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宝龙永辉超市介绍:毛泽东的辉煌人生和未了心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49:47
        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说:“立一理想,此后一言一动,皆期合此理想。”为此,他青少年时代就立志“救国救民”,接受马克思主义、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后,就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理想,追求、探索、实践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着。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历史关头,他正确的思想主张或决策被党的会议,被他的战友、同志接受了、采纳了,并循此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在大革命失败后“城市中心论”被视为“铁则”的背景下,毛泽东领导树立了与此相悖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旗帜,这面代表中国革命方向和希望的红旗,使革命逐步地发展起来并取得辉煌的胜利;红军能够粉碎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首先是毛泽东的决策比别人高明,尤其到第三次反“围剿”时没有争论了,完全按他的主张办事(因前两次反“围剿”都是按他的战法打赢的);遵义会议只批军事路线错误,不批政治路线错误(因军事斗争是当时决定革命生死存亡的关键),这是毛泽东的高见被领导层采纳的结果,所以会议只解除了博古总书记职务和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中央政治局的其他同志仍保留在领导岗位上(博古也保留在政治局内),这样有利于全党的团结;毛泽东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终使这一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成为大势。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正因如此,邓小平在阐述毛泽东的历史功绩时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绝不是溢美之词,而是对历史公正的科学论断。因为,毛泽东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缔造者,多次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紧要关头,充分展现出他对重大事件的巧妙处置和英明决策的伟人之举。

  本书展现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关头,凭着他的智慧而提出的“真知灼见”所取得的辉煌业绩,不仅可以使我们充分了解毛泽东的雄才大略,还能给予人们以启示:一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或复杂局面时,应客观地、科学地分析所处的形势,拿出自己对面临问题的可行意见。退一步说,即使一时遭遇了挫折,也不要终止已经确立的人生理想和目标;二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进一步提高对形势的科学判断能力、总揽全局能力、决策能力和决策技巧,切实担负起党、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

  毛泽东的一生,也有他未了的心愿。每一个人都有梦想着要干什么、希望将来实现什么的目标,毛泽东同样有着自己的理想、志向和七情六欲……因为他也同百姓一样紧密地与中华文化的母液融会在一起。

  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毛泽东结束当兵的生活后,因受到当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他欲选择报考一所制造肥皂的学校,想成为一个利国利民的肥皂制造专家。还如,毛泽东在青年时的理想是当教师或记者,1921年初,毛泽东在新民学会讨论“会员个人生活方法”时说,“我可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一新闻记者,将来多半要赖这两项工作的月薪来生活……”

  越到晚年,毛泽东谈论志愿的兴趣也越大,仿佛以此来抒解心中的遗憾。所以如此,一是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前途紧密相关,二是毛泽东个人色彩强烈。如1961年8月在庐山,有一天毛泽东和他的卫士张仙朋聊天,谈他的志向时说:“我有三大志愿: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当官僚主义,对全国干部也是一个推动;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我对地质方面缺少知识,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去评论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多么客观豁达的古稀老人,他雄心仍存,正像他非常欣赏的曹操的诗《步出夏门行》中所描述的那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毛泽东始终是个“壮心不已”的人。从他谈到的许多志愿中,我们仍能感受到他“志在千里”的“壮心”在涌动……

  归结起来,毛泽东的人生,既有实现理想与目标、在中华民族史上铸就辉煌的一面;又有往日美好的夙愿没有实现、但却丰富了他人生的一面。我看,我们应该对毛泽东的人生取这样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孟庆春

                                                                                                                                                                                  200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