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润美物业管理公司:安德义德行卷9——至诚篇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44:55

安德义德行卷——至诚篇解读

【题解】

“诚”是儒家的一个伦理哲学的范畴,“诚”是人应该具有的真诚的笃实的内在的道德品质。仔细揣摸《中庸》作者的思路,他实际上将“诚”分为两类,第一类圣人之诚,第二类君子之诚。

第一类,圣人之诚。圣人之诚是圣人本性所有,“自诚明,谓之性”,上天赋予,生而有之,凡事无须努力,却又符合至诚之德,不用思索而符合至诚之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具有至诚之德的人,可以“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可以帮助天地化育万物,而且对于国家兴盛衰亡均可预知,“至诚如神”,“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

第二类,君子之诚。君子之诚是通过后天“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而获取,是君子对“诚”这种美德的追求,坚守固执而得,“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自明诚,谓之教”,是经过后天的修炼而明白的诚善之德,君子之诚是通过教化而成。通过教化的诚从局部开始,也能够达到很高的境界,甚至也能达到“至诚”的圣人境界。“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曲”,局部琐事,“致曲”,局部琐事上下功夫。从“曲”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最后的境界是达到助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并列而为三。

【原文】

1、诚者①,天之道也;诚之者②,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③,不思而得,从容中道④,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中庸》第20章

【注释】

①诚者:指天生就具有诚的道德之人。  ②诚之者:使之达到诚的地步。 ③诚,使动用法,使……诚,追求诚,努力达到诚。  ④中(zhòng):符合。

【翻译】

自身具有诚的人,是天道的结果;经过努力达到诚的人,是人道的结果。天生就具有诚的人,不用努力就能符合诚,不用思考就能得到诚,自然就能符合天道,这就是圣人。经过自己努力达到诚的人,就是选择了善德,就是能够坚持并且努力实行它的人。

【解读】

本章谈圣人之诚和君子之诚。

“诚”是人一种内在真诚笃实的品德。善表现于外,“诚”植根于内,“诚”由内而外。“仁”是各种道德范畴的总和,“诚”既属于仁的范畴,又是一种比仁更具体,层次更深的内在的一种美德。

它的表现形式是由诚而善,由善而孝,由孝而信,由信而忠,由忠而济众施民。这是由内而外的推导,所以《中庸》作者采取了由外而内的推导方式:“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又分两类,“圣人之诚”和“君子之诚”。圣人之诚即先天之诚,又叫“至诚”。“诚者,天之道”,讲的就是先天之诚。“君子之诚”,是后天之诚,是人对诚的主动积极的追求,“诚之者,人之道也。”先天的圣人之诚,“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后天的君子之诚,“择善而固执之”。“择善”进一步则是“择诚”。善是诚的外化,“择善而固执之”,即“择诚”,即“诚之者”。

【原文】

2、自诚明①,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中庸》第21章

【注释】

①自:由于,因为。明:明白、清楚。这里指“善德”。

【翻译】

由于有天生的诚而自然明白善德的,称之为本性。由于后天的修养而明白善德从而达到诚的,称之为教化。达到了诚,就可以明白善德,明白了善德,也就达到了诚。

【解读】

本章承前章“诚者,天之道也”和“诚之者,人之道也”而进一步谈由明善而达诚所构成的天道和人道的区别。圣人之诚能自明其善德,“至诚”是先天所生,是人之本性使然,君子之诚是后天修炼而明白善德,从而达到“至诚”的境界,是教化使然。

【原文】

3、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①;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②;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③。

《中庸》第22章

【注释】

①尽:充分发挥,尽量发挥。  ②赞:帮助、协助。  ③参(sān):同“叁”,这里指天、地、圣人并列为三。

【翻译】

唯有天下至诚的圣人,才能充分发挥天赋之本性;能够充分发挥天赋之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人的一切本性;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一切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能够帮助天地化育万物;可以帮助天地化育万物,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解读】

本章谈圣人之诚,即“至诚”的作用。

“至诚”能尽天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也能辅助天地变化孕育万物;同时,能够与天地并列而为三。

至诚由内而外,由个体而群体,由人类而物类,由物类而天地,层层演进,步步扩大,乃至于充塞天地之间;进而“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同其辉,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朱熹在《四书章句》中说:“天下至诚,谓圣人之德之实,天下莫能加也。尽其性者,德无不实。故无人欲之私,而天命之在我者,察之由之,巨细精粗,无毫发之不尽也。人,物之性,亦我之性,但以所赋形气不同而有异耳。能尽之者,谓知之无不明,而处之无不当也。”

【原文】

4、其次致曲①,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中庸》第23章

【注释】

①致:致力于,用于。曲:局部,小事。

【翻译】

其次,在局部的小事情上面下功夫。在局部的小事上下功夫也能达到诚。达到诚了,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了,就会显著;显著了,就会光明;光明了,就能感动人心;感动人心了,就可以使人转变;使人转变了,就能化育万物。唯有天下至诚的圣人,才可以化育万物。

【解读】

本章谈君子之诚。

君子之诚,由后天习染教化而成,从局部做起,“其次致曲”,“其次”承“圣人至诚”而言,“致曲”不能先天浑然天成,则由局部渐起;虽然从局部渐起,亦可达到一般“诚”的状态。“曲能有诚”之“诚”,乃君子之诚。尽管是君子之诚,非圣人之诚,但只要一步一步努力,则可以而由曲而全,由弱而强,由内而外,“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最后乃至于达到“至诚”的圣人境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本章告诉我们君子之诚由曲而起,努力修炼,经过一系列择善固执的努力,亦可达到浑然天成的圣人之诚。宋•程颢说:

人具有天地之德,自当遍复包含,无所不尽。然而禀于天,不能无少偏曲,则其所存所发,在偏曲处必多,此谓致曲。虽曰致曲,如专一于是,未有不成。(《二程集•中庸解》)

宋•朱熹说:

盖人之性无不同,而气则有异,故惟圣人能举其性之全体而尽之。其次,则必自其善端发现之偏而悉推致之,以各造其极也。曲无不致,则德无不实,而形著动变之功,自不能已。积而至于能化,则其至诚之妙,亦不异于圣人矣。(《四书集注•中庸章句》)

宋•陈淳说:

此说大贤以下,性之全体,未能如圣人之浑然无欠阙者也。自形著之变化,以致曲之效言之。至此,则人道极其至,亦如天之道也。(《北溪大全集•中庸口义》)

【原文】

5、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①;国家将亡,必有妖孽②。见乎蓍龟③,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中庸》第24章

【注释】

①祯祥:指吉祥的预兆。  ②妖孽:指凶恶的预兆。  ③蓍(shī)龟: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寿命较长,被古人视为神物,用其茎进行占卜,叫做筮。龟,爬行动物。因其寿命较长,也被古人视为神物,用其甲进行占卜。蓍龟,是指用蓍草和龟甲做成的占卜用品。在古代社会,占卜是人们预测祸福凶吉的一种方式。

【翻译】

具备至诚之道的人,可以预知未来。国家将要兴盛的时候,一定有祯祥这种吉兆;国家将要衰亡的时候,一定有妖孽这种凶兆。凶吉之兆可以通过占卜的蓍草和龟甲表现出来,也可以从人的四体之中表现出来。祸与福将要来到:是吉,一定可以预先知道,是凶,也一定可以预先知道。所以,至诚的人犹如神一般。

【解读】

本章接“唯天下至诚”章,进一步谈圣人之诚的先天感应的预知功能。

凡事兴衰败亡,一定有预兆,有人将这种吉凶的预兆斥之为迷信,先验论。事物运行变化有它自然的规律,事物运行过程中有诸多征兆,属于极为正常之事。本章谈事物发展之初的必然现象,并非迷信,犹如潮起潮落,日起日落,初潮之呼啸,高潮之澎湃,日起之晨曦,日落之余晖,皆乃事物之预示,何乃迷信之有。“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要兴旺,风调雨顺,风和日丽,四季如期而至,更重要的是人才辐辏,战乱平息,人丁兴旺,人民安宁,皆是吉祥之征兆。至诚之人能与日月合其明,与天地息息相通,自然能窥见“祯祥”之征,自然能感知兴盛之兆。“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国家要灭亡,灾难频频,战祸连连,冬震春雷,夏落冬雹,日月颠倒,斗转星移,人才奔散,人口凋敝,民不聊生,皆是“妖孽”之状。至诚之人,“感应天地”,“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至诚如神”。

【原文】

6、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①。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②,故时措之宜也③。

《中庸》第25章

【注释】

①道(dǎo导):引导。  ②合外内之道也:外,指外在的事物;内,指内心深处。这句是说,诚是把外在的事物与内心合而为一的基本原则。  ③措:措置,使用。

【翻译】

诚是用以成就自己的;而道则是用以引导自己的。诚,贯穿于事物的自始至终,没有诚,就没有万事万物。所以,君子以诚为贵。诚,并不只是自己用来成就自己就可以了,而且还要用来成就万事万物。成就自己为仁,成就万事万物为智。诚是人性当中固有的品德,是把外物和内心合二为一的基本原则。所以,任何时候使用诚都是合适的。

【解读】

本章谈“成己”“成物”的君子之诚。

“诚者,天之道也”,乃圣人之诚;“诚之者,人之道也”,乃君子之诚。自成之诚乃“人之道也”。本章紧承“致曲”章,进一步谈君子之诚。君子之诚既当“成己”,亦当“成物”.

“成己”即“自成”,又叫“自明诚”,后天习染教化而明善德,而成就自我,进一步达到“诚”的境界。“诚者,自成也”,引导自己成就诚道的就是“自道”,“道,自道也”,诚贯穿于任何事物的始终,没有诚就没有物。因至诚“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矣”。所以“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所以“君子诚之为贵。”君子应该以诚为最重要的修养内容。

先“成己”而后“成物”。“诚”并不是仅仅达到“自成”的境界,还要推己及物。“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以诚修养自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以诚成就万物。可以达到“智”的标准。“诚”乃人的本性的品德,内成己,外成物,外内统一,协调一致,不论什么时候使用,都是恰当的,“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唐•孔颖达说:

本章论己有至诚,能成就物也。大人无诚,万物不生;小人无诚,则事不成。以至诚成己,则仁道立,以至诚成物,则五性(仁义礼智信)弥博。(《十三经注疏•中庸》)

宋•程颢说:

诚不为己,则诚为外物;道不自道,而其道虚行。故思成己,必思所以成物,乃谓仁知之具也。性之所固有,合内外而无间者也。(《二程集•中庸解》)

宋•朱熹说:

诚者,物之所以自成;而道者,人之所当自行也。诚以心言,本也;道以理言,用也。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故必得是理,然后有是物。所得之理既尽,则是物亦尽而无有矣。故人之心一有不实,虽则有所为,亦如无有,而君子必以诚为贵也。盖人之心能无不实,乃为有以自成。而道之在我者,亦无不行矣。诚虽所以成己,然既有以自成,则自然及物,而道亦行于彼矣。仁者体之存,知者用之发,是皆吾性之固有,而无内外之殊,既得于己,则见于事者,以时措之,而皆得其宜也。(《四书集注•中庸章句》)

【原文】

7、故至诚无息①。不息则久,久则征②,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③,博厚则高明④。博厚,所以载物也⑤;高明,所以覆物也⑥;悠久,所以成物也⑦。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中庸》第26章

【注释】

①息:停息、中止。  ②征:证验,表现于外的。  ③博厚:广博深厚。  ④高明:高大光明。  ⑤载物:承载万物。  ⑥覆物:覆盖万事万物。  ⑦成物:成就万事万物。

【翻译】

因此,至诚是永远不会停息的。不停息就会持久,持久就表现于外,表现于外就会悠远长久,悠远长久就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高大光明。广博深厚所以能承载万事万物,高大光明所以能覆盖万事万物,悠远长久所以能成就万事万物。博大而深厚,可以与承载万物的地相匹配;高大而光明,可以与覆盖万物的天相匹配;悠长而久远,可以与生成万物的天地一样无边无际了。如此说来,至诚功业,这样高大,从配地来说,它的彰著不是自己有意表露,而是自然昭明的。从无疆来说,它的无为并不是自己劳心去做,而是自然成功的。

【解读】

本章谈运动状态中的诚。

“至诚”是天之道,是圣人的本性,可以帮助天地化生万物,可以知道国家的吉凶。前1、2、3、5章,大多从静止状态谈“至诚”的作用,本章进一步从运动状态谈“至诚”。圣人之至诚,生生不息,无休无止,因其不息则长久,长久则表现于外,表现于外,就会悠远长久,进而可以博厚,高明,可以载物,可以覆物,可以“配天”、“配地”,可以“无疆”。“悠远”从时间上讲,“博厚”从物体上讲,“高明”从空间上讲,从不同的角度谈至诚的功能或作用。也能够主宰万物,作者所说的“诚”可以生育变化万物,以至于不可测量。

“诚”本身是一种真诚笃实的品德,是人的一种内在的品质,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这种品质为什么对万物有如此巨大的神力,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力量?从近代科学研究角度来看,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一体”的观点,在科学界中已经得到许多证明。如日本学者江本胜先生在他所著的《水知道答案》中就已经部分的证明水与人的相生相息,相互感应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诚”的如此伟力,不必慌着去否定它,给它戴上一个“唯心主义”的帽子,倒不如留给自然科学家们去证明这种“天人合一”,诚能感天动地的作用。

另,本章文字,辞章文法整饬严谨,一句总起;三线并行,“至诚无息”,一句总起;三线即“悠远”、“博厚”、“高明”。三条线索,贯穿始终,图示如下:

博厚----载物----配地----不见而章

高明----覆物----配天----不动而变

悠久----成物----无疆----无为而成

【原文】

8、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①,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②?肫肫其仁③,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④,其孰能知之⑤?

《中庸》第32章

【注释】

①经纶:规划,创制、管理。大经:这里指大纲大法。  ②焉:哪里。疑问词。  ③肫肫(zhūn):诚恳、纯粹的样子。  ④天德:上天所赋予的道德。实际上是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  ⑤其:那。文言代词。孰:谁。疑问代词。

【翻译】

唯有天下至诚的圣人,才可以创制天下的大纲大法,建立天下的根本,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除了诚,还有什么可依傍呢?他的仁道是那样的诚恳纯粹,他的智慧是那样的深邃渊博,他的天性是那样的浩瀚广大。如果不是本来就聪明智慧通达天德的人,那么谁又能够懂得至诚之道呢?

【解读】

前面数章均谈“至诚”与天地自然的关系,谈君子之诚或圣人之诚的丰功伟力,本章谈“至诚”对人类的作用,以及“至诚”的外在状态。

前几章谈“天”,本章谈“人”。至诚之圣人,有三大功能:(1)经纶天下之大经,(2)立天下之大本,(3)知天地之化育。“经纶天下之大经”,经纶,制定,创造,大经,大纲大法,只有至诚之圣人,“无偏无颇,王道荡荡”,才能确定天下的大纲大法,才能统摄天下,才能立天地之根本,才能化育天地万物,至诚之圣人的仁道是那样的诚恳纯粹,智慧是那样渊深广博,本性是那样的浩瀚宏大,假若不是聪明而又有绝顶的圣人之智的人,怎么能直达上天之诚德。

【原文】

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君子至德,嘿然而喻①,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

《荀子•不苟篇》

【注释】

①嘿然:嘿(mò),默然。

【翻译】

君子修身养性没有比内心的真诚更好的了,做到内心的至诚,就没什么事情能够妨害它。唯有做到真诚才能坚守仁爱,唯有做到真诚才能做到通权达变,行不逾矩。以诚心守仁,仁爱便能显露出来,仁爱显露出来才能表现它的玄妙,玄妙才能体现变化,才能化通万物。以诚心行义,义理才能彰明出来,义理彰明,才能玄通变化。化通万物则迭代更兴,这就是天德。天不讲话人们不得不承认它最高,地不讲话人们不得不承认它最厚;春、夏、秋、冬四季不讲话,人们能掌握它四季变化的规律,天地四时如此有规律的运行,全是因为至诚的原因。君子因为守诚,则能达到最高的品德,虽然默不作声人们也能明白,不给人们恩惠人们也亲近他,不发怒却依然威严,这是因为他慎独并顺应天命。善于修养道德的人,不真诚就不能慎独,不慎独就不能将仁义表现于外,不能将仁义表现于外,虽然在心里产生了仁义,在脸上显露出了仁义,从嘴里说出了仁义,百姓仍然不会顺从的,即使顺从也肯定产生疑虑。天地是最大的了,不真诚就不能化育万物。圣人是最有智慧的了,不真诚就不能感化万民。父子关系是最亲密的了,不真诚就会疏远。君王是最尊贵的了,不真诚就显得卑贱。真诚,是君子必须保持的,是国家政事的根本。只有做到至诚,远方之人才会不召自至。把握真诚就能得到它,舍弃真诚即会失去它。把握而得到真诚则轻松,轻松便可以慎独而行,慎独而行又不舍弃真诚,把握并得到了真诚,行动就不费劲,行动不费劲就会专心致志实行仁义,不停地专心实行仁义,事业就会成功。事业成功,那么才能就能得到充分发展,永远前进,不半途而废,仁义就能修成。

【解读】

本章荀子论“诚”。分两层。

第一层:从“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到“以至其诚者也。”谈“诚”与天德的关系;第二层:从“君子至德”到全文结束,谈“诚”与人德的关系。

第一层:谈诚与天德的关系。“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君子修身养性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用诚来要求自己,诚是修炼一切品德最根本的方法,它既是品德修养的方法,也是品德修养的境界。一切修养的核心,莫过于两个字,一个是“仁”,一个是“义”。仁是内方、内直、内德、内经,“义”是外圆、外融、外和、外权,“仁”是经正,“义”是权变,仁是原则性,义是灵活性。“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可以简化为“唯仁之守,唯义之行”,“唯……之……”结构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唯仁之守,唯义之行”即“守仁”、“行义”。守仁,即安仁,即以诚守仁,安仁即以诚安仁;诚是守仁、安仁的测定器,仁有圣人之仁,君子之仁,小人之仁。什么时候的“仁”符合圣人、君子之仁,什么时候的“仁”是愚仁、伪仁、小人之仁,当以诚为测定的标准。“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是仁的内核,诚是仁的根本,诚是仁的监察器,只有以诚守仁,仁则显形于外,仁显形于外,则神化万物。同理,行义,即利仁。行义,必须以诚行义,利仁,必须以诚利仁,诚是行义,利仁的标准。“义”有圣人之义,君子之义,小人之义,什么时候的“义”符合圣人君子之大义,什么时候的“义”是诈义、诡义、小人之义,也当以诚为测定的标准。“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以诚行义,则义理彰明,义理彰明,则万物化焉。

“仁”“义”是修身养性的核心,但必须以诚为基础,以诚为核心,以诚为标准,以诚统摄仁义,“变化代兴”,符合“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天德所有的功劳在于达到了“诚”的标准,诚能“经纶天地之大经”,诚能“立天德之大本”,诚能“赞天地之化育”,诚能“与天地参矣”,诚能与天地合一。

第二层:谈“诚”与人德的关系。君子因诚而达到至德的境界,“嘿然而喻”,默然不言而民众自喻其意,行不言之教,“天不言而四时行焉,天何言哉。”天不言而四季运转,人能守诚则不言而喻。“未施而亲”,惠而不费,“因其利而利之”。以诚待人,无须施与,而民众自然亲近。“不怒而威”,以诚待人,自有君子之风,“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其言也厉。”慎独而顺应天命,则可以达到“至德”的境界。“善之为道者”,即善于修养仁道的人,必须以诚为根本。作者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1、诚与慎独,“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

2、“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

3、诚与圣人化万民,“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4、诚与父子之亲,“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

5、诚与君臣之义,“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

最后荀子强调“夫诚者,君子之所守,而政事之本也。”诚乃君子恪守之修身养性、安仁行义之根本,也是政务之根本。“唯所居以其类至”。所居,即所止,以,介词,后省略“诚”。全句应是“唯所居以诚,则其同类,不召自至”。意即“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操之”、“得之”、“舍之”、“失之”、“轻之”、“行之”,全在一个“诚”字。慎独而行之,不舍则万事可成,万事可成则可尽万物之性,长迁于善而不返回恶之本初,则是教化之功。荀子说:“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