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上市公司名单:田园式成都 弄一抹浓绿涂一座“东方的伊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18:55

用文化提升城市和市民的“幸福指数”

文化民生,是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是文化发展的根本目标所在,正如文化部部长蔡武所说:“文化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昨日,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在市长葛红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提交大会审查的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均以较大篇幅提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内容,“文化民生”已成热词。市人大代表、市文化局局长朱树喜在此次大会上提交了《关于把建设“文化之都”作为成都城市发展和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建议》的提案,为此,本报专访了朱局长,他的核心观点值得分享

在成都未来“田园城市”的版图中,文化是“底色”,而不是点缀;是灵魂,而不是表象。

一个城市何谓幸福?除了经济的发展、生活的便利,还要有文化的自豪感与凝聚力。一个人何以幸福?除了衣食无忧、居有其所,还应有精神追求和文化熏陶。

“三馆”免费是对文化主管部门的一次考验,不能以牺牲服务为代价,更不能一免就“废”。

文化工作者不能只顾“埋头苦干”,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个“远”,既是对未来趋势的准确判断,也是对历史传统的深刻把握。

要避免出现城市的经济增长与文化需求的“负相关”效应,也要避免居民财富指数与幸福指数出现“负相关”效应。

“非遗节”的举办不是为了追 “热点”、图“热闹”,它体现的是党委、政府的“文化自觉”,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追求。

[文化与城市]

“软”实力要下“硬功夫”

问:对前不久全国“两会”期间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发展规划,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您的感受如何?

朱树喜(以下简称“朱”):政府工作报告是各行各业发展的风向标,而“十二五”规划是未来五年国家的行动纲领,从文化建设内容在这两者里所占篇幅和表述的变化,就能看出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变化。从最开始的“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到“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再到今年的“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些表述的变化意味着文化建设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问:这其中的变化,折射出了一种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朱:过去我们也重视文化建设,但在整个发展格局中,文化只是陪衬。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经济相对落后,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这么说也可以理解。但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经济已经具备了支撑和反哺文化的能力,文化也到了需要反哺的历史阶段。近年来,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中央提出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发展新战略,这种调整不仅恢复了文化应有的地位和尊严,更重要的是形成了高度的自觉性和使命感,从而激发和释放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问:“软实力”是近年来的热门词汇,具体到成都而言,文化如何提升城市“软实力”?

朱:一方面,“软”实力的提升,是下“硬”功夫的结果。这几年,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把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对文化的投入明显加大:“十五”时期,全市各级财政对文化文物事业和文化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累计8.72亿元,文化的重大事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研究部署。比如,为“非遗节”专门打造的国际非遗博览园、在市中心天府广场修建的成都博物馆、全市文化基础设施的五个“全覆盖”,这些都是大手笔、大气魄。

另一方面,“软实力”的变化又是实实在在可以感受到的。比如对金沙遗址的打造,有人评价说,这是用文化项目经营城市的典型案例。过去的五年,成都文化建设在各个领域文艺创作、公共文化、遗产保护、市场管理、文化产业、对外交流都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可以说,在新一轮城市“软实力”的竞跑中,成都占得了先机。

问:面向未来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文化应该如何定位?

朱:我总以为,“田园城市”是一种城市形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如果简单地概括,可以把田园城市说成“低碳城市、诗意生活”。文化产业是典型的“朝阳产业、低碳经济”,而“诗意”的生活,又如何能离开文化?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在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进程中,文化建设必将有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文化工作者也应该大有作为。田园城市需要文化的滋养,在成都未来“田园城市”的版图中,文化是“底色”,而不是点缀;是灵魂,而不是表象。

[文化与市民]

公共文化服务重在“均等”

问:这些年成都人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似乎文化离生活更近了,身边的文化活动中心、文化站、惠民演出多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也免费了……

朱:的确如此。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原则是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现阶段我认为尤其重要的是均等性。成都在城乡统筹、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过程中,必须要保障无论城乡、无论贫富,人人能共享基本文化权益,既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文化消费的增长,同时用文化消解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二元对立”。这几年成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年来投入20多亿元,克服了汶川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一举实现了基层文化基础设施“五个全覆盖”,走在了全国同等城市的前列。与此同时,还从政策层面解决了人员、经费、产权等一揽子问题,特别是每人每年6至10元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标准,开创了全国先河。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向文化部申报,力争成为首批全国公共文化产业示范区。

问:“两会”期间,“民生”、“幸福”等字眼取代GDP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作为省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您如何看待这一话题?

朱:我想,重视百姓民生、关注人民幸福,是与“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等宏观命题相联系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层面上做出的一种战略选择和价值取向。

文化是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是民生福祉的具体体现。一个城市何谓幸福?除了经济的发展、生活的便利,还要有文化的自豪感与凝聚力。一个人何以幸福?除了衣食无忧、居有其所,还应有精神追求和文化熏陶。从小习惯了在图书馆、博物馆、剧院接受文化生活的青少年,和唱着流行歌曲长大的孩子,精神气质是完全不同的。政府做的一切都应该是为了让市民活得更有自尊,更有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要避免出现城市的经济增长与文化需求的“负相关”效应,也要避免居民财富指数与幸福指数出现“负相关”效应。

[文化与发展]

文化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领域

问: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面对历史赋予的“新命题”,文化工作如何“破题”?

朱:“破题”之“破”,我理解是“突破”:对于文化工作而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力争突破思想障碍、突破体制障碍、突破人才瓶颈。在突破这三个难点区域的基础上,今年我们要抓好三项重点工作。一是重点工程,包括基层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工程、艺术创作繁荣工程、文化市场规范与繁荣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等;二是重大项目,包括重大公益性文化项目、重大标志性文化项目、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比如在建的成都博物馆新馆、国际非遗博览园以及即将启动的成都美术馆、民办博物馆“一中心三聚落”等;三是重大活动,尤其是办好第三届国际“非遗节”。

问:“非遗节”已经成为成都的新“名片”,第一届非遗节举办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李薇丽留言“成都是世界非遗之都”,而对第二届非遗节,我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师淑云大使评价说“增加了中国文化外交的话语权”。那么对第三届“非遗节”,您有何寄望?

朱:我更期待看到普通市民的反应。经过前两届的成功举办,“非遗节”的确已经成为了一个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成都品牌”,文化部也在2009年底批复同意“非遗节”永久落户成都,为此我们配套打造了“国际非遗博览园”。“非遗节”的举办,不是为了追逐“热点”,也不是仅仅图“热闹”,它体现的是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追求。通过“非遗节”的举办,我们不仅要扎实推动我市的非遗保护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更重要的是要让市民认识、了解“非遗”,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

问:您从事这么长时间的文化工作,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朱:文化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领域这是我最大的体会。做好文化工作,既要求全局的意识、发展的眼光,讲究统筹兼顾、创新开拓,同时,还要善于辩证地处理各种各样的矛盾,比如要一手抓事业、一手抓产业,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一手抓规范、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继承、一手抓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化建设的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所以,我认为一名优秀的文化工作者,决不能只顾“埋头苦干”,而要站得“高”、看得“远”。所谓“高”,是指要懂是从宏观和全局的角度去看使文化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所谓“远”,既是对未来趋势的准确判断,也是对历史传统的深刻把握。

问:您刚才谈到“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表现在城市文脉的延续中,应该如何把握?

朱:纵观世界大大小小的城市,最富魅力的还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尤如一个巨大的容器,装的不仅是现代的景观、自然的景观,也应该装得下历史的景观、人文的景观。历史文化底蕴是一个城市的命脉。一座城市有没有文化底蕴,根本的还要看是否保留了比较丰富、质量比较高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这几年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国有博物馆与民办博物馆共同发展、文物保护与非遗保护“比翼齐飞”的良好局面。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扬祖国的文化传统。”这是对文化工作者的殷殷希望。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成都时态

  《福布斯》发布未来10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排名,成都高居榜首。这是成都“十一五”成就的缩影,也是成都“十二五”发展的坐标。

  3月30日,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成都市市长葛红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展现了成都市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蓝图: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到“十二五”末,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上万美元。

  从2010年GDP破5000亿元,到“十二五”末迈上万亿台阶,在这“两点”之间,一条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路径清晰可显。

  完成时:世界500强来了189家

  关键词·对外开放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1.3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6.9亿元,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4255.4亿元,扣除灾后重建同比增长10.6%。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发展,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位居中西部城市之首,新签约重大项目374个,落户世界500强企业增至189家。被《福布斯》评为未来10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排行榜第一名。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

  2010年,“十一五”最后一年,成都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成都市工业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0.1亿元,增长23.6%,新增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3户,完成工业投资1301亿元。其中,一汽丰田、神钢挖掘机等182个项目竣工投产,彭州石化、一汽大众二期等143个项目加快建设,富士康、重汽王牌等95个项目开工建设。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完成技改投资1000亿元,技术创新投入58亿元,工业集中度74.7%,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三次产业结构为5.1:44.7:50.2。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位居中西部城市之首,实现64.1亿美元,增长 43.2%;实际到位内资1932.3亿元,增长33.5%。全年进出口总额也位居中西部城市之首,实现246.6亿美元,增长38.6%。成功引进德州仪器、戴尔、联想、SK集团、富士康、仁宝等世界知名企业,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上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商界领袖成都论坛、跨国公司成都行等投资促进活动。成功举办中美市长峰会、“成都·以色列周”等国际交流活动,国际友好城市增至13个、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增至28个,荣获“中国国际友城交流合作奖”和“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

  现在时:加快县县通轨道交通建设

  关键词·城乡统筹

  加强全域成都规划编制实施,积极参与“天府新区”规划,深化完善各类战略功能区和示范线规划,提升做实城镇和乡村规划。加快战略功能区建设,按照“西部领先、全国一流”标准,健全管理体制和推进机制,创新开发建设模式,完善基础设施配置,强力推进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集聚发展。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

  今年,成都将深入开展示范线建设,着力整县、整镇、整村集成推进,大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土地综合整治、一般旧场镇改造和农村新型综合社区建设,实施50个一般旧场镇改造、11条示范线和100个示范项目建设。完成绕城高速、三环路、成青快速等绿道建设项目,基本形成绿道网络体系,开工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10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和改建11个城市公园。

  综合交通主枢纽建设将进一步加强。推进成绵乐、成渝客专、成西客专、成兰铁路、成贵铁路、成雅铁路、成蒲快铁、铁路“一所三段”等铁路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加快第二绕城、成德绵、成自泸、成安渝、成德南等高速公路建设,建成运行东客站和成灌高铁彭州支线,加快县县通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建成双流机场新航站楼。同时,加快建设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地铁2号线东延线和4号线。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倡导公交出行和绿色出行。

  完善统筹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实现住房保障城乡满覆盖,帮助中等收入以下无房家庭、单身无房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等解决住房困难。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04万平方米和经济适用住房35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40万平方米。深入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基本消除农村低保户的土坯房,改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

  将来时:形成“显山、亮水、露田”生态体系

  关键词·新型城乡形态

  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坚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九化”导则,深化完善全域成都规划,规范空间开发,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推进繁华城镇和优美田园有机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容、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摘自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解读】

  “十二五”期间,成都将以市域生态本底及现实条件为依据,在充分保护和尊重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将市域划分为提升型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四大总体功能区。

  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县城、重点镇为节点,以城乡一体的交通、通信、公共服务和生态绿道等体系为依托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空间结构和多层次、多功能“显山、亮水、露田”生态体系。将北新干道示范线等11条示范线打造成产业及形态上体现差异化、多样性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现实样板。

  “十二五”时期,成都将实施“显山亮水”、“田园永续”两大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的重大工程。其中,“显山亮水”工程是指加强对低山地区保护。在龙门山,突破行政区划分割,整合风景旅游资源,加快小轨道环线和直升机停机坪的规划。在龙泉山,严格控制各类建设行为,减少交通对山体的破坏。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成都将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千村清洁示范工程、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等六大重点工程。在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实施建设地铁1、2、7号线和3、4号线一期等重点工程,构建“三环六线多网”的全市绿道网体系等绿道系统及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工程,逐步形成连接区域,覆盖全域的绿道网络和“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系统。