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郡嘉苑所在街道:不可不知的50所世界一流大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56:52
      
  

                          不可不知的50所世界一流大学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哈佛铜像
  

哈佛大学-雪景
  哈佛大学是全美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不论从学校的名气、设备、教授阵容、还是学生素质方面,都堪称世界一流。哈佛大学有近15亿美元的资产、获得最多的赞助、拥有全世界规
模最大的图书馆、第一流学者和教授。
  性质:私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美国,麻萨诸塞州。总部在坎布里奇市,医学院和商学院在波士顿市。
  成立时间:1636年9月8日
  组成机构:10所研究生院和2所本科生院。
  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历史回眸
  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合众国,这说明了哈佛大学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学。
  教会创办的学院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著名与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这所位于麻萨诸塞州坎布里奇镇的私人学府于1636年9月8日创立,原名是坎布里奇学院。
  1620年英国清教徒移民到普利茅斯,16年后(当时中国正值明朝末年),遵照麻萨诸塞最高法院的表决建立哈佛学校。由于清教徒中不少人出身于英国剑桥大学,他们就把哈佛大学所在的新镇命名为剑桥(汉语音译为坎布里奇)。最初学校仅有1名男教师和9名学生。
  1638年,清教牧师约翰·哈佛去世时,把他的图书馆和一半财产留给了学校。为纪念哈佛的慷慨捐赠,1639年3月13日更名为哈佛学院。
  最初的哈佛是早期来到北美大陆的清徒们传播宗教理想的地方,它的毕业生也多从事牧师职业。哈佛初创时期由教会主办。1865年,学校开始选举管理委员会。
  但是1708年经过选举产生的第一任校长John Leverett,就不是一个牧师。至此成为哈佛摆脱宗教,走向独立的转折点。
  在捐赠中茁壮成长
  1780年,哈佛学院改为大学。19世纪初开设了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
  埃利奥特在1869年至1909年担任校长期间,将哈佛从一个“省级”学院建成了一所“全国性的”大学。在他的任期内,法学院和医学院重获新生,诞生了商学院,牙医学院,艺术和科学学院。学生数和捐款数都有了大幅增长。
  Lawrence Lowell校长(1909~1933)改革了本科生教学,开创了学生可以跨学科自由选课的先河。1953~1971年,Pusey校长发动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募捐运动,为哈佛募集了8250万美元。提高了教师薪酬,设立了新的教授职位,增加了助学金数量和学校设施。
  300多年来,哈佛共经历了27位校长。现任的哈佛大学校长萨莫斯曾是哈佛最年轻的终生教授,教授政治经济学。后来离开哈佛,官至美国财政部长。2001年他与原副总统戈尔竞争哈佛校长这个职位。最后哈佛选择了萨莫斯。
  无数精英从这里走出
  哈佛大学创建300多年以来,为美国及世界培养了无数的政治家、科学家、作家、学者。
  迄今为止,有6位美国总统、36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亨利·基辛格的是诺贝尔和平奖不算在内),32位普利策奖获得者,数十家跨国公司总裁的大学出自哈佛。
  哈佛出身的著名文学家有亨利·亚当斯、约翰·帕索斯、亨利·梭罗、亨利·詹姆斯;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新闻记者沃特·李普曼和约瑟夫·艾尔索普;天文学家本杰明·皮尔斯;化学家西奥多·理查兹;地质学家纳萨尼尔·谢勒等。
  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内阁成员中,国防部长温伯格、财政部长里甘、交通部长刘易斯,都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曾在哈佛读书。还有现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菲律宾总统阿罗约都曾有哈佛大学求学。
  当今风采
  哈佛大学主要校园区位于波士顿以西数公里的查尔斯河沿岸,占地约154公顷。围绕着古老的哈佛园,七星拱月一般,是哈佛各负盛名的学院:法学院、肯尼迪政府学院……河对岸是商学院。每个学院风格各异,文化各异,自成一体,共存于剑桥镇中。
  哈佛的世界第一
  哈佛执美国高等教育、学术科研的牛耳,拥有数不清的“第一”。
  哈佛拥有全世界大学中最大的图书馆系统,是美国最大的大学图书馆,藏书达1000万册。据说,把里面的书架连接起来,长度可达91公里。
  哈佛的校友捐款一直是美国大学中最高的。哈佛的教授是全美大学中最有名的,从哈佛大学学成毕业的校友也同样是社会上的精英。另外,哈佛大学还有全美最低的录取率。
  哈佛的网页上清晰地写着:“哈佛是西半球最早的公司”。哈佛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品牌!我们平时用来描述卓越品牌的一切素质都可以用在哈佛身上: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和超常的生命周期。没有任何其它品牌可以和它相比。 说到知名度,哈佛的光环是耀眼的。即使在美国,严肃的入境处官员都会突然灿烂地一笑,说:“Harvard! Congratulations!”嘭地一声盖章放行。

  说到忠诚度,许多毕业生会把“校戒”终生戴在手上。还有一个笑话,说一位哈佛毕业的绅士会在结识女士的5分钟之内告诉她,他是哈佛毕业生。




  美誉度和生命周期自不必说。

  庞大的哈佛帝国

  哈佛大学现有10个研究生院及2个本科生院,其法学院、医学院和商学院尤为有名。大学还拥有如国际事务研究中心、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环境设计研究中心等许多著名的研究中心及植物园、天文台、博物馆和50多个科学、工程、医学和考古实验室。

  现在,哈佛大学规模庞大,常被人戏称为“哈佛帝国”。全校正式注册有18000名学位候选人,另外还有13000名非学位学生在其扩展学院学习。教职员工超过14000人。

  哈佛作为一个大学,严格意义上讲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但是这并不妨碍哈佛大学采取先进的手段有效地管理,使它的品牌不断增值。哈佛大学的管理机构有董事会和监事会。哈佛大学校长像一个职业经理人一样,是由董事会聘任,并由监事会成员认可的。监事会30人,是从历届校友中选举产生。他们的任务就是调查研究,为改进教学、科研和管理提出建议。

  哈佛大学经费来源除了政府的研究资助就是捐款。目前哈佛已有180多亿美元的捐款,由一个强大的投资管理公司——哈佛管理公司进行投资使之保值增值。如今来自投资的收益成为哈佛每年收入中最大的一项,占32%。

  制造经理人的“工厂”——哈佛商学院

  有人曾问哈佛商学院院长为什么商学院会成功。他指着窗外的查尔斯河说:“因为我们在河这边,哈佛大学在河那边。”就像许多其他学院一样,商学院是相对独立的。

  美国教育界有这么一个说法:哈佛大学可算是全美所有大学中的一顶王冠,而王冠上那夺人眼目的宝珠,就是哈佛商学院。建校79年的哈佛商学院(简称,HBS)就是一个制造“职业老板”的“工厂”。在美国500家最大公司里担任最高职位的经理中,有1/5毕业于这所学院。HBS是如今美国最大、最富、最有名望,也是最有权威的管理学校。

  HBS每年要招收750名两年制的硕土研究生、30名四年制的博土研究生和2000名各类在职的经理进行学习培训;暑期还要招收学制6周的“专业管理进修班”。

  HBS的学制为两年,第一学年学习统一的必修课程,第二学年制进入专业课程,近90年来一概如此。HBS的课程设置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大学的商学院硕士课程的参考模式。

  HBS设置了12门必修课和多门选修课。其中前11门必修课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HBS的课程以案例教学为主,这是一种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但恰恰是这种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案例教学法迫使学生们去独立思考。案例法的丰富内涵和需要教授与学生一起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讨论的方式,使哈佛商学院的教学体制别具一格。

  校园生活

  哈佛建校已经360多年了,但仍以“年轻人”自居。校长说“再老的楼里住的都是新学生”。在哈佛,处处可以感觉到它的青春和活力。当你第一次踏入哈佛校园时,你可能会有点失望:因为没有一扇门,也没有一块招牌告诉你,这是哈佛。

  世界顶级教师缘何来此

  哈佛大学之所以著名,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拥有一支一流的教授队伍。在2000多名教师中,仅正教授就有近800多名,而这些教授由于是世界范围招聘的各学科最好的教授,因而实力十分雄厚,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普利策奖获得者。

  要在哈佛这样的大学当教授,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基本条件是拥有 美国顶尖大学的博士学位,但成功的几率可能只有1/50000。

  大部分哈佛老师们的真实生活却是异常紧张,压力很大。哈佛大学广招一流教授,实行了“非升即走”的教师任职制度。一个助教授如果在五六年内还晋升不了副教授,恐怕就得考虑另谋高就了。要想得到终身职,非得熬到正教授不可。

  为什么这么艰难的路程依然吸引着那些全世界最优秀的头脑们前仆后继地奔赴教授之路?首先,因为他们是真正热爱知识,热爱研究的人。其次,是哈佛品牌的无上荣光。另外,学校也鼓励教授们从事顾问等社会工作。实践可以使教学更有的放矢,学以致用。社会兼职足以使他们过着优裕的生活。一般来说,一位商学院教授每天的咨询费高达10000美金。

  讲座——听者为荣 讲者亦为荣

  哈佛大学的讲座之多是十分有名的,来开讲座的人什么样的都有。上自国家首脑,下至本校学生,演讲者只要有合适的专题,就可以贴张海报开讲。讲座的内容当然更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而且无奇不有。

  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形式也不一样。国家元首的演讲是凭票入场的,而票子则被严格控制,除了分派的,还有抽签的。一般而言,社会名流的演讲通常是卖票的,而且价格不菲。而学术性的讲座则是免费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高层次的演讲除外。许多小型的学术讲座不仅免费,还备有咖啡、袋泡茶等饮料和茶点供听众享用。作为一所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哈佛大学一直是许多名人心目中的“麦加胜地”。很多人都以有机会上哈佛大学的讲坛为荣。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名人都曾在哈佛大学作过演讲,包括许多国家的首脑和元首。仅1997年以来,到哈佛大学访问、发表演讲的社会名流、政要就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茨、报刊专栏作家巴克莱、著名演员简·方达、电影评论家希斯克尔和艾伯特、加拿大前总理坎贝尔、迪斯尼频道总裁史威尼和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等。




  学生住在校长的楼上

  哈佛大学主要的学生宿舍在哈佛园里。那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红砖房,大多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并且有着一段段非同寻常的故事。每一座楼房并没有门房管理,而是设计为智能化楼门,凡本楼学生均可用智能卡开门,而访客要进楼则需通过楼外的电话联系,由被访者帮助开门。在这种宿舍楼里,生活和学习的条件都十分优越。

  然而,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有幸住进哈佛园的宿舍,刚刚跨进大学校门的一年级新人才有资格。这是因为,这些大学生既是哈佛的“衣食父母”(自费上学),又是哈佛的投资对象(大学毕业的校友是学校的重要捐助者),所以必须备加小心地照顾。

  由于校园内住房紧缺,学生们从二年级开始,就要以抽签的方式分配到园外的13座宿舍楼。这些楼房兴建于20世纪30年代,每座楼都有食堂、图书馆和其他学习、娱乐设施。

  住宿学院成了本科生课外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中心,还是各种学生社团举办活动的重要场所,如戏剧表演、音乐会、演讲会等,在长期的积累中,也形成了一些年度性的活动,如洛厄尔宿舍戏剧节、艾略特“冠军之夜”等。

  有趣的是,不少的学生宿舍楼和学校的行政办公楼在一起,如主校门右侧的马萨诸塞楼作为哈佛大学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建于1720年),在某种程度上是哈佛大学的象征,所以,哈佛大学的校长、副校长都在这里办公。但这座楼仅下面两层是校长们办公的地方,上面却是新生宿舍,这既反映了校领导的平民化作风,也说明了学校当局对学生的重视程度。

  穷学生难进哈佛?

  入读哈佛大学不是容易的事,录取率一般小于1/8。但是难处主要是在能力,哈佛的录取新生的条件近乎苛刻。对于被录取哈佛的人,即使他很穷,他也将得到有效的学习保障。

  哈佛大学录取学生时严格执行need-blind的政策,即完全不管家庭经济情况,只根据该生的学业和素质。充分体现哈佛大学唯材是用的宗旨。录取以后在考虑助学金时,则严格执行need-based的政策,即只根据家庭收入来计算助学金,完全不管该生的学业和专长。也就是说哈佛大学只有助学金,没有奖学金。这一点与其它二流大学很不一样。

  2004年3月,哈佛大学校长宣布:

  如果一个学生的家庭年收入低于4万美元,哈佛大学将提供该生读大学的全额费用,包括学费、生活费,甚至两个假期回家的路费。中国学生的全额助学金高达4.5万美元以上。

  如果家庭年收入高于4万美元,哈佛大学将要求家长按收入高低负担学生一部分费用。但如果家庭年收入在8万美元以下,家庭负担部分一般也不超过5000美元。即使家庭年收入达到16万美元,哈佛大学仍提供部分助学金。

  为什么世界一流

  到底是什么奠定了哈佛全世界一流学府的地位呢?答案是它对知识财产绝对的尊重。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使这些优秀的新生成为世界一流的毕业生吧: 你可能想不到,哈佛第一课要学的就是正直诚实的求学作风。

  一进校园,每人发一本哈佛学生指导手册——“Don’t plagiarize!”Plagiarize源自希腊文,原意是“偷别人的孩子的人”。现在的意思是:剽窃。“我们的思想就是我们的孩子,如果你未经注明,就引用了我们的思想,就是偷了我们的孩子!”这种解释非常形象。

  哈佛每年都有“因误用了别人的IDEA”,而被迫离去的学生。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的人,这种事绝不会落到自己头上的话,是过于自信了。我们或许不会有意去剽窃,但是“不小心”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对于中国人来说,要大得多。

  每年上万毕业生的论文,每年数百本教授们的专著都有着“真金白银”价值!这是一笔什么样的财产!它们在得到尊重的同时也在增加着哈佛的身价!

  哈佛许多学院至今仍实行“末位淘汰制”。这使得哈佛学子每天保持着竞技状态。哈佛学生中有一个有趣的习俗,每年新年前夜哈佛园里有学生“裸体奔跑”活动。据说有上百年历史,是因为期末考试压力太大,学生们寻求刺激所致。

  哈佛与中国

  2000年,一本叫《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书风靡全中国,创下将近200万册的销售纪录后,刘亦婷也成为了公众人物。1999年,还在成都外国语学校读高三的刘亦婷即被哈佛、哥伦比亚等美国4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并获全额奖学金,她最终选择了哈佛大学。刘亦婷说:“哈佛最大的特点是给每一个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很好的交流和学习氛围。强调竞争的客观存在,却不强调学生的考分及名次。学生总是自己跟自己比,而不是跟别人比。”自清末以来,就有众多的中国学子前往哈佛大学就读。1909年至1922年,清华学校庚子赔款留美学生中,在哈佛大学求学的人有21位。1928年,哈佛—燕京学会在燕京大学成立,前往哈佛求学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到二战结束时,哈佛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中,以中国学生为最多。

  早年负笈海外的中国留学生,胸怀大志,为开拓中国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做


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包括:赵元任语言学家、作曲家,1915年入哈佛攻数理哲学,191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作家林语堂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中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1913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质系攻读气象学;文学家梁实秋,1924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

  此外,还有胡刚复、杨杏佛、陈寅恪、李济、梁思成、梁思永、洪深、王安、贝聿铭等哈佛留学生,他们为开拓我国现代科技和文教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巨大的贡献。

  2001年,中国政府和哈佛大学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培训协议。协议规定,从2002年起的5年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每年为中国政府培训60名地方和中央的官员。这是中国政府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和中美两所著名大学在培训官员方面的首次合作。

  把目光投向中国

  哈佛和中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近年来,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温家宝等频频光临哈佛园,哈佛大学的中国研究项目也在各个学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哈佛大学的中国研究历史悠久。早在1870年,中文就是哈佛学生的课程之一。哈佛拥有许多闻名世界的中国问题学者,他们的研究对美国政府的决策和美国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有很大影响力。著名的中国研究中心就有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和1997年成立的亚洲中心。

  哈佛大学来自大陆的中国学生学者越来越多。2003年在校学习的中国大陆学生有350人,教授和研究人员近500人,加上其他职工大概有2000人。近年来,哈佛大学一些重要系科的主任都是在各自领域享有盛名的中国问题教授。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校内最受欢迎的科目包括经济、生物、政治科学、生物化学及英文等

  现任校长:劳伦斯·H·萨穆斯

  申请条件:论文、成绩单、推荐信(2份)、托福成绩(600分以上)

  申请期限:1月1日

  费用情况:

  申请手续费:60美元

  海外生学费:23618美元

  住宿费:7514美元(校方会为新生提供宿位)

  生活费:约每年需13000美元

  资助情况:

  3023份助学金:平均11362美元

  校方资金低息长期贷款:平均2884美元

  校外资助贷款:平均3928美元

  1259份勤工俭学:平均1770美元

  3000份兼职

  电话:(+1)617-495-1551

  电邮:college@harvard.edu

  网站:www.harvard.edu

  地址:Office of Admissions and Financial Aid, Harvard University Byerly Hall, 8 garden street,Cambeidge, MA 02138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校园具有一种粗犷、开阔之美,大片的树林和山地,红瓦黄墙、古朴的砂岩建筑、优雅的胡佛塔,典雅庄严、饰满壁画的纪念教堂,罗丹深沉的雕塑群,处处显示出名牌学府厚重、深邃的学术氛围。
  性质:私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拉托市
  成立时间:1885年
  组成机构:包括7个学院
  校训: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
  历史回眸
  有着“西部哈佛”之称的斯坦福大学创校时并不十分有名。但在开明的校风和有传染性的西岸乐观主义主导之下,融合了西部文化和高科技的精髓,在科研和学术领域双双取得骄人的成绩。
  纪念夭折爱子建大学
  美丽的斯坦福大学坐落在帕拉托市(PaloAlto),PaloAlto指的是旧金山湾的红杉树。1876年,老斯坦福在这里购买了263公顷土地,作为养马牧场。后来又扩大到3237公顷,成为今天斯坦福大学校园的地盘。在斯坦福大学的徽标以及体育运动标志中就有红杉的形象。
  老斯坦福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农场主家庭。1861年担任加州州长。1863年他和夫人珍妮建立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斯坦福担任总裁。
  1884年,他的爱子小斯坦福随父母在欧洲旅行时,感染了伤寒不幸病逝。悲痛的斯坦福夫妇返回美国后,决定将他的2000万美元的积蓄和他在帕拉托的3561公顷的土地用来创建一所宏伟的大学。
  1891年10月1日,斯坦福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当时纽约的报纸曾预言没有人会到蛮荒之地的西部上这所大学:“教授们将在大理石教室里,面对空板凳讲课。”但大学揭幕之日,意想不到的车水马龙。第一届男女学生共559人,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加州以外。
  斯坦福大学从一开始就与美国东部的传统学校不同:当时大多数大学只收男生,这里则男女合校;大多数学校都与宗教团体相关,这里则没有宗派;大多数教育只跟随前人的脚步,这里则倡导实践,培养有文化的、对社会有用的公民。乔丹从1891年到1913年担任了23年的校长,他是引导斯坦福大学走向辉煌的杰出教育家。
  在危机中挺进
  1893年老斯坦福在睡梦中去世。可祸不单行,他的财产也被冻结。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斯坦福夫人没有打算停办学校,她竭尽全力维持学校的运转,直到6年后资金冻结彻底解除。斯坦福夫人卖掉她的铁路股票,将1100万美元转给大学董事会,斯坦福大学的危机终于过去。乔丹校长说:“这所大学的生死命运,千钧一发全系于一个善良夫人的爱。”
  自第三任校长韦伯上任后,斯坦佛大学开始紧紧合上世界发展的节拍,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世界知名学府。
  当时斯坦福大学的招生人数已突破2000人,但研究生人数只有300人多一点。韦伯决定扩大研究生名额,加强职业性教育,推动科学研究和对外咨询,把各自为政的系组织成学院,增设奖学金。他还把学期制改为学季制,提高教室的利用率,同时鼓励学生发展体育运动。
  在韦伯任职期间,尽管碰上了两次世界大战这样的灾难,但教学和科研大有发展,基建进度也加快了。韦伯还改变了学校经费全靠创始人捐赠的局面,把斯坦福从19世纪的束缚(即只靠创始人的捐赠)解脱出来,使它免受铁路资金的限制。
  成就了硅谷
  谈斯坦福大学,一个重要话题就是硅谷。公认的“硅谷之父”是弗瑞德·特尔曼,他从小在斯坦福校园长大,1922年他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化学和电子工程两个硕士学位,1924年返回斯坦福大学工作。1937年他担任电子工程系主任。大家熟悉的是他为他的学生惠利特和普卡德出谋划策建立了著名的惠普公司。
  特尔曼教授于1951年创建了斯坦福研究园区。他和当时的校长华莱士决定把斯坦福的土地变成金钱,再把钱通过聘请著名教授,变成学术上的威望。他们的办法就是如此简单——划出655英亩的校园土地出租给从事高科技产业的公司,这便是后来的斯坦福研究园区。
  特尔曼提出过著名的“学术尖端”的构想,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吸引顶尖人才。另一层意思是树立顶尖科系。如果说1920年斯坦福大学还只是一所“乡村大学”,但到了1960年她便名列前茅,到1985年已被评为全美一流大学。
  早期帕拉托的工程师很多是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或者说是特尔曼的研究生。后来,特尔曼又专门让硅谷公司的员工进斯坦福读学位。因此,斯坦福大学的崛起为硅谷微电子工业创造了条件,同时,硅谷的发展也帮助了斯坦福大学,使它能有今天的成就。
  当今风采
  作为一所独具特色的私立大学,斯坦福大学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在1999年美国大学最新综合排名中与MIT并列第四位,2000年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新综合排名中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并列第6位。 一流的软硬件设施

  斯坦福大学在短短100多年的历史中,已培养了1位美国总统、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42位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84位国家科学院院士和14位国家科学奖得主及数不胜数的企业家;今天的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紧密结合更确保了斯坦福大学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目前,斯坦福大学共有在校学生1.4万人,设有30个图书馆,不仅藏书650多万册,而且全电脑化管理。斯坦福大学基金雄厚,经费充足,教学设备也极为充裕。校内设有7000多部电脑供学生使用,亦设有多个电脑室及电脑中心为学生提供服务。学生可利用网络与校内的师生联系。此外,校内的体育设施也很多,有能容纳8.5万人的体育馆、高尔夫球场和游泳池等,充分体现了校园面积大的好处。

  斯坦福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师资,主要教授都是相关领域的翘楚,聘请的“重量级”教授包括:15位诺贝尔奖得主、20位美国科学奖得主、191位美国人文与科学学会成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英语、心理学、政治和历史系,在全美都是名列前茅。它的生物系和经济系也非常受学生们欢迎。另外,斯坦福的人文和社会科学项目最近增加了荣誉项目和个人辅导项目。

  为了一份职业进入斯坦福

  在斯坦福大学的办学过程中,始终贯彻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思想,饱含着学以创业、学以致用的精神。正如老斯坦福先生在首次开学典礼上所说的,“请记住,生活归根到底是指向实用的,你们到此应该是为了为自己谋求一个有用的职业。”这就是影响着斯坦福以及斯坦福人发展、成长的教育文化理念,她鼓励每一个有设想的人去创业、去突破。而且与斯坦福大学共生共长的硅谷所衍生的进取精神,也成为了前行之路上的斯坦福以及斯坦福人的精神支柱。

  斯坦福大学效仿欧洲名牌大学的教育模式,立足于使学生获得广泛的自由人应受的教育和实用教育,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发展他们的个性,使学生的智力和个性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最负盛名的商学院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和哈佛大学商学院被认为是美国最好的商学院。这两所学院多次在美国权威杂志的商学院排名中并列第一。哈佛商学院代表比较传统的经营管理培训,培养的是“西装革履式”的大企业管理人才;而斯坦福商学院则更强调开创新科技新企业的“小企业精神”,培养的是“穿T恤衫”的新一代小企业家。

  光从学生人数来说,斯坦福商学院的规模要比哈佛商学院小得多。斯坦福总共有720名MBA学生,只有一种叫Sloan的企业管理人才培训计划,为期10个月,每年只招收50人左右。但是要从学生素质来说,在全美的730多个商学院中,没有一所商学院的入学竞争有斯坦福商学院这样激烈。最近几年来,每年有五千到六千人申请进入斯坦福商学院,但是只有360位幸运者如愿以偿。从这个角度来说,斯坦福商学院是美国“身价”最高的商学院。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要保证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高素质和高标准。

  校园生活

  如果说哈佛与耶鲁大学代表着美国传统的人文精神,那么,斯坦福大学则是21世纪科技精神的象征。

  注重文理兼顾的风格

  斯坦福大学和东海岸的名牌院校一样优秀,甚至在诸多方面是全美国最好的。许多学生以理科为志愿,医科、电子、电机工程、环境工程、统计学、石油工程、生物化学、计算机工程、工业工程、航天工程、数学、化学、物理、地质科学、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都排名前十名。

  显然,这是一所注重理、工、医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但是该校的法学,社会科学系和人文科学系也毫不逊色,在全美具有很大的名气。其中心理学、历史学、大众传播、戏剧、工商管理(MBA)、经济学、英语等学科在美国大学相应领域排名中居于前六名。斯坦福大学要求学生文理兼顾,做既有理科知识、又有人文修养的通才学生。

  从1998年9月开始,斯坦福大学开设了网上硕士学位课程,首先开办的是网上电气工程硕士学位的30门课程,共招收50名硕士生,学生可以通过国际互连网获得多媒体教材,并与导师联系,部分课程的考试在网上进行。

  别开生面的学制

  斯坦福大学有两个“与众不同”。第一是它的校规中把一年分成四个季度,学生们每段都要选不同的课,这样,比那些两学期制大学的学生们学的课程要多,压力也比其他大学学生要大。这导致了每一季度的节奏都紧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学生们好像一天到晚不是在预备中考就是在预备期末考试。

  另一个“不同”是斯坦福大学充满自由风格的校规,让学生们可以随时暂时辍学一年,然后再接着回来上学。斯坦福大学的这种校规,是因为校方相信不一定要把本科教育四年一口气上完。他们鼓励学生在学校外多体验与享受人生。斯坦福也给学生们提供种类繁多的留学机会,到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

  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们必须在九个领域完成必修课,其中包括文化与思想、自然科学、科技与实用科学、文学和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宗教思想。除此之外,学生们的写作和外语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斯坦福大学最近把非西方社会作家的作品加入到它全年的“西方文化核心教纲”中时,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和震动。
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

  斯坦福大学在1987年启动了社会伦理学教学项目。其实,道德伦理教学在斯坦福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39年,斯坦福大学就在美国率先开设了“西方文明”课程,探讨文理教育的意义、人和社会的性质及人对自身及自我经验的解释。




  为了丰富该项目的教学内容,提高项目的教学水平,斯坦福大学固定举办两个面向公众的精品讲座。一个是致力于人文价值探讨的泰纳讲座,一个是探讨民主问题的威森讲座。泰纳讲座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去思索与人文价值有关的问题,充实和完善人文价值体系。威森讲座主要是探讨社会民主方面的问题,它所探讨的主题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意义。它对讲师同样具有较高的学术要求,这些讲师基本上都是来自名校的名师。

  斯坦福大学的校园生活遵循这样一条简单的道德准则:“斯坦福大学中的任何人都不应该利用不公平手段占学校或其他任何人的便宜。”这条准则给学生带来了高度的自由和责任——考试无人监视,试卷常常由学生拿回宿舍里做;许多学生有万能钥匙,一天24小时都可以出入多数教学大楼。

  各种形式的社团

  在斯坦福大学里,存在着形形色色、种类丰富的学生社团,这些社团营造了浓厚的多元文化氛围。各个社团根据各自的活动宗旨开展各种服务和活动。例如,黑人社团服务中心开展了一些活动,他们成立非洲黑人留学生会,鼓励社员进行交流,发挥每个学生在社团中的独特作用,关注和支持斯坦福大学进步。中心负责人和支持者非常关注黑人各方面的生活。

  大学里各个种族的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参加各种社团,并在团体中寻找各自的归属。正是在这些志趣相投的组织中,大学生们寻找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归属感和尊重。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个性、独立思考能力是具有很大帮助的。

  斯坦福与中国

  迄今为止,斯坦福大学已经为我国培养了不少科技界的精英。比如我国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斐鉴(1931年,博士),著名医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张孝骞(1933年,进修),国际知名数学家李骏(斯坦福大学教授,复旦大学长期特聘教授,世界华人数学家最高奖——晨兴数学金奖得主)。

  谢家麟院士也曾就读于斯坦福大学,他1947年赴美留学,1948年获加州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51年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高能物理所研究员。谢家麟院士曾获科学大会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及二等奖各1项。

  关于斯坦福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还有一个神童邹求真不可不提。CDMA这项世界通信顶尖技术的主要研制者,就是这个年轻的中国人,他原是南京东南大学少年班的大学生。15岁初中毕业直接考入大学,1992年,18岁的邹求真被举荐到斯坦福大学深造。当斯坦福大学看到并核实了推荐人的评价之后,这个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院院长提早两个月,亲自签署了录取通知,并邀请邹求真先去斯坦福大学游玩一个星期,全部费用由美方负责。

  而他们收到邹求真的回函,得知由于正在进行毕业设计无法成行时,又立即拍来电报,让邹求真直接与该院院长通话。在通话中,该院长确认斯坦福大学是邹求真的第一志愿后,还征询对提供36000美元FOLLOWSHIP的意见。在当时招收的250名各国研究生中,享受这待遇的仅邹求真一人,足以看出校方对这位来自中国的特优人才的肯定。邹求真终于以他的顽强毅力和超人智慧,再次创造了奇迹!8个半月,仅仅8个半月,他如愿获取了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在斯坦福任教的老师中也有一些中国人,比如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五个华裔诺贝尔奖得主之一的朱棣文。

  现在,斯坦福大学也越来越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了。2004年,斯坦福大学在北京大学建立了其第九个海外分校,这是建立在亚洲的第一个分校,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和北大教授联合授课,开设的课程涉及经济、法律、文史等诸多领域。16名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进入北京大学,成为这个项目的第一批学生。随着两校合作的发展壮大,今后,北京大学还将逐步向斯坦福派遣中国学生。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最多人修读的科目是生物,其次是经济、心理学、英文、政治科学

 其他名列前茅的课程还有心理学、大众传播、化学、经济学和戏剧等

  现任校长:约翰·亨尼斯

  申请条件:SAT Verbal 590~690分;Math 660~750分;海外生最好具TOEFL成绩

  申请期限:12月15日

  费用情况:

  申请手续费:约70美元

  海外生学费:22110美元/年

  住宿费:约7769美元/年

  生活费:约11343美元/年

  资助情况:

  助学金2581份;1份奖学金,平均19695美元

  短期贷款,平均500美元;校方资金低息长期贷款,平均2277美元

  校外贷款,平均2983美元

  175份勤工俭学,平均1808美元;1500份兼职 电话:(+1)415-723-2091

  电邮:undergrad.admissions@forsythe.stanford.edu

  网站:http://www.stanford.edu




  地址:Office of Undergraduate admissions,Old Union,Standford University,Stanford,CA 94305-3005,U.S.A.
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坚持自身优势——基础研究,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一大特点,不贪大求全,只求精细。二战后一度被称为世界“数学之都”的普林斯顿大学,迄今仍保持着这一名望。物理学研究也处于一流水平,这两大基础学科的优势渗透到大学的各个院系,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骄傲。
  性质:私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镇
  成立时间:1746年
  组成机构:主要有建筑学院、工程技术和应用学院、威尔逊公共及国际事务学院等研究生院
  校训: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
  历史回眸
  成立于1746年的普林斯顿大学,初时名为新泽西学院,校址选在新泽西的伊利莎白,一年后迁往纽瓦克;学校初建时规模不大,面积只有清华的1/4。学科只有文、理、工3科,没有工商管理、医学、法律和教育学院。虽然它最初是长老制的教育机构,但是现在已经成为非宗教大学,对学生亦无任何宗教上的要求。1756年,新泽西学院搬迁到普林斯顿时名称仍未改动,直到1896年正式改名为普林斯顿大学。1900年,研究生院成立。1902年,伍德·威尔逊就任校长,开始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开设荣誉课程、实行导师制。1919年建筑学院成立,1921年成立了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本科生教育质量著称的普林斯顿大学发展迅猛,到20世纪70年代末已跻身全美最好的研究性大学之列。
  历史上,普林斯顿大学就与众多名人连在了一起。伟大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这座安静的校园里走过了生命中最后22年的宝贵时光。当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T·S·爱略特徜徉在它的怀抱中,沉溺于冥思玄想。华人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也曾在这里埋头于高能物理的世界。1998年,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德鲁·怀尔斯,攻克了数学难题“佛玛的最后定理”,成为震惊数学界的一大新闻……
  另外,普林斯顿大学还为美国培养了两位总统、有1000多名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先后担任过美国国会参议员、众议员、联邦政府的高级官员,以及州长和州政府的高级官员。由此,普林斯顿大学赢得了“美国政治家摇篮的誉称。”
  当今风采
  普林斯顿大学是举世公认的著名大学,它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镇,这座以大学为主体的小镇四周是一片片乡村田园,到处绿草如茵,洋溢着一派和平、生机勃勃的气氛。这里虽然没有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所在的波士顿繁华热闹,但却是不少美国学生梦寐以求的求学之所。
  普林斯顿大学门槛高
  普林斯顿大学的招生口号是“只要你是优秀的,付学费不用顾虑”。2001年学校收到来自100多个国家5000多所中学的学生入学申请14288份,通知录取了1677人,实际入学1216人。录取时不仅看分数和成绩,而且更要尽量判断每个人的能力和潜质,考虑学术和非学术兴趣的多样化,特别是技能和天分、经验、背景和追求。
  学校评价优秀学生的指标有4项:头脑质量,包括智商、学习能力、创造力等;品格质量,包括责任感、价值观、判断力等;为学校作出贡献的能力;未来在本专业和社区起领导作用的潜力。
  普林斯顿大学历来重视传统,讲究门第。建校以来,普林斯顿大学一直是以男性为主要培养对象,学生基本来自中上层家庭,至今没有完全摆脱偏重白人男性的传统。1945年,普林斯顿大学招收了第一个黑人本科生,这一做法比哈佛大学晚了50年。
  在平等权益运动和校园多元化占尽上风的9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似乎还是没有摆脱它以白人男性为主的传统。学校直到1969年才开始招收女生,但至今仍有许多人抱怨它的男女学生比例不平衡,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生俱乐部在90年代才允许女生加入。
  本科生更受重视
  普林斯顿大学最引以自豪的是本科生教育。学校对本科教育的重视,首先体现在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上,普林斯顿大学目前在校本科生约4500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约1800名。与美国其他名牌大学相比,研究生比例较小,客观上能够将资源更多地用在本科生身上。
  另外,普林斯顿大学还注重完善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能充分从学校出类拔萃的文理等各门学科教学中汲取营养。
  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气氛非常浓厚,很多本科生论文涉及的研究课题在美国其他高校要到研究生阶段才能开展。
  普林斯顿大学的教师也有意识地吸收本科生参与正式科研计划,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其他高校通常仅限研究生使用的尖端设备。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近年来在《科学》、《自然》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有些第一作者就是本科生。
  就是不设医学院
  除重视本科教育外,普林斯顿的另一大特点是坚持自身优势——基础研究,不贪大求全。二战后一度被称为世界“数学之都”的普林斯顿大学,迄今仍保持着这一名望。其物理学研究也处于一流水平,这两大基础学科的优势也渗透到其他院系。
在院系及专业设置方面,普林斯顿大学同样把重点放在基础研究上,求精不求全。普林斯顿大学工程学院的规模比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同类学院就小很多,其心理学专业相对其他一些学校来说方向也更集中,侧重点同样是基础理论研究。至今普林斯顿大学都没开设医学院,其原因也在于此:医学院必须与临床应用结合,而运作一个庞大的医学院和临床医院系统需要大量人力和资本,因此普林斯顿大学坚持不设医学院。坚持传统优势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普林斯顿大学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也注重紧跟新科技发展潮流。近年来


,随着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成功,基因组研究已成为科研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学校正在积极筹建新的基因组学中心,并打算由普林斯顿大学现任校长、分子生物学家蒂尔曼亲自担任主任。

  校园生活。

  极富特色的教育理念

  这所号称有250多年历史的名校,至今没有自己的法学院、医学院和商学院,但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2002年美国大学综合排行榜上,普林斯顿大学却超过哈佛和耶鲁,位居第一。这和它极富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

  普林斯顿大学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学风,让莘莘学子受益匪浅。在学业方面,普林斯顿大学要求严格,很少变通。学生们不在普林斯顿大学上的课程,除非经过特殊许可,一般不给学分;校方也不鼓励学生们离校去国外留学或去美国别的学校进修。此外,学生们在三年级要在一名教授指导下写“三年级论文”,四年级学生还要写作“毕业论文”。

  注重传统,又始终占据着学术的前沿。这座弥漫着浪漫气息的校园也许是您心目中理想的求学之所。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品格的培养,并于1893年开始引入“诚信”制度。在这里,学生参与的所有书面考试都在诚信制度下进行,即没有老师监考,全凭学生自觉。这种制度是通过所拟订的遵守诚信誓约,使学生们保证对诚实及每次考试的结果负责。学校管理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学校董事会中有4名学生代表,校方与学生相互信任。

  导修制是普林斯顿大学教学的一项特色,大多数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也都特别喜欢课堂以外的导修课。学校大部分基础课程都是在100~150人的大礼堂内上课,但每个星期学生们都参加10~15人的小班,由教授或是助教带领,复习一周来所学的课程,这些由助教或教授带领的讨论,给学生们更大的空间去理解课堂所学的理论。

  目前,普林斯顿大学学生总数约6500人,其中研究生约1800人。教师1100人,其中教授440位。

  一流的教学 多彩的生活

  作为一所著名的综合性私立大学,普林斯顿拥有著名的教授学者、排位美国前5名的校友捐赠金额、藏书450万余册的计算机化的现代图书馆,还有一个计算机中心、一个艺术博物馆,一座教堂和相当数量的社会文化活动场所。学校建有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地球物理实验室、约翰·诺曼超级计算机研究中心等主要科研机构和建筑学院、工程技术和应用学院、威尔逊公共及国际事务学院等研究生院。

  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内有5个大小不同的戏院及许多戏剧团体,有管弦乐队、合唱队、爵士歌舞团、歌剧院、礼拜团乐队、唱诗班、福音演奏组;学校有38个体育代表队,几乎一半以上的本科生参加校际体育比赛;学校有200多个学生组织,一份学生报纸《普林斯顿日报》,一个WPRB学生无线电台。

  普林斯顿学生重要的社交活动是13个饮食俱乐部,只有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才能参加,高年级学生不在学校食堂吃饭,而是参加俱乐部中的一个。这些俱乐部有些是通过抽签的方式吸收新会员,有些则在每年春季自己挑选认为合适的新成员。每年此时,普林斯顿都会掀起一场争论,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权利决定和谁一起用餐,有的学生对俱乐部录取新成员的标准提出异议。最有名的俱乐部是“常春藤”和“老虎旅馆”。

  普林斯顿大学与中国

  普林斯顿大学为世界培养了众多的精英。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华罗庚、姜伯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声、李政道、杨振宁都曾担任过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级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的历史学家余英时、经济学家邹至庄等在这里任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周春生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当年最优博士生荣誉。

  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华罗庚生于江苏金坛。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应苏联科学院邀请去苏联访问3个月。同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杨振宁,1945年留学美国,在著名物理学家费米的指导下研究理论物理,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8~1949年在芝加哥大学工作,1949~1965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5年起任教授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71年夏回国后杨振宁对促进中美建交、中美科学技术教育交流做了大量工作。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1946年由物理学家吴大猷选派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物理学大师费米教授。1957年与杨振宁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李政道持的是中国护照,是首次登上诺贝尔奖坛的中国人。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李政道至今一直活跃在物理学前沿,在物理学领域有很多杰出成就,多次荣获各种国际级大奖。

  如今,普林斯顿大学里有着许多的中国留学生,大概占该校留学生的五分之一,中国成


了普林斯顿大学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数学和哲学闻名遐尔,历史、英语、政治和经济系也在学术界备受推崇

  现任校长:雪莉·蒂尔曼

  申请条件:语文680~780分,数学690~780分

  申请期限:1月2日

  费用情况:

  学杂费:约需要23000美元

  食宿费:约7206美元

  资助情况:可申请的助学金为13800美元

  电话:(+1)609-258-3060

  电邮:broh@princeton.edu

  网站:http://www.princeton.edu

  地址:Dean of Admission,Princeton University,Princeton,NJ 08544-1019,U.S.A.
麻省理工学院 在不到150年间,麻省理工迅速发展成为了一所和哈佛齐名的世界一流学府。罗杰斯创校时提出了要将教学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们在毕业后能从容应对比课本中更复杂的实际问题。秉承着其创始人的宗旨,麻省理工一直将科学研究放在首位,成为世界上一流的理工学院。
  性质:私立,专门性大学
  位置:美国,麻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
  成立时间:1861年
  组成机构:设有6个学院,8个顶尖的研究所
  校训: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历史回眸
  从美国第一所学院——哈佛学院创建直到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的大学教育充满着浓厚的古典和宗教色彩,经典学派的传统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把美国高等教育推进了腐儒式的泥潭,这种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因而,麻省理工学院的创始人威廉·巴敦·罗杰斯在反思自己教育经历的过程中曾产生了创建一所“超过国内任何一所大学”的学校的想法。这所学校不仅仅是能传授工艺技能,重要的是要为学生们将来在工业部门工作打好科学理论基础,并把“通过实验进行学习”作为学校的教育信条。
  1865年2月20日在波士顿市中心的商业图书馆响起了麻省理工学院(以下简称MIT)第一堂课的铃声,MIT由此开始走上其成功之路。
  MIT创建之初,只有15名学生,适逢美国南北战争。创办人罗杰斯认为透过教学与研究并且专注社会上的实际问题是培养专业能力的最好方法。于是,100多年来MIT都致力于适合实际的教学和研究。
  MIT是美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从事科学与技术教育和研究的一所私立大学。虽然后来增设了人文、社会科学等系科,但该学院仍保持了其纯技术性质的特色,主要培养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办学方向是将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教育与研究结合起来。
  当今风采
  经过近140年的发展,MIT现已有学生近万名,并且已被世界公认为与牛津、剑桥、哈佛等老牌大学齐名的、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的世界一流大学。
  布满了理性与思维
  MIT坐落在麻萨诸塞州美丽的剑桥小镇。剑桥镇没有浮华喧嚣,到处古风犹存,红砖尖顶的房屋,古堡式钟楼,百年老树几步一株。尤其有特点的是其红砖铺地的人行道,被人们誉为“通往知识之宫的红地毯”。
  剑桥镇紧挨波士顿,这一带是著名大学城,弹丸之地集中了5所百年以上历史的名校,MIT则被公认为全美最好的理工类大学。
  然而MIT的校园却以实用而并不美观著称,尽管有一批校舍是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还是有不少人抱怨它“像个工厂”,校舍就像车间厂房。校园里的大楼不像美国其他大学的惯例,冠以著名人物的姓名,而是只用冷冰冰、死板板的编号。但是MIT实事求是的校风,使62.3公顷的校地上布满了理性与思维。
  自由的学术气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使MIT产生了威廉·肖克利、保罗·塞缪尔森、罗伯特·索洛等众多的诺贝尔奖得主,也使MIT拥有了最好的管理分院、能源实验室和林肯实验室等这样一些优秀的科研机构。
  学校共有近1000位教授,1∶10的低师生比例确保了这么多优秀学生都能得到第一流的指导。学校聘请的教授都是在各自领域的佼佼者,11位在职教授还曾被授予过诺贝尔奖。在MIT的历史上,总共有55位校友和教授曾获此殊荣,其中就有在2001年获和平奖的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994年获经济学奖的约翰·纳什。
  MIT的学生都是来自世界各国最优秀的理科人才。全校现有近4000名本科生和6000名研究生,其中大约1/4是来自108个国家的外国学生。
  最强项是科技
  MIT毫不讳言地称自己为一所“科技学校”。“尽管这里人文和社会科学科目也不错,但我们的强荐确实是科学。”学生们到这里来是因为他们对科学感兴趣。
  这里所有的科学系都出类拔萃,走在全国大学科技的前端。电子工程和电脑科学是全美国公认的第一。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物理,以及规模不大的航空系和天文系都是声誉极高的专业,医学科技、生物工程都是该领域的领袖。不过,总的来说,纯科学的领域所受欢迎的程度比不上工程和电脑科学领域。
  麻省理工与哈佛
  谈到MIT,人们就习惯于将它与哈佛大学相比,这并非只因为二者相距甚近,更主要的是哈佛的名气也非一般所能比。多年来,两所学校间的竞争从未中止过。
  1870年,哈佛曾企图兼并麻省理工,此后又作了多次努力,但终未如愿,其原因未见有人考证,但美国有句俗话说:“麻理的学生不会读,哈佛的学生不能算。”
  由此可见,二者特色相距甚远,一文一理,很难捏在一块儿。哈佛的学生个个自傲自信,从外表看,衣着考究,风度翩翩。而麻理的学生却相反。原因很简单:没有时间。在哈佛,学生们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才能进来;在麻理,最使学生头疼的却是怎样才能出去。
  校园生活
  MIT依靠其在自然科学、工程学、建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管理学等方面的实力,致力于对学生进行科学和技术知识的教育,通过优秀的教育、研究和公共服务,来为社会做贡献。这一使命是通过创建者的远见卓识和后继者们“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办学理念以及理工与人文融通,博学与专精兼取,教学与实验并重的办学方针来实现的。
 学习、睡眠和朋友三者必舍其一

  MIT的学生们在学习上下的苦功也是出了名的。“他们把我们赶得像驴子一样。”有学生抱怨说。麻理学生的负担重得吓人,在这儿学习被比喻为“从消防水管中找水喝”。要想毕业,必须拿满360学分,少1分也不成。例如,航天工程这门课,每周最少授课时数为14小时。课程如此之多,负担如此之大,迫使学生个个变成了“咖啡因摄取狂”。因为若不如此,


就无法连续几天几夜在实验室操作或赶写论文。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很多学生一直到毕业也未曾跨过波士顿大桥一次。因此,学生们把呈深红和灰色的学校建筑喻之为“染满鲜血的混凝土”。

  在枯燥的校园中,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一些学生情绪陷入低潮自是不难想见,他们对自己的学校也是爱恨交加。“我恨这个该死的地方”据说是MIT学生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校内男生们抱怨的另一件事就是女生太少。尽管校方每年都努力地针对女生宣传,吸引她们跨进本校,但MIT的男女比例仍是始终浮动在2∶1左右。

  教授留的作业以多和难著称,有些课“难名昭著”。新生们在MIT第一年上的课都不打字母表示的成绩,只分等级:“通过”或“不通过”。校方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放学生们一马,让他们能有足够时间来适应MIT紧张的节奏。

  尽管如此,学生们仍然叫苦连天。有人说,在MIT,一个正常人在“学习”,“睡眠”和“朋友”三者中只能得到两个,而必须舍去一个——大多数学生们聪明地选择了放弃睡眠。

  校方公开宣称容忍学生恶作剧

  千万别以为MIT的学生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这所1861年建校,原名“波士顿理工”的学府中,有全美国最会调笑胡闹的学生们。MIT学生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他们怎么让同城的哈佛的学生大惊失色。

  某一年,穿着印有“哈佛大学”的运动衫的MIT学生们,分头给观众席上的哈佛学生们每人派发一张卡片,通知他们说每人都将卡片向空中翻开的话,就会组成“打败叭喇狗”这句话(叭喇狗是耶鲁球队的象征)。结果呢?信以为真的哈佛学生们组成的自然是“MIT”三个大字。MIT学生们又一次“阴谋得逞”。

  还有更精彩的事例呢,据说某年的整个秋季都有一个学生在哈佛的橄榄球赛场上吹着声音尖利的哨子,喂栖息在赛场周围的鸟儿。当被问起他在做什么,他总是说自己是哈佛学生,在为生物课作研究。感恩节时,哈佛橄榄球赛隆重开场,裁判神气活现地吹了一声口哨,没想到立刻有数百只鸟儿铺天盖地向他扑来!原来那喂鸟人是MIT生物系的学生,整个秋季煞费苦心地把鸟儿训练得条件反射,一听到口哨,就以为有人给它们送吃的来了。哈佛人又一次落下了笑柄。

  MIT学生在自己学校搞的鬼名堂也不少。1979年的一天,MIT最著名的建筑巴尔克工程图书馆148英尺高的巨大圆形拱顶,被工程系学生们装饰成一只巨大的乳房。在装粉红色的乳头时,由于风向不顺和运气不好,头三次试装都告失败,直到第四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在这之前,那拱顶曾被装饰成一只蜡烛、一张人脸和一只南瓜等等,不过恐怕哪一次都没有这些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

  亲密的师生关系

  MIT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地方。之所以有无数的学生报考,是因为它除了拥有最好的自然科学分院、工程分院和管理分院外,还拥有一流的建筑与规划分院、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分院;拥有学生所需要的学位计划和课程,甚至新生都可以聆听到诺贝尔奖得主的教诲,学校会给学生无数的良机,让学生与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共同研究。学生和教授间的关系很亲密,在教授与高材生之间培养了一种良好的合作精神。学生们在MIT可以同与他们相似的人——科学和数学方面的佼佼者、杰出的音乐家、运动员、企业家和团体领导者共同生活和学习。

  在MIT,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没有市场的。这里的学生性格外向开放,思维敏捷活跃。但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并不爱学习,这在美国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多数学生希望尽早离开学校,在一家不错的公司谋得职业,争取在22岁便成为百万富翁。

  美国有人称MIT为“疯癫精神病院”。对不知内情的人来说,第一印象或许如此。然而,麻理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独特的教育方法。它“最基本的注意点是研究,即独立地去探索新问题”。例如,有一门课是这样进行的:学生们每人得到一个装满弹簧、电机等元件的箱子,课程要求简单而明确——自行设计、装配一台机器。恰恰是这种奇异、怪癖、与众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一大批献身教育事业、顽强拼搏且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它成为全世界有志青年衷心向往的“麦加圣地”。

  MIT一直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合作。

  目前MIT的留学生中来自中国的学生最多,约占留学生总数的11%。麻省理工目前正在着手开放一个基于中国的网上课程,它的OCW的网页正在实验,正式开通后,MIT的选择开放课程还将翻译成中文在网上出现,目前已有26所中国大学成为OCW的合作伙伴。

  目前,MIT到中国与大学合作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先后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开展了合作。合作方式是由MIT学院为合作学校培训MBA教师,提供原版英文教材和案例,学生采用全英语授课,并经常能听到来自美国的教师或专家的讲座和报告会。这为中国的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我国第一位进入MIT的留学生是张克忠,他于1923年进入MIT攻读当时一门新兴的学科——化学工程学。从此,他一生的生命指针便指向了化工。学院中被人们戏称为化工“鼻祖”的著名教授路易士亲任张克忠的导师,他非常惊讶张克忠这样一个来自科学落后的国度的学生竟有着这样好的数理化功底和英文水平。

  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使张克忠在5年后戴上了博士的桂冠。192


8年,MIT在授予张克忠科学博士学位的同时,出版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扩散原理》一书。此书立刻轰动了美国科学界,一向不被看重的中国人竟令美国科学界大长见识,“扩散原理”被定名为“张氏定理”。路易士教授执意把自己最得意的学生张克忠留在MIT,先后3次为他安排职位。一面是工作生活条件都优越的美国,一面是科学上还是一片荒芜的贫困的祖国。出于一片赤子丹心,张克忠选择了后者,义无反顾地拒绝了导师的好意,返回祖国。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最著名的专业是工程和电脑科学、数学、化学,特色学科有自然学、工程学

  现任院长:苏珊·霍克菲尔德

  申请条件:SAT Verbal 641分,Math747分,另托福575分

  申请期限:工科研究生院1月15日;商科研究生院1月31

  费用情况:

  申请手续费:50美元

  学杂费:24500美元

  食宿费:7440美元

  资助情况:

  助学金共2263份,平均12820美元

  短期贷款,平均1468美元

  校方资金低息长期贷款,平均2989美元

  校外贷款,平均5473美元

  1939份勤工俭学,平均1629美元;208份兼职

  电话:(+1)617-253-4791

  电邮:admissions@mit.edu

  网站:http://web.mit.edu

  地址:Director of Adimissions,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77 Massachusetts Avenue,Cambridge,MA 02139,U.S.A.
加州大学加州大学起源于1853年建立在奥克兰的加利福尼亚学院。如今已发展成一所拥有10个分校并对加州发展影响深远的巨型大学系统。加州大学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立大学之一,其伯克利分校、旧金山分校、圣地亚哥分校和洛杉矶分校都是世界一流的学府。
  性质:公立,综合性院校
  位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成立时间:1853年
  组成机构:学院下设10个相对独立的分校:伯克利、戴维斯、艾维恩、洛杉矶、莫斯德、河滨、圣地亚哥、旧金山、圣特巴巴拉和圣特克鲁兹
  历史回眸
  加利福尼亚大学(以下简称加州大学)是美国一所著名的大学,也是世界巨型名牌大学之一。加州大学起源于1853年建立在奥克兰的私立加利福尼亚学院。1866年加州议会常设委员会根据林肯总统签署的《莫里尔土地赠予法案》决定建立一所“农业、矿业和机械工艺学院”,但苦于没有合适的校园,而当时的私立加利福尼亚学院正缺乏办学资金。后来人们就想到了将两者合而为一,创办一所综合性大学。
  1868年加州州长签署法案在私立加利福尼亚学院的旧址上创办加利福尼亚大学,5年后学校迁至四英里外的新校区,当时为了纪念一位远涉重洋来到北美传播宗教和文化的先哲乔治·伯克利,新校园所在的城区被命名为“伯克利”。
  随着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崛起和声名远扬,这座名为“伯克利”的城市也蜚声世界。加州经济和人口的发展,仅在伯克利地区的一所加州大学已经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加的需要,同时加州辽阔的地理和城市分布也决定了加州大学不能局限于在伯克利地区办学。因此加州大学后来又在不同地区设立了9个分校,这样最终就形成了以伯克利分校为首的巨型大学系统——加州大学系统。
  当今风采
  美国加州大学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所公立大学,目前拥有10所分校,3所法学院,5所医学院和教学医院。加州大学还管理3个国家实验室。
  加州大学在伯克利、戴维斯、艾维恩、洛杉矶、莫斯德(2004年开学)、河滨、圣地亚哥、旧金山、圣特巴巴拉和圣特克鲁兹的分校均是世界级的教育和科研机构。
  自1939年以来,该大学出过4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学在国家科学院的成员人数和研究所获得的发明专利数量超过美国的任何大学。加州大学的学术项目名列前10位,学术研究领域涉及150多个学科,是世界上研究范围最广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之一。
  激进的智慧大学
  加州伯克利大学成立于1868年,位于旧金山以东21公里的伯克利市,是一所公立大学。
  它不仅是10个分校中校史最长的一个,而且其教学质量、科研成就、师资、硬件设备和学生质量也是10个“兄弟”中最棒的,在全世界也一直名列前茅。可以说,伯克利分校在整个加州大学系统中独占鳌头,傲视群雄。
  加州伯克利大学就像一个百花齐放的“学识城市”。校园多元的建筑风格和学校的气氛都体现了“学识城市”的理想。最具代表性的钟楼、大学图书馆和希腊剧场等建筑物体现了欧洲古典思想的优美、典雅和尊严,而其浓郁的人文色彩,与周围其他建筑风格较为现代化的大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尽管如此,这两种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并没有使校园杂乱无章。相反的,校园在古典和现代风格的相互交融下,展现了人类智慧的多元性质。
  伯克利分校是美国最激进的两所大学之一(另一所为哥伦比亚大学)。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文化、反越运动、东方神秘主义文化、回归自然文化都起源于这里。最近一二十年来,在高科技的浪潮下,伯克利分校又在缔造新的神话:由于地处硅谷边缘,学校毕业生中出现了许多的新型高科技富翁。毕业于该校工程系的因特尔公司总裁安得鲁便是其中的代表。
  伯克利分校学科齐全,提供5000多种课程,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具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学习非常方便。1997年和2000年全美公立大学排名中伯克利分校独占鳌头,位居第一。该校的本科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比其他任何美国大学的都多。
  兼收并蓄、自由开放的方针
  在建校之初,校方在伯克利的发展目标上就达成了共识——采取兼收并蓄、自由开放的方针,容天下贤士于一堂,从而把大学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加州大学素以学术自由和学生自治著称。在伯克利,没有来自保守传统的约束,没有不可逾越的清规戒律。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可以畅想一切,自由地探索未来世界;在这里,即使别人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你的思想永远会受到尊重。正是缘于这种自由思想,才使无数伟大的思想和发现在这里得以孕育和成熟。
  加州大学的历任校长们都非常珍视这一宝贵的传统,哪怕在这种自由思想和美国的现实世界发生严重冲突时,校长们也没有放弃过对加州大学自由主义传统的保护。
  正是由于自由的传统,伯克利才能够保持常新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点在其新学科的建设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伯克利开设了大量的新兴学科的课程设置和研究项目,并且对原有的学科范围进行调整,增设了许多新的学科领域。
 在加速发展各学科的同时,伯克利还竭尽全力延揽各路人才。通过高薪聘请的手段,辅之以优良的工作环境与自由开放的学术气氛,网罗了大批名牌教授和著名学者,其教授中有16名诺贝尔奖得主,有些教授是前克林顿政府的首席经济顾问。伯克利分校不搞论资排辈,鼓励新教师自己去开创新的研究领域,促使学术领域充满竞争。

  正因为大学的教育精神体现了对社会真挚的关怀和强烈的道德义务,尊重个人的权利和


自由,并以务实的方式实现理想,加州伯克利大学才被公认为世界顶尖的学府之一。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最受欢迎的科目包括工程、自然科学、分子生物学、政治科学、英语等

  申请条件:成绩单、托福成绩570分

  申请期限:11月30日

  费用情况:

  申请手续费:40美元

  海外生学费:7699美元,必交费4353美元

  食宿费:6466美元

  资助情况:助学金、获学金、贷款、勤工俭学、兼职等。新生平均获资助9000美元

  电话:(+1)510-642-3175

  电邮:ugradmissions@uca.berkeley.edu

  网站:http://www.uca.berkeley.edu

  地址:Graduate Admissons Offic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CA94720,U.S.A.

  圣地亚哥分校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建于1964年,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拉乔拉,是一所非常年轻但知名度较高的综合性公立大学。

  学校拥有一流的研究和教学设施,建有音乐研究中心、地球和行星物理学研究中心、海洋资源研究中心、癌症研究中心、圣地亚哥巨型计算机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科研机构和海洋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太平洋研究学院、医学院等研究生院。

  学校设有数十个学科专业,大部分具有很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可以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其中化学、语言学、微生物学、西班牙语、物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在美国大学相应领域排名中居于前20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较强的实力。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拥有500多公亩的校园,一向以科学研究著称。除了英文相关研习课程外,本校还针对医学院学生开医学英语课程,让有志出国进修的学生增进英文能力。历史上曾有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出自该校。

  圣地亚哥分校有着坚强的师资阵容,其理科师资排在全美公立大学的首位,其教师中还产生了五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一位宇航员。

  圣地亚哥分校课程多样化,有自4周到10周的英文班,采取小班教学(12~15人),具备多媒体教室,学生可使用学校完善之设备。

  学校现有在校本科生2万多名,他们中间有95%的人在高中时都是班上的优秀生。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最受欢迎的科目包括化学、语言学、微生物学、西班牙语、物理学、心理学等

  申请条件:成绩单、托福成绩550分

  申请期限:11月30日

  费用情况:

  申请手续费:40美元

  海外生学费:14092美元

  住宿费:7425美元

  资助情况:

  5710份助学金,平均11362美元

  274份奖学金,平均895美元

  校方资金低息长期贷款,平均4736美元

  校外资助贷款,平均3928美元

  1769份勤工俭学,平均1514美元

  350份兼职新生平均所获资助7556美元

  电话:(+1)619-534-4831

  电邮:admissionsinto@ucsd.edu

  网站:http://www.ucsd.edu

  地址:Director of Student Outreach and Recruitment,

 University California,San Diego,Lajolla,CA 92093-5003

  洛杉矶分校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简称UCLA)建于1919年,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是一所世界闻名的美国公立高等学府。80多年的发展让UCLA从单纯的两年制大学发展成了国际性的研究大学。其优越的学术成就使得该校排名长期保持在全美前10名,学校历年来投入研究的经费是其他学校的3倍以上,足见其对学术品质的重视。

  UCLA许多的科目已经是全国甚至是世界最顶尖的。不仅拥有地理物理学和行星物理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大脑研究所,生物医学和环境科学实验室,克伦普医疗工程学研究所、牙科研究所等知名的科研教学设施,而且聚集着一批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大腕学者,同时每年还有大批访问学者来到这里,是一个名流汇集、科研成果层出不穷的地方。我国中央研究院院长暨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博士亦为该校杰出校友之一。

  UCLA设有近100个本科专业,半数以上可以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其中人类学、艺术、化学、土木工程、古典文学研究、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电气工程、英语、地理学、德语、历史学、语言学、数学、机械工程、音乐、哲学、西班牙语、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动物学等学科具有极强的实力,在美国大学相应领域排名中均居前20名。
 而UCLA课程的多样化也是冠于全美。从熟知的社会学科、商业学科、工程生化、法律医学外、UCLA有关于电影电视制作、行销公关及广告的科系是全美国最好的,是好莱坞娱乐圈的精英摇篮。其传统的运动项目,如篮球、田径及美术足球的成绩更可说是冠于全美。

  现在,UCLA有163栋大小不等的建筑物及169.5公顷的校区,共有11个专业的学院及文理学院。全校共有大约36500名学生。大学图书馆有750万册的藏书,学术资源相当丰富。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人类学、艺术、化学、土木工程、古典文学研究、计算机科学等

  申请期限:11月30日

  费用情况:

  申请手续费:40美元

  海外生学费:7699美元

  必交费:3894美元

  食宿费:5755美元

  资助情况:

  1050份助学金,平均1787美元

  2500份奖学金,平均1500美元

  校方资金低息长期贷款,平均2757美元

  1259份勤工俭学,平均1800美元

  新生平均所获资助9800美元

  电话:(+1)310-825-3101

  网站:http://www.ucla.edu

  地址:5151 State University Drive,Los Angeles,

   California 90032,U.S.A.
耶鲁大学一座座直逼蓝天的钟楼巍峨坚定;满园浓艳似火的丹枫,烘托着人们对于真理、知识的热切向往和执著探求。每当耶鲁的象征——哈克尼斯塔悠扬的钟声和小教堂管风琴的合鸣在纽海劳上空萦绕回旋,一种对于这座人文科学殿堂的景仰之情就会在人们心头油然而生。
  性质:私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美国,康涅狄格州,纽海芬市
  成立时间:1701年
  组成机构:包括耶鲁本科学院、耶鲁艺术科学研究生院和十大专业学院
  校训:真理和光明
  历史回眸
  耶鲁大学是美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私立大学之一,于1701年创立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吉灵伍斯,即首任校长彼埃斯的家乡所在地,最初称为教会学院。
  1716年,教会学院迁址到康涅狄格州的纽海芬市,并于1718年以学校捐物人耶鲁的名字命名为耶鲁学院。耶鲁当时捐献了9大包商品和417册书籍,以及英国乔治一世国王的一幅画像及其部分武器。1887年耶鲁学院改称耶鲁大学。
  1846年,耶鲁大学开设了研究生课程,次年建成研究生院。1865年成立了艺术学院。此后,音乐、森林、护理、戏剧、管理、建筑等学院相继成立。
  1861年,耶鲁大学授予北美第一批博士学位。1876年,耶鲁成为第一个向黑人授予博士学位的美国大学。1892年,第一批女博士研究生进入耶鲁大学。但是,直到1969年耶鲁大学才真正成为一所男女合校的大学。
  耶鲁和哈佛、普林斯顿大学齐名,历年来共同角逐美国大学和研究生院前三名的位置,教授阵容、课程安排、教学设施等方面都堪称一流。漂亮的歌德式建筑和乔治王朝式的建筑与现代化的建筑交相互映,把整个校园点缀得十分古典而秀丽。秋季的校园金黄暗红的落叶遍地,阳光斜照在那些黄褐色巨石建成的古色古香的巍峨建筑物,无法不让每个耶鲁学子对她产生深深的依恋。
  耶鲁的名气、它的美丽和庄严,以及夕阳西下时站在校园中央向四周环视时那种凝重的历史感吸引着世界各地优秀的学子们……
  耶鲁大学由最初设立时仅为一座旨在培养神职人员的小小教会学校,由当时的一位校长、一位教师、一名学生、一座校舍,发展到300多年后的今天,校园占地123公顷,运动场所占地40公顷,可开展44种不同体育运动;另有高尔夫球场和自然保护场地208公顷。
  当今风采
  拥有一系列的美国之最
  今天的耶鲁大学主要由3大部分组成,耶鲁本科学院、耶鲁艺术科学研究生院和十大专业学院。这十大专业学院分别是医学院、神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林业及环境学院、护理学院、戏剧学院、建筑学院和管理学院。此外,学校还有众多研究机构、图书馆和博物馆等。
  耶鲁大学创造了一系列美国之最:美国第一所有资格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藏书1100万册的图书馆是全美大学最大的图书馆;英国艺术中心是英国本土之外最大的英国艺术收藏馆。
  现有学校教职员工总数8071人,学生总数11385人,其中本科生5000余人,研究生人数多于本科生人数,由此可知学校教学的侧重点。由于学生来源优秀,加上学校对学生学业要求严格,可以说到耶鲁大学攻读学位一定能获得一般普通学校所无法拥有的一流教育。
  耶鲁大学把本科教育分为12个寄宿学院,每个学院都有400来名学生,他们全住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社区,教学资源共享,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多方受益。校内85%的课堂人数少于25人。学校中有35种语言教学,发展着与世界各民族的友谊。
  历史悠久的总统摇篮
  从1789年以来的美国内阁中,耶鲁大学毕业生中先后产生过5位美国总统。在内阁成员中,有9%的成员来自耶鲁大学,包括十余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都曾在耶鲁大学学习。担任美国企业领导的耶鲁大学校友,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大学;耶鲁毕业生成为众多著名大学的创始人或第一任校长,如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并因此将“美国学院之母”的桂冠奉献给自己的母校。
  此外,耶鲁大学还造就了灿若群星的各界知名人物:电报的发明者摩尔斯,词典编纂学家诺亚·韦伯斯特,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保罗·纽曼。还有那位著名的美国民族英雄内森·黑尔,他的铜像伫立在耶鲁大学丹枫似火的校园。
  此外,耶鲁大学还培养了数不清的美国政治人物和社会名流,其中包括现任副总统切尼、第一个通过民选而获得参议员的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利伯曼、前国务卿范锡、前国务卿万斯、印第安纳州州长罗伯特。奥尔、密苏里州州长约翰。阿合克罗夫特、俄亥俄州州长理查德。塞莱斯特等。
  富于亲和力的“国际社区”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耶鲁大学还是相当神秘的,使人觉得这座校园像是一座“象牙塔”。
  其实,耶鲁大学更像一个荟萃世界各国优秀人才和人文特色的富于亲和力的“国际社区”。由于具备国际性的教员队伍和学生群体,耶鲁大学能够使所有的学生生活在一个价值无可比拟的环境之中,他们可以接触到多种多样的观点和形形色色具有不同背景、目标和价值观的人。
耶鲁大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之处,在于它拥有巨大的资源,并致力于为所有的学生提供经济资助。“30余年来,耶鲁满足了所有美国和加拿大学生对于经济援助的需求。从今年夏季开始,来自世界任何国家的学生都有资格获得全额的经济资助。这一政策保证了任何一个学生无须考虑经济因素,只要其具有相应的成绩和潜能,就能够进入耶鲁学习。”

  校园生活




  一切由教授来做主

  美国教育界有一种说法:普林斯顿董事掌权,哈佛校长当家,耶鲁教授做主。在耶鲁大学的管理体制中,一个重要的传统是“教授治校”,各个学院的教授会构成一种“民主联盟”。教授在学校教学和管理方面都有很大的自主权,如教授可以决定用什么样的教材,可以决定聘谁当助教,可以决定给谁奖学金等。

  教授的权力主要通过教授会行使,耶鲁大学有两个最大的教授会——文理科教授会和耶鲁学院教授会。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之类的大会都由教授会决定。

  由于教授有职有权,他们对教学质量责任心极强,对学生特别关心,对学校的名誉也格外重视,同时,这也促使教授充分发挥才干,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并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

  耶鲁大学特别强调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学术空气。这种“自由教育”的原则,使耶鲁大学能够包容各种思想流派,保持勃勃生机。

  住小楼不带研究生的校长

  在耶鲁大学的校园中,要问校长的办公室在哪里,人们会微笑着告诉你:校长办公室在最小、最不引人注目的伍德不里奇楼。

  作为耶鲁大学的主要负责人,校长肩负着繁重的任务。他斡旋于校董会和各学院之间,在募集资金的活动中以及其他场合是代表学校的发言人,还需兼顾大学与当地政府的关系。教学行政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使得耶鲁大学没有庞大的脱离教学的行政人员队伍,也没有专门的行政大楼。

  作为一位学有专长的学者,理查德·雷文教授在担任耶鲁大学校长12年的时间内,没有带过一个研究生、博士生,没有挂名领衔做过一个具体的科研项目,他只出过一本专著——《大学工作》。在他看来,大学校长是一个需要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全力以赴去做的事业,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旁顾其他的事情。

  像雷文这样当校长,在中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论学历,他出身“名门”,名校学位一大堆;论学问,那更是没得说,否则也做不了耶鲁大学经济系主任和文理研究生院院长。按说,当了校长,更有条件在自己的业务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了。可他偏偏不,既不带研究生,又不做项目,只是一门心思去做他的校长工作,忙得晕头转向,好不容易有点空闲,还把时间“浪费”在体察学生宿舍、与学生聚餐、参加体育赛事等“无聊”之事上。雷文这样的校长实在是令人敬佩和感动。

  文理并重 精英辈出

  耶鲁大学是世界上最早设立人文和艺术学科的大学之一,拥有众多一流的人文科学系和人文科学研究计划,其英语系和历史系排名位居全美大学之首,哲学的师资力量也相当雄厚。

  耶鲁大学的骄傲——惠特尼人文科学研究中心,使耶鲁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界人文科学研究的高地。

  耶鲁大学以人文学科著称,出现了1837年创办美国《科学》杂志、有“美国教育之父”之称的小本杰明·西利曼,IBM公司前董事长约翰·艾克斯,联邦快递创始人史密斯,韩国国务总理李洪九等一些政界商界文化界精英也毕业于耶鲁大学。

  但是,文理并重的风格同样为耶鲁大学造就了许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如1755年发明潜水艇和鱼雷的科学家戴维·布什内尔,电报发明者摩尔斯等。

  今天的耶鲁大学拥有大量全美优秀的专业,文科的历史、英语、法语、德语、政治学、音乐专业,理科的生化、分子生物、数学、物理专业在美国大学中名列前茅,而法学院更处于数一数二的位置。福特与克林顿总统都是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生。

  培养的就是“领导者”

  耶鲁大学的学业非常重。它要求每个学生修完36门课(其中8门可以是只记及格、不及格的),而其他大学一般只要求32门课。耶鲁大学的学生必须从四大领域里各选修3门课,并学2年外语。

  独特的“领导者教育”也是耶鲁大学的一大特色。从挑选学生开始,领导才能和潜力就被作为重要的标准;在大学教育中,领导学和领导艺术也总是被优先

  考虑。耶鲁大学在课外活动方面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支持各种学生社团和竞赛,特别是演讲和辩论,从中不断挖掘具有领导者潜力的人才。

  耶鲁大学要求学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出国留学机会,使他们开阔眼界,提高综合素质。同时,耶鲁大学也重视使学生在当地社区中锻炼、发挥才能,并借以培养学生作为国家公民和城市居民的责任感。目前,耶鲁大学有2000余名学生积极投身于纽海芬市的基层工作,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增长才干。

  耶鲁与中国

  雅礼协会功劳大

  如今,数十所或许数百所美国的大学已经和中国的同行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合作关系,而先驱者却是耶鲁大学,它能为150多年前就与中国建立联系而自豪。
 耶鲁大学与中国的关系比任何一所大学都悠久和深邃,她有将近2/3的历史与中国密切相连。150年前在耶鲁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的中国人容闳的画像,与其他同是耶鲁大学校友的美国总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画像一起,悬挂在耶鲁大学的殿堂。著名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经济学家马寅初、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英雄吴应科、华人设计师贝聿铭、教育家晏阳初、英国语言文学专家李斌宁等先后负笈耶鲁大学,并以卓著的成就闻名遐迩。




  耶鲁大学与中国的关系始于1850年容闳入学。他早期在澳门由上过耶鲁大学的塞缪尔·罗宾斯·布朗办的学校就读。容闳的能力给布朗的印象深刻,布朗将其送往美国一所预备学校,后来入学耶鲁大学。容闳于1854年毕业,成为获得美国学院或大学学位的第一位中国人。

  容闳回国后,组织了大清幼童出洋肄业局,派遣了数百名年轻的中国人前往美国的中学和大学学习,主要被派往耶鲁大学。19世纪70和80年代,20多名中国学生就读于该校。

  1900年春,人们为加强中国与耶鲁大学的联系作出了努力。一些耶鲁大学毕业生展望建立这样一个机构:体现他们就读耶鲁大学时所经历的同志情谊和共同的目标。1901年2月,雅礼协会(Yale-China Association)正式诞生,100年来,它对于推动中国的英语教育、医疗教学和公共卫生等方面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

  没有中国学生的耶鲁必将黯然

  目前耶鲁大学约11385名学生中,在校外国学生超出1500名,其中300多人来自中国,人数仅次于加拿大,是耶鲁大学最大的外国留学生团体。留学生的数字反映了耶鲁大学长期以来给予中国的支持和成为全球性高等学府所承担的义务。

  在过去的20年里,有将近4000名中国访问学者和学生在耶鲁大学学习。莱温校长把中国留学生当成是耶鲁社区中的重要财富:“如果校园中失去了中国学生,耶鲁必将黯然失色。”

  在录取国外留学生方面,除了要求留学生语言过关外,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耶鲁大学有两套不同录取标准。报考本科的学生,除了成绩突出,还要具备独立果断的品质,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而对于研究生,唯一的标准就是学术造诣杰出。

  耶鲁大学的很多教师的研究方向都与中国有关。目前耶鲁大学与中国的合作项目已超过50个。虽然哈佛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都有中国问题研究项目,但没有几所学校能像耶鲁大学这样直接地与中国进行合作。

  2001年,耶鲁大学成立中国法律中心,接纳中国立法人员和法律学者进行研讨活动,希望能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全的法律制度。

  耶鲁大学还不断向中国派遣留学生。通过耶鲁——中国项目,耶鲁大学的很多毕业生都曾前往中国进行文化和学术交流并在中国教授英语和传播美国文化。

  耶鲁大学中国联合会的负责人南希说:“数以百计的中国学生在耶鲁大学生活将使这座学校发生变化。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当然会使耶鲁人反思自己的价值观。”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最重点学科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生命科学。三项最热门专业是生物学、历史学和经济学

  现任校长:理查德·C·莱温

  申请条件:托福成绩590分以上,GMAT最低682分

  申请期限:12月31日

  费用情况:

  申请手续费:65美元

  学杂费:24500美元

  住宿费:7440美元

  资助情况:

  奖学金:22841美元

  助学金:15710美元,2130份

  短期贷款:200美元,校外长期低息贷款3275美元

  勤工俭学:约2000美元

  电话:(+1)203-432-9300

  电邮:undergraduate.admissions@yale.edu

  网站:http://www.yale.edu

  地址:Padmissions Counselor,Yale Uuniversity,PO BOX 208234,New Haven,CT 06520,U.S.A.
哥伦比亚大学( “让学生学习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育学生?”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生和进行课程设置的原则。作为美国最古老的“常春藤联合会”成员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更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和一流的科研水平。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美国,纽约市,曼哈顿
  成立时间:1756年
  组成机构:下设16个学院
  校训: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
  历史回眸
  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纽约市曼哈顿,是典型的城市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正门内那两尊遒劲挺拔的希腊雕塑巍然屹立,守护着哥大的教育理想——科学和艺术。
  为纪念哥伦布而命名
  哥伦比亚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56年。当时,纽约州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决定采用出售有奖证券的形式,集资在纽约兴办一所以人文、科学和语言为主的高等学府。1756年大学成立,初定名为“国王学院”。7月,首任校长塞缪尔?约翰逊在曼哈顿百老汇街上的一所新房子里主持了第一批8名学生的开学仪式。
  在建校的第一年,由于学生少,而从校长、教授到行政主管的职务,都由塞谬尔·约翰逊一人兼任。当时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拓宽视野,加深理解,完善自身,以成就今后的辉煌事业。
  独立战争使国王学院停顿了8年,美国独立后,为了纪念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改名为“哥伦比亚学院”。到了19世纪后半期,哥伦比亚学院迅速崛起,成为一所现代大学。法学院、矿业学院、师范学院相继建立。政治学、哲学、基础科学等学科研究生师资力量的增长使得哥伦比亚学院成为美国最早的研究生教育中心之一。
  1896年,学院理事会正式授权学校使用新名字——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常春藤联合会”成员之一。
  特立独行的国王学院
  因为经济问题,1857年哥伦比亚大学校区由曼哈顿下城迁至中城。在此后的40年间,学校增设了医药、法律、工程、政治、建筑、哲学和理论科学等系所。1897年,哥伦比亚大学再迁至目前的校区。
  1912年,图书馆学系、口腔牙科学院、新闻学院、教育学院等先后加入哥伦比亚大学。此时的哥伦比亚大学正式成为一所综合大学。但是,在建校之后的229年之中,这所美国名校却只招收清一色的男生,到1983年才招收一般本科女生。
  哥伦比亚大学在建校初期的很长时间里没有围墙,校园显得十分喧嚣。曾任校长的艾森豪威尔于1953年出任美国第34任总统后,才将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心区围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紧凑的校园。
  如今哥伦比亚大学还保留了很多“国王学院”的遗迹。比如,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徽仍是原来的金王冠;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历上,很多美国传统节日并不放假,却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假期。哥伦比亚大学的特立独行,由此可见一斑。
  当今风采
  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纽约市中心,校园内有山有林,环境幽雅。站在校园中央的月晷旁,望着四周红砖铜顶的校舍,俨然生活在世外桃源之中。
  大都会里的魅力名校
  作为一所常春藤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吸引美国与世界学子前来求学的主要原因还是学校强大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育水平和先进的科研设备。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员中,有8位是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89位是美国艺术科学院的现任院士,42位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现任院士。
  哥伦比亚大学之所以能够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精英,还因为其位于纽约市,地理位置好,使得许许多多学子慕名而来,而就业率高也是哥伦比亚大学吸引人之处。
  据统计,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几乎每四人就有一个留在纽约地区工作,法学院的校友是纽约法律界的天之骄子,新闻系的毕业生也大多是三大电视网的中坚份子。
  哥伦比亚大学周边风光独好,东侧建有世界第二大天主教教堂圣约翰教堂,它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教堂。哥伦比亚大学东南方的中央公园是纽约人休闲的一处胜景。
  从哥伦比亚大学出发去自由女神像、艺术家云集的格林威治村、卡内基音乐厅、大都会博物馆、第五大道和曼哈顿唐人街都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
  “普里策奖”在这里颁发
  哥伦比亚大学现共有16个学院,69个系。69个系所彼此并不完全隶属,有些甚至在行政、人事和经费上完全独立。其中以教育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和新闻学院最为出名。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和心理健康学方面的综合研究生院,它拥有众多的研究中心,是美国上述学科最好的研究生院之一。
  美国的新闻、文学、艺术领域的第一大奖——闻名全球的“普利策奖”就是由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主持颁发的。
  哥伦比亚大学还拥有26所颇具规模的图书馆,藏书600多万册,居全美第六。由于纽约是美国东部地区的文化中心,使得其中的东亚图书馆的图书出借率是全美最高的。
  另外,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图书馆收集了近20年来的《纽约时报》,教育学院的图书馆则收藏了美国70年来的中小学教科书和世界主要国家的中、小学教科书。
 美国政治、经济领袖人物的摇篮

  哥伦比亚大学被誉为美国政治、经济领袖人物的摇篮。美国开国元勋之一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哥伦比亚的校友。他的塑像就耸立在哥大的校园里,无声地述论着美国的历史。

  迄今,哥伦比亚大学已培养出了两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哈兰·斯通和查尔斯·修


斯,两位美国总统——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另外,美国第34届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是哥伦比亚大学第13任校长。纽约市有14位市长,纽约州有10位州长也是该校校友。

  不仅如此,在文学、体育、科学等许多领域,哥伦比亚大学都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心理学家桑待克、进步主义先驱柯普居、实验主义教育大师杜威都出自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如激光、调频广播的发明,都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杰作;自1901年诺贝尔奖颁布以来,有55位曾经在哥大学习或工作过的学者获此殊荣;美国抒情诗人和音乐喜剧作家奥斯卡·哈默斯坦,中国观众熟悉并喜爱的音乐喜剧《音乐之声》就是他的作品之一。

  校园生活

  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偏重开发智力和综合培养。它的核心教纲,包括了美国大学中最为严格的一组基础课。经过这种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会得到全面提升。

  追求卓越 追求一流

  在历年的全美高等院校综合排名和学术水平评比中,哥伦比亚大学的综合得分始终名列前茅。其中的国际关系学院具有与联合国总部同处一地的优势,学术水平很高。师范学院有些年份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列为全美教育研究生院排行榜第一,其他年份也总在前三,在全美排行前列的还有: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等。

  哥伦比亚大学作为一所世界闻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经过二百五十多年的发展和全校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目前70%的院系和专业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哥伦比亚大学以不断提高各种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水平为办学宗旨,当初的建校目标是:“在已知的语言、人文和科学领域内教导和教育青年。”为此,学校的教师及课程设置都必须围绕以下三个问题来展开:一、让学生学习什么?二、用什么方法教育学生?三、毕业时,学生除了学位和所学的知识外还具备何种世界观?

  哥伦比亚大学最强调的一点是实践,注重学校与社会结合,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和学校,学以致用,同时还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走进学校,使大学里不断充实最新信息。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哥伦比亚大学高度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纽约市作为美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为哥伦比亚大学培养国际化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哥伦比亚大学很多学科和课程设置并不只是以纯实用为目的,更注重以增进知识、推广学术为导向,力图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生具有高质量的综合素质和国际化视野,具备了进入社会精英阶层和学术前沿的基本条件。

  为本科首推“核心课程”教育

  虽然在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生的比例只占25%,但在过去的10年中,哥伦比亚大学最大的变化是重新认识到本科教育的重要性并大力发展本科教育。尽管哥伦比亚是一所研究型大学,但它对本科生教育极为重视,几乎所有的本科系都实力雄厚。

  自1919年起,哥伦比亚大学在美国高校中率先推出“核心课程”教育计划,刚进大学的新生不分系科,注册之后,就开始学习核心课程。在一、二年级,通过阅读、听课、讨论等各种方式了解西方文化和艺术的经典作品,到第三年才进入专业学习。由此使理工科学生增加对人文学科的了解,同时又使文科学生增长对包括科学在内的西方文明的认识,本科生的基础知识课程往往由多学科的教师联合执教。

  另一类类似人文学科的综合课程,也是与文学、哲学、艺术和音乐等学科相结合的。西方思想史、美国现代文明、政治哲学、经济等学科,都是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哥伦比亚大学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除了书本知识以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领导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等。经过这种培养,使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一流

  哥伦比亚大学作为研究性大学的实力还体现在其学生人数中高达70%以上的研究生比例。科研经费充足,来源多样化,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研究生的参与,又强大了科研的力量。

  近年来,哥伦比亚大学从联邦政府申请到的科研经费保持稳定上升的势头,在全美高校中稳居10~12位。哥伦比亚大学科研水平之高、研究生质量之优得到了同行的公认。

  哥伦比亚大学在全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名列榜首,虽然各个学校都在这方面全力以赴,但真正做得好的也就是屈指可数的几所高校。哥伦比亚大学由于地处纽约这个全美经济活动中心,使得哥伦比亚大学的科研成果趋于领先地位。

  学校设有专门的“哥大科研成果转让办公室”和“哥伦比亚大学医药类科技成果转让办公室”,让既懂科研又懂市场运作的专业人士来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负责将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变成商品。
 学校还专门制订了相应的规定及鼓励措施,使学校、学院、发明人都能从中受益。哥伦比亚大学不直接创办公司企业,但对于教师创办技术性公司持宽容态度,允许教师兼职或参与技术入股、咨询服务等。这些高技术产业发展起来以后,既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增加了学校收入,形成了良性循环。

  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




  在当代的汉学与中国研究领域里,哥伦比亚大学一直是一所重要的学府。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哥伦比亚大学与哈佛、耶鲁、柏克莱、史丹佛、芝加哥、密西根、威斯康辛、康乃尔、普林斯顿、宾州大学等学校同列十二大名校之林。

  在中国研究的范畴里,哥伦比亚大学则超出许多名校,与哈佛、密西根、芝加哥、柏克莱、普林斯顿、西雅图华大等名列前茅。

  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一向有极深厚的渊源,许多早期的学者与政界名人都出身哥大,如胡适、顾维钧、马寅初、冯友兰、吴文藻、陈公博、宋子文和著名核科学家姜圣阶等。近期的倪文亚、李焕、张京育、吴舜文等。另外,在目前国内学界、政界中,亦有不少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

  哥伦比亚大学有近60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获得诺贝尔奖的李政道是该校物理系教授。为杨李二位的理论假设作出实验证明的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也是该校著名的华裔物理学教授。

  哥伦比亚大学的东亚图书馆亦以中文藏书丰富而名闻全美,早在1901年,哥大就开设了丁龙中文讲座,并开始收藏中文资料。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其医学、法律和MBA都出类拔萃;

 化学、生物、教育学、计算机、地理等科目享有国际声誉

  现任校长:李·鲍林格

  申请条件:托福成绩550分(工学院),610分(商学院)

  申请期限:1月1日

  费用情况:

  申请费:65美元

  学杂费:24500美元

  食宿费:7440美元

  资助情况:奖学金22841美元,另外还有助学金等

  电话:(+1)212-854-2522

  电邮:admission@Columbia.edu

  网站:http://www.columbia.edu

  地址:Office of Admissions,Columbia Ymiversity,1130 Amsterdam Avenue,MCZ807,New York,NY 10027,U.S.A
加州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号称招收全世界最好的天才学生的加州理工学院,位于加州南部风光迷人的巴萨迪那市,好莱坞等娱乐胜地以及洛杉矶都近在咫尺。这所私立大学的宗旨是“为教育事业、政府及工业发展需要培养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性质:私立,专门性院校
  位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巴萨迪那市
  成立时间:1891年
  组成机构:学院下设6个系,不设学院
  校训:真理使人自由
  历史回眸
  加州理工学院于1891年成立,属于私立大学。理工学院最早是由Throop先生在巴萨迪那市中心设立,取名Throop大学。虽有大学之名,实际上却只是一所工艺技术学校。不过,卑微的开始并没有阻碍它的发展。
  在1907年,学校解散了商业、师资训练、和中小学等课程,只留下理工学院,提供电机、机械和土木工程学士学位课程。于是更形成了该校“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1920年,该校改名为“加州理工学院”沿用至今。
  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州理工学院就已经跃居美国一流大学前列。这与该校始终遵循“学科不求过多,范围不求过宽,严格保证学生入学和学习质量的办学方针分不开。“宁缺勿滥,精益求精”,以及扎扎实实“为教育事业、政府机构和企业发展培养急需的具有创新才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宗旨。
  在美国著名大学中,说起来加州理工还是一所比较年轻的学府。然而,就是这所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比肩而立的年轻学府,共同撑起了与美国东部老牌学府互相呼应的西部学术大厦。
  当今风采
  加州理工学院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牛”的研究型大学之一,2004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全美最佳综合大学”中名列第五位,并在多个工程学科分支中名列前十名。
  小而精小而美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是精英学府的典范,自创始以来一直秉承“小而精”的办学理念。
  加州理工学院有两个特点:一是人员数量少。学校现有本科生约900人,研究生1100人,教师1000人,包括博士后,其中教授280余人;二是机构设置简单,学校的院系设置不分校、院、系3级,而是直接分为6个系:生物系、化学与行星科学系、人文与社会科学系、物理系、数学与天文学系。
  加州理工学院的校园一点都不引人注目,不过占一个街区大小,周围是绿树掩映的居民区,不注意的话连墙上的校名都看不见,更无法想象里面是曾出现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卧虎藏龙之地。
  科学是唯一的主题
  虽然加州理工学院学校面积只是斯坦福大学的1/50,但却是一个人才云集的学校。迄今该校有27名校友和教授获得了28次诺贝尔奖;40人获得国家科学奖章;9人获国家技术奖章。现任教授中有63名国家科学院院士,29名国家工程院院士,75名国家文理学院院士。
  在加州理工,科学是唯一的主题。这里有美国大学中最现代化的实验室,有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盖克望远镜。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都是在加州理工学院做出了震惊世界的发现。
  加州理工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所有的课程都由教授来教。加州理工最出名的系是物理系,其它的课程,如化学、生物、植物学、天文和地质也非常引人注目。
  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也在加州理工学院做出了震动科学界的发现。爱因斯坦在这儿放弃了他的“宇宙不变论”,而认可了“宇宙扩展论”;物理学家卡尔·安德逊在这里发现了阳电子;在这里,性格外向、诙谐幽默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察·费尔曼几十年如一日地授课,成为学生们最崇拜的教授之一。
  现在,这里还有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鲁道夫·马尔克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莫利·吉尔曼,以及在1997年荣膺诺贝尔生物奖的艾德·路易斯。
  重视教学与科研管理
  大学在建校之初就十分重视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基础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当时,该校只有物理、化学、数学及工程学等4个分部。二战后,一直保持有6个分部。
  在课程设置上,加州理工学院也是重开课质量,而不盲目追求课程的门数。为了掌握科技市场动态,各系每年都邀请企业界、工业部门和研究机构的权威人士参加顾问委员会,提供咨询意见,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趋势,以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研究部有21种课程,有的课程颁授理科硕士学位,工程学位和博士学位;有的只颁授1~2学位;但每种课程皆有博士学位。
  加州理工学院的科研名声在外,每年要和它签研究合同都得排队。虽然2005年的加州理工学院预算超过5亿美元,但学费收入只占3%,科研收入占48%。当然来自社会的各种赞助和投资回报也是加州理工学院的主要收入。
  2001年,加州理工学院收到有史以来数目最大的一笔捐款: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摩尔及其妻子捐赠的3亿美元、及以他们夫妇命名的基金会的捐款3亿美元,共计6亿美元。摩尔在1954年取得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博士学位。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在物理学、行星科学、地学领域公认为全美第一,超过半数学生修读工科

  现任院长:戴维·巴尔的摩




  申请条件:SAT Verbal 660分。理学士或工学士学位是必要条件,GRE性向测验是规定条件。三份推荐信和读书计划都不可少,不需考TOEFL。

  申请期限:1月15日

  费用情况:

  申请手续费:40美元

  海外生学费:约19166美元

  住宿费:约5881美元

  生活费:约12000美元

  电话:(+1)818-395-6341

  电邮:ugadmissions@caltech.edu

  网站:http://www.caltech.edu

  地址:Office of Admissions,Mail Code 55-63,California Institue of Technology,Pasadena,CA 91125,U.S.A.
剑桥大学逃亡牛津者建立的大学
  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是世界十大学府之一,大学位于风景秀丽的剑桥镇,著名的康河横贯其间。剑桥大学是世界知识重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优美的田园式风光。
  据传说,剑桥大学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学者建立的。亨利
三世国王在1231年授予剑桥教学垄断权。
  1284年,第一所学院——彼得豪斯学院出现。之后,新的学院不断建成,但在17~18两个世纪中,剑桥没有再能建立新的学院。
  三一学院是剑桥最著名的学院,原为1324年建立的迈克尔豪斯学院,后于1546年改为现名,历年来共出过3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现拥有的本科生人数居于各学院之首。
  现在,剑桥有35个学院,包含3个女子学院,4个专门的研究生院,各学院历史背景不同,内部录取步骤也各不相同,每个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小型大学,有自己的院规院纪。
  3所女子学院分别是:1869年建立的格顿学院;1871年建立的纽纳姆学院,是剑桥大学本科
  女生最多的学院;1954年建立的休斯大厅学堂,目前仍只招女本科生和研究生。
  1536年,实行宗教改革的亨利八世下令学校解雇其研究天主教教规的教授们并停止教授“经院哲学”。从此剑桥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重点从宗教和神学转为希腊和拉丁经典、圣经和数学。今天的剑桥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自然科学、人文学科。
  理工科辉煌盖世
  17~18世纪期间,剑桥校史上最重要的变化是自然科学获得了地位。特别是数学,由于牛顿的天才成就,使剑桥的数学进入最辉煌的时期,并推动了整个大学自然科学的研究。
  19世纪末由于马克斯威尔、达尔文、卢瑟福等的成就使剑桥的学术名声大振。二战后学科大发展,剑桥建立了科技园,与工业联络办公室,设立孵化器支持创业公司,使剑桥成为技术创新中心。
  近两年,校园里建立了规模很大的英国石油公司研究中心和微软科技楼,新建筑林立。
  与牛津大学相比,剑桥尤其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剑桥有一半学生是学理工科的。除了牛顿、达尔文、罗素、培根、李约瑟、霍金等科学巨匠以及哈佛大学创始人哈佛外,剑桥还培育出了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差不多是哈佛、耶鲁两校之和。
  当今风采
  剑桥大学位于伦敦北面50里以外,这所举世闻名的大学没有围墙,也没有校牌,整个校园郁郁葱葱、气韵自华。在大片公园和草坪中,点缀着座座古色古香的教堂和学校建筑,令人宛如置身于雅典娜智慧皇宫之中。
  神奇的“剑桥现象”
  剑桥大学坐落在位于英格兰东部平原剑河两岸的剑桥镇,剑桥镇风景秀丽,距首都伦敦仅51公里,著名的剑河从镇中横穿而过。剑桥大学既没有中心和围墙,也没有挂着校名的门牌,整个大学就散落在各个园林中。
  目前在剑桥大学工作的教职员共7000名,教师中有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近百名,95%的教师拥有哲学博士学位。有学生16900名,其中包括近7000名研究生,72%的研究生来自其他大学,研究生中42%是国外留学生,女生占36%。
  剑桥大学的学术活动,包括全校性的教学和研究,都由作为大学行政机构的几个学院来组织。此外,还有一个与这些学院相似的系级委员会。学院之下,还有系一级的组织,再以下则是部。
  剑桥大学拥有62个系,其中有29个理科系、33个文科系,各系都有自己的教学大楼和图书馆。共约有20个实验室。众多系中尤为著名的是物理系,最著名的实验室是卡文迪什实验室。
  至20世纪80年代,围绕剑桥各类实验室兴办起来的企业获得巨大发展,这类高科技公司创造了英国经济中著名的“剑桥现象”。
  独特的学院制
  剑桥大学历史古老悠久,至今它仍和牛津大学保持着独特的学院制。
  剑桥的各个学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只有10万人左右的小镇里。这些学院建于不同的时代,最早的已有七八百年历史了。就像它们的建筑一样各具特色,每个学院都有各自的风格和独立的个性,并且都是独立的教学机构,享有很大的自治权。
  例如,各学院可自行决定录取学生(虽然这项政策在2003年曾被重新检讨过),并对学生和教职人员的福利及教学安排自主安排。他们可以任命自己的研究员或教授。很多学院都比较或非常有钱,但是剑桥大学本身却资金短缺。
  这种独特的学院制始于16世纪末期。其特点是学院属于大学,但是不由大学管理,而是独立自治的团体法人,由院长及院士共同管理。各学院有自己的领导机构和章程,但其章程服从大学章程中的有关规定,上至行政财务,下至招生教学,学院都有很大的自主权。可按自己的章程行事,但学院章程未经大学及枢密院同意不得改动。
  大学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学院负责本科生的招生,数量由大学统一规划。所有学生的教学由大学负责,而学院负责学生的生活和本科生的业余辅导。每年年底,大学按照各学院本科生的成绩,按一定规则打分,把学院排队,促使学院之间相互竞争。
顶尖大学出顶尖人才

  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齐名为英国的两所最优秀的大学,被合称为牛桥(Oxbridge)。剑桥大学是英国也是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大约有8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在此执教或学习,70多人是剑桥大学的学生。剑桥大学还是英国的名校联盟“罗素集团”和欧洲的大学联盟科英布拉集团的成员。




  剑桥除了诞生了一大批科学巨匠外,查尔斯王子、威尔士王子、爱德华七世、玛嘉丽皇后等皇室显贵也出于其间,就连因写《撒旦诗篇》一书遭伊朗连年追杀的拉什迪,竟也出自剑桥门下。对英国诗歌格律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大诗人斯宾塞也于1569年入剑桥大学学文学、哲学和部分自然科学。

  20世纪以来,剑桥仍旧是人才辈出,包括3任英国首相,凯恩斯经济学派的创始人凯恩斯,有数学家和分析哲学的创始人罗素,传记家和评论家史特拉赛,短篇小说家福斯特,生物化学家和科学史家李约瑟等都出于剑桥大学。印度前任总理尼赫鲁、拉吉夫·甘地,马来西亚前总理赫曼、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等都是剑桥校友。

  世界顶尖的物理实验室

  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是20世纪物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它相当于剑桥大学的物理系。实验室创建于1871年,至1874年建成,是当时剑桥大学校长W·卡文迪什私人捐款兴建的。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筹建并管理这所实验室,在他的主持下,卡文迪什实验室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初具规模,并且形成了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传统——使用自制仪器。

  麦克斯韦去世后,瑞利继任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在他的主持下,卡文迪什实验室系统地开设了学生实验。1884年,汤姆生继任,实验室开始实行吸收外校及国外的大学毕业生当研究生的制度,建立了一整套培养研究生的管理体制,树立了良好的学风。

  卡文迪什实验室通过对传统科学教育体制的改革,树立了新的学术研究风尚,形成近代物理学发展史上有名的实验学派。

  迄今,卡文迪什实验室先后共有26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在世界上享有“诺贝尔奖金摇篮”的称号。

  校园生活

  作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剑桥在授课和学术研究上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同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也造就了它独特的学风,给人极其鲜明的印象。剑桥大学的使命是:通过从事国际最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对社会做出贡献。

  鼓励提问精神

  剑桥大学的导师制是其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即由各学院为每个新入校的本科生从院士中指定一位导师以了解和关注其生活和学习,并对学院和大学负责,但不承担学生的教学,教学任务由各个学系的学习指导员所指定的辅导教师承担。因此,剑桥大学的教师负有双重任务,一是在学系里担任教学和研究,一是在学院里担任导师。

  剑桥大学对教职员的态度是,承认教职员是学校最重要的资产,鼓励所有教职员完善发展自己。

  剑桥大学教育指导原则,是鼓励提问精神,学科面要广泛,保证所有学科的质量和深度,教学和科研密切联系,大力支持研究人员,加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入学要宣誓 发奖要游行

  剑桥学生学习自觉刻苦,整个小镇弥漫着浓重的尊师重教的风尚。传统在这里得到尊重。学校图书馆,各学院学术大厅、餐厅等的墙上挂满了学校领导和知名人士的大型照片。

  学生入学要宣誓:“我现在已成为剑桥大学的一名学生,我要刻苦学习,致力于剑桥的发展,以剑桥为荣……。”每次颁发奖学金,即使奖金数额很少,也要举行盛大的发奖仪式。毕业典礼完成后,由校长率领全体得到学位的学生在剑桥镇“游行”,接受市民的夹道祝贺。

  上剑桥大学为水平不一的有识之士提供学术研究的机会,这里是求知欲强的学生们扩大知识面、掌握一门学科的圣地。剑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历来非常广。为了攻读更高的学位,或是为了通过职业资格考试,通常有1/4的学生会继续学习深造。

  剑桥大学的最大特点是学校的杰出学术成就,包括毕业生所取得的成就和在校教师的原创性研究。剑桥以传统和创新闻名于世,不断开出新的课程,不断有新的发明。学校开放性强,非常注重兼收并蓄,信息流通,并广泛邀请海内外学者到学校讲课或进行科学研究。

  “学校+企业”的教学新模式

  剑桥大学相信著名企业与大学联姻可巩固名校的顶级地位,同时也可为杰出学生寻求到资金保障。学校打破了大学系科之间原本清晰分明的界限划分,一方面使研究所走出校园,教学也逐渐走向社会。另一方面,剑桥大学自身也在做新的努力让企业走进学校。

  近年来,作为英国顶尖学术机构的,剑桥大学吸引了以美国微软公司为首的一大批高科技跨国企业踏进这所学校的大门,与其建立商务教学合作伙伴关系。

  例如,微软公司老板比尔·盖茨决定,向剑桥大学投资3.38亿美元,设立一项英国最大的国际奖学金。该奖学金共有230个名额,向任何一个国家的优秀学生开放。马可尼公司也宣布向该校投资6400万美元,其中大约2600万美元的资金供其自由支配,剩余的钱将支付给该公司在剑桥校园内设立的研究机构。
另外,剑桥大学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制定的一个五年合作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可使剑桥大学从英国贸易与工业部获得最高达1.22亿美元的投资,从私人企业获得2300万美元。为了配合这一计划,这两所大学还将为学生开设科技、设计以及经营方面的共同课程。

  剑桥大学希望通过合作,帮助英国的商业和工业企业提高竞争力。“学校+企业”已形成了一种新的模式,学生们将受益于学校与这些全球性公司的合作。这些必将会对未来大学


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剑桥与中国

  从20世纪初就开始有中国的学生到剑桥大学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更是把我们带入一个充满浪漫和诗意的地方,令我们仰慕,令我们遐想。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浓浓的康桥情结挥之不去。

  剑桥大学为中华民族培养了许多有为之士。除中国著名作家徐志摩外,还有萧乾、叶君健等作家。除著名科学家华罗庚外,还有张文裕、蔡翘、陈立、王应睐、刘佛年、王鸿祯、朱既明、王竹溪、戴文赛、伍连德、丁文江、王选、李林等科学家。

  剑桥大学原校长布鲁斯爵士是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也是剑桥建校近800年来第一位工程师出身的校长,同时他也是北京大学名誉博士。布鲁斯爵士为促进中英两国的科学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不但促成李嘉诚基金会资助剑桥著名学者访问中国,建立了资助中国学生的专项奖学金“中国信用基金”,还成立了“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东亚研究所,扩大了剑桥中国问题研究在世界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于2002年正式授权西安外事学院开展剑桥普通教育课程教学,这是剑桥大学首次和中国内地院校进行这方面的合作。

  2005年9月30日,中国政府和英国剑桥大学签署了有关设立联合奖学金的协议,计划在3年内培养45名中国经济建设急需的高水平人才。此项奖学金计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每年资助15名优秀中国学生,持续3年。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和剑桥大学海外基金会将各出资一半,提供学生的学费、生活费和往返英国的旅费。

  剑桥大学校长艾利森·理查德在签字仪式后说:“剑桥大学与中国的教育合作将是中英整体合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剑桥在国际教育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保证。我们将为在剑桥学习的中国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并希望与中国更多的学术机构建立联系。”

  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演讲时说:“英国是欧洲地区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希望继续与剑桥这样的一流大学加强联合培训和联合研究项目,争取一种双赢的局面。”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理学、文学、法学、史学、医学和工学等

  现任校长:艾利森·理查德

  申请条件:雅思7.0分,单项不得低于6分;或托福600分

  申请期限:10月15日

  费用情况:

  申请费:14英镑

  海外生学费:文科和数学6303英镑,理科8626英镑,医科15288英镑

  生活费:约5890英镑

  住宿费:约2670英镑

  电话:(+44)122-333-3308

  电邮:ucam-underaraduate-admissions@lists.cam.ac.uk

  网站:http://www.cam.ac.uk

  地址:Cambridge Intercollegiate Application office,Kellet Lodge,Tennis Court RD.,Cambridge,CB2 1QJ,U.K.
牛津大学牛津大学是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这里的路不宽,只是静静地向四处延伸着。路两边那些陈旧的甚至有些斑驳的古老建筑,形形色色……你可能在不经意间错过这所沧桑的学校,可是800多年种下的辉煌是谁也抹不掉的伟绩,谁也不敢小觑的学术地位。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英国,牛津郡,牛津市
  成立时间:约1096年
  组成机构:包括39个学院,5所永久私人学院
  校训:主照亮我
  历史回眸
  古雅、宁谧和纯朴,是牛津留给人最初印象。牛津大学城在伦敦西北方,路程约96公里。牛津大学是国际间备受尊崇之教学与研究中心,它的悠久历史和崇高地位,辉映在那些雄视着牛津市的古典和优雅的建筑中。
  英国最古老的大学
  牛津是中古世纪时期,泰晤士河上的重要渡口。所谓津者,渡口之意也,小城因此而得名。牛津地理位置又居于南英格兰的中心,所以也成为当时陆路要冲。南船北马在此交会,一个繁荣而热闹的市集,逐渐在这里形成。
  如今,虽然渡口已不复存在,但当时的老渡口遗址,仍然经常徘徊着热闹的访古者。河上荡泛的游舫,双双对对撑船的男女,加上堤岸上拥挤的游客,更能勾勒出一幅当年渡口的繁荣景象。
  英国最古老的大学——牛津大学,就位于这个古老的小城。迄今为止,牛津大学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公元1167年,英王亨利二世禁止英国学生入读巴黎大学。随后,一批学识渊博的学者迁居牛津,并把这里发展成为英国经院哲学教学和研究的中心。最初的科系设置有神学、法律、医学和艺术,还有一些自然哲学、伦理学等方面的课程。
  牛津最早成立了3个学院。当时欧洲的另外两个学术中心分别是法国的巴黎大学和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这些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的建立,对当时古希腊、罗马文明的重新发现和系统整理、研究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学院附近还保留着一段牛津古城堡的城墙。13世纪初,发生在学生和小镇居民间的冲突引发了一场严重的骚乱,一部分教师和学生远赴剑桥,与在当地讲学的教士们一起重组了另外一个大学,这个依照牛津模式新建的大学就是今天著名的剑桥大学。
  享誉全球的历史名校
  牛津大学是一个自治的法人团体,英国政府拨给3/4的教育经费,但并不干涉大学的事务。作为英国思想和学术中心,牛津大学在英国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8世纪末,由工业革命引发的教育革命使牛津、剑桥两校在非宗教化、非贵族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牛津各学科的研究领域有所拓展,一些新兴的自然科学开始受到重视。大学的教学重点经历了经院哲学、古典学和现代知识三大阶段。牛津大学的面貌因此焕然一新,现已发展成为拥有39所学院,1万多名在校生的综合性大学。
  牛津大学有辉煌的历史记录,拥有诺贝尔奖得主40多人,费尔兹数学奖3人,毕业生中有5位国王和25位英国首相。名人中有培根、波义耳、哈雷、亚当斯密、英国甘地、日本皇太子、约旦国王、万维网发明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科协主席、国防部首席科学家等。
  牛津与剑桥二校享誉全球,其地位之特殊除渊源于英国上层社会,还在于历史悠久与独特的学制,在英国社会里牛桥(Oxbridge)一词即代表二校的简称。
  当今风采
  牛津并不只是依赖它过去的辉煌。今天的牛津,仍然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学有所成的精英和志存千里的学子。
  学院拥有自治权
  目前,牛津共有40多个独立自治的学院,按一种同美国相类似的联邦制度与大学相联在一起。每一学院由一名院长及若干院士主持。他们均为学术人士,从事于各类广泛的专业,大部分在大学兼有教职。大学本科直至1974年,均属于单一性别的学院。目前,除仍有一家学院只收女生外,所有的学院都同时招收男生和女生。
  除了大学校徽外,牛津的学院都有自己风格各异的院徽。这些学院大部分都是综合性的而非单科性的专门学院,牛津的各个学院拥有相当大的自治权,校方也尊重这种权力。学院负责选择招收学生,指派导师辅导学生的学业,提供住宿、膳食等基本教学和福利设施,还要安排各类体育、团体社交活动。而大学主要是统一筹划全校的讲授课程,并以图书馆、实验室、电脑设备等形式提供教学资源,组织安排考试并给毕业生颁发学位证书等工作。
  不断追求新的发展
  在资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牛津大学除了在文史哲、法律、经济等人文社会学科一直保持明显的优势之外,在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也保持着学科前沿的位置。牛津的生物化学系是西方同类院系中最大的一个,它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30多名教授获有院士头衔。多样化、跨学科研究是该系的一个显著特征。生化系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分子基因学、分子细胞生物化学和生物结构学方面。它的实验室里拥有核磁共振、蛋白质结晶和分解、DNA排序等设备。
  2001年5月5日,牛津大学投资1500万英镑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因特网学院,主要从事因特网的研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此外,牛津开设的工商管理课程也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塞德商学院是全欧洲发展最快最有声望的管理学院之一,学院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于著名的大公司。
 曾在牛津学习和任教的罗吉尔·培根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天文学家哈雷曾获牛津硕士学位,“哈雷慧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包括撒切尔夫人在内的20多位英国首相以及克林顿等外国首脑等都曾求学牛津。诗人雪莱、作家格林等一批知名学者也都出自牛津。在800多年的校史中,牛津引以自豪的是拥有4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




  作为英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大学,牛津大学在世界大学之林里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设施、雄厚的师资队伍、近千年营造的优良传统和人文环境使这所大学和这座城市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国学生学者前来求学和做学问。

  依稀可见的修道院作风

  现今,牛津大学仍然有不少学院维持修道院的作风。譬如在餐厅分有一般座位及高桌,除教授、资深研究员或访问研究员外,均不得登堂上座。另外交谊厅也分Senior Common Room、Middle Common Room或Junion Common Room,一般研究生或研究员不能与教授或资深研究员同席,除非经过同意,否则会遭到驱逐出境。

  有些学院上课时还规定必须穿黑袍,正式考试、开学典礼或毕业典礼更是维系早期中世纪的旧规矩,相当繁文琐节,这也衬托出英国社会阶层的划分与保留传统的作风。

  校园生活

  牛津吸引了世界各地许多优秀的学生到这里留学。大概有30%是美国人,30%是欧洲人,差不多也有30%的亚洲人,也有一些来自澳洲和南美,而这些学生也十分喜欢这种混合文化。

  著名的导师制

  牛津学生课业进行主要经由两种方式:一是课堂讲授的安排,而各学院则提供导师人选。当然若干学院的师资,也同时受聘为大学教授,针对某个专题开课,供各个学院的学生来选读。学生申请入学时,一般是由各学院相关学科的教授,审查申请文件。而其中的一位教授,则成为日后学生专修科目的导师。此为英国教育上最著称的导师制度(tutorial)。

  导师是学生所选科目的学者,他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他们如何进行深入学习。导师制相传是15世纪初创办“新学院”的温彻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所首创,新学院是牛津实行导师制的第一个学院。

  导师在一学期中,每周和学生见面一次,每次上课,学生必须针对导师所开书目,或指定问题,准备一篇研究心得或短文。在师生研讨过程中,首先由学生宣读一次,而后由导师,或另一名参与讨论的学生,就文章论点,进行辨论及讨论。

  导师制的精神,在训练学生逻辑思考及临场反应能力。同时对于8周一期,密集学期制的牛津学生而言,导师可以随时清晰的了解学生研习的情况。

  牛津的大学教育注重训练学生搜寻和消化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建立自己的观点并为之辩护。导师制教学促使学生对所学科目进行创造性思维,这是牛津教学体系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牛津的办学思想是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提倡独立思考和个人创造精神的发挥。牛津人把思想的创见看得更为重要。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艾略特的《荒原》和汤因比的《历史研究》等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多学科交叉别具特色

  牛津大学的课程设置有着别具特色的专业体系和多样化的课程体系。牛津大学的学生一入学就要选定专业,该校现设50种专业,有些专业是单学科的,有些则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由于专业性质、学科范围、修业年限不同,各个专业的课程计划有很大的差异。

  以颇受欢迎的哲学、政治与经济专业为例,该专业学制3年,第一年哲学、政治、经济三个学科并重,主要学习导论课,使学生掌握每个学科的基本工具、方法,发展自己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在第2年和第3年,学生仍可以三个学科齐头并进,也可以集中学习其中两个学科甚至以一个学科为主,但无论怎样选择,都必须修完核心课程。在核心课程之外,导师会指导学生选修一些课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加起来必须达到8门。若是三个学科并进者则修习三个领域的5门核心课程和3门选修课。

  近年来,牛津在学科设置和教学科研方面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学术领域多角度、多边缘、资源共享的潮流和特征。

  牛津大学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声名远播,在阅读、实验、导师辅导等多种方法结合,尊重学习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出了一代代堪称天之骄子的牛津精英。

  频繁的讲座,让你随意听自由言

  每当新学期伊始,牛津大学各个专业和学院都有一份打印好的讲座课和讨论课的时间安排表,并同时公布在网上,对全校师生开放。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任何一门感兴趣的讲座和讨论课,中午吃饭时间有讲座和讨论课,尤其是下午4点到5点之间,在牛津街头,可以看见一群教师模样的人,一手拿着长柄伞,一手拿着公文包,行色匆匆地朝某一方向走去,大体可以判断,他们是去参加讲座和讨论课的。
 每当一个讲座完毕,不论是导师还是学生,不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可以自由发言,平等讨论。此外,还有专门的讨论课,其海阔天空的议题和议论是很吸引人的。牛津出了许多有影响的政治家,与牛津崇尚雄辩的传统有关,而辩论的气氛可以出现在任何可以自由发言的场合。

  牛津与中国




  牛津最理解中国

  长期以来,牛津大学与中国的研究人员在政治、经济、环境、医学、语言文化、历史、地理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牛津大学图书馆里有关中国的藏书和资料种类丰富,是英国其他任何一所大学或机构都无法相提并论的。

  过去的十多年,牛津大学也把越来越多的科研经费投入到对中国的研究以及与中国科研人员的合作中,“牛津对中国的研究和理解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中国也是牛津大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的重要伙伴,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牛津大学正在重新考虑其“中国战略”,调整学术科研力量,以便加大同中国在科研、教育等领域的更广泛深入的合作。

  三项研究尤为值得一提

  一是牛津大学与北京大学等中国科研机构协作、历时十年的关于当代中国的研究。这项由著名的汉学家、教授沃森爵士领导的跨学科研究,涉及的领域涵盖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这项研究的成果已经在国际上重要的学术杂志、研讨会上陆续发表。

  由牛津大学、北京大学以及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共同合作的关于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详细深入,科研人员收集了丰富的水文学资料,运用了大量先进的研究方法。该研究成果为中国水利部门制定保护黄河措施和政策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和参考作用。

  在公共健康和流行病学方面,牛津大学与中国早在1976年就开始大规模的合作。中英两国医学工作者正在进行的关于抽烟危害的一项大规模调查发现,目前中国烟民的抽烟习惯,将使年龄在30岁以下的约一亿男性烟民在中年或中老年时期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这项研究的成果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做出了相应的政策调整。

  中国学者夫妇誉满牛津

  1935年,通过英国庚款奖学金考试的钱钟书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进入牛津大学,在爱克塞特学院攻读英国文学。妇人杨绛则跟随他到牛津旁听。留学期间,钱钟书和他的夫人杨绛在博德利图书馆读了大量的英文原著。在牛津的岁月,是钱钟书学术生涯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阶段。1937年,钱钟书完成了他的毕业论文《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获得优等荣誉学位。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法学、经济学,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等一流

  现任校长:约翰·胡德

  申请条件:托福600分,雅思7.5分

  申请期限:10月15日

  费用情况:

  基本学费:每年6489英镑

  实验类课程8652英镑

  学院费:本科生3235英镑,研究生1650英镑

  电话:(+44)203-432—5932

  电邮:undergraduate-admissions@admin.ox.ac.uk

  网站:http://www.ox.ac.uk

  地址:Oxford Colleges Admission Office,University Offices Wellington Square,Oxford OX1 2JD,U.K.
伦敦大学

伦敦大学皇家霍诺威学院

伦敦大学皇家霍诺威学院校徽
  伦敦大学是成立于1836年的大学联盟,目前拥有60多家相对独立的学院及科研机构,是英国规模最大、课程最广泛的一所大学。拥有大学学院、皇家霍洛威学院、玛丽女王学院、国王学院、帝国学院、政治经济学院、亚非学院等,一批世界一流的学院。性质:私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英国,伦敦
  成立时间:1836年9月
  组成机构:包含53所学院和研究院,分四部分:大学高等学院、大学医学院、高等研究院和校外学院
  历史回眸
  19世纪以前,英国只有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1827年,在诗人托马斯·坎贝尔的呼吁下,打破宗教信仰的伦敦大学学院成立了,但是他未能获取皇家办学特许状。1831年,英国教会在伦敦建立国王学院,但因为不信教人士的反对也未获取皇家办学特许状。
  1836年,英国国会颁发皇家特许状,伦敦大学学院及伦敦国王学院合并成伦敦大学,成为英国的第三所大学。
  1849年,伦敦大学规定,学生可在英帝国的任何一所大学就读,再由伦敦大学进行考试并颁发伦敦大学的学位,这种校外学位制度是伦敦大学的首创。后来,不在大学学习的学生也可以向伦敦大学申请学位,这有力地促进了函授教育发展,成了远程高等教育的开端。
  20世纪60年代,随着英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伦敦大学的规模也急剧扩大。经过近160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英国规模最大、学科设置最全的一所大学。
  伦敦大学本身实际上没有校园,也不开课。它是将主要学院统一在一起的联合体,学生可以进入其中任何一所学院学习。伦敦大学在市中心有一家图书馆,所有联盟成员学院的学生都可以使用。除各个学院拥有单独的学生会之外,还有伦敦大学学生会。
  伦敦大学之所以能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高等学府,主要是因为它始终坚守创业者所奉行的办学原则。160年来,该校稳步发展并且在许多领域开创了先河,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化学、物理学和生理学3大实验室,最先确认英语和英国文学的学术研究价值,最早开设工程学专业,于1878年在英国第一个准许女生入学攻读学位,并于1912年首次任命女教授,率先于1948年在英联邦委任一名女性副校长。
  当今风采
  独特的学院制结构
  伦敦大学是由53个学院、研究院组成的联盟,可以分四部分:大学高等学院、大学医学院、高等研究院和校外学院。
  大学高等学院:均为独立机构,有自己的行政管理机构。其中伦敦大学学院诞生于1828年,是19世纪初自由主义运动的产物。也是伦敦大学数十所学院中建校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学院。其他高等学院还有伦敦英王学院、皇家理工学院、伦敦经济学与政治科学学院等。
  大学医学院:和高等学院一样均为独立机构。医学院包括英国医学研究生联合会、查林·克罗斯与威斯敏斯特医学院、伦敦医院医学院、玛丽女王与韦斯特菲尔德学院、皇家医学研究生院等。
  高等研究院:由伦敦大学委派的行政机构管理。
  联合组成伦敦大学的各个学院和研究所分散在大伦敦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在多数实际场合中,这些学院被作为独立的大学对待。根据英国法律,这些学院中有些是“认可机构”,有权颁发自己的学位,另外一些则是“指定机构”,提供伦敦大学学位的课程。
  伦敦大学的其他主要学术机构还包括伦敦大学天文台,伦敦大学视听中心,伦敦大学植物园,大学计算机服务部大学海洋生物学实验站。
  伦敦大学的图书馆馆藏图书140万册,期刊5500种,此外每个学院和研究院均有自己的图书馆,其中大学学院的图书馆藏书量达90万册。
  享有盛誉的教学和研究水准
  伦敦大学因其高质量的教学与研究水准而享誉全球。著名的帝国理工、伦敦商学院、伦敦经济学院等世界一流的学院,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伦敦大学共有148000名学生在各个学院学习,另外在全球190个不同国家,还有28000名校外生通过校外学习修读学位。
  始于1858年的伦敦大学校外学位修读制度已实施了140多年,以满足那些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到英国本部学习的学生能够接受到伦敦大学的优质教育,并坚持统一注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试、统一授予学位的宗旨,以确保教学的严谨性。
  校外生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进行学习,并自行决定他们准备考试的方式。他们可选择在任何伦敦大学认可的商业学院参加正式的学习。无论以何种方式在何地修读学位,学生获得的学位完全一样,都是伦敦大学的正式学位,没有所谓的“校外生学位”。
  目前,全世界就读伦敦大学校外课程的学生遍及150多个国家。为那些想获得伦敦大学的学位,而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去伦敦大学求学深造的学生开辟了一条通道。
  伦敦大学学院
  伦敦大学学院诞生于1828年,是19世纪初自由主义运动的产物。也是伦敦大学数十所学院中建校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学院(有学生8000多人)。
  建校伊始,它就将校门向全社会敞开,不分其阶级、宗教、种族和性别,这种打破当时流行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术传统的胆略,对国内外的高等教育都有较大的影响,大学学院下设7个系(艺术系、法律系、自然科学系、工程学系、环境研究系、医学科学系和临床科学系),74个教学与临床研究室和5个学校(美术学校,牙科学校,图书馆、档案、信息研究学校,建筑与规划学校和米德尔塞克斯医学校),其中工程系是英国最早的系科。
 大学学院可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同时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现代诗人、语言学家刘半农曾就读于伦敦大学。1917年,被蔡元培邀请到北大预科做国文教员。1918年,北大保送刘半农到英国留学,想让他补上大学教育。刘半农在伦敦大学学院语言学系就读,进了语音实验室,学习各种实验方式、仪器设备。




  伦敦国王学院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是乔治国王四世和惠灵顿公爵于1829年创建的,是伦敦大学的第二大学院(有学生6000多名),位于泰晤士河畔的Strand校区是主校区。1985年,伊丽莎白女王学院(建于1908年)和切尔西学院(建于1891年)并入英王学院。

  该校有本科生10000人,7个教学学院约有研究生3400人。国王学院自建院之日起,一直在英国的高等教育中处于领导地位,它的教学和科研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该院的艺术、医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素享盛誉,且仍在发展壮大。下设7个系(艺术与音乐系、教育系、工程学系、法律系、生命科学系、数学与自然科学系、神学与宗教研究系)和一个附属医学与牙科学院(设1200张病床,牙科医院每年可接待10万名患者)。

  国王学院已有8位诺贝尔奖得主,DNA螺旋结构正是由该校的科学家发现的。其悠久的历史也只有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可以与之争锋。

  伦敦帝国学院

  又名帝国理工学院,成立于1907年,是隶属于伦敦大学的一个科学技术专精独立学院。帝国学院主校区称为南肯星顿校区,位于英国伦敦久负盛名的海德公园南边和皇家阿尔伯特大厅旁,伦敦的肯星顿和切尔西区交界处。

  作为一个专致于科学的大学,帝国学院在英国享有和麻省理工在美国所享有的声誉,其研究水平被公认为在英国大学三甲之列。拥有大约2800名研究人员,其中53名为皇家院士,57名为皇家工程学院院士。同时在帝国学院过去的成员中,有14个诺贝尔奖和2个费尔兹奖得主。学生总数超过10000人,海外学生占1/5,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帝国学院毕业生的起薪为英国之最。

  在各英国大学排名表中,帝国学院甚至有一次把牛津大学挤到第三,当然它也有时会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挤到第四。而除了理工与医学科系外,帝国学院的商学院在英国的商学院排行中,也向来占有非常前排的位置。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成立于1895年,位于伦敦市中心奥德维奇,皇家法庭附近。

  学院的教学与研究以社会科学、数学、统计学为主,教学素质与研究成就在全球久负盛名,在英国报章的大学排行榜中为全英四大学府之一。在2004年11月发表的THES世界大学排行榜,学院排行第11;同年12月更获同一机构,列为全球排行第二的社会科学类大学。

  学院是法律、国际关系、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政策等方面研究的先驱。校友及教员之中包括13名诺贝尔奖得主、33名政府或国家元首、30名英国下议院议员及29名上议院议员。

  学生国际化也是学院的特色之一。全日制学生有接近7000名,其中英国本地学生占38%,另外18%来自欧盟成员国。本科生占48%,研究生占52%。

  学院的主要图书馆——英国政治经济图书馆,是全球最大的社会科学专门图书馆。

  皇家霍洛威学院

  皇家霍洛威学院成立于1886年,位于伦敦市外的萨瑞,校园占地面积达40多公顷。在建校后的80年间只招收女生入学,现在为男女同校的新学院。

  该学院下设19个学系,主要专业有计算机科学、艺术、数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学,最高学位为博士。学院还开设了许多组合式课程与专业研究中心。

  该学院的教学科研十分突出,闻名遐迩。在2004年的泰晤士报最新排名中名列第15位,拥有一批走在科研前列的教学与研究队伍,该学院是伦敦大学的附属多学科学院之一,也是伦敦大学选定专门进行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五所学院之一。

  目前在该院学习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达5000多人,其中大约20%的学生是来自世界70 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

  外国留学生还可以学习大学预科课程以及研究生过渡证书课程。该学院的大学预科班也名列英国十大优秀大学预科班之列。

  学院的学习、娱乐、住宿设施全部建于一座校园内,包括计算机中心在内的学习设施全天24小时开放,该中心开设的多种信息技术课程均曾获奖。该校于1994年开始启用的图书馆共藏有书籍、期刊逾50万册,可以容纳630名读者。该学院实施了一套新的建设规划方案,因此目前大多数学系均拥有十分先进的设施。

  社交设施包括一座学生会楼,此楼集中了校内多种娱乐设施并于近期进行了扩建,学生会还协助开办了130多家俱乐部与协会。

  亚非学院

  亚非学院(简称SOAS)又称东方与非洲学院,位于伦敦市中心的伦敦大学校园中。

  这是一所毗邻大英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的大学,是欧洲研究东方和非洲的中心。这里的图书馆收藏了全世界最丰富的亚洲和非洲研究资料。这里还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任教的地方。青年时期的老舍也在这度过了5年的教学生涯,并由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亚非学院是英国最早开设大学预科(1985年)即研究生课程的学院,最早创立于1916年,被授予皇家特许状,因为增加了非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项目于1938年改名为亚洲和非洲研究学院。亚非学院的校训是“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被刻在学院原来的校徽上。

  亚非学院的校园是伦敦大学中心校园的一部分,它临近伦敦大学管理中心、大学学生会。这所国际性学院有3000多名学生就读,他们来自90多个国家。学院提供广泛的预科、文凭


和证书课程。学生在这里学习大学、研究生和博士生课程可获得伦敦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

  亚非学院设文、法、音乐(人种音乐学)、地理、经济学和政治学5个学部,13个系,6个区域研究中心,还有音乐研究中心、宗教和哲学研究中心。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法学、经济学

  现任校长:安妮公主

  申请条件:托福分数,580分~630分;雅思分数6.5分~7.5分

  费用情况:

  申请费:14英镑

  海外学生预科学费:7000~8500英磅

  海外学生本科学费:8000~10000英磅

  生活费:6000~8500英磅

  电话:(+44)171-636-8000

  网站:http://www.lon.ac.uk

  地址:Senate House,Malet Street,London,England,

   WCIE 7HV,U.K.
爱丁堡大学 爱丁堡大学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它的成立却是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开创了富于自由气息的新大学局面,既珍惜往日的荣誉又开拓进取。它以一流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享誉世界,是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大学。
  性质:私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市
  成立时间:1583年
  组成机构:设8个学院
  校训:有知识者既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也能发现其内涵
  历史回眸
  爱丁堡大学是全英国六所古老大学中最晚成立的,但却是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学——因为它不仅是苏格兰在宗教改革之后所成立的第一所大学,也是英伦三岛地区首所不受宗教政治约束管制、富于自由气息的大学。
  为苏格兰学子而建
  爱丁堡大学的前身是King James College,它由当时的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入继英格兰大统后名詹姆斯一世)于1582年批准、1583年成立的。此外,因为该学院当时是受爱丁堡市政府的监督管理,所以又被称为Tounis College。
  爱丁堡市政府之所以支持成立一所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有原因的。首要因素之一是为了给苏格兰地区的学子提供一个高等专业养成教育的场所,以免奔波至欧洲大陆求学。
  在爱丁堡大学成立之前,苏格兰的学生若想追求在医学、法律及神学方面的专业训练,大多都前往欧洲大陆,尤其是到荷兰的莱顿大学及乌特勒克大学学习。这些学成归国之士带回专业知识贡献乡里,也引进了以荷兰为本的新教精神及自由作风。所以苏格兰地区的四所古老大学的历史发展形态均和英格兰的牛津剑桥有很大的不同——即此四所大学是属于所谓的大陆式大学。
  自由与开放的先驱
  爱丁堡的教学体制特别承袭了荷兰莱顿大学及瑞士日内瓦学院的精髓。17世纪之时,爱丁堡大学的学生大约是在15岁左右入学,花费4~5年的时间学习拉丁文、希腊文、伦理哲学、自然哲学及神学。当时的教师并不分科,每个教师轮流讲授不同科目,学生和教师吃住在一起,且有些学生还有家长所聘任的私人家教伴随以监督功课。在此时期,爱丁堡大学仅仅可算是地区性的人文及神学学院。
  到了18世纪,随着大学的发展及专业的需求,不分科的教师制度则逐渐由分科的教授制度所取代。每个教授均有专门的讲堂以传授不同的专业领域,而私人的家教则演变为学校的公设制度,以监督考核所有学生的课业。
  同时,爱丁堡大学也逐渐成为欧洲法律、科学及医学的研究重镇,它的自由开放风气及专业学术训练不仅使英国本土的学生争相前往就学,同时也吸引了来自欧洲大陆和北美殖民地的众多学生,而成为一所国际性知名大学。
  诚如爱丁堡大学校友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所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可以和爱丁堡大学相提并论”。同时,由一些知名校友如哲学家休姆、历史学家罗伯森及思想家弗格森等领衔之下所推动的“苏格兰启蒙运动”更是成为现代理性思潮的基石。
  文官及技术人员的训练所
  19世纪时,爱丁堡大学学术优越的地位开始受到改革后之牛津、剑桥及伦敦等大学的竞争与挑战,因而大学本身的结构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学院的组织及以教学为基本单位的学系相继成立,对于学校行政及学术的分工奠定了基础。此一时期的爱丁堡大学已逐渐成为大英帝国文官及技术人员的养成训练所,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校友达尔文、电磁学家麦斯威尔、作家柯南道尔及史蒂文生和英国首相巴麦尊及罗素等人,不仅对于英国乃至于全世界均有显著的贡献。
  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崇高的学术地位,也直接影响了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如英格兰伦敦大学学院、加拿大麦吉儿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各大学不仅创办人是爱丁堡大学的校友,连初期师资也都是由爱丁堡大学的校友所担任,因此这些大学的学制、课程及校风均承袭仿效了爱丁堡大学。爱丁堡大学之所以成为一所国际性知名大学是必然的。
  400多年的爱丁堡历史,伸向更多亟待探索创造的丰富世界。爱丁堡大学建校400多年来一直雄居苏格兰大学榜首,即使在全英大学总排名中也一直名列前茅,是世界公认的英国最好的大学之一。
  当今风采
  爱丁堡大学坐落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南部,被誉为“苏格兰的雅典”。无论历史名气,还是现代影响,都足以让人称道不已。
  城市与大学和谐交融
  爱丁堡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城市文化气息浓厚,每年举办著名的爱丁堡艺术节、电影节等,同时也有很多世界一流团体在这里演出。
  爱丁堡大学很多富有特色的建筑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象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始建于18世纪末的大学本部。这幢椭圆形的城堡式建筑庄严古朴,气势雄伟,与处于城市中心的古堡交相辉映。爱丁堡大学与城市融为一体,学生们可享受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电影、交响乐、戏剧、应有尽有。
  爱丁堡大学是世界公认的英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它不断地追求、创新,以其出色而多样的教学与研究而享誉世界。
第一流的研究和教学

  爱丁堡大学拥有第一流的医学院,其药学院、生物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他强劲学科包括微电子、计算机、语言学等。除此之外,爱丁堡的120多个科系涵盖了艺术、神学、教育学、法学、音乐、实用科学、工程学、社会科学等各类学科。在英国教育部的教学和研究评估中,90%以上的科系拿到了前三个最高等级。大学每年获得的研究


收入高达5700万英镑。

  爱丁堡大学设文学、神学、法律、音乐、科学、医学、兽医学、社会科学8个系。在校学生总数达到17000人,其中16%来自海外,他们来自100多个国家。爱丁堡大学的课程专业设置齐全,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研究生占学生总数的20%以上。它还设有外延式课程,使学生能够在国外学习一年非学位课程。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赴爱丁堡大学学习,使爱大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大学。

  校园生活

  爱丁堡大学的学生规模为全英之首,学生自己管理宿舍、电台、会议等。而且有机会参加爱丁堡每年八月举行的国际艺术节,令人目不暇接的节目让人流连忘返,那时正好是在暑假,既不用耽误学业又能一饱眼福。

  学习娱乐两不误

  爱丁堡大学向所有学生提供电子邮箱。学生们可以使用计算机机房,其中部分机房24小时开放。全部计算机都可以高速上网。

  体育运动中心开办一系列运动项目的课程。还为学生提供健身评估、咨询服务和运动损伤诊所。体育中心有室内游泳池、壁球场、乒乓球室、步枪和射箭训练场。位于佩佛密尔的运动场有优质的草坪和人工场地、网球场和高尔夫教学训练设施。坐落在珀斯郡泰伊湖畔的学生宿舍区户外运动中心可以开展帆船、滑雪和登山等项目。

  有事请找国际学生中心

  爱丁堡大学还设立国际学生办公室,致力于同大学的各系和学会一道欢迎和帮助国际学生并提高他们的各项福利。该处提供如入境手续等问题的咨询,同时还负责联络工作,在留学生和各种服务与帮助之间牵线搭桥。

  国际学生中心由学生管理,设有来访接待中心,为国际学生组织各种活动,包括在苏格兰地区的旅行,在该中心定期举行的晚间咖啡聚会和晚会等等。爱丁堡大学学生会主管校园内的餐厅、酒吧、游戏室、商店、戏剧和电视室、斯诺克台球和会议室。这些休闲娱乐项目中比较有特色的有辩论赛、固定的俱乐部和现场表演等活动。该校共有170个学生社团,组织范围相当广泛的社交、文化、学术、政治和宗教活动。

  爱丁堡大学与中国

  和容闳同一年留学的中国第一位留欧学生黄宽,1850年高中毕业后考取了爱丁堡大学,他前往苏格兰,读了7年医科。1857年,黄宽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回国,成为经过医科大学正规训练的第一位中国西医。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1930年获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他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

  理论物理学家程开甲,1948年获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开甲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

  著名核物理科学家杨立铭院士、地震学专家马杏垣院士、全球第一个确定“非典”的钟南山院士都曾在爱丁堡大学学习。

  2005年10月,中国教育部长周济应邀访问爱丁堡大学,他谈到,中国政府2006年将启动一项把“最好的学生,送到世界最好大学”的精英培养计划,将与英国多所知名大学联合培养中国青年学者。周济称,中英未来教育合作将在三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其中包括建立中英教育交流合作机制。首批列入重点合作就包含爱丁堡大学。周济演讲近一小时,一口流利的英语,令台下英国学者惊讶不已。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法学、商学、化学工程学,强劲学科包括微电子、计算机、语言学等

  现任校长:蒂莫西·欧希

  申请条件:托福分数550分;雅思分数6.0分

  申请期限:12月15日

  费用情况:

  申请费:约14英镑

 学费:本科生6470~9160英磅,研究生6970~9160英磅

 食宿费:82~140英磅/周

  电话:(+44)131-650-4294

  电邮:International@ed.ac.uk

  网站:http://www.ed.ac.uk

  地址:International Office,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57 George Square,Edinburgh,EH8 9JU,U.K
威尔士大学

威尔士大学
  威尔士大学是仅次于伦敦大学的英国第二所最大的联邦大学,拥有斯望西、卡迪夫,班戈等知名学府。威尔士大学的学位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所有分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在英国高校的排名中都十分靠前。现任名誉校董为英国查尔斯王子殿下。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英国,威尔士
  成立时间:1893年
  组成机构:包含8所分校和学院:阿伯斯威斯大学、卡迪夫大学、班戈大学、兰彼得大学、斯旺西大学、纽波特大学,威尔士大学医学院、威尔士新港大学学院
  历史回眸
  英国威尔士大学是一所联合大学,于1893年根据英国皇家宪章成立,由6所分校和2所学院组成,它们是:阿伯斯威斯(Aberystwyth)大学、卡迪夫(Cardiff)大学、班戈(Bangor)大学、兰彼得(Lampeter)大学、斯旺西(Swansea)大学、纽波特(Newport)大学、威尔士大学医学院和威尔士新港大学学院。
  这6所大学和2所学院承担了威尔士大学主要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威尔士大学则是其分校和英国内外数十所成员学院的学位证书颁发的认证和管理机构,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
  威尔士大学在法国、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马来西亚、印度、和日本等国外各处拥有50多所学校,学生总数多达8万人左右,是除伦敦大学之外的英国第二大大学联盟,现任校长为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
  威尔士大学所有分校的教学和科研在英国高校的排名都十分靠前。例如,威尔士大学的卡迪夫分校在英国“研究能力评估”中列英国106所大学的第七名。
  威尔士大学一直致力于向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位课程,帮助学生挖掘出大量的潜能。这里我们就其中的阿伯斯威斯大学、卡迪夫大学、班戈大学、斯旺西大学做一下介绍。
  卡迪夫大学
  卡迪夫大学是威尔士大学的八所大学之一,坐落在威尔士首府卡迪夫的郊区。
  卡迪夫是全欧洲最年轻的首府城市,离伦敦仅两小时路程。这里物价水准较低,有许多俱乐部、公园和历史建筑,也因其富有生机的学习气氛而知名。宽阔、绿色的卡迪夫被公认为欧洲最漂亮的城市之一。卡迪夫大学附近就是繁华的卡迪夫大都会商业中心。
  学校4个校区均位于环境迷人而安全的区域,距市中心咫尺之隔,并有双层公共汽车路线相连。该路线汽车是学生可靠安全的专线车,被称为“威尔士学院大学专列”。每一校园都设有图书馆、视听设施、24小时开放的计算机房。学校的体育休闲设备,有些是全英国最为完善的,因而学校的体育运动成绩全国闻名。校内共有4800多个卧室可供选择,可以确保校内所有单身的学生居住。
  商学院是卡迪夫大学最大的学院,以其MBA项目而闻名,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为了保持与世界同步,同时为了确保校园处在一种多元化的氛围当中,卡迪夫大学广泛招收留学生,留学生的比例占学生总数的10%,共有14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卡迪夫学习。
  卡迪夫大学拥有著名的研究传统和学术品质。该校接待海外留学生历史悠久,学生来自50多个国家,反映出学校的国际性。卡迪夫大学有非常科学的课程设置,并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设施。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使其在全英优秀的城市大学中名列前茅。卡迪夫大学的城市与地区研究,机械制造,工程学,药剂学等12门学科均达到最高的5级标准。在卡迪夫大学,教学与科研并行,学生们在研究中循序渐进,并在知识的前沿进行学习。
  卡迪夫大学有14000多名学生,有近千名教师,包括170名教授,以及400项学士学位项目。它结合了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学术积淀,是个充满活力与潜力的学校。
  班戈大学
  班戈大学始建于1884年,是威尔士国立大学3个分院之一。大学地处英国西海岸,城市自然风光秀丽,在这里可以尽情欣赏斯诺登尼亚国家公园险峻的山脉、清澈的湖泊和茂密的森林,以及圭内斯美丽的海岸。
  经过数年的努力,班戈大学同世界各地的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工业界,社会团体建立了广泛和友好的联系。拥有20多个学院,有近8000名来自英国各地和海外的学生在此学习,留学生占学校总人数的10%以上,20%的留学生选择就读该校的原因就是班戈大学与社区的
  自然风景优美,居民待客友好,生活费用相对比较低。班戈大学作为一所有悠久历史的大学,有着很强的社区意识,与当地社区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班戈大学拥有令人信服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按照教学质量和学生表现,班戈大学有6个学院入选《卫报》评出的最佳的20学科,它们分别是农业和森林,土壤,海洋与环境,护理,化学,数学与音乐等。海洋科学,心理学,环境科学,教育,运动科学和电子工程也相当著名。
  英语教研组为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开设课程。如海外学生来本校读书,在开始攻读课程之前,大学积极建议他们学习1~3个月的英文和学习技能补习课程。大学还为海外留学生设置一年的英语和学习技能基础课程。
 周末大多数夜晚都有俱乐部举办的娱乐节目。学生们在家门口就会找到各种运动休闲机会,从爬山到滑翔和水上运动等。学校专门组织留学生周末旅游,参观阿汶河畔斯特拉特福德的莎翁故居、繁华的利兹市和历史名城切斯特。

  斯旺西大学




  威尔士大学斯旺西大学座落在风景优美的斯旺西市,该市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建筑交相辉映。市内娱乐购物设施齐全。人文气息浓厚。每年秋季,该市都会举办颇具规模的“音乐艺术节”。距离市中心仅5公里的斯旺西海滩更是成为人们进行游泳、冲浪、钓鱼等体育运动的首选之地。其独特的海滩风景深受历届斯旺西学生的喜爱。

  斯旺西大学前身为艺术与教师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育学院和技术学院分别建立于1853年,1872年和1897年。1992年更名为斯旺西大学。

  今天,斯旺西大学设有两大校区、三大学院、15个科系,并有现今最为热门的物流管理、会计、商业与金融、商业管理等专业。斯旺西大学以其更多广泛多样的专业课设置和完善的教学设置,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学子。

  斯旺西大学在提供高质量教学课程的同时,还注重加强与欧洲、美国及世界上其他同类院校的学术交流与联系。学校不仅为学生准备了包括英语在内的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学习,还提供去其他欧盟成员大学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机会。

  阿伯斯维斯大学

  阿伯斯维斯大学创建于1872年,是威尔士大学中历史最悠久的大学。阿伯斯维斯大学位于威尔士迪根湾内的主要城镇阿伯斯维斯,市内有很多博物馆、展览馆,有关于凯尔特人历史记录的公共图书馆,并有一座12世纪城堡的遗迹。

  风景秀丽的卡迪根海湾,在这片被欧盟誉为欧洲最美丽干净的海滩上,学生们经常会把他们的课本带到海边,在那里他们戴着太阳镜,享受着知识的乐趣,沐浴着阳光,生活得无比惬意。当地人常说阿伯斯维斯的学生是点缀这片迷人海滩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这里宁静的气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为开展户外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现代化的校园俯瞰着阿伯斯维斯城与大海。该大学目前有在校学生近7000人,其中包括1000多名研究生,留学生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学校共设3大学院、19个科系。某些学科是大学的强项,其中艺术,影视学(导演),影视表演(演员)等学科名列英国前5位。1919年创立的国际政治系在全球大学同类中首屈一指,它在最近举行的研究评估活动中获评分5分。应用数学系是仅次于牛津剑桥的被评为5分的12所大学之一。大学还以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之一的国际关系学院而自豪。

  戏剧影视学院最初建于1973年,现在不仅是该校最大的学院之一,也是全英国最大的影视表演学院之一。2001年在5年一度的全英教学质量评估中,该学院获得了5分的最高分。

  无论攻读何种学科,阿波斯维斯大学的学生都能有1年的实习工作机会,大学在不断地强化与各用人单位联系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发掘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校内的体育、娱乐设施与学生会共同构成了一个活跃的学生社区,学生会成立了多种业余爱好俱乐部与协会。大学图书馆设施在英国首屈一指。语言与学习中心为全体外国留学生提供语言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技巧。所有的单身留学生均可住宿,宿舍分为自炊式和“即买即吃”餐式两种。

  威尔士大学与中国

  威尔士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公布的中国正式承认的英国正规大学,同时也是2003年2月23日中英双方签定的“学位证书协议”中认可的院校之一。

  2001年,威尔士大学与中方大学合作在北京开办了英国威尔士大学在职MBA学位班。学科包括金融、市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中国教师讲授8门课,每两个月集中学习一次,每次讲授5~7天,讲授2门课程。英国威尔士大学教师讲授4门课程,分两次,每次约10天时间。

  这一合作项目已有毕业学生(含香港教学点1000多人。北京班在读学生包括大型国有投资公司总裁、房地产公司总经理、中学及大学校长、政府官员、外企高级管理人员等。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计算机科学、教育学、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环境管理、会计与金融、美术等

  申请条件:硕士:专科有3年相关经验或学士;雅思6.5分或托福580分,年满25周岁。

 本科: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修完预科课程;雅思6.0分或托福550分

  费用情况:住宿费分为三种,提供饮食和服务的学生宿舍每学年2150英镑;自供饮食的学生宿舍,每学年1300英镑;学生公寓套房,每学年约1000多英镑

  电话:(+44)1970-622-065

  网站:http://www.aber.ac.uk

  地址:admissions office University of Wales,Aberystwyth FREEPOST Aberystwyth Ceredigion,SY23 1DB,U.K.
海德堡大学在海德堡,大学就是城市,城市即是大学,所以长久以来它又被冠以大学城的称号。海德堡大学的许多科系都很有名,它成就了费尔巴哈、黑格尔等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哲学家,被誉为世界哲学家的摇篮。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海德堡市
  成立时间:1386年
  组成机构:18个学院和5个直属科研和教学机构,1所法医学院,1所预科学院
  校训:服膺真理、正义及人文精神
  历史回眸
  在海德堡,大学就是城市,城市即是大学;它的14万人口中,有10万人是来自各国的学生和为大学服务的人员。站在街上四望,看到的全是年轻人的面孔,难怪海德堡被赞为“永远年轻,永远美丽”!
  一个城市就是一所校园
  成立于1386年的海德堡大学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也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继布拉格和维也纳之后开设的第三所大学。
  海德堡大学真正的名字是鲁布莱希特·卡尔大学,是为了纪念两位与海德堡大学渊源极深的名人。前者鲁普莱希特作为600年前海德堡大学的创始人早已名垂校史,后者巴登的卡尔大公于19世纪初,在海德堡大学的财政濒于崩溃之际,倾力相助,并为大学重金礼聘名师泰斗,使海德堡大学得以重振旗鼓。
  1386年,当一场宗教纷争促进了海德堡大学的创建时,创建人莱茵侯爵鲁普莱希特一世并没有意识到,这件出于宗教目的的行为将是一个怎样的丰功。如同海德堡的历史一样,大学在以后的发展中也是饱经忧患,幸好每个转折期都有热爱知识的大公或伯爵站出来助它一臂之力,卡尔大公爵、17世纪威尔欣姆大诸侯等等,都是海德堡大学历史上的功臣,而大学也从当年的神学、医学、法学和文学四分科扩展到了今天宏大的建制。
  17世纪的政治危机,特别是“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和普法尔茨的继位战争(1688~1697年),曾使学校两次停办,濒于破产。信奉天主教的维尔斯巴赫家族在17世纪末对普法尔茨政权的接管和18世纪耶稣会对大学的干预,阻碍了新思想的发展。直到1803年,由于卡尔·腓特烈大公爵重建海德堡大学的决定,这座德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才得以从破产的危机中得到拯救,成为巴登州的州立大学。此后,它逐渐恢复从前的学风。
  浪漫精神的凝聚
  600年的时光中,一代代的学生来了又走了,旧日辉煌却映照在内卡河里清晰如昨:诗人艾欣道夫最爱在老桥边的酒馆里喝酒吟诗,认为海德堡本身就是浪漫精神的凝聚,由此写下了关于海德堡最为脍炙人口的诗歌;舒曼1825年步行至此,在这里找到了音乐灵感,奠定了以后的艺术道路;布伦塔诺和爱尔尼姆在此收集德国民歌,推崇民间传统和文化,由此掀开了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的序幕;德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韦伯在此攻读法律,之后又在大学的经济系任教,著名的“韦伯圈”就是在内卡河边的韦伯旧居里饮酒畅谈的。
  除此之外,黑格尔、迦达默尔曾任教于此;歌德在这里爱上了玛丽安娜,并写下了《西东诗篇》,又从此地去了魏玛;荷尔德林3次来此造访,雅斯贝斯在这里任教23年。到1979年已有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从这里走出……
  大学生监狱
  海德堡大学里有一座著名的、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学生监狱,是专门用来处罚犯了过失的学生。凡是有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等行为的学生,都将被罚坐两天到四星期的监狱。海德堡大学在1712年设立了这个学生监狱。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警察不许进入这个监狱,学生们在坐监狱期间,百无聊赖,于是就把坐牢的日期、原因、牢骚、不满、感想等写在或画在墙面上。很快这个所谓的监狱就成了学生乐园。很多学生还想方设法故意违反校规,争取到这里来被“关押”。
  墙上涂着“嘿,我因顽皮而进了监狱!”等天真直率的语言,令人看了捧腹大笑。三楼才是真正的监狱,不过也就四间监房和一间厕所。每间监房内放置着一张铁床,还有一张桌子和一个板凳。监房四面的墙上和天花板上,无不涂满了狂放调皮的字画,五颜六色,几十年都过去了,可这些字画仍旧清晰可见。
  学生在监狱的关押不能超过一个月,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去上课。这个学生监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14年)才停止使用,现在,它作为海德堡大学荣耀历史的一部分向游人开放。
  当今风采许多科系享誉世界
  和欧洲许多国家的大学一样,海德堡大学没有校园,也没有校门,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大学城,大学的各系各科就散落在城市街道的大街小巷里。
  海德堡大学是一所以理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已由最初的神学、法律、医学、文学4系,发展到拥有18个学院和5个直属科研和教学机构。此外还有一所翻译学院、一所预科学院和三所附属医院。
  海德堡大学不少科系享誉世界,是中欧地区第三所大学,历史仅次于南斯拉夫的布拉格大学和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
  海德堡大学的神学、法学、哲学、医学课程最悠久,成就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哲学家,被誉为世界哲学家的摇篮。
 在海德堡大学所设的各系里,医科各系更是享有盛誉,它的癌症治疗居世界领导地位。它拥有齐全的现代化设备,较多的著名学者,学生实习机会多,毕业生质量高、工作好。从发达国家到第三世界国家很多有志医学的青年,都愿意投考这所大学的医科各系。

  翻译学院被认为是世界上办得最好的学院之一,设备好,师资水平高,招考严格。有大小10多个语种,除设有英、法、俄、西班牙等大语种外,还有波兰、塞尔维亚、罗马尼亚、


匈牙利等小语种,就连联合国也委托海德堡大学训练即时传译员。汉学也是该校的著名学科。

  海德堡大学还拥有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图书馆,藏书260万册,其中拥有6000多册珍贵的手稿和古代印刷本,有极为珍贵的14世纪手本。

  学术成就举世公认

  海德堡大学特别重视研究,在科研方面发展很快。最成功的例子是,1985年建成的海德堡科技园,定位为生命科学为核心的国际化园区,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生物科技研究中心。

  海德堡大学对有杰出贡献的学者授予荣誉评议员、荣誉市民称号,并对他们颁发荣誉奖牌。在校史上,最值得一提的是7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海德堡史上的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

  菲力浦·雷纳尔德,因提出电子论和阴极辐射现象荣获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阿尔布莱希特·考索尔,在蛋白质和核酸研究中取得巨大成果获191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奥托·弗里茨·麦耶豪夫,研究生物反应链取得成果,获1922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里查·柯恩,研究维他命取得成果,获1938年诺贝尔化学奖。

  瓦尔特·波特,他发展了物理学上的重合方法,发现了电子在光子放射时获得冲量的方法,和宇宙射线中粒子运动以及核反应时核运动的数据,从而获得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汉斯·丹尼尔·杰生,因对原子核核层结构的研究而荣获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乔治·维蒂希,因对自然材料再造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获得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最古老的法律学院

  海德堡大学法律学院乃是全德国最古老的法律学院,为海德堡大学在1386年创校三大学院之一。

  600多年来有许多当代知名的法学家驻足于此,从事研究与教学。以有法学黄金年代美誉的19世纪和20世纪的学者为例,许多著名的教授都在海德堡担任教学与从事研究,也留下了他们在这个法律学院的光辉历史。而这样坚强的教授阵容,甚至造就了整个19世纪,法律学院学生常常超过整体大学学生半数的现象。如:

  最早提倡民法典编撰的学者:尤斯图斯·蒂博(1772~1840年);

  十九世纪中期最重要公法著作的作者:克鲁勃(1762~1837年);

  最早编撰法国民法教科书的学者:扎恰利亚(1769~1843年);

  德国第一次民法典草案的编撰者:温德沙伊德;

  最具代表的法律学授课大师:凡格罗(1808~1870年);

  以一般国家学(身份理论)闻名于世的学者:格奥尔格·耶利内克(1851~1911年);

  魏玛宪法著名注释书作者:吉尔哈德·安舒茨(1867~1948年);

  以价值相对主义闻名的法律哲学大师: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1878~1949年)。

  这样的教学与研究质量始终未曾中断过,在20世纪公法如此蓬勃发展的年代,几个重要的行政法大师,如叶立尼克、F·佛兰尼与给付行政大师厄斯特·富斯多夫也都执教于此。尔后,卡尔·恩吉施、麦克斯·缪勒等法理论大师亦在此成就其巨著。

  由于过去法学者的努力,也累积出海德堡大学法律学院在德国大学法律学院的声望与地位。至今,海德堡大学法律学院在德国法学界地位,从申请入学的学生比例可看出,其仍是全德国法律人最心仪的法律学院。在法律学教授的心目中,也是最希望自己子女就读的法律学院之一。

  校园生活

  海德堡大学以浪漫著称,是一座浪漫的学术之城。几百年来,海德堡大学逐渐成长,目前校舍星布全市各地。巴洛克风格的“海大老楼”建于1712年,由美国人民捐资兴建的“海大新楼”建于1931年,均位于老城。战后新建的校舍则大多分布在内卡河的右岸郊区。

  宽松而严谨的学术氛围

  海德堡大学允许学生自由选课,你可以到其他系去听自己感兴趣的课。如果你对教师讲的课不满意,可以中途离开,教师也不介意。只要有5个学生听讲,教师就可以照常开课了。

  但对于学生的要求,海德堡大学却丝毫不放松,学生只有通过规定学科的考试,才能有资格参加国家考试,才能取得学位。但对学生的平时学习和考试准备,教师不加干涉。

  在海德堡大学,还有一个传统风气,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平等,教授邀请学生喝咖啡、参加周末聚餐会,是比较平常的。每当某位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被其他学校聘为教授时,他的学生们就会用手举火炬这一传统方式来向他表示祝贺。

  就是在这一宽松而严谨的学术氛围里,海德堡大学依靠着灵山秀水,吸引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造就了许多德意志的骄傲。这其中包括哲学家黑格尔、科学家本生、音乐家舒曼、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以及当今德国总理科尔,都曾在海德堡大学执教或求学过。
 大学生之吻

  离学生监狱不远的地方是一家小咖啡店,同时还经营一种只有这个店才卖的叫作“大学生之吻”的巧克力,商标是正欲接吻的一对男女学生。这家店1863年开张后,曾经是海德堡大学的教授和大学生最爱光顾的地方。




  海德堡修道院的女学生在完成每个学期的学业后,也会在女学监的监护下到这个店来庆祝一番。在这里她们常会碰到来这里放松消遣的男生,但是,严厉的女学监严格禁止男女青年之间的调情和交往。

  大学生们的焦虑被做甜点的男厨师看到了。于是,他制作了一块大学生接吻样子的巧克力甜饼,他想告诉年轻人,接吻的滋味就是这样的甜蜜。他把这个巧克力也送给了女学监,虽然女学监接受了“大学生之吻”的巧克力也并没有放松对女学生的控制,但“大学生之吻”以及这个故事却流传下来,成为海德堡大学浪漫传统的一部分。

  海德堡大学与中国

  海德堡大学同许多中国的大学都有校际交流,例如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等。

  2004年8月4日,清华科技园——海德堡科技园签约合作仪式在创新大厦举行。双方将在信息交流、人员互访、园区企业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在海德堡大学,隶属于东方学和古代文化研究学院的汉学系,是一个年轻的系科。它的古代汉学专业建立于1962年秋冬学期。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的首位主任教授为鲍吾

  刚博士,为他赢得广泛声誉的著作《中国人的幸福观》,已经在若干年前被译成中文出版。1993年,第三位主任教授瓦格纳博士荣获德国科学协会颁发的莱布尼茨奖金,是获得这项德国最高学术奖的第一位汉学家,也为海德堡大学汉学赢得了荣誉和财源。

  1994年,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又设置了一个关于社会和经济史方面的非主任教授职位。至此,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已经成为德国为数不多的几个设有3个教授职位的汉学系之一。建系34年来,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培养了20多名博士和百余名硕士。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目前设有两个可以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专业:古代汉学专业和现代汉学专业。此外,担任教学工作的还有近20位教师。目前的注册学生人数在150名左右。

  汉学系有一个常设客座教授席位。迄今为止,已经有来自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学者们应邀进行过为期1~2个学期的客座讲学,其中包括吴小如、刘桂生、熊月之等多位中国教授。

  近年来,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每年各派两位专业教学人员去海德堡大汉学系担任汉语教师,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则派出学生在两校学习汉语。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与清华大学社会人文科学学院之间则以如下方式进行交流:清华的学者去海德堡作访问讲学,而海德堡的汉学博士生则来清华进行学术研究。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神学、法学、哲学、医学课程最悠久,成就以医学最高

  现任校长:Peter Hommelhoff

  申请期限:夏季1月15日,冬季7月15日

  电话:(+49)54-2337-2336

  电邮:rektor@uni-heidelberg.de

  网站:http://www.heidelberg.de

  地址:Universitaet Heidelberg,Grabengasse1,69117 Heidelberg
柏林洪堡大学 它是德意志现代文明的摇篮。它颠覆了传统大学模式,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它树立了现代大学的完美典范,人们尊称它为“现代大学之母”。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德国,柏林州,柏林市
  成立时间:1810年
  组成机构:有11个学院及多个中心研究所
  校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历史回眸
  没有洪堡大学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德意志文明”。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的洪堡大学是依据创校者洪堡“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立的新式学校,它致力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人文综合素养。
  曾经的世界学术中心
  柏林洪堡大学成立于1810年10月,这所国家资助、男女合校的高等学府是当时的普鲁士教育大臣、德国著名学者、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创办的。
  柏林洪堡大学在成立之初共有4个传统学院,分别是:法律、医学、哲学与神学,学校共有52名教师及256位学生,而哲学院的黑格尔、法学院的萨维尼、古典语言学家奥古斯特·柏克、医学院的胡费兰及农学家特尔,则象征了当时洪堡大学各学院的精神。
  在19世纪中期高校改革浪潮的影响下,柏林洪堡大学在原先占优势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及研究条件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取得较大发展。
  柏林洪堡大学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可以说是世界学术的中心。许多知名学者、政治家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产生过29位在化学、医学、物理和文学等领域的诺贝尔得主,成就惊人。
  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就出自柏林洪堡大学即当时的柏林大学,他是1901年获奖的荷兰教授雅可比·亨里修斯·凡霍夫因研究出化学动力学定律而获得诺贝尔奖。
  包括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普朗克,哲学家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叔本华,神学家施莱马赫,法学家萨维尼都曾在此任教。
  与此同时,共产党理论的创始者马克思、恩格斯都曾就读过柏林洪堡大学,其他曾在此就读过的还包括欧洲议会主席舒曼、哲学家费尔巴哈、著名诗人海涅、铁血宰相俾斯麦及作家库尔特·图霍尔斯基等。
  倡导以知识学术为最终目的
  创始人威廉·冯·洪堡(1767~1835年)是德国近代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教育家、外交家、比较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根据洪堡的理念,现代的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合”,教学与研究同时在大学内进行,而且提倡学术自由,大学完全以知识学术为最终目的,并非培养务实型人才。
  洪堡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他说的科学指纯科学,即哲学。而修养是人作为社会人应具有的素质,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结果,它与专门的能力和技艺无关。根据纯科学的要求,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有二:寂寞和自由。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点为依据。
  寂寞和自由在这里另有新意
  大学的寂寞意味着不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所左右,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强调大学在管理和学术上的自主性。它包含三层含义:一、大学应独立于国家的政府管理系统,即“独立于一切国家的组织形式”;二、大学应独立于社会经济生活。科学的目的在于探索纯粹的学问和真理,而不在于满足实际的社会需要;三、寂寞是从事学问的重要条件,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应甘于寂寞,不为任何俗务所干扰,完全潜心于科学。
  自由包含两层意思:外部的自由和内部的自由。外部的自由是针对国家而言的,其注重大学的权利与国家的职责。大学的研究应遵从科学的内在要求在自由的条件下进行,在此之前,不论欧洲或美国的大学,都还是沿袭修道院教育的传统,以培养教师、公职人员或规则为主,较不重视研究。
  柏林洪堡大学将洪堡的理念传递至欧美各地,其办学思想在世界上广为借鉴,成为世界上很多大学仿效的对象。根据洪堡思想建立起来的柏林洪堡大学最初以当时普鲁士国王姓名而命名为腓特烈·威廉大学,大学的首任校长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希特。1818年,黑格尔继费希特之后出任哲学系系主任,并在1830年出任校长。此后,以柏林洪堡大学为中心逐渐聚集起大批人才,在洪堡的弟弟、著名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努力下,学校开始注重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自然学科迅速发展。
  当今风采
  最雄心勃勃的城市建筑
  走在洪堡校园里,可以看到一群群肤色各异而同样行色匆匆的学生。柏林洪堡大学的院系分布广而散。主楼位于菩提树下大街6号,外办、计算机中心以及最大的阶梯教室都在主楼里。不少人文学科的院系分布在主楼的附近,而数学与自然科学系却搬到了远在柏林东南角落的阿德勒斯霍夫。在那里建立的“阿德勒斯霍夫科学、医学和经济城”是继波茨坦广场之后柏林最雄心勃勃的城市建筑。只是这样就苦了那些文理兼修的学生,他们常常不得不下了一节课后,匆匆赶去车站搭乘市区快速火车赶往阿德勒斯霍夫,而不计算等车时间的“旅程”也要持续半小时以上。
 作为一所有着将近200年历史的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将它以前的一些东西很好地保留了下来。那一栋栋因风吹雨打而显得破旧的古老建筑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发生在它们身上的一个个故事。主楼大厅的墙壁上依然铭刻着马克思的名言,依然挂着爱因斯坦的画像,缅怀前人的同时,又在激励着后人。

  在高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柏林洪堡大学没有满足于只是保留传统,继承传统,


它想的更多的是明天会怎么样。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系迁往阿德勒斯霍夫已经展示了洪堡大学不断发展自己的雄心。

  不同寻常的转制过程

  1990年德国统一以后,柏林洪堡大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学校在调整科系设置、充实教学力量等方面下了大功夫。在联邦和州政府的支持下,柏林洪堡大学数学系及自然科学系搬迁到了柏林高科技园区。最近在德国科研联合会的一份报告中,柏林洪堡大学科研能力排名令人吃惊地攀升了20个位次,证明洪堡大学在不同寻常的转制过程中是成功的。

  两德统一十多年后,由于政府预算吃紧,两所“柏林大学”逐渐开始合作,比如两校医学院就于2003年合并成查里特柏林医学中心。

  从2000年开始,配合德国政府的政策,柏林洪堡大学开始设立拥有学士学位(Bachelor)及硕士(Master)学位的英美制学系,例如统计学学士、统计学硕士、跨大西洋研究硕士、高分子(Polymer)硕士等科系。

  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学子

  在洪堡教育思想的指导下,19世纪以来,德国出现的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科学家,可说是群星灿烂。在世界学术的各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经过几十年的恢复发展,柏林洪堡大学现有近两万学生,并拥有了藏书200多万册的校图书馆。如今的洪堡大学,在生物、医学、数学等方面实力雄厚,正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学子来此就读。

  目前,柏林洪堡大学共有11个学院及各个中心研究所、200多个专业或科系,包含了人文,社会,文化,人类医学,农业,医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的所有基础学科。19个专业设有理科硕士专业,59个专业设有文科硕士专业。

  柏林洪堡大学一直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合作。1959年加入国际大学协会后立即与原苏联的莫斯科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随后又先后与原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大学、波兰的华沙大学、原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大学、古巴的哈瓦那大学、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埃及的开罗大学、日本的法政大学、西班牙的马德里孔普卢滕塞大学、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50多所大学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

  校园生活

  教授对学生迟到习以为常

  与国内的学生相比,德国的学生真的是很“自由”。教授们对学生的迟到早退早已习以为常,或许是因为他们知道,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要兼顾学习和打工。课堂气氛通常都很活跃,这跟西方人乐于表达自己的个性是分不开的。一堂课结束了,学生们不是对教授的精彩讲课报以热烈的掌声,而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咚咚咚”地敲桌子来表达对教授们辛苦劳动的感谢之情。

  柏林洪堡大学每个院系都有自己的计算机房免费提供给学生上网,有的地方还可以免费打印。柏林洪堡大学的网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介绍与宣传自己的媒体,而是已经成为了师生沟通的渠道,教学与研究的阵地。在其网站上可以找到柏林洪堡大学任何一个教职员工的电子邮件地址。各个院系在网站上公布课程安排,教授们会提供习题与讲义供学生下载打印和公布考试成绩以及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而学生们也可以通过网站获知校内的最新消息,搜索资料,向教授们请教问题。

  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重视学生智育的同时,柏林洪堡大学也没有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柏林洪堡大学有专门的体育机构,每个学期和假期都会根据季节组织相应的体育活动。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报名参加。这些体育项目中除了包括常见的球类和一些欧美流行的运动以外,甚至还有中国的太极拳,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

  柏林洪堡大学采取一系列社会福利措施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务,如学生助学金制度、午餐补贴、已婚学生补贴、住宿补贴等。该校的文艺团体(交响乐团、室内乐队、合唱团、室内合唱团、木偶剧组、歌舞剧团和绘画社等)和社会专业艺术团体保持密切友好关系,经常为学校举办音乐会、戏剧表演会和展览会等。

  拒收高考状元

  柏林洪堡大学每年都拒收不少本国的“高考状元”,理由是对这些“好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满意。柏林洪堡大学招生院院长给申请者的信中写道:“在录取过程中,我们寻找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从而确保每年进入学校的都是充满活力的新生。”

  德国大学面对全国几个为数不多的“高考状元”,竟然不为所动,甚至拒绝录取这些“尖子生”,这是由德国人的人才观决定的。

  德国的大学虽然都有独立的招生考评体系和方法,但共同的特点是都采取“综合选拔制度”,即高考分数、平时成绩及考生的综合素质,三者合一。具体来说,除了高中学业成绩和毕业成绩外,学生的领导才能、外语水平、打工经验、社区服务的经历、荣誉奖状等,都是校方录取时考虑的因素。所以,德国大学在招录大学生时拒收“高考状元”,进名牌大学的学生,未必都有最好的“分数成绩”,就显得不足为奇了。
 正如德国人才学研究学家威尔尼茨教授所说,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是德、识、才、学诸因素的综合效应,任何一个因素的缺失,都会成为学生成才道路上的障碍,甚至是致命的障碍。

  洪堡大学与中国




  柏林洪堡大学和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联系,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卓有成就的学者、科学家。中央大学老校长罗家伦、美学家宗白华、哲学家陈康、物理学家王淦昌等人都曾在此就读。

  据有关资料统计,1946~1985年,柏林洪堡大学先后向国际上150位杰出人物颁发名誉博士证书,其中包括中国的周恩来和郭沫若。周恩来曾于1922年2月由法国迁居德国柏林在洪堡大学勤工俭学,同去洪堡大学的还有温朋久(新中国第一任驻日内瓦的总领事,现任总理温家宝的叔祖)。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蔡元培先生留德期间,广泛吸取了德国洪堡大学古典大学思想,丰富了北大的办学理念。

  1981年,中国的北京大学和洪堡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互派专家。1982年,我国又选派3名进修生到洪堡大学深造。

  德国联邦教育科研部国务秘书杜登豪森说:中国是德国最紧密的科学合作伙伴,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有中国跟德国这样多的科研合作项目,同样,德国也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科研伙伴。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第一批学生来到德国,现在中国学生留德很多,这说明中德之间的学术交流越来越密切。

  2005年9月,柏林洪堡大学与柏林自由大学两校代表团联合造访北京大学,并与北大联合举办“柏林自由/洪堡大学日”活动。洪堡大学校长普梅尔教授向广大师生发表了题为 “创新是我们的传统”的主题演讲,北大校长许智宏教授分别与两位校长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北大将在人员交流、联合培养等方面与两校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人文、社会、文化、人类医学、农业、医学和自然科学等

  现任校长:汉斯·尤尔根·普梅尔

  申请条件:通过全国普通高考,进入中国正规大学完成一学年以上的在校生、毕业生;具备800学时德语证明

  费用情况:缴纳报名费3000元人民币

  电话:(+30)30-2093-2155

  电邮:doethe-muecke@verwaltung.hu-berlin.de

  网站:http://www.hu-berlin.de

  地址:Humboldt-Universit?t zu Berlin ,Unter den Linden 6,0-1086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学 柏林自由大学创建于1948年,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德国首都柏林最大的综合性大学。该大学自建校以来,就以自由、民主的风格而著称。“真实、公平、自由”成为影响柏大历史的座右铭。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德国,柏林州,柏林市
  成立时间:1948年12月4日
  组成机构:8个专项科研部和8个研究生院
  校训:真实、公平、自由
  历史回眸
  柏林自由大学是1948年,因为东柏林被苏联占领而被迫退学的大学生与学者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建立的。
  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败之后,德国战后重建工作开始。洪堡大学所在城市——柏林市被分成了四大占领区。东部苏占区的一切都在既定的人民民主改造计划的安排下重建,位于北区的洪堡大学也复课了。但是,政治上的争执使得柏林的分裂不可避免。在这种政治分裂的背景下,西部柏林的人们迫切地希望拥有一所自己的大学,柏林自由大学由此诞生。
  从柏林自由大学成立到今天,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50多年的历史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并不长。如果将它和法国的巴黎大学或是英国的牛津大学相比,那么它实在是显得太年轻了。然而,正是因为它的年轻,才使它比其他大学更富有朝气。50多年来,柏林自由大学的学术成就逐渐地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柏林自由大学从来都没有忘记建校时确认的“真实、公正、自由”的原则,它在风雨中稳步发展,逐渐壮大。
  柏林自由大学非常重视和世界其他大学的交流,吸引众多的外国留学生到这里学习。它的留学生所占比例达到10%,在整个德国首屈一指。
  当今风采
  现在,柏林自由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科学和文化重镇,在柏林,大学在科学研究领域所面临的对手除了其他的大学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学术机构,柏林自由大学只有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由于历史、政治、文化等原因,德国各大学之间形成了相对均衡的局面。所以,要想突出重围,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自由开明的校风
  真实,公平,自由是1948年柏林自由大学建校时的校训,因而也决定了柏林自由大学的发展历史。大学创立伊始就对德国大学思想自由、独立治校的观念极其重视,并且还吸收了二战后强调学生权益和参与性的内容。
  在柏林自由大学中,各色意见、各种思潮可以畅行无阻,教授在课上的发言不受任何限制。由于西柏林一直是社会民主党执政,又处于社会主义东德的包围中。因而,多年以来,校方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宣传并没有做过多的硬性限制,这一点较其他西方大学开明得多。
  柏林自由大学开放的传统同样反映在广泛的继续教育科目上。一般来说,这里开设的继续教育科目总是针对一定的工作领域。每年参加再教育的有5000多人。
  柏林自由大学并不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简单的工作人员,而是十分注重基础科目的学习和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理工科的学生必须选修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而文科类的学生也必须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素养。
  很小的专业也研究
  柏林自由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其中医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系是柏大最大的院系。柏林自由大学还拥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众多的“小专业”,比如犹太研究学、戏剧学,媒体研究和奥托·苏尔研究所等部备受欢迎。
  学校还成立了多个有关世界冲突的区域性研究所,如北美肯尼迪研究所、拉美研究所、东欧研究所以及东亚和欧洲国别中心研究所。
  自然科学研究重点在于跨数学、物理和信息科学的生物和地理学研究。研究领域从日常文化到酵素的微生物分析和量子理论。女性研究一直是该校的传统强项。
  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面向国际,进行跨学科合作。著名物理学家迈特纳、奥托·哈恩和弗里茨·斯特拉斯曼曾在位于柏林自由大学校园的奥托·哈恩楼里进行试验研究工作,他们一起发现了镤元素,提出用反冲法分离放射性物质的构想。1935~1938年在研究铀经中子轰击后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最终导致核裂变现象的发现。
  校园生活
  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柏林自由大学设置了一些专门的咨询和指导机构,如学生指导中心、就业指导处、学习专业指导处、特殊情况学生指导处等。这些机构在生活和学习上为学生排忧解难,并且将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反馈给学校,以便改进学校的工作。
  学生指导中心为柏林大学在校生以及希望到柏林自由大学的学生提供服务,这里的工作人员提供的咨询服务包括很多的方面:专业选择,入学的基本条件,考试范围,专业调换,休学,退学,出国留学等。另外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如果学生们在学习中产生了心理问题,或是患上了“考试恐惧症”,或是碰到了一些其他的问题,那么,他们就可以来这里寻求帮助。这里的工作人员将通过举办讲座、进行个别辅导、组织集体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平衡心绪,打开心中的郁结。
  根据柏林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柏林自由大学的每个系都在学习专业指导处内专门委派了一名咨询员,专门负责向学生介绍自己的系和专业设置。

  柏林自由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意见。每个系都定期开展比较系统的评估活动,向学生了解他们对学校和系里工作的满意程度。根据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无论是自然科学的还是人文科学的,都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教师的水平也很令学生满意。这些都离不


开柏林自由大学长期的自我监督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柏林自由大学与中国

  柏林自由大学自建校之初就建立了密切的国际联系。这种国际往来在柏林墙倒塌之前的较封闭的日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这一传统仍然在继续。每年约有2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教授到此讲学。同时,柏林自由大学还与北京大学等近150所世界各地的大学签订了协议,进行教师和学生的互换交流。

  为推广中国文化与语言,柏林自由大学还开办了德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并将于2006年考试招生。校长迪特·蓝森先生表示,他希望通过建设孔子学院,使柏林自由大学成为德国研究东亚问题的中心,希望教育德国的青年一代,与中国各阶层人士进行广泛的交流,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语言学、历史学、法学和经济学、医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

  现任校长:迪特·蓝森

  申请条件:通过全国普通高考,进入中国正规大学完成一学年以上;具备800学时德语(达到中级二水平)证明

  申请期限:夏季1月15日,冬季7月15日

  费用情况:

  学杂费:约490元人民币/年

  报名费:3000元人民币

 服务费:10000元人民币

 住宿费:学生宿舍每月约1640元人民币,私房每月每平米500元人民币

  电话:(+49)30-8387-3900

  电邮:aaa@fu-berlin.de

  网站:http://www.fu-berlin.de

  地址:Akademisches Auslandsamt,Universityder Freien University Berlin,Brümmerstraoe 52 D-14195,Berlin
亚琛工业大学 亚琛是德国的雨都,也是著名的大学城。亚琛工业大学就坐落在这个德国、荷兰、比利时三国交界的宝地之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为这座小镇平添了几许异国情调。而亚琛工业大学的莘莘学子们更是来自五洲四海。
  性质:公立,专门性大学
  位置: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亚琛市
  成立时间:1870年
  组成机构:260个研究所
  历史回眸
  亚琛工业大学(简称RWTH Aachen)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德国最负盛名的理工科大学之一。
  大学成立于1870年,当时成立的宗旨在于促进手工业与经济的发展,当时叫做莱茵威斯特法伦皇家技术学校,刚成立时仅有29名教师。
  亚琛工业大学自成立以来,不断开拓理工科目新领域。现在仅机械制造专业就有15门初等学位后的专修科目以供选择。
  20世纪60年代,大学增加了机械工程以外的专业,例如哲学、医学系等。各专业间的跨系合作给多种特种研究项目、学位后课程及发明创新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亚琛工业大学在电工学、采矿以及一般的工程学科上独领风骚,不仅是德国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学府之一,也是世界上顶尖的理工大学,声誉仅次于美国的麻省理工大学。
  当今风采
  蝉联德国工科老大
  2005年,据德国《焦点周刊》的大学排名,亚琛工业大学再次蝉联德国工科大学的排名首位。排名得分从9个方面进行考察,其中包括师生比例、学习时间、第三方资助率、读博比例、科研成果等。在电气工程学专业方面,亚琛工业大学以69分的得分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慕尼黑工大。在机械制造专业,亚琛工业大学的得分(76分)也远远领先其他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排名第二。
  目前,亚琛工业大学在校学生达到了35000余名,工作人员10000多名(其中约1900名科技工作人员,6000名非科技工作人员,1000名左右实习或培训人员和1500名中间工作者),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学校现设有理学院、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与测量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矿物学院、冶金和地质学院、文学院、电机工程学院、经济学院、教育学院等十几个学院。
  目前,亚琛工业大学设60多个专业,这些专业都以理工硕士、文科硕士或国家统一测试结业。亚琛工业大学另有多种深造或补充专业课程、学位后课程以及各种学习项目,为求学者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
  社会实践、专业间合作和国际性是大学260多所试验所、教体、研究创新机构及管理中心的宗旨。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学生们也可以领略到这一点。作为偏重实践性的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在最近几十年中渐渐发展为亚琛市及周围地区的一大经济中心。
  实力强劲的理工科
  亚琛工业大学理工科实力强劲,电子、机械制造方面排名一直名列德国第一,计算机、建筑、物理等学科也在德国大学排行榜上位列三甲。
  一流的教育水平造就了一流的学校,现在许多外国著名公司如爱立信、福特、飞利浦、联合科技等都在亚琛建立了分部,三菱也在亚琛附近建立了它的欧洲半导体中心,以吸收人才,微软的德国研究院也设在亚琛。
  为了适应当前国际需要,亚琛工业大学在坚持以往一贯传统的同时,新开了一批硕士学位专业(Masterstudiengang),使大学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
  在该校就读的外国学生及外国科研工作者达4000余名,他们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亚琛工业大学与世界上70多个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亚琛工业大学的科目表几乎覆盖了所有老牌大学可以提供的专业。5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技术工程专业,如机械制造、电子等;18%左右的学生选择理科专业,数学、物理等;余下的学生则各有10%在文科系、经济系或医学专业就读。
  宝马资助的机械工程学院
  亚琛工业大学的机械专业和亚琛工业大学有着同样的悠久历史,建于1870年10月。前后经历了4次改名,直到1964年机械工程学院的成立。目前共有6000学生在读本专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机械专业。
  必须提到的一点是,亚琛工业大学机械学院拥有大量的科研项目,它们涉及300多个专业领域,代表着当今研究的前沿。为此约有1000名学生作为助手,协助工作。这就给他们提供了了解专业相关知识和积累工作经验的良好机会。
  由于亚琛工业大学的突出表现,除了聚集众多知名厂商之外,许多厂商也纷纷资助学校各项研究,与学校各科系进行密切合作。以机械系的材料系下属塑胶研究所为例,该系就有320多家企业资助,如宾士、宝马、福特等。航空航天所更是荣誉备出,独领德国航空界80多年风骚;汽车研究所拥有庞大的实验车间和试车场,和宝马等大公司常年有密切联系。加工机械所则为世界上最大的机械研究所。
  校园生活
  亚琛是一座超过1000年历史的文化城市,有许多古建筑,城市雕塑和博物馆。提到亚琛市的文化资产,首先当然是最著名的八角形大教堂,被联合国列入人类文化遗址的亚琛大教堂,它堪称欧洲宗教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此外,它还是加洛林王朝艺术的代表作、德皇加冕厅、欧洲基督教圣地教堂和德国最古老的中世纪石块建筑。
亚琛大学的学生充满了朝气和活力,用他们的一举一动让这历史悠久的大学城依然生气勃勃,音乐、戏剧、体育、美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亚琛城每个角落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亚琛工业大学与工业界的合作也已经开始了几十年,大学本身也建立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学的研究经费有2/3来自德国企业界,再加上大学里的教授有很多在外都设有自己的公司,学生因此会有很多在企业界实习的实务经验。




  亚琛工业大学的结业生中不仅包括高等学历者,同时还有900名培训学生和实习生圆满结束他们的工业、理工、医科或商业方面的学业。

  跨学科之间的合作以及大学与工业界的合作具有越来越重大的意义,各系所的教授们注重建立跨学科的项目,12个特别项目工程每年能够得到3000万欧元的科研经费。

  亚琛工业大学与中国

  亚琛工业大学与我国的多所大学都有合作。

  1999年,中国教育部长和德国联邦教研部长签署了关于在清华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合作培养工业(又称制造)工程和汽车工程硕士项目的协议,项目合作期为5年。两校在2001年2月协商确定了联合培养项目的具体事宜。双方达成协议,每年互派教师3~5名,合作开展科研和教学。

  北京科技大学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已有25年。25年来两校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冶金与材料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了双赢的关系,在此期间亚琛工业大学还为北京科技大学培养了在冶金、材料、机械、管理、计算机、自动化、物理、化学、德语等专业的70多名教师。

  活跃在中国理工科领域的学者不少出自该校,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机械专业)、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韦钰(电子专业)、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等风云人物均毕业于该校。

  路甬祥,流体传动及控制专家,曾获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工程博士,路甬祥身兼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国际科学院委员会联合主席。

  韦钰,1979年赴西德留学,1981年获西德亚琛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是第一位获得博歇尔奖章的中国人。她还获美、英、加、日、港、澳等八校名誉博士称号,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任教育部副部长。

  王大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家。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专业。1982年在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自然科学博士。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2003年担任清华大学校长。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机械制造、电气工程、信息学、自然科学、建筑学、土木工程、地质资源及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

  现任校长:布尔哈特·劳胡特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托福550分或雅思6.0分

  申请期限:夏季1月15日,冬季7月15日

  费用情况:

  自保金:6600欧元

 海外生学费:650欧元/学期

 生活费:每月约为600~1200马克

  电话:(+49)241-80-41080

  电邮:international@aaa.rwth-aachen.de

  网站:http://www.rwth-aachen.de

  地址:RWTH Aachen,Akademisches Auslandsamt,Ahornstrae 55,D-52056 Aachen
慕尼黑大学 拥有5个世纪历史的慕尼黑大学在德国大学各项指标的排行中都名列前茅,是德国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大学之一。曾经有1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此从事科研活动,35名联邦议会议员也出自于此。
  性质:私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德国,巴伐利亚州,慕尼黑
  成立时间:1472年
  组成机构:分为20个学院,178个研究所
  历史回眸
  慕尼黑大学,全称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始建于1472年,是德国历史最悠久,文化气息最浓郁的大学之一。
  学校建立之初,校名就叫作“大学”。她仿照巴黎大学和维也纳大学的模式建立起来,学校内学院的设置,管理的方式以及教师的聘任都沿袭了巴黎大学和维也纳大学的传统。就连教师讲课的语言都是用的拉丁文。
  19世纪初,为了纪念学校的创始人H·路德维希大公和后来的马克希米里安一世,这所学校改名为Ludovico Maximilianes,后来又将这个拉丁文的名字更改为德文的Ludwig-Maximilians Universitaet Muenchen。从1472年始建至今,这所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了规模仅次于柏林自由大
  学,位居德国第二位的大学。
  15~18世纪,是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人们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在大学里,这种情况更是突出。而那时的慕尼黑大学的课堂和校舍都是借用的教堂和修道院,在这些地方宣传与天主教、基督教的教义背道而驰的哥白尼日心说或是布鲁诺的天文馆哲学观,都显得很不合适。
  慕尼黑大学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她的艺术和人文学科研究。但她在机械和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如分子生物基因中心实验室与慕尼黑技术大学联合建立的加速器实验室。
  此外,慕尼黑大学高水平研究的标志是其成员每年荣获的多种奖金和奖励,如德国研究协会的Gottfied-Wilbelm-Leibniz 奖和Koeber奖,迄今为止,慕尼黑大学教授中已有12人获诺贝尔奖。
  当今风采
  178个研究所
  从建立至今,慕尼黑大学已经经历了500年的风风雨雨,经历无数的沉浮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慕尼黑大学在1997~1998学年度,学生已近70000人,其中女生35000人以上,超过半数,外国学生有5000人左右。有51%的学生分布在语言类文化和社会科学类的专业中。大学的教学单位现分为20个学院,这些学院中又分为178个研究所,以及为医学院实习用的诊所。
  慕尼黑大学成就较高的学院主要有企业经济学院、医学院、法学院、社会学学院、物理学院和化学学院、林学院、兽医学院等。
  近几年,慕尼黑大学大刀阔斧地削减掉一些过时的专业,同时又以更大的积极性增加了一些新型专业,如:在数学学院中加大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比重,在国民经济学院中也加大一些当前经常现象研究的力度等。
  5个多世纪的丰厚文化遗产
  慕尼黑大学传承着5个多世纪的丰厚文化遗产;她是德国最富有文化气息的大学;她孕育了众多著名学者和科学巨匠:
  电学先驱欧姆在这里任教;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在这里思考;近代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创始人李比希在这里工作;现代燃料分子结构的发现者和合成果料的创始人拜尔在这里研究;世界上第一张X光照片在这里问世;德国的第一头克隆牛在这里诞生;她创建的医学解剖实验室是古代医学向现代医学转变的标志。
  校园生活
  注意科研与教学并举
  注意科研与教学并举是慕尼黑大学的一个特点。在新形势下,他们更为注重与企业界的密切结合,在探索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慕尼黑大学建立了几种不同的研究模式:
  一是高校与企业共同组成研究中心,前期的开发研究由高校承担,后期的应用研究由企业承担。二是以研究课题和项目为主、学校与几个企业组成研究联合体。三是高校与校外研究机构组成联合体,联合体设在大学内,所长同时在大学兼职,这种负责人的双重身份十分有利于调动研究所和高校两方的积极性,科研经费的使用也很灵活,有利于研究所对博士生的培养。
  90年代后,随着欧盟的建立,欧洲本身的实力又使欧洲人重拾信心,欧洲大学也开始寻求新的发展,希望重振雄风。慕尼黑大学在许多的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
  慕尼黑大学主要吸取了美国大学的一些设置和做法,废除了过去设置的几大学院,在学院下面再设系、专业,提高各专业的地位。
  打破完全无偿的大学教育
  长期以来,德国的高等学校无偿为学生提供教育机会,每个学生全年的费用高达1.3万马克,这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负担。而且,对学生在校学习的年限限制不强,出现了学生赖在大学中数年不走的现象。慕尼黑大学每年用于发放教职员工工资、更新设备、修缮校舍等方面的费用约为12亿马克。
  在政府拨款远远不足,大学筹集经费困难的情况下,慕尼黑大学校方正在考虑向学生收取适度的学费,数量大约在2000~4000马克之间。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减少在大学中滞留的学生数量;二是可以增加经费来源,并且,只要在收费的同时实行一些补救性的措施就不会把一些有才华而经济拮据的学子拒之门外。 以前德国大学对待外国申请者是冷面孔的时候居多,学生不仅没有奖学金,勤工俭学也只能偷偷做些粗活;而且,在德国大学拿到学位需要的时间太长,求学者往往知难而退。有鉴于此,慕尼黑大学积极落实德国政府于1996年5月出台的鼓励外国人赴德留学的新政策。虽然现阶段外国学生数量还不足学生总数的1/10,但在授予外国学生奖、助学金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也放宽了某些限制专业中外国学生的申请标准。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经济学、法学、语言学、工商管理、法学等

  申请条件:申请大学预备部最低600学时;申请直接入大学最低800学时

  申请期限:夏季1月15日,冬季7月15日

  费用情况:

  学杂费:45马克

 住宿费:学生宿舍每月318马克,私房每月每平米22马克

 公共交通费:约每年744马克

  电话:(+49)89-2180-2823

  电邮:auslandsamt@lrz.unimuenchen.de

  网站:http://www.uni-muenchen.de

  地址:University of Muechen,Auslandsamt,Ludwigstrasse 27 80539,Muechen
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是一所学科齐全、闻名于世界的综合性大学,基本上囊括了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东京大学有10个大学部,11个研究生院,是公认的日本最高学府,是亚洲最负盛名的世界一流大学之一。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日本,东京都
  成立时间:1877年4月12日
  组成机构:有10个大学部,11个研究生院,12个研究所
  历史回眸
  东京大学成立于1877年,是日本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公认为日本最高学府,是亚洲一所世界性的著名大学。
  向欧美学习的门户
  东京大学的前身是明治时期创办的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科学校。如果追溯得更远些,最早是幕府时期设置的“兰学”机构“天文方”、昌平坂学问府、种痘所历经演变而来。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公布了“新学制令”,为向欧美学习打开门户,于1877年根据文部省指示将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科学校两校合并,定名为东京大学。
  1886年,明治政府为适应国家需要,培养具有国家主义思想的人,颁布了“帝国大学令”,东京大学改名为帝国大学,采用分科大学制,原来工务省管辖的工科大学,农务省管辖的东京农林学校和山林学校合并建成的农科大学,相继成为帝国大学的工科大学和农科大学,原有的几个学部分别改为法政大学、医科大学、文科大学、理科大学;并开始设置研究生院。成为一所名符其实的大学。
  制定了“学位令”后,东京帝国大学增设博士和大博士学衔。其间,各帝国大学纷纷冠上本地名称,为示区别,帝国大学的名称前面添上“东京”二字,更深一层含义是使其成为各大学的样板。
  清除帝制 重塑昔日辉煌
  二次大战后,大学清除了军国主义教育的一套做法,调整了机构和不合理的制度,并去掉了“东京帝国大学”中的“帝国”二字,重新恢复了最早东京大学的校名。
  改制后的东京大学又新设了基础学部、教育学部,把东京帝国大学时的附属医学专业部、第一高中、东京高中亦同时并入,原有学部中又分化出新的学部,一大批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相继成立。今天,东京大学已成为具有10大学部,11个研究生院,12个研究所,数万师生员工的综合大学。
  1986年亚洲一些大学校长和行政管理人员投票评选10所世界著名大学时,东京大学作为亚洲惟一代表入选,这是东京大学的荣耀,也充分证实了它的学术水平。
  2005年6月,世界上最具权威的学术信息机构美国THOMSONISI学术信息会社,公布了论文被引用次数的排行榜。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排名中,东京大学居世界第16位,位居日本国内第一。
  把东京大学办成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的大学”,这是东京大学面对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挑战而做出的抉择。
  红门与三四郎池
  东京大学校区设在东京都内文京区本乡,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只有清华面积的十分之一,全校绝大部分机构均在这里。另外在目黑区驹场另建一新校区,为教养学部及部分后勤设施所在地。附属学校,实验实习基地(如农场、林场、地震、火山、天文等观察站)、师生员工宿舍等分布于全国各地。
  在校本区一片现代化建筑群中,东京大学的一座古朴典雅的门,独具风格,这就是日本的国宝,人们称它为红门。江户时代,藩王娶妻建红门是一种习俗。红门后来经东京大地震和二次大战的破坏,1949年被国家定为重点文物。1991年重新修缮一新,十分有气派,现红门成为东京大学的代名词。
  走进正门,是被视为东京大学象征之一的银杏树道,这些银杏树同东大一起历经了百年的沧桑,他们给校园带来的超凡脱俗的美,令人神往。
  东京大学有一处著名的“心字池”,清幽的池水、戏水的野鸭,有一种中国江南园林的雅趣。日本文学家夏目漱石在小说《三四郎》中描写了它,所以人们又叫它“三四郎池”。如此美丽的景致,曾经为东大孕育出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
  学生多 教授多 书更多
  东京大学是一所学科齐全、闻名于世界的综合性大学,基本上囊括了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东京大学共有10个学部(本科的学院),即法学部、经济学部、文学部、教育学部、教养学部、工学部、理学部、农学部、药学部、医学部。
  东京大学的大学院(相当于研究生院)分13个研究科,即综合文化研究科、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育学研究科、法学政治学研究科、经济学研究科、理学系研究科、数理科学研究科、工学系研究科、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医学系研究科、药学系研究科、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学际情报学研究科。
  东京大学共有藏书660多万册,其中西文书300多万册,分藏于全校60多个学部、研究所以及有关部门的图书馆和资料中心。中心图书馆藏书近100万册,38600种期刊,每年全校订购新书近20万册。
 东京大学学生总数约27000人,有本科生16500人、研究生9000人,其中有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约1800人。教员近40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56%。

  官僚的温床

  东京大学建校以来培养了大量知名人物,据说当代日本知名人士中东京大学的毕业生约


占半数以上。

  以政界为典型,人们说东大是“官僚的温床”,“总理首相人才的发生地”。这些说法从字面上看好像夸张了些,但事实也确是如此!仅法学部的4万毕业生中就有2700人在官厅工作过。日本首相总理大臣中,二战前有1/3出自东大,二战后则基本由东大人包揽。

  在野党中有共产党的宫本显治、上田耕一郎,社会党的在田知己。新民连的田英夫、江田五月等均出自东大。在社会活动家中有曾担任过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的向隆坊,“鲁迅通”竹内好等。

  在科学家中有长冈半太郎(后为大阪大学首任总长)、高木真治、近藤平三郎、小平邦彦、茅城司等知名学者。还有历史学家井上清,经济学家大内兵卫。

  在文艺方面亦是人才辈出。大文豪中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夏目漱石、森鸥外、永井荷风、广津柳浪世界闻名。北桦派有志贺直哉、菊池宽、芥川龙之介,以后者命名的“芥川奖”为日本国内著名的文学奖。短歌俳句方面有权威正冈子规,诗人上田敏,作家坛一雄、太宰治、三岛由纪夫、名峙润一郎、铃木三重吾等均是国内受人欢迎的艺术家。此外还有演员山村聪、南原宏治、平田昭彦,歌手加藤登纪予,多才多艺者桥木治等。

  在日本较大的公司中任董事长、总经理、部长等重职者尤以旧帝大毕业的人居多,据资产在10亿日元以上的公司统计,在这些公司中担任上述重职的人,东大毕业生要数第一,所以又有“东大人掌握国家政治经济命脉”的说法。

  决不人云亦云

  东京大学保持着传统大学的特征:多学院、多学科。目前全校的学科差不多全是老学科,办学水平很高,几乎所有学科均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对新建学科和教学上的改革持慎重的态度,他们认为必须保持学校的一贯传统,不要人云亦云,方能办出高质量和自己的特色。“以质取胜”,“以质取量”是东大的办学目标,全校教职员工是这样认为的:保持学校的稳定和学术上的高水平是维系学校尊严和荣誉所不可缺少的。

  因此他们在培养人才方面着眼于高质量,为达到这个目标,他们采取了一些措施:

  * 为控制学校规模,不宜把学校办得过大,以维持学校运转的高效率,目前一直把本科学生人数控制在15000人左右;

  * 强调大学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开展科学研究,多出世界前沿的学术成果;

  *精心选择,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授队伍;

  * 教学上强调基础知识教育,规定4年制大学生必须有两年时间在教养学部学习共同必修基础课和一部分专业基础课;

  * 建立导师带研究生制度,对研究生严格要求,同时充满爱心,悉心指导等。

  在日本,学生以在东京大学学习为幸,教师以在东京大学任教为荣,这股风已在东大校园传播开来,成为东京大学的一种无形的凝聚力量。今天,东京大学不仅对国内,而且对世界都有巨大的吸引力,它被称为世界性的一流大学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

  校园生活

  东京大学有着理性和务实的办学理念,它严谨治学的氛围无处不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里的生活是枯燥和无味的。

  理性与务实的校风

  在东京大学的办学理念里,你几乎捕捉不到文人气息,相反,它给世人的印象,更多的则是理性和务实。

  走进东京大学的图书馆,你就可以感受到这种无处不在的严谨治学氛围。东大图书馆设有开架阅览室和自由阅览室,除了面向在校生以外,还向社会开放,毕业生只要持入馆证或者毕业证书就可以进来重温学生生活。对于勤学苦读的东大学子们来说,东大图书馆是他们成长历程中重要的驿站。

  东京大学博物馆可以说是这一教育思想的产物,作为日本最早建立的一所大学博物馆,它收藏了从江户时代到现在的东京大学的历史资料和240万件研究标本。博物馆尽量收藏每个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和资料,以记录东大的研究历史。这就是为什么东京大学授课时能够尽量使用实物标本的原因。

  有学会 也有麻将研究会

  东京大学有专门为全体留学生设立的学习计划和援助措施,留学生中心设立的日本语教室能帮助外国留学生尽快熟悉日本生活。如果留学生遇到疾病或者意外事故,后援会还会提供帮助。东京大学的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年为基础教育阶段,后两年为专业教育阶段。新生入学后首先在教养学部学习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基础,东京大学不仅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会、协会和俱乐部。在东京大学有许多名目繁多、内容各异的俱乐部,甚至还有面条俱乐部、麻将研究会等听起来令人发笑轻松的协会。正是在这种活跃的氛围中,培养出东京大学学生完整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素质,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留学生到这里学习。
日本特色的文化活动

  空手道是日本人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东京大学的空手道部设立于1922年,现在已有79年的历史了。白衣黑带,赤手空拳的空手道运动成为许多日本学生的爱好。

  和空手道俱乐部一样,东京大学茶道俱乐部的历史也很长,每个星期,热爱茶道的学生


都会到“柏荫舍”来练习。每年春天和秋天,茶道俱乐部也举办一些招待毕业生和其他客人的茶会。茶道可以说是日本文化的结晶,它不仅体现了日本人生活的规范,还反映了日本人平等、互敬的道德观念。

  在茶道表演过程中,从一举一动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教养,虽然好多人还不太习惯绿茶的苦味,但在练习过程中却是一板一眼,遵循每一道程序。日本人大多不愿意共用口杯,但在茶道中却破除了这一禁忌,表达了一口同心的意愿。

  东大与中国

  在东京大学和中国之间,早就开始了人文科学领域的交流。我国许多的知名人士在这所古老的大学就读过。

  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就毕业于东京大学。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1924年留学日本,1931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在日本读大学时他发表了《关于弗开特的一个定理的注记》数学论文,在当时引起轰动。长征路上唯一的教授成仿吾也毕业于东京大学。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毕业于东京大学经济学部。

  曾任林业部部长的梁希是著名林学家、林学教育家,他于1906年赴日本留学,入士官学校学习海军,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回国,1913年转入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学习林学,1916年回国任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教师兼林科主任。

  我国第一个音乐专业学校创始人肖友梅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在东京高等师范附中音乐学校学习。

  另外胡政之、张资平、王梵生、汪厥明、史尚宽、穆木天、杨春洲、杨向奎等都曾经是东京大学的学子。

  东京大学以其高质量的办学水平和一流的学术地位为国内和世界所瞩目,现今已成为日本对内对外学术交流中心。国际交流方面,同世界18个国家地区36所大学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协定,其中有中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人文社会、教育学、法学政治学 公法、民刑事法、基础法学等

  现任校长:佐佐木毅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日语成绩、推荐信

  申请期限:12月31日

  费用情况:

  学费:535800日元

 住宿费:约13000日元/月

  资助情况:提出申请,学费可全免或免部分

  电话:(+81)3-3812-2111

  地址:日本东京都文京区本乡7-3-1
京都大学京都大学与东京大学虽为日本东西两地同等齐名的国立大学,但它们的传统与办学目标迥然不同。东京大学以培养治国人才为主,京都大学则以培养科学家见长,被人们称为“科学家的摇篮”。京都大学一向注重学术上的高标准,尤以理科著称,因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京都学派”。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日本,京都府
  成立时间:1897年
  组成机构:有10个学部,15个研究科
  校训:自重自敬 自主独立
  历史回眸
  京都大学是继东京大学之后成立的日本第二所国立大学。1892年,23位国会议员在向国会提出的一个议案中提出,日本仅有一所国立大学,缺乏竞争,对办学和学生的培养都不利,建议在当时的西京——京都建一所大学,1897年议案被通过,大学得以诞生,当时定名为京都帝国大学。
  初建时整个大学只有一个理工科分科大学,共有6个专业21个讲座,学生不到500人,木下广次为首任校长。数年之后,又增设了法科、医科、文科等3所分科大学,这时全校已有5个分科大学。4年后新的大学令颁布,分科大学改名为学部。法学部原有的法律学和经济学分家,同时上升为学部。经过数年的努力,农学部和一些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学校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学生人数成倍增加。
  战后,按照新的教育法,全部实行新制,删去帝国大学中的“帝国”二字,清除军国主义对京都大学的破坏和影响,包括实行男女共学,清理教师队伍,废除一些不合时宜的讲座,增设教育学部、药学部和一些研究所,研究生的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外开放门户。这样,京都大学就成了在日本仅次于东京大学的学科齐全、规模宏大的国立综合大学。
  当今风采
  研究条件独一无二
  从机构的设置和科学研究的组织上也可以充分看出京都大学的特色。有不少研究所和中心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优良的研究环境为科学研究准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研究人员如鱼得水,因而无论在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上在日本均很有影响。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京都大学更是走在日本各大学的前头,影响最大的是以汤川秀树为首任所长发展至今的基础物理研究所,现已成为世界基础物理理论研究的中心之一,研究领域包罗了天体物理、基本粒子、原子核、宇宙、统计物理、物性等诸多方面。
  在化学反应理论研究方面,福井谦一的量子化学边界轨道理论已应用于化学工程,1987年获得了诺贝尔奖。数理分析研究沟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借助数学模型的方法已愈来愈普及到对许多理论问题的研究,并实现计算机处理的程序化。病毒的研究、癌的发生和遗传理论也有所进展。
  在人文科学的研究方面,京都大学同样十分重视具有自己的特色,在京大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世界著名的优秀学者,有的还得到日本文化勋章。如日本哲学宗师西田几多郎,法学的佐佐木恣。研究中国史的贝冢茂树,研究中国文学的吉川幸次郎等。
  京都学派 执着成就事业
  京都大学与东京大学虽为日本东西两方齐名的国立大学,但它们的传统与办学目标迥然不同。东京大学以培养治国人才为主;京都大学则以培养科学家见长。在科学研究方面,人才和成果都不少,因而被人们称为“科学家的摇篮”。
  特别引以自豪的是,在1949~1987年的38年中,日本获诺贝尔奖的7名得主中京都大学就占4名(又有人说是四个半)。获日本文化勋章和日本科学院奖以及其他方面奖励的更是数不胜数,这些成就的取得同它的优秀传统是分不开的。
  京都大学一向注重于学术上的高标准,从创校以来就有理重于文的传统,在全校的学部、研究所、教学与科研中心中理科明显占优势,因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京都学派”。
  人们曾这样形容“京都学派”:“即使在常人看来芝麻一样的小事,京都大学教授也会饶有兴趣,只要合乎学术道理的,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做”。这个学派最早是京都大学文学部著名的哲学家西田几多郎以及他的弟子田边元、三木清等人倡导发起的,原意是指他们对日本哲学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后来日本学术界引伸为京都大学毕业出来的“不问实际,只管求知”的一群人。正是他们这种“兴趣”和“执着”才使京都大学成了科学家的摇篮。
  校园生活
  京都大学位于日本历代的古都,有着悠久的日本传统历史和文化;校园远离首都的政治中心和繁华的大城市,为学者准备了潜心治学的理想场所;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京都人那种“优哉游哉”的生活方式,这些独特的学术和人文环境与京都大学成果累累、人才荟萃都是分不开的。而京都大学为学生创造的学习和研究环境同样值得称道。
  比东京大学更尊重学生的自主
  京都大学自古以来就有独立自主办学的优良传统,建校初始,首任校长木下广次就强调京都大学一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要“比东大更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
  1913年,抗议校长独断专行的“柳泽事件”,导致了校长选举制度的产生;1928年,法学部泷川教授被解雇引起全校沸腾,抗议军国主义践踏民主和对爱国教师的迫害。为了探求真理就要争取自由研究的权利,同样也只有有了这种权利才能保证自由学风的实行。
 经过前人的努力,今天京都大学的学生说:“在这里学习有种自由感,校方在学习和生活上从不施加过多的压力,有志者致学,无志者尽兴,各听其便,互不干扰。”因此,日本国内就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想读书就去京都大学。”

  取得学分也可以不经过考试?




  自由的学风体现在教学上就是弹性的管理原则,全校实行选课制,这个制度是法学部在20年前创设的。学生可以打破学年的界限,只要取得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且取得学分不一定要经过考试,撰写论文报告也可以取得学分。

  以理学部为例,在两年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由学生自己选择最适合的专业基础课程组合学习,然后再确定重点专业方向。专业基础课程组合分为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四大块,由学生任选一块。两年专业课程组合分四种类型搭配:自然科学展望、共同基础学科、专业基础、专业课。对外来的留学生、本科生实行自由转学和互换学分的制度。

  自由的学习气氛和严谨的学风并不矛盾,学校始终认为:学习是自愿自觉的行动,要靠自己的责任感和不懈的努力,京都大学的特色就是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人。因而在这种学术氛围里用不着担心这种“过分”的弹性会导致放任自流。事实上,在京都大学要想拿到学位要比其他学校困难得多。

  实行对外开放,重视国际交流

  实行对外开放,重视国际交流,亦是京都大学在国际上知名度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京都大学每年要派出近百名研究生出国学习。至于教员出国研究、调查、讲学、参加国际会议等活动则更多,每年超过1500人次。

  学校鼓励以个人、系、专业、研究等多种形式对外交流和开展合作,包括邀请国外学者携带课题来京大进行长期或短期合作研究。

  京都大学与东京大学是分列日本东西的两颗灿烂的学术明珠。经过100多年的努力,在世界上赢得了很高的声望。今后,京都大学凭借它那得天独厚的学术环境、独具特色的传统和学风,学校全体成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成为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名符其实的学术重地。

  京都大学与中国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设有日本、东方、西洋三部,其中尤以东方研究部的中国研究最为著名,以中国的社会、政治、历史、革命史、古典文学为重点,在唐诗、元曲、尚书、天工开物、汉书律历志的研究上远胜于日本其他大学,为世界大学中的佼佼者。所内藏有研究汉学的珍贵中国文献41万册,其中有些是连我国国内也难找到的。比如商甲骨文、汉籍拓本,以及日本从我国各地带回来的像片、地图、录像带、缩微影片等。

  1949年以前,我国就有不少人去京都大学留学。郑伯奇,作家,1917年赴日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等组成“创造社”。1926年京都大学毕业,回国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章鸿钊(1887~1951年),著名地质学家,曾赴日本京都大学留学。

  京都大学已同我国的西北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等校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

  目前在京都大学就读的留学生有1123人,其中以中国留学生占绝对多数(共408人),近几年来,留学生人数都呈不断增长趋势。日本京都大学积极招收中国留学生,将于2006年在中国上海开设事务所,派教员常驻上海,并与复旦大学合作,利用电脑进行远程教学。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文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等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日语成绩、本校考试成绩

  申请期限:不限

  费用情况:

  申请费:无

  海外生学费:300000日元

  生活费:4万~5万元人民币/年

  电话:(+81)75-753-7531

  电邮:kanzlei@zuv.unizh.ch

  网站:http://www.unizh.ch

  地址:日本京都府左京区吉田本町
早稻田大学 “早稻田大学以保全学术之独立,有效地利用学术,造就模范国民为建校宗旨”,这种优良学风,经创始人大隈重信倡导以来,经历任总长的精心扶植和全体师生的不懈奋斗,使之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性质:私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日本,东京市,本部校区在新宿
  成立时间:1882年
  组成机构:11个学部和16所大学院
  校训: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
  历史回眸早稻田大学,一个具有浓厚田园色彩的校名,它是日本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它的名字来源,正如它的校徽图案:两束稻穗之间嵌上“大学”二字所显示的意义,早稻田刚建校时并不在繁华的都市,它的前身是东京专门学校。
  走过艰辛,迎来光荣
  1882年伴随着“学问要独立”的宣言声,日本明治时代著名政治活动家、自由民权主义者大隈重信在东京郊区一片稻田里创办了东京专门学校。当时由于国内政治派系纷争,从大隈重信的处境,不便于插手学校的事务,校长便由大隈英磨担任。当时仅设有政治经济、法律、理学及英语四科,规模很小,设备异常简陋。
  1902年建校20周年时,学校正式改名为早稻田大学。后来,由于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早稻田大学受到严重的破坏,但它还是顽强地保存了下来。
  二战后,早稻田大学获得了新生,清除了军国主义教育思想,办学规模也大幅度扩展。在新的学制下,早稻田大学为适应战后大规模经济复兴的需要,在扩大全日制招生规模的同时,开办了夜校班、函授班。研究生教育也得到蓬勃发展,许多系科都设立了博士课程。学校机构也有了相应扩充,设立了体育局、国际部,加强同海外交流和选派接受留学生。各种各样的研究所也似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世界的道路通向早稻田
  早稻田大学以“保全学术之独立,有效地利用学术,造就模范国民”为建校宗旨,这个优良学风,经创始人大隈重信倡导以来,经历任总长的精心扶植和全体师生的不懈奋斗,使之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大学创办人大隈重信是一位有远见的教育家,他为学校定下的办学原则和治学精神一直贯彻至今,他提出的“做学问的独创性”,“知识的实用性”和“造就模范的日本国民和世界公民”是学校的建校宗旨。
  大隈重信倡导的“在野精神、进取精神和庶民精神”使早稻田培养的不只是少数精英尖子和上层领导,而且是大批实干的人才。
  大隈重信办学的终极目标是“世界的道路通向早稻田”,早稻田大学最早吸收欧美学术文化,向亚洲各国开放门户,吸收各国留学生在日本众大学中始终走在前列。
  当今风采
  早稻田大学已走过100多年风雨,发展成为一所完整的综合性大学。早稻田大学现有5万余名学生,拥有9个极富个性的本科系及12个研究生院。学校不仅拥有现代化的设施,更有百年来所积淀下的丰富人文资源,成为名符其实的日本“私学之雄”。
  早稻田大学本部校区在东京都闹市区的新宿,全校主要学部和行政机构均设在这里。另外,还有户山、大久保、所泽、本庄等9个校区。各校区除了有关部的教学、科研设施外,在本部校区还有大隈讲堂、戏剧博物馆、井深大纪念厅(国际会堂)新建综合情报中心等反映早稻田大学历史和特色的建筑物。
  早稻田大学以中央图书馆为核心,共拥有30座图书馆,藏书总数约450万册,利用者达180万人次,图书馆拥有许多国宝级图书。
  早稻田大学是一所尊重个性,崇尚“自由的学风”的综合性大学。在这里你随时会见到来自世界各地,有各种不同的肤色,说着各种语言的留学生。
  稻门会大行其道
  早稻田大学培养了多名日本首相,如森喜朗、小渊、竹下、海部等,在日本国会中有校友近百名,称为“稻门会”。企业家中有松下、索尼的创始人,在日本上市公司经理中早稻田毕业生人数占第一位,更有村上春树等著名文学艺术家、建筑大师、传媒大亨等等不胜枚举,有人说“早稻田人掌握着日本的舆论工具”。
  十分重视校友工作是早稻田大学的又一传统。今天,早稻田校友已遍及世界各地,世界各大都市差不多都有“稻门会”,大大提高了早稻田大学的知名度。日本全国的早大校友会设有46个支部,以下分布于区、市共有270个机构,海外也有25个,加上各种专业行业的稻门会,共有600个校友会组织。
  谁能全译沙翁作品?
  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全译莎士比亚剧作,坪内逍遥先生是其中之一。为纪念这位日本文学界的泰斗,早稻田大学建造了一座戏剧博物馆,门楼上用拉丁语写着莎士比亚的名言:世界就是一个大舞台。
  戏剧博物馆内珍藏了世界各地的戏剧影像资料,其中收有47000多张浮世绘,排在大英博物馆之前,居于世界首位。
  早稻田大学的另一处宝藏是收有东洋美术资料、考古资料等早稻田独有文化遗产的会津八一纪念博物馆,展品除了陈列之外,还可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传送,成为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的早稻田大学的“窗口”。
 先进的人工智能研究

  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早在1964年就开始了对机器人的研究。在纪念德国古典音乐家巴赫的演奏会上,早稻田大学研究的机器人演奏了巴赫的乐章,大获成功,并引起各国科学家的兴趣和注意。




  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拥有庞大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所有学术领域的学术信息都实现了在线搜索,其图书目录数据库被国际最大的图书目录利用机关所采用,供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利用。

  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为了保障人的安全,国家规定建筑的地下室二层以下不能有人,所以在早大图书馆的地下书库中采用了自动取书设备,只要在电脑上敲出所要书的名称,地下书库的机械手就自动将书取出。而这一先进的技术正属于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人工智能技术。

  校园生活

  理工学部——建筑和学术的双标志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学科,几十年来,建筑学科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建筑师,早稻田大学18层的理工大楼,就是他们自己设计建造的。除了美观大方之外,每个小小的空间都被充分利用,发挥着应有的效益。早稻田大学的建筑在形态、气氛、格调等方面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心理精神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隈讲堂是为纪念大学的创始人大隈重信先生建立的,它那独特的建筑风格已成为早稻田大学的标志。设计者将钟楼建在讲堂的一端,而不是传统的中心对称位置,目的在于强调个性与自由,暗合了大隈先生强调学术独立,倡导独创性的钻研精神。不仅如此,广场前的大道也不正对着讲堂,而是斜着,目的在于要融入周围的社区环境。

  第二次创校

  在向未来的发展中,早稻田大学更是以“培养世界人的世界性大学”的宏大目标高瞻远瞩、精心筹划。在庆祝建校100周年之际,西原春夫总长提出了早稻田迈向21世纪的设计蓝图,提出了早稻田大学适应国际化、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和研究体制,宣布早稻田大学已揭开了“第二世纪”帷幕。

  为迎接2007年的建校125周年,早稻田大学提出了第二次创校——争当国际化大学的“第二世纪宣言”:“培养地球市民;挑战独创的尖端研究;使全校为社会提供终生教育的服务系统化。”

  目前,校方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实行学分制,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习活的学问;设立体育局,统一进行全校体育课程管理,培育身心和谐的学生;利用戏剧博物馆等一些设施,对学生进行情操陶冶、培养文艺方面的才能,活跃学校生活;充分开掘图书馆的功能,使它真正起到“教室”的作用。

  改革新生入学考试,除了招收学业优秀、全面发展的学生入学,也招收有一技之长者。招考方式采用多种渠道推荐与考试相结合,一改过去“一考定终身”的传统做法。此外,对归国子女、外国学生、体育尖子均有较为灵活的录取措施。

  早稻田大学的平民风格

  早稻田大学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雨,仍然延承着创始人大隈重信倡导的3个精神:在野精神、进取精神、庶民精神。学校采取开放的方针,在多个方面体现自己独特的风格:

  开放教学:为学生提供纵横交叉的学习机会,提倡逐渐向专业深化的开放教学。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强调融合和开放。截止到2002年,约有1000个课程开放教学,所有本科学生均可自由听讲。

  开放校园:早稻田大学没有围墙,人们常来这里参观,甚至借用学校的场地开会,形成以邻为友、和睦相处的局面,这是早稻田大学100多年来所特有的平民风格。同时早稻田大学的学生也经常参加周边社区的各类活动。

  向世界开放: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市民”,建立遍布世界的人才网,早稻田大学每年向国外派出各类留学生约600名,同时也接收来自国外的留学生约1300名,居日本私立大学之首。目前该校正积极运作,欲使派往国外的留学生数量达到全校学生的30%。

  “东西方文明调和”:这是大隈重信又一远见卓识的办学思想。早稻田大学最早吸收欧美学术文化,向亚洲各国开放门户。早稻田大学集中了来自世界14个国家地区87个学校1000名留学生,数目之多在日本大学中首屈一指。

  同时,学校一直积极致力于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早稻田大学校园迎来过爱因斯坦、肖伯纳、江泽民、克林顿、金泳三等知名人士和国家首脑,这些世界性名人的不断来临,无疑推动了早稻田大学朝着教育国际化不断迈进。

  早稻田大学与中国

  早稻田大学和中国很早就开始了文化交流活动,1905年早稻田大学成立清国留学生部,第一年即招收中国留学生762名,规模之大在日本各大学居于首位。

  李大钊、廖仲恺、彭湃等著名革命家曾赴日求学。至今早稻田大学仍与我国许多部门机构有人员培训交流,早稻田外国留学生人数仅次于东京大学,居日本大学中第二位。

  1999年,江泽民总书记在早稻田大学著名的大隈讲堂作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演讲。目前,早稻田大学已经同我国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政治科学和经济系、教育系、科学与工程系、人文科学系、法律系、文学系、贸易系等

  现任校长:白井克彦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入学考试、日语一级

  费用情况:

  申请费:3.75万日元

  入学费:29万日元

  学费:70.56万~103.02万日元

 生活费:85万日元/年

  资助情况:有84%的留学生经申请能够获得各类奖学金,享受教育部及大学所提供的学费减免的奖学金和日本政府奖学金

  电话:(+81)3-3203-4141

  网站:http://www.waseda.ac.jp

  地址:日本东京都新宿区西新宿早稻田1-7-14
庆应义塾大学

庆应义塾大学
  庆应义塾大学是日本最古老的大学,日本第一所私立大学,与早稻田大学并称“日本私学双雄”。庆应义塾大学以经济学、医学、文学、上学享誉全国,是日本一流的高等学府。
  性质:私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日本,东京都
  成立时间:1858年
  组成机构:8个学部,8个研究科
  校训:理想之门
  历史回眸
  庆应义塾大学是日本一所重要的私立大学,与早稻田大学并称为“日本私学双雄”。它创建于1858年,由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在江户(东京旧称)的筑地铁炮州购地创办,取“兰学塾”,又名“福泽屋”。10年后,即庆应4年,正式定名为庆应大学。如从1858年算起,庆应义塾大学的创建比日本第一所大学东京大学还早。
  1871年,庆应义塾大学校舍迁至现在的本部校区所在地港区三田。到1890年正式成为日本政府认可的一所私立大学,设有文学、理财、法律3科,8年后又根据学制改革的要求,陆续增设了政治科、医学科。1920年,学科上升为学部,法律科与政治科合并为法学部,加上原有的学部,庆应大学已成为具有文学部、法学部、经济学部、医学部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并创设了研究生院。
  1944年,原来的藤原工业大学并入庆应后改为工学部,并发展函授教育,新的学部和研究生学科不断充实。1957年增设商学部,1981年工学部改组,增设两个专业成为理工学部。后来,又在藤泽新区设立综合政策学部和环境情报学部。到今天,庆应大学已成为具有8个学部、8个研究生教育科和一批研究机构的规模宏大的大学。
  当今风采
  “笔比剑强”打开“理想之门”
  庆应义塾大学面向本科生教育的8个学部是:文学部、法学部、经济学部、商学部、医学部、理工学部、综合政策学部和环境情报学部。研究生院设有文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商学、医学、理工和经营管理等8个研究科。另外还有日本大学中规模最大的函授部。
  研究所主要有:语言教育研究所、新闻研究所、经济研究所、斯道文库(东亚文化研究所)、体育教育研究所、计算机教育研究所等。
  庆应共有4个图书馆,分布于三田、日吉、矢上和信浓汀4个校区,藏书总量为200万册。1907年建立的老图书馆,为八角塔式结构,已成为日本的重要文物。新建的三田图书馆有12个书库,采用现代化的服务。可藏书115万册,古代、现代、东西方的书刊较为丰富。在日本大学图书馆中声望较高。在“图书大学共享”的口号下,整个图书室全部开架服务,大大便利了师生员工阅览。
  庆应的校徽图案为一张盾牌上两笔尖交叉,寓意为“笔比剑强”,此图案用拉丁文刻印在三田图书馆旧馆的彩色玻璃门上。校旗颜色为蓝—红—蓝三色,左上角有校徽图案,校本部三田东大门被称为“理想之门”,取自于一首校园歌曲,这四个字已成为庆应的校训。
  校区和其他地方都竖有下列四座塑像,纪念为庆应做出重大贡献的先驱者:三田的小山内薰——新剧创始人;日吉校区内的平沼亮之——全能功勋运动员,被誉为“体育之父”;矢上校区内的藤原银次郎——今工学部前身藤原工业大学的创始者;四谷的北里柴三郎——被誉为“应庆医学之父”。另外在日吉校区内还树立小泉信三的纪念碑。
  用不着“吃皇粮”的大学
  庆应义塾大学创始人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从西方列强的炮舰背后看到经济、科技的坚强后盾,于是决心开办学校“教育救国”。他本人生性怡淡,极端痛恨权术,自己不愿投身政界,也不鼓励学生从政。这种务实精神成了庆应办学的传统。
  该校校史曾有关于这方面的一段记载:“权力纷争无法侵犯它,任何事务干涉限制不了福泽追求学问的心志,这样特长的学风,即使至今日,都还在庆应义塾大学完整地保留着。”在这一优良校风的影响下庆应毕业生多半不愿从政,而愿意从基层做起,凭自己的学术基础、聪明才智、务实精神去开创局面。
  因此,在日本的企业、贸易、金融等实业领域,庆应的学子占据着重要的岗位。形成一群有实力的“庆应帮”。
  庆应的毕业生中虽未出现一名首相,担任国家公职的人数也不及东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的一半,但还是涌现了一批有名的政治家和政界要人,如尾崎行雄、犬养毅、藤山爱一郎、野坂参三、田川诚一、樱内义雄、桥本龙太郎等。
  庆应虽属私立学校,没有吃“皇粮”的条件,但它仍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学校创始人福泽谕吉最早上此讲授经济学,他号召向西方学习,建立新的经济学体系。在他的影响下,庆应先后成长了一大批优秀的经济学者,如小泉信三、江田一郎、气贺勘重、高桥诚一郎和野村兼太郎等。他们不仅使庆应的务实传统在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中得以发扬光大,而且向作为日本现代化强大支柱的金融、实业等各个经济领域提供了人才与理论。
 校园生活

  师生形同父子

  创建人福泽谕吉的独立自尊和民主思想带给庆应大学的另一个传统是:自由开放的学风,对外来事物包容性极强,师生、校友之间有着强烈亲善互助关系。




  以研究生为例,导师与学生之间一旦确立了授受关系,就形同父子,导师将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到底,无论大事小事,教师事必躬亲。庆应的校友称作“塾员”,教职员之间从不互称“先生”,而称“君”,先生的头衔只留给福泽谕吉一人享用。这一方面表达了全体师生员工对福泽的崇敬和爱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们彼此之间融洽无间的关系。

  自由研究的学风在教学上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开展小班教学、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根据学生的志趣水平分组教学,使用不同的教科书,教师进行辅导,因材施教。这种做法,在大学生活前两年的普通教育和语言教学中尤为突出。

  蓬勃发展的学生活动

  仿照英式教育风格的庆应大学以学术自由及校园内蓬勃发展的学生活动著名。最重要的学生活动包括一年一度的秋季三田Mita节和半年一次的与私立校早稻田Waseda大学的棒球赛,学生也很爱参加自治地方和学校组织的文化和运动俱乐部。

  庆应义塾大学每个校区都有媒介网来维持研究、教育、临床课程,通过创造基础提供计算机通讯环境,也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和信息加工技术来使用这个网。在校医院附近又有配备先进的医疗设施的附属医院。

  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

  当前,随着庆应义塾大学毕业生声誉的不断提高,报考庆应的学生越来越多,庆应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名牌大学,开始与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并驾齐驱。在这种形势下庆应义塾大学如何面对新的挑战?

  现任校长石川忠雄提出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口号,即面对当前世界科技一日千里的发展形势,庆应人应以自己一贯传统和独特的学风、务实的精神去迎接时代的挑战。庆应人说得好:当今时代是我们自己的时代,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出自己的天地来。

  当然,庆应近些年来也是有变化的,例如在学科设置上冲破了原先的传统束缚,在湘南藤泽校园设置了综合政策学部和环境情报学部,其目的是对当前世界之事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多种学科综合的视野上去认识、分析、研究,制定政策。

  庆应义塾大学与中国

  庆应义塾大学发展到现在,已和世界15个国家与地区的45所大学开展了教员与学生的相互交流。同我国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建立了校际学术交流关系。在中国国际教育博览会上,庆应义塾大学也常常参展并与中国留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翻译家胡风,1929年东渡日本入庆应义塾大学英文科求学,并参加了日本普罗科学研究所艺术研究会,从事过普罗文学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机器人专家、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的郑南宁,曾于1985年在庆应义塾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纲也曾于2000年任庆应义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访问教授。

  2005年5月29日~6月5日,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了国家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活动期间,邀请了原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汉籍版本学研究,曾对中国大陆、台湾及日本收藏的宋元版书进行过系统调查研究的尾崎康教授,作了“《资治通鉴》的宋元刊本──版本学入门”的讲座。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商学、医学、经营管理等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本校考试成绩、日语成绩

  申请期限:不限

  费用情况:

  申请费:1万日元

 入学金:10万日元

 海外生学费:本科生127.12万日元,研究生175.39万日元

 生活费:包括房租在内10万日元左右/月

  资助情况:设有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大学院奖学金,山冈宪一级年外国留学生助成基金

  电话:(+81)3-3453-4511

  网站:http://www.gakuji.keio.ac.jp

  地址:日本东京都港区三田2-15-45
多伦多大学多伦多大学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它拥有最大规模的校园,它就像一个具有丰富学术背景的现代化大社区,学术上的优异性和综合实力上的领先性使得它当之无愧为加拿大最优秀的大学。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加拿大,安大略省,总部在多伦多市,还有3个分校
  成立时间:1827年3月15日
  组成机构:下设16个学院
  校训: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
  历史回眸
  创建于1827年的多伦多大学,是由加拿大圣公会的领导精英约翰·斯特拉创立的。当年,他获得不列颠皇家特许令而建校,始称国王学院,是这块英国殖民地上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
  多伦多大学建在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作为加拿大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地处安大略湖岸边的多伦多,人口300万,它既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加拿大金融、工业和文化中心。这里治安稳定,生活环境舒适,适合留学生生活。再加上周围地区有不少世界著名学府,学习气氛浓厚,升学选择范围广泛。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好和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
  多伦多大学自成立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和变迁,多伦多大学现在已经成为加拿大规模最大、学科最多、师资力量雄厚、设备先进齐全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纵观多伦多大学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多伦多大学的校长都具有高瞻远瞩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一所世界一流的教学与科研结合的著名学府。
  当前,多伦多大学更是制定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办学方针,多伦多大学有二十几所主要从事边缘学科研究和发展的跨学科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他们不仅从设备到人员配置自成系统,在课题选择、人员聘用和经费使用上也有自主权。学校鼓励已有专业在强化其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领域、研究新学科。只有如此,才能始终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当今风采
  典雅的现代化巨型大学
  多伦多大学,是加拿大最大的一所现代化综合性大学,除主校园圣·乔治校园外,还有史喀波鲁校园和恩得尔校园两部分。主校园在市中心,其城市的喧闹衬托出它的宁静和典雅,古建筑和现代化建筑交相辉映,绿草如茵,古树参天,在古朴典雅中,显示出生机勃勃的现代大学气派。校园占地65公顷,设有16个学院,建筑物共约230座,主校园中有大学学院、医学科学楼、罗伯茨研究图书馆、西德尼·史密斯大厦、可夫勒学生服务中心等五大建筑。
  像多伦多这样的巨型大学,在可以设想的每个专业领域,几乎都能提供丰富的课程计划。从航空工程到动物学,从艺术教育到乌克兰研究,从建筑学到精神病学,多伦多大学给学生们提供了数以千计的课程,仅在文理学院,就开设了2000门以上的课程。
  多伦多大学的医学院近年来逐渐超越麦吉尔大学成为加拿大的新贵,尤其在牙科方面已经成为加拿大的第一位。同时,多伦多大学拥有加拿大最好的法学院和商学院之一。多伦多大学Rotman商学院的金融方向一直是加拿大当之无愧的第一,在某种程度上多大毕业生控制着加拿大的金融业。
  加拿大《麦克林》杂志已连续十年将多伦多大学列为加拿大第一级大学中的魁首。
  闻名于世的科研成果
  多伦多大学有许多研究机构,科研成果世界闻名,它们大多同时从事培养研究生甚至培养本科生的部分工作。
  俄罗斯与东欧研究中心,是1963年在多大成立的加拿大同类机构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北美洲最大、最负声望的研究机构之一,它受命通过组织学术会议、促进与苏联东欧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支持研究人员的个人研究和出版、对外交官和学生进行语言培训以及对政府或商界进行咨询服务等途径,完成了许多极有成效的工作。
  其他研究机构还有:宗教研究中心、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是加拿大仅有的这类中心)、中世纪教皇研究所(是加拿大最古老的人文科学研究机构)、研究生戏剧研究中心、犯罪学研究中心等共26个研究机构。
  安大略教育科学院所,建于1965年,是安大略省的事业机构,但学术领导属于多伦多大学。这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性教育机构,第三世界有不少留学生在这儿学习。该所的许美德博士,是国外研究中国教育的权威。
  杰出人物遍布各领域
  多伦多大学有很强的研究能力,其研究经费,论文数量,加拿大首席研究员的数量都居加拿大第一位。所以她产生了许多杰出的科研成果。例如:
  1923年,弗雷得利克·班廷与J·J·R·麦克劳德以他们(与查尔斯·贝斯特合作)的胰岛素在控制糖尿病中的作用的
  发现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约翰·C·波兰尼于1986年以为激光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而获得诺贝尔奖。
  1987年2月,天文学家伊思·谢尔顿在智利的多伦多大学天文台发现了一颗脉冲星,后被人们定名为1987A超新星。
  1庆应义塾大学、纽曼尔·布瓦尔德和杰克·里约丹等医学研究员,公布了他们分离出引起纤维囊肿的基因的研究成果。
 其他的研究成果还有,第一台电子心脏起搏器的研制成功、人造咽喉制造成功、发明肺叶移植术、人造胰、在北美洲首创电子显微镜。

  多伦多大学还制成了一种能够测量与分析空气中各种有害微量元素的装置,还研制出了超音速飞行器、微波动力飞机以及可由生物分解、清除污染的塑料等。




  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加拿大历史地图册、加拿大传记词典、古英语词典、伊拉斯穆著作等。其中,数十卷加拿大传记词典被认为是加拿大有史以来规模最宏大的学术性出版物。

  多伦多大学培养了很多世界知名人物,他们中有:作家和剧作家罗伯逊·戴维斯,文学批评家、诗人玛格丽特·阿拉伍德,幽默作家斯蒂芬·李科克,电影名导演亚瑟·席勒和诺尔曼·吉维林,名演员唐纳德·苏尔兰德和雷蒙德·马赛,著名医生诺尔曼·白求恩,前总理威廉·莱昂·麦堪赛·金、亚瑟·梅因和莱斯特·皮尔逊。

  校园生活

  教室外随时可以找到老师

  多伦多大学的每座分院都有自己的建筑,为学生提供的设备诸如:教室、办公室、宿舍楼、图书馆、学生休息室、娱乐区及食堂等。课外包括俱乐部、社团、体育活动、聚会和学生自己办的报纸。这些活动是因学院而异的。在教室外可以随时找到老师是多伦多教学系统的另一特色。

  多伦多大学的图书馆是广泛而复杂的。图书馆有超过600万册的藏书,分布于每个学院的图书馆内。最大的图书馆内有在加拿大人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最为广泛和有价值的研究资料。

  EMBN全球第四

  多伦多大学Rotman管理学院的EMBA课程以教授经理人的领导才能闻名世界,在北美首屈一指,位居世界第四位。其独创的“综合管理思维”模式将现代管理理论中各学科有机结合,旨在培养高素质、具有缜密思维、全球战略眼光的管理人才。该院有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师资队伍,毕业生已超过8000人。

  Rotman管理学院同时也是《华尔街日报》评选的最好的50家商学院之一,排名第10位。Rotman管理学院1981年开始设立EMBA课程,EMBA学生中有9%是公司总裁,9%是副总裁,4%是合伙人,21%是董事,42%是经理。

  2003年,多伦多大学将20个月的EMBA学习时间砍掉7个月缩短为13个月,同时取消了过去学期间长达4个月的长假,调整了原来松散的课时安排,与过去两年制的EMBA相比,新学制学生的课程时间并没有缩短,仍然是74天。新学制中,过去所有学生共同呆在学校封闭学习的两个一周时间增加为四个一周时间,之后每两周,学生再回学校集中两个整天上课。这样的优点是最大化地利用课堂时间。

  多伦多大学EMBA的招生条件苛刻,要求有8年工作经验,其中有3年管理经验,具备本科学历,除了非常优秀的企业家可以免除外,报名学生的GMAT成绩要求在550分以上。

  来也优秀 去也优秀

  多伦多大学以优秀的师资队伍和严格录取学生而著称。招生要求高中以上的学历,对本国学生要求中学成绩记录和正规的毕业汇考分数,对母语非英语的学生来说则要求TOFEL成绩,最低分数线237分,MBA最低分数线为GMAT650分左右。

  多伦多大学的生源也很优秀,所录取学生的平均汇考成绩在85%以上。有45个毕业生获得鲁得斯奖学金。另外,还有很多获得加拿大学科竞赛的top3选择了多伦多大学。

  多伦多大学毕业生薪水很高,根据2004年的个人所得税表(T4)资料显示,多伦多大学的学生是多伦多地区年薪10万加元以上公职人员最集中人群。多伦多大学透露,在总共7000多名“打工皇帝中”,多伦多大学毕业生占了953人。

  与高质量的毕业生分不开的是,该校拥有一大批才华出众,成就突出的学者,现有各级教师3600余人,占全加拿大学者总数的7%,所获著名科研奖项占全国的近1/4。多伦多大学荣获诺贝尔奖的人数也是加拿大最多的,共有9位教授和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迄今为止,多伦多大学已连续4年位居加拿大科研型大学榜首,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威望。

  多伦多大学与中国

  加拿大历来为中国学生的留学上选。我国著名的力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钱伟长是多伦多大学中最著名的中国校友。

  钱伟长的四叔是后来成为我国著名国学大师的钱穆。18岁那年钱伟长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走进了清华大学的校园。1940年9月20日,钱伟长到达多伦多大学,师从辛吉教授攻读应用数学。次

  年6月获得应用数学硕士学位;10月,完成博士论文;年底到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航空工程系师从冯·卡门教授。钱伟长提出的“钱伟长方程”对中国导弹计算、各种导弹火箭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贡献至巨,成为我国现代力学的开山鼻祖。

  林家翘,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深造,1941年获多伦多大学硕士学位,1944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62年起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1年11月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
 杨柏龄,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化学激光和气体动力学专家,研究员。198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波兰尼。杨柏龄长期从事化学激光的研究工作,在多伦多大学学习期间,独立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放电引发的溴化氢激光器。

  曾繁典教授,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药理学教授,博土生导师,医学伦理委员会主任。1962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医疗系,1981~1984年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和多伦多大学


研修心血管药理学及临床药理学。1986~1998年任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

  曾强,1988年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学位,后赴加拿大留学,获多伦多大学经济学硕士。现为实华开电子商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2003年,实华开率先推出“全球采购网交会”,开创“后非典”时代全球采购新模式。

  目前,全球EMBA项目排名第四位的多伦多大学Rotman管理学院在中国举办EMBA(总裁)高级研修课程,着力培养高级管理人员。在中国首推的这个EMBA课程项目,教学内容、案例分析等环节都非常注重结合中国国情,并采用中文授课。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应用科学及工程、建筑、基础医学、经贸、教育、人文科学、风景园林、生命科学、数理、机械、音乐,社会科学等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托福600分,并要求TWE5.0分,雅思6.5分MELAB90分

  申请期限:7月1日

  费用情况:

  海外生学费:10000~16000加元

  生活费:6200加币/年

  资助情况:助学金500加元/年、奖学金900加元/年;有勤工俭学、兼职机会

  电话:(+1)416-978-2011

  电邮:E-mail:ask@adm.utoronto.ca

  网站:http://www.utoronto.ca

  地址:University of Toronto 27 King's College Circle Toronto,Ontario M5S 1A1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创建于1908年,位于气候温和,风景秀丽的温哥华市,美丽的校园,一流的学术环境,使得无数海外学子趋之如云。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加拿大,温哥华市
  成立时间:1908年
  组成机构:11个学院,12个学部
  历史回眸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许多华人称之为卑诗大学)始建于1908年,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早的大学,起初为研究性合作机构,后来逐渐发展为综合性大学。
  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成为蜚声全球的研究中心,它拥有世界一流的具有艺术造型的设施,加上位于气候宜人、风光如画的温哥华市,因此每年吸引了全世界众多的学子前来就读。
  在英属哥伦比亚省各大学中,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是学术水平最高的。在全加拿大最佳大学排行榜中成绩优异,在医学院及博士中新生入学成绩排名第4,学术声誉排名第4,国际声誉中总体表现排名第5,最佳品质排名第5,是国际上一流的高校。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简称UBC,它的办校格言是:创建一所大学恰似向深水池里投下一块石头。当石头撞击水面时,便出现一个洞眼。然后,它便沉入水底,看起来什么也没有发生似的。然而,过不多久,便可以看到一圈圈的涟漪向外荡漾,而且一圈比一圈大。
  在《留学加拿大》中,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被列为“国家级普通大学”,但它的学术声望却位列全国第4,综合排名全国第5,超过了许多的明星大学。在《世界100所著名大学排行榜》中高居37位,为全国魁首。
  当今风采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坐落于加拿大西海岸美丽的花园城市温哥华西面的半岛上,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占地面积1000英亩,是北美最漂亮的校园。这里气候温和,风景秀丽,被认为是加拿大最理想的居住城市之一。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很多年以来一直是广大西部地区仅有的一所能与安魁两省众多名校相抗衡的学校。学校提供的专业和课程非常广泛,很多学科如生物等在加拿大甚至世界上均属一流。所有的工程方面的专业全部集中在应用科学学院。学生课程的深度往往不如东部名校,但毕业所需修习的课程数目一般更多,这更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然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远离加拿大政治经济中心的安魁两省,不像那里的学校在获得商业界和工业界的支持上近水楼台。不过另一方面,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一流的学术环境不但吸引了加拿大西部省份的众多学子,海外学生报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比率也很大,尤其深受亚洲学生欢迎。这里也是许多中国人聚居的地方。
  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确立了很高的学生培养目标,立志培养能适应全球不同文化、分析解决复杂难题和处理、利用大量信息的世界化公民。为此,校方在教育上锐意进取,不断改善学校的学术环境,近百年的老校仍处于蓬勃的发展状态之中。
  校园生活
  高质教学 自由选课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是加拿大西海岸一颗闪亮的明珠,入读该校使学生能够充分享受加拿大名校的高质量教学和学术积淀。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UBC为世界各国培养了无以数计的顶尖人才,它的声誉广为流传。
  作为加拿大最高的研究学府之一,UBC提供多种教学大纲(课程)和学习机会,并允许学生自由选课。UBC定期邀请国际知名学者、科学家到该校作学术报告,学生在这里可以了解当今的学术动态。
  学校设有农业经济学、动物学、森林资源管理、计算机学、营养学、石油勘探工程、地理学、艺术、英语、历史、德语研究等70多个专业,能授予学士、双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中等和特殊教育的教师培训及法学、医学和牙科的职前培训也是学校的教育内容之一。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科研很出色,共设置了4个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中心,重点研究病菌病理、蛋白质工程、疾病遗传基因和国际发展问题,此外还有图书馆、美术中心、亚洲中心、地质学和动物学博物馆、日本植物研究所等专门的研究机构及设施,其中图书馆是全加第三大图书馆。
  世界上最美的校园
  加拿大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坐落在大洋岸边,三面环海,据说是世界上最美的校园之一。而与校园齐名的,还有它的天体海滩。
  在校园里有200多幢建筑物,包括图书馆、行政楼、教学楼、科研中心、天文观测站、宿舍楼、附属机构、娱乐场馆、文化中心、医院、学生会楼和博物馆等。
  学生会楼有餐厅、小食店、酒吧、复印中心、礼品店、保龄球场、询问台、摄影室、音乐室和妇女中心等。在博物馆里陈列着数千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并展示了450多亿年的地球史。校园还有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科研理事会楼和联邦政府的渔业、林业与农业科学楼。
 UBC与中国

  UBC大学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合作关系。1988年12月,清华大学校园网采用胡道元教授从UBC大学引进的采用X400协议的电子邮件软件包,通过X.25网与UBC大学相连,开通了中国电子邮件的第一次应用。




  UBC非常重视亚洲和中国文化,开设了130门有关亚洲的课程。在亚洲研究中还设有中国研究中心。中文图书的藏书量达20万之多。针对亚洲人普遍存在的语言问题,UBC专门开设了适合亚洲特别是中国学生的英语课程,帮助他们通过TOEFL和GRE。

  UBC有许多的建筑是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如陈氏演艺中心、林思齐管理研究中心、亚洲研究院蔡章阁楼等。

  学校亚洲广场矗立着从孔子家乡山东泰山飘洋过海运来的5块巨石。分别撰刻着仁、义、礼、智、信五个繁体字。代表孔子的道德观念。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自然资源科学、教育、生物、商科、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工程及应用科学及农业等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托福580分,TWE4.0分

  申请期限:4月30日

  费用情况:

  申请费:100加元

 海外生学费:13830加元以上

 生活费:约8000加元/年

  电话:(+1)604-822-8999

  电邮:international.reception@ubc.ca

  网站:http://www.ubc.ca

  地址:2075 Wesbrook Mall,Vancouver,British Columbia,V6T 1W5,Canada
麦吉尔大学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拥有很高的声誉,它不仅是加拿大的明星级大学,更是享誉世界的名校,被称为“北方哈佛”。医学、工程、自然科学与农业是麦吉尔大学最优秀的学科。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
  成立时间:1821年
  组成机构:有23个学院和3个附属学院
  历史回眸
  11年,蒙特利尔的毛皮巨贾詹姆士·麦吉尔因为感到自己将和几个兄弟姐妹一样不能长寿,就把一笔数目可观的财产事先立了遗嘱。遗嘱中写明,将1万英镑以及皇家山下的46公顷土地用于建一所永远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校或学院,两年后,麦吉尔先生与世长辞,1801年英王将建立学校的重任交给了“皇家教育促进委员会”。
  麦吉尔的诞生是充满艰辛的,由于遇到了一系列关于麦吉尔先生遗产的法律纠纷和资金的严重不足,建校的工作被一推再推。直到1821年,委员会才得到了英国皇家的特许状,并且象征性地任命了1名校长和4名教师,麦吉尔学院由此宣告成立。
  此时的麦吉尔学院不具有任何实际的内容,只能说是徒有其名。经过7年的艰苦奋斗,1829年6月,学院接收了蒙特利尔医学院,并在蒙特利尔老城的詹姆士街20号正式开课。
  1835年,麦吉尔学院接收了另外几笔捐款后,便在皇家山下修建了人文大楼和道森大楼。1834年工程完工,于是人文科学系加入进来。
  那时的校园远在蒙特利尔市北郊区,交通十分不方便;校内荒草丛生,道路尘土飞扬,人文大道前的空地上甚至曾经允许教师们种菜放牛。
  第一学期来上课的只有3个学生,直到这一年年底,学生的总数也只不过20人。正是这最初的20名学生燃起了麦吉尔的希望之火。使之最终成为今天辉煌的世界名牌大学。
  当今风采
  蒙特利尔市中心独特的景观
  麦吉尔大学位于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市,是一所实力雄厚的私立大学。古色古香的绿顶子欧式建筑与现代化楼房相互辉映,构成蒙特利尔市中心独特的景观。
  麦吉尔大学不但拥有大量的国际学生,而且很多世界上的知名学者也慕名而来。当年大物理学家卢瑟福便是在麦吉尔发现了原子的结构,使麦吉尔在欧美声名大噪。
  同时,麦吉尔的医学院在加拿大首屈一指,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麦吉尔的学术研究水平之高可与美国长春藤盟校媲美。
  然而,近20年来,由于魁北克的独立运动造成多伦多的崛起而使蒙特利尔“沦”为加拿大第二大城市,麦吉尔的发展也深受影响。不过麦吉尔的辉煌历史和学术上的非凡成就,使它长期以来获得了加拿大的哈佛之美名。
  如今麦吉尔是加拿大唯一一所能与多伦多大学相提并论的大学。建校180年来,麦吉尔大学一直是蒙特利尔的骄傲,她孕育了加拿大最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其中有6位获得诺贝尔奖。
  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
  麦吉尔大学在医学领域,尤其在癌症研究、免疫学、遗传学、呼吸道疾病和神经病学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就。
  麦吉尔大学校内的科研设施很完善,生态博物馆、物理博物馆、加拿大博物馆、植物园、植物标本室都有丰富的收藏品。自然保护研究中心及热带作物研究所有着先进的装备,校内的放射实验室配有先进的同步回旋加速器。
  目前,麦吉尔大学正在进行的重点科研项目有:微型机器人、神经再生与功能恢复、人类疾病的遗传基础、电信研究、生存发展、国际危机行为、海洋产品、本地劳动市场与经济重建的比较研究。
  科研促进了教学。麦吉尔的教学水准被认为可与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相媲美。其学生也多次在国内外多种比赛中获奖。它的课程设置融合了英美大学的特色,并创造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体制。
  校园生活
  麦吉尔文化熏陶着师生
  在麦吉尔大学读书,不但学识上有所收获,而且还能接受独特的麦吉尔文化的熏陶。学校仅各类博物馆就有7座。其中雷德帕斯博物馆是加拿大最早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之一,至今在国内仍享有盛誉;而里曼昆虫博物馆则名列世界五大昆虫馆之一。在这些博物馆、图书馆中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献、资料、画册与实物,另有具科研价值的动植物标本无数。这些风格不同,情调迥异的展品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
  麦吉尔大学有17座图书馆和4所专业图书馆,构成了加拿大最大的图书馆网络之一,藏书500多万册,所订期刊超过1.7万种,微缩胶卷将近1300万张。
  麦吉尔大学以体育运动丰富多彩而著称,有各种各样的体育设施。麦吉尔大学还有大学各种学生团和俱乐部,学生可以在不同的俱乐部找到与自己兴趣相投的伙伴。
  人类最可怕的敌人是时间,这里却让时间停住了脚步。麦吉尔的人文气息如此之浓,这也就难怪加拿大最著名的诗人与作家有一多半出自该校了。
  国际学生青睐这里
  麦吉尔大学的国际学生人数居全加之首,来自155个国家,占全部学生人数的19%。
 如今,麦吉尔开设的专业从希伯来语到会计学,从音乐到土壤学,囊括宇内,工商、医法、文法各科无所不包。麦吉尔的学生在如此广阔的知识天地里尽情地遨游,充分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学习与科研的热情空前高涨。

  麦吉尔大学设有英语入学班,专为从非英语国家来的高中毕业生或高中在校生(需年满18周岁)而准备。它从初级到高级分为6级,入学时按实际水平定级。在完成了第5级,并取


得了75分以上的成绩后,即可获得麦吉尔大学的英语水平证书,进入本科学位课程学习。麦吉尔大学日前被花花公子杂志选为“北美十大派对大学”之一,成为唯一进入前十的加拿大学校。

  麦吉尔大学对外学术交流很活跃,和世界上众多国家与地区有学术往来,与魁北克其他大学有学分转换协议。每年,很多科学、政治、文学及社会运动领域的杰出人物会到麦吉尔大学演讲。

  麦吉尔大学与中国

  1989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白求恩广场上,巍然矗立起了由中国雕塑家司徒杰教授创作的白求恩大夫的巨大汉白玉雕像。

  1932年,白求恩来到了麦吉尔大学,在皇家维多利亚医院以及医学系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直至1936年离开加拿大,奔赴西班牙内战前线。他后来又来到了中国,并为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白求恩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也是在这血与火的图景中逐渐坚定起来的。

  中国现代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也是麦吉尔大学的校友。他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赴加拿大留学,1941年获麦吉尔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美国科罗拉多州矿业学院攻读地球物理勘探。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早年发表的地震波的研究Ⅰ、Ⅱ、Ⅲ(1946,1947)由于精辟的首创性,在美国1960年《地球物理学》创刊25周年时,被评为经典论文。

  刘锋,198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1989年赴加拿大留学,于1995年获康戈迪亚大学商学院财务金融学博士学位。现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管理中心主任。他同时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皇家银行访问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自1984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院校长期合作,联合培养MBA、MPA和博士生。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医学、工程、自然科学与农业等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托福550分,TWE4.0分或雅思6.5分

  申请期限:5月1日~9月1日

  费用情况:

  申请费:100加元

 海外生学费:8300~19200加元

 住宿费:8000~10000加元/年

 生活费:6000加元/年

  资助情况: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学校可提供奖学金

  电话:(+1)514-398-8939

  网站:http://www.mcgill.ca

  地址:James Administration Building,845 Sherbrooke Street West Montreal,Quebec H3A 2T5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徽
  它的光学研究中心,凭借着光纤通讯方面的研究成果,曾荣获马科尼国际奖;雷达与核物理的领头人奥利芬、青霉素发现者之一的弗洛里、杰出的历史学家汉考克、经济学家库姆
斯,以及新一代众多知名学者让它熠熠生辉!它,就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澳大利亚,堪培拉市
  成立时间:1946年
  组成机构:7大学院和10大国际研究中心
  校训:重要的是弄清事物的本质
  历史回眸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由二战后最著名的澳大利亚籍科学家群提议,经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立法特批,学校于1946年由澳大利亚政府在首都堪培拉的市中心建立。
  北靠守护神布来凯山,南近首都金融区,西临秀丽的格里芬人工湖,东与首都商业区相望,占地140公顷,是当时澳大利亚唯一一所专门从事研究的大学。
  1960年和1992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先后与堪培拉学院,及堪培拉艺术学院合并,使大学的课程及教学得到增加。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还是澳大利亚唯一的联邦政府大学,它拥有全澳最优良的师资力量,78%的教师拥有博士头衔,远远高于澳洲的大学平均50%的比例。学校现有10000名在校学生,其中海外留学生有1000多名。
  “认识事物的本质”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立校的根本理念。它拥有一所声明远播的医学研究院,先后有3位科学家因其中的研究成果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它还将澳大利亚科学研究院1/3的总院士揽于旗下。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是澳大利亚有关自然、物理以及科学、人文科学的主要研究中心,同时在创新性研究和教学方面均走在澳洲各大学前列。
  当今风采
  以研究生为主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拥有7大院系,包括经济和商业学院、工程和信息科技学院、法学院、科学院、艺术学院、亚洲研究学院、音乐和视觉艺术学院。
  学生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较少,学生总体规模不大,但学术气氛浓厚。学校为研究提供了大量设施,包括核磁共振观察仪、高清晰度显微镜,多功能望远镜。同时,它还在堪培拉的Mt Stromlo和新南威士州的Siding Spring设置了观察中心。
  目前,大学开设的主要科系:文学、亚洲研究、经贸、工程和信息技术、法律、科学。艺术学院开设了可视艺术、音乐、电动化艺术课程。研究院、研究单位和学术中心开设了生物、化学、物理、医学、地球科学、机械以及信息科学、社会学、太平洋地区和亚洲研究等研究课程。
  海外教育联络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以全球化的视角着眼于学术和教学。它和世界各地75所院校积极举办交流学生活动,长期合作院校包括牛津、剑桥、加州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生可以申请在这些顶级大学里进行为期6个月至1年的学习。
  另外,学校还设置了大量的学生互换项目,与75所大学及澳大利亚最大的互换访问项目建立联系。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海外学习项目可以使海外大学本科生在学校修读一或两学期的无学位课程,或在海外80所大学中修读最多1年的学术课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最独具特色的是除可以选择广泛的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外,也可选修联合课程以取得双学位。
  研究与教学两不误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始终以研究为主,同时又不忽视大学的教学工作。近年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在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工程的教学和研究方面占有领先的地位。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是一所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均卓有成效的世界一流大学。教学及研究水平获得了国际认可,享有很好的声誉,曾两度被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品质保证委员会评议为第一等级大学,并由此吸引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还是世界上最奇特的研究类大学,尽管不到60年,但它却拥有众多的世界知名专家,在英国伦敦皇家学会会员的数量,比所有其他41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会员的总和还要多!
  校园生活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有花园般美丽的校园,四周被国家自然保护区,伯利格里芬湖和市中心区环抱。其理想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使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充满友好、和平的气氛,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旅游的最佳选择。
  利于研究的各种条件
  全校有大小图书馆10个,藏书量超过100万册,同时该校与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毗邻,此馆的藏量丰富,包括470万册书、10万种期刊杂志、40万幅地图、59万张照片等,可媲美任何世界级的图书馆,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师生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学校拥有如UNIX等先进的电脑设备,通过电脑网络与世界各地互通信息,学生亦能通过卫星电视收看欧美和亚洲的最新消息。所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学生随时可掌握快捷、准确和完备的资料,做起研究来,自然事半功倍了。

  学校拥有大量的现代化设施,其中包括设备优良的演讲厅和实验室,全澳洲大学中最先进的容量最大的超级计算机设备。此外,校园里有银行、邮局和各类商店,而且还有众多提


供廉价且适合各类口味美食的餐馆。

  怎么生活自己决定

  学校提供了食宿的多种选择:自己动手、包餐以及两者结合的方式。所有宿舍提供学习间、卧房。宿舍内有供热系统、地毯和电话。宿舍还提供计算机室、图书馆、电视室、接待室、设施良好的洗衣房。

  健康中心提供信誉优良的医疗保护,重视药物的使用和提高健康水平;大学的咨询中心将为学生解决影响其学习的一系列问题与困难。这里还有两位全职的牧师,一位代表基督教,一位代表天主教。此外还有穆斯林祈祷室和穆斯林学生会。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学生会是大学的交流中心,包括商店、会面场所、学生会办公室、饭厅、酒吧、活动室和游戏室等。体育协会组织各项体育活动,成立了包括合气道、举重等项目的俱乐部。这里提供了室内、外体育设施及场所,包括两个方形场地、12个网球中心、体育娱乐中心、划船俱乐部和航海俱乐部等。

  本校的艺术中心,如大学美术训练馆、堪培拉艺术、美术学校、图像美术馆、堪培拉Llewellgn音乐学校等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这里还有大约100个俱乐部和社团,包括亚洲电影协会、堪培拉海外学生咨询会,及Hare Krishna Vegetarian社团。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与中国

  2003年,清华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联合举办了管理硕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际创新管理方面的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致力于培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管理人才。

  “缩小中国地区差距”是由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该项目于2001年5月正式启动,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税研究中心合作完成。澳方负责人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Ross Garnaut教授,中方负责人是已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前所长刘溶沧教授,赵志耘博士是项目总协调人。

  近两年来,课题组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共同召开大小研讨会4次,在中国境内的甘肃、四川、江西和陕西省进行了项目调查,形成了8份研究报告,其中部分内容已经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有的建议已经被政府部门采纳。2005年3月,该课题的结项会议成功召开。

  韦森,经济学博士,教授,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1982年获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7年受联合国资助,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留学。1989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经济、工商管理、文学、亚洲研究、经贸、工程和信息技术、法律、科学等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雅思6.5分以上、托福550分

  申请期限:第一学期12月15日,第二学期5月15日

  费用情况:

  海外生学费:15000~20000澳元

 生活费:11000~12000澳元

  资助情况:海外学生可以申请本科奖学金

  电话:(+61)26-249-3318

  电邮:info@anu.edu.au

  网站:http://www.anu.edu.au

  地址: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ffice,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Canberra ACT 0200,Australia
悉尼大学

悉尼大学
  悉尼大学是澳大利亚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多年来,悉尼大学在教育与研究领域载誉颇丰,同时还在为工业、政府和其他群体提供建议以及引导舆论方面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
  成立时间:1850年
  组成机构:3个学院
  校训:繁星纵变,智慧永恒
  历史回眸
  建于1850年的悉尼大学是澳洲第一所大学。校园内,传统与现代建筑相结合,悉尼壮观的海港和怡人的气候更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学习、生活环境。
  悉尼大学古色古香的校舍在1857年建成,因此保留着澳大利亚传统的建筑和文化特色。
  悉尼大学包括6所根据宗教派别划分的住宿学院:圣保罗学院(圣公会,1854年);圣约翰学院(天主教,1857年);圣安德烈学院(长老会,1867年);女子学院(不分教派,1889年);韦斯利学院(卫理公会,1910年);圣索菲娅学院(天主教女子学校,1929年)。
  从1881年起,悉尼大学开始招收女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私立改为公立。管理机构分本部、学院和系所3级。设有文学、法学、经济、工程、医学、理学、建筑、农学、牙科、兽医10个学院,其中文学院规模最大,有21个系。还设有原子研究基金会、伊丽莎白女王妇幼研究所、澳大利亚语言研究中心、城乡规划研究中心、戏剧排练场、鲍尔美术研究所、悉尼师范学院、犯罪学研究所以及由联邦卫生部资助的公共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所设学科范围广泛,专业多样,共有80余个专业授予博士学位。
  这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享誉国际的学术成就的高校,是国家最主要的科研组织之一,被联邦政府教育质量委员会授予澳大利亚最好的大学之一。
  长久以来,悉尼大学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优异的课程品质闻名遐迩,杰出学科包括医学、法律、文科、商科、音乐和海洋生物等。作为一所主要的研究学院,悉尼大学对澳洲的经济、文化及社会福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今风采卓越的研究
  悉尼大学位于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悉尼,在该地区拥有10个教育和研究校区,同时在全国还拥有众多研究和教育机构。
  悉尼大学一直都致力于各种领域课题的研究,已经获得了多项由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和国家健康与医疗研究委员会提供的竞投项目资金。对于研究方面的大力投入,使学校形成了以研究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不仅成果斐然,而且广受赞誉。
  学校主持着两个ARC杰出中心、澳大利亚自动系统中心、光学系统超高带宽设备中心的研究工作,同时参与了量子计算机技术中心、澳大利亚国家信息与通讯技术部和国际体育科学与体育管理杰出中心的各项工作。悉尼大学主持着ARC中心在聚合物胶体、农业机器人、显微术与显微分析、运输管理、设计计算与认知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还被作为ARC沿海城市生态影响特殊研究中心的研究总部。
  校内有6000多名职员及学生参与研究工作,在1998年,大学被授予80项澳洲研究委员会的巨额拨款,这是澳洲所有机构中所获得的最大数目。大学的研究中心有策略地分布于澳洲各地,由大堡礁的一树岛至达尔文的孟西斯卫生研究所,北至新州的华生植物繁殖所。
  众多优秀的毕业生
  作为一所综合性的以研究为重点的国际性大学,悉尼大学在全球享有很高知名度。其与广泛的合作伙伴机构开展了众多研究合作、共同办学计划和教学人员与学生交换活动。
  毕业生的荣耀能反映一个学校的成就,培养好的人才,是每一所好大学的终极目标,悉尼大学是一所很全面的学校,学校的毕业生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从艺术家到科学家,从国家政要到奥运级健将,都有非常出众的校友。
  著名校友包括世界银行行长James Wolfensohn、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John Cornforth爵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ohn Harsanyi博士、现任澳大利亚总理John Howard、世界银行总裁James Wolfensohn、澳洲第一任总理Edmund Barton等。
  校园生活
  悉尼大学拥有藏书达450万册的图书馆,是南半球最大的大学图书馆。澳洲最先进的计算机设施,以及生物科学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室等各种研究技术设施的支持,为悉尼大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
  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
  近年来,有许多海外学生都愿意选择悉尼大学继续深造,校园建筑的古朴韵味和校园生活的传奇色彩,固然是不可或缺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该校多年来在学术界享有的崇高声誉和富有经验与创新精神的师资力量,以及完备的教学设施。
  悉尼大学拥有2500名教学人员与47500名学生。师生比例大约为1∶15,远低于全国平均数1∶18。与那些同样就读于名校的其它大学的学生不同,悉尼大学的学生有更多机会与教授们面对面交流,一起做研究。
悉尼大学全日制在读生占学生总人数的大约1/3。悉尼大学拥有众多的留学生,国际学生占总数的大约1/5,其中有3000名来自中国。悉尼大学致力于使其以研究为主的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巩固,并且为国际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专业与课程计划。

  悉尼大学的18个学科分属三个学院,有非常广泛的课程供选择,而且许多课程在学院结构方面是灵活的、可变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意选择所要学的课程。




  悉尼大学的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农学院及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等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博士教学上,悉尼大学是澳洲各所大学的“领头羊”。

  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

  作为澳大利亚的商业中心,悉尼云集了世界各大跨国公司。学校与工商企业联系紧密,学生们有大量的实习机会,凭着优秀的实习表现,许多学生毕业后进入原来实习的公司工作。

  Group of Eight是澳洲本土名校联盟,Group of Eight 联盟的研究总量占澳洲全部大学研究总量的70%。其成员在国际上都有很高的盛誉,因此也被人们笼统地称为澳洲的一流大学。而The 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是一个国际性的研究联盟,其成员是来自16个太平洋沿岸国家的共35所顶级大学,澳洲只有两所大学入选此联盟。

  悉尼大学与中国

  悉尼大学现有3000余名中国在校留学生,它与中国的合作由来已久,包括与中国领先的大学、行业和政府机构开展研究与教学合作。

  2005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与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等教育机构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具体项目包括:与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中国社科院建立固定的访问学者机制;与北京大学签署联合培养健康科学系博士生的协议;年内在悉尼大学举办清华、北大等中国25所重点大学概况展览。

  悉尼大学常务校长盖文·布朗表示,“这些协议将进一步加强悉尼大学与中国的学术与文化交流,并将带给双方更多实质性的成果”。

  从2005年起,悉尼大学每年将从中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选拔6人入读悉尼大学全日制研究型博士学位课程并提供奖学金;每年从中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选拔至少2名青年研究学者,前往悉尼大学从事1年的研究;25所中国大学将于2005年10月前往悉尼大学举办2005年中国教育展。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医学、法律、工程、建筑、文科、商科、音乐和海洋生物等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雅思6分,托福575分

  申请期限:第一学期10月31日,第二学期4月30日

  费用情况:

  海外生学费:11000~30000澳元

  住宿费:70~130澳元/周

  生活费:约12000澳元/年

  资助情况:多种奖学金,包括澳洲开发奖学金和海外研究生科研奖学金;一年级成绩突出的学生有机会免除半年或一年的学费

  电话:(+61)29-351-4079

  电邮:info@io.usyd.edu.au

  网站:http://www.usyd.edu.au

  地址:International Office,G12The University of Sydney,NSW2006,Australia
新南威尔士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兼有文科学科的综合性大学,7000名的国际学生把这里变成最富有生机和多元文化的大学社区。新南威尔士大学以其一流的教学和研究水平,被亚洲周刊评为亚太地区前十位的大学。
  历史回眸
  新南威尔士是澳大利亚东南部的一个州,也是全澳洲建立最早,工业化程度最高、资源最丰富、人口最多的一个州。在它的首府悉尼,除悉尼大学外,还有一座世界知名学府——新南威尔士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前身是1843年成立的悉尼机械研究院,1878年改名为悉尼技术学院。二次大战向人类提出各种挑战,新南威尔士政府认识到要迎接挑战,要面对、解释和改造物质世界,就必须建立一所科技大学。
  1949年,新南威尔士政府在悉尼技术学院的内城校园开始建设大学,当时名为新南威尔士理工大学,意在仿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德国的柏林技术学院。大学的重心是科学技术的教育和研究,但课程并不偏颇,设有人文学科和商科,以为国家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
  新南威尔士大学自建校以来,几经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自身建设,规模一再扩大。教学与科研实力雄厚。1951年该大学成立的纽卡斯尔学院与1962年成立的卧龙岗学院,分别发展成为现今的纽卡斯尔大学与卧龙岗大学。
  初期的大学只有46名学生,专业是工程学。1958年大学更名为新南威尔士大学,后来又建立了文科学院。1961年建立医学院,1971年成立法学院,1968年学校已有学生15000人,并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至20世纪80年代,新南威尔士大学已成为澳大利亚一流大学。1981~1992年,迈克尔伯特教授任副校长,其间新南威尔士大学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在许多领域最具创新精神和多样性的大学之一。
  现在的新南威尔士大学不仅是澳洲“八校集团”的成员,而且是东南亚、欧洲及北美洲最负盛名的“21世纪大学集团”的成员,在澳洲只有3所大学为该集团成员。
  当今风采新南威尔士大学,是澳洲八大五星级名校之一,在新南威尔士州与悉尼大学并肩,以理工学科见长。
  亚太地区最优秀的大学之一
  新南威尔士大学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教学和研究基地之一,曾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亚太地区最好的十所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开设了包括艺术、社会科学、生态环境、商业与经济、工程技术、法律、生命科学、医学、科学技术等方面的200个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
  新南威尔士大学下设研究中心78个,研究所3个,教学医院6所,是澳大利亚的重要科研基地之一。图书馆藏书200万册。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在各类专业中较为突出,需4年的学制,海外学生可以从学年中开始,最低学历要求大学一年级以上。高中2年级学生各科成绩优秀者和高中3年级学生(雅思5.5分),可以先通过新南威尔士大学预科班学习,再进入大学学习。
  三处校区十大学院
  新南威尔士大学主校区肯辛顿在悉尼地区,占地38公顷,距悉尼市火车站、机场都很近,交通便利。另有3处校区,即艺术学院、圣乔治分校和国防军事学院。前二者也都在悉尼附近,后者在堪培拉。
  新南威尔士大学现有10个学院,1个大学院,共75个系。其中大学院是由澳大利亚国防部资助,是在1981年成立的,该处学员都是军校学生,在此学习艺术、科学、工程。这个大学院也称为澳大利亚国防军事学院。
  10个学院中,艺术学院是位于帕丁顿的前城市艺术学院并入新南威尔士大学而成的。生命科学学院与科学技术学院皆建立于1997年。其余的学院分别是: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建筑环境学院,贸易与经济学院,工程学院,法律学院,医药学院,管理学院。
  一半的经费来自于捐助
  新南威尔士大学现有33000名学生,其中外国留学生7000人左右,拥有数千名国际学生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是最富有生机和多元文化的大学社区。新南威尔士大学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入学申请者,从1952年起大学便开始接受亚洲学生入读。
  在过去的50多年里,新南威尔士大学培养了数万名学生,他们遍布世界各地,在亚洲和澳洲的政府、商业、工业领域占主导地位。现在大学45%的年度经费来自私人捐助。
  新南威尔士大学有5000名教职工。该大学的最高行政机构是由21名成员组成的董事会。这些成员由教职工、学生等选出后由教育部长或董事会任命,主要学术机构是学术委员会。1998年新南威尔士大学有3位获得“罗德斯”奖的学者。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图书馆拥有大量的藏书和期刊。收藏有200万册书籍,视听材料和地图等。图书分类和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用户终端查询。图书馆的计算机可以进入澳洲学术、研究网,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进入世界范围的计算机数据库,通过卫星连接美洲和欧洲的主数据库。
新南威尔士大学有8个住宅学院,3个街区的单身公寓楼。其中一个街区靠近预科和商学院的校园。单身公寓楼是属于大学住宿办公室经营管理的。住宿学院提供给本科生和研究生。所有住宿学院位于校内,通常提供单间卧室包括伙食、床单以及合用的卫生间。住宿学院根据所处的不同环境与设施,有不同的收费。

  大学的住宿办公室还可以帮助学生寻找住宿。住宿类型包括住宿家庭、提供食宿的房间


,合租或单租的房间或公寓。

  国际学生服务处提供接机和临时住宿,并帮助学生寻找合适的长期住宿。学生可以申请转学分。学生在学期中可以工作,每周不超过20小时,假期无限制。入学时可向国际中心申请工作许可。

  校内约有100个俱乐部和社会团体,涉及运动、文化、社会、宗教、业余爱好和学术等领域。学生俱乐部有中国学生会、伊斯兰学生会、香港学生会、马来西亚学生会、新加坡学生会、泰国学生会和印度尼西亚学生会。

  学校有超过50个学生社团组织,包括专业社团,语言,运动等。拥有许多达到了奥运会水平的游泳池,羽毛球、壁球、网球馆,体育馆,板球和橄榄球场等运动设施。校内经常有音乐会,电影,独唱会和文化聚会。

  UNSW与中国

  新南威尔士大学为外国留学生设立了专门的留学生办公室,中国留学生还成立了中国学生联合会。

  新南威尔士大学为申请本科课程的留学生提供了预备课程,预备课程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立不同的课程。预科学习的时间为1年。申请新南威尔士大学本科课程的中国高中毕业生均要求参加预科学习。预科课程的语言要求为雅思6分,对于没有达到该分数的申请人则要求在语言学校学习一段时间的英语。

  在中国读完大学一年级的申请人不需要预科课程学习而直接进入大学本科课程。直接申请本科课程的申请人要求提供雅思6.5分的成绩且每单项分数不能少于6.0分或托福575分。没有达到语言要求的申请人需要进入语言学校进修一段时间的语言。

  2002年6月,河北省教育厅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在河北省首届国际教育博览会上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培养双语教学教育硕士。由省教育厅选拔已取得硕士研究生资格并完成双方共同商定的硕士课程的学生,推荐到新南威尔士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学习,成绩合格颁发新南威尔士大学硕士学位证书及硕士毕业证书。该项目的学员将从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燕山大学等学校的研究生班中选拔,每期40名左右。

  2003年,清华大学与新南威尔士大学联手推出国际项目管理实战研究生课程。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工程、理科、建筑、地质、食品技术等

  现任校长:J·尼兰德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托福600分或雅思6.5分

  申请期限:11月30日,5月31日

  费用情况:

  申请费:100澳元

 海外生学费:12000~23000澳元

 生活费:12000~15000澳元/年

  电话:(+61)29-385-6996

  电邮:internationaloffice@unsw.edu.au

  网站:http://www.international.unsw.edu.au

  地址:UNSW International Office,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SW Sydney 2052 Australia
巴黎大学巴黎大学以“传播法兰西精神最活跃的发源地”而著称。它有着数百年声名显赫的历史,有着十三所相对独立的大学,它不仅是欧洲大学之母,更是法兰西民族的荣耀。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法国,巴黎
  成立时间:1261年
  组成机构:由13所独立的大学构成
  历史回眸
  洲大学之母
  中世纪的欧洲,学校教育有着悠久的传统。而欧洲从混乱到形成秩序的过程中,教会在教育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遍布欧洲大陆各地的修道院,其实就在执行着学校教育的功能。需要产生一种新的组织机构,大学就这样应运而生。
  巴黎大学最早也是从教会学校发展起来的,它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并称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又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
  巴黎大学的前身是索邦神学院,1261年正式使用“巴黎大学”一词。当时学生已经上万,其中有许多学生来自欧洲的邻国。在很长时间里,巴黎大学同教皇和国王都有特殊关系。
  17世纪,宰相黎世留出任巴黎大学的校长,使巴黎大学有了飞速的发展,奠定了它的国际威望。巴黎大学原址坐落在巴黎市内第五区,是个知识密集的地区。因为13世纪的大学里以拉丁文传授知识,所以该区又称为“拉丁区”。
  十三所相对独立的学院联合
  二战以后,随着法国经济的恢复和民主运动的发展,巴黎大学不断扩大,到20世纪60年代已有10多万学生。但是法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经过战后20多年的发展,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高等教育仍然沿袭“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这种状况影响了高等学校的活力,使之难以主动地适应社会需求。
  在1968年的“五月风暴”运动中,巴黎大学的学生举行罢课并占领了学校,要求改革陈腐的教育制度。随着形势的发展,法国政府审时度势,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同时,取消了一个学区只能设1所大学的限制,将旧大学以大化小,并新建了一些大学。
  改革后,大学规模划小,一个学区的大学数由1所发展到若干所。在原来基础上,巴黎大学就由1所划分为13所,即现在所说的巴黎大学实际上是13所巴黎大学的联合体。新生的13所大学各自独立没有隶属关系,但共同拥有一个名称“巴黎大学”。
  当今风采
  巴黎大学是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典范,牛津、剑桥等大学都是按照它的模式创办的。如今,巴黎大学是一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综合性大学。
  法兰西国王的大公主
  正是因为有了巴黎大学,文化名城巴黎才名扬四海。正如13世纪另一位教皇亚历山大四世所说的那样,巴黎成了“生命之树”,它吸收了欧洲各国最好的学生和许多来自各国的最优秀教师,巴黎大学成了“法兰西国王的大公主”、“教会的第一所学校”,而且还是神学事务中的国际仲裁人。
  巴黎大学有四多。一是学生数量多,总数已达30万,占全法国大学生总数的1/3。二是外国学生多,达到5万,占留学生总数的1/2。三是科研机构多,如巴黎十三大即有各类实验室100多个。四是图书馆多,有综合性的,也有专业和分别供各阶段大学生使用的,甚至还有为病残者服务的特殊图书馆。
  巴黎大学的13所大学共同拥有——“巴黎大学”的名称。编号只代表顺序,与质量以及名望无关。这13所大学在学科设置上都具有多科性的特点,不过,各校根据各自的条件有所侧重。巴黎第1、2、3、4、8、10等6校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主,兼设其他学科。巴黎第5、6、7、11、12、13等6校兼有文、理、医、法、经济等学科,其中巴黎第11、第12和第13大学还设有工科,巴黎第9大学以经济和管理为主。
  简谈巴黎十三大学
  巴黎第一大学(邦戴昂·索邦大学):教学重点是外国语言文学、法律、经济学。
  巴黎第二大学(法律、经济和社会科学大学):教学重点是社会科学、法律、经济学。
  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大学):被视为巴黎大学的象征。教学重点是文学、外国语言、文化。中国留学生和进修教师在此学习的人很多。
  巴黎第四大学(巴黎索邦大学):教学重点是文学、外国语言、文化。总体上以文学语言及人文学科见长,留学生较多。
  巴黎第五大学(勒内·笛卡尔大学):教学重点是生物学、医科、药物学、社会学。以医学为主。附属奈克医学院的肾病研究中心是当今世界上肾病研究专业机构中最著名的。
  巴黎第六大学(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
  教学重点是理科、医科。
  巴黎第七大学(德尼·狄德罗大学):教学重点是理科、外国语言文学、经济学、医科。医科包含了巴黎最大的两家医学院和欧洲最重要的让·贝尔纳研究组。
  巴黎第八大学(巴黎万森大学):教学重点是人文学。教学与研究单位有:斯拉夫语言、东方及亚洲研究、语言学及信息学、哲学及精神分析学等。该校与我国有师资交换联系。
  巴黎第九大学(巴黎多芬大学):对于信息管理科学、计算机系统、微处理机、远程信息处理、数据库管理系统、数理经济学等方面人才的培养有丰富的经验。
 巴黎第十大学(巴黎南戴尔大学):教学与研究单位有:经济科学、法学、历史、地理、心理学及教育科学、社会学、哲学、文学、行政管理学、理工学院、体育运动等。

  巴黎第十一大学(巴黎南大学):教学重点是科学、医学、物理学,以基础研究为主。

  巴黎第十二大学(巴黎瓦尔·德·马尔尼大学):教学与研究单位有:城镇规划学院、


医学、经济科学、文学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公共管理及社会管理、技术学院。

  巴黎第十三大学(巴黎北大学):该校包括有理工学院、文学院、医学院及法学院。理工学院以金属物理、高分子材料合成和通讯工程为特长。

  巴黎第一大学

  又名邦戴昂·索邦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集合了3大系科,即法学与政治学、经济学、人文科学。学生在选定专业后在某一教研组的指导下学习,此外还有系际之间的学科、学院和所属中心进行的补充训练。

  索邦大学历史悠久,创办于公元17世纪,现有文学、语言、经济、法律四个专业,是巴黎大学中规模较大较重要的。教学重点是外国语言文学、法律、经济学。

  巴黎第一大学位于巴黎市中心的拉丁区。仅2米来宽的大门是一座细长而雄大的建筑物。拱形大门的上头刻写着法文的“巴黎大学”几个字,门上则是拱形的屋顶。屋顶四周,雕刻着许多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历史人物雕像,充满着古典艺术的气息。远远看去,这里根本不像是一所现代化大学的大门,倒像是一座古老的博物馆或艺术馆的外观。

  索邦大学以悠久的传统和庞大的规模而享有世界性声誉。这所法国最古老的大学,有着近千年声名显赫的历史,至今仍处于法国乃至欧洲的高等学府之首。

  巴黎第六大学

  巴黎第六大学,又名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它是前巴黎索邦大学理学院的主要继承者,也是法国和欧洲独一无二的研究和教育中心。

  巴黎第六大学的科研力量全球一流,在法国大学中占重要的地位,其中数学专业世界排名第一位。

  巴黎第六大学拥有181个与大型研究机构和著名学术机构合作的实验室,研究领域涉及四大跨学科轴心:模型化与工程-物质与新材料-空间、环境、生态-基因组、交流系统。

  巴黎第六大学学校每年签署300多项工业研究合同,并拥有10个与工业界合作的混合研究单位。学校还发挥孵化器作用,为30多家企业的诞生作出了贡献。

  学校以对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要求是很高的,达到这一高水平是将博士研究生完全融入学校里那些世界一流的实验室中。

  巴黎第六大学位于市中心,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包括戏剧、歌曲、绘画和摄影等。学校的体育活动也非常普及,设有高水平的体育项目(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两枚金牌)

  巴黎第十一大学

  巴黎第十一大学,又名巴黎南大学,坐落于美丽而又富裕的巴黎西南郊区,学校有5个教学中心,总部在距巴黎20公里的奥尔塞市,其余的分布在索城、沙特奈·马拉布里和卡尚等地。

  大学主校区200多公顷,占据了几座连绵起伏、密林覆盖的小山。造型各异并不高大的各种教学建筑掩映在茂密的树林中。与其说它是校园更不如说是一个美丽的原始森林保护区。

  巴黎第十一大学成立于1970年,是在原巴黎大学理学院的基础上发展的一所包含理学、工学、信息与宇宙学、医学与药学、经济与管理学、艺术学、法学、体育运动学等以理工科为主的著名综合性国立大学。

  巴黎第十一大学的自然科学与医学等专业在法国享有盛誉,在规模和知名度上在法国名列前茅,被誉为法国的“硅谷”。其第三阶段的专业非常全面,有一些是法国独一无二的,这充分显示了学校的教学与研究实力。

  巴黎第十一大学现有学生27000名,教师1800名,研究人员1200名。学校下设5个院系级教研单位、3所大学技术学院、4所大学职业学院,共有127个高水平并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研究实验室。全法国超过10%的科研成果出自该大学。该校的工程师学院每年培养近百名工程师。

  巴黎第十一大学非常注重国际教育交流,目前与世界上100多所优秀的大学有合作关系。有来自于100多个国家的3300多名留学生在该校学习。

  2003年巴黎第十一大学与我国的清华大学签署协议,就人才培养制定出9年规划。该校与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也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

  校园生活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教育家们十分强调学校环境的建设。他们认为优美的校园,是建设教育环境,培养良好校风,造就一代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巴黎大学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者,那些古老的建筑、挺拔的大树、平整的草坪、知名学者的名言碑刻,多学科自由的学术气氛,激烈的竞争氛围以及反映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的壁画、雕刻等比比皆是,置身其中,不由令人心旷神怡。

  巴黎大学坐落在巴黎市中心的巴黎拉丁区。区内书店林立,仅巴黎大学西门一侧100多米长的街道上,大小书店就不下10家之多。咖啡馆和旅馆也成为巴黎大学附近的主要建筑,长期以来,学界人士和青年学生不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而是热衷于课堂外的自由讨论,咖啡馆便为他们提供了适宜的场所。至于旅馆多,那是因为从法国和世界各地到这里求学的人络绎不绝,各种档次的旅馆和学生公寓便应运而生,生意兴隆。
巴黎大学没有宿舍和食堂,学生们自己在外面找房子住,吃饭也在外面,好在凭着学生证,可以在巴黎的几十家学生餐厅吃上经济实惠的午餐。

  索尔邦附近的卢森堡公园,也是学生们爱去的地方。从春天到夏天到秋天,公园中的铁椅子上总是有大学生坐着。傅雷先生当年留学法国时,就对卢森堡公园情有独钟。




  自由、独立、不受羁绊,一向是法国人最标榜的,这种精神也反映在学风上。巴黎大学没有新生训练、毕业典礼,没有上、下课铃,没有训导制度,甚至也没有所谓向心力、认同感。过了上课时间10分钟还不见老师,学生们就自动退席。而老师讲得兴起,超过时间,学生也可以鼓噪。迟到、早退、旁听……一切悉听尊便。

  巴黎大学与中国

  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巴黎大学扮演过极为重要的角色。据有关资料报道,1333年,巴黎大学的神学教授尼古拉作为教皇派驻中国的第二任大主教来到北京(元朝时称汗八里),所以他被认为是第一个到北京的巴黎大学成员。

  巴黎大学的汉学研究

  在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来华时,西方世界就已经接触了儒家经典。但真正当代学术意义上的汉学研究却萌发于西欧,较为科学地研究汉学的人应首推巴黎大学的阿贝尔·雷马萨。所以,20世纪前半期,巴黎被誉为“无可争议的西方汉学之都”。

  1814年,阿贝尔·雷马萨在巴黎大学开设了中国语言学课程。自此,中国语言学在欧洲进入了大学这个神圣的殿堂,被列为专门的学习课程。可见,巴黎大学与中国的交流和交往渊远流长。

  著名学者傅斯年曾经指出:“说到中国学在中国以外之情形,当然要以巴黎学派为正统。”“而近八十年中,以最大的三个人物的贡献,建设出来中国学上之巴黎学派。”这三个人物是茹里安、沙畹和伯希和。

  而巴黎大学中西比较文学讲座的主持人、学贯中西的作家与社会学教授艾田蒲则是法国从事中西文化交流与比较研究的一代宗师,对中国文化了解颇深。他曾与马尔罗等人发起成立“中国之友协会”,又于20世纪70年代主持编译“认识东方”丛书,主要译介亚洲地区各国的文学作品。

  中法高校间的合作

  近百年来,巴黎大学作为世界顶级高校,一直与中国高校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在学术交流、派遣留学生等方面交往与合作日益广泛,它为中国培养了大量著名人士,例如,严济慈、许德珩、钱三强、陈寅恪、施士元、杨秀峰、王力、王毓瑚、汪德昭等等。其中的施士元于1929年清华大学毕业后赴巴黎大学留学,是居里夫人为中国培养的唯一博士。

  如今,巴黎大学注重在各个方面加强与中国的交往与交流。1999年1月10日,中国书法大展在巴黎索邦大学小教堂举行。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巴黎大学总训导长暨大学区区长布朗歇、巴黎索邦大学校长莫利尼耶等陪同下前往观展。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和希拉克总统都为展览题了词。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核能、信息、地球物理学、医科、血液研究、轴射研究、分子生物学等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英语成绩、法语成绩

  申请期限:夏季1月15日,冬季7月15日

  费用情况:

  申请费:300欧元

 住宿费:学生宿舍每月318马克,私房每月每平米22马克

 公共交通费:约每年744马克

  学费及其相关费用:7000欧元/年

  网站:巴黎第一大学:http://www.univ-lyon1.fr

  巴黎第五大学:http://www.univ-paris5.fr

  巴黎第六大学:http://www.upmc.fr

  巴黎第七大学:http://jusieu.fr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是世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它创立于拿破仑时代,曾为法国培养了几任总统与总理。巴黎高师是文、理并行不悖的综合性学校,有着一流的研究机构和辉煌的学术成就,大批优秀的顶级人才从这里走出。
  性质:公立,专门性大学
  位置:法国,巴黎,总校在巴黎有3处校区,还在外省郎寨和富尔于夫设有分校
  成立时间:1795年10月30日
  组成机构:6个人文科学院和6个自然科学学院
  历史回眸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是一所培养教学和科研人员的高等专科学校。原名巴黎师范学校。1795年创办,后由于政府更迭而几经改组、封闭。1808年,根据拿破仑一世的帝国敕令予以重建,成为培养国立中学教师的学校,并于1810年开始招生。
  1845年学校改为现在的名字。在学科上分文、理两科。文科设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哲学、历史、地理、现代外语、社会科学等专业。理科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专业。
  无论在哪一阶段,高师都与时代保持着高度的默契,它为法国培养出无数的杰出人士。如开生物学新纪元的亚雷斯和巴斯德,存在主义先锋萨特,自由主义战士雷蒙·阿尤,共和国总统蓬皮杜,总理兼任国民议会主席的洛朗·法布留斯,西方10大著名哲学家之一、生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以及1968年出现的拯救法国社会于传统陋习中的一代“新人”等。高师是独一无二的,它孕育着革新的激情与反僵化的冲动,推动着历届政府的改革与完善。尽管饱经岁月的磨炼,这所古老的学院在今天仍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血管中仍流动着探索与创新的新鲜血液。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数学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享誉世界,共培养出8位菲尔兹奖得主,4位沃夫奖得主和一位阿贝尔奖得主,其中该校的J-P Serre教授是世界上唯一集上述数学三大奖于一身的数学家。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法国可算是家喻户晓,尤其是对于那些求知若渴的人们,这里既是知识的海洋,又是科技发展的温床。
  当今风采
  文理并行不悖
  巴黎高师作为集科研与文教于一体的公立机构,其宗旨是“优秀的思维方式”与“优秀的教育机制”结合且相得益彰,为科学工作培养人才,为教育系统和国家行政单位、企业、事业机构输送人才。
  在所有高等学校中,巴黎高师是惟一一所文、理并行不悖的综合性学校。这种平衡也是它的优势所在,从高层行政领导结构看,校长居庸先生和副校长巴斯蒂德·布吕吉埃尔女士就分别来自文科和理科;而学校的课程体系和学生改变行政划分学科界限的努力都体现了这种特色的优点。文理科综合有助于思维空间的扩展,有利于奠定更坚实全面的文化修养,并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招生苛刻却不发毕业证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每年经全国性入学考试从大学预科班录取文、理科学生各约50名,入学考试难度居全国各大学校之首。
  巴黎高师差不多是世界著名大学里规模最小的高校,由于每年只招收200来名学生,而报名的却有几万人,因此入学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有资格进入巴黎高师的学生成绩必须是相当优秀的。
  虽然巴黎高师招收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但巴黎高师既没有毕业证书发给学业成绩合格的毕业生,也没有国家学历证书的授予权。于是经过预科、考试一路冲杀过来的佼佼者们,在跨进巴黎高师门槛后还要到其他大学去注册各种学位的学习。而各大学也都非常欢迎巴黎高师的高材生。有这样的学术环境和氛围熏陶,巴黎高师培养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6位菲立兹奖(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1位总统、2位总理以及大量社会精英。
  四年免费学习 六年定向服务
  就读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修业4年,免收学费。前2年学生在一所综合性大学注册学习,以获取大学三年级学习文凭和学士学位。后2年须在本校教师指导下准备中学证书教师全国会考和中学高级教师学衔全国会考。通过会考者可获教师资格。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精神,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在法兰西学院和法国科学院的院士中,该校毕业生分别占1/4和2/5。
  从踏入高师校门的第一天起,学生们就成为“实习公务员”,这个头衔意味着每月7700法郎的待遇,以及优裕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而在他们毕业以后,必须为国家企事业单位服务6年。在4年学习期间,学生们可享受2年的停薪假期,他们通常利用这个机会去国外深造或进一步研究自己的专业。学生毕业后如不能为国家公立机构服务则需偿还在校期间所享受的助学金及其他费用。
  学生参与最前沿的科学研究
  很多国家研究机构看中了巴黎高师的人才资源,纷纷将研究室建在巴黎高师。于是有人专门替巴黎高师对这些申请建研究室的机构进行了评估和选择。
  大量一流的研究室带来了大量先进的研究设备,并且更新很快。而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为巴黎高师建设不同的学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不尽的滋养。巴黎高师非常关注新学科的培植,往往前沿科学研究领域一旦出现,就能够很快在巴黎高师发展成一个新学科。
由于初期学生少,有大量的接触最杰出研究人员、参与最前沿科学研究的机会。同时由于人少,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接触频繁。在巴黎高师,跨学科的报告会、讨论会题材丰富,数量众多,有力地促进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校园生活




  于勒姆这条小街由于巴黎高师而出了名,吸引了众多教育科研机构前来与它为邻,这样在巴黎这个举世闻名的大都市中心就形成了一个以巴黎高师为核心的科学区。这种情况在寸土寸金的世界级大都会里是非常罕见的,证明了法国人对科学教育的崇尚。

  学校校区主要分布在巴黎的4个地方。首先是位于圣·热那维埃夫山上的校区:于勒姆街29号是学校的财务和人事部门。这条街上的45号是文学系科、数学系科及图书馆所在地。46号是生物学系。与于勒姆街毗邻的洛蒙街、埃拉斯蒙街上是物理系、化学系及土壤——大气——海洋系所在地。位于儒尔当大街48号的建筑物里分布着经济系科、音乐学研究室和各种培训中心。

  蒙图日大街上高师校区有一些文理科的研究机构。最后是位于城南著名风景名胜地枫丹白露的校区。它占地50公顷,是生物研究中心所在地。这里还有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的各种活动中心,内容丰富的研讨会、讲座也经常在此举行。

  巴黎高师200年来形成了为学生成长创造有利条件的良好氛围,如与国际计算机网络连接的计算机设备可供学生自由使用。图书馆全部开架,学生不但可以自由阅读,还可以一次借阅20本,借期可长达1学年;如果有4个以上的学生向学校提出想学习1门新课程,学校教学部门便会马上组织落实。

  课外的文艺、体育活动组织、科研小组及其他群众性组织多不胜数。学校有意创造全体师生相互交流的机会,4年学习生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大量结识其他学科的学生。

  各种报告会、讨论会题材丰富,数量众多。学校很早就利用了这一可以让大部分师生聚集的场合,如有名的“饭厅聚会”。一些专业性、理论性不是特别强的报告会和讨论会都在吃饭时举行。

  巴黎高师与中国

  被誉为法国“精英大学”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早在19世纪,就有中国和罗马尼亚的学生远赴来此求学。但因为巴黎高师每年招生的人数非常有限,所以,很少出现有大批的中国学生前往留学深造。不过,这丝毫也不影响巴黎高师与中国大学的交流与合作。

  2002年,巴黎高师校长加伯利埃尔·于杰曾率团访问北大,两校签署了校际协议。2003年,两校正式启动了“学生教师”项目,在人文学科每年互派一位博士生讲师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2002年9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也应邀参加了这次盛会。会上,加伯利埃尔·于杰对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表示了热烈的祝贺。

  2004年2月26日,巴黎高师校长加布里埃尔·于杰教授再次率团访问北大,并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日”活动上,发表题为“巴黎高师——从创建到其今天的内涵:学会具有创造性”的演讲演讲,进一步加强了两校之间的合作,促成了更为宽广的人员和学科的交流。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哲学、历史、地理、现代外语、社会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

  现任校长:布里埃尔·于杰

  电话:(+33)1-44-32-30-00

  网站:http://www.ens.fr

  地址:ENS 45,rue d’Ulm-75230 Paris Cedex 05,France
巴黎理工大学 被誉为法国“公共教育事业最壮丽的学府”的巴黎理工大学,是“大学中的大学”,是法国最重要的工程师大学,和法国大学中一颗闪耀着璀璨光芒的明珠。
  性质:公立,专门性大学
  位置:法国,巴黎市
  成立时间:1794年
  校训:为了祖国,科学和荣誉
  历史回眸
  巴黎理工大学是法国历史悠久、享有盛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它的校史与近代和现代的巴黎乃至整个法兰西共和国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巴黎理工大学经常被昵称为X,是法国最重要的工程师大学。
  为了国家,科学和荣誉
  巴黎理工大学是法国大学名校中的名校,位居法国四大名校之首,它创建于1794年,最初位于巴黎中心的拉丁区,于1976年搬迁至Palaiseau的郊区。学校的格言是“为了国家,科学和荣誉”。当时建校的目的,主要应军事上的需要,课程包括炮兵、军工、路桥、造船、地形测量等。
  法国对理工大学的投资,在拿破仑时代首次获得回报。理工大学的师生建造了当时最先进的炮舰、火炮,成为拿破仑东征西讨的重要后援。一直至今,理工大学与法国国防部的关系都非常密切。
  200年来,巴黎理工大学一直是法国“科学与荣誉”的代表,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精英,成为法国不同时期的“带路人”(戴高乐语)。他们当中,有治理国家的总统和政治家,有指挥千军万马的元帅,有驾驭科学的院士和科学家,有奋笔疾书的学者,还有纵横商场的实业家。用当年拿破仑的话来说,巴黎理工大学是一只“下金蛋的老母鸡”。
  与法兰西命运休戚相关
  1830年推翻波旁复辟王朝的“七月革命”,巴黎广大民众无一不对巴黎理工的学生为争取自由所做出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敬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理工生中出现了莫努里、若福尔、福什、费约尔4位功勋卓著的元帅,900多名理工生为国捐躯,战死沙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更有大批理工男儿“为了祖国”前赴后继,英勇作战,立下了丰功伟绩。至今,大学仍矗立着为国建功立业的校友题名碑和艺术塑像。一件件悲壮而催人奋进的业绩,一座座令人肃然起敬、引以为傲的雕像,给巴黎理工大学的学生带来无尽的鼓舞和精神力量。
  巴黎理工大学诞生于血与火之中,它光荣的校史永远地载入了法兰西史册。一所学校始终同自己国家、民族的命运如此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这在世界教育史上是不多见的。
  为法国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
  巴黎理工大学创办200年来,为法国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其中不少人在军事、科学和工业界享有世界声誉。例如:它培养出了一战中的协约国联军统帅福煦,铀的放射性发现者贝古勒耳,与美国汽车大王福特相抗衡的工业家和设计师雪铁龙,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德斯坦等。
  柯西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在科学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现代数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一生写下了800多篇论文,几乎涉及数学的各个分支。
  卡诺,堪称热力学的奠基人。1978年,他的遗著经人整理发表,世人方知热力学第一原理、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上的表现。
  在理工学校的校友中还可列出许许多多的学者名字,他们中间有哲学家孔德、天文学家勒韦耶、物理学家阿拉戈和菲涅耳、数学家彭加莱,还有集工程师、军官、学者于一身的马吕斯,以及瓦克内尔、盖诺·德·米西、普瓦松、弗雷内尔、盖·吕萨克等等。
  当今风采
  属于国防部监督的特殊学校
  法国高等教育实行双轨制,即综合大学与大学校并存。在大学就读的大学生是法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体。大学校则实施精英教育,地位特殊,它们是“大学中的大学”。
  被誉为法国“公共教育事业最壮丽的学府”的巴黎理工大学,更是大学校中一颗闪耀着璀璨光芒的明珠。
  它是一所被赋予公民人格和财政自治权的公立机构,处于国防部的监督之下。学校的行政由校务委员会和校长共同负责。校务委员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关,其成员由政府高级官员、企业界领袖、应用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组成。校务委员主席由选举产生,校长是法定的副主席。
  也许出于偏爱,法国人特意为该校学生制造了一个专用词——理工生。拥有这一名字实在是一种荣耀,而巴黎理工学院多年来的光辉历史,出类拔萃的人才,令人骄傲的伟业,更要归功于理工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方式。
  精英荟萃的一流科研中心
  时至今日,200多年过去了,翻开理工学校历史,那巴黎的标志——艾菲尔铁塔的设计者,驰骋全球的雪铁龙汽车研制者,海王星的真正发现者,都是理工学校的校友。还有那令法国人引以为自豪的阿利亚娜运载火箭、欧洲空中客车飞机、核能发电、高速列车(TGV)等一系列高科技成果,同样都记载着理工学校的丰功伟绩。
  现在,学习、工作在巴黎理工大学的人共计达到3200余名,他们包括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
  在巴黎理工大学工作的近400名教师都是从法国各大研究机构、高等名牌大学、工程师学校、工业技术和行政管理行业中招收的精英骨干,其师生比例是全世界名牌大学中最高的学校之一。
 同其他著名教育机构一样,巴黎理工大学拥有一个大型的、极为著名的科研中心。该科研中心涉及教学的诸多学科,共有24个专业实验室。在那儿,人类的科研财富一天天不断产生。在科研中心工作的人员达到1300人,其中研究人员为550名。

  古老而常新的巴黎理工大学




  戴高乐将军当年视察巴黎理工大学时,高度赞扬“巴黎理工大学就像法国一样,古老而常新”。“常新”就意味着锐意变革和不断创新。

  一个时期以来,理工生的职业领域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往的传统技术和制造行业出现了多向分流,包括信息、管理、财政、商业、科研等新兴行业。因此,无论是以往的“数学领先”,还是科技结合,都已经不再能满足当今高科技快速发展及职业变化对人才的要求。

  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和新的行业需要,必须构建学生适应变化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快速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为此,提出了实施多学科综合教育,使培养的人才不仅能适应企业对技术和经济的需要,熟练地解决本专业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要依据市场的变化和需要,毫不困难地从一个技术领域转到另一个技术领域,并且有能力解决传统上由社会学家和伦理学家解决的相关问题。实际上,这种多学科综合教育与常识教育的基本层面是相通的。

  巴黎理工大学校长让·诺瓦克将军在北大校庆“世界名校校长论坛”上发表讲演时曾指出:“理工学校一向以培养胸怀开阔的、可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应付复杂世界的人才为自豪。……我们非常强调这些能力,因为研究人员只专一门,而不敢尝试自己专业以外的领域是很危险的。”诺瓦克先生这番话清楚地表明了理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观。

  校园生活

  僧少粥多 教育资源丰富

  巴黎理工大学离巴黎市中心有一个半小时车程。校园面积达445公顷,内有8个演讲厅、46个课室(课室的设计只可容纳25人上课)、图书馆、电脑室、实验室、语言实验室、两个泳池、另外还有各种运动场馆,以及专供学生绘画、雕刻、摄影工作室。

  巴黎理工大学校园虽广,设施虽多,但学生人数不多,加上教授、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全校亦不过1300人。之所以人数这么少,是由于理工大学一向招生严格,连同外国学生,每年约招300人,入选的学生均是通过理工学校自行单独组织的入学考试,从预科生中严格筛选出来的优秀者。

  巴黎理工的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限2年,外加1年军事训练。学生在校期间计算军龄,穿军服,享受军队待遇,受军纪约束。毕业时可获得巴黎理工大学工程师文凭。他们既可以工程师的身份直接就业,也可进入应用学校或其他学校继续学习,或者在理工学校继续研修高学位。所谓物以稀为贵,巴黎理工大学的学位一直是法国学生最向往的专业资格之一。

  必须住在学校里

  巴黎理工大学的学生必须在校住宿,为此他们每人都拥有自己的房间。这些房间均配有电话机和校园内部网的接口。另外,学生生活区另有两幢大楼为那些有家室的学生居住。

  学校按照惯例每年都从新一届学生中选举产生类似中国学生会一样的组织——Kes,该会的成员负责管理学生自由活动和处理学生与校领导、师兄弟之间的关系。这一学生组织还拥有自己的权限,负责各学生俱乐部、社团的活动和活动经费。这些俱乐部、社团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丰富精彩的课余生活,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良好的放松和休息。

  学生的大部分文体活动都被安排在晚上进行。影迷俱乐部每周活动一次,将最精彩的影片献给每一位学生。而且,该俱乐部每年都举办一定场次的文艺表演、舞会、音乐会、戏剧演出和时事讨论会。学校的大部分活动均对外开放,这吸引了周围不少的观众和文艺团体,这些文艺团体的到来给已经十分丰富精彩的学生生活锦上添花。

  生活在绿色校区

  巴黎理工大学的整个校区占地180公顷,其中120公顷被绿色植物所覆盖。校园中相当一部分面积的土地上修建了设施齐全的露天体育场所,包括足球场、橄榄球场、网球场、田径场、高尔夫球场,帆板和划船运动则可以在校园内的湖上进行。

  巴黎理工大学的建筑群占地15万平方米,主要由四大区和一个图书馆组成。

  教学区:有8间阶梯教室,46间小教室,许多专业教室;11个会议厅;9000平方米的体育设施,包括游泳馆,室内体育馆,舞蹈练习房。

  科研区:巴黎理工大学拥有实力雄厚的科研中心,包罗了校内几乎所有的学科。科研中心里实验室面积达到3.1万平方米,还设有一些专业实践操纵演示厅和信息通讯设备。

  学生生活区:在1600平方米的学生生活区内,许多房间被开设成为学生自由活动的场所,使学生们在这里尽情地享受艺术、文化和娱乐活动。

  学校生活区:这里集中了学校里的行政管理部门、学生接待部门、饮食中心、邮局、设有 55间房间的旅馆、银行、咖啡厅和医疗保健中心。

  巴黎理工大学的图书馆藏书量达到30万册,其中各种期刊杂志2500种,图书馆收藏的大量图书可以追溯到 16 世纪,其中1810年前出版的图书约为1万册。
 没有思想教育课的大学

  巴黎理工大学不设思想教育课,但是,它的思想教育与众不同。独特的校风,校友的现身说法,还有象征巴黎理工大学骄傲和自豪的校史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是巴黎理工大学重要的场所,更是理工生心中神圣的殿堂。馆内陈列着从建校第一期开始的理工生的注册簿,记载着该校各个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纪念。




  每年7月14日法国国庆节,巴黎理工大学的校旗总是飘扬在各军种军旗前面,理工生紧随巴黎卫戍部队通过检阅台,迈向象征胜利的凯旋门。参加国庆阅兵的传统保留至今,这一重要活动已成为巴黎理工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集中表现出“理工精神”,这就是“对工作热情、对祖国绝对忠诚、不计利益甚至忘我、极端地信任数学和抽象公式的价值。”对理工生来说,忠于祖国和科学精神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生物、数学、物理、化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力学、电脑科学等

  现任校长:保罗

  申请条件:相关专业大学学历证明、成绩单、法文成绩

  费用情况:

  海外生学费:7000~8000欧元/年

  生活费:巴黎1100欧元/月,外省800欧元/月

  电话:(+33)1-69-33-47-69

  网站:http://www.polytechnique.fr

  地址:Ecole Polytechnique,91128 Palaiseau Cedex,Paris,France
苏黎世大学苏黎世大学是瑞士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规模最大、声誉最高的研究型大学。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从这里走出,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是苏黎世大学的高材生。1996年,苏大再次摘取诺贝尔奖桂冠。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瑞士,苏黎世
  成立时间:1833年
  组成机构:有9所学院
  历史回眸
  苏黎世大学是瑞士规模最大、课程范围最广泛的大学,创建于1833年,但它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1525年,以及新教改革家乌尔里希·茨温利的时代。《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把它的建校时间定为1523年。
  第一年的学生不到200人
  1833年,原有的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合并,与新成立的哲学院一起组成苏黎世大学。这是欧洲第一个由民主国家而不是由封建君王或教会创办的大学。第一年注册的学生是:神学16人,法学26人,医学98人,哲学21人。
  教师是26位教授和29位讲师。当时的创建人雄心勃勃,梦想着有一天这所州级大学能成为瑞士联邦大学。
  但这一点也不能影响它成为一所综合大学的最终目标,大学的精神之父、后来的古典哲学教授约翰·卡斯帕·冯奥雷利毫不含糊,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必须建一所苏黎世大学,而且必须让它,只能让它成为瑞士大学。
  第一位女博士是俄罗斯人
  1849年,苏黎世大学允许女子听哲学课。但是,直到1864年俄罗斯的玛丽亚·科尼亚西尼娜申请医学时,苏黎世的教育局才被迫对招收女生做出表态。然而,玛丽亚·科尼亚西尼娜不久就离开了苏黎世大学。
  到1866年她的同胞代什达·苏斯洛娃,一位被释放的农奴的女儿,成为苏黎世大学的第一个女生。1867年,她获得苏大的博士学位,这也是德语国家第一次向女性颁发博士学位。
  1855年,享誉世界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成立。此后它与苏黎世大学一直在一个校园。教员也是苏黎世大学提供。1859年,哲学院分为文科系(设哲学、语言、历史等科)和数学与自然科系。1883年建校50周年时,已经有学生463人,教师91人,其中教授37人。1901年,苏黎世大学成立兽医学院。1905年,学生首次突破1000人。1908年,苏黎世州与瑞士联邦政府签订协议,将苏黎世大学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合并。1914年苏黎世大学迁至今天的所在地。
  1933年百年校庆,苏黎世大学学生达到2033名。1973年突破10000名,1983年达15000名,1989年突破20000名。
  2001~2002年,全校9所学院共有学生21316名。
  当今风采
  苏黎世大学是瑞士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今天,苏大已经成为一座享有国际声誉的教育和科研中心。在分子生物学、大脑研究和人类学等领域,苏大具有开拓性的研究实力。其大学医院和兽医医院,也具有一流的设施和艺术。
  苏黎世大学拥有2000名教师,其中350位教授,辛克纳吉教授于1996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而在苏黎世大学,塑像大都是为该校著名学者或教授所立,而没有一座是为某任校长所立。
  苏黎世大学现有在校生近33000人,以商管类研究生课程闻名于世,与维也纳经济管理大学共称欧洲之首。苏黎世大学的大部分毕业生均就职于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如壳牌、宝洁、法航、阿克苏、香港及联合国几大组织。
  瑞士是一个只有700万人口的国家,但100年来竟有25人摘去诺贝尔奖桂冠,而苏黎世大学更是功不可没。它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举世公认的。
  苏黎世大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
  1901年物理学奖获得者伦琴
  1902年文学奖获得者蒙森
  1913年化学奖获得者维尔纳
  1914年物理学奖获得者劳厄
  1921年物理学奖获得者爱因斯坦
  1933年物理学奖获得者薛定谔
  1936年化学奖获得者德拜
  1939年化学奖齐卡
  1937年化学奖获得者卡雷
  1949年医学奖获得者赫斯
  1987年物理学奖获得者米勒
  1996年医学奖获得者克纳格尔
  校园生活
  苏黎世位于流入苏黎世湖的利马德河河口,是瑞士最大的城市。市区被利马德河分为东西 两岸,也分成新城和旧城,它们之间有迷宫般的羊肠小道连接。旧城区在河北岸,分为上村和下村,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精品时装店,酒吧,咖啡屋,古玩厅等。苏黎世文化氛围非常浓厚,拥有20多个博物馆,20多个图书馆,100多家画廊,音乐厅及歌剧院。
  苏黎世是瑞士苏黎世州的首府,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国际化城市,每年举行的国际会议达100多次。市内有两座著名的大学。其中之一就是苏黎世大学。
  长期以来,苏黎世大学一直依据1859年的教育法实行管理。但是,随着大学的发展,该法规定对苏黎世大学这样的大型机构的管理已不尽适用。因此。1994年,苏黎世大学决定进行改革,目标是使大学成为一个自我管理的公共团体。1998年3月15日,苏黎世州的选举人批准了新的大学法,赋予大学自治法定实体的地位。
新的大学管理机构是由学术、文化、企业、政治各界的头面人物组成的大学委员会。这样一来,大学可以在高效的前提下最充分地利用好可获得的资金。从此,苏黎世大学可以在一揽子预算内独立管理自己的财务,并以自己认为妥当的方式运作。

  苏黎世大学与中国




  苏黎世大学汉学系建于1950年,是瑞士大学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汉学教学与研究机构。2004年2月3日,中国教育部向瑞士苏黎世大学赠书仪式于苏黎世大学举行。中国驻瑞士使馆吴传福大使出席了赠书仪式并代表中国教育部向苏黎世大学赠书。他在致辞中感谢苏黎世大学为推动中瑞两国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人民间的友谊而培养汉语人才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希望这批图书能对苏黎世大学汉语教学与研究有所帮助。

  我国著名的学者陈寅恪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曾经就读于苏黎世大学,后任教于我国的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他当时在国学院指导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课,同时对佛教典籍和边疆史进行研究、著述。

  对于前往苏黎世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基本要满足以下条件:如果你拥有中国大学学士学位毕业证书,可免试进入苏黎世大学就读。高中毕业加两年大学学历,必须通过瑞士大专院校录取考试,并且懂德文。可参加德国歌德学院高级德文水平考试或苏黎世大学德文考试。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免疫学,人脑研究和分子生物科学等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德语成绩

  费用情况:

  申请费:300美金

 海外生学费:1564法郎

 生活费:1000~1500法郎/月

  电话:(+41)1-634-2217

  电邮:kanzlei@zuv.unizh.ch

  网站:http://www.unizh.ch

  地址:Ramistrasse 71,CH-8006 Zurich,Schweiz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有人说,如果排名的话,瑞士联邦国理工与美国麻省理工是平起平坐的。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就读并任教于此。它的成就不仅仅在于瑞士国内,更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从柏林的波茨坦到世界上最长的隧道,处处都闪现着它的智慧……
  性质:公立,理工类学校
  位置:瑞士,苏黎世
  成立时间:1460年
  组成机构:有80个研究所、实验室
  历史回眸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中文也译作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德文名称为Eidgeno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简称ETH。
  瑞士联邦政府只有两所工业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由联邦财政支付。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是瑞士联邦政府为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在1855年建立的,这是第一所联邦所属的大学。这所大学开始只有工民建、森林科学、机械工程和化学等学科,后来又增加了人文、社会和政治学。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应时代和国家的需要而建立,是民族振兴的发动机和加油站。它不仅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且为整个国家、欧洲乃至世界从事科学研究。
  1895年,爱因斯坦来到瑞士苏黎世,准备投考该校,虽然他的数学和物理考得很不错,但其他科目没有考好,学校校长推荐他去瑞士的阿劳州立中学学习一年,以补齐功课。1896年,爱因斯坦考进了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大学期间,爱因斯坦迷上了物理学,1900年,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并从这里走向了世界,成为了众所周知的物理学家。
  当今风采
  盛产诺贝尔奖的大学
  瑞士各级政府特别重视高等教育和科研,认为人才是瑞士所拥有的唯一资源。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目前拥有11500名学生、5000多名教职工。该校每年的教育经费是10亿瑞士法郎。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目前共有80个研究所、实验室,拥有330位各级教授和840名讲师(其中25%是妇女),18000名中外学生在这里学习、研究和工作。这是一个“盛产”诺贝尔奖的大学。
  现在,由11位来自科学界、经济界和政治界人士组成的联邦理工学院管理机构制定了该校的明确目标:建立一个积极的、活跃的和有创造性的科研环境。联邦理工学院的管理机构计划将他们的学院列入国际顶级院校的行列之中。根据一项针对500所世界一级水平大学的调查结果表明,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名列第27名,而在欧洲范围内排名第一。
  ETH的十大科学家
  斯托多拉:历史上最早研究动态系统稳定性的科学家,他和另一个同校教授胡尔维茨在1892年找到了系统传输方程根的正负性和动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伦琴:X光的发现者,曾是ETH的副校长,他于1901年获得了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奖。
  威尔斯台塔尔:发现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获1915年诺贝尔化学奖。
  爱因斯坦: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1896年考入苏黎士联邦工学院,几年后当他成了该校的教授时,还是一样的曲高和寡,没人听得懂他在讲什么。
  理查德昆:发现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获193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沃尔夫冈·泡利:揭露了原子中电子云的排列规律,发现了泡利不相容原理。获1945年诺贝尔物理奖。
  理查德·欧内斯:发现核磁共振,获199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尼克劳斯·沃思:发明了Pascal语言、Modula-2和Oberon,获1987年的图灵奖。
  荣格:瑞士心理学,在1912发表的《潜意识心理学》是心理学上一个巨大的里程碑。他被无数的大学授予荣誉博士。
  Jakob Ackeret:空气动力学的先锋,对超音速发动机和火箭成功研究。
  校园生活
  瑞士联邦工学院和苏黎世大学比邻而建,瑞士联邦工学院是新城区较为特殊的建筑物,也是一般游客的风景线。瑞士联邦工学院是1864年根据建筑系教授高特弗雷德任佩的设计而建,1916~1919年由古斯塔夫古尔重新设计。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是世界上著名的工学院之一。在“二战”前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它的大一600人的物理大课始终是由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谢尔勒教授讲授,由力学一直讲到原子物理,一气呵成,使学生对物质世界的物理现象和运动规律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认识。这对于学生打好基础,提高日后的学习和工作质量十分重要。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是标准的“宽进严出”。很多学校的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只有两次考试,但学习中途的淘汰率很高。
  到瑞士留学,你必须提供有足够的经济能力维持在瑞士完成学业的证明。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经费基本上是由政府拨款的,学费不高,只要语言过关就行。在费用方面,由于瑞士的生活费要比国内贵得多。上公立大学学费加生活费一年最少也要两三万瑞士法郎(1瑞士法郎约合6.5元人民币)。私立学校,几乎都用英语授课,但费用非常高,一般的中国家庭很难承受。
  瑞士多数州不允许留学生打工。少数州允许学生每周打工10小时,或寒暑假打工。但即便这样,外国留学生也很难找到工作,尤其是初来乍到的学生,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找工作更难。除非你是瑞士特别缺的某一方面的专家,正好有瑞士公司愿意聘用,但这种情况极少。所以,家庭必须有经济实力,否则留学生的压力会很大。
 ETH与中国

  目前,瑞士对高教体制进行改革,招生条件也相应作了变动,尤其是统一降低了对中国学生的录取条件,这将给更多的中国学生带来去瑞士留学的机会。

  以往,瑞士多数大学都要求中国学生至少在国内大学学习两年以上,否则没有资格报名


。而在新制度下,瑞士的12所公立大学全都将向中国的高中毕业生敞开大门。只要拥有国内高中毕业证书、国内高考取得满分的75%以上的分数,并已获得国内大学所报考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就可以申请这些瑞士学校。

  近年来,到瑞士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其中,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是最受中国学生青睐的学校。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1981年获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自动控制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获瑞士联邦苏黎世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曾获得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建筑、森林工程、机械工程等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德文(ZOP)或通过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入学录取考试

  申请期限:夏季7月15日,冬季12月15日

  费用情况:

  申请费:11000瑞士法郎

 海外生学费:1280瑞士法郎

 生活费:1000~1500瑞士法郎/月

  资助情况:奖学金一般只给攻读博士后的留学生,并只限一年

  电话:(+41)1-632-1111

  电邮:zulassungsstelle@rektorat.ethz.ch

  网站:http://www.eth.ch

  地址:ETH Zurich,Admissions Office,ETH Zentrum,HG J 54,Ramistr.101,CH-8092 Zurich,Switzerland
莱顿大学 莱顿大学是荷兰最古老的名牌大学,学校在近500年的辉煌历史中,赢得了国际上的卓越地位。诞生于战火中的它,是荷兰唯一设有中文专业的大学。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荷兰,莱顿
  成立时间:1575年
  组成机构:有8个学院
  历史回眸
  莱顿大学成立于1575年(中国的明朝万历三年),它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也是声望及学术地位最高的大学。
  战争中意外的礼物
  1574年12月,当时独立战争的领袖威廉·冯·欧朗叶亲王向政府提出创办一所大学的建议,为了表彰莱顿市民在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英勇顽强的精神,政府将这一殊荣首先给了莱顿市。1575年2月8日荷兰王国有史以来第一所高等学府终于在这座小城诞生,并享有“自由堡垒”的美誉。尽管当时战争还在其他地区继续,但是这一天对于莱顿市的市民来说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莱顿大学诞生的年代也是科学革命的年代,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伽利略开创科学实验传统,新大陆相继被发现,这些伟大成就都使人们的思维从封闭的世界,走向无限的宇宙。
  优厚的待遇吸引知名学者
  获得独立后的荷兰随着经济和政治迅速崛起,也为大学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但是当时的莱顿大学要想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就必须不惜重金,招聘到第一流的学者来校任教。
  在创办初期,莱顿大学就从欧洲各国招聘到各个学科的著名学者,并且为他们提供最优厚的待遇。正是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大师们来校任教,才为刚刚创办的莱顿大学搭建起了包括语言学、医学、天文学、自然科学在内的一系列学科框架。
  许多外国人慕名来到这里求学。学校统一使用拉丁文授课,所以来自德国、法国、苏格兰、奥地利等国大学生都可以毫无困难地在这里听课。
  在历史上,莱顿大学的科研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莱顿大学是荷兰天文学和考古学研究的发源地。1927年,沃尔特教授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表明太阳系的所有星球都围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
  莱顿大学的低温实验室创造了只比绝对零度高千分之一度的低温,因而可以称之为“世界上最冷的地方”。该实验室还第一次实现了氦的液化,及发现了金属中的超导现象。该大学曾有四位教授获得过诺贝尔科学奖。
  当今风采
  莱顿城与莱顿大学已融合
  莱顿约有10余万人口,莱顿大学的许多建筑也是莱顿非常重要和具有现代特色的建筑。莱顿城与莱顿大学已融合在一起,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学城。
  莱顿大学的130多座建筑设施,分布在莱顿市的各个角落。大学建筑的主要部分在这座历史名城的中心或中心附近,大学办公楼和信息中心大楼位于莱顿中心火车站东侧,大学图书馆“杜伦”建筑群(文科)位于市中心南侧风景秀丽的护城河畔,豪莱斯实验室(化学和医学)、惠更斯实验室(生物物理、天文和天文物理)、计算中心研究所、数学研究所、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各种生物化学实验室,分布在西城区,以荷兰著名物理学家、现代超导研究奠基人命名的卡麦林·昂尼斯实验室坐落在市中心。
  这些建筑设施为莱顿市容增添光彩,使莱顿赢得“大学城”的美名。因为莱顿大学与莱顿市融为一体,大批在这座历史名城中居住和学习的学生深深地影响了莱顿的生活。
  在莱顿还有众多的博物馆,如国家古代风俗博物馆和人类文化学博物馆等。莱顿大学植物园是欧洲最古老的植物园之一。
  荷兰唯一有中文专业的大学
  现在莱顿大学已在全球多所研究机构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涵盖了自然科学、医学、社会行为学及文学等。
  莱顿大学治学严谨、研究水平极高。历史上曾五次获得诺贝尔奖。到目前为止,已参与了全球超过40个国家学术机构的相关研究。并与全球多国一流大学达成合作。莱顿大学研究员同其他顶级学院研究员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同时频繁地进行学术间互访及交流。
  著名物理学家洛伦兹曾在这里求学。爱因斯坦在这里担任了26年的客座教授,这里有世界上第一座低温物理实验室,拥有顶级的医学研究中心,诞生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心电图仪器。
  现在的莱顿大学设有8个系,神学系、法律系、医学系、数学和自然科学系、文学系、社会科学系、哲学系、史前学和史前人类学系。有约5000名教职员工、15000名在读学生及1500名外国留学生。
  莱顿大学有九个联合研究所,其图书馆拥有先进的设备以及数百万册藏书。莱顿大学汉学院的图书馆是荷兰唯一的一所中文图书馆,集中收藏了各地的中文图书,因而也使其藏书量居欧洲各国中文图书馆中的第一位。该校也是荷兰唯一设有中文专业的大学。
  校园生活
  功能广泛的学生协会
  莱顿大学开设多种奖学金计划。中国学生可申请的奖学金项目包括Delta及NFP等。学校还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校内奖学金。另外,一些特殊的研究生课程还可申请学费减免,如:中东研究方向文学硕士、考古学文学硕士等。
 莱顿大学校内有各种社交活动以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会在莱顿大学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校内有6个学生协会、入会条件不同、它们的功能十分广泛:不仅为学生提供联谊机会,也提供学生参与戏剧、音乐、体育、歌舞等文娱活动的机会。

  莱顿大学留学生协会为留学生提供参与社交活动及文化活动机会。留学生还可以选择一位本地生作为生活指导,以便遇到困难时,能及时获得帮助。




  另外,学校还不定期的提供校内兼职工作机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申请相关职位。

  食宿和娱乐的多种选择

  莱顿大学同其他大学一样是不设宿舍的。校国际办公室会提供多种房子供学生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挑选。一般来说,学校周围风景宜人、环境舒适,所以多数学生都选择在学校周边居住。

  莱顿大学的学生宿舍内都配有厨房,学生可以自己准备三餐。在校生也可以选择校食堂,学生协会、餐吧和小餐馆就餐,价格低廉(约3~6欧元)。

  莱顿有许多学生俱乐部,体育馆,酒吧。大学还有自己的剧院,可提供学生多种不同的文艺课程,如:戏剧、舞蹈、绘画、表演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学校体育中心设施齐备。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体育锻炼,当然,学生也可以自行练习。学生可在中心内进行近30个项目的体育锻炼,从足球、曲棍球、英式橄榄球、篮球到击剑、网球和举重等等。

  莱大与中国

  莱顿大学与全世界许多大学都已签署合作协议。该校还同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及北京医科大学签有学术交换条约。2003年,莱顿大学的校长们与北京大学的校长们聚会,共同庆祝两校建立学术交流20周年。

  莱顿大学汉学院是欧洲最大的汉学院之一。从整个汉学院的风格就能看出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走廊,半圆拱门,大厅堂,好像想营造四合院的感觉。中间大厅摆了个香台,两边一副对联,横批曰:“政贵有恒”。

  莱顿大学汉学院的中文图书馆是欧洲最大的中文图书馆。进了图书馆,四周是一人多高的木格书架,不象西式那么高大。最上层摆了一套套的史书,史记,汉书,宋史,元史……特别齐全,下面格子里辞海,唐诗,宋辞什么的也都挺全。最有意思的是整个图书馆的墙上全是中国革命时期的张贴画……

  汤一介,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96年任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胡适讲座主讲教授。

  莱顿大学艺术学院内有文化和语言课程,包括下列国家:中国、英国、印尼、日本等,其中有:大陆、香港、台湾比较政治经济学,研究“大中华”经济现象,收取汉语或汉学学生、社会科学学生,每周两小时课程。

  2005年9月,著名书法家田冰应邀在荷兰莱顿大学举办了个人书法展览,并进行了专题讲座。在世界著名的具有近500年历史的莱顿大学汉学院大厅内,数十幅多种形式的书法作品,使该院师生大开眼界,大家络绎不绝地前往驻足观看。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医学、化学、数学、计算机等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T0FFL550分或IELTS6.5分

  申请期限:3月30日,10月15日

  费用情况:

  申请费:250荷兰盾

 海外生学费:14000荷兰盾

 住宿费:600~1000荷兰盾/月

  资助情况:莱顿大学开设多种奖学金计划,每学年为6000荷兰盾。一些特殊的研究生课程还可申请学费减免

  电话:(+31)71-527-7287

  电邮:study@luwp.leidenuniv.nl

  网站:http://www.leidenuniv.nl

  地址:Stationsweg 46 POB9500,2300RA Leiden.
格罗宁根大学 格罗宁根是仅次于莱顿的荷兰最早的大学城之一,成立于1614年的格罗宁根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而又处于教育前沿的国际化大学。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留学生和专家学者,通过新思想和新经验的交流,产生了许多在专业学术领域有影响的理论。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荷兰,格罗宁根市
  成立时间:1614年
  组成机构:有10个院系,34个研究所
  历史回眸
  长久以来,格罗宁根市一直是荷兰北部的科学、文化、贸易和工业中心。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1000年以前,建筑具有浓郁的荷兰特色。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交通便捷。人们年轻而富有朝气,近一半人口年龄在35岁以下。
  格罗宁根大学成立于1614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格罗宁根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而又始终处于教育前沿的国际化大学。自创建以来,该校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留学生和专家学者,通过新思想和新经验的交流,产生了许多在专业学术领域有影响的理论。
  近4个世纪以来,格罗宁根大学培养出了10万多名优秀人才,遍及世界90多个国家,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政府高官、企业精英、学术巨擘。为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格罗宁根大学以开拓和变革为主旋律,不断扩展新的教育科研领域,改革教学科研机制,使学校的教育更加联系实际,服务社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职能力获得大幅度提高。
  格罗宁根大学是欧洲COIMBRA集团的成员(COIMBRA集团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33所大学的合作组织),此外,学校还与欧盟以外的几十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包括中国的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
  当今风采
  开放型、国际化的大学
  国际化是格罗宁根大学在教学方面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与其他国家的高等院校合作开展交流项目并享有国际声誉,教授们来自众多不同的国家,在校学生来自全球的40多个国家,此外还有大批校际交流生。
  格罗宁根大学一直把开放型、国际化学校的办学宗旨,与政府机构、工商企业、学术团体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是该校办学的特色,也是提高学校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
  学校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到校授课。一些政府机构的高级政务人员、企业界的高级管理人员也被聘请为客座教授。
  专业多 氛围好
  格罗宁根大学是一所处于教育前沿的国际化大学,专业涉及50多个领域。学校共有10个科系:神学、法学、医学、数学和科学、艺术、经济、行为和社会科学、哲学、环境科学和商务管理。
  每个科系均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格罗宁根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一贯的创新发展的风格成为许多学子成功的阶梯。
  在格罗宁根大学,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学习机会:除了学士学位课程,学生也可以先攻读预科班,该校的国际商务专业还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格罗宁根大学现有在校生20000多人,其中包括来自6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海外留学生,博士生775人,教职人员近5000人。2003年,学校的经费达到4.45亿欧元。
  格罗宁根大学物理系
  格罗宁根大学的物理系一直保持很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拥有多名诺贝尔奖得主。研究重点在:材料科学、核物理、同位素、生物和理论物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教学与科研紧密联系。
  物理专业和核加速器研究院集中了50多位杰出的科学家以及约50名博士生、博士后。学习物理学或应用物理学的在校生有300多名。
  格罗根大学的物理系面向有坚实物理学基础的学生,旨在培养具有现代物理知识和研究能力的人才,整个学习过程分为理论课程和项目研究两部分。
  校园生活
  格罗宁根是仅次于莱顿的荷兰最早的大学城之一,17万居民中有40000多名学生。这里虽然是荷兰的最北部,但交通便利,从该市乘火车去阿姆斯特丹,只需2.5小时。
  格罗宁根大学非常重视提供热情周到地服务。该校招待所为短期停留的研究人员和教师提供完备的设施,而且校招待所邻近多个院系,非常方便。留学生有的住在专供留学生的房间,有的住在正规的住宅楼。同荷兰许多其他大学的情况一样,学生不是住在校园内,而是生活在市区。住房办公室会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住房。
  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近百万册馆藏图书。它的计算机设备和交互多媒体教学体系在荷兰大学中居领先水平。另外,学校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和娱乐设施,包括多个体育运动中心,银行、酒吧、商店、餐厅等。
  该校的另一个特色是拥有先进的电子化学习环境。学校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电脑学习设施。学生可以在电脑网络中查询参考资料、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教师反馈、登记注册课程和考试,参与小组讨论。
  格罗宁根大学与中国
  天津市与格罗宁根市交往始于1985年。1993年4月,格罗宁根市政府代表团访问了天津,参观了中医附院及天津的几所大学,格罗宁根大学医学院“华佗”中心主任与天津中医一附院就联合建立欧洲中国传统医疗网及培训中心共同签署了意向书。此后,两市在中医合作、职业病防治研究及高等院校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
 天津医学院与格罗宁根大学医学院联合进行职业病皮炎研究数年,双方选派医务人员互访,并与天津长征医院合作,利用荷方配方研制出治疗职业病皮炎的新方法。

  2005年,复旦大学庆祝百年校庆之际,该校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联合发起设立的荷兰研究中心也宣布成立。




  复旦大学和格罗宁根大学是两所具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大学,复旦大学是中国名校,格罗宁根大学则在欧洲名列前茅。荷兰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仅为两校间的进一步合作和交流开了一个好头,也为国际名校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目前,中国在荷兰的留学人员约有8000余人,其中从事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的超过800人,攻读各类硕士学位的近3000人,其余均为本科生。格罗宁根大学是留学荷兰的中国学生首选学校之一,其国际商务专业的中国学生比率通常要占到20%。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神学、法学、医学、行为和社会科学、哲学、环境科学和商务管理等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雅思6.0分、托福550分以上

  申请期限:5~6月

  资助情况:

  申请费:100欧元

 海外生学费:3000~18000欧元

 生活费:人民币10万元左右

  电话:(+31)50-363-8181

  电邮:isd@bureau.rug.nl

  网站:http://www.rug.nl

  地址:Broerstraat 5,POB 72,9700 AB Groningen Netherlands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亚太地区最好的大学之一,教学和研究水平均处于国际前沿。近年来,它在国际高等学府的排名中不断飙升,已成为亚太地区倍受瞩目的顶尖大学。“创造知识、传授知识和运用知识”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办学宗旨。
  历史回眸
  新加坡国立大学(简称NUS)是1980年8月8日由新加坡大学(建于1962年)和南洋大学(建于1956年)合并而成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的第一个高等教育中心,其前身可追溯到1905年设立的英皇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和1927年设立的莱佛士学院,这两所学院又于1949年合并为马来亚大学。
  在新加坡第一新镇——裕廊镇,该国建有一所以汉语为教学用语的南洋大学。1956年建立,校产500英亩土地是华人协会捐赠的。该校于1968年被新加坡政府授权颁发学位。
  从1974年起,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的关系日趋密切,不久,两校组成联合招生委员会,统一招生后在两个学校学习初级学位(学士学位)课程。1978年7月,两校又在新加坡大学建立了联合校舍。按两校共同教学方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财会与商业管理学科的学生全部由相同的教师讲授同一课程,并进行统一考试。
  1979年10月,新加坡政府邀请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校长弗雷德里克·丹顿抵达新加坡进行考察和研究,以便提出将上述两校合并的可行性报告。同年12月,丹顿校长将建立一所更大更现代化的大学的报告呈交新加坡政府。
  1980年4月,经多次广泛讨论,政府决定在前述两所大学的基础上建立一所新的国立大学。同年8月8日(即国庆日),新加坡国立大学正式成立。
  在1980~1990年的10年时间内,该校的本科生人数从8634名增至15193名,教师人数从602名上升到1456名;研究生从536人激增至2342人;其间还新建了工程学研究生院(建于1990年7月)。
  当今风采
  为育通才想尽办法
  新加坡国立大学历来重视教学质量,同时也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全校建立了IBM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已广泛使用于教学过程。校计算机中心拥有10万台主计算机,本校师生随时可以使用。学校还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实验室,鼓励学生每周到实验室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启发式实验、设计作业、开卷考试等方式,旨在培养学生收集、汇总、整理和使用知识与信息的能力。1990年7月,学校在二年级学生中推行选修课制度,以便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扩大其知识面。
  为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新加坡国立大学不断改革课程设置,同时增设新专业。该院还在招收部分时制硕士生的基础上招收全日制硕士生,以满足社会需要。
  新加坡国立大学虽然有专业之分,但是学校更加重视对于学生在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学校的教学指导原则认为,在真正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灵活应变才是最有用的技能,因此,特别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校的课程除了各专业的学习之外,还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培养学生适应和解决多方面问题的能力。在公共课程的设置上,新加坡国立大学采取在文科专业开设理科课,在理科开设文科课的方法,让学生成为文理兼备的“通才”。
  化科研为经济效益
  新加坡国立大学注重教学与科研结合,为支持新加坡发展高科技知识型经济作出了极大贡献,输送出大批富有才干的人才。仅1990~1991学年全校共承担1378项研究课题。医学院不仅承担的研究项目最多,而且研究成果也最为突出,如妇产科学系在世界上首次为孕育在人体壶腹共养液中的一对双胞胎儿接生成功。
  工程学院师生的科研成果直接转让给工业部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例如工程学系的3位教师因开发了一种新的化学流程而获得了一项专利,该流程主要用于合成稳定和高传导多杂环化合物。
  创一流国际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目前设有9个学院,共50多个系科,培养全面发展的本科毕业生。大学还设有7个研究生院,提供高水准的研究生课程。近年来,它在国际高等学府的排名中不断飙升,已成为亚太地区倍受瞩目的顶尖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学校在师资方面的投资非常大。为了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在“创一流国际大学”的目标指导下,新加坡国立大学在英美等国分别设立了教师招聘处,以高待遇吸引国际上著名的学者来任教。
  新加坡国立大学重视发展同其他国家高等院校的友好关系和学术交流。该校每年都聘请国外著名学者前往讲学。在此任教的教授、副教授,约一半左右是由国外大学聘请的,这也是确保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与此同时,大学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出国进修。
  新加坡国立大学与海外顶尖大学有着良好的合作,如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这些合作确保新加坡国立大学在科技和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校园生活
  新加坡国立大学主校园位于肯特岗山脊,占地150公顷,这里是新加坡全岛风景最优美的地段。另一校区位于蒂马岗。主校园内除教学、科研、管理机构外,还有5个自助餐厅。
 学校的体育娱乐中心设有多个风雨网球场、全天候球类场馆、运动场、体育场、奥林匹克游泳池,以及15个室内体育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方式。

  大学图书馆系统由6个图书馆组成,即中心图书馆、汉语图书馆、理科图书馆、医学图书馆和洪水森纪念图书馆。全校馆藏图书166万册,期刊16570种。




  新加坡国立大学采用英国式教学方法。学生第一年被分到各个所属学院接收公共课基础教育,第二年以后才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划分专业。在划分专业时采用学分制和投标选课制,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选课搭配,它采用了英式的5分制和荣誉学位制,根据学生的综合累积分授予不同等级的本科学位。

  该校设有学位评定委员会,不少系科的毕业文凭(含学位证书)已得到英国专业机构和国际学术机构的认可。如:建筑学院的建筑学士学位已于1985年被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认可,而化学工程和土木工程两个专业的学位也分别被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土木工程师与结构工程师协会批准。该校医学院、牙科学院、工程学院和建筑学院的学位课程也分别由国际相应学术机构认可。

  NUS与中国

  2001年5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培养国际工商管理硕士。双方的合作模式是互相找留学生,合作培养MBA生,互相承认对方学分。这种合作有利于扩大北京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各自国内及海外的影响。2003年5月,第一届国际MBA学生在新加坡顺利毕业,并取得MBA学位。这标志着由这两所大学所开设的双语双学位国际项目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同年9月,北京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举行了双学位工商管理硕士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该项目上进一步合作。

  2002年2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与中国的10所大学签署协议,共同为资信通讯业培养人才,加强研究,同时促进两国在这方面的交流。这十所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广州的中山大学、杭州的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新加坡国土面积虽然很小,但大学教育在国际上很有吸引力,就连许多欧美学生都来新加坡读本科。新加坡国立大学本科生中有20%为外国留学生,在研究生部外国留学生更是占了60%之多。外国留学生中又以中国学生人数最多,共计3000名左右。

  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念书的中国学生,除了选择经济、企业管理等“热门学科”外,还有不少学生选择人类学、音乐等人文艺术类专业的,其中音乐学院有1/3的学生来自中国。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艺术、社会科学、科学、工程、商业管理等

  现任校长:施春风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TOEFL 600分

  申请期限:3月31日

  费用情况:

  海外生学费:15600~20000新元

 住宿费:300新元/月

 生活费:300新元/月

  资助情况:

  助学金:本科3500新元/年,研究生可全免

 生活补助:研究生1000~1500新元/月

  电话:(+65)677-56666

  网站:http://www.nus.edu.sg

  地址:10 Kent Ridge Crescent,Singapore 0511,Republic of Singapore
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是亚洲最具声誉的大学之一,也是一所享誉国际的高等教育学府,它树立了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里程碑。它是全世界最出色的工程学府之一,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等许多领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成立时间:1992年
  组成机构:设10个学院
  校训:自强不息,力求上进,逆境求存
  历史回眸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南洋大学,它虽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但偏重于理工科和商科。成立之初只有3个系:艺术、科学和商业,向学生提供艺术、科学和商业的各级课程。
  南洋理工大学的建校起缘,及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55年,由新加坡和本区域各阶层民众捐资建立的南洋大学,是当时海外唯一的最高华文学府。1975年,南洋大学改为英文教学;1980年,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大学合组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了不使南洋大学的理工传统从此断代,1981年,南洋理工学院在“云南园”诞生,为急速腾飞的新加坡经济培养工程专才;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进行重组,本校正式将国立教育学院纳入旗下,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的奋斗目标是使自己的教学和管理水平与国际一流大学并驾齐驱。现在,大学已和美国斯隆管理学院、麻省理工大学达成了合作协议。除此以外,它还和日本的机械工程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项目,与本国的工业界和商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确保了学校的课程与实际需要相吻合。
  时至今日,南洋理工大学已是一所科研密集、名列全球前50名的世界顶尖大学。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南洋理工大学便跻身于亚洲十大理工大学之一,被誉为全世界最出色的工程学府之一,成为工科和商科并重的综合性大学。
  当今风采
  驰名全球的各大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现有10个学院。向学生提供财会、商业、电脑技术、工程、材料技术的学位课程和艺术、科学的教育学位课程。
  南洋理工大学的工程学院是获评为世界最杰出的工程学院之一。商学院的MBA课程荣登全球MBA百强排行榜,南大也拥有备受国际认可的国立教育学院、扬名亚洲的传播与信息学院,以及走在新加坡生命科学发展最前沿的生物科学学院。
  随着南洋理工大学三所新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和理学院的陆续成立,南大所招收的本科生数量扶摇直上,从17500人增至25000人。
  南洋理工大学现有在校生25000人,本科学生18000人、研究生7000人,其中外国学生5000名。
  与众多高校紧密合作
  目前,南洋理工大学正在积极打造全新的本科学习体验,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课程内容、更广泛的学科选择、最富活力的校园生活以及丰硕的国际学习经历。
  蓬勃的国际关系网及国际合作项目,已成了南大与全球紧密相连的重要标志。迄今较主要的一些国际合作项目包括:新加坡-斯坦福伙伴关系,新加坡-麻省理工联盟、康奈尔-南洋酒店管理学院,新加坡-华盛顿大学生物工程学联盟,另外,南洋理工大学还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盛顿大学及乔治亚理工学院合办的全球教育计划。
  除此之外,南大与其他学府联办的合作项目不胜枚举,足迹遍布美国、中国、印度、日本和欧洲等地。
  注重工商业界的需求
  南洋理工大学在致力追求卓越的教学和研究成果的同时,与工业界和商业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它注重学生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创立灵活的学制,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南洋理工大学各项专业课程均以工商业界需求为标准开设。每个学院都设有咨询委员会,成员由工业家、商界领袖、高级公务员和学者组成。很多课程都是在委员会的咨询下开办的。
  同时,大学还在校园里设立了“革新中心”,大约有20多家公司和企业在此建立了可供学生实践的场所。大学还有许多辩论学会、计算机学会、佛教学会、印度文化和社会研究学会、日本研究会、机械制造技术俱乐部等学生社团组织及许多体育锻炼场所。
  校园生活
  素有“花园”之称的南洋理工大学的校园独具特色,整个大学的建筑分为两部分:一是中心广场,主要的公共机构如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报告厅等都坐落于中心广场周围,学生和教职员工可以在这里集会、交流意见、发布信息;另一个是带有4个指状分支的中心建筑,建于1994年,是为了适应学校发展壮大的 需要而修建的。学校的办公室和实验室都盖在了这个中心的周围。两个中心之间是雄伟的行政大楼,校长办公室和其它主要的行政办公室都分布在这里。
  图书馆、计算机服务中心、演讲剧场和指导教室形成了一个可以让所有学生和老师互相交流思想和观点的中心大厦,学校员工的办公室和学生的实验室坐落在“手指状”的建筑内。避雨遮阳的长廊连接着大学里所有的建筑和活动场所。这座校园里人性化的设计,处处体现出大学的人文关怀。
NTUS与中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新加坡政治与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不断加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开办的中国“市长班”便是双方教育合作的重要结晶。该班2003级的51位学员始终秉持“为祖国而学习”的崇高理想,在异国他乡刻苦钻研、勤于实践,以实际行动向祖国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书写了中新友谊的新篇章。




  “市长班”是对该校管理经济学硕士学位班的昵称。2001年4月,在国家领导人曾庆红和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的见证下,两国政府代表在狮城共同签署《关于中国中高级官员赴新加坡学习交流的协议》。根据这一协议,中组部和中国教育部先后向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选派了3批学员,分别攻读公共政策管理硕士和管理经济学硕士专业。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办公室暨南创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设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园,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有南洋理工大学上海办公室。

  南洋理工大学首次在我国设立办公机构,其目的在于促进南洋理工大学在全球的整体发展并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深化与我国重点大学和创业基地的交流合作,引领该校国际教育跃上新台阶。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航空工程、生物工程、生物科学、化学与分子生物工程、化学、土木工程等

  现任校长:徐冠林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托福500分以上

  费用情况:

  海外生学费:21350元新元(约合人民币106750元)

 生活费:人民币3~4万元

  资助情况:

  助学金:理工类14500新币/年;文科类10100新币/年

 贷款:学费最高可贷80%

  电话:(+65)679-11744

  电邮:postgraduate@ntu.edu.sg

  网站:http://www.nyp.edu.sg

  地址:Nanyang Avenue Singapore
汉城大学汉城大学与高丽大学、延世大学并称韩国三大超一流大学。建校以来,一直主导着韩国各学术界的发展,并为韩国培养出了一大批社会风云人物,享有“韩民族最高学府”之称。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韩国,汉城特别市
  成立时间:1946年8月22日
  组成机构:设有16个单科学院及研究生院、3个专科研究所
  校训:真理至善
  历史回眸
  汉城大学是韩国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是以当时的京城大学(原京城帝大)为主,将9个官立、公立、私立专门学校合并建立起来的。它的前身之一是1924年成立的京成帝国大学,简称城大,是日本的第6所帝国大学,也是朝鲜最早的国立综合大学,在当时设有预科、理工学部、法文学部以及医学部。
  汉城大学与延世大学和高丽大学同被视为韩国超一流大学。在民族教育的旗帜下,以倡导民族文化和为世界文化做贡献为志向,于1946年8月22日成立。大学教授学问的理论和方法是期望以培养社会各界所需要的人才,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国家兴旺和人类繁荣为教育目标。
  1963年,为了实现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育、外国语能力的测定和评价,汉城大学成立了语言学研究所,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研究所在过去时间里做了大量的工作。
  汉城大学韩语教育部于1969年成立,主要对那些为了进学或就业学习韩国的外国人(包括海外同胞)进行韩语和韩国文化教育。30多年来,韩语教育部共接受培养了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留学生。毕业后他们在世界各地从事韩语或与韩语有关的工作及研究活动,同时宣传韩国文化。现在每年有1300余名外国人为提高韩语水平在该院学习。
  当今风采
  汉城大学自建校以来,不仅为韩国培养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而且在所有领域的学界里起到了先导作用,是韩国最高的知识殿堂。
  从建校到现在,经过近60年的发展,汉城大学已成为了韩国最高水平的教育与研究机构。如今全校有冠岳、莲建两个校区,设有16个单科学院及研究生院、3个专科研究所(专修研究生院)、93个研究中心及支援单位。
  现在的汉城大学,有本科生22237人、硕士生7446人、博士生2693人、教授1868人。与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和京都大学结成友好关系,以加强两国之间的学术交流。成立于1946年的汉城大学图书馆,有6层,设4000个座位,藏书220万册,有网络设备,可以查阅最新信息。
  1996年,汉城大学迎来了建校50周年,学校为发展成为以研究为中心的大学,颁布了长期发展计划,制定了21世纪中长期发展计划,并正在推进中。以集中培养高等人才为目标的“头脑韩国21工程”,为培养出有竞争力的研究人员,从而发展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而努力。
  校园生活
  汉城大学的主校园坐落在冠岳山公园森林之中,远离城市人群的喧哗和噪音,营造了一个理想学习的氛围。深秋时节,满是金黄灿烂的银杏树,红如火焰的枫树,装饰着校园,仿佛是一幅风景画。
  校园主要有行政大楼、教学楼、科学大厅、健身房、运动场、户外游泳池、图书馆和博物馆。汉城大学的宿舍位于汉城大学正门入口处附近,乘车到上课地点只需10~15分钟,乘学校免费班车和公共汽车均可到达,交通极为便利。宿舍设施齐全,备有专门浴室,厨房,家具家电设施完备。
  汉城大学在招生政策上,已逐步把高考成绩仅仅作为判断有无志愿资格的标准。因为,汉城大学的招生方针是通过论述决定招生与否。连在特招中还将面试和论述作为重要考核方式。这就是说,汉城国立大学入学考试核心是“自主考试型论述”。其他大学也有可能效仿汉城大学的方针。这是由于汉城大学的学生一向以思维开放、具有叛逆精神而著称。以前曾发生过几次政府官员到汉城大学演讲,而汉大学生以示威相拒的事件……
  在费用方面,由于国立大学受到政府的资助和重视,学费和住宿等费用均比私立大学便宜,师资力量雄厚。故此汉城大学一。学生首选的大学。
  汉城大学与中国
  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汉城大学与中国的接触渐渐地变得濒繁起来。学院与学院的互访也在不断地进行中。1996年,中国国家行政学院的副院长张修学率团访问了汉城大学的公共行政研究生院。作为互访,1999年1月,汉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生院副院长一行4人访问了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并进行了关于韩国公共行政策等方面的研讨活动。
  另外,凭借先进的数码医术,汉城大学的医院也开始进军中国医疗市场。向中国出口的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70~80亿韩元。并将为2007年竣工的北京第7人民医院提供电子图表等数字诊断系统,和中国进行医疗技术方面的合作。
  2004年8月25日,搜孤网站的校园栏目邀请了汉城大学的金志炫女士作为北京教育博览会的特约嘉宾与网友进行了沟通直播。金志炫女士向中国网友介绍了汉城大学的具体情况,并热情希望中国学生前往汉城大学留学, 以便让中国人更深入地了解汉城大学,了解韩国。
 2004年11月2日,“2004年度中韩大学生植树交流活动”在韩国首都汉城举办。当天,中国大学生走访了韩国最负盛名的汉城大学,与该大学的学生代表进行了交流。目前约有360名中国留学生在汉城大学学习。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农业和生命科学、工商管理、教育学、工程学、人类生态学、法律、医学等

  现任校长:郑云灿

  申请条件:毕业证、成绩单、韩语三级考试

  费用情况:

  申请费:400元

 学费:440万韩元

 食宿费:约1.5万元人民币/年

  网站:http://www.snu.ac.kr
高丽大学 高丽大学是韩国最具生机的高等学府,在长达一百年的发展中,高丽大学在培养韩国青年的爱国思想上,起到了表率作用,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性质上,它虽然是一所私立大学,但它却如一只充满生机的雏虎,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断奋进。
  性质:私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韩国,汉城特别市,城北区
  成立时间:1905年
  组成机构:15个单科大学院,17个大学院
  历史回眸
  高丽大学的前身是李勇义于1905年5月5日创建的坡孙私立学院。当时朝鲜正处在巨大的动乱时期,朝鲜的独立正受到威胁。李勇义认识到,对新一代领导人的教育是朝鲜独立和发展的唯一出路。
  高丽大学是当时仅有的一所完全由朝鲜人自己创建并管理的高等教育机构。虽然它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它的规模和重要性却不断提高。在1919年3月1日的独立运动中,该校成员发挥了突出作用。1932年,金孙松接管了处于严重财政困难中的学院,他在汉城的阿那地区修建了一个新校园,即现在的综合大学所在地。
  朝鲜解放后一年,即1946年,金孙松建立了一所具有4年制教程的综合性大学,实现了广大朝鲜人珍藏多年的美梦。坡孙学院被吸收入这所学校,并正式使用“高丽大学”这一校名,这一年8月,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1949年,授予了第一批学士学位,成立了研究生院。经1955年4月和1959年4月的两次改组,学校由一个研究生院和法学院、商学院、政治经济学院、文理学院及农学院等5个学院组成。
  自20世纪50年代起,学校开始扩建校园,到1984年,各学院都有了自己的大楼。1963年底,高丽大学开办了韩国第一个商业管理研究所。1972年6月,乌苏大学并入高丽大学。
  1978年3月,高丽大学建成的大学中心图书馆,是韩国最大的一家图书馆。1980年3月,高丽大学在村光那多省的约池湾开设了一个分校。1982年10月,约池湾的分校(1987年改名为首昌分校)分设文学院、理工学院和商业经济学院。
  1983年7月,高丽大学扩充医学院和医院的体制,重新组建了大学医学中心系统,下属4家校医院落。同年9月开放的理科图书馆,成为理工研究中心和学术信息中心。1986年成立了国际教育部,同时加入国际大学生交流会。
  当今风采
  韩国最大的私立综合大学
  高丽大学是韩国最大的私立综合性大学,有12个学院,分别是法学院、商业管理学院、文学院、农学院、政治经济学院、理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等,下属84个系。
  除研究生院外,还有承担广泛研究项目的6个专业研究所,它们是:商业管理研究所、教育研究所、食品与农业研究所、政策研究所、工业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社区发展研究所。
  此外,还有35个研究学会,经常组织研讨会、讲座等。其中如亚洲研究中心、高丽文化研究中心等,都享有国际声誉。
  高丽大学有35个研究学会,活跃于各个研究领域,其中18个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17个属自然科学和医学。得到国际公认的研究学会有:亚洲研究中心和病毒疾病研究学会,为国际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朝鲜文化研究中心是研究国家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研究机构;商业管理研究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学会、食品来源研究学会及合法药物研究学会。
  高丽大学现有学生近3万名。目前,已有11万多名学生在这所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大学获得了各种学位。学校现在有教学和研究人员共2000多人,其中教授有600多人。
  高丽大学主要有5处校址,位于韩国的汉城和燕歧(又名乌致院)两座城市之中。主体校园坐落在汉城东部,距市中心约两英里。校园总面积有1平方公里以上,建筑物占地面积约20多万平方米,运动场7万平方米。此外,学校还拥有50万平方米的实验农场和14平方公里的森林。
  高丽大学学习环境优良,在100年的成长历程中,在教育和培养杰出的韩国青年方面起着表率作用,并做出了卓越贡献。高丽大学坚持救国之路,大力培养教育力量即“教育救国”。在韩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
  另外,高丽大学还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该大学的四所主要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科学图书馆、医学图书馆和SEOCHANG共有藏书140万余册。此外,学校还有博物馆、信息计算中心、健康福利中心、外语学习中心、教育中学、大学出版社等教学服务机构。
  高丽大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由1名主席、12名董事和两名审计员组成。行政机构的首脑是校长,由副校长协同共同管理学校。校部行政机关有计划和公共关系部、学务部、学生工作部、普通事务部、设施管理部等。
  注重国际性的学问交流
  高丽大学依据韩国特色,发展和继承国际化、情报化等未来志向性目标,注重努力于国际性的学问交流。在2001年度综合大学排行榜中高丽大学排名第二。
  自从国际教育部于1986年11月开创以来,学校已与世界各地140多所大学进行了人才和学术交流。
 从1985年起,学校就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有关朝鲜与亚洲研究的国际合作夏季学校,为外国大学生提供机会,了解朝鲜和亚洲社会的各种学术研究及有价值的交叉文化经验。这两者在现今全球性相互依赖越来越多的社会中,对现代教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教育部还安排学生到外国的大学暑期旅行,以加强语言训练,了解外国文化。同时也邀请各专业的外国教授前来讲学。




  高丽大学自成立以来,已为本国和全世界培养了无数优秀毕业生。从1973年至1996年,该校已先后与日本、美国、中国、法国、智利等十几个国家的60多所大学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且为那些来自发展中国家到该大学学习的学生提供不同等级的奖学金。

  校园生活

  高丽大学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文学、体育、艺术俱乐部应有尽有。该大学的12个学院中,每个系都有学生团体组织的音乐会或戏剧表演。高丽大学学生的宿舍安全、舒适、使用空间大且离主校园步行只需10分钟,因此学生的饮食起居十分方便。

  全韩最古老的图书馆

  学校的图书馆是全国最古老、条件最好的图书馆之一,建于1973年,现在已发展了几个分馆,包括中心图书馆、研究生图书馆、科技图书馆、联合国藏书馆、首昌分校图书馆、医学图书馆、亚洲研究中心图书馆等,总藏书量90万册,其中有不少珍贵的稀有版本;还有1万多种微缩收藏品。

  与韩国其他大学图书馆不同的是,该校图书馆特别收藏了联合国出版刊物,自1957年建成以来,联合国藏书馆容纳了约2.5万册书及300多种期刊。学校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大学博物馆,建于1934年,有近10万件收藏品。

  压力和轻松同在

  高丽大学要求每个学生所学课程包括:必修基础课程、跨学科课程(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普通课程、普通专业课程、基础选修课、专业必选课程等。必须获得所在院或系要求的最低学分数后,学生才能毕业。

  学校有许多期刊和报纸,有学生主办的报纸、英文期刊、商业管理通讯、教育通讯等,还有其他一些各系主办的出版物。你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获得知识,也可以加入其中,体验其中的乐趣。

  每年5月5日是校庆日,这一天要举办大型的、精彩的花岗石宝塔节庆祝活动。从1946年起,高丽和永圣两所大学每年举行一次运动会,促进了大学间的友谊,在发展现代民族体育方面发挥了先锋作用,在韩国现代体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全方位的服务

  具有现代化设施的学生联合大楼、女生娱乐场,为学生课外活动提供了便利。学校还拥有一个在韩国所有大学中最大的运动训练中心,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溜冰场。此外,学校的两处海滨建筑在暑假都对师生开放。

  学生咨询中心还为学生经常面临的人生、社会、感情、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咨询服务,进行心理测试等,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高丽大学与中国

  高丽大学与我国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2005年10月19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逸夫会议中心亲切会见了韩国高丽大学校长鱼允大先生及代表团一行,两位校长代表各自学校签署了“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高丽大学关于建设高丽大学会馆协议书”,高丽大学将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建设高丽大学会馆。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法律、商业管理、统计学、外语、生物、工程学、教育学、国际贸易等

  现任校长:鱼允大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

  费用情况:

  申请费:50000韩元

 海外生学费:1290000韩元/学期

 生活费:2万元人民币/年

  资助情况:奖学金有140多种,奖励面可达18%

  电话:(+82)926-2641-50

  网站:http://www.korea.ac.kr

  地址:1,5-Ka Anam-dong Sungbuk-Ku,Seoul,KO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