谓的感冒症状多为太阳经证,病邪一般都是从此被误治引向深入的,用扶正祛邪药后又出现表证,说明内陷之邪复出于表,可从太阳经随证解之。若死守四逆不变,恐有攻表温里两途混淆之嫌。        愚见如此,还望不吝赐教。
  服用回阳药物有时医者与患者易被药物的退病反应或是药物的正性反应所迷惑。记得王正龙在《伤寒论串讲》中提及,只要患者是连续服用回阳药物,那么其出现的所有不适症状(除了附子的中毒症状),都可视为退病反应(大意如此)。并丰趣地举例说,有一患者在服用回阳药物一段时间后打电话给他,告诉正龙说这几天又吐又拉,正龙仅问一句“药有没有停啊”,患者说“没停,老婆跟我急了都没停”,正龙就很有信心地对他“那没事,接着吃吧”。三七先生的医案中在患者服用附子剂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药物的退病反应,患者在回帖中有不少将之归于受凉感冒或饮食不当,好在三七先生都能识其真面目,并不被患者的一面之辞所惑。我在临证时的体会是服用回阳药物的过程中一般来说患者是很少发生感冒或生病的。即使在相同的环境或气候条件下以前容易旧病复发,只要是连续服用回阳药物,少有发病的。这点在服药的过程中我是有交待患者的,久服药的患者也是深有体会的。
  但患者在长时间的服药过程中很难按照医者的要求在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严格遵从医嘱,所以也存在着在明显受凉或疲劳或下水或忧郁等等因素之后出现不适的症状,患者会明确地告诉医者这次不是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或退病反应,而是“重感冒”或“受凉了”、“胃肠吃坏了”。此时医者也不容易判断何是何非。我的体会是只要患者的体质还末发生逆转或改变,继续服用回阳药物,甚则是之前相同的药物,或是增加药量,患者的诸多不适症状也会改善。
  如果从临床的角度出发来看待服用回阳药物出现的退病反应,我在临证时大多是对方药不作大的改变,但逐步增加药量,特别是附姜的用量。刚开始时由于病人每次就诊时是开三四剂的中药且已详细告知了服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加之病人对我的信任,所以有的病人在仅服用所开出的一剂中药后即使出现了明显的排病反应,且有的症状是表现为比较明显的太阳少阳经的方证,但患者没有与笔者联系又持续服原来的汤药,随着药物的作用,患者的退病反应很快就缓解了。且有的患者还告诉笔者如是排病反应较剧烈时,如浑身酸痛或畏寒明显咽痛甚,只要增加服药的次数,退病反应消失也快些。
  如是根据“有是证用是药”的原则,退病反应表现为何经何方证时,就当用相应的方药助之解之。这我赞同,在临证时应用附子类方于虚寒性体质患者出现退病反应时也不时采用此方法。但我在想既然服用回阳药物可以助人体之正气祛邪于外或表或下或上,那为什么在出现太阳少阳或其他非阳明腑证的其他经的症状时不可以继续服用回阳药物让之祛邪于完胜呢?临床经验已经告诉我这个方法是可行的。还有一点体会是如果排病反应持续不解,有时是因为药效不足于祛邪于外,所以在出现排病反应时适时地增加附子或其他主药的剂量或是增加服药的次数是决定排病反应时间长短和彻底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三七前辈在嘱病人服用附子理中丸时是依据经络循行之主时选取相应的时辰服用,且剂量是比较固定的。对于此点我的体会是附子理中丸或桂附理中丸的服用次数和剂量可不必拘泥,总以患者服后腹部(或心下或脐周或少腹)觉得温暖为标准,所以具体的次数和数量,我一般是由患者自已调整,一日二次至六次不等,每次数量由一丸至三丸不定。这也是伏火的另一个引申义吧。当然这也不是我的经验,仲师在理中丸方后云“日服三四,夜二服。腹中末热,益至三四丸”,已有明示。刘渡舟对于此点在其著作中曾提及,且刘老本人在年轻时患病时也有亲身体会。以上所言纯是临证实践所得,还望三七前辈能指点一二,先谢了。
关于附子运用的一些问题
  (三七生):  一人有一人之方法,然目的都在取效,以效捷而能持久者为上,效慢而短者下之。每个医人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先生之守方不变果能效捷而持久,守之不亦宜乎?愚先前亦多一方久用,后受胡希恕先生影响,转为内外接轨,数经并用,临床效用尚可。然亦在摸索,未作定论。比来用药分量亦减,若果能小量取效,又何必浪费药材?然病不为所动,则不得不加量,非必欲大量眩人眼目,实不得已而为之也。果有更善之良策,必当从而师之。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附子的应用在临证时最为关键的是在于体质的识别,郑钦安在其医书中所列的辨认阳虚一切症法中的症状,我更愿意将之视为体质识别的要证。至于在阳虚症门中所罗列的诸多症状,我认为是在体质证具备的前提下有可能出现的症状,相对于后者而言前者的症状更肯有普遍性。临证时每位初诊的患者在决定用附子之前,对其体质或阴阳的识别我是很慎之又慎。确定了体质后,具体方证的确定相对要容易些:一是依据吉益南涯的“气血水”三者的关系以确定是否还有血与水的病证或是气虚气滞症;二是根据六经辨证;三是方证和药证。在其后的治疗中最重要的是确定附子的有效量,有效量的确定离不开有效量证的出现。
  对于大多数适用于附子剂治疗的患者,目前我的初步经验是附子的有效量证是胃肠道反应,也首先出现胃肠道反应。此反应可剧可缓,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具体的症状差别也是很大,但不外乎或是腹中肠鸣或是胃中泛酸或是频频矢气或是大便溏薄或是呈现稀水样便或是呕吐或是腹中易饥甚则腹部疼痛等。而且附子的有效量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病情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此次的有效量随着治疗的继续至彼次就变成无效量了。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附子的量是需要逐步累加的(正龙提及的服用回阳药物至唇舌发麻也是附子的一个有效量指征)。目前在临证时我正在寻找附子体质患者出现的症状和个体因素有哪些可以作为附子不同剂量的指征(先生在问诊单中有关于患者是否长期用过激素和是否大量用过消炎药在我看来也可作为附子应用时有效量的一个指征,即长期应用激素或(和)大量消炎药的患者附子的起始用量就应大些,或者说其出现有效量证的有效量会比较大。不知先生在制定问诊单时设置这两项内容是否有其他含义?)这个附子有效量的不同剂量仅能有个大概的区别,即大中小剂量,以便在初诊时有个不同的选择,不致于在较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逐渐累加后才发现附子的有效量,对于药材是个浪费,对于患者治疗的疗程也会延长。有效量证与有效量的明确对于急重病患者显得尤为重要,这点从吴佩衡和范中林的医案中也可初见端倪。关于附子的证量效关系还有很多内容可以深入研究。事实上,这种关系我是在其他药物的应用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后,将之转用于附子的,但有待于临证经验的不断累积。目前我认为郑钦安所提出的辨认阳虚一切症法中的内容太过于典型,或者说是阳虚重症才可见到,事实上很多平人也是适用于附子剂或四逆剂,正龙甚由将之当作保健品来看待,我的初步体验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附子剂或四逆剂如何拓展其适应证和如何末病(此“病”既可以是西医的理化检查有阳性但患者本人无明显不适症状,也可以是以上二者均正常,但按中医四诊所得非平人者)先防,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
 
  继续服药,泛酸自会消失。泛酸对于虚寒体质而言,也是寒化水的一个指征。此点在三七前辈的医案中也可找到答案。  

  服用姜附类药物出现的反应,笔者将之命名为正性反应作用,与药物副作用相区别。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用药须知”有谈及,还有正龙有《服用回阳救逆药物可能出现的反应》也是论及姜附类方的正性反应作用。这两篇文章对我启发很大。欲用姜附者一定要细读这两文。事实上,由此推及其他药物,包括养阴或清热解毒药物如龙胆泻肝汤或玉女煎等生地类方也会出现类似的正性反应作用。不明此中原由的医者,往往将正性反应作用当作药物的副作用,或是药不对症而急于改弦易辙,致前面正确的治疗功亏一匮。如果明了了各种体质类型用药后的正性反应作用,医者有信心鼓励患者坚持服用下去,那么体质就有可能发生逆转,所谓的脱胎换骨的目的不有可能实现。而且要达到脱胎换骨的目的一定要付出代价的,此代价即是阵痛,即是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 
关于附子运用的一些问题
  刚开始时我也有这方面的顾虑。但是随着临证的深入,我发现服用回阳药物后病人的第一感觉是舒服,精力充沛了许多,其次是会出现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这需要医家在刚开始服药前对病人交待清楚,如此病人出现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后不致于恐慌。所以对于就诊了三次以上,病人对医者产生了信任感,且有坚持治疗的信心后,我是给病人一张关于服用附子剂的注意事项,包括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此方面的内容参考了正龙的《服用回阳救逆药物可能出现的反应》一文)、附子中毒的症状、解毒之法(正龙是主张用蜜蜂,我补充了淘米水)、姜附体质的健康教育处方(包括饮食、起居、性生活、工作、药物的煎服法等)。一般说来,能够坚持服用药物者,大多是经过多方就诊,屡治不效者,或是经过其他病人介绍过来的,或是医者通过自已的人格魅力,言行举止、对病人阴阳判定的绝对把握通过语言流露让病人对医生产生了信任感。再者阳药如不对症,其弊显于当下,如果药不对症,病人是不会坚持服用的,甚则在街上遇见时是怒目于对的
  临证也遇见病人需要连续服用回阳药物半年以上,但病人不能坚持是因为病人就诊时的主诉症状已缓解,他并不需要改变体质状态。如此医者不必强求。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可探讨的太多太多了,我也正在摸索阶段。
  服用姜附类药物出现的反应,笔者将之命名为正性反应作用,与药物副作用相区别。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用药须知”有谈及,还有正龙有《服用回阳救逆药物可能出现的反应》也是论及姜附类方的正性反应作用。这两篇文章对我启发很大。欲用姜附者一定要细读这两文。事实上,由此推及其他药物,包括养阴或清热解毒药物如龙胆泻肝汤或玉女煎等生地类方也会出现类似的正性反应作用。不明此中原由的医者,往往将正性反应作用当作药物的副作用,或是药不对症而急于改弦易辙,致前面正确的治疗功亏一匮。如果明了了各种体质类型用药后的正性反应作用,医者有信心鼓励患者坚持服用下去,那么体质就有可能发生逆转,所谓的脱胎换骨的目的不有可能实现。而且要达到脱胎换骨的目的一定要付出代价的,此代价即是阵痛,即是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
  四逆汤的应用就目前而言,王正龙可能是应用得比较有经验的一位。其承继了郑钦安的火神派用姜附的经验,且有一定的创见。目前临床上我用炮附子最大量用至210克,干姜用至150克,大部分效果不错。但部分确属阴寒之体,用了附子一二个月后仍见效不大,所以我才有用生附子的想法,再者还考虑用硫磺,只是苦于没有这方面的药经验所以在此请教众医能够指点一二。至于众医可能怀疑我用大剂量的姜附是否有误,请放心,在辨别阴阳方面我是慎之又慎,应该说没有原则性的错误。

       愚以为,附子之用可轻可重。或轻于鸿毛,如李翰卿之少火生气;或重于泰山,如吴佩衡之烈日融冰。定当虚实清楚,切莫少壮混淆。
      四逆汤原方本用生附子,故甘草量显大,现在无生附子可用,增用炮附之当属通变之法。仲师本法:沉寒径用乌头,辟阴回阳诸四逆辈用生附干姜,桂枝附子、真武、乌梅之类,皆用炮附。可知炮附本有缓用之意。   
    愚以为炮附小量,实是生气之少火,但必内无寒阻时可用,否则徒生郁热,反被诬为热药伤人。炮附所补之火,要在能藏,随证可以甘草伏之,亦可以麦冬、五味降而助之,俾金收水藏,纳入坎宫。此法从三七生老师处学来。
  家母风寒湿痹十数年,繁劳多疾,大便3、4日一行数十年。前月始与汤药调治。初时头如裹,小便不利,寒热不均则嚏作,咳、嚏时遗尿。右尺脉紧,左尺空豁。先与桂枝附子汤加味,得小便利,微嗣欲汗。紧脉渐消、无明显症状后。以芪夏麦味附子菟丝等与服,左尺渐复,右尺沉缓、弦紧交替出现。熟附初用30克,无感觉。渐增到60克,因右尺紧象时有时无,附子一直用在60-90克间,可保持始终舌有麻感,时手足似微麻,活动时则无。如此芪增到90麦冬30克五味10克用量不变,余随脉证加减。近一段内每隔一、二天就出现一种从前得过的病情,重的难受半天,轻的不到一小时就过去,过去之后隔几日有的还会又出现一会,更轻些。出现得较重的都是以前曾很重的病,有的都10多年没犯了,以为早就好了的,吃药间也毫无征兆地就出来一下。在下临证较少,无甚用药体会,以为上述反应附子起的是主要作用,且是以熟附为宜。汇报如上,请先生指教。
关于附子运用的一些问题 
     对于服用姜附后所出现的正性反应作用大多数病人首先是出现胃肠道反应,且胃肠道反应一般说来先是腹中肠鸣或矢气频频,继则便溏,次数因人而异,或是一次或是多至十余次,时间多见于午夜十二点左右,这与少阴病篇中少阴病的欲解时相吻合。也有的病人服药后出现欲吐不能吐,欲泻有明显便意便又排不出便来,此乃药力与寒邪在相争处于胶着状态,此时当即再服一煎姜附药方对利药力。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过会患者会觉得很舒服,但同时又疲倦想睡眠,此时当立即卧床休息以利阳气的恢复,切不可从事体力或烦心劳神之事,否则前功尽弃。还有的病人出现胃口大开此时不可贪食以少量多餐为宜,流质饮食为佳。对于杏林小小家母的治疗建议其看《郑钦安医书阐释》中《服药须知》一节,必有收获。

  姜附体质如有便溏次多的症状在就诊时必要注意培土,因“见龙在田”,土对于龙火的潜藏其为紧要,再者脾土乃心肾交通之要道,水火协调之媒。但在临证时可见有二种情况,一是兼见有水肿,一是无水肿之症者,如果是形体不瘦虚胖者,对于兼见有水肿者除用姜附外必重用炒白术,对于无水肿之症者则兼重用炙甘草。大便的转为正常是治疗过程中的标志性症状,代表着其后的治疗的相对顺畅。

  正因为中土乃心肾交通的要道和枢纽,所以待出现胃肠道的正性反应作用时,也标志着寒阴之邪得祛后心肾相交之道得到疏通。对于初诊时没有胃肠道症状的姜附体质患者出现胃肠道的正性反应作用时则预示着其后的治疗进入坦途。

      当归为温阳五虎将之一,与关公相似,不可小觑。

  谢谢三七生前辈的指点。记得小时候住在外公家时,起火做饭是烧木材的,如果把附子比作火种,在下意为当归即是撬火棍。每当火势不旺时,一是因为燃材不足,二是因为燃材排列杂乱,在燃材充足的前提下用撬火棍对燃材稍加调整架起,火力立即恢复旺势。又或者在起火做饭前要对炉子用撬火棍进行清理,然后起火才容起,火力也才旺。当归在阴寒体质之用就好比是撬火棍。
  服用姜附类方在阴阳判别正确的前提下关键在于能守方和增量进行持续性的治疗,在此过程中患者和医者都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患者服药后药效作用于人体由量变的累积产生质变。所谓的质变即是出现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虚处发病。所谓的“虚处”是指患者在既往的人生旅途过程中曾经在五官九窍或某一脏腑或西医的某一器官曾经出现的疾病的病位。二是要有太阳少阳或阳明三经的症状出现,即是病邪由阴出阳。至于是太阳经还是阳明或是少阳经哪一经出现正性反应作用,则取决于患者先天性的原始体质类型和患者就诊时的当下症状以及在出现正性反应作用之前的具体的症状。如是柴胡体质患者,则从少阳经而解多见,但非必见。因为还有就诊时的主诉症状进入阳经前的症状影响。三是病根较深者最好要有发热的正性反应症状出现才可视为病情发生比较根本性的逆转。

  之所以发起此主题,是因为临证时遇见部分姜附体质类型服用一二个月的姜附类方后见效不显,患者虑于经济的考虑难以坚持下去,所以求助网络上的众多同道中人能指点一二。但遗憾的是,本人所需要的在应用生附子与硫磺方面的经验,现在看来中医界的医者用之不多。目前我的看法是对于服用姜附较大剂在辨证无误的前提下药效不显有许多原因。对于医者来说需要注意的是脾土的功能末得恢复。前已言及脾土对于心肾的重要性,这从仲师四逆汤中将炙甘草列于方首,药量且为最大也可窥见其奥。部分初诊时大便溏薄次多的患者在服用姜附类方的过程中如果大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的话,患者服药后的自我感觉是在刚服药后的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觉悟得腹中觉热,但过了时间则恢复原状。虽大剂量的姜附长期服用但火力虽大却不得伏,所以于病情的改变无动于衷。这也可反证脾土对于伏火的重要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我的看法是加大炙甘草的用量,甚则炙甘草的用量可等同或大于附子与干姜的用量。其次是加用炒白术与赤石脂。特别是赤石脂或桃花汤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三汤药久服次频,且大剂量的姜附加味方煎后每煎剂的服量不可谓不少,对于脾土本虚的姜附体质患者也是一个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所以还可取炙法和丸药缓图法。炙法取其外治不加重脾土的负担,丸药(以桂附理中丸为首选)取其缓治和药效易于停于胃中,也有伏火之意。
关于附子运用的一些问题
     记得董廷瑶在《幼科刍言》中有一文是关于“中阳溜经,中阴溜腑”的。其中所言的中阴溜腑即是姜附体质或者是少阴病的寒化症转为阳经的阳明(非阳明病)的一些经验介绍。目前正值进入冬至前的时期。如是姜附体质正在治疗的患者应坚持服药或炙法。至于常人只要不是阳热和生地体质也可炙。这是从三七前辈的医案中得到的经验。我在临证时常对病人形象对说,进入冬季后树木凋零,有的地方还是霜雪覆盖。如是以前要取点燃材就很困难了。现在温补就好比先在大雪封山前准备好足够的木材,以备天气冷时可以取暖。


--先生为何只谈味,不谈气,气乃人生之本,无气不生火,一般姜附体质之人大多属于命门火衰之人,如若只补火,不补气,火何以生,火何以续。姜附好比火焰,气好比木炭,气从虚无生,现在有几人可以天人合,药物只是发挥了味的功能,饮食、起居、性生活、情绪、都是药,就是药对证,而患者平时性情于之逆,也是白用功。希望先生从患者的饮食、起居、保健调理。“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如醉”阳虚之人先天真阳之气一衰,只要吸收天地、宇宙之清气,才可夺得先天之气均衡,后天之气,就是补足了,只要患者还有很多的情欲,毫费自己的元神,那么,也是无功之补。
     谢谢指点。每个姜附体质经过二三次的就诊,有长期服用姜附类方以期改善体质的患者,我都要给他一张关于姜附体质的注意事项和健康教育处方,其中的内容即是关于先生所言的“气”的调摄。   
    姜附体质患者不少在就诊时一开口就对医者“火气太大”、“肝火很旺”、“很怕热”,并告知医者平时吃不得一点热物,如油条啊、胡椒粉啊、红酒啊等,患者想当然地认为自已体内的热太重了,医者千万不可随之附和,而应具备一双慧眼认得其真面目。这种情况刘力红在其《思考中医》中有很精采的讨述,无非就是经络堵塞了,但为什么堵了的更深的医理没有进行发挥,事实上,凝滞不通就是寒,所以当此之时非四逆类方无以为功。四逆汤正是通其经脉之用,再试问各位看客,活了二三十岁,准敢说自已的经脉通畅无滞?没有人说话了吧,好,那就是四逆汤证,赶快也去吃吧!我手上的不少患者服用姜附类方后会告诉我现在吃油条不会口腔溃疡了,也不会咽喉疼痛了,现在喝点红酒大便反而更通畅了,痔疮也不发作了,现在吃面条放点胡椒粉鼻腔也不似以前冒火干燥了等等,这无非就是经脉被疏通了现象而已。而学院派或温病派只是在局部的火之标证上纠缠不清,待病人病根已转深或是已变有癌症仍然不知所以然,可悲啊!由此也可来反证服用姜附类方是否经脉通了,是否该停用附子或是减量或是改用它方了。如服用一段时间的附子类方后,如果医者对于患者的脉象或是其他征象不好有个明确的判断,可以建议患者吃点油条或是喝点红酒等,凡是以往吃了或喝了会上火的食饮不妨一试,一试就灵!这比医者通过脉象等征象来判定准确多了。当然此非绝对,有的仅是局部经脉被疏通的表现,而非全部!

  理论上说了这么多,三七生在那里反复地耐心地教导启发诸位,可还有那么一些人不能开悟算了吧。我们还是来讨论一些切合临床的问题。服用姜附类方或是四逆汤郑钦安在其医书中是言要服到胸腹发热,心烦难安之时然后给予一付滋阴药以配阳,唐步祺点出是用黄连阿胶汤。我的体会是这种情况临证难得一见。更多的患者服用回阳药到寒邪祛除要尽时就要及时地改用它方。具体用方不一而足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什么情况下或是见有什么征象时可判定为寒邪祛除要尽呢?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体质不同的患者不尽相同,或是整日手足热乎乎的或是夜间心烦难寐或是口干欲饮水或是大便秘结多日未行等等。但这些症状也可能出现在排病反应的过程中所以最关键是还在在于脉象,脉象也非有统一的标准,当是对比于患者之前的脉象然后结合患者的症状等诸多的征象来定夺。何时停用附子改用它方在临证时很重要,因为过犹不及,对于有一些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特别是有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要慎之又慎,否则祸不旋踵毕竟阳药的副作用显于当下患者或其家属会直接把此归罪于医者,所以当切记又慎之。便如果把排病反应当作了停用附子改用它方的征象又会前功尽弃,所以希望各位善用附子者能将自已的经验共同分享!

  我这里的患者经过两次或三次的复诊后,通过我的判断如果患者是想通过长期服用中药改善体质者,我会将一份服用姜附类方的注意事项交给患者,且会向患者详细说明服用姜附类方治疗的原理,当然一定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病人交流。如我会告诉患者以往你或是咽喉部疼痛或是咳嗽或是腹泻了吃了西药或是打了挂针,大多数情况下病好了并不是病真好了而是病被暂进压住了或是转至它外了,这就好比如果有个水沟发臭了,你用土将它填了,当然马上不臭了,但它还在那里,而且一有吹见下雨还发臭而且更臭了,以前的用清热药物或是西药治疗就好比用土给它填了现在我用中药给你治疗是让它发出来,是彻底治本的方法。这就好比我们要把臭水沟给它彻底治理,那么就必须把水沟中的淤泥杂物把它清理出来,在清理的过程中暂时是会变得更臭更脏,便这仅是暂时的,不一会儿一切就彻底清理了。通过这样的解释,患者大多能接受。我还不望告知部分患者出现的反应会很痛苦,这也是筛选患者决心是否坚定的一个方法。

  高明的医生首先是治心不是治病,当然是有良好医德的同时又具备高明医术的医者方可为之。五先生,想来你对中医的热忱大家有目共睹,只是为什么你的病人都接受不了排病反应呢?我接手的病人大多能接受,甚则通过我的耐心解释还期待着排病反应的出现。记得十一月份时经治的一个病人服用姜附类方时出现剧烈的排病反应,即腹部剧烈疼痛,腹泻二十余次,当时我在外旅游,联系不上我,但病人知晓这是病发出来的症状,所以坚持没有服用其他的西药,后来腹痛得实在受不了,患者都要打120了,其丈夫鼓励她再坚持,并调了一小碗蜂蜜水喝下后,症状得到慢慢缓解,其后排病反应又出现多次,患者都能接受,当然为医的我每次就诊都对她加以鼓励和解释,随着反应的增加,患者的病情明显缓解。患者接受不了排病反应,说明医者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或是患者对医生还末产生足够的信任感,这还需要医者通过一些技巧来让患者对医者增强信心。至于什么技巧先不说,拿起茶杯喝口茶吧


附子功效

转载自 手中沙

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主治: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临床应用:
1. 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若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功效,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   
2. 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痿、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配合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3. 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与桂枝等品合用。

 

附子的解毒方法 :

萝卜捣汁一大碗,入黄连甘草各五钱,犀角二钱,煎药至八分饮之,其毒即解    蜂蜜亦可解附子毒,急性中毒不适用    

炙甘草、莱菔煎汤,解附子毒特效

附子

转载自 手中沙


 附子是由乌头子根加工而成。根据加工方式不同而分为以下几种:泥附子(未经加工)、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子、炮附子等。
     乌头为川乌、草乌的总称。附子是川乌子根加工而成。
北乌头及其他同科不同属类的野生乌头,因其主根色黑,象乌鸦的头,故均被称为乌头。其主根如马铃薯的种子,可以生出好多小的子根茎,围在主根的周围,有小茎连接,为乌头生出的子代小乌头,附于周围故形象称为附子,故其子根称为附子。乌头的植株被称作乌药。所产的附子可作为下一代的种子,这一代的附子之后长成下一代的乌头。
      由于野生附子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开始家种。四川是最大的附子产地,其乌头、附子影响最大、效果最好,久而久之,所有家种的乌头便被称作川乌,而家种乌头的子根被称作附子。草乌属于野生乌药,主要指同科北乌头的块根。
《本草衍义》:乌头、乌喙、天雄、附子、侧子凡五等,皆一物也,止以大小、长短、似象而名之。后世补虚寒,则须用附子,仍取其端平而圆大及半两以上者,其力全,不僭。风家即多用天雄,亦取其大者,以其尖角多热性,不肯就下,故取敷散也。
附子大壮元阳,虽偏下焦,而周身内外无所不至;天雄温峻不减于附,而无顷刻回阳之功;川乌专搜风湿痛痹,却少温经之力;侧子善行四末,不入脏腑;草乌悍烈,仅堪外治。
附子功用: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附子与半夏合用探源


       转自:http://www.51qe.cn/zhongyao/2009/116020.html

  笔者临证辨治时,常常据证将半夏与附子同用,不仅疗效较好,也从未出现过任何毒副作用,而这样配伍,似乎违反了中药所谓“十八反”中的“乌头反半夏”之说,也有药师质疑,须签字才能调配。但实际上,附子并不等同于乌头,二者虽然关系密切但却是两味药,药性与毒性皆有一定的区别,附子是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子根,功能为回阳救逆,补助阳,逐里寒之力胜;乌头是乌头的主根(母根),分为川乌和草乌两种,川乌系栽培品,草乌为野生品,二者功效相似,皆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乌头祛风通痹之力较附子为胜,但补火祛寒之力不及附子,故古有“附子逐寒,乌头祛风”之说,而乌头的毒性较附子为大,应用时其用量及配伍皆应谨慎。

  在《神农本草经》中有“乌头反半夏”之说,但并没有说附子反半夏。在《本草纲目》中附子与乌头虽然在同一条目下论述,但也没有提到过附子反半夏,况且在其附方中还有附子与半夏同用以治疗胃冷有的小方,如在论述附子条的附方中引载:“胃冷有,脾弱呕吐。生附子、半夏各两钱,姜十片,水两盏,煎七分,空心温服。一方:并炮热,加木香五分。”

  《本经》中规定栝楼是反乌头的,而在当代中医教科书里也没有将附子等同于乌头,栝楼与附子可以同用,如《中医内科学》五版、七版教材中的胸痹(心痛)阴寒凝滞证,在治疗方药中用栝楼薤白白酒汤加枳实、桂枝、附子、丹参、檀香,这里就是栝楼与附子同方。

  实际上,《本经》也是将附子与乌头分别阐释的,谓附子曰:“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温,踒。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神农辛,岐伯雷公甘有毒,李氏苦有毒,大温。”谓乌头曰:“味辛温。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又云:乌喙,神农雷公桐君黄帝有毒。”并在所附诸药制使中提到了乌头反半夏,说:“乌头,乌喙,莽草为使,反半夏”,“半夏,反乌头”,但并没有说附子反半夏,只是说:“附子,地坦为使,畏防风,甘草,黄芪,人参,乌韭,大豆”,此也说明附子与半夏同用并不相反。

  附子与半夏相伍同用,首推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中寒饮逆满证条文曰:“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此为中焦虚寒挟饮所致之腹满腹痛,故以附子粳米汤温中散寒,化饮降逆,这个附子粳米汤的药物组成为:炮附子、半夏、甘草、大枣、粳米。方中附子补阳益火,祛寒止痛,阳旺则阴寒湿浊之邪自除,半夏燥湿化浊,降逆和胃,与附子相配可助附子祛除阴寒湿浊之邪。二者相伍既温中散寒,又化浊燥湿、降逆和胃,治疗元阳不足,寒邪内阻,阴寒湿浊上犯之证相得益彰,如此用法,并未认为附子与半夏相反。

  自古至今,历代医家据证制方时以附子与半夏相配的医家还有不少,如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治疗饮酒后及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五饮的“大五饮丸”,方中附子助阳,半夏涤痰。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治疗脾肾久虚,荣卫不足,形体羸瘦,短气嗜卧,咳嗽喘促,吐呕痰沫的“十四味建中汤”,方中附子引火归元,半夏和胃健脾化痰。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中治疗阴毒伤寒,唇青面黑,身背强,四肢冷,妇人血室痼冷沉寒的“附子散”,附子温阳祛寒,半夏化痰散结。现代中医临床家李可也是最善于以附子伍半夏治疗疑难重症的,《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常以破格救心汤与小青龙汤合方治疗肺心病心衰、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其中还多是以生半夏与大剂量附子同用,回阳涤痰,力大效彰。这说明古代权威的药学著作以及历代医家并没有将附子与半夏配伍作为相反之药看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只要临证辨证准确,病情需要附子与半夏同用时,就不能宥于“乌头反半夏”之说而株连到附子,该相伍时就相伍。不过,在《本经》中,半夏与附子皆属于下经(下品)之药,“主治病多应地,有毒,不可久服”,即使能够相伍,应用时也必须小心谨慎,密切观察病情,中病即止,不能长期大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